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二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
|
|
|
|
|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孝經》,今天我們學習第九章,我們先把這章的經文念一遍:
【聖治章第九。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父母生之。續莫大焉。君親臨之。厚莫重焉。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以順則逆。民無則焉。不在於善。而皆在於凶德。雖得之。君子不貴也。君子則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是以其民畏而愛之。則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詩雲。淑人君子。其儀不忒。】
這章經文比較長,裡面說的道理也很深,我們來細細的學習。邢昺在《孝經正義》當中,他首先將這個章題以及本章的一個大意,很簡單的一句話給我們提出來,我們先看他這一段的解釋,這是他的《正義》,「《正義》曰:此言曾子聞明王孝治以致和平,因問聖人之德,更有大於孝否?夫子因問而說聖人之治,故以名章,次『孝治』之後」。這一段話是把承上啟下的這種邏輯關系給我們說出來,他說這是曾子(曾參)當聽到夫子講明王以孝治理天下,達至和平,這是上一章「孝治章第八」中所說的,曾子聽到夫子這樣的贊歎孝道的這種偉大,以及它的作用真正能夠使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這種作用也是相當的不可思議。因此曾子在這裡就請問夫子,他問聖人之德有沒有超過孝這個道德的?換句話說,孝道是不是聖人全部的德行?如果說聖人之德還有高於孝道的,那孝道並不是很高的,還有比它更高的德行。夫子在這一章當中就回答他,『人之行,莫大於孝』,聖人的德行沒有超過孝道之上,換句話說,聖人的德行是什麼?就是孝德。孟子說得好,「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都是古聖先王,聖人,他們的聖賢之道是什麼?就是孝悌而已,真能把孝做到圓滿這就是聖人。所以孔老夫子因曾子的詢問,這章是曾子發問開頭的,孔老夫子回答他的問題,就給他說出聖人之治,聖人能夠自己力行孝道,把孝德推廣至天下,能夠使天下和睦、風調雨順、災厲不起、禍亂不生。所以在「孝治章」之後就為我們說出「聖治章」,以聖治為名,這個治就是治的意思,聖人治理天下他就是用孝道而已。
我們來一起研讀經文,用唐玄宗的注為主來學習,同時我們也用北宋邢昺的注解唐玄宗的注它的一個注解,叫《正義》,用它來做我們主要的參考。請看第一句,『曾子曰:敢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這部《孝經》是孔老夫子假借曾子為他的應機者,說出這部《孝經》。古來有人認為《孝經》是曾子所作,實際上邢昺在《正義》當中給我們做了澄清,《孝經》並非曾子所作,而是孔老夫子親手所作,就好像《春秋》這部書一樣,都是孔老夫子親自著作的。在《孝經》當中是假借曾子做為他的學生,以師生之間對話為體例寫出的文章。我們可以想像到,曾子他是個大孝子,所以孔老夫子以曾子做為《孝經》的對機者,以一問一答的形式,把《孝經》的深刻的道理為我們說明。所以這章一開頭,曾子問曰,也是孔老夫子假借曾子之口,實際上他要講出一個大道理。所以曾子問,「敢問聖人之德」,這個敢問,我們可以看到曾子是非常謙虛的,對老師是非常恭敬的。這個敢問用我們現在話說,我很冒昧的向老師請教,自己是誠惶誠恐、恭恭敬敬、戰戰兢兢的來問老師,顯出老師的尊嚴,這是師生之道。
曾子問,「聖人之德,無以加於孝乎?」他問得很好,聖人的德行有沒有超過孝?因為前面一章「孝治章」當中夫子給我們開示,說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把孝做為跟天地能夠相齊的一種德行,所以曾子才會發問,聖人的德行還有沒有比孝道更高的?唐玄宗他注解裡面注得很簡單,這句話也點出了這個意思,他說「參問明王孝理以致和平,又問聖人德教更有大於孝不?」參就是曾參,曾子他問明王,這是前面一章也講到的,聖明的君王,都是聖人,像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這一類的聖人,他們以孝來理順天下,達至天下和平,他就問,聖人德教有沒有比孝更大的。這裡講到兩個字,德和教。夫子在《孝經.開宗明義》就說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德是對自己而言,自行的,教是對別人,叫化他,自行化他。聖人他要推行大道,像《大學》裡講的,「明明德於天下」,首先自己要修身,以修身為本,正己而後化人,化人就是教。德也好,教也好,有沒有說大於孝的?沒有。你看《孝經.