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
這個『惡曜』的曜就是指天上的星辰日月。古人講有七曜,所謂太陽、月亮,加上金、木、水、火、土五星,這個叫做七曜。往往這些日月星辰都有神靈在主管,記錄我們人間所造作的一切善惡。如果是惡曜,那是專門記錄惡事的那些惡神,他們加臨的話,我們往往就會出現災殃,吉神是專門記錄善的,他見到人行善他就會保佑。所以安士先生解釋這句話說到,「承上諸惡莫作二句來,惟其不作諸惡,故無惡曜加臨,惟其奉行眾善,故有吉神擁護」。這是承上面的兩句話說的,上面兩句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承前。能夠不作諸惡,自然就沒有惡曜加臨,能夠奉行眾善,也就有吉星高照、吉神擁護。就是《太上感應篇》裡所說的,「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眾善奉行者必定得福報,造作惡業的人必定得禍報。所以這上面說,「上二句是因,此二句是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因,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這就是果,有其因必有其果。「善惡有大有小,有暫有常,故吉神、惡曜亦有大有小,有暫有常,如影隨形,如聲赴叩,一定之理,不爽纖毫」。一個人為善為惡,所做的善事、惡事有大有小,也有是暫時做的,也有是常常做,不斷做,果報都不一樣。因不一樣,所以它的果就有不同,吉神、惡曜這都是屬於果,是自然的感應,它也是有大有小、有暫有常,真的叫如影隨形,如聲赴叩。就像人的身體走到哪裡影子就跟到哪裡,絕對不會跟錯的,也絕對不會消失的。聲音是因為叩鐘而來,一叩它就有聲,隨之而來的,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所以聲音大小完全是叩的力量的大小決定,因此這是一定之理,這個理就是自然感應之理。所以因果報應是自然感應的道理,沒有人說制造一個因果的原則來規范我們,沒有,宇宙本來就是這樣子。你問什麼原因?沒什麼原因,它就是這樣子,就好像日月在運轉,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你問什麼原因,為什麼月亮不去繞太陽轉,來繞這個地球轉?這沒有道理,它本來就是這樣的。不爽纖毫,沒有絲毫的差錯,爽就是差錯。
下面說,「吉神惡曜,有在天趣攝者,有在神趣攝者,有在鬼趣攝者。雖然各有職司,不過因物付物。要到永無惡曜,常有吉神地位,除非大福德人,宿業未到,庶或能之,然而難矣」。這裡講的吉神也好、惡曜也好,這裡有不同的種類,有天道眾生主持的,有神道眾生主持的,有鬼道眾生主持的,所以這個神有天神、有鬼神,都不一樣的。雖然各司其職,這些鬼神、天神都有他們的職務,但是總不過就是所謂因物付物,就是按著道理行事,給這些人間有一個公道。一個人作惡的時候,天神、鬼神統統都會給他降禍害,一個人行善,天神、鬼神都會福佑他,他們也都是在行這個公道事。所以每個人得的福報不相同,就是因為他有善有惡混雜,因此得到的福報不純。可是要到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這個地位,這個境界高,那他必定是純善無惡之人,因為如果有一絲毫惡,他必定有一絲毫的惡曜加臨。能夠永無惡曜加臨的話,而永久的受到吉神的福佑,這是大福德人,這可不是普通人,心地是純淨純善。如果是沒到這個地步,或許能夠暫時的得到吉神擁護,但是要長久得到吉神擁護,這也是很難的事情。所以這裡面因因果果,完全都是靠自己造作。
下面我們來看幾則故事。第一是從佛經裡面《付法藏經》裡面選出的,「投河不死」。這是講毗婆屍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比丘他頭很痛,這時候薄拘羅尊者當時是一個窮人,薄拘羅尊者是在釋迦牟尼佛時代證果的羅漢,那一生他只是個窮人,只拿了一個果子布施給這位比丘,這比丘吃了以後病就好了。因為這個因緣,這個窮人後來九十一劫投生到天上、人間,享福不盡,而且從來沒有病過,九十一劫,一劫是億萬年來計算的。後來他生到了婆羅門家,他的母親早死,後母就痛恨他,多次的要殺他,可是都沒有成功。他只是一個小嬰兒那時候,於是後來就把他給扔到河裡,正好被大魚給吞了,這個魚剛吞了他之後就被人捕上來,人把這個魚腹給剖開,發現裡面竟然還有一個小孩,還沒死。後來他長大了,就成為很有德望的一個人,就是薄拘羅尊者。所以你看能夠行一樁善事,就得到這麼殊勝的果報,布施一位病僧,能夠九十一劫沒有病痛,常在人間、天上享福,而且多次受折磨還不死,這種福報不就是「永無惡曜加臨,常有吉神擁護」嗎?
