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而遠之”一些現代人的佛教態度
—— 中國大學生看佛教不能被現代人廣泛接受的原因
锺文華
編者按:中國大學生锺文華對佛教與佛教文化不能被現代人廣泛接受的原因,作了非常有益的思考,為了提倡探討和交流,世界佛教論壇周刊編委請覺真法師作了他的回應,世界佛教論壇周刊編委也歡迎有興趣的讀者、作者來文發表自己的高見。
──世界佛教論壇周刊編委
佛教不管是作為一種宗教、作為一種文化或者作為一種哲學,都經過了漫長的歷史發展,近乎完善。在過去的歷史中也有無數膜拜者,但到了現代,感覺並沒有那麼廣泛的被接受,人們選擇的更多是敬而遠之。特別是在中國現代的年輕一代中,對佛教的認識或多或少存在偏見和誤區。(聽過一個故事,一群青春活潑的年輕人在野外爬山,由於高興,忘了時間,也忘了帶干糧;下山時,路過一個小庵,饑腸辘辘的年輕人先是跑到庵旁的小溪邊喝了點水。這時庵裡的師太看見了,熱情地招呼他們到庵裡休息一下,准備為這些年輕人煮一大鍋的面。這時,幾個年輕人商量著,由於身上沒帶錢,盛情難卻之下悄悄地從後門溜出那個庵,餓著回家了!這也許能說明一個問題。)這是一種困惑還是一種誤解?這當然有其內在原因。
首先,消極的觀念被某種程度的扭曲和擴大化。先入為主的觀念很容易被人接受和產生深刻的影響。在記憶中,不管是影視媒體還是大眾文學,佛教中人多被刻畫為一種“化外之人”的形象;得道高僧“不食人間煙火”的概念也深入人心;同時“隱隱深山”和積極的“入世”觀格格不合。這些與絢麗紛呈的現代社會形成了截然的差距。然而,現代的物質觀已被廣大的群體接受,逐漸地,很多人不願接近、不敢接近佛文化。從而,不能客觀的去了解佛教和佛教文化。另外,“逃避現實”的印象被擴大了。古代有很多在現實中犯了錯誤的人“遁入空門”,從而不受法律的約束和管轄。這種場面在影視中尤為常見,如《水浒》中的武松、魯智深等都是因為殺人闖禍而進入空門。現實中也有不少人因為愛情和事業等方面受到重大挫折之後,“剃度”為僧。逃避現實的消極觀念被不同程度的擴大了,在充滿競爭和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人們更希望的積極的應對和爭取,的確逃避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現實中,人們自己不希望逃避的觀念發生在自己身上,家長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逃避。因此這種錯誤的誤導,導致了人們(特別是現代年輕人)對佛教乃至佛文化產生了誤解和抵制心理。
其實,真正的佛教和佛學文化主張的恰好和這些是相反的,是積極上進的。作為一個年青的小輩,我本身對佛學並不怎麼了解,更談不上用佛學的理論談論其現實進步性和指導性問題。但作為一個歷史悠久、深刻影響中國文化的佛教,消極不會是主流。在《世界佛教論壇周刊》中,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教授在專欄中談了很多關於佛教積極性及佛教和科學的東西。佛教主張通過反思積極發覺人的智慧,積極探索宇宙規律從而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動和實踐。對這些扭曲,我想影視媒體也有一定的影響。慶幸的是,佛教善良的觀點還沒有被歪曲依然深入人心。
其次,迷信和佛教被不同程度的混同了。民間的各種希奇古怪的事往往被印上了佛教的招牌。民間特別是在農村,不少人借著佛教的影響力,欺騙善良虔誠的老百姓。通過各種過於神化的渲染,利用百姓的“無知”獲得利益,這些現象在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和爭論。然而,接受過科學普及教育的現代人,大部分都不相信這種迷信,並對這些行為反感。由於對迷信的反感和對佛教本身的不了解,使得不少人誤解了佛教文化。同時佛教的寬容本身並沒有對這些現象作強烈的反對批評。以至於迷信混淆了人們對佛教真正含義的理解,當然其中也有經濟發展水平和認識水平等問題,。佛教其實也是一門哲學,它也試圖探索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從而指導人的行為,正如潘宗光教授所闡述的,佛教並不排斥科學。
