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品 精進
丁三之戊一、(世俗及勝義菩提心能增上之方便為互助精進品)分二:己一、品名;己二、正論。
己一、(品名):精進。
己二分二:庚一、略說必要精進之理由;庚二、廣說如何發精進。
庚一、(略說必要精進之理由):
忍已需精進,精進證菩提,
若無風不動,無勤福不生。
如上修習安忍後,還需要精進,唯有精進才能速證無上菩提。就像沒有風,萬物則不會動一樣,如果缺乏勤奮精進,福德智慧資糧就不會產生。
一般來說,六波羅蜜多之間需按順序遞進,以前前為因,後後為果。大乘修行人先修學較易行的布施度,積累福德;然後修持戒律,以保證自己不墮惡趣,有得到人天善果、三乘菩提果的機會;布施、持戒可以積累福德,在此基礎上還需要修安忍,保證福德善根不毀壞,而且以此進一步堅固和增上。在布施的基礎上,方可生起持戒功德,能持戒,方能生起忍辱的功德,修行人能持戒安忍不嗔後,如果不精勤努力,發奮求證菩提,而是逸然度日,那樣還是沒有證得菩提果的希望。因此,大乘行人在善能修忍後,需要進一步發起精進,才能迅速取證菩提。
從世尊到後來所有的高僧大德,無一不是靠精進努力圓滿二資,證得菩提者。佛在經典中常給弟子強調精進是證得菩提的助因,如在《慧海請問經》中說:“菩薩若能發起精進……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為難得。何以故,慧海,由精進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於佛菩提遠中復遠。”月稱論師在《入中論》也雲:“功德皆隨精進行,福慧二種資糧因。”修道中,一切功德皆需精進才能得到,精進也即福智二資的因,如果缺乏精進,則遠離菩提之果,於此可見精進對修行人的重要性。
以比喻來說,沒有風則萬物都不會運動;同樣,若沒有精進,則福慧資糧也不會產生。按《俱捨論》等經論中的觀點,器世間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其中風大有運動的能力,如果沒有風,世間萬物將是一片死寂,絲毫沒有運動。在修道中,精進的作用如同風一樣,是推動修行前進的力量。如果沒有精進的推動,那任何福德資糧也得不到,整個修行將陷於停滯不前的狀態。《攝集經》中說:“精進不滅百法德,獲得無邊佛慧藏。”所以,對於修行人來說,精進就如同大汽車不可缺少發動機,任何一件善法目標,如果不精進,就無法成辦。甚至世間的每件小目標,都需要努力及時地付諸行動,方有成功的希望,更何況無上的菩提果位呢?
庚二、(廣說如何發精進)分三:辛一、認精進之本體;辛二、遠離精進之違品;辛三、修精進之同品。
辛一、(認精進之本體):
知道需精進的理由後,每一個真正想修行的人自然願意發起精進,讓自他迅速離苦得樂。但怎樣才是精進呢?
