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三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孝經》,請看「聖治章第九」。昨天我們還沒有把這章講完,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我們從這一章末後這一段看起,先把這一段經文,今天要講的這一句跟大家念一下:

  【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

  這兩句話可以說是意義很深刻,這是講到如果我們對於父母雙親都不能夠去盡孝道,不能夠愛父母,這就叫做『悖德』,違背道德,如果對於自己父母親都不能夠敬而去敬別人,這就叫做『悖禮』。所以首先要對自己父母能愛、能敬,然後才能夠愛敬別人。我們來看唐玄宗他的注解,他注得很簡單,他說「言盡愛敬之道,然後施教於人,違此則於德禮為悖也」。這是說到愛敬之道我們要自己先要做到,自己對自己的父母我們要有真誠的愛心,能夠恭敬父母,這是德之本,自己能夠把愛敬之道行出來,才能夠幫助別人行愛敬之道。如果一個人自己不能夠去行愛敬之道,而想要讓天下人去行愛敬之道,這叫做「悖德」、「悖禮」,這是違背道德和禮儀的。所以一個君子他必定是正己而後化人,能夠自己盡孝然後才可以教化別人去盡孝。所以德行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育者自己要先做到,只有做到了,這個德行教育才有真正的效果。好比說父母教導孩子,教孝道,如果兒女他看到父母給他表演出很好的樣子,孝敬父母、孝敬老人,那麼兒女自自然然他就能夠做到,如果是父母不能夠自己盡孝,他也不可能教得好自己的兒女。所以教育要懂得我們教育者自己先受教育。

  家庭裡面父母如是,在一個國家領導人亦如是。譬如說國家領導人提倡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鼓勵大家能夠和睦共處、互相幫助,能夠行愛敬之道,那麼國家領導人自己必定是先做個好樣子,然後他的施教才能服眾。就好像我們看到在五一二大地震發生以後,我們的國家領導人立刻就奔赴前線參加救災的工作,不辭辛勞,不畏懼危險,這是一種愛敬之心流露。領導人能夠這樣去行愛敬之道,舉國上下都響應,所以我們看到災難之後,反而顯現出全國人民那種團結、那種愛心。所以看到之後真正能夠體會得,君子必定是先自行愛敬,然後才能有這種「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談到愛敬,它是一種性德,人他要把這種性德彰顯出來,最好的方式是在家裡去落實孝道,將自己的愛敬之心向父母來顯現,而把這個愛敬之心能夠培養出來以後,他就能夠在社會對待所有的人都行這種愛敬之道,這樣就叫順德、順禮,而不是悖德、悖禮。所以不愛敬自己的父母雙親而愛敬別人,那就叫做悖德、悖禮,能夠愛敬自己父母雙親而後愛敬別人,這就是順德、順禮,順著自己的性德,與本性本善相應。如果不是順著自己本性,這種德是什麼?叫凶德,後頭文會說到,「皆在於凶德」。凶德就是什麼?凶就是凶悍,對性德的這種凶悍,這種損害,就違背我們的本性,結果也必定是凶的,凶災。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經文:

  【以順則逆。民無則焉。】

  這特別是講到國家的領導人,他如果能夠自己先把孝道做到,然後以愛敬父母之心愛敬百姓,這就可以實現和諧社會。實際上和諧社會也是性德的作用,本來社會就是應該和諧的,人人都順著本性本善而行事,社會就必定和諧,這叫順著本性。如果對父母雙親不能愛敬而卻去愛敬別人,這就是逆著性德,逆著天下的人心,所以百姓就無所適從,他不知道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順逆他搞不清楚,所以無所法則了,這個則就是效法,他不知道應該怎麼個走法,應該學什麼人。這是什麼?天下所行的是逆道,不是順道,天下之所以行逆道,是因為國家領導、天子他行逆道。所以百姓都是在看著天子,天子能順著性德行事,百姓也就順,民心也就順,如果反之,必定會有災難。所以唐玄宗在注解當中說到,「行教以順人心,今自逆之,則下無所法則也」。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推行教化,《禮記.學記》上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建立政權,最重要的是什麼事情?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使到人民在這個政權建立以後,開始進入正常的軌道,安居樂業。所以這個教育是要順人心,人心它們是本善的,也就是說教化要懂得順著本性本善。如果是逆了,今自逆之,逆著人心,也就逆著本善,下面的百姓就無所法則,就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會做錯誤的事情。結果?這就是下面經文講的,「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這個在,在邢昺《正義》裡面注解說,是「心之所在」,這人心就不在善,就變成惡。