開宗明義》就說得很明白,孝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謂百善孝為先,德也是以孝為本,教化也是以教孝為先。我們來看夫子是怎麼樣回答曾子的問題,『子曰:天地之性,人為貴』,這講的第一句話,「天地之性」,這個性在邢昺《正義》當中解釋是生的意思,天地生養萬物,天地所生的萬物當中以人為最貴。所以唐玄宗注解說,「貴其異於萬物也」,所謂貴的意思就是人跟萬物不同。不同之處在哪?後面給我們說明,『人之行,莫大於孝』,這是經文。這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天地所生的萬物以人為最貴,所以人異於其余的萬物,這是因為人之所行是他能夠把倫理道德行出來,所以人他能夠彰顯天地的性德。性德當中什麼為最大?這裡講的,「人之行,莫大於孝」,孝道是最高的德行、最大的德行。為什麼?唐玄宗用《孝經》原文來講,「孝者,德之本也」,德的根本就是孝。就好像一棵大樹,大樹有根本它才能夠枝繁葉茂,如果是無本之木,樹沒了根,可能它長得很大,但是根斷了之後很快就枯死。所以孝是最重要的德行,它是德之根。所以我們要修養品德從哪裡學起?學孝順,從孝敬父母開始。可以說《孝經》的落實就在《弟子規》裡面,你看《弟子規》開頭就說,「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聖人訓導那就是聖人的教誨,首重孝悌。如何落實孝道?整部《弟子規》都是,一條一條圓滿落實孝道也就圓滿。
本章的經文當中,孔老夫子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來講孝治天下也是聖人的治理,他是用周公祭祀祖先、祭祀天地這個例子。我們看經文說,『孝莫大於嚴父』,孝行要落實,最大的孝莫過於尊嚴其父,這個「嚴」就是尊嚴,做父親有父親的尊嚴,兒女要尊重父母,尤其是做父親,他要有那種尊嚴和威嚴,母親還多一分的溫柔關懷,但是做父親往往是以尊嚴比較多。所以古人把父親比喻做天,母親比喻做地。在《易經》當中天地是用乾坤來講的,所以也可以把父親稱為乾,乾坤的乾,把母親稱為坤,乾父坤母。唐玄宗注解裡面說到,「萬物資始於乾,人倫資父為天。故孝行之大,莫過尊嚴其父也」,唐玄宗說到,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且不論他後來沉溺於酒色,迷在楊貴妃身上,他在中年以前都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上鑽研很深的,而且治理國家也相當好。他講到「萬物資始於乾」,這是天生萬物,萬物資始於乾,乾就是天,這個意思就是講到萬物由天而生。「人倫資父為天」,人倫關系上,我們講五倫,所謂父子、兄弟、君臣、夫婦、朋友,這五倫關系最重要的就是父子,父是做為天的角色,為什麼?因為只有父母才能生育兒女,沒有父母也就沒有兒女,也就沒有其余的四倫關系。所以他這裡講人倫資父為天,天是能生,起始的意思。
在《尚書》裡頭也有一句話說到,「《尚書》曰: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是異於萬物也。這是講到人為什麼為貴?因為他異於萬物。天地就如同父母一樣,它是萬物之父母,而人又是萬物之靈,所以人為貴,父母又是我們人倫之始,所以夫子才講「孝莫大於嚴父」。唐玄宗講到「萬物資始於乾」,這句話是出自於《易經》,《易經》當中講的「大哉乾元,萬物資始」,這就是講到天,乾元是天,大哉是稱贊,極贊歎天的這個功能,能滋養萬物,生養萬物,所以萬物從茲而起。玄宗繼續解釋,「故孝行之大,莫過尊嚴其父也」。這個邏輯關系一層一層下來的,萬物是由天地所生,人又是萬物之靈,人為最貴,而人倫當中又以父母這一倫為起始,所以我們要行孝就莫過於尊嚴其父,所以夫子才講「孝莫大於嚴父」,他是有這個意思。如何來尊嚴其父?尊嚴其父在古人眼中好像對天那樣的去尊重。所以夫子這下面說,『嚴父莫大於配天,則周公其人也』,要把我們的父親推到最尊嚴的地位,莫過於讓我們的父親跟天配在一起,這是講到祭祀。這種做法是周公首先開始的,所以說「周公其人也」。唐玄宗的注解說到,「謂父為天,雖無貴賤,然以父配天之禮始自周公,故曰其人也」,這是講到在人倫當中,這個關系裡面,父親好比是天,所以我們要尊嚴我們的父親。雖然人不分貴賤,我們都要尊嚴其父,不是說天子的父親才是最尊嚴的,一個老百姓、平民的父親就沒那麼尊嚴,不是,對於每個人,不分貴賤,都是將父親擺在最尊嚴的位置,這就是孝道。但是把父親這個尊嚴、地位跟天配起來這種做法,這種禮是始於周公。我們都知道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也是周文王的兒子,武王是大,周公是老二,所以王位就由文王傳給武王,周公輔佐武王。可是後來武王他駕崩,去世,武王的兒子周成王繼位,但是成王年紀很小,周公攝政,他輔佐成王來治理天下。在周公攝政這個期間,周公就設立了這種祭禮,就是用配天的方法,這個是在周公以前沒有的,在夏商兩代這種禮是沒有。