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二)

 

(白話圖文參見:《雲中吹箫人》(虛雲老和尚畫傳)http://www.suyuan.org/tpbd/ShowPhoto.asp?PhotoID=120

譯者鼓山門下弟子順德岑學呂寬賢編輯

 

俄德法勸日本歸還遼東半島。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五十七歲

夏。至鎮江金山寺過戒期。大定老和尚留住過冬。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五十八歲

由金山往朝狼山。禮大勢至菩薩回。被道明和尚請到揚州。助理重寧寺。四月通智法師在焦山講《楞嚴經》。聽眾千人。命予講偏座。講經畢。別眾下山。

予以生而無母。未見慈容。僅於在家時睹真儀耳。每思之。辄覺心痛。夙願往阿育王寺。禮捨利。燃指供佛。超度慈親。遂往寧波。時幻人法師。及寄禅和尚八指頭陀等維護天童。海岸和尚修育王山志。俱邀予助。予以有願而來也。悉婉謝之。

拜捨利。每日從三板起。至晚間開大靜。除殿堂外。不用蒲團。展大具。每日定三千拜。忽一夜在禅坐中。似夢非夢。見空中金龍一條。飛落捨利殿前天池內。長數丈。金光晃耀。予騎上龍脊。即騰空至一處。山水秀麗。花木清幽。樓閣宮殿。莊嚴奇妙。見母在樓閣上瞻眺。予即大叫母親。請你騎上龍來到西方去。龍即下降。夢即驚醒。覺得身心清爽。境界憭然。平生夢母。祇此一次。

從此每有人睹捨利。皆參加。眾說非一。予觀多次。初見大如綠豆。紫黑色。至十月半兩藏拜完。再看。大亦如前。己變為赤珠有光。再拜。急於求驗。遍身酸痛。看捨利大逾黃豆。色黃白各半。至此確信捨利之因根境而示現也。急於求驗。增加禮拜。至十一月初大病頓發。全不能拜。病近沉重。進如意寮。服藥罔效。臥不能坐。此時承顯親首座。宗亮監院。與盧姑娘等。多方施救。費財費力。終不見效。眾皆以為世緣盡矣。予亦聽之。第以燃指不成。心生焦慮。

至十六日有八人入寮視予。皆為燃指來者。以為予病尚不重而求伴也。予聞之。知明日為燃指期。堅請參加。首座等皆不贊許。恐危險。予不覺淚如泉湧。曰。“生死誰能免者。我欲報母恩。發願燃指。倘因病中止。生亦何益。願以死為休矣。”宗亮監院。時年祇二十一歲聞之。亦流淚曰。“你不要煩惱。我助你成就。明日齋歸我請。我先為你布置。”予合掌謝之。

十七早。宗亮請他師弟宗信幫燃。數人輪流扶上大殿禮佛。經種種儀節禮誦。及大眾念忏悔文。予一心念佛。超度慈母。初尚覺痛苦。繼而心漸清定。終而智覺朗然。念至《法界藏身阿彌陀佛》。予全身八萬四千毛孔。一齊豎起。指已燃畢。予自起立禮佛。不用人扶。此時不知自己之有病也。於是步行酬謝大眾。回寮。鹹歎希有。即日遷出如意寮。翌日入鹽水泡一天。亦未流血。不數日膚肉完復。漸漸恢復禮拜。留住阿育王寺過年。

附注寺原名阿育王。後改為廣利。在寧波鄞縣南鄉四十裡鄮山。昔佛滅度百年後。中天竺阿育王治國。將佛捨利八萬四千。藏之寶塔。役使鬼神。分置地中。東震旦國有十九處。次第出現。如五台育王是也。五台閟於大塔中不易見。育王於晉武帝太康三年。慧達禮拜請求。乃從地湧出。遂建寺藏於石塔中。塔門常鎖。有欲觀捨利者。先通知塔主。殿中禮佛。跪殿外階沿。凡欲睹者。依次而跪。塔主請塔出。塔高一尺四寸。周圍亦祇尺余。塔之中級內空。中懸一實心鐘。有一針。捨利附於針端。觀者大小多少動定不一。平常有見一粒或三四粒者。青黃赤白各異。有見蓮花及佛像者為勝緣。明萬歷間。吏部尚書陸光祖。與親友來參。初如小豆。次如大豆。次如棗。次大如瓜。更大如車輪。光明朗耀。心目清涼。時捨利殿壞。陸重修之。莊嚴至今。如來大慈。留此法身真體。使後世眾生。生正信心也。

是年大事德租膠州灣。朝鮮王稱大漢皇帝。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五十九歲

春初在阿育王寺。因寧波七塔寺鑄大鐘。歸依老和尚本來和尚。請默庵法師講《法華經》。來阿育王寺。請予附講。遂往寧波七塔寺。經畢。往宜興銅棺山。結茅蓬過年。

是年大事戊戌政變。俄租旅順大連。英租威海衛。

 

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六十歲

結森。寶林。二上人。邀赴丹陽。重修仙台觀。在此過夏。七月至句容。赤山法忍和尚付茅蓬。過冬。

是年大事法租廣州灣。英租九龍半島。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六十一歲一九○○年

予在江浙已住十年。又思遠游。其目的擬再朝五台。後入終南修隱。遂離赤山。先到鎮江揚州。朝雲台山。入山東朝東岳泰山。東趨牢山。訪那羅延窟。即憨山老人海印寺旋到曲阜。禮孔廟。孔陵。

於西行道中夜宿一破廟。空無一物。祇有一朽棺。其蓋仰。知無人。即於蓋上宿。夜半。棺中大動數次。忽有聲曰。“我要出來。”問之。“你是人是鬼。”曰。“是人。”問。“是甚麼人。”曰。“是討飯的。”予乃笑起。讓其出。狀丑如鬼。問予是何人。曰。“和尚。”其人怒。謂予壓其頭上。幾用武。予謂我坐棺蓋上。你動都不能動。還講打。其人氣餒。自往小解後。還臥棺內。天將曙。予亦行矣。

時義和團在山東各縣。已有亂兆。一日於途中遇一洋兵。以槍相向。問“怕死否。”予曰。“倘該死汝手。任便。”洋兵見予神色不動。曰。“好的。你去。”予遂趕赴五台。行香畢。欲赴終南。以亂事日甚。仍退回北京。游西域寺。禮石藏經。於潭拓山訪異行僧。至戒台寺禮飛缽禅師塔。紅螺山參加念佛道場。游大鐘寺。觀姚廣孝所鑄八萬七千觔銅鐘。高一丈五尺。紐高七尺。徑一丈四尺。外鑄《華嚴經》一部。內《法華經》一部。以《金剛經》鎖邊。其紐《楞嚴咒》。為永樂帝薦聖母鑄也。回城南龍泉寺住。