進即喜於善。
精進就是對善法充滿歡喜踴躍欣樂的心態。
精進即是熱衷於修習善法,佛經中說:“何為精進,於善法歡喜之心也。”這種歡喜心詳細分析,即是懈怠的違品,是一種由信樂、堅毅、歡喜心等組成,從內心發出的主動修習善法之力量。《阿毗達磨》中將精進定義為:“增長圓滿善法者即是精進。”這是從作用上下的定義;在《菩薩地論》中,精進的定義是:“為攝善法及利有情,其心勇悍無有顛倒,及此所起三門動業。”這裡所說的精進包括喜於善法心態及此心態所起的三門行為,范圍很廣,是從全面去下的定義。然而一般從本體上分析,精進即是對善法歡喜、渴求,有了這樣的心態,則自然會發起勇猛無畏的修習行為,努力圓滿善法。
精進也可分多類,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將精進分為擐甲精進、加行精進、不滿精進三種;《經莊嚴論》中分為擐甲精進、加行精進、不畏精進、無厭足精進四種;《阿毗達磨》中在此四種上又加上不退精進成為五種,其余的如《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也有不同分類。但不管哪一種分法,都沒有很大的差別,可以包括在華智仁波切所分的三種精進中。三種精進的涵義大家可以參閱《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此處不作詳述。
精進在六度中遍及其余五度,也就是說其余五度皆需要精進才能圓滿。因此,大家對精進必須重視,首先對其本體清楚地認識,然後觀察自相續中,是否具足對善法的歡喜渴求。如果真正對善法有發自內心的喜愛欣樂,能一心一意追求善法,那就證明你的精進不錯。有些人表面上的行為雖不錯,而在內心卻沒有很大興趣,這種如同只圖完成任務的態度,不屬於精進,精進關鍵在於內心對修習善法的信樂、堅毅,而不能看外表的行為。對於修行人來說,證悟成就大小遲早都由自己的精進程度而決定,有些經典中說菩薩上等精進者,歷三阿僧祇劫可得佛果,中等精進者歷七阿僧祇劫可得佛果,下等精進者歷三十三阿僧祇劫方得佛果。在大圓滿續部中也說過:修習大圓滿密法,信根與精進根最為重要,上等精進者即生成就,中等精進者中陰成就,下等精進者於來世幻化界成就。所以,不管修什麼法門,精進是其成就快慢的重要決定因。如果沒有精進,即使有其他方面的善根,沒辦法讓自己趨入解脫彼岸,如遍智無畏洲尊者說:“補特伽羅無精進,勝慧自在受用力,皆不能為作救護,譬如商主有船筏,漿舵若壞定傾覆。”在座諸位中,有些人智慧雖然不高,以前性格也不好,但是由於自己對解脫善法有強烈的興趣和意樂,能不斷地勤奮修習,進步也就很快;而有些人,智慧福報等各方面雖然很不錯,然而他的精進程度太差,導致修行一直在原地踏步,停滯不前。精進要靠自己堅定的信心,才能發起、堅持,而不能只靠上師道友們的督促、鞭策,外境總會發生變化,如果只依外境,那你肯定只能保持“三分鐘的熱情”,如果內心對善法的信心很猛烈,那麼不管在什麼環境中,精進也不會退失。因此,希望大家觀察自心、修持自心,以各種方便使自心生起精進,如果能像薩迦班智達所說的那樣:“即使明早要死亡,亦應學習諸知識。”那自己今生的修行肯定會有把握。
辛二、(遠離精進之違品)分二:壬一、違品懶散之諸因果;壬二、彼者如何捨棄之對治。
壬一、(違品懶散之諸因果):
下說其違品:同惡散劣事,
自輕凌懶惰。
以下先說明精進的違品:同惡懶惰,耽著劣事懶惰,自輕凌懶惰。
要發起精進,就必須先斷除精進的障礙,這是成辦任何事情的常規。要遣除精進的違品障礙當然就得先認清它,無疑了知這些違品後,自己方可對症下藥,徹底鏟除。因此作者緊接著歸納指出了精進的三大障礙(違品):同惡、耽劣事、自輕凌三種懶惰。
所謂的同惡懶惰,也叫推延懶惰,將當下應做的事往下推延,以為今後還有時間,於是今日推明日,明日推後日,這種得過且過的做法,就叫同惡懶惰。一旦有這種毛病,那麼自己的修行將會遇到很大障礙,甚至終生一事無成。華智仁波切說過:“修行佛法當如餓牛吃草一樣。”需要一刻也不耽誤地努力,如果找理由推延,那每個人都會有找不完的理由,會無限期地推下去,但到時閻羅獄卒會不會容許你再拖延呢?這一點每個人都應該明白。你自己盡可以找理由推拖修行善法的事,但死主閻羅絕不會等你修法忏淨罪業才找你。同惡懶惰是修行人之中比較普遍的毛病,也是修行中特別嚴重的違品,如果不斷除它,那我們無論有多少美妙的計劃,也會“明日復明日”地推下去,其結果也只有“萬事成蹉跎”而已。
第二種耽著劣事懶惰,指貪執散亂於無意義的世俗劣事,而把修行善法擱置不顧,這也是一種懶惰的表現。世間人整天將自己的精力、時間放在那些毫無意義的瑣事上,搞農務忙工商業,吃喝玩樂等等,圍繞這些而虛度人生。如果一個修行人,不能捨棄這些世間法,那麼他也就陷入了耽著劣事懶惰之中,在那些與解脫無關的瑣事、劣事中,虛耗時光。大家對此特別要注意,現在這種末法時代,很多出家人沒有將聞思修行解脫法當作自己的任務,而是徹頭徹尾陷入劣事懶惰之中了。我們雖然住在寂靜深山,有些人還是有這類毛病,自心沒有放在解脫法方面,而是在裡裡外外干許多瑣事,到處修房子、求美食……嚴重地干擾修行。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說:“住家之時致力嚴飾屋,寂靜山間尋求圓滿福,瑣事令自人生虛耗因,斷盡諸事即是吾忠告。”每一個欲求真實利益者,斷盡瑣事,這是聖者的忠告啊!