下面會說到,祭禮裡面有兩種,一種叫郊祭,就是在郊外祭祀,祭天,一種在明堂裡頭祭上帝,都以祖先來跟天、跟上帝相配,這種做法可以說是把人倫當中的父親擺在最尊嚴的地位。所以人沒有分貴賤,都把父親稱為是天,這是唐玄宗講的「人倫資父為天」的意思。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一段的經文,『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這句裡頭提到「後稷」,後稷是誰?唐玄宗的注解給我們講到,「後稷,周之始祖也」,他是周朝文王、武王他們的始祖,周家的祖先。後稷是何人?在《周本紀》這部書裡面講到,《周本紀》也就是周家王朝他們的歷史,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家族史。這裡面提到,後稷他名字叫棄,拋棄的棄,他的母親叫姜嫄,這個母親有一次出外,在野外看到巨人的腳印,心裡就起了一個念頭,就想把腳踩上去試試看,就把腳踩到巨人腳印上面來,結果這一踩,身體一震動,她就懷孕了,這是一個周家《周本紀》裡面記載的故事。懷孕以後就生下一個兒子,姜嫄這位女子她就覺得這是不祥的徵兆,所以就想把這個兒子丟棄掉。首先把他丟到一個巷子裡面,結果過往的這些馬、牛看到這個小嬰兒卻避開他,沒有去踩他,結果這個嬰兒沒死。結果這個女子,就是他母親,又把他扔到山林裡面,又發現山林裡頭人很多,不方便。結果後來又把這個嬰兒扔到冰上面,冬天結的冰,扔到河上的冰上面,就發現有很多飛鳥都飛下來拿著翅膀去愛撫他、保護他,姜嫄,就是他母親,看到這些情形,知道這個嬰兒不是普通人,可能是一個神兒,所以就把他接回來繼續把他養大。因為常常想把這個嬰兒要拋棄,所以給他起的名字叫棄。
等到這個棄兒長大成人,結果他就非常喜歡耕種,當時堯帝,這是當時堯王,就聘請他出來做農師,農師就好比是我們現在講的農業部長,專門由他來負責教導大眾如何耕種。他好像有天才,非常懂得耕種,所以五谷、糧食當時都生長起來,人們也因此能夠安居樂業,開始農耕的生活。後來堯帝傳位給舜帝,舜帝也繼續任用他,任用這位棄,而且後來封了邰這個地方給棄,而且給他一個封號叫做後稷。稷是一個農產品,植物,農業的植物,這是因為他對於農業的貢獻很大。後稷之後到十五世的時候就是周文王,所以周文王就是後稷的十五世的孫,所以文王就開辟了周朝天下。所以周家尊祖先,給他的祖先後稷來祭祀,這是從周公開始興起這種祭禮,「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這是給後稷來祭祀的,祭祀這種傳統可以說也是從周朝周公開始。祭祀的這種活動它不是一種迷信,它是一種孝道的活動。你看看中國人為什麼那麼厚道,古人講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他能夠祭祀祖先他就厚道。為什麼?因為祖先不在了,祭祀祖先對我們現前好像沒什麼利益,祖先他也不可能得到我們這些食物,他得不到,我們只是用這種供品表達我們這種祭祀的心意,但是就是這樣祭祀,這是培養孝道,遠古的祖先我們都念念不忘,現前的父母我們怎麼會不孝順?這是培養孝心的最好的一種活動。所以現在領導人也提倡要構建和諧社會,共建和諧世界。和諧從哪裡做起?從教孝開始,這是《孝經》給我們講的,以孝治天下,這是聖治。兩年前我曾經應邀在山西大同講過一個八榮八恥的學習報告,題目是「明道德,知榮辱」,當時我講這個八榮八恥,這是國家領導人提倡的我們每個公民都遵守的倫理道德。從哪裡做起?從哪裡入手?我提出從孝道開始,從落實孝道入手。在講演當中也提議,我講自己有個夢想,希望國家將來有一天能夠把清明節、冬至節,這是古來傳統的祭祀祖先的節日,做為法定的假日,放假給大家祭祀祖先。因為很多人現在還沿襲著祭祀的傳統,到清明、到冬至他們真的去做祭祀或者去掃墓,他們往往要請假,還要給扣工資去從事這種孝道的活動。不如把這個節假日做為法定節假日,全國放假,鼓勵祭祀祖先。這是什麼?慎終追遠,培養淳厚的民風,構建和諧社會,這是一樁非常好的事情。結果沒想到兩年以後,今年,你看四月五號清明節國家真的把清明節做為法定假日,這是好事情。
當時,周公真的是聖人,他懂得聖治,真正以孝治天下,不需要太勞心勞累,他就能夠垂拱而達至天下太平,叫垂拱而治,輕輕松松就能夠讓社會和諧、天下太平,為什麼?只要人人遵守倫理道德,人人都行孝,自然人人都盡忠,他不會犯上作亂。所以周公是真的有智慧,他把祭祀落實,「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在郊外祭祀他們的遠祖,這是十五代之前的,文王是周公的父親,而文王是後稷的十五代孫,是他們周家的祖先,祭祀是在郊外祭祀,用他來配天,與天相配。唐玄宗這裡注解說,「郊謂圜丘祀天也」,這是在郊外祭祀,通常在郊外有一個壇,像北京的天壇,是有個圓頂的,有個像圓丘那樣的,丘是小山丘,就是像個壇似的,上面是個圓頂,這是祭天用的,祭祀天的。「周公攝政,因行郊天之祭,乃尊始祖以配之也」。周公,剛才講的,當武王駕崩之後,他輔佐武王的兒子成王,成王因為小,所以周公代他理朝攝政。