  當人心從善轉成惡,這底下講的,「皆在於凶德」,凶就是凶害,損害德行。這個結果必定是會招致國家的災難,或者是天災,或者是人禍,甚至可能國家政權都不穩固。我們看歷史,朝代的更替皆是因為每個朝代的最後的這個國君昏庸,他不知道行善,荒YIN無度,種種的這些問題出現,因此他的政權就被推翻,這就是所謂皆在於凶德。唐玄宗解釋這個善、這個凶,他說到,「善,謂身行愛敬也。凶,謂悖其德禮也」,這是扣緊前面的經文講的。「不在於善」,這個善是講的身能行愛敬之道,愛父母、敬父母這是善,這是百善之先,孝道,如果不能夠行善,這個善不僅包括身,也包括心,身要懂得敬和照顧、關懷父母,心是愛著父母,能夠如此的盡孝,這必定是吉祥。如果不能夠這樣去行孝,這叫做凶德,悖其德禮,違背了道德、禮法。如果是國家的百姓都違背道德、禮法的話,這個社會就不太平,必定是有災難。所以善的果報就是吉祥,不善的果報那就是凶災。所以在一個國家來講,最重要的是推行孝治、推行仁政,用教育來引導百姓能行愛敬之道,能夠事親,到事君,到立身,這樣去學,這樣去做,社會自然太平,天子可以垂拱而致太平。底下講的:

  【雖得之。君子不貴也。】

  這個『得之』也就是得到他的權位,就是說得志。如果是有損於道德、禮法的,有違背愛敬之道的,『君子不貴』,這個「君子」指的是古聖先賢,也包括社會上真正的仁人君子,他們不會稀罕這些。真正的君子淡泊名利,他對於這些權位、名利都看得是非常淡。就像孔子所說的,「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如果是行不義,不義是不應該做的事情,而達到富貴,這種富貴,孔子看得像浮雲一樣。這浮雲不僅是說他看得很淡,而且他知道這種富貴它是一種虛幻的,像雲彩一樣,很虛幻,不能夠長久,昙花一現。而後來的這個果報必定是很淒慘的,正是《易經》上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他行不義的、不善的,你看這個家族,它即使是富貴,富不過三代,後來必定是家破人亡。現今的社會我們看到,行不義的這個家,不需要三代這麼久,都富不過一代,富不過十年、二十年。我們看到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這個五百強企業的名單上,這十年之中老在換,有的公司甚至破產、倒閉,你看十年就起這麼多的變化。所以要想事業長久、家業長久,必須要行善,行善最重要的是行孝,用孝心來愛敬所有的人。一個企業想要長久,最重要的就是德,如果是靠一些不仁不義的,甚至不如法的手段而發起來的企業,這種企業必定是發得快也敗得快。而企圖用卑劣的手段謀取自己的暴利的,那些結果是報應也非常的快速。

  我們看到美國在二00一年一家能源巨子公司—安然公司,它是世界第七大的能源企業,家當也很大,它是一個上市公司,結果公司的領導人,那些CEO,做假帳欺騙股民,欺騙社會大眾,謊報利潤,其實是自己貪污,做假帳,這是幾個CEO在勾結起來的,結果後來東窗事發,這個公司很快的股價大跌。我記得是從原來四十多塊錢美金一股,一直墮到不到一美元一股。股民完全對公司失去信心,大量拋售這個股票,使到數十億的美金這些投資付諸東流,很多人因此跳樓,也很多人因此而失去職業,公司最後就倒閉。這個公司這幾位CEO,死的死,坐牢的坐牢。有一個副總裁自己畏罪自殺,在汽車裡用手槍對著自己太陽穴自殺。創立這個公司的一位元老,也是一個CEO,他因為受到刺激,心髒病突發,也就死掉。還有一位CEO,面臨著二百七十多年的監禁,美國判刑累積的,二百七十多年,他這輩子坐牢坐不完,下輩子還得還。所以你看看,這叫做在於凶德。他們所貪圖的富貴真的是如浮雲一樣帶不去,真的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眼睛一閉,雙手一攤,他帶走了什麼?什麼都帶不去。所以孔子把富貴真的看成是浮雲一樣,如果是靠行不義而得來的財富,得來的名位,「君子不貴也」,而且君子會嗤之以鼻,他會拒絕。唐玄宗的注解說,「言悖其德禮,雖德志於人上,君子之不貴也」。違背道德禮法的,雖然他得志,俗話講的小人得志,所以君子不貴也,不稀罕。所以君子愛財也取之有道,這個道是符合道義的,真正心存愛民、敬民之心而去做這樣事情。就像一個大公司的領導,要知道這個企業不完全就是他的,這個企業是屬於所有股民的,這個領導人只是代理股民做經營,代理經營,代理人,所以他所做的應該是為股民負責,而不可以用欺騙的手段,這愛敬之心完全沒有,所以做出這種損人也不利己的行為,損人決定不利己。所以這個安然公司的老總到最後得到什麼利益?只有黃泉路上那種哀哭。所以君子所做的必定是符合道德、禮法的,符合道德、禮法的事情才做,有不符合的,哪怕是再多的財富、再高的名位,君子都拒絕,這就是一種愛敬存心。