五月。團亂日熾。以“扶清滅洋”為號召。殺日本使館書記。及德國公使。皇太後陰縱之。至本月十七日。竟下诏與各國宣戰。京中大亂。六月天津失守。七月聯軍陷北京。時王公大臣。有住龍泉寺者。與予相熟。乃勸予偕伊等隨扈跸西行。在兵荒馬亂中。已無所謂“馬隨春仗識天驕”矣。日夜趕程。艱苦萬狀。行至阜平縣。始聞甘藩岑春暖以勤王兵至。帝後大喜。乃護駕出長城。入山西雁門關。其地有雲門寺。一老僧已一百二十四歲。帝賜黃绫。及建坊。又西行至平陽。遍地饑荒。人民以芋葉薯葉進。帝後食而甘之。至西安。帝住撫院。時饑民遍地。有食死屍者。谕禁之。四城設八施飯廠。大小村鎮亦然。巡撫岑春暖請予至臥龍寺建息災法會。佛事畢。東霞老和尚留住臥龍寺。予以駕駐西安。囂煩日甚。潛去。十月止終南山結茅。覓得嘉五台後獅子巖。地幽僻。為杜外擾計。改號“虛雲”自此始。山乏水。飲積雪。充饑恃自種野菜。是時山中有本昌師住破石山。妙蓮師住關帝廟。道明師住五華洞。妙圓師住老茅蓬。修圓師青山師住後山。青山湘人也。山眾多尊之。與予住較近。多有來往。次年八月。復成。月霞。了塵三師至庵。一見詫曰。“幾年不知你消息。誰知你睡在這裡。”予笑曰。“這裡且置。如何是那裡。”眾行禮。吃芋畢。送住破石山。月師曰。“赤山法老人厭煩。現在漢陽歸元寺講《法華》。欲來北地。特屬先來尋地。”約予同行。予方習靜。卻之。及打七畢。化城。引月。復戒等到翠微山相地回。月師雲甚當意。予謂“此地北向白虎太白。後無靠山。似非善地。”彼等不聽。遂招後果。

冬至。青山老人囑赴長安市物。事畢適大雪。上山至新茅蓬。下石壁懸崖間。墮雪窟中。大號。近棚一全上人來。救予出。衣內外皆濕。且將入夜。念明日雪當封山。沒徑。乘夜撥雪歸。詣青師處。見予狼狽。嗤為不濟事。笑颔之。乃返棚。度歲。

是年大事義和團起。聯軍攻陷津京。

 

光緒二十七年辛丑六十二歲

春夏予仍居茅蓬。赤山法老人抵陝。結庵翠微山。來六十余人。半住皇裕寺。即唐太宗避暑處。半住新庵。及興善寺。時蘇軍門在北地開水田。將鴨伯灘地百頃。送翠微山作僧糧。土人謂世代居此。要將田易地。僧不肯。興訟。敗於理。法老人大受氣。次年老人南返。盡將器物歸之體安。月霞。余眾四散。每念此事之艱。稍一恃強。終招禍害。此次南僧到北地。受影響不少。而山川形氣。亦不無關系也。

歲行盡矣。萬山積雪。嚴寒徹骨。予獨居茅蓬中。身心清淨。一日煮芋釜中。

跏趺待熟。不覺定去。

是年大事辛丑和約成。賠款四萬五千萬兩。十月聯軍退出京師。

十一月太後挈帝回銮北京。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六十三歲

去歲暮。入定不知時日。山中鄰棚復成師等。訝予久不至。來茅蓬賀年。見棚外虎跡遍滿。無人足跡。入視。見予在定中。乃以磬開靜。問曰。“已食否。”曰。“未。芋在釜度已熟矣。”發視之。已霉高寸許堅冰如石。復成訝曰。“你一定已半月矣。”相與烹雪煮芋飽餐而去。復師去後。不數日。遠近僧俗。鹹來視予。厭於酬答。乃宵遁。一肩行李。又向萬裡無寸草處去。

先至太白山居巖洞中。不數日。戒塵師踵跡至。相約遠游。其目的地為峨嵋。乃出寶鴨口。至紫柏山。過妙台子。游張良廟。過招化縣。觀張飛柏。行至成都。住寺小憩。遂由嘉定抵峨嵋山。登金頂。觀佛光。與雞足山佛光無異。夜看萬盞明燈。與五台拜智慧燈相同。至錫瓦殿。禮真應老和尚。年七十余矣。為全山領袖。宗門知識也。歡留數日。

下山循洗象池。大峨寺。長老坪。毗盧殿。峨嵋縣。峽江縣抵銀村。過流沙河。適水漲。從早至午候船到。眾皆上船。予讓戒塵先登。以行李遞上。余正欲過船。索忽斷。流復急。余以右手攀船弦。船小人多。稍側即覆。予不動。從流而下。浸在水中。至暮。船泊岸。眾牽予上。衣褲及兩足皆被小石割破矣。天寒下雨。行抵曬經關。旅店不宿僧人。街外有一廟。一僧住守。求宿再三。不許。令宿門外戲台底。地濕衣濕。以錢向僧買禾草。伊拖來兩把濕稈。亦燒不著。只得忍受。與戒師坐至天明。買得幾個苦荞粑食之。忍著痛仍前進。過火燃山。達建昌寧遠府。至會理州。入雲南省界。過永北縣。朝觀音菩薩聖跡。渡金沙江朝雞足山。樹下宿。復聞石門內魚磬聲。翌日。上金頂各處進香畢。又復起念。佛祖道場。衰敗至此。全滇僧規。墮落至此。發願在山結一庵。以接待朝山者。又為地方子孫寺廟所禁。思之雪涕。乃下山抵昆明府。得護法居士岑寬慈留住福興寺。予閉關。戒塵為護。是年在關中度歲。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六十四歲

予在關中。迎祥寺一僧人至。稱寺有放生雄雞重數斤。極凶惡好斗。群雞皆被傷冠羽。予即為說歸戒。且教令念佛。未久。不復斗。獨棲樹上。不傷蟲。不與不食。久之聞鐘磬即隨眾上殿。課畢仍棲樹上。教以念佛。即作佛佛佛聲音。後二年。一日晚課畢。站立舉首。張翅三扇作念佛狀。立化。數日不變。龛以葬之。予為之銘曰。

好斗成性此雞雄。傷冠拔羽血流紅。知畏奉戒狂心歇。素食孤棲不害蟲。

兩目瞻仰黃金相。念佛喔喔何從容。旋繞三撲奄然化。眾生與佛將毋同。

 

光緒三十年甲辰六十五歲

春。諸護法暨歸化寺和尚契敏。懇請出關。到寺講《圓覺經》。《四十二章經》。歸依者三千余人。秋。夢佛上人請到笻竹寺講《楞嚴經》。即在該寺刊《楞嚴經》及“寒山詩。”板存寺。請傳戒。法事畢。大理提督張軍門松林。李軍門福興。率眾官紳。迎至大理府。住三塔崇聖寺。請講《法華經》。歸依者又數千人。李提督福興欲留住崇聖寺。予曰。“吾不住城市。早有願在雞山掛單。而山上子孫不許。今諸位護法。能為圖一片地。願開單接眾。以挽救滇中僧眾。恢復迦葉道場。此衲所願也。”眾稱善。乃令賓川縣知縣辦理。於山中覓得一破院。名缽盂庵。居之。雖住無房屋。餐無宿糧。然十方四眾來者。皆禮接之。