周公的攝政這也是給我們表演出難能可貴的悌道,周公是武王的弟弟,當武王的兒子繼位,周公攝政,但是周公沒有絲毫觊觎天下之心,就是沒有想要奪天下,純粹是幫助成王,所以當成王長大成人以後,周公又把政權交給成王。這是給我們演繹出這個聖德,這普通人做不到,他只要有一點名利心,你看天子位,一般人都會起心動念,會起貪心,而且周公他也是文王的兒子,他繼位也能說得過去,但是他不開這個先例,他尊重自己的兄長,讓成王繼位。而且周公的兒子跟成王差不多大,當時周公善巧方便,讓他的兒子跟成王一起玩,如果成王犯了錯誤,周公不指責成王,而是批評他自己的兒子,讓成王看到以後知道自己反省改過。這個用意很深,因為成王是天子,周公在禮數上他屬於臣民,雖然他是他的叔父,但是在君臣之禮上講,成王是君,周公是臣,所以按照禮,不能夠直接批評天子,所以他批評自己的小兒子。用這樣的用心來撫育成王,這都是聖人之心,沒有私毫自私自利,而且給我們表演出君臣之義,給我們表演出「兄弟睦,孝在中」這個悌道。而且他立的這個禮,我們講周禮,祭祀當中凸顯出祖先這種尊嚴地位。所以在郊祭的時候,「因行郊天之祭」,這是祭天的時候,在郊外,就尊他的始祖後稷跟天相配。配天就好像我們請客吃飯,請了一個貴客,祭祀等於是請天神、天帝來吃飯,我們這邊要出一個主人來招待貴客,誰來做主人?周公尊始祖後稷來做主人,所以這個位置就極高,等於我們這邊的主人來宴請這個貴客,這是配天的意思,這樣相配,主賓相配,這就是禮。
下面講,『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這是周公在宗廟裡面祭祀文王,祭祀在哪裡舉行?在明堂裡面舉行。明堂是過去天子辦公的地方,辦公的地方它裡面又有教育的教室,也有祭祀祖先的、祭祀天地的場所,都在明堂當中。文王是周公和武王的父親,因為在郊祭的時候已經尊後稷配上天,所以就不能夠把文王也做為郊祭配天的人,而在宗廟裡面,在宗祠,就在明堂祭祀上天的時候,以文王做配,配什麼?配上帝,上帝就是天。這是周公良苦用心,尊他們的父親,這是嚴父,尊嚴父親到了極點,在祭祀當中等於是做主來宴請,在祭祀當中宴請上帝。唐玄宗注解裡面說到,「明堂,天子布政之宮也」,這是天子辦公的地方,這是宮殿。「周公因祀五方上帝於明堂,乃尊文王以配之也」,周公他在祭祀五方上帝的時候在明堂裡進行,讓文王來做配。五方上帝,這是確實有名號的,邢昺《正義》當中有列出來,說五帝是什麼?「謂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光紀,中央黃帝含樞紐」,這是所謂五方上帝,東南西北中,都是有名號。周公當時這樣的開創這種祭禮,尊嚴其父,這是彰顯孝道,所以四方的諸侯都紛紛效法周朝周天子的這個孝道,而且當周天子要祭祀的時候都紛紛來助祭。所以經文當中講的,『是以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祭』,四海之內,這是講到我們講五湖四海,天下,各路諸侯都以其職來祭,這是按照他們的身分穿上他們的服裝,祭祀有特別他們的服裝,都是按照他們的身分來進行的。這種服裝一般來說,《周禮》上講分為六個等級,以五百裡,離天子所在之處五百裡為一個階段,五百裡之內這是算一等,二等就是再一個五百裡,就等於一千裡,五百裡到一千裡,這是二等,再往外又五百裡,第三個五百裡,這是第三等,一直往下延伸,總共有六等,六等諸侯他們紛紛穿上他們的等級的服裝,帶上他們的供品來參加周天子的祭祀。你看周公真的是尊嚴其父做到極點,四海都來助祭。
唐玄宗注解當中說到,「君行嚴配之禮,則德教刑於四海。海內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也」。君行嚴配之禮,這個君就是指天子,周天子,周公他攝政的時候他行祭禮,嚴就是嚴父,尊嚴其父,配就是配天,尊嚴其父莫過於把父親配天,用這種祭禮。不僅在周家自己這些後代當中落實孝道,而且給四海的百姓做一個好樣子。所以「德教刑於百姓」,這個刑就是好的榜樣、模型、好樣子。教德行最重要就是做給大家看,尤其是教孝。所以在家裡面你看父母如何教兒女行孝?父母要教給兒女看,在兒女面前,兒女雖然小,他不懂,但是他能看,他真的就能夠接受這種信息。他看到父母對自己的長輩能夠盡孝、能夠恭敬,兒女他就潛移默化學到,他也就跟著學習,他也就能夠孝順父母,所以做榜樣重要。德教能夠在四海、天下推廣,關鍵在於推廣的人有沒有做出好樣子。就像在我們老師的家鄉廬江湯池鎮建立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為什麼中心它的教化的效果這麼好,能在短短一年之內把這個社會風氣轉變得如此的和諧,關鍵還是在於老師們能夠以身作則,他們能夠存有孝心,落實孝道,帶動當地的百姓,做模型、做榜樣,這樣來推行德教,那才有真實的效果。所以我們有這個志願,希望恢復我們的中華倫理道德傳統文化,這樁事情不是求別人做,要求自己做,自己做個好榜樣,你就能夠德教加於百姓。所以周公是孔子最佩服的人,他為什麼能夠令孔老夫子如此佩服?因為周公他自己做到。可以說周家開國的這些天子,文王、武王、周公,都是大孝子,他有這種德行,所以能夠施教於四海,所以諸侯都能夠紛紛效法,「海內諸侯,各修其職來助祭也」,不僅他效法周公在他自己的諸侯國裡面推行孝道,以孝治國,而且當天子祭祀祖先的時候,他們也來隨喜參加,來助祭。