不少人特別是現代的年輕人,對“廟裡膜拜的人們”的虔誠感到一絲的不解。其實,虔誠並不代表迷信或者說愚昧。作為一種宗教,需要虔誠;作為一種文化我們也需要虔誠。正如當人們走進一個人類歷史博物館時,我們(大部分)不再會嬉皮笑臉,我們一樣充滿了虔誠。
第三,佛教作為一種宗教被宣傳過多,相對作為一種文化和學術被宣傳得較少。容易給人一種嚴肅感和不易接近的感覺,人們往往敬而遠之。而且當今國際由於宗教引起的戰爭、動亂,嚴重影響了人們對宗教這個詞的理解(每次人們談到宗教很自然的,思想就飄到中東去了),塑造了一種嚴肅感,當然對宗教的嚴肅感並不只來源於此。在中國,深刻影響中國歷史、文化及生活的有儒教、佛教和道教等。但相比之下,儒教和道教人們並不把它們直接和嚴肅的宗教聯系起來。而是當作一種文化,廣泛的學習和傳播。對待佛教,我們為什麼又不能把其當作一種文化來虔誠的學習和傳播呢?佛教本身也是崇尚寬容和圓融,並沒有嚴格的排他和嚴肅感。佛教充分體現的善良和和諧的氛圍,我想大部分人都可以體會出來的。另外,人們對佛教的戒律理解也存在一些曲解。崇尚自由的現代人,不願意受到太多的約束,特別是對葷和素的問題存在不少的誤解和困惑。以至於一些人,由於不接受吃素的戒律而對佛教敬而遠之。其實也是因為一種不了解而產生的不理解和排斥感。
充滿欲望的都市需要至少片刻的寧靜;現代浮躁的心靈需要在反思中得到平靜;正如吳立民老先生所說的,共建和諧社會需要更好的圓融。也許佛學及佛文化能帶給我們不少幫助。然而,人們對佛教的不了解,導致了先入為主和片面的觀點占據了主流,人們選擇的更多是敬而遠之,佛教文化沒有被廣泛的推廣、接受和運用。其實邏輯很簡單,與其敬而遠之,還不如撥開雲霧,客觀地再作定論。
響應锺文華先生的一封信
锺文華先生:
您好。承蒙《世界佛教論壇》編委轉來尊作《我看佛教不能被現代人廣泛接受的原因》一文,我已拜讀,我很感動,也很感恩。因為您是從愛護佛教、渴望了解佛教的虔誠出發,提出了您的一些觀察和感受。您的這些觀察、感受,不但是實際存在,而且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別人沒有說,您說出來了。其中,您有許多見地,是非常好、非常正面的,對流傳二千年而不衰的佛教文化也有您獨到的思考,所以,我是很感恩的。現在,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作一次交流,我想也許是有益的。至少有益於探討、有益於互相學習和提倡一種實事求是的學風吧。
我想從以下五個方面來響應您:
一、 偏見和誤區
您用一個小故事,生動地說明了,一群年輕人不了解佛教,到了佛教的〝門口〞,不會進去,也不想進去,匆匆地、饑腸辘辘地走過去了。佛家講〝緣〞。〝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這是佛教對事物所以產生的解釋。一切由緣而生,一切由緣而起。沒有緣,事物不可能產生、也不可能存在。這幾位年輕人,還沒有具備了解佛教的緣,也沒有接受這位慈心師太的善意的緣,所以,雙方都失去了一次法緣。年輕人沒有錯,他不了解佛教,不了解小庵裡那位師太的供養之心。
在生活中,我們的偏見和誤區,是很多的。佛教講〝中道〞,就是為了糾正我們的偏見。佛教講〝智慧〞,就是為了幫助我們走出迷惑,走出誤區。佛教文化,佛學思想,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它被收藏在一間屋子裡,不打開門,不進去,不仔細看一看,不閱讀,不了知,也就無法獲取這筆〝財富〞了。我是一個佛教徒,我感到很慚愧,我自身做得很不夠,我沒有幫助別人來厘清對佛教的偏見與認識上的誤區,這正是我的責任啊。您提醒了我的責任,我應當感謝您。