第三條自輕凌懶惰,指自己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什麼能力也沒有,什麼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棄,甘於墮落。許多人說:“啊,我太笨了,沒有學過文化,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煩惱業障重,前世沒積善根……”於是把聞思修什麼都給放下不顧,渾渾噩噩地虛耗光陰,這其實是找借口偷懶的表現。每個有情都有如來藏,都具足如來德相,而你卻自我輕蔑,自甘墮落,這沒有任何理由,不管你現在如何,只要能勇於改造自己的毛病、缺點,一點點踏實地修行下去,無有不可成佛的眾生。因此,有自輕凌懶惰者,一定要反省自己,這種毛病除了障礙精進修法外,不會帶來任何好處,而且對此只要能一步步踏實地修行改造,世人常說:“笨鳥先飛早入林”,只要努力,就不會比別人落後。
貪圖懶樂味,習臥嗜睡眠,
不厭輪回苦,頻生強懈怠。
如果貪圖懶洋洋的舒適感受,喜歡躺臥床席,愛好睡懶覺,對輪回痛苦沒有厭離心,那麼就會經常產生強而有力的懈怠。
懶惰懈怠產生之因是貪圖懶散安逸的世間安樂,整天無所事事,心神散漫地躺臥著,大白天也喜歡睡懶覺,這種人對輪回之苦似乎忘得一干二淨,因此而經常產生懈怠懶惰的心念,什麼事都不想干,什麼事都往下推。這種習慣越來越厲害,到最後這種人連走路都會覺得困難,更不用說要他去修行善法了。一個人懶洋洋地貪著舒適安逸,那不管在何處,只要有機會,就會找地方靠著倚著或躺著,似乎這樣可以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干,省得受勞累。對修行人來說,這種習慣很不好,如果沒有生什麼大病,修行人在平時應保持跏趺端坐等如法的威儀,那種躺著、靠著等東歪西倒的坐姿,會使人體的氣脈不通暢,容易引生種種非法心念與疾病。有些大修行人,幾十年中脅不沾席,坐必跏趺,站立時也是端直穩重如山,這種端莊的威儀令他人見而起信,對自己的修行也是有很大幫助。
懶散的人往往很喜歡睡懶覺,一天到晚不管其他事,天還沒黑便閉眼伸腿,呼呼大睡,一直睡到第二天,太陽升得很高還不願意起床。好像一切煩惱痛苦隨著他的睡眠已經從世界上消失了一樣。薩迦班智達在格言中說:“諸人壽短其一半,夜間入眠如死亡。”人活一百年,就有五十年在蒙頭睡覺中,這段時間其實與死亡沒多大差別,不管外境有多大的苦難災禍,他似乎也沒有什麼憂慮。經常這樣貪著懶樂睡眠,這種人對三界輪回就如火坑的痛苦根本不會生起厭離心,因為他經常陷於昏昏沉沉中,對外境什麼事都不會去干,也不會去想,這樣怎麼可能了知輪回苦患呢?他反而會覺得整日安逸無事,懶洋洋的舒適感覺比神仙還快活。看世間那些懶惰的人,懶散慣了,即使無衣無食,也不願去像別人那樣靠勞動過生活;到最後他的懶散習慣徹底消磨了自己的勇氣,懈怠煩惱將完全控制他,他就會像笑話故事中那位懶人一樣,燒餅套在脖子上也懶得動手去送進口裡,而情願躺著餓死。