  《禮記》裡面有一篇「大學」,四書之一,「大學」上面講得好,對於「愛敬盡於事親,德教加於百姓」這種愛敬之道,一個君子他首先要求自己。所以「大學」上講,「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個有和無是什麼?這是講到道德,我們自己要先有這種道德,然後才可以要求別人來學著做。假如我們自己對父母不能盡孝,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盡孝?假如我們自己不能行仁、行義,不能夠遵守禮法,怎麼可能要求民眾要做到這些道德?所以我們學君子先要求自己,特別是從事聖賢教育工作的人,要教導大眾首先自己做到。無諸己而後非諸人,這是講到缺點,自己沒有這個缺點我才能夠去評論,才能夠要求別人改正缺點,這個道理我們很容易明白,要想別人改過自己先得改過。就像很多父母抱怨兒女不聽話,在晚上他也不能夠及時完成學校的作業,老看電視,那麼試問一問,家長他有沒有自己首先不看電視?如果家長能夠做到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不看電視,然後要求兒女不看電視,這就順理成章,這就能夠服人。做老師的也是如此,我們譬如說教導大家要和諧,心裡面不能夠有瞋恨、不平的念頭,要學著處處忍讓、禮讓,這些品德都是聖賢的品德,溫、良、恭、儉、讓,我們自己要問一問有沒有做到?能夠自己做到這才能服眾。所以我們講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都能夠懂得聽其言、觀其行,看你說得很好,可是你自己有沒有先做到,你自己沒做到大家也就不服你。乃至現在民主時代,所謂的選舉國家領導人,這國家領導人也是他要自己有這種德行,才會有這種威望,他向民眾所承諾的自己必須要先做到,要不然必定是威信掃地。所以《孝經》上,特別是「孝治章」和「聖治章」這兩章,都是為治國者、理天下者提供很好的參考意見。

  講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如果是真的做出這種悖德、悖禮之事,他的結果、他的報應也是很慘的。我們看到《三國演義》裡面給我們記載的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呂布,這是一員大將,很骁勇,真的是能敵萬軍,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但是這個人的品德不行,他是一個不忠不孝、反反覆覆、沒有主見的人。你看他投奔董卓,認董卓為義父,這是父子的關系,呂布對董卓有沒有行愛敬之道?當然這也是董卓沒有德行,他也不能感召有一個好的義子,所以感召來的也都是忘恩負義之人。所以呂布對他也沒有愛敬之道,都是有利可圖的時候在一起,無利可圖這就成為仇人。結果他們的這種品德,王允看在眼裡非常的清楚,有機可乘,一個人德行有虧欠,自然就會招感災殃。所以王允他把他收來的義女貂蟬,用美人計來挑撥離間,使董卓和呂布成為爭奪貂婵的,互相成為仇人,結果呂布最後親手把他的義父董卓給殺死。結果呂布他自己也沒有好下場,後來被曹操給捉拿,曹操把他給賜死。所以不能愛敬父母他就不可能會愛敬他人,他得到的果報也是被天下人所憎恨,他的下場也就是死路一條。所以一個人他能不能夠得到好報、得到善終、得到吉祥,德行是最關鍵,而不在於他的才華。呂布是難得的將才,他一個人,你看可以跟劉、關、張三兄弟來打,這三兄弟都打不過,可見得他的這種骁勇。但是只有才而沒有德,這也是天地不能容他,這叫凶德,損了自己的德行,結果也就身敗名裂。因此君子不貴,聖人必定是嗤之以鼻,輕賤、看不起這一類的人。一個真正的君子會怎麼做?底下經文告訴我們:

  【君子則不然。】

  這個『不然』就是「不悖德禮也」,君子不會違背道德、禮法,他們會怎麼做?經文上講:

  【言思可道。行思可樂。】

  我們先看這兩條。唐玄宗注解說,「思可道而後言,人必信也。思可樂而後行,人必悅也」。這是講到一個君子他的言語要謹慎,該說的再說,不該說的不能說。所以我們說「三思而後言,三思而後行」。能夠謹慎自己言語的人他必定是可信之人。所以人們相信的並不一定是能言會道之人,語言多了反而信用會減少。所以君子必定是慎其言行,在言語上尤其謹慎,所謂「敏於行而慎於言」,這個敏於行就是在行動上他可以快速、可以敏捷,但是在言語上必定是謹慎,他能夠這樣守口如瓶,言語謹慎,自然贏得百姓大眾的信任。「思可樂而後行」,這是講到他的行為要想想能不能夠給大眾帶來歡樂,也就是能不能夠利益大眾,能夠這樣利益大眾的大家必定是歡喜他、擁戴他。這是講到言行兩個方面。下來經文講的:

  【德義可尊。作事可法。】

  這是講到『德義』和『作事』兩個方面,唐玄宗注解說,「立德行義,不違道正,故可尊也。制作事業,動得物宜,故可法也」,這是講到要修養德行,立德就是要修養德行,行義就是做應該做的事情。劉炫,這是隋朝的一位大儒,他在注解當中講到這個德和義是怎麼個解法?他說「德者得於理也,義者宜於事也」。所以這個德、義,德就是得乎禮,就是順著天理,合乎道理,這叫德,「義者宜於事也」,這個事情是應該做的,這叫義。「得理在於身,宜事見於外」,所以德是在內,義是在外,那個「理在於身」,就是我們凡事,凡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動念,都要常常想到合不合乎天理。我們做的事情,這是表現在外的,別人看得到的,這事適不適當,這叫立德行義。這個「不違道正」,就是他所行的都是正道,能夠守住正道而不違背,因此得到大家的這種尊敬,「故可尊也」,大家尊敬他。所以《弟子規》上也講,「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一個人得到人的尊重,最重要的是他有德行,不是看他的外表,貌高者並不一定贏得大家的尊重。什麼是貌高者?就是這個人可能一表人才,外表好像是一個很難得的人才,但是他沒有德行不行。或者是這個人有很高的學位,或者是他有很多的財富,或者是他有很高的名位,這些都是貌高者,未必能夠贏得大家的尊重,人家尊重的是德行。所以一舉一動,乃至每一個念頭,都要觀照看合不合乎天理、仁義。