二、 學習和傳播
您在文中問道:〝對待佛教,我們為什麼又不能把其當作一種文化來虔誠的學習和傳播呢?〞您問得好啊。學習佛教文化,傳播佛教文化的責任,不在別人,首先在我們出家人啊。出家人,又稱〝僧〞。在〝佛法僧〞三寶中稱〝僧寶〞,〝僧寶〞是〝住持三寶〞之一。它的住世,核心就在〝本份〞與〝應世〞。一個〝本份〞,一個〝應世〞,這是僧的要義,僧的天職。〝身為佛子,當行佛事〞,這是僧的本份。學習佛法,傳播佛法,這就是僧應該去做的〝應世〞了。〝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可見,學習和傳播的重要。有幸我們身逢盛世,國家和政府都很重視佛教、關心佛教,為我們提供了學習和傳播佛教文化的大好契機。問題是我們自身的努力與踐行,遠遠不夠。您的提問,正是對我們的督促和鞭策啊。
三、戒律的曲解
您說得好,〝人們對佛教的戒律理解也存在一些曲解〞。我們有一個流傳已久的詞,叫〝清規戒律〞,有一段時間,在某種歷史語境中,它是被作為〝打〞的對象,要求打破,或者〝破除〞、去除的。〝清規戒律〞,這個詞,正是從佛教中來的。佛陀住世時,就制定了僧團的〝戒律〞。佛法僧三寶中的〝法寶〞,最集中的體現就是〝三藏〞,三藏中的〝律藏〞正是極其重要的經典性、根本性的一個部份。中國的一代祖師江西百丈山大智(懷海)禅師,制定了禅門規矩,稱〝百丈清規〞。從此,〝清規戒律〞,就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了。
我們出家二眾,男眾叫〝比丘〞,女眾叫〝比丘尼〞。受具足戒,比丘戒為250條,比丘尼具足戒為五百條,亦稱五百戒(亦說384條戒)。有人問我,為什麼比丘尼戒要比〝比丘戒〞多近一倍呢?是不是〝歧視女眾〞呀!我說,不,不是。是因為女眾更需要保護啊。我認為,戒,就是保護自己。保護自己,就是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那麼,這也就是保護別人了。所以,我說,利人利己,愛人愛己,這就是戒。戒有什麼可怕呢?對於自覺持戒、守戒的人來說,就沒有什麼〝戒〞,對於不持戒、不守戒,而又容易犯戒的人來說,那才有了戒。
我在講課時,我對戒律的另一種解釋是:
戒,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有所為──該做的一定要做到。
有所不為──不該做的堅決不去做。
律,就是規范化、標准化。
這不是我們出家人的本份、應有之義呢?戒,不是束縛,不是苛求,把戒視為束縛、視為畏途的人,那真是一種誤解,一種失誤了。對學佛者而言,戒是三學〝戒定慧〞的基礎。戒能生定,定能發慧。保持清淨戒體,正是為了一心不亂、一塵不染,進入〝出離、解脫、自在〞的定的境界,從而長養法身慧命,這是成就福慧的必要前提啊。福須自種、自植、自培、自修。戒不能持,無福可言,福薄、福淺、福消,責在自己,不在別人。尤其,開發智慧,得大智慧,成佛智能,除了由戒生定,無路可通啊。
對於僧團而言,戒律就是我們的命根子了。戒對個人,是為了防惡止非。對於僧團,佛教整體,是為了防止腐敗,蛻化變質,維護僧團的清淨莊嚴。戒在,僧在,佛法僧三寶具足,才能稱為佛教。佛陀住世時,以法為師,佛涅盤之時,告誡我們,他滅度後,以戒為師。
有戒,僧團純潔、團結、清淨、精進。失去了戒,僧團也就必然要腐敗、瓦解、法運不昌了。
話再說回來,戒的本質,是一種行為,一種習慣。持戒守戒的行為、習慣,實際上是人的品行、人的品格。在今天,就叫道德的習慣,文明的習慣,維護人格尊嚴的習慣;在古代叫〝禮〞的習慣;在佛教,就叫〝戒〞的習慣,如法如律的習慣。佛教的〝五戒〞,是根本戒,就今天來說,它實際上是我們做人的一條道德底線啊。我們能自覺守戒、持戒,這不就是一種自己管好自己的自律精神嗎?