《阿毗達磨》中說:“懶惰屬於愚癡,是障礙善法的一種心法。”《正法念處經》中說:“誰有懶惰,必無佛法。”為懶惰習慣所縛者,他對善法方面的精進肯定是沒辦法發起來,如同巨石所覆下的種子無法冒出苗芽一樣。人們平時的想法與生活習慣,能有力地熏習起習氣,如果經常想舒適,喜歡躺臥睡懶覺,懶惰的習氣就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朝相反的方向熏習,那就會越來越精進。因此,大家對自己的生活習慣也應作一番檢查,斷除那些能產生懶散的習慣,不管自己的習慣有多頑固,只要肯踏踏實實去改,世人常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總會有一天,你的習慣能扭轉過來。當然要斷除懶惰,除了從生活習慣上下手外,最根本的是從內心下手,讓自己對輪回過患、人壽無常等生起定解。
壬二、(彼者如何捨棄之對治)分三:癸一、對治同惡懶惰;癸二、對治耽劣事懶惰;癸三、對治自輕凌懶惰。
癸一、(對治同惡懶惰):
雲何猶不知,身陷惑網者,
必囚生死獄,正入死神口。
為什麼至今還不醒悟,為煩惱巨網所纏縛的人,一定會被生死輪回的牢獄所囚,也正處在死神口裡。
生起同惡懶惰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了知生死輪回的痛苦與無常。作為人,本應與旁生有區別,能清醒了知自己的處境與潛在危險,然而大多數人,對輪回與無常方面的知識一點也不知道,恆時處於渾渾噩噩中,對自身的安危毫無了知。有些人受過一些佛教教育,對輪回與無常等有所了解,但只是浮於表面,沒有從內心生起定解,因而不能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不能斷除懶散習氣,仍陷於得過且過的懶惰中。
每一個懶惰懈怠的人,其實已經陷入了無明愚癡的大網中,為自己所貪圖懶散放逸的習氣網所纏縛。懶惰懈怠如同無明煩惱獵人所布下的獵網,如果自己不從中掙脫出來,那麼縱然在形象上出家聞法也不會得到什麼成就。煩惱巨網地纏縛下,自己只有毫無自主地沉淪在生死輪回牢獄中,不斷地感受著種種難忍痛苦。我們在今生遇到了殊勝的善知識,獲得了暇滿人身寶,也聞思了一些佛法,如果不精進,為懈怠煩惱所乘,自己也就為惑網所縛,那自己的前途、後世,也就不用考慮就會知道,如同中網的鳥、上鉤的魚,絕不會有絲毫的安樂自由。
死神的口正在吞噬著三界一切,我們每個人也毫不例外,正處在死神的血盆大口中,它什麼時候吞下去,誰也無法把握,但有一點誰都應該知道——它總有一天要把我吞下去,誰人也擺脫不了。佛經中說:“恐怖死亡魔,隨逐諸眾生。”死神時刻都在准備將每個人的生命奪走,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懶散放逸,不為自己的死亡、後世作准備,修習正法擺脫三界牢獄的痛苦呢!在座諸位發心學佛,非常不容易,如果因懶惰懈怠,昏昏然浪費時間,那就太可惜了。在有時間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精進地修習佛法,沒有意義的世間法,應該往後推。現在有許多人,好像死亡與自己無關一樣,為了世間八法而將修持善法往後推,他們經常說:“我現在要賺錢,等若干年後再修習佛法。”有的人說:“我上半生要享受世間的欲樂,到老了,再出家修行,享受出世的清淨安樂。”然而,這些計劃只是旱地撒網而已,不可能有什麼結果。凡夫由無明愚癡的蒙蔽,見不到自己正處在死神的血盆大口中,如果能真正見到死亡的魔影,那麼自己肯定會如野鹿見到惡虎一樣,唯有拼盡全身力氣,逃離被死亡吞噬的危險!