  下面說,「制作事業,動得物宜」,這個作,『作事可法』的「作」,就是造的意思,造立,這裡講制作,就是你所從事的事業,你的所作所為要看看適不適合。動得物宜,就是所動的,所做都必須要適宜的,這樣才能夠使人效法,這個法是效法,跟著你去做。這所說的是很廣泛,大至你的事業,小至你一言一動,都要想到能不能夠為大眾做個好榜樣,能不能夠給大眾效法,這是君子常常念著的。下面經文講:

  【容止可觀。進退可度。】

  這個『容止』就是講的禮容和舉止,「容」是一個人的容貌,容貌它要講究禮。譬如說我們穿衣服,穿衣服也要守禮,大大方方,要干淨,「衣貴潔,不貴華」,不一定要華麗的服裝,但是要清潔,「上循分,下稱家」,符合自己的身分,得體的。這個容貌也表現我們的內心,如果是我們穿的這個衣服邋邋遢遢的,這表示我們內心裡面也是沒有那種恭敬。還有如果是穿衣服穿得很暴露,現在我們看到社會上有一些女孩子穿的衣服露的太多,這個容止不可觀。儒家講的,要有威儀三千,這個威儀就是人的這種儀表、舉動、形態,都要合乎規矩、合乎禮儀,這就『可觀』,「可觀」就是能夠看得過去,能夠值得人效法。包括人的舉止,一舉一動,我們說這都是跟他所受的教育關聯起來的。所以古來批評一個人最重的批評是什麼?這個人沒有教養,那是最苛刻的批評。所以一個人他舉止動作有教養的,這就是什麼?讓他的父母也得到榮耀。人家贊歎說這個人很有教養,你看,誰教他?誰養他?父母,把他父母都贊歎了;也把老師贊歎了,老師教導他的。如果說他沒教養,就等於罵他的父母、罵他的老師,所以這自己就是不孝、不敬。『進退可度』,這也是講到一個人的動靜,他的一言一動,或者是靜止,他不管是在動中還是靜中,都是不越禮法的,符合禮儀、符合法度。在唐玄宗注解當中我們看到,他是注解得直捷,他說「容止,威儀也,必合規矩,則可觀也」,這是剛才講到的,「進退,動靜也,不越禮法,則可度也」,這個「不越禮法」就是不違背這個禮儀和法律。這個進退我們在從小就應該學習的,所謂進退應對,在小孩子童蒙時代就要學習所謂灑掃應對、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培養好這種禮法的這種觀念,處處一舉一動都能夠想到禮法,這樣的行為我們說這是「可度」,可度就是值得人的評價,值得人的贊歎。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經文:

