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不發菩提心縱有一向專念也不能往生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這幾句話我們要特別重視。諸佛菩薩教導我們,祖師大德勸導我們,三輩往生,前面說到過,跟八萬四千法門來比較,這個法門是易行道。但是,要不能把煩惱伏住,像此地講的,不是真正為了生死,那還不是一樁容易事情。所以關鍵,我們是不是把兩個世界看透、看清楚、看明白了。娑婆世界苦,真的覺悟了,它是真苦,它不是假苦;極樂世界的樂是真樂,不是情執裡面所說的樂,在那邊修學沒有任何障礙。老師是諸佛如來所贊歎的、所尊敬的阿彌陀佛,那是老師。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阿彌陀佛親自指導,並不是由其它人來協助。我們知道,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每天那麼多,可以說分分秒秒都不間斷,來自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剎土的眾生不知道有多少,阿彌陀佛能應付得了嗎?我們常常用我們凡情來推測、來觀察,我們不知道極樂世界的真實狀況。我們根本就不能理解阿彌陀佛的智慧、德能、神通、道力,不知道!彌陀確確實實能應化無量無邊的身,一個人往生,他就現一個相,單獨教他,這樣的學習環境到哪裡去找?我們喜歡大眾在一起學習,阿彌陀佛有講堂,講堂無量無邊。每一個在講堂坐的人都覺得阿彌陀佛為自己說法。這種感覺我相信我們也有,我們講堂人不多,二、三十個人,老師教學,學生會感覺得老師今天這堂課是為我講的。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會感覺到每一堂課都是為我自己講的,提升自己的境界,消除自己的業障,讓你時時刻刻法喜充滿,這叫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人常生歡喜心,不會有雜念、不會有煩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決定不可能在那個地方發生。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威神,阿彌陀佛的佛光照注。
所以,我們要真為生死,我們不為別的,六道生死太苦,太可憐了!為什麼還要干這個事情?為了生死才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心?真正相信彌陀淨土,真正想生到極樂世界,真正想親近阿彌陀佛,以深信願。菩提心,在二十多年前,我們提出《無量壽經》上的經題,「清淨平等覺」這是深信,菩提心的自受用。我們用真誠,真誠是菩提心的體,我們要像諸佛如來一樣的真誠,用真誠心生活,用真誠心工作,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一片真誠。真誠心的自受用,清淨平等覺;真誠心的他受用,大慈大悲。慈悲上加個大字,沒有條件,大乘經教上常講「無緣大慈」,這個緣就是條件,沒有條件的。「同體大悲」,為什麼沒有條件?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跟我自己是同體,是一體。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以深信願,深信切願,懇切的願望,一向專念,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希望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就對了。如果不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沒有深信願,縱有一向專念也不能往生。所以,真信、真願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第一個條件。
...
道綽大師於發菩提心有四番議論,第一,顯菩提心之功用。《安樂集》雲,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這是講菩提心的功用。「《大經》雲」,這個地方講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凡欲往生淨土,要須發菩提心為源」。「要須」兩個字非常重要,要是重要,須是必須,最重要的,必須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往生的根源,像水的源頭一樣。如果不發菩提心,怎麼能往生?發菩提心就太重要了。「雲何」,這意思是為什麼?「菩提者」,這解釋菩提,「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大覺,徹底的覺悟,無所不覺,這是無上佛道者。在佛經裡面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的意思,無上正等正覺。
「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周遍法界」,這個心是沒有極限的。佛法裡面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真心覺而不迷,妄心迷而不覺。我們今天用妄心,妄心迷而不覺,真心覺而不迷。我們想作佛,你看看,心要廣大,這頭一個條件,心小作不了佛,心一定要大,要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這個太重要了,什麼都能包容,這是菩提心。這也就是說,西方極樂世界那裡的居民,他們的心量都這麼大。為什麼?真心,他不是妄心,妄心才有自私自利,妄心的心量就小,真心的心量沒有邊際。所以周遍法界,等若虛空,沒有邊際的。這什麼?這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真心。
「此心長遠,盡未來際」,這從時間上說,前面兩句是空間上講。時間上講,它永遠是這麼大,它不會變小的。妄心有時候大,有時候小,大也不是很大,小會變得很小,叫小心眼。「此心普備,離二乘障」,普是普遍,備是具備,所以他沒有二乘的障礙。二乘也得了正覺,但是正等正覺他沒有得到。正等正覺是菩薩,只有正覺,沒有正等正覺,這是聲聞、緣覺,這都算小乘。小乘心是不錯,但是有時候不耐煩,譬如眾生難度,算了,我就不度他了,這就是二乘心。不像菩薩,難度,難度也要度,他有耐心、他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
「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所有功德回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這個心一發,傾,這個意思是毀壞的意思、是敗亡的意思、是蕩盡的意思。蕩盡什麼?無始生死有淪,有是三有,欲界有、色界有、無色界有,就是六道。就是六道裡頭的生死輪回,無始劫來六道生死輪回,淪就是生死輪回,統統把它蕩盡,也就是統統,傾圮是毀掉,把它毀滅掉。「所有功德回向菩提」,菩提心有這麼大的力量,也就是它能把輪回心滅掉。我這樣講大家就更容易懂了,無始生死有淪就是六道輪回心。有六道輪回心就有六道輪回的果報,輪回心斷掉了,六道輪回就沒有了。這時候所有功德回向菩提,三種回向,回向實際,實際是回向自性,實際是自性;回向菩提是回向正覺,菩提是正覺;再就回向眾生,念念不忘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我們在過去,眾生還加上個有情,現在明白了,動物、植物、礦物全是眾生。動物有沒有情?有。礦物有沒有情?有。統統都有。情是什麼?受想行識,它有感受,它有苦樂的感受,它有憂喜的感受。它有想,我們以善心對它,它知道,以惡心對它,它也知道,我們起心動念對它都有干擾。