漸次殺吾類,汝豈不見乎?
然樂睡眠者,如牛見屠夫。
死神在不斷地奪走同類的生命,難道你沒看見嗎?但是那些貪睡的人對此竟然無動於衷,就像牛看見同類為屠夫牽去宰殺一樣。
閻羅死主不斷地吞噬著生命,不管是人道眾生,還是旁生,都必定會先後被死主所宰殺。三界如同屠場,眾生如同待宰的牛羊,死主屠夫在逐個地屠殺,沒有一個能逃脫被宰殺的厄運。如果為無明愚癡覆心,不抓住時間修持善法,一天到晚偷懶貪睡,昏昏沉沉地消磨時日,對死亡的到來盲然無知,那這種人與屠宰場的牦牛有什麼區別呢!牦牛特別愚笨,它即使看見屠夫拿著刀子,將同伴拉去宰殺,但它卻毫無反應,仍悠然地吃草,或木然地站著不動,好像這一切不會降臨在自己頭上一般,到屠夫來宰殺它時,這時它才會流下大顆大顆的淚珠,渾身戰栗。這樣愚昧暗鈍的牛,身處屠場,親眼見到同類一個個被殺死,卻如不見不聞,安閒地吃草,死亡降臨到自身時,哭又有何用呢?人類也是如此,自己身處死主的殺場中,平時眼睜睜地看著同類一個個被死主吞噬,而自己毫無所動,不知尋求出離,反而苟且偷安,懶懶散散地過日子,到時死亡黑索套上自己,那時雙目垂淚,雙手抓胸,這樣與愚癡的牦牛又有何區別呢?
我們國際學經堂中的道友,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道友告別此世,逐漸逐漸沒有一個會例外,這一點,我們應該能看清楚吧!法王如意寶在《無常道歌——瀑布妙音》中說:“自己童年同庚之好友,多處無定別處而死亡,目前眾多流轉中陰生,決斷我自不可余人間。”大家看看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在不斷地死去了,看到他們死亡時,應該也想想自己決定會死亡的事實,以此鞭策自己精進修持。
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
此時汝何能,貪食復耽眠。
逃離的通道已被全部封死,而死神正在物色處死的對象,此時你怎麼還能安心地貪著美食、耽著睡眠呢?
大家頭腦清醒下來,然後仔細想想自己的處境:三界的生死牢獄,自己現在有沒有把握超越呢?如果沒有證悟生死無懼的境界,那有沒有辦法可以擺脫死亡逃到一個死主找不到的地方呢?這是眾生誰也辦不到的事。在三界中,沒有不死的眾生,沒有地方可以逃脫死主的掌握,這就像一個屠宰場的四門已閉,裡面的牛羊沒有一個能找到逃脫躲避屠宰的地方。死神以猙獰的目光在注視著每一個有情,隨時都在拋下死亡的黑索,將一個個有情的生命奪走,而我們如同盲人一樣,看不到這一切。在盲人面前,即使別人拿著刀逼近,准備殺死他,盲人自己根本看不到,還會毫無察覺地享受著他的歡樂,可是周圍能看見這些險情的人,早已拼命逃跑或對他十分悲愍了。凡夫眾生也是這樣的愚癡而無智慧之目,雖然死主的黑繩一直在緊套著自己,死亡之刀一直架在自己頭上,但自己一點也沒覺察,在死神的虎視眈眈之下,還在貪著美食、睡眠,根本不去考慮死亡與死後何去何從的問題。而對此一目了然的諸佛聖尊,卻在為眾生的可憐處境十分悲愍,用盡一切辦法想讓眾生清醒……
我們今天很幸運,聽到了聖尊們的勸告與提醒,想想正在被死神盯視著,自己還怎麼能有心思去貪著美食、睡眠,怎麼能懶洋洋地虛度時光,而把修持正法逃離生死牢獄的大事給耽誤了呢?假如現在有一個人拿著致命的武器在准備殺害你,那麼你肯定會以最大的努力,一心一意去逃命,根本不敢顧及吃飯睡覺休息,一點點時間也不敢耽誤。同樣,明白了自己正處在三界火宅,必為死神所害的處境後,應發起最大的精進去修習正法,逃離生死牢獄,擺脫死魔的威脅。阿底峽尊者說過:“修行人必須斷除貪睡,斷除懈怠,斷除昏沉掉舉,生起必死的定解。”如果能真正對壽命無常生起定解,那麼自己一定會斷除同惡懶惰,生起猛烈的精進,就像麥彭仁波切的弟子單曲仁波切一樣,他晚上只睡極短的時間,一旦醒過來就大喊:“單曲,你難道不會死嗎?為什麼還在睡啊!”然後馬上起床,以經行、禮拜對治睡眠。以前噶當派的很多格西也是如此,他們時常返觀自心,每當發現在貪執舒適感受時,就會馬上呵責自己:“你為什麼這麼愚笨,還這樣貪執呢?”以嚴厲的手段對治懶散,使自己的精進保持不退。我們如果也想解脫,這些前輩們的足跡,應以大信心去仿效隨行。
死亡速臨故,及時應積資,
屆時方斷懶,遲矣有何用?