所以我們是非常的希望,只是我們還是有一個夢想,咱們國家的領導人能夠效法周天子那樣,在我們的這個國土裡祭祀天地、祭祀祖先,讓各省,各省就好像過去周天子裡的諸侯國一樣,各省的省長他們來助祭,共同參與,國家帶動。這個事情早在一九三七年前中共中央總書記毛澤東同志就做過,當時毛主席率領著中共中央領導,面對的是國難,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中國,揭開八年抗戰的序幕,全國百姓都陷於水深火熱當中,所以當時毛澤東、朱德這些中共中央領導人,率領著黨中央的領導祭祀黃帝。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我看到毛主席親手所作的祭文,這種方式團結中華民族的百姓,萬眾一心起來抗日,所以能夠抗日戰爭勝利,其實是有團結的力量,雖然我們的軍備不如日本人,但是只要團結,就是力量。所以國歌裡面唱到,「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我們要面對著敵人的炮火,萬眾一心,這樣才能勝利。如果能夠永遠保持萬眾一心,我們的國家一定富強興旺。如何保持?我們可以參考周天子他的做法,他祭天、祭地、祭祖先,率領著整個天下一切諸侯來祭祀,這是民族的凝聚力產生,所以當時周朝真的是天下太平,周朝八百年的基業得以穩固,原因我們能夠看得出來,《孝經》當中為我們說清楚了,他以孝治天下。很可惜周朝最後的幾個皇帝(天子)他們沒有遵照他們老祖宗的做法,如果他們依然保持這個做法,可能到現在還是周朝。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和諧社會,應該參考這些做法,這個不是迷信,它真正是團結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一個最有力的一種方法,這是古代帝王和諧世界的法寶,我們可以做參考。
所以孔老夫子講到這個地方,這是周公尊嚴其父,配天祭祀,這是把聖人之德彰顯出來。聖人之德是什麼?就是孝。所以夫子在經文當中說到,『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於孝乎?』你看看這反問的很有力量,聖人的德行哪有說還超過孝德的?換句話說,孝做到圓滿這就是聖人。唐玄宗講,「言無大於孝者」,這是沒有超過孝道的。孝道最關鍵的是自己要先做到,做到以後才能夠教化百姓、教化他人,這才能產生如此大的效果。而孔子在「聖治章」裡面還特別指出,「孝莫大於嚴父,嚴父莫大於配天」,尊重父親,當然也要尊重母親。古代社會以父親為主,男主外,女主內,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為什麼?因為父比喻做天,母比喻做地,天地是平等的,沒有天,這個地也不能夠生養萬物,沒有地,天也不可能生養萬物,所以天地都是相等的,平等的,但是這裡以父來做代表。又提到祭祀,祭祀真正是很重要的和諧社會的方法。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經文,『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這是經文當中講到的,這句話唐玄宗注解當中說到,「親,猶愛也。膝下,謂孩幼之時也。言親愛之心,生於孩幼。比及年長,漸識義方,則日加尊嚴,能致敬於父母也」。「親生之膝下」的意思,這個親就是愛的意思,親愛。孩子出生以後,還沒有長大,還是小幼童,這叫膝下,就是膝蓋以下的這麼個高度,這是很小的一個小不點,小孩。所以膝下是謂孩幼之時,這小孩,小孩他跟父母就有一種天性的親愛關系。所以你看看在襁褓當中的兒女,這個小嬰兒,你看他對父母那種依戀是戀戀不捨。這是什麼?親愛。這個愛心從哪裡培養?就從小的時候就培養起來。愛從哪裡生的?就從孩提時代跟父母那種親愛那裡出生的。
所以五倫當中講到父子有親,就是父母跟子女那種親愛,這是愛的原點。愛心從哪裡培養?就在孩提時代他自然就養成。所以唐玄宗這裡講的,「言親愛之心,生於孩幼」,這是講到父子有親就是愛的原點,親愛之心就在幼孩時代那時候就養成。親愛是沒有人強迫的,不是造作出來的,自然而然的,所以這個愛心它是天性,我們稱為性德,當孩子慢慢長大以後他就能夠把愛心擴展,對一切人都能仁愛。所以聖人教化這些百姓,他懂得循著人的天性來教化,天性是什麼?父子有親是天性,把父母跟兒女這種親愛能夠保持一生,而且能夠發揚光大,對一切人都是這種親愛,這個人就是聖人。聖人教人要愛、要敬,所謂愛敬存心。愛心從哪裡生長的?從幼兒時代就開始生長。敬心是從什麼時候教起?唐玄宗這裡講,「比及年長,漸識義方,則日加尊嚴,能致敬於父母也」。孩子很小,當然他不懂事,他不懂禮,對於父母純粹是一種天性的那種親情、那種愛心,他是沒有那種分別的,沒有經過後天的訓練,自然而然表現的是愛。可是等他年長的時候還要教導他,如果不教導這個愛心會容易變質。怎麼教導?慢慢要教導他懂得敬。所以孝要敬才行,所謂孝敬孝敬,孝後頭要有敬,不敬父母不能稱為孝。什麼時間教敬?要等孩子慢慢長大,年長了,四、五歲。漸識義方,四、五歲,五、六歲,好了他慢慢的懂得道理,可以理喻了,知道漸漸的認識,義方就是什麼是該做的事、什麼是不該做的事,這就要「日加尊嚴」,慢慢的要將父母的尊嚴要突出來,父母有尊嚴才能夠使兒女敬父母,能致敬於父母,教敬是這麼個教法的。