我們能做到這基本的五戒,那正是對自己的尊重,對他人的尊重,對一切眾生的不犯,誠能如是,則人際和諧,家庭和諧,團體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和諧,也就不難實現了。
四、對待葷素
對葷腥的禁止,保持素食,還是中國佛教從梁武帝時開始的規定。佛陀住世時,僧團乞食,隨方供養,有所謂〝三淨肉〞或〝五淨肉〞,還是可以吃的。只有我們漢傳佛教,自梁武帝下令以後,就成為出家人的一個傳統了。對於在家眾,並沒有這個規定。而這個傳統,對健康而言,是很好的,而且素食,今天也已日益成為世界性的時代潮流了。我個人認為,長期吃素,有三個好處:①肚子餓得快,這說明消化好,吸收好,有利腸胃健康。②性格溫順,火氣不大(即使動物界,也是如此,食草的牛羊與食肉的狼虎,區別就太大了)。③由食而引起的、吸收的毒素少,體味也不那麼濃烈。這三個好處,我想對任何人的健康都是需要的。當然,在家學佛者,並沒有嚴格的規定,隨您本人意願。茹素是長養慈悲心,三皈五戒,是本份。如果為了照顧家人,大家都吃一點葷,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啊。我想,這不會成為一個問題的。
五、〝敬而遠之〞
對於佛教〝並沒有那麼廣泛的被接受〞,您說:〝人們選擇的更多是敬而遠之。〞您說的太好了。何止對於佛教,千百年來,〝敬而遠之〞這個胡塗觀念,幾乎害了我們的祖祖輩輩,今後也許還會贻害下去。
〝敬而遠之〞這個成語,出自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被誤讀、誤解了兩千多年,〝敬而遠之〞的胡塗觀念,也誤傳了兩千多年。孔子講〝敬鬼神而遠之〞的真實義,不是消極、逃避、負面的。不,絕不。問題是,我們對〝遠〞字的解釋,錯了。《還吾老子》一書作者、國學研究家、上海作家沈善增先生,對此有深刻的研究。他通過深入的學術考證,在〝敬鬼神而遠之〞這句名言中,遠,不作疏遠、遠離,遠去解。正確的解釋是〝致遠〞,是〝到達〞,是擴展,是積極的推進、〝推廣〞到更遠、更多、更廣大的地方。他的解釋太好了,他的解釋廓清了兩千多年來我們認知上的迷霧。理解這句話,要照顧到上下文,即從全文來理解。全文是: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首先,樊遲問知。這個〝知〞,在當時,不是指知識,是指〝智〞,這也不是一般的智慧之智,而是指做官的智慧(今天的話語,叫〝政治智慧〞)。老師當然了解學生,所以回答〝務民之義〞。這是全文的前提,要旨。可見,他是回答務民的〝知〞,即務民的智慧,務民的要義。務,是專務,即專心致志、一心一意去服務。用今天的話語,就是為人民服務。〝務民之義〞,就是務民以義,就是以義務民,就是以義來為民服務。怎樣才算〝務民之義〞呢?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這就是告訴樊遲,最聰明的方法,就是以敬事鬼神的態度,以敬事鬼神的虔誠、忠誠、恭敬心,推廣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去,比如:對父母孝,要敬;對上忠,要敬;對朋友義,要敬,對待一切事,要敬,對待一切禮節禮儀,要敬…….,當然,你要求人民要敬,你自己對人民同樣也要敬,這都是〝遠〞的含義啊!能做到這一點,就算有為官的智慧、務民的智慧了。
可見,〝敬而遠之〞的真正含義,是強調〝敬〞,強調真誠和禮敬,把這種敬的精神,這種禮的文明,推廣到我們的生活中,心靈中去。我的朋友沈善增先生的這一研究,多麼精彩、多麼符合孔子當時一貫維護禮樂的主流意識啊。
正本清源。我們還能用〝敬而遠之〞的誤解,來對鬼神陽奉陰違嗎?
這封信,就寫到這裡吧。說的不一定對,歡迎您批評、指正。切磋、交流,對雙方都是有益的,我也需要向您學習啊。敬頌
福慧俱增
覺真
2008-1-17
世界佛教論壇周刊編委:
您好!剛看了覺真法師給我寫的信,讓我感受到了法師的大度和博學。看完了我也百感交集,首先非常感謝世界佛教論壇編委和覺真法師對我的一些文字這麼的重視。
對法師的復函,我學到了很多,不僅是佛學的常識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理解!特別覺得法師對戒律的另一種解釋非常有道理,戒,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該做的一定要做到。有所不為──不該做的堅決不去做。律,就是規范化、標准化。如果當作是一種內心的道德底線我想那就容易被大眾接受多了。同時,也產生了些想法。非常感謝你們給我這樣的啟示和機會。
其實,那小故事裡的人就是小時候的我和我的同學們,但我相信絕對不止我們這些人!說實話,人們的誤解既然這麼廣泛的存在,是何原因(應該很多)?如何消除(我們是否該跳出佛教的層面來思考)?
祝世界佛教論壇編委和各位法師健康快樂!
鐘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