  【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

  用什麼來『臨其民』?這是講到君子,尤其是一國之君,國家領導人,當然它也包括廣泛的,比如說一個企業,企業領導人,如何臨其員工?這個「臨」是對待,領導、老板如何對待員工?在一個學校裡,校長、老師如何對待學生?一個家裡面,父母如何對待子女?這是同樣的道理。君子如何來「臨其民」?唐玄宗他在注解當中說到,「君行六事,臨撫其人,則下畏其威,愛其德,皆放象於君也」。君子他能夠行以上的六事,這六事是什麼?上面經文講的,『言思可道』,這第一個,第二個是『行思可樂』,第三個是『德義可尊』,第四個是『作事可法』,第五個是『容止可觀』,第六個是『進退可度』,這是六事。一位君子能夠行此六事來臨撫其人,其人就是他的百姓、他的下屬,就是民的意思,一個人自己能夠如此去修身,他必定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他在家他是臨其兒女,用這個六事,自己的修為來帶動家人,共同把這個家建設得非常的和諧,人人遵守禮法;如果他能夠治國,他也用這六事來讓全國人民和諧相處,共同遵守禮法。所以這經文講的,『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這就是玄宗在這裡講的,「則下畏其威」,這是下面的包括自己的臣子、包括百姓,都敬畏這位領導人的威德,這個畏是敬畏的意思。「愛其德」,這是又敬畏他又是愛他,為什麼?因為他是有德之人。真正這位有德君子,古人講的「不怒而威」,不是要靠自己發脾氣顯威風那才叫威,不是,他有德,處處所行的符合禮法,做到無懈可擊的這種境界,人們對他由衷的敬愛,所以他的威嚴也就自然形成,威嚴是大家尊敬他,在他面前也不敢造次,他的德行受到大家的愛戴,哪怕不在他身邊也常常思念他、仰慕他。所以能夠「則而象之」,這個則就是法則,學習他,像他是像他那樣。「皆放象於君」,這就是效法這一位君子、這一位領導,他太有德行。所以有德的人自然就有這種威望,這個是自然而然,不是他自己想求的。想求這已經落到名聞利養之心,他的德行就自然不能圓滿,那怎麼能夠得到百姓的愛戴?所以他是無求之心,自然做到,得到百姓的愛戴、尊敬,而能夠效法他、學習他,跟他做得一模一樣,這就等於治國、平天下。所以底下經文講的: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所以他治理國家那是很容易的,為什麼?因為他有真實的德行,人們由衷的愛戴他,而且敬畏他,他所推行的德教、教化,人人都愛聽,人人都依教奉行,所以『能成其德教』,這個德教就有成果,成果是什麼?天下和諧。『而行其政令』,這個政令是一個領導人他要推行他的政策,下達的指令底下人都會奉行,不折不扣的奉行,沒有意見,為什麼?因為從上而下都敬慕他,他所說的大家都樂意認真的奉行。所以在《論語》當中,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自己要做個好樣子,有真實的道德、學問,你不待發布命令,底下的人也都已經明了你的意思。怎麼做?跟著你做,你提倡孝道,孝養父母,你自己先做到,大家也就跟著孝養父母,你能夠盡忠職守,大家也就跟著盡忠。所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我們自己先做到,這百姓、這民眾也就跟著做到,這個和諧社會,這也是政令,大家也就不令而從。所以關鍵在於自己身先要修正,己身不正,雖令不從,發布的命令也得不到下面的響應。所以「大學」裡面就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重要,修身就是修德,自然可以使號令容易下達。最後「聖治章」以《詩經》的一句話做為結束,這是《孝經》當中很多章都是用這種體例,這也是做一個總結。

  【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唐玄宗注解說,這個『淑』就是善也,『忒』,差也,這個「淑」就是善的意思,淑人就是善人,善人、君子。『其儀不忒』,「不忒」是不差,所以這是「義取君子威儀不差,為人法則」,所以這個正人君子,他具足德行、具足威儀,從內到外都是讓大家敬仰、效法,所以把他做為一個法則,學習的榜樣,甚至他凡出一言、行一事,都成為大家的准則,這個就是德行的招感。領導人如果能夠以這樣的一種修為來治國,必定是和諧社會能夠達到。所以《孝經》當中講究的就是和諧社會之禮,這就叫「聖治章」,這是聖治,聖人治理天下都是這樣做的。所以我們很相信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倡的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是可以落實、可以實踐。下面我們來看底下第十章,這第九章「聖治章」講圓滿了,我們看「紀孝行章第十」,首先我們把經文讀一下:

  【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居上而驕則亡。為下而亂則刑。在丑而爭則兵。三者不除。雖日用三牲之養。猶為不孝也。】

  這「紀孝行章」是在「聖治章」之後,「聖治章」為我們說明如何來治理國家,所謂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關鍵在於君子正己而後化人,先自己行愛敬之道,以愛敬之心待人,自然能夠感化全國、全世界的百姓,同歸這種大治,這就是夫子理想的大同世界。這種大道理我們了解以後如何來落實?落實是每一個人都要去落實的,不僅是說領導人要落實,是每一個人都要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都要以修身為本,而修身、修德關鍵在於行孝。所以此章「紀孝行章第十」是教導我們具體如何行孝的。我們來看這個經文,『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我們先看,這一句一句的來看,『子曰』,就是孔子說的,說完「聖治章」以後,下面講具體該怎麼落實,也就是說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該怎麼落實?落實在我自己,和諧世界從我做起,我從哪裡做起?從行孝、從事親做起。所以孝子該如何事親?這底下為我們講了五條,所謂『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這是講的居、養、病、喪、祭這五個方面我們應該怎麼做,這很具體。首先我們來看「居則致其敬」,我們來詳細的開解。這是講到在家,對父母雙親要致其敬,這個敬是對父母由衷的敬意,尊敬父母,而且要致其敬,致是做到圓滿,內心裡完全真誠的、沒有絲毫保留的、沒有絲毫的虛偽,這樣的一種敬意就叫致其敬。

