出自淨空法師《華嚴經講記》
諸位同學,請看“世界成就品”,第五段剎莊嚴,偈頌的第三首看起:
【菩薩無邊功德海。種種大願所莊嚴。此土俱時出妙音。普震十方諸剎網。】
這一首是頌菩薩功德大願。功德,世出世間法說得都很多,凡是說得多,必然是很重要的,不是重要的佛不會重復。不斷的重復就是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唯恐我們忘失了、疏忽了,這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的真實慈悲的流露。什麼叫做功德,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功德跟福德是有差別的,我們也曾常常聽說“火燒功德林”,所以功德很不容易成就,福德就容易多了;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難!
我們在講席當中也時常跟同學們報告,提醒大家,最常講的戒定慧三學,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修定有功,開智慧就是德。由此可知,功是修因,德是果報,這兩個字上面一個字是因,下面這個字是果;種善因一定得善果,特別是功德。功德,諸位想想看,在現象上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功德,歸納起來總不外乎戒定慧這三樁事。所以用戒定慧三學就能夠統攝無量無邊的功德。
為什麼說火燒功德林?如果戒定慧三學破壞了,功德就沒有了。我們從這些地方仔細去觀察、去思惟,你就能體會到佛所講的這些義趣。三學裡頭最重要的樞紐是禅定,在念佛法門裡面講清淨心、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禅定,就是念佛三昧,夾雜一個妄念就把一心破壞了,功德就沒有了。
說火燒功德林,這個火是比喻瞋恚之火。諸位想想,一發脾氣清淨心失掉了,功德就沒有了,修積功德可不是容易事情,破壞功德很容易。於是我們就明白了,我們到底修積了多少功德?你自己好好想想,你有多久的時間沒有發脾氣了?這個發脾氣是個代表,也就是說,你的心裡頭確確實實能把喜怒哀樂、把貪瞋癡慢控制住了;沒有斷,控制住、伏住了,這是功德。什麼時候這些煩惱又起來了,功德就沒有了,難!
所以功德什麼人有?真的是菩薩有、阿羅漢有。怎麼知道他有?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換句話說,他沒有破壞功德的條件,所以他的功德能保持。小乘法裡頭,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我們講初果、二果、三果,他們修積功德到四果阿羅漢才不退轉,超越了三界六道,那個功德才真實。三果聖人他們居住在五不還天,五不還天是色界天第四禅。我們知道四禅有九天,這九種不同的天,有五種叫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他們居住修學的處所,稱之為道場也行,《華嚴》裡面稱為剎土。這個時候功德能保得住,不會被破壞。破壞最嚴重的是貪瞋癡,所以見思煩惱他沒有了。
凡夫要想修積功德真的是難,你果然放下了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行!你能夠積功累德。我常常勸勉同學們,這十六個字一定要放下,決定不能夠染著。因為你要染著,功德這兩個字你就沒有分,你所修的是福德,福德所感的果報是三善道,人間天上的福報。這個福報現前不能解決生死輪回的問題,這就是六祖能大師所講的“此事”;此事是死生大事,福不能救。
什麼能救?功德能救,福德不能救。功德是戒定慧,戒定慧裡頭尤其是著重在定慧,戒是手段的手段,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那要怎麼修法?必須對世緣看淡、看破,所謂看破是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應該把這些虛妄的相常常放在心上,那是錯誤的。應當要效法菩薩,菩薩起心動念一切作為,因為他已經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所以無一不是功德。妄想分別執著破壞功德,這個功德不能成就。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735卷)【菩薩無邊功德海。種種大願所莊嚴。此土俱時出妙音。普震十方諸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