缽盂庵自嘉慶後。已無人住。因大門外右方有一巨石白虎不祥。擬在此地鑿一放生池。雇工斫之不碎。即去土察之。無根。石高九尺四寸。寬七尺六寸。頂平可跏趺坐。招包工移左二十八丈。來工人百余。拼力三天。無法動。不顧而去。予禱之伽藍。諷佛咒。率十余僧人。移之左。哄動眾觀。驚為神助。好事者題為“雲移石。”士大夫題詠甚多。予亦有詩紀之。曰。

嵯峨怪石挺奇蹤。苔藓猶存太古封。天未補完留待我。雲看變化欲從龍。

移山敢笑愚公拙。聽法疑曾虎阜逢。自此八風吹不動。凌霄長伴兩三松。

缽盂峰擁梵王宮。金色頭陀舊有蹤。訪道敢辭來萬裡。入山今已度千重。

年深嶺石痕留藓。月朗池魚影戲松。俯瞰九州島塵外物。天風吹送數聲鐘。

重修寺宇。接待十方。事既展開。急於募化。乃留戒塵師料理內務。予獨往騰沖。由下關至永昌。過和木樹。此地數百裡觕荦難行。官民從來未曾修理。聞土人言。有一外省僧人。自發心苦行修路。不募捐。任來往者助火食。數十年來。不曾退變。此路得該僧修理。十九通行。蒲漂人甚德之。欲修孔雀明王寺居之。他不願。祇顧修路。予聞而異之。循道前進。將暮。遇於途。見其荷鋤攜畚將歸也。上前問訊。彼瞠目不語。予亦不顧。隨伊到寺。見其放下鋤具。上蒲團坐。予參禮。他亦不視。不語。予亦向伊對坐。次早。伊作飯。予為燒火。飯熟。亦不招呼。予取缽盛食。食畢。伊荷鋤。予負箕。共同搬石挖泥鋪沙。共同起止。如是十余日。未造一語。彼此安之。

一夕明月如晝。予在寺外大石上趺坐。夜涯未歸。伊輕步至予後背。大喝曰。“在此做甚麼。”予微啟目緩聲應曰。“看月。”伊曰。“月在何處。”予曰。“大好霞光。”伊曰。“徒多魚目真難辨。休認虹霓是彩霞。”予曰。“光含萬象無今古。不屬陰陽絕障遮。”伊執予手大笑曰。“深夜請回休息。”次日。歡然敘話。自言是“湘潭人。名禅修。少出家。二十四歲在金山禅堂。得個休歇處。後朝山到藏。由緬回國。見此路崎岖。人馬可憐。因感持地菩薩往行。獨修此路。在此數十年。現八十三歲矣。不曾遇知己。今幸有緣。始一傾吐。”予亦告以出家因緣。次日早飯後。予告辭。彼此大笑而別。

往騰沖募化。住湖南會館。行單未卸。有穿孝服者數人來叩禮雲。“請和尚念經。”予曰。“我非應赴經僧。”孝子曰。“為你們和尚念。”予曰。“此地聽說無和尚。”會館首事人為之釋曰。“大師要去念經。事甚巧合。今日來者。為吳太史之曾孫。太史生平。修持甚謹。數十年間。皆稱吳老太爺為善人。今壽八十余矣。兒孫數十人。膺孝廉科者數人。秀士更多。日前去世時。自言是和尚。遺囑以僧衣殓。不許哭泣。不許殺牲。不許請師巫誦經。並謂將有高僧來為之超度。盤膝坐脫。經日面目如生。今日師來。得非法緣。”予許之。到其家誦經。放施食七日。阖邑官紳士庶鹹來隨喜。願歸依者又千余人。官紳擬留予住騰沖。予曰。“我為修雞足山。來此募化。不能住也。”眾皆歡喜。踴躍樂捐巨款。於是回山備糧。建造房屋。立定規約。坐香講經。重振律儀。傳受戒法。是年四眾求戒者七百余人。至是山中諸寺。亦漸改革。著僧衣。吃素菜。且上殿掛單矣。

附記一。陳太守蘭卿。原籍浙江紹興。生長昆明。歸依昆明西山巖棲和尚。志心念佛。常持《金剛經》。工畫蘭草螃蟹。人爭寶之。其早年回籍應試時。初到杭州。宛如故裡。忽憶前生系西湖瑪瑙寺僧。嘗對友預言寺中景況。及舊住寮房內之陳設。乃至庭院中花木等。歷歷如繪。群疑其誕。嬲之到寺。果如所雲。又言其妻前生為瑪瑙寺旁木魚鋪掌櫃婦。曾供養袈裟一領。致結今緣。人聞益信而異之。其生平福報甚厚。子孫數十人。雖信佛念佛而無再披缁之意。光緒三十年。余住昆明福興寺。常相往來。屢警之弗省也。經雲。《富貴學道難》。惜哉。

二。騰沖東門外萬佛寺有老僧。一生念佛。誦《金剛經》。行至笃。吳太史祖父常供養之。其媳將娩。忽見老僧入室。太史即生。異而趨視。僧果寂矣。

三。昆明燃燈寺僧妙湛。志心念佛。能背誦《華嚴經》。一衲之外無余物。專弘淨土。道風廣播。時雲貴總督岑毓英。王文韶。極敬信之。請至官衙供養。嗣王入京。官大學士。一日。書房宴坐間。忽見湛來。俄報妾生子矣。即電昆明探詢。知僧同時入滅。

四。唐蓂赓嘗語余。其前身為招通府關帝廟僧。念佛誦經。苦行自持。乃祖深信佛經。嘗供養諸僧。當蓂赓生時。該寺住持適至。渠常欲出家。終不果雲。

附語曰。自佛教東來。各宗踵興。法法皆可了生死。永嘉雲。“了則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須償宿債。”了與未了。行者一揆。殊途同歸。何容措論。此數僧者。行持真實。著人耳目。皆為予所親聞。要亦暫時岐路耳。附此以告一切行人。應自警策。

是年大事日俄開戰。中國宣言局外中立。

光緒三十一年乙巳六十六歲

春。石鐘寺寶林老和尚。請在該寺傳戒。求戒者八百余人。法事畢。戒塵在缽盂庵閉關。余往南洋宏化。至南甸太平寺講《阿彌陀經》畢。歸依者數百人。畢。循千崖蠻。越過野人山。到新街。瓦城。因在野人山染瘴毒。至此發作。重病。在路邊棚廠。晝夜發燒。扶病到柳洞觀音寺。有一中國僧人。名定如者。予向伊行禮。不顧。乃在殿下趺座。至晚伊鳴磬上殿。予幫敲鐘鼓。忏悔文畢。唱殺殺殺三拜。翌早上殿。誦畢。三拜。亦一樣唱。予異之。故不去。早午晚蔥蒜牛奶雜食。予不食。亦不言。飲水而已。伊窺知之。令飯粥不下蔥蒜。予乃得食。至第七日。伊請予吃茶。詢其拜殺之故。曰。“殺鬼子。伊原籍寶慶。父在滇任武官死。遂出家。在普陀接法。從竹禅和尚學畫。前十余年由港到星洲。船中備受洋人虐待。極難堪。終身恨之。現在此間鬻畫。人多珍之。故齋糧弗缺。十年來。僧人過此。裝模作樣。脾氣古怪。難得你圓融無礙。故敢對你實說。”予勸以怨親平等。氣仍未消也。予病漸好。告辭堅留。予告以募緣之故。乃由伊送路費糧食。買車票發電至仰光。囑高萬邦居士接車。殷勤而別。