  我們看到二十四孝裡面有一則故事,宋朝的黃庭堅,他是北宋的一個大學問家,也是一位文學家、書法家。他在朝廷裡面也擔任重要的官職,他是做太史的官職,所以他也是所謂的德高望重,名利都是非常的充足,家裡條件很好。可是黃庭堅侍奉他的老母親非常的盡孝,他母親是一個很喜歡干淨的,喜歡到一點骯髒的東西都受不了。所以黃庭堅每次下朝,每天都為他母親清洗馬桶、尿器,家裡很多傭人,這些傭人都希望能夠幫助主人去做這個事情,但是黃庭堅堅持自己做,因為他怕家裡這些傭人可能做事比較馬虎,洗這個尿器洗得不干淨,就會讓他的母親生煩惱,因此事必親為,一定要自己來做,這是讓他母親生歡喜。你看看,像黃庭堅那樣的,我們說是大人物,享有很高的名聲,家境也很好,但是這些小事都要親力親為,而且不是做一天、兩天,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去做。所以他的這個孝心我們能夠看到,這是對他母親的致其敬,真正恭敬,不認為自己是所謂的名人而嫌棄做這些事情。所以後人評論黃庭堅說,「此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這個大人就是偉大的人,偉大的人他是什麼人?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人。赤子就是剛生下來的嬰兒,赤條條的小嬰兒,你看他對於父母那種愛、那種依戀,完全出於赤誠。如果一個人能夠把這種赤誠的孝心保持一生不改變,這個人可以稱為是大人,他不失其赤子之心。所以這個大人是什麼人?偉大的人,偉大的人並不一定是要名位很高的,而在於他能夠一生保持他的赤誠孝心,而且能夠把這種孝心發揚光大,這就是聖人。他能夠用對父母的這種孝心來對待一切人,這樣盡孝,這就是聖人。所以我們說「居則致其敬」,在家裡給父母恭恭敬敬的做些事情,哪怕是做洗個尿罐這種小事,這都是體現出他的孝心。

  實際上洗個尿罐的事難道是小事嗎?孟子說得好,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什麼事是真正大事?真正的大事叫事親,侍奉父母,樣樣事情都是大事。所以盡孝裡頭沒有大小事的分別,純是一顆孝心去做事就是都是大事,而且是偉大的事。為什麼是偉大的事?因為這些事當中能夠顯出聖賢人的存心,顯出天地之德,孝是天地之德,是聖人的存心,孟子講「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是聖人,聖人的存心就是孝悌。所以我們看到黃庭堅之所以他能有這樣的成就,沒有別的,他德行有這麼高,所以他成就就有這麼高。他能心心念念想著父母,他的事業就能長久,他的美名就能垂於青史。古人講「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一個河流、流水它要有源頭,源遠才流長,木就是樹木,它要有根本,有了根本的樹木它才能夠枝繁葉茂。對於一個為人子的人,什麼是他的水源?什麼是他的根本?父母,對父母能夠念念不忘,這個人沒有忘本,他的事業他能夠有源泉,能夠有很深厚的根基,因此他能夠長久。所以我們講,他有這樣的德行的人才會有這樣的名望,才會有這樣的事業。無獨有偶,跟黃庭堅相類似的這個例子在近代我們也看到,這是中國的十大元帥之一陳毅,陳毅他是共和國的開國元帥,在建國以後他當過外交部長,有一次他從國外出訪回來,回到家鄉第一件事情,去看他的母親。這一位受到舉國人民愛戴的、尊敬的元帥,回到家裡,在他母親床前也像小孩一樣依偎在他母親身邊,他母親一開始沒有知道他要回來,預先沒有准備,看見他回來之後,說自己床上很髒,衣服不要弄髒了,可能是他母親床上可能有一點屎尿,不干淨,他母親馬上叫著陳毅,說你不要坐到床上來,你坐到對面椅子上,不要把你衣服弄髒了。結果陳毅一點都不在乎,一下子就坐到他母親床邊,安慰他母親說,媽,我是你兒子,然後指著他自己的太太說,她是你媳婦,你現在睡的床我們還能嫌髒嗎?我從小都跟你一起睡。於是就拿著老太太的內衣、內褲拿出去洗,親手洗。這是陳毅也給我們表演出來,正如黃庭堅那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所以他的福報才有這麼大。一個人的福要跟他的德相對應,相應這個福才長久,如果有福而沒有德行,這個福就不長久,很快他的福就享盡。

  孔老夫子他對於「居者致其敬」這個敬很強調。在《論語》裡面有兩段孔子跟他學生的對話,孔子有一次跟他的學生子夏討論孝道,子夏來問孝,孔子回答他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要孝順父母,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著這種和顏悅色,色難,和顏悅色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如果心裡沒有那種由衷的敬意,他就很難表現出那種和顏悅色,特別是在對年邁的父母,很可能就會表現出來那種嫌棄、不耐煩,所以誠敬之心沒有那就不能稱為孝。所以孔子這下面說的,哪怕是你能夠給父母給長輩效勞、服務,「有事,弟子服其勞」,就是有事情的時候,需要你幫助的,做晚輩的,弟子服其勞,這個弟子既包括兒女對他父母服其勞,也包括學生對他老師。事親和事師是一個道理,在家裡能夠孝事父母,在老師那裡才能夠為老師服其勞,事師,所以師道是建立在孝道基礎上的。「有酒食,先生馔」,這是什麼?有吃的、有喝的讓長輩先吃。能夠做到這一點,現在人看已經算不錯。父母叫你做事你就去做,吃飯也有一個長幼有序,給他們先吃,為他們服務,這是真的叫孝嗎?曾是以為孝乎?在這個形象上表現出這個樣子出來,但是如果內心裡面不是真正的恭敬,那就不能稱為盡孝。所以這個色難就是和顏悅色,可貴,內心的誠敬最難得,所以孔子非常強調這個敬。