下面經文當中說到,『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聖人」,古代像文王、武王、周公,他們是聖人,他們懂得這個道理,他懂得什麼?「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這個嚴就是尊嚴,因就是憑藉、就是根據這個意思,根據父母的尊嚴來教兒女敬父。「因親以教愛」,是根據父母與兒女那種親情來教他的愛心,這是循著人天性來教化,這容易教,逆著人的天性教這就難教。所以古人很懂得教導兒女的這種次第,從小就跟父母依偎在一起,愛心自然就生長,慢慢長大了就要教導他敬父母,父母要拿出點尊嚴來。尊嚴往往父母會委托老師來教導,所以當孩子懂點事,五、六歲就能夠懂事了,父母就會把兒女送到老師那裡去教,為什麼?因為兒女跟老師他這個愛這方面比較少一點,因為不是從小到大在一起,在親就沒像跟父母那麼親,但是在尊嚴方面老師是有尊嚴。所以學生在老師那裡學什麼?學敬、學事師之道,在老師那裡學到事師之道,他回到家裡他也就對父母敬,也能夠以敬事親。《孝經》後面講的,「居則致其敬」,居住在家裡跟父母在一起要致其敬,畢恭畢敬,要講禮。對父母,不能說跟父母從小到大在一起,可以不講禮數,這不對,父子之間有父子的禮數,不可以我們用現在話講說不可以無大無小。現在的父母懂得這個道理的不多,可以說現在父母愛兒女的有,都很愛兒女,但是變成一種溺愛,兒女想要什麼父母就滿足他,結果父母就變成兒女的奴僕。不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變得是「兒女呼,應勿緩」,兒女要什麼馬上就做。不僅父母如此,爺爺奶奶、公公姥姥,上一輩的人也如此。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就像個小皇帝一樣,一舉手一抬足多少人伺候他,結果他對於父母、對於長輩敬意都沒有,為什麼?父母跟長輩沒有尊嚴,所以這就很難幫助兒女培養起真正的孝敬之心,這不是聖人做法。聖人是什麼?要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父母要有尊嚴的,老師也要有尊嚴的,這是孝道和師道。
我們來看唐玄宗對這句話的注解,「聖人因其親嚴之心,敦以愛敬之教」。這句話講得好,聖人因每一個人的天性,他的天性有兩面,一個是親,一個是嚴,親是親愛,嚴是尊重。所以父母的角色在兒女心目中是兩種角色,一種是父母愛兒女,這是親的角色,另外父母有他的尊嚴,所以兒女要敬父母,敦以愛敬之教,教化裡面,既教愛也教敬,都是因循著本性。所以當一個人長大成人之後,他有愛敬之心,不能說只有愛沒有敬,那個愛也不是真的,愛敬是一體的兩個方面,譬如說你愛人你一定是敬重他,你如果是不敬他,你也不是真愛他。對國家、對人民也是如此,如果是愛一個國家、愛人民的,不敬這個國家,這個文化傳統不尊重,也不尊重這個國家領導人,你說他的愛心是真的嗎?不是真的。所以真正從小培養起愛敬之心這是孝心,孝的兩面就是愛和敬,他出來為國家、為人民服務他就有忠心,所謂「忠臣出孝子之門」,在家裡能夠愛敬父母的,他到了自己工作崗位上他就能夠愛領導、敬領導,愛人、敬人,熱愛自己的事業,敬業他就能做到,忠孝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他對父母就是盡孝,對國家、人民就是盡忠。
下面講到的,「故出以就傅,趨而過庭,以教敬也」。這是講到《論語》當中的一段典故,《論語》當中有一個叫陳亢的人,他來問孔子的兒子伯魚,也叫孔鯉,他問孔子的兒子,「子亦有異聞乎?」也就是說夫子有沒有對你特別教導,你是他兒子。孔鯉說沒有,但是說過一個,有一次孔鯉他過一個庭院過得很快,不安祥,「趨而過庭」,結果孔子就問,你有沒有學詩?《詩經》你有沒有學?伯魚就說沒有。孔子告訴他,「不學詩,無以言。」夫子告訴他,你如果不學《詩經》你就不會講話,所以孔鯉回去就學詩。又一天他又過庭院,給夫子看到,就問他,你有沒有學禮?孔鯉說沒有,夫子告訴他,「不學禮,無以立。」就是你不學禮,為人處世你不懂得禮,你就不懂得如何做人,你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所以孔鯉也就回去學禮。這是孔鯉跟陳亢說了這麼兩樁事情。