到仰光。居士全家及龍華寺監院性源等到接。寓高家。備極優待。曰。“妙老和尚常念師苦行。幾十年。未知消息。今聞師來甚喜。近有訊來。欲回唐山。修寧德龜山雲。”連日陪游大金塔。參觀各聖境畢。告辭。恐老人急於回國也。居士送上船。並電槟榔嶼極樂寺接船。船到埠。因船中有病疫死者。懸旗“打限。”即要船上人。在遠處山上受檢驗也。千余人上山。上無遮蓋。一任日曬夜雨。每日發米一小碗。蘿卜二。自煮食。醫生來每日看二次。七日人去一半。十日人都去盡。獨留予一人。心焦急。病日加重。益形淒苦。漸不能進食。至十八日。醫來。令移一淨屋。無人居。心喜之。有一老人巡視。問之。為泉州人。伊歎曰。“此房是病人將死者乃令住之。以為剖腹之備。”予說明往極樂寺。老人動念曰。“我取藥與你吃。”煎來神浀茶一碗。吃了兩天。略好。老人告予曰。“醫生來。聽我在外面咳聲。你即起。振作精神。拿藥與你。你不要吃。”醫生來。果如言。但以藥開水。迫令食。無奈強食之。醫去。老人來問藥事。予曰。“已吃矣。”老人驚曰。“難活了。明天即來生。我給點藥你吃。望佛祖佑你。”次早老人來看。我坐地上。睜眼不見人。老人抱予起。滿地是血。老人又拿藥來吃下。急為予換衣洗淨地。歎曰。“別人吃了昨天的藥水。不等斷氣就開刀了。你不該死。佛有靈也。九點鐘。醫生來。我作咳聲。你裝神氣些。”時至醫來。見我指一指。笑笑而去。問老人。曰。“他笑你不該死耳。”予告以居士送我些錢。請你幫忙送點錢給醫生。放我出去。即取四十元給老人。二十元以謝照顧之意。老人曰。“我不要你的錢今天醫生是紅毛人。不可以說。明日是吉冷人。可以講。”是晚。老人來說。“已與番人講好。送二十四元。明天可以放行。”聽之心安。謝老人。次早醫來。看畢。喚船過海。老人扶予上船。雇小車送到廣福宮。客堂見形容怪狀。坐二句鐘。無人過問。不禁悲感交集。喜不死於異域人之手。而悲知客僧之不知職責也。最後一老者出。即覺空首座。予稱弟子某甲頂禮。拜下已不能起。老者扶起。坐。曰。“居士已來電二十多日。不知消息。老和尚與大眾都急。你怎麼弄成這樣。”此時老少聚滿一堂。百般現成。一室生春矣。噫。未幾。妙老和尚趕至。曰。“天天望你消息。怕你遭險。我欲回閩修龜山。聽說你來。故在此候。”予曰。“弟子罪過。”敘述一番經歷。老人及大眾驚喜。合掌念佛。同回極樂寺。老人令服藥。予曰。“既已到家。妄念頓歇。將息數日。便好了。”後老人見予每靜坐數日。誡曰。“南洋天氣炎熱。與內地不同。久坐恐戕色身。”予不覺也。老人曰。“你在此講一部《法華經》結結緣。我即回國。你俟經畢。勿先回滇。來鼓山一轉。我有事與汝說也。”送老人上船後。開講。歸依者數百人。馬六甲埠諸護法。請到青雲亭講《藥師經》。旋到吉隆坡。葉佛佑黃雲帆居士等。請至靈山寺講《楞伽經》。在各埠講經畢。前後歸依者萬余人。

冬。滇省全體僧眾來電。謂政府提寺產。寄禅即八指頭陀等有電來約。請速回。共圖挽救雲。以歲暮在即。留吉隆坡過年。

是年大事清廷明令廢科舉。

 

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六十七歲

春。回國。船經台灣。參觀靈泉寺。至日本參觀各地佛寺。是時中日兩國正暗中磨擦。對中國僧人。每多注意。更禁日僧來華。予欲聯合中日佛徒事。以此緩進。

三月回國。抵滬。與佛教會代表寄禅師等同進京請願。抵京住賢良寺。僧錄司法安。龍泉寺道興。觀音寺覺光諸師。親自招待。肅親王善耆。請予為其太福晉說戒法。以及庚子隨銮時各王公大臣舊友。多來相視。策劃上奏諸事。得各護法幫助甚多。諸事順利。奏上。奉上谕。

 

光緒三十三年月日

上谕。前因籌辦捐款。迭頒谕旨。不准巧立名目。苛擾貧民。近聞各省辦理學堂工廠。諸多苛擾。甚至捐及方外。殊屬不成事體。著各該督撫。饬令地方官。凡有大小寺院。及一切僧眾產業。一律由地方官保護。不准刁紳蠹役。藉端滋擾。至地方要政。亦不得勒捐廟產。以端政體欽此。

此谕頒後。各省提寺產之風。遂告平息。

予留京師。商諸護法。以自清朝開國以來。於雲南地方未有頒發龍藏。似應奏請頒藏經全部。法惠遐陬。旋由肅親王發起。總管內務府大臣奏曰。

為請旨事。據僧錄司掌印僧人法安禀明。雲南省大理府賓川縣雞足山缽盂峰迎祥寺住持僧人虛雲呈稱。本寺系為名山古剎道場。缺少藏經。願欲請頒龍藏一份。永遠供奉。查此山寺。即迦葉尊者勝會。其寺實屬古剎。請頒龍藏。為崇佛法。經民政部尚書肅。柏林寺住持澄海。龍興寺住持道興等。加結前來。謹據情奏請。如蒙谕允。應由臣衙門傳知僧錄司。轉饬辦理。為此謹奏。請旨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六日准奏。朱批奉旨依議欽此。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二十日奉

上谕。雲南雞足山缽盂峰迎祥寺加贈名護國祝聖禅寺。欽賜龍藏。銮駕全副。

欽命方丈。御賜紫衣缽具。欽賜玉印。錫杖如意。

封賜住持虛雲。佛慈洪法大師之號。奉旨回山傳戒。護國佑民。內務府大臣傳知虛雲。謹領各件回山。永鎮山門。善為布教。地方官民。一體虔奉。加意保護。毋得輕亵。此谕。

 

光緒三十二年七月日給

請藏諸事。業已辦竣。二十日接鼓山妙老來書曰。“藏經起行。先到廈門。由南洋運滇。經暫留廈。汝速回鼓山一晤。”