  孔子對他的學生子游也講過另外一番的道理,子游來問孝,孔子回答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能養(音樣),這個養是讀去聲,「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現在的所謂的孝子,今之孝者,都認為是什麼?是謂能養,養就是孝養父母,主要是指用物質上的東西來供養,給父母錢,給父母吃的、穿的、用的,這樣來養活父母。「至於犬馬,皆能有養」,孔子說這個犬馬,這是家畜,這家畜皆能有養。這裡有兩層意思,兩種說法都很好,第一種說法是說現在的所謂孝養父母的,以為就是在物質上滿足父母,為父母服其勞,服務那就叫做能養。可是你要知道,家畜也能夠能養,它也能夠為家裡主人服務。「不敬,何以別乎」?如果心裡沒有那種敬意,這個愛敬的心沒有發出來,那麼跟犬馬,做狗的、做馬的這些家畜它們那種能養跟子女的能養有什麼區別?這是講的一層意思。第二個說法也很好,他說現在的兒女以為能夠養活父母那就叫盡孝,至於犬馬,犬馬是我們說的養的這些動物,現在人你看他都養一些寵物,在家養狗的,有富貴的家還有養馬的,這都是寵物,養這些寵物也是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敬,試問一問,養父母跟養寵物又何以別乎?有什麼區別?所以這是強調恭敬心的重要,如果沒有恭敬心,孝字也沒有。

  我們看到兩年前有一個廣州的報紙報導,這是在母親節前夕,記者都出去訪問,問一下那些即將要過母親節的母親,也問問這些母親的兒女。首先問問這些兒女,說母親節快到了,你們想要如何來孝敬你們的父母?給你母親要做些什麼樣的孝敬?很多兒女回答說,我要給我的母親買一部進口車,或者說我給我母親買一棟樓,這都是有錢人,大老板,或者是說給母親多少多少錢等等,然後再去采訪這些母親,結果母親的回答跟兒女的不一樣,沒有母親說希望自己兒女給她買名車、買洋樓,倒是不少母親說,我就希望我那個兒子做生意別那麼忙,這個母親節周日可以陪我吃一頓午飯。你想想,從母親的回答當中我們就能曉得,大概是這個忙生意的兒子很少回家裡跟她母親吃飯,所以只是用物質上面的供養,沒有體恤父母的心,那種對父母的敬意沒有出來,豈能夠說是盡孝?我自己也想到在過去在美國留學當中,母親希望我盡快的拿到學位,完成學業以後這就能夠很好的工作,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個立志,所以學習也很努力。我當時四年就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成為我們學校完成學業最快速的學生。在美國讀書的四年期間都是過著比較清苦的生活,當然比起過去人,像范仲淹苦讀,這種我們算不了什麼,可是對現在人來講,我們留學的生活也是算是清苦的。譬如說我們八個中國留學生一起住一個公寓,那個是最便宜的一個公寓,離學校也最遠,在公寓裡面我們都不肯開暖氣、冷氣,冬天冒著寒冷,夏天忍著炎熱,這麼省著錢。甚至有一位同學他用過的高壓鍋,用了四年,他的那個高壓鍋上面的錘子都沒有了,都不高壓了,我也撿回來用。為什麼?因為父母工作收入是比較單薄的,所以我們就要省吃儉用,靠著自己的獎學金來維持學業、維持生活,而且我還給父母每個月寄錢。

  記得第一年的暑假,我把自己省吃儉用的錢買了一張機票飛回來探親,當時因為省慣了,所以處處都想著如何節省。在臨走之前就想到自己的頭發長了,長了之後要剪,要留著回國到我們家附近的一個理發店,你看五塊錢人民幣就能剪一個頭發,在美國在理發店至少得十二美金,相當於人民幣一百塊錢,所以自己心裡就打好算盤,把頭發就留得長長的,回國再剪。也買了不少禮物,第一次回來探親,出國留學一年多。回來也是經過好幾次的轉機,我是在路易斯安那州讀書,經過達拉斯轉機到洛杉矶,從洛杉矶飛到香港,從香港再坐直通車回到家鄉廣州,三十多個小時,也是風塵僕僕。走到家門口,這也是因為旅途這種風塵,樣子也都是臉也比較黑,頭發又很長,真的像個小乞丐一樣,結果回到家敲門,母親早已經在家等候,聽到我叫門,她趕緊開門。我見到母親就向她一鞠躬,向母親道好,說我回來了,「出必告,反必面」,先向母親問好,鞠躬以後一抬頭看到母親的樣子,心裡就愣住,一愣,因為看到母親她的頭發梳理得特別的整潔,很整齊。母親把我讓進家裡,給我端上熱茶,跟我講,說茂森,我知道你今天回來,我昨天特地去剪了個發。當時我聽到母親這麼一說,內心裡覺得非常慚愧,非常內疚,因為想到母親那種心,一年多沒跟孩子見面,見的第一次面,要給孩子看一個好形象,讓孩子在美國留學當中他也沒有什麼後顧之憂,知道母親在這邊生活得也很快樂,可是我自己的心就不是這麼想,我心裡盤算的是理發哪裡的價錢比較高,哪裡的價錢比較便宜,盤算著差價,沒有真正把敬父母的這個心放在首位,沒有想到要拿出最好形象來給母親看。所以常常想到自己的過失都會流下眼淚,很慚愧,「居則致其敬」就沒有做得好,內心裡你看竟然把利益放在孝親之上,所以敬意就沒有了,怎麼能夠稱為盡孝。因此在物質上供養,能夠給父母寄錢當然是屬於孝心,但是關鍵在於致敬,如果能夠在物質生活上滿足父母需要,而對父母沒有敬意的話,那就是孔子在批評我們的,「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對父母如此,對老師、對領導也都是如此。這個孝心擴展到對老師,那就是對老師的尊敬,擴展到對領導,那就是對領導的尊敬。所以在家裡養成這種敬意,才能夠在學校尊敬老師,出來社會自然能尊敬領導、長上,能夠盡忠。