結果陳亢聽到之後很高興,他說「聞一得三」,我聽到孔鯉這麼一說我得到三個感受,什麼感受?第一「聞詩」,知道原來要學《詩》才懂得言語,第二「聞禮」,學禮才能夠立起來,才能立足於社會,第三「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這句話就說,君子,孔老夫子真的是君子,聖人,「遠其子也」,是什麼意思?就是跟他自己的兒女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顯示出做父親的威嚴、尊嚴,能夠讓做兒女的他能夠對父母產生敬意,所以這是教敬。《正義》當中有一句話講到,說「父子之道,簡易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故聖人因其親嚴之心,敦以愛敬之教也。」這句話是解釋唐玄宗這裡講的,「聖人因其親嚴之心,敦以愛敬之教」,他這句話解釋得好,說父子之道,父母跟兒女相處之道,不能夠太過的簡易,也不能夠太過的親近,為什麼?「簡易則慈孝不接」。什麼叫簡易?簡易就是很多禮數都簡便掉,沒有了。現在父母跟兒女相處的時候你看很多都是這樣,父母和兒女,父母沒有那種理念,沒想到禮不可缺,「不學禮,無以立」,人就立不起來,家也立不起來。所以很多父母跟兒女,你看兒女很小就一起玩,但是早上兒女不需要向父母問安,晚上也不需要跟父母道晚安,《弟子規》上講的「晨則省,昏則定」沒有,「出必告,反必面」也沒有,兒女要出門也沒跟父母打聲招呼就走了,回來也沒有報告,這些小小的禮節都忽略了,這太簡易,簡易就慈孝不接。這個禮是幫助一個家庭裡面長養慈孝的氛圍,所謂父慈子孝,如果禮數上都簡易掉,兒女不向父母問安,孝也就沒有了。所以孝道是要通過這些禮,這些小的事情當中去體現。
父母對兒女的慈也是如此,父母對兒女的慈表現在對兒女的教導,要教他,「養不教,父之過」,不教兒女,父母就不慈。教兒女什麼?首先要教導禮。所以《弟子規》「入則孝」就是教導父子相處之道的,然後「入則孝,出則弟」,他有孝道自然才能有悌道。整部《弟子規》是教我們做人的,也就是一部禮,學了《弟子規》人才能立起來,不學禮無以立,不學《弟子規》也無以立。像我的母親她就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母親,她跟我相處,你看親愛,母子的親愛是最深,但是該保持距離的也要保持距離,應當有的禮數也必須要有。所以我母親她自己本人也給我做個好樣子,每逢我的外公外婆、公公姥姥他們生日的時候,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我母親必定寫一個賀卡,生日賀卡,或者是春節的賀卡,把自己心裡對父母那種感恩、那種贊美,寫到這個賀卡當中,然後在家庭的聚會當中朗誦,奉獻、供養自己的父母。我們做兒女的就看到了,也學習,小的時候學習總是會忘掉,但是我母親會提醒,告訴我,春節了,我們都要給長輩寫賀卡,還提醒我,你也要給我寫一張賀卡,所以養成了我這種習慣。所以我們家庭當中就有這種文化,常常寫一些賀卡表達自己對父母、長輩的感恩,而且把自己的志願也寫進去,孝養父母之志,這是形成一種我們家庭的文化。這種禮也不可以缺,太過簡易就慈孝不接,所以父慈子孝、母慈子孝就體現不出來。結果我們這麼做下來之後,做得自然了,現在回頭看看過去十幾年前、二十年前寫過的賀卡,心裡都覺得暖洋洋的,真的父母與兒女那種親情更加深厚。所以禮不只是外在的形式,它是幫助我們長養慈孝之心,當然也是長養我們的敬心,恭敬之心。
所以邢昺說,「狎則」,狎就是太親近,反犬邊一個甲,這個字是狎,狎則「怠慢生焉」,兒女跟父母太親近,沒有禮數,兒女對父母就怠慢。我們看到很多,父母對兒女變成一種溺愛,也沒有教導兒女任何的禮數,所以兒女變成小皇帝,現在都是獨生子,變成小皇帝、小皇後。所以怠慢父母,甚至父母有時候做得不夠周到的,兒女竟然也會大發雷霆,稍有不順他就在這裡耍脾氣,怠慢父母到極點。原因是什麼?父母跟兒女太親近,沒有一點距離,沒有一點禮數,就變成這麼個結果。所以剛才講的《論語》那段,給我們啟示很深,孔子是怎麼教導他孩子的,保持一定距離反而有好處,不能夠沒有禮數。所以該罵的時候還得罵,該呵斥孩子的時候還得呵斥,孔子就是這樣對他孩子的。問他:你有沒有學禮。沒有。不學禮,無以立,這就等於是對他的批評,這是顯示出父親的尊嚴。父親也兼有老師的角色,也兼有領導的角色,所謂君親師,做父親的他也是父親、也是君,君是領導、也是師,也是老師,這樣才能把兒女教好,這是教敬。唐玄宗注解當中又說到,「抑搔癢痛,懸衾箧枕,以教愛也」,這是父母跟兒女那種親情,在生活當中照顧著兒女,幫助兒女搔癢,兒女太小的時候甚至會尿床,甚至到五、六歲他還有尿床,父母常常幫他洗衣服、洗衣被,懸衾就是掛,把衣服掛起來,把被子掛起來,這是等於生活上點點滴滴照顧兒女,這教愛,讓兒女對父母有一種愛意,他不會捨離父母,他知道世間對他最親最愛的人就是父母,兒女也應該如此對待父母。所以聖人教兒女的敬,這是講的「趨而過庭」,這裡也有個意思,說兒女見到父母,「進必趨,退必遲」,這也是教敬。兒女也應該幫父母搔癢撫摩、洗衣服、洗衣被,這也是體現他的愛心。所以父母與兒女的愛和敬這種教法是雙向的。