此次奉經南回。在京中各護法出力甚多。然由京至滬。由滬至廈。得養真宮轉道和尚。佛頂山文質和尚助力不少也。予以歲逼。在北京過年。

 

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六十八歲

春正月。運經出京。先至滬。及廈門。全仗文質轉道兩師布置。方抵廈。忽接鼓山來電。謂妙蓮老和尚於正月在龜山圓寂。是時廈門諸山長老僧眾到鼓山參加老人荼毗禮。靈塔移鼓山下院。籌善後事。予即兼程赴鼓山。建塔傳冥戒等事。日夜忙碌。至四月十日進塔。當塔工竣後。半月滂沱大雨。眾憂之。初八菩薩戒畢。天啟晴。初九大晴。是日官紳士庶來山者絡繹於道。初十入塔時。天坪祭齋百桌。大眾誦經。上供畢。念變食真言時。忽一陣旋風。將諸祭品。旋於空中。靈龛頂一道霞光。直貫塔頂。眾皆贊歎。禮畢。回寺又大雨滂沱矣。其靈骨以一半入塔。一半運南洋極樂寺供養。

當奉迎藏經與妙老人骨灰南行至槟榔嶼時。觀音亭及大眾迎者數千人。當誦經畢。念變食真言時。又忽起旋風。將萬花吹散。靈龛頂湧白光。直透二裡外之塔頂。此二事予親手所作。耳所聞。目所見者也。佛雲《密行難思議》。論老人平生修持事。予所未知。亦未主行於禅淨。惟以修建寺院。接眾結緣為務。末後因緣。有斯奇特。予自從披剃後。流蕩四方。久未侍奉。且數十年不通音訊。有負師恩。然最後因緣。為其料理龛塔。分光捨利。憶其屢囑諸事。又似有前知者。難以愚測。略敘事實。俟證將來。

乘船到丹那。觀音亭請講《心經》後。轉船赴暹羅。船中無素食。終日趺坐。有一英人。過予座前。屢目予多次。問曰“和尚去那裡的。”知通華語。答曰。“往雲南。”伊即邀予至客房坐。出糕餅牛奶。予不食。問。“你是雲南何處。”答曰。“雞足山迎祥寺。”曰。“此寺規矩甚好。”問。“先生曾至此何干。”曰。“做過騰沖昆明領事官。到處參觀過寺院。”英領事問予“到外國何事。”告以“請藏經回滇。因路費缺乏。先到槟榔嶼化緣。”問。“你有公文否。”出公文證據及緣簿示之。領事即於簿上寫三千元。亦奇緣也。請余食素餐炒飯。同船到暹羅上岸分手。

予住龍泉寺。講《地藏經》。期內。英領事到寺相看。付三千元現款而去。他去後。予以回滇建藏經殿。需款甚巨。非數萬金不可。而此行所獲無多。於講《地藏經》畢。數日後即續講《普門品》。聽者數百眾。

一日趺坐。定去。忘記講經。一定九日。哄動暹京。自國王大臣。以至男女善信。鹹來羅拜。出定後。講經畢。國王請至宮中誦經。百般供養。肅誠歸依。官紳士庶歸依者數千人。此次定後。足生痳痺。始只行動有礙。後則全身如枯木。不能執箸。食要人喂。護法聘中西醫診治。針灸服藥。俱無效。甚至口不能言。目不能見。群醫束手。惟身心泠然。並無痛苦。一切事皆放下。獨有一事放不下。因有匯票縫在衣領。無人知者。口不能言。手不能寫。萬一化身時。一火燒去。則藏經不能到。雞山殿閣不能修建。這筆因果。如何能負。思深淚下。默祈迦葉尊者加被。時有昔日終南同住之妙圓師。見予下淚。口微動。即近湊耳傾聽。囑其取茶。禱迦葉。服下。心內清涼。即入夢。見一老僧如迦葉狀。坐予身邊。以右手摩我頭曰。“比丘。衣缽誡勿離身。汝不須憂。以衣缽作枕。就好了。”聽畢。即取衣缽作枕。回頭已不見尊者。通身汗下。當下悅樂不能說。予稍能言。令妙師到華陀前求方藥。只木栉夜明砂二味。服後目能視。口能言。再求一方。只赤小豆一味。以豆煮粥充飲食。不准吃雜物。吃二天。頭略能動。再求仍是赤小豆。從此以豆為食。大小便通。穢如黑漆。漸漸知痛癢。能起能行。先後二十余日矣。謝大眾勞心費力。妙圓師日夜護持。尤可感也。禮謝華陀。願以後建伽藍殿。必設師位。屢卜筶杯。皆如意。

病愈續講《起信論》。將畢。槟榔嶼極寺派善欽寶月二師來接。蒙暹羅宮內及諸王大臣。護法居士男女善信。都來送行贈資。得款甚巨。以予誦經事。暹王送洞裡地三百頃。予送與極樂寺交善慶和尚。在此設樹膠廠。予與欽月二師。同在廠過年。

是年大事改奉天吉林黑龍江為行省。

 

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六十九歲

春。予在洞裡膠廠。偕善慶和尚到雪蘭峨觀音閣。此道場系慶老自建者。旋至怡保大小霹雳各處參觀。後轉往極樂寺。講《起信論》。《行願品》。所經各埠。信心歸依者甚眾。都在忙鬧酬應中過日。在極樂寺講經畢。即閉方便關。暫停講。及不會客。在寺過年。

是年大事十月二十一日帝崩。廟號德宗。二十二日慈禧太後崩。

 

宣統元年己酉七十歲

予由槟榔嶼運經起行。抵仰光。高萬邦居士到接。留住高家月余。親自送至瓦城。居士在仰光請一尊玉臥佛。擬送祝聖寺供養。船到新街。住觀音亭。雇馱馬到雞足山。以物件太多。分盛三百余馱。獨有玉佛太重。馬不能任。雇不出人。暫奉於觀音亭。至後數年。乃請回山。居士留此四十余天。親自料理。施財施力。誠為難得。人馬同行。幾及千眾。經騰沖。下關各鎮。多承地方迎接。在路上數十日。人馬平安。獨由下關進大理時。忽雷電交作。洱海波騰。雲氣變幻。作奇景。而無雨。至寺門。行迎經大典。安妥。乃大雨滂沱。次日仍大放晴。鹹謂洱海老龍。來迎藏經也。是時雲貴總督李經羲。奉谕派員到大理。率官紳接旨。迎藏。目睹斯事。同贊佛法無邊。在大理休息十天。由下關趙州抵賓川縣。直到祝聖寺。一路平安。無滴雨濕經箱上。奉經入藏。正值臘月三十日香會。萬眾歡騰。得未曾有。請經事至此。告一段落。

附記當經騰沖寓萬壽寺時。正與提督張松林坐談。忽一黃牛奔至座前。跪下。雙目流淚。隨後牛主楊勝昌及多人至。楊以殺牛為業者。予向牛曰。“汝欲逃生。須歸依三寶。”牛點首。為其說三歸依。令牛起立。馴如人。以金酬牛主。不受。感斯異事。且誓改業。請歸依。並長齋。張軍門感之。召為商店傭。

 

