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5日,西園戒幢律寺的第三屆菩提靜修營剛剛拉上帷幕。在寺院裡,到處都可以遇到懷揣車票、剛收拾好行囊的營員們,他們在踏上歸程之前互道珍重,或者特意再去虔誠地上殿禮佛。首座和尚濟群法師的寮房裡,營員們絡繹不絕地前來拜別。在這樣的氛圍中,記者采訪了濟群法師,請他對菩提靜修營的情況進行了一番概括介紹。
創辦緣起
記者:最初為什麼設想舉辦這樣的菩提靜修營?
濟群:這跟我對佛教的思考有一定關系。我發現,很多人學佛,面對非常龐大的信息量,缺乏善知識引導,雖然已經學了很多年,卻總也抓不住要領,或者偏執一端。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寫了《漢傳佛教的反思》、《佛教修學體系的思考》等文章,也作過一些相關演講。
我們一直在探索,想找到合適的方法,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佛法的要領和修學次第。這幾年來,我們通過講座、印贈書刊等方式,講授佛法修學要領、推廣皈依共修,傳授菩提心戒等,已經在教界產生一定的影響。為了更好地落實這些理念,我們才考慮創辦菩提靜修營,希望通過這樣的載體來進行實踐。
接納營員
記者:這已經是西園寺第三次舉辦菩提靜修營,參與的人比以往兩屆更多了吧?
濟群:這次參與的人是比較多。半個月的報名時間裡,報名者有280人左右,真正錄取的只有160人。因為寺院裡居住的條件有些跟不上,沒辦法都錄取。
這次辦靜修營,大和尚比我更熱心。前段時間,寺院裡新的學生宿捨樓剛蓋起來,還沒有條件正式讓戒幢佛學研究所的學生搬進去。如果招一百多人來參加靜修營,住的地方根本不夠。大和尚考慮到舉辦靜修營應該有持續性,最好不要延期,為此,我們把新樓的家具趕制出來,讓學生提前搬進去,給靜修營騰地方。
記者:錄取營員的時候,是不是有相關標准?
濟群:我們要求營員具備一定的學歷,不能完全沒有佛學基礎。因為我們舉辦靜修營,主要是想幫助有一定基礎的人提升,重點還不在於給不了解佛教的人種善根。
記者:原本相當安靜的寺院裡,忽然住進來這樣一大群在家人,會不會打擾師父們修行?
濟群:寺院有兩個功能:一是僧眾修道的功能,一是化世導俗的功能。僧人一方面要專心修道,但同時也要弘揚佛法,續佛慧命。
很多信眾來到寺院參加活動,當然會對僧眾的日常生活有所影響。信眾前來,寺院要為此付出很多人力,在管理和活動安排等方面,都要費很多心思。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做這些事,本身也是在完成利他的修行,實踐菩提心的修行。在做事過程中磨煉心性,也是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佛法的修行,一個是自覺,一個是利他;一個是修智慧,一個是修慈悲。修智慧,主要偏向於個人自修。修慈悲,確實是離不開眾生,離不開社會。
特色內容
記者:菩提靜修營有些什麼特色?
濟群:我們沒有特意去總結過它的特色,現在想想,是有幾個特色的。
第一,指導思想比較鮮明,立足於解脫道和菩提道的建設,來提供修學引導。
第二,引導的修學內容比較完整。靜修營的修學內容,大體是按照皈依、發心、戒律、正見、止觀五大要素來設置的。比如有皈依共修,有傳授菩提心戒、八關齋戒,有關於正見及禅修的引導……菩提道的修學要素基本上都具備了。
第三,我們所提供的這些修學引導的內容,是在多年修學中摸索出來的。但不是無中生有,也是佛教原有的內容。但在漢傳佛教的傳統中,有些被忽略了,沒有得到應有的弘揚。所以,覺得有必要弘揚這些內容。
比如受菩提心戒,是受持菩薩戒之前的一個重要環節。漢傳佛教是大乘,很多學佛者都熱衷於受菩薩戒,但卻不知道,菩提心才是菩薩戒的核心所在。如果不曾發起菩提心,即使受了菩薩戒,也不過是徒有其名。所以,我們根據經論重新把它整理出來。
皈依共修也是如此。把皈依作為一項修行內容,《阿含經》就有記載。在藏傳佛教中,也很重視皈依的修行。而在漢傳佛教地區,皈依幾乎只是入門儀式。很多人皈依後就失去了方向,不知如何進一步深入修學,這也是造成信仰淡化的主要原因。即使有心去學,但因為修學基礎不牢,往往也學不上去。所以,我們編寫了《皈依修學手冊》、《皈依修學儀軌》等相關資料,一方面幫助大家深化對皈依的認識,一方面強化皈依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和地位。這樣的修行,在學佛的第一階段都非常重要。
這些修學內容,我們正在教界推廣。
這次靜修營的講座,是講《心經》的般若正觀,著重於從觀照般若到實相般若過程的禅修,這也避免了單純把《心經》當做理論式的學習。
記者:《心經》的空性見是很高的見地,而有些參加靜修營的信眾還是初學,您覺得這樣的內容,他們都能聽懂嗎?