下來我們繼續看經文,『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這是講到聖人教化的結果,他能夠根據人的天性來施教,因親以教愛,因嚴以教敬,這樣他就能做到「聖人之教,不肅而成」,肅是嚴肅,不需要很嚴厲的、嚴肅的教學方式,也能成就人。「其政不嚴而治」,這是執政者不用很嚴厲的政治、酷刑,我們說法律不需要很嚴厲,都能夠使社會安定、天下和平,為什麼?因為人人都懂得孝親、懂得尊師、懂得愛人、懂得敬人,社會就和睦。唐玄宗注解當中說到,「聖人順群心以行愛敬,制禮則以施政教,亦不待嚴肅而成理也」。這是講到聖人他就是順著群心,群就是群眾、百姓,也就是人的本心,本心是什麼?就是本性本善。愛敬是性德,本性本善,所以順著這個性德來行愛敬之道,這當然就很容易,所以能夠順天下、順民心。聖人制禮則,禮就是禮度,制禮作樂,則就是規則,我們講的法則、法律這一類的。不管是用禮還是用法律,目的都是為了讓百姓能夠回歸本善,所以制定這些禮法來施政、施教,都是順著人的性德的。所以「不待嚴肅而成理也」,不需要很嚴厲的方式,嚴肅的方式,他也能夠達到目的,什麼目的?天下和順,和諧世界。這是因為什麼?經文講的,『其所因者本也』,「因」就是根據、依據,依據什麼?依據的是本,根本。「本謂孝也」,這個根本就是孝道。所以以孝治天下就能達到「聖人之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天下和諧,垂拱而治。
我們繼續來看下面一段的經文,『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義也』,這是進一步的為我們闡明父子之道是天性。唐玄宗注解中講,「父子之道,天性之常,加以尊嚴,又有君臣之義」。所以父子之道是人的天性,天性之常,常是長久,這個長久是什麼?不變的,在時間、空間上都不變。時間上講,過去幾千年前的人他也有這種父子之道,天性,父子有親,幾千年之後的人也是父子有親;在空間上講,中國人父子有親,外國人也是父子有親。所以父子之道這種天性是超越時空的,這就是人的本性本善,這種愛心它的原點就在父子有親,所以這是「其所因者本也」,聖人教化百姓他就是用這個根本,愛心的原點來教愛。加之以尊嚴,這就成為君臣之義,君就是領導,臣是被領導,上下級之間跟父子之間有相似之處,相似之處是什麼?是愛,君對臣要仁愛、要關懷,臣對君也就自然盡忠。但是君臣之間的關系跟父子之間的關系又不同,在於君臣之間多了一分尊嚴,所以不能像父子那麼的親近,因為有尊嚴,所以敬就為主。所以君仁臣忠,君臣之義,這個義就是君對臣的那種關懷、照顧、體貼、愛護,臣要對君的敬、忠,領導對下級也要尊敬,這樣才能夠達到上下和睦。
所以下面講到『父母生之,續莫大焉』,父子之道這種天性怎麼樣顯現出來?父母生的,「父母生之」,才能讓這個天性得以彰顯,所以「續莫大焉」,這個續是什麼?繼續,也就是能夠發揚下去,能夠延續下去。父母生什麼?生我們的身體,我們身體是由父精母血,最初是這樣形成的。如果是沒有父精母血,哪怕是我們有靈魂,我們也沒辦法投胎,他要有一個載體,載體就是身體。所以投胎就是我們的靈入到父母的受精卵當中,然後逐漸長大,父母生之,生了我們的身體出來。所以我們的身體就來自於父母,跟父母身體沒有兩樣,因此我們要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孝經.開宗明義》就說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孝的開始,愛惜自己的身體,因為這個身體就是父母的身體。確實是父母的身體,它逐漸長大,還是父母的一部分。通過愛自己的身體來敬父母,更要愛自己的人格,自愛自重,修養德行,這樣是敬重父母、孝敬父母。父母生了我們的身體,得以讓我們的靈性得以延續下去,有個載體了,我們說投胎,投胎以後做了父母的兒女,然後對父母盡孝,把這種父子之道的天性彰顯出來,所以稱為「續莫大焉」。假借這個身體行天地之德,行聖人之道,所以續莫大焉。唐玄宗注解得很簡單,「父母生子,傳體相續」,這是傳一個身體給你,我們身體就是父母那來的,相續什麼?讓我們的父子之道這種天性得以相續,當然也包括世俗說的香火的相續。所以「人倫之道,莫大於斯」,人倫之道,五倫關系當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就是父子這一倫。
下面經文講,『君親臨之,厚莫重焉』,唐玄宗注解說,「謂父為君,以臨於己。恩義之厚,莫重於斯」,父親他也有君的角色,他有尊嚴。「臨於己」,就是上對下,我們對父親就要尊重,這也是在傳續天性之道,傳什麼?愛和敬。所以「恩義之厚,莫重於斯」,這是講「厚莫重焉」,君親也就是講父親就像君一樣、領導一樣,對於臣下就有這種恩義,這種厚重的恩義在父子之間得以體現。用這種孝心,在父母那裡學得的孝心,對待日後的君上、領導,也自然能夠做到忠誠。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分享到此。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孝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十二集) 2008/7/12 華嚴講堂 檔名:52-266-0012
|
|
|
|
|
|
上一篇:蔡禮旭:穿著代表文化的涵養甚至是影響社會風氣
下一篇:鐘茂森博士:《孝經》研習報告(第十三集)
|
|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