宣統二年庚戌七十一歲一九一○年

自從前年奉上谕禁止提取寺產後。及藏經到山。全省僧伽。暫得安居。滇督李帥派員來山慰問。並令其家眷來寺歸依。及贈禮物。函謝之。請戒塵師出關。勸誡諸山同遵戒律。提倡教育青年。革除陋習。雞山道風為之一振。與賓川縣長商釋被禁僧於獄。及赦輕罪囚徒。

夏間。由鼓山轉來湘中家信。彈指五十年。成詩三首。有“祇此一生清白業。更無余事記心田。”“久矣渾忘塵世事。莫將余習到雲邊。”後陳中翰榮昌。為作妙淨尼留偈記。刊之石。

 

 

附錄尼妙淨留偈記

比丘尼妙淨者。俗姓王氏。雲公之庶母也。雲公法名古巖。字德清。號虛雲。湘鄉人。俗姓蕭。梁武之後也。父玉堂。佐治福建泉州府幕。母夫人。年踰四十無子。禱觀音大士得孕。父母夢一長須青袍人。頭頂觀音。身騎猛虎。跳入床上。母驚醒。異香熏室。既生雲公。落地乃一肉球。母大失望。氣壅而絕。越日有賣藥翁來。剖肉球得男。即雲公也。庶母撫育之。雲公性不喜茹葷。稍長就傅。不嗜儒書。性好佛經。父滋不悅。嚴責之。年十七。以兼祧故。父為娶二媳。一田氏。一譚氏。雲公不欲也。遁於閩海鼓山。禮妙蓮長老為師。同治三年甲子歲父去世。庶母遂領二媳入佛門為尼。田氏舊患咯血。披剃四臘即病殁。譚氏尚存。為湘鄉觀音山尼。法名清節。嘗寄書雲公。稱己酉臘八庶母西歸。當彌留時。跏趺留偈而逝。其偈曰。

人生養子有何益。翼硬展翅便沖飛。懷胎命若懸絲險。既生得安謝神祇。乳哺不倦尿屎苦。如獅捧球不暫離。待得稚雛成鵬去。慈親衰老猶靠誰。兄薄弟寒父亡故。棄我婆媳竟何依。癡情難解鞠育念。益想益悲令人啼。欲作鬼母尋子去。舉目雲山萬重圍。汝能志辦生死事。不見龐蘊把道違。俗情法愛何殊義。山禽尚曉棲落晖。雖獲同願奉佛寺。日洗寒山冷翠微。兒既早為空王子。世尊昔曾度阿姨。恨茲娑婆盡煩惱。休心今向極樂歸。

又一偈雲

每因恩愛戀紅塵。貪迷忘失本來人。八十余年皆幻夢。萬事成空無一人。

今朝解脫生前累。換取蓮邦淨妙身。有緣念佛歸西去。莫於苦海甘沈淪。

雲公得書悲喜交集。悲者悲撫育之恩未報。喜者喜庶母出家四十余年。命終心不顛倒。留偈而逝。即生西之兆也。

民國十一年歲次壬戌夏陳榮昌敬撰並書

 

 

 

附錄清節尼來書

拜違尊顏。時深系念。奈雲山阻隔。音問難通。疏慢之愆。職是之故。遙維德公大和尚。動定綏和。法體康健。曷勝遠祝。憶君遁別家山。已五十余年。寤寐之間。刻難忘懷。未審道履何處。仙鄉何所。未獲衛侍左右。實深歉仄。今春正月。側聞高隱閩海。優游自得。聞之不禁悲喜交集。然究未知的實下落。真令懸戀難測。因念上離父母養育之恩。下棄吾等結發之情。清夜思惟。其心安忍。況今兄薄弟寒。父母年邁。吾等命乖。未能興宗繼嗣。家中無倚靠之人。宗嗣無接續之丁。每憶念及。未嘗不涔涔淚下也。儒以五常為道。昔湘仙尚度文公及妻。且我佛以親怨平等。調達耶輸。盡先度之。想吾等與君豈非緣乎。既不動鄉關之念。還須思劬勞之恩。吾等無奈之何。今將家事。略述大概。自駕別後。慈父令人四探無著。恸念於懷。常感有病。告老回家。養病一年余。至甲子年同治三年十二月初四日巳時逝世。喪事辦妥後。姨母即庶母王氏領我並田氏小姐。同入佛門。姨母法名妙淨。田氏鵝英法名真潔。我名清節。家事概交叔嬸料理。多作善舉公益。余不煩敘。鵝英吐紅。披缁四臘。撒手西歸。乙亥年。伯父在溫州病故。我大哥現牧西寧府。榮國從弟偕鵝英三弟赴東洋。華國繼續君嗣。至富國從君去後。未見信音。古謂大善無後。君雖僧伽再世。然頓絕二祠香煙。雖是菩薩度盡眾生。未免使愚迷謗無孝義。吾本於孝義有虧。常慕君之靈根深厚。志昂誓堅。若蓮花之不染污泥。又何必遠離鄉井。頓忘根本。吾之所以痛苦呈書者。特為此也。去冬宣統元年己酉歲。十二月初八辰時。姨母王氏即比丘尼妙淨告辭西歸。在彌留時。跏趺說偈。偈見留偈記碑中偈畢。斂視寂逝。異香數日。端坐巍巍。俨然如生。嗟乎。世雖夢幻。木人也感涕矣。今寄數語。使知家中事務。信到之日。速請束裝就道。萬勿遲延。並將富國一同回家。不枉清節傾渴翹冀。竭盡愚忱。是吾所深幸也。況茲聖教凋凌。楚夏風俗。君豈不知。伏祈我師如迦葉尊者。放紫金光。同作法侶。滿腔蓄淚。盡形一望也。鄙語千言難盡。意義在不言中。匪朝匪夕。盼禱無涯矣。肅此敬叩慈安。伏乞丙鑒不宣。