濟群:都能聽懂,肯定是不行。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營員裡有一部分人已經學佛很長時間,在修學上有相當基礎,那麼,《心經》的這種講授對他們會有很大啟發。他們過去總是沒辦法把經教和止觀掛上鉤。這次講座揭示了心經禅觀的原理,引導大家如何從文字般若生起觀照般若,又如何從觀照般若進入實相般若。
另一種情況,是對一些剛入門不久的人。我所講的內容,從觀念上來說,具有一定理性思維的人還是能夠接受的。所以我想,對這部分人,從認識的層面,多少也會有一些啟發。他們會懂得:用固有的觀念、固有的設定去看問題,會產生什麼樣的心理反應;如果用佛法的觀念去看問題,又會產生什麼樣的解脫狀態。
面對提問
記者:每次舉辦靜修營的那幾天,您在西園寺總是被大量信眾圍繞著提問,包括您早晨在西花園散步時,成群結隊的營員跟上來跟您溝通。會不會因此覺得辛苦?
濟群:辛苦倒不會。我們弘法,總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有緣聞法,對法生起信心。看到信眾在聞思過程中有很多疑問,我覺得這代表他們很用心。如果不用心,是不會有疑問的。有時候,時間上不允許長談,或者有的人因為佛學基礎還不足,一時問不到點子上,我就會用一種比較善巧的方法,建議他先看看我的書,比如《問道》。
記者:有的營員覺得,一些向您提出的問題稀奇古怪,可是不管對什麼樣的問題,您都不會感到驚訝,總是平靜耐心地應答,這讓大家很欽佩。
濟群:每個人的想法、性格、心態,都是長時間形成的,所以每個人的問題對他來說都是正常的。如果我們拿著一個標准去衡量,就會覺得很多東西不正常。但從緣起法的角度去看問題,世間沒有什麼不正常的現象。一個人不管是吸毒、殺人……不管是做多壞的事,我覺得都很正常。但是我說正常,並不是說正確,也不代表我對他的認同。
佛法講“如實見”,面對各種問題,我們應該在如實認識對方情況的前提下,盡量給他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要以為,我提出的方法一定能解決他的問題,他一定就能接受。不要有這份期待。我們要改變自己都很難,怎麼可能輕易改變別人?對方想改變自己也很難,怎麼可能輕易接受別人對他的改變?所以,我們要寬容、慈悲,並且用無所得的心去做事。有所得的話,就會有期待,有期待,就可能受傷害。
這個世界的問題很多,我們能力有限,只是要盡我們的一份力量。
舉辦效果
記者:現在已經舉辦了三屆菩提靜修營,總體感覺效果如何?
濟群:效果,一般是相對於當初設定的目標而言的。可是我這個人做事,目標感不是很強。目標感不強,並不是沒有方向。舉辦靜修營的方向很明確,只是我覺得,不必執著具體的結果。
總的來說,我覺得靜修營的效果還是可以的。一方面,大家通過學習靜修營的講座,能夠對佛法要領,迅速產生比較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大家在靜修營的修學中,對皈依、菩提心能有進一步深化的認識,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以前,皈依往往流於形式,發菩提心好像也只是一句口號而已。通過靜修營的一些活動,營員至少知道皈依應該是怎麼回事,也知道發心真正的內涵。
至於具體的效果,也要從營員的反應來看。據我們目前了解,他們的反應普遍挺好的。
記者:您對這三屆菩提靜修營,有沒有留下什麼比較深的印象?
濟群:在靜修營中接觸到很多信眾,其中不少人告訴我,他們參加了靜修營、聽了講座之後,解除了以往的一些疑惑,或者真正地在自己的心行上有所突破,這會讓我覺得沒有白做這件事情。很多營員,過去和我們的法已經結了緣,又為了參加靜修營特地來到西園寺,他們對法的這份虔誠,以及聞法後的歡喜心情,都讓我們看到舉辦靜修營的意義所在。
未來展望
記者:今後,菩提靜修營會繼續舉辦下去嗎?
濟群:我們會把菩提靜修營作為我們弘法的長期方式,要把它做成“品牌”。不論是教界還是信眾,也確實有這方面的需要。我自己修學佛法,已經走過了二三十年的歷程,希望可以通過菩提靜修營,把一些經驗跟大家分享。
記者:您覺得,對菩提靜修營還有什麼希望改進的地方?
濟群:我想,在具體的安排上,對集體氛圍的營造還可以更細一點。比如這次有信眾反映,齋堂應該是很寧靜的,但有些營員們吃飯時會發出一些嘈雜的聲音。如果這一類細節安排好,靜修營的效果也會更佳。因為普通的人,需要的就是環境和氛圍的影響,而營造環境要靠細節。
采訪告一段落,又有一批營員來拜別法師了。有的人是笑著走的,抱著一疊沉甸甸的佛學書籍,眉梢口角都寫著發自內心的歡喜。有的人則是哭著走的,由於這麼快就要離開西園寺、離開景仰的法師,無語凝噎,揮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