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淨空法師《華嚴輯要》
四攝法要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四種交際方法,現在人講公共關系法,這四種是公關法,是交際法。所以它那個布施,我常講,多送禮、多請客,這是四攝法裡頭的布施法。你看人與人之間怎麼樣建立感情?這個方法很重要。人要常往來,往來不能沒有禮節,禮節不在貴重,表達我的心意。所以見面,不是常常見面的,一個月以上見一次面,就要帶一點禮物;天天見面就不需要,一個月見一次,要。半年見一次,一年見一次,不能沒有禮物。
連外國人年節給你寄一個卡片,表示什麼?我常常念著你,常常掛念你,人之常情。所以小禮物不能少,宴會不能少,這是聯絡感情。尤其是今天我們講多元文化,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怎麼樣聯系?宴會比什麼都好。如果大家都有假期,組個小團旅游,那真的是殊勝。因為旅游的時候,至少會有幾天在一起,可能還有十幾天。這十幾天,我們生活在一起,彼此能增進感情,增進了解,交換修學的心得,非常好!這都是屬於布施范圍裡面的。換句話說,這布施就是怎麼樣把關系拉起來,佛教給我們有這個方法。
第二個是愛語,愛語是從內心發出真誠的關心,愛護;不是甜言蜜語,不是討好,是真正關懷。時時刻刻留意對方需不需要我們幫助,我能幫助他些什麼。不要等人問,人家不會問的,要細心觀察,主動去幫助他。自他是一體,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我們在前面讀過,佛隨順眾生的意樂應化去幫助眾生。所以作佛、作菩薩、作天、作神、作仙人,就是普門品裡面講的,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應以什麼身得度,標准是眾生的喜愛。
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了解,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整體,其他不同的宗教,跟我們形式不一樣,實質是一樣的。形式為什麼不一樣?這些愛好的人不一樣,喜歡佛的現佛來教你,喜歡基督的就現基督來教你;能現是一個,所現千差萬別。你要把能所統統搞清楚了,原來是一家。這裡頭誤會沒有了,矛盾沒有了,統統化解。真的可以互助合作,帶給一切眾生幸福,美滿,帶給社會祥和,決定不會有動亂。
四攝第三個是利行,利是利益,我們所作所為,對他有真實利益。特別是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決定沒有傷害。只有利益,沒有損害,對方跟你相處,放心。
我們是從事於宗教這個行業的,宗教裡面最忌諱的(大概每個宗教都差不多),怕你拉我的信徒,怕你批評我,這個我們了解。所以與各個宗教往來,我們遵守佛的教誨,自己謙虛,尊敬別人,贊歎別人。決定不能夠自贊毀他,那你就大錯了,你跟一切宗教往來一切族群往來,這個路你就行不通。自己要謙卑,要贊歎別人。人家要問,你既然贊歎他為什麼不去學他?各人根性不相同。就好比什麼?好比飲食習慣,我們中國人遇到外國人吃西餐,我們贊歎他。那你為什麼不天天吃西餐?習慣不一樣,中餐吃成習慣。我們決定不能說中餐比西餐好,不可以。那人家聽了多難過?要懂得贊揚!它有它的好處,不要說它的缺點,贊歎它的好處。人與人好往來!
四攝最後一條同事,同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共事。今天我們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甚至於不同的政治團體,我們有一個共同利益的事情,那就是消除沖突,促進和平。這是所有宗教共同的理想,縱然不同政治制度,還是希望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我們向這個目標走就好,裡頭沒有矛盾,化解所有沖突。
所以“不捨眾生故,四攝無別”。你看看釋迦,諸佛如來,菩薩們,他們能夠把遍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剎土眾生,能夠團結集合起來,不容易!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釋迦牟尼佛當年在印度這個社會,有九十六種外道,用現在的話說,九十六種不同的宗教,族群就更多了。釋迦牟尼佛用什麼方法能在這個環境裡頭,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不同生活方式,大家都喜歡釋迦牟尼佛,都仰慕釋迦牟尼佛,都希望跟他學。這什麼事情?什麼道理?四攝法!
同事,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融入他們的社會,跟他社會一接觸就融入,沒有界限。我們到這個地區一定遵守這個地區的法律,遵守這個地區的風俗習慣,遵守這個地區的文化背景。我們融入,融入他就覺得你很好處,你沒有分別,你跟我們是一家。攝受眾生的方法,要跟一切眾生打成一片。現在時間到了。
——摘自《大方廣佛華嚴經》(第990卷)【不捨眾生故,四攝無別,四無量心無別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