君亦鴻雁別故鄉沖霄獨自向南翔可憐同巢哀哀侶萬裡秋風續恨長

望斷天邊月淚泉瀉滿睛我棲湘江上竹痕已成斑

君必成大道慧業日當新昔時火宅侶原是法城親

觀音山尼弟子清節頂禮百拜哽咽泣書(時宣統二年庚戌二月十九日

優昙缽華記

妙法蓮華經雲。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昙華時一現耳。此雲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如來於三乘調熟之後。方說妙法。聲聞弟子。皆蒙授記。此華表當來果位。故言靈瑞。今聞法者之先兆也。滇西雞足山。為大迦葉守衣入定之所。山周數百裡。諸大菩薩靈跡顯化。所在多有。唐宋元明清初諸大德高僧。小澄。慈濟。源空。見月。宗嶼。大錯。擔當。一時龍象。固常勝矣。歷世劫亂。寺毀於兵。鹹同以後。滇之佛法衰極。至道場地半化灰燼。寺之存者亦無好住持。名雖出家。不聞三學。且全失僧伽儀表。叢林敗壞。頗難盡述。清末。虛公德清禅師。來禮初祖。彼時全山無一留單之處。師歎初祖道場。宗風淪墜。律教無聞。乃發願振興十方叢林。為全山模范。爰就缽盂峰下。舊缽盂庵遺址。辟山啟土。肇建護國祝聖禅寺。數年而成。僧規以整。是年入京請藏。蒙賜紫衣。敕題匾額。奉旨回山。是年師升座為大眾講《楞嚴經》。庭前古栗。忽湧優昙缽華數十朵。大如盆。形若芙蕖。色似黃金。含裹香蕊。中虛體潔。數月不萎。見者稱異。雞山多不聞佛法。今忽得聞。亦如優昙一時現耳。其靈瑞不可思議。明憨山大師未出家時。有植庭蕉。抽金蓮花一朵。三月不萎。後果為人天師表。及遷粵中。興六祖道場。立法會於法性寺。庭除又湧金蓮一朵。往往法道之興。必有瑞應。為之先兆。古德高僧。光昭日月。道被寰中。不一而足。六祖未出。菩提早種於戒壇。羅什未至。連理遽生於殿閣。如斯瑞應。教典有征。虛公講經。古栗開優昙花。傳戒雲棲。枯梅又開蓮萼。名同憨山。而兩處瑞應。亦與相同。今之德清。安知非昔之德清耶。其本跡惟智者知之。而卜吾滇佛法之將盛於元明以前也。今祝聖住持聖空和尚。征文於余。因作頌曰。

諸佛出世甚難值聞聽佛法尤難得譬喻優昙勝妙華過三千年乃一出

鳳鳥不至河無圖聖人興歎吾已夫五濁眾生業力強無佛威德誰能除

承佛咐囑諸聖賢應化劫劫與塵塵虛空有盡願無盡自覺覺他覺行圓

故有菩薩弘法者必現瑞應照其先憨山兩見金蓮花光昭日月被寰宇

虛老來滇興古寺兩見優昙生古樹乘願再來菩薩行功圓萬行弘六度

雞山初祖之道場禅風寥落衰已極末運世逢續祖燈艱苦惟憑悲願力

雲棲正待至人來雞足更將千聖出

庚戌秋九月菩薩戒弟子張璞弘西謹述並書

 

附記余住雞足山祝聖寺。有侍者崇法。人極誠實。民國元年。李協統根源。率兵入雞足山。毀寺逐僧。全山僧眾。命且不測。獨見崇法聰明可喜。命導之各處巡看。絮絮詢山上事。崇法力白眾冤。李信其言。全山乃獲安。眾德之。崇法披剃於鎮南州南山寺。有田數十畝。沒於官。李詢知。饬縣官還其田。且命其為南山寺住持。崇法弗願。堅留侍予。時予為佛教會事。至省奔走。崇法負病隨行。途中疾劇。竟不起。歷三日。面容如生。余痛悼之。荼毗歸其骨於笻竹寺普同塔。忽忽數年。幾忘之矣。民六年。由緬甸運玉佛回雞足山。途經金牛台時。有悍匪盤踞於此。四出擄掠。匪首張結巴。殺人無厭。人皆不敢行。余此行。騾馬數十。馱銀票數十萬。至此進退維谷。無已。冒險至鎮。寓店中。行李騾馬悉陳之門外。余乃靜坐一榻。姑俟之。忽見崇法進門。俨如生時。搭衣展大具禮拜。語余曰。“和尚勿慮。弟子一路隨侍左右。今晚匪不回矣。”余知其鬼也。遽起掌之曰。“汝死鬼。還來騙我。”霍然而醒。鬼亦隨逝。是夜。果安谧。免於劫難。獨憐崇法。冥冥中猶依戀不捨。一掌之下。或頓醒乎。

按崇法澄淨二侍者。年相若。並是英靈衲子。侍予之誠。死而不逾。崇法之力疾侍予。為教務奔走致死。尤足為後賢風范。因附錄於此。

是年大事日本滅朝鮮。

宣統三年辛亥七十二歲

春。傳戒期後。結禅七四十九日。提倡坐香。結夏安居。一切法式。至九月。武漢革命。傳至滇中。地方大亂。賓川縣城被圍。幾肇大禍。予調解之。又統兵官李根源因誤會。派兵圍雞足山。予為解釋。引兵去。且歸依三寶。