下面一個故事,從《宋史》裡面選出的,「鬼神默佑」。這是講到宋朝有一個大賢人,叫做劉安世,他是司馬光的學生,他們倆有一段典故。有一次劉安世向他的老師司馬光請問,能不能有一個字給他可以終身奉行?就好比孔子的學生子貢請問孔子一樣,孔子當時給子貢說了一個「恕」字,司馬光給劉安世說了一個「誠」這個字,真誠的誠。劉安世就請問了,應該從哪裡入手?司馬光就告訴他,要從不妄語入手。所以劉安世終身奉行,真的是依教奉行,為人忠直敢言,從來沒有欺騙人,從來沒有去谄媚巴結權貴。他知道朝廷有一個奸臣叫章敦,他就上書勸導皇上千萬不要使用章敦這個人。沒想到後來章敦當官了,於是就要迫害劉安世,把劉安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路上要走很久,而且劉安世那時候已經八十歲了,這一路上盛暑、險路,又航海又冒險,而且監督他的人一點都沒有給他優待,人們都說劉公這一次一定會死,竟沒想到劉公安然無恙,到八十歲還沒有得過一天病。別人就問他,這什麼原因?劉安世告訴他,說這是因為有誠一個字。
後來有一個人為了迎合章敦的意圖,於是主動提出要去殺劉公,章敦於是馬上就提拔他做為本路判官。這個人於是飛馬追上來,就想要追上劉,把他殺死,離劉所在的地方大概三十裡的時候,第二天就能趕到。跟隨的人已經知道這個消息,都很害怕,擔心明天劉公可能就沒命了。可是劉公一點沒放在心上,晚上還睡得很酣。結果到半夜的時候就聽到有敲鐘的聲音,第二天才發現,原來晚上追趕他要殺他的人被一樣東西給打擊,吐血而死,而劉公一點事都沒有。這裡可以看到,真的冥冥當中有鬼神護佑。像劉公這樣如此賢德的人,你看竟然有人為了要迎合章敦的意思要謀害他,可是沒想到,要謀害一位賢德君子,已經有惡曜加臨了。吉神是擁護君子的,惡曜是加臨於小人的,所以不能夠謀害君子,反倒自己喪命了。
下面我們看第三則故事,出自於《感應篇注證》。講到明朝嘉靖初年,在儀真縣有一位金某,他在鎮上是開典當的店鋪,就是專門放貸的。當時這個鎮上出現了一些盜賊,專門劫那些富家的財產,惟獨金氏的當鋪他沒有去劫。朝廷派官員來審核這個事情的時候發現這麼一回事,於是就懷疑是不是金某暗通賊黨,要不然為什麼這些賊黨,所有的富家都劫了,就沒劫他家?結果等到最後把盜賊都逮捕了,查問他為什麼沒去劫這個金某?盜賊說他們也不是不想去劫,說去打劫了好幾次,可是看見他的門口都有無數的金甲神,所以不敢去侵犯。這個官員聽了以後也不太相信,於是去調查這些鄰居,這一問,他們都說這金某人是一位積德的善人,其他的店鋪裡面專門都是出輕入重,可是他出入公平,從來沒有存心要占別人便宜的,而且他的這個典當,別人拿東西來給他這裡抵押換錢,他都給人很寬裕,而且期限都很長。當知道一些年紀老的、家境貧窮的人來典當,他都破例免去利息。在冬天他免去寒衣的利息,在夏天免去暑衣的利息。因為到冬天還拿寒衣來典當,就說明家裡窮到什麼都沒有了,只能拿最需要的寒衣來典當,所以這種人就不可以給他加息,夏天也是這樣,拿暑衣典當的都免息,年年都是這樣,所以上天一定會保佑這個善人的。於是這個縣令知道了,就對金某人大加贊賞。所以這看到,你看一個行善積德的家庭,自自然然都會有神明在暗中去保佑的。
所以在各行各業都能夠有造福人群的機會。我們一般觀念中想到,放貸的,做典鋪的這種生意,大概都不是什麼仁德君子要做的。可是要想到,如果做這個事是為了利益人民、方便眾生,而且能夠輕入重出,照顧別人,給人提供方便,而不是謀人的財利,這樣子存心仁厚,也能一樣感得吉神擁護,當盜賊來搶劫的時候,你看都沒有辦法得逞。所以我們要相信好人確實會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