我們現在知道,整個宇宙的現象,科學家把它分成三大類,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這三種現象全是波動的現象,波動的頻率之快我們無法想象。科學家只是講這個波動是非常非常快速,佛法把它的數字說出來了。像彌勒菩薩所講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個念頭就是一個頻率,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用中國人的算法,三百二十兆,一彈指,它震動的頻率已經三百二十兆次。那一秒鐘?一秒鐘我們至少可以彈五次,彈得快可以彈五次,那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鐘裡頭有一千六百兆次的這麼高的頻率。每一個念都具足佛法上說的五蘊的現象,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
這在佛法裡面說,現在科學家肯定了,科學家發現了,心理現象跟物質現象是一不是二。物質現象從哪來的?是心理現象變現出來的。物質的基礎是心念,就是念頭,沒有念頭了,物質就沒有了。只要有物質存在,你就知道你念頭沒有中斷過,前念滅後念生。物質現象裡有很多堅硬的固體,它的頻率比較慢,像我們肉體這些,這頻率就比較快,再快的就變成空氣、變成電流、變成光波,那是頻率快的。但是不管怎麼樣快法,都是在頻率裡面產生的變化,達不到原始那個頻率的速度。那個速度,才動,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你看《還源觀》裡面講三種周遍,第一個周遍法界,才動,它就周遍法界。不管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只要它一動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虛空界全都知道了。
所以我們的身心,就是我們精神的部分跟物質的部分都在起波動。我們這個身體就好像一個發射台,把我們的念頭往外發射,同時也是接收台,整個宇宙的信息我們都收到。收到我們為什麼不知道?煩惱障礙了。如果煩惱輕,心地清淨一點,他就能接收到,愈清淨接收到的就愈多。其實統統都接收到了,你心愈清淨你的感受愈多,你完全能感受得到。所以整個宇宙,用現在的話說,是個有機體,它是活的,沒有一樣東西是死的,統統是活的。而且什麼?統統有關系,整個宇宙就像個電網一樣、網絡一樣,我們是網絡裡頭一個點,跟整個宇宙息息相關,起心動念全是關聯,連在一起的,這是事實真相。
所以,菩提心不能不發,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學著用真心,不要用妄心。什麼是妄心?起心動念是妄心,分別執著是妄心。換句話說,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別執著,就是用真心,執著就用妄心。不要分別,分別是妄心,不分別是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你跟佛一樣,你完全用真心,一點妄心都沒有。如果只能做到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做不到,能做到不分別,不分別當然不執著,那你跟菩薩一樣,菩薩用的真心,還帶一點妄。再下一等,那就是阿羅漢、辟支佛,他們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阿羅漢用真心用到三分之一,菩薩用到三分之二,佛圓滿的,佛用的完全是真心。這是我們要學的,學佛就學這個東西。
心量要拓開,這對我們凡夫說的,凡夫因為有自私自利,執著有個我,所以量不大。要在生活當中、要在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把心量擴大,對一切人平等,不要有分別、不要有執著,把心量擴大,愈大愈好。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教人,量大福大,沒有度量的人福報就很小。你有多大的福報,看你有多大的量,你的量小你的福報就小。所以佛,量最大,圓滿了,佛的福報是圓滿的,心量大,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所有功德回向菩提、回向實際,「皆能遠詣佛果」,詣是到達。我們所修學的功德回向,希望將來能證得無上菩提,證得佛果。「無有失滅」,這個功德就幫助你,功德絕對不會失掉,念念向菩提,念念向西方極樂世界,念念向阿彌陀佛。
下面是黃老居士的解釋,他老人家的批注。「茲粗釋雲」,不是細講,講大意,「首引《大經》,以明功用。《大經》者,《無量壽經》」,引《無量壽經》來解釋。「淨影、道綽、善導諸家稱之為大經」,稱《無量壽經》為淨宗大經。「天台」,就是智者大師,他稱《無量壽經》叫大本,稱《彌陀經》叫小本。善導大師他們稱為大經、稱為小經,小經就是《阿彌陀經》,小經。「此菩提心實為往生淨土之源」,這句話重要。所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沒有本源,沒有本源是決定不能往生的,這就是發菩提心,非常非常重要。「源者,本也。故知,若不發此心,縱然勤修,亦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不能往生也」。你要不發菩提心,佛念得好,一心專念,沒有菩提心,像什麼?這個舉的例子很好,無源之水,這個水一定會干掉,沒有源頭。無本之本,這棵樹沒有根,樹沒有根它怎麼能活得了?菩提心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根本,不發菩提心行嗎?我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用真心生活,用真誠心處事待人接物。
所以我這麼多年講菩提心,我講得很簡單,我講真誠心,就是《觀經》裡面的至誠心。清淨心、平等心、覺心就是深心。要覺悟,覺悟自己是凡夫,覺悟自己錯了,覺悟自己起心動念都在搞輪回,這是對自己的覺悟。要覺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為度我而發的,覺悟西方世界,阿彌陀佛建立西方世界,是提供給我修行證果而建立的。彌陀對我有大恩大德,我們要知恩報恩。怎麼報法?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往生極樂世界,親近彌陀,證究竟佛果,這就是報彌陀之恩。能報彌陀之恩,所有一切恩統統都報了,父母之恩、祖宗之恩、國家之恩、眾生之恩統統都報了。《華嚴經》上所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點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