編者按師口述年譜中。只此寥寥數語。編者曾閱滇南紀事。記載甚詳。可見師之德量也。別記如左。

公於滇中弘法度生外。有數事弭巨患於無形者。略舉如次。一宣統末年。賓川縣知縣張某長沙人。精悍喜事。賓川多盜。張窮治之。殺戮甚眾。而焰益張。且結黨會。士紳為保家計。時掛名會籍求免。張亦窮治之。雞山僧不法者。亦系捕數十人。獨於公加以敬禮。辛亥革命事起。賓川先響應。群攻縣署。張堅守。無外援。度必死。公下山詣縣。圍者見公來曰。“此張某惡極矣。公誘之出殺之。以平眾忿。”公唯唯。及見群眾中魁首語如前。公曰。“殺張某不難。但邊地謠傳。大事未安。汝等圍城戕官。倘有一支救兵來。汝等虀粉矣。”魁曰。“奈何。”公曰。“吾聞大理距此僅二日程。前四川布政使王公銜命至彼。汝等往訴其罪。則張死於法。而汝等亦無罪。”魁韪之。頓兵署外。公入署。見張佩槍將出應敵。見公握手曰。“吾赴義。將以遺骸累公。為我於雞足山覆一抔土足矣。”公曰。“毋然。此間士紳以張靜軒得人望。請來。”靜軒至議竟。群眾果退。靜軒詣大理晤王公以兵至。圍遂解。張去縣。滇已獨立。蔡锷任滇都督。張子某。為外交司長。锷同學也。事後。張以緘告公謝曰。“公非獨救吾生。且造福賓川。不然。殺父之仇。吾子能不報哉。”此一事也。尤要者。二民國成立。西藏王公活佛。恃險遠。不肯易幟。中央命滇出兵二師討之。以殷叔桓為總司令。前鋒已達賓川。公以邊釁一啟。禍無寧日。乃偕前鋒同至大理。晤殷公曰。“藏人素信佛法。盍遣一明佛理者往說之。不勞兵也。”殷以為然。乃請公為宣慰法師。公曰“某漢人也。往恐無功。此去麗川喇嘛東保者。臘高有德。藏人敬信。曾授四寶法王。彼往。事必有成。”殷乃備文派員陪公谒東保。保始以衰老辭。公曰。“趙爾豐用兵之禍。藏人至今寒心。公寧惜三寸舌。而殘數千萬人生命財產乎。”保起立謝曰。“我去我去。”保受命。以老僧法悟副之。入藏。要約而還。滇遂罷兵。民國成統一之局。頻歲康藏間互相龃龉。苦戰不休。經此溝通。三十年相安無事。三公迎藏經回滇。恭敬布化。地方官吏士民。日益欽仰。販夫婦孺莫不知有虛雲老和尚者。辛亥革命。清帝遜位。各省逐僧毀寺。風動一時。時滇省掌新軍兵柄者為協統李根源。惡諸方僧徒不守戒律。將親督隊伍赴諸山逐僧拆寺。又忖公以一窮和尚。何以得民心如此其盛。必有怪事。指名捕之。禍將不測。諸寺僧皆逃竄。即公寺內僧百余人。亦皆惶懼。有勸公避者。公曰。“君欲去則去耳。如屬業報。避何益。以身殉佛耳。”眾遂不去。數日後。李協統根源果率兵入山。駐軍悉檀寺。毀金頂雞足大王銅像。及佛殿。諸天殿。公以事急矣。乃獨自下山。詣軍門。出名刺請谒。守兵及阍者識公。告以速逃。禍將及。抵死不為通。公不顧。徑入。見李根源與前四川布政使趙藩同坐殿內。公前致禮。李不顧。趙與公有舊。勞之。問公從來。公陳述惟謹。時李怒形於色。厲聲問曰。“佛教何用。有何益。”公曰。“聖人設教。總以濟世利民。語其初基。則為善去惡。從古政教並行。政以齊民。教以化民。佛教教人治心。心為萬物之本。本得其正。萬物得以寧。而天下太平。”李色稍霁。又問曰。“要這泥塑木雕作麼。空費錢財。”公曰。“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於法不張。令人起敬畏之心耳。人心若無敬畏。將無惡不作。無作不惡。禍亂以成。即以世俗言。尼山塑聖。丁蘭刻木。中國各宗族祠堂。以及東西各國之銅像等。亦不過令人心有所歸。及起其敬信之忱。功效不可思議。語其極則。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李略現悅容。呼左右具茶點來。李又曰。“奚如和尚勿能作好事。反作許多怪事。成為國家廢物。”公曰。“和尚是通稱。有聖凡之別。不能見一二不肖僧。而棄全僧。豈因一二不肖秀才。而罵孔子。即今先生統領兵弁。雖軍紀嚴明。其亦一一皆如先生之聰明正直乎。海不棄魚蝦。所以為大。佛法以性為海。無所不容。僧秉佛化。護持三寶。潛移默化。其用彌彰。非全廢物也。”李色喜。與公再談。俄而笑逐顏開。俄而府首致敬。於是留公晚齋。秉燭深談。由因果分明。說到業網交織。由業果因緣。說到世界相續。眾生相續。言愈暢而理愈深。李時以溫語接公。時以容貌禮公。卒乃喟然太息曰。“佛法廣大如此。吾已殺僧毀寺。業重矣。奈何。”公曰。“此一時風氣使然。非公之過。願以後極力保護。則功德莫大矣。”李公大悅。翌日。即移住祝聖寺。隨公雜眾僧中。蔬食數日。是時山中忽大現金光。自山頂至山麓。草木皆作黃金色。相傳山中有三種光。一佛光。二銀光。三金光。佛光連年皆有。銀光與金光則自開山以來。僅數現耳。李益感動。執弟子禮。請公為雞山總住持。乃引兵去。是役也。非公至道苦行。豈易轉其念於剎那間哉。無何。滬上佛教會以新定章制。略與諸方抵觸。公北行至滬。與寄禅。冶開。諸公斡旋。於南京晤孫中山先生。商改訂會章。事畢。復與寄禅同往北京晤袁世凱。寄禅坐脫於法源寺。公為料理。及護榇南歸。回滇後晤蔡锷。組織滇黔佛教會支部。又辦佛學院。施醫布教。種種事業。皆李為之周旋贊助。後此四十年中。李根源為法門外護。用力至多。說教談禅。時有妙谛。今居然一老居士矣。

歲冬。上海佛教大同會。與佛教會有所爭辯。電至滇。促予往。至滬。晤普常。太虛。仁山。谛閒諸師。協商妥善。在靜安寺設立佛教總會。予與寄禅和尚同到北京。住法源寺。寄公忽病。坐脫。予為料理喪事。扶柩至滬。在靜安寺開佛教總會成立大會。及寄公追悼會畢。予領滇黔兩省分會公文。及滇藏支會公文。准備回滇。李公印泉根源廣書介紹函。與蔡松坡諸公。共為護法。

是年大事八月十九日十月十日民軍首義於武昌。十一月下南京。

 

中華民國元年壬子七十三歲

予回滇後。即開辦佛教分會事。在文昌宮永歷帝廟開成立大會。請了塵在貴州設分會。西藏活佛喇嘛。遠道來者甚眾擬舉辦佛教學校。布道團。及醫院等慈善事業。是年在滇藏佛教會中。有一小異事。有鄉人送一“八哥鳥”來放生。已能言。初尚食肉。歸依後。教他念佛。即不吃葷。甚馴善。自知出入。日常念佛及觀音菩薩聖號不少間。一日。忽被鷹搏去。飛在空中。只聞佛聲。雖以異類。盡此報身。生死之際。不捨念佛。何以人而不如鳥乎。是年在昆明過冬。

附記一。余在雲南昆明辦佛教會時。錫峨全縣。於正月初二夜十二時。發生劇烈地震。城捨房屋。一時倒塌。死人甚多。官方與佛教會協同救護。余亦隨去。持工具至各處。掘土挖屍。經五日。共出屍體大小八百余具。內有夫婦同宿之雙屍八十四對。極奇者。有夫婦二人壓瓦礫土中。歷數日而毫未損傷。得以救活。亦異也。

二。侍者澄淨。四川桐川人。清宣統二年。來祝聖寺求戒。根性慧利。參學兼進。民三年春戒期。請當引贊。時沙彌頭真淨。請上堂設齋。借常住銀四十八元。受戒後回去。竟置之度外。索之亦弗應。忽一日來函雲。“祝聖寺某師來取款。已償付。”並附來收據。蓋有常住之章。澄淨見之。心疑。細察圖章。果系偽造。诳騙常住。憤欲追究。予勸止之。越年。時疫大作。山下村人。死者過半。全寺染病者殆遍。並死數人。澄淨亦病寂。遍身染污。予取新藍布褂褲一套。命為其沐浴更衣。荼毗歸塔。民五年。祝聖寺春戒期。真淨忽來。予亦不究已往。且請當八引禮。是日淨比丘壇畢。予回室未久。照客來報雲。“八引禮師忽暴死。”予趨視。見其臥地。口吐白沫。眾為之念佛。俄頃。忽大呼曰。“快拿錢來還常住。”予曰。“真淨何事。”曰。“澄淨引贊師向我索錢。”問。“幾人。”曰。“一老師傅著破衲。”據詳敘其狀是上客堂某師問。“何以為憑。”曰。“引贊師身著新藍布衣褲。”予乃勸澄淨曰。“你放下來。各人因果各人當。”真淨旋稍清醒。至是瘋癫失常。病莫能興。一日。為其表堂曰。“某病因果不明。澄淨好心討帳。反累常住不安。今當眾發露。了結一重公案。”當時真淨忽病愈。起單而去。澄淨殁後。猶耿耿為公。因果分明。亦可嘉歎矣。

是年大事一月一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二月宣統宣告退位。清亡。參議院旋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四川都督尹昌衡擬帶兵入藏。

 

上一篇: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一)
下一篇:虛雲老和尚自述年譜(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