  底下我們繼續看孝子事親這五個方面第二方面,所謂「養則致其樂」,孝養父母關鍵的就是讓父母歡樂。所以孝親有三個層次,第一層,孝養父母之身,這主要是在物質生活上能滿足父母的需要,養身。能不能說是盡孝?不能。還要養父母之心,就是讓父母快樂。還要養父母之志,父母的志向我們要達到,父母所希望我們做到的我們努力去做到,這是盡孝,這真正讓父母歡喜。養父母之心,在二十四孝裡面有一位做得非常好,老萊子,他能夠悅親。這是一位春秋時期楚國的一位老人,他姓萊,叫老萊子,七十多歲,他的父母已經九十多歲,可是他為了讓父母親高興,忘卻了年齡的年老。所以每天老萊子就在他父母跟前扮成小孩那樣又跳又蹦,還在地上打跟斗,讓他父母看到很歡喜、很高興,這是悅親。這是老萊子他很體貼父母的心,用自己的這種像小孩子一樣的行為,來幫助父母忘記自己年邁,這一種存心難得。所以我們看一個人,這是孝心,要從他的事上、行為上去看。一般講說,老萊子他這麼做好像有失威儀,跟《孝經》裡前面講的「容止可觀,進退可度」好像是不相同,不是,你要看他的存心,他的存心是真正為了父母,讓父母歡喜、歡樂,這是養父母之心,這就是難能可貴,所以他能夠記載入二十四孝當中。我們現在這個做兒女的,有沒有常常想到幫助父母開心?如果能夠像老萊子那樣常常能夠體貼父母,讓父母高興,這種孝心、孝德就是難能可貴。父母並不在乎我們對他供養的多少,真正在乎我們對他的這分存心。

  我記得我在美國留學期間,當時為了補充一點生活和學習的費用,在第一年的暑假我還去打了工,在美國北部明尼蘇達州在一個游樂園當中賣棉花糖,這棉花糖吃起來很甜,可是制作是一個苦事情。它是一個機器,這個糖注到機器裡面把它攪出來攪成絲,用一個紙棍把它一卷,就成為一個棉花糖。在游樂園裡有很多孩子他們很喜歡吃這些棉花糖,所以游樂園就給我們工資,當時一小時是六塊三毛五美金,讓我們在那裡工作,專門做棉花糖。為了讓游客不受到棉花糖機器噪音的影響,我們當時都在一個玻璃窗密閉的工作間裡面來做這個棉花糖。從早站到晚,工作十幾個小時,當時也很勞累,因為我從來沒有這麼干過活的,對我也是一個挑戰。當時我們的一些中國留學生在一起租了一個附近的公寓,每天自己做飯,然後帶到工作地點,一直到晚上才回來睡覺,屋子裡也沒有桌椅、沒有家俱,我們都睡在地板上,就這樣的艱苦、樸素的生活,我們熬了三個月。當時我記得也掙了三千多美金,這是淨收入。當時我就給我母親寄了一千美金來孝敬她,結果她非常歡喜,她歡喜的並不是說我供養的錢的多少,當然這錢也是她有生以來收到的最大的一筆外匯收入,這是到那時候為止第一筆最大的外匯收入。她把兒子的供養分成好幾份,有一份買了很多禮物,來跟親友們分享孩子從遠方寄來的供養給母親帶來的歡樂,另外有一份寄去給希望工程捐款,也幫助很多失學的兒童他們的生活費。母親非常高興,高興的是在遠隔重洋的兒子能夠心裡老想著對父母孝敬,這是給父母帶來的歡樂。所以我跟我母親真的是母子之間可以說是非常的融洽,沒有絲毫的代溝,我每個禮拜,我那時在美國,都給我母親打電話,每兩個禮拜都寫信,一起交流、溝通,我向母親匯報我的生活、工作、學習,讓母親安心。所以我們要學習「養則致其樂」,養父母之心比養父母之身更難得。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這一段還沒有講完,下一次我們繼續來學習。講得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三集)  2008/7/14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3

 

上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二集)
下一篇:印光大師:淨土法要—吃素方可避免災難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