死亡很快就會降臨,所以應盡早地利用時間積集資糧,如果死到臨頭才斷除懶惰的惡習,那時已經晚了,再努力也沒用!
死亡的降臨如同山鷹攫兔一樣,倏爾即至,對眾生絕不會手下留情,也不會有任何遲疑。眾生對生命沒有一點自主權,自己在明天、今天、當下呼吸之間會不會死去,誰也沒有把握,尤其在五濁黑暗的末法時期,更是如聖天論師所言:“死緣極眾多,生緣極其少,彼(生緣)亦成死緣。”我們在人間生存的順緣少,死緣多,走路吃飯等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即使自己宿世積有福德,能相對平安地活上幾十年,然而以長遠目光看來,幾十年只不過是短短一瞬間而已,如同閃電一樣剎那即逝,大家回顧自己的數十年人生歷程,對此也就可以清楚了知。在如此短暫的人生中,不管人們如何鑽營世間法,能擁有世間最大的權勢、財富等等,面對死亡時,這一切毫無用處,只有依靠善法功德,才能無懼死亡,給自己的中陰、後世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我們現在應立即精進修行,不能耽誤一點時間,趁死亡尚未降臨前,盡力積累資糧,忏悔業障,否則,死亡利爪伸來時,再後悔也沒用了。有些人老是想:“我等明年、後年……再精進修法吧。”這種人確實應好好想想,如果在大海上乘的船快要沉沒了,你是應該立即穿救生衣、上救生艇逃命,還是應悠閒地四處看看,懶懶散散在船上再享受享受呢?如果不抓緊時間,惡浪漩渦毫不客氣地把你卷進深淵,那時你再著急,想逃命也來不及了。《因緣品》中說:“明日死誰知,今日當精進。”明日會不會死去,誰也無法把握,因此不甘隨業墮落輪回惡趣的人,應抓住當下的時間,精進修習善法,這樣的度過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人生。《法句經?千品》中也說:“若人壽百歲,怠惰不精進,不如生一日,勵力行精進。”
在平靜而安閒的日子裡,一般人總認為自己還有時間,似乎什麼事都可以往後推拖。一旦患上死亡的惡疾,了知自己必死無疑時,那時有許多人驚慌失措,非常沮喪。一個癌症晚期病人說:“得知自己罹患絕症時,如同晴天霹雳,自己當時就懵了……”在這種狀態下,即使能想起修法,短短時間內,無疑有很大困難。況且人生病後,連說話的力氣也沒了,要修法談何容易呢!在現實中,有許多人都是這樣,到晚年見到了死亡的陰影,才發現生死事大,自己應該對此下工夫,而那時再發心斷除懶惰,去勤修正法,卻大勢已去,為時已晚。這類人的表現,使我們想起寒號鳥的故事,寒號鳥在夏秋兩季只顧玩耍,而不准備冬天的窩巢,氣候轉冷時,它凍得直叫:“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然而那時來不及了,只有凍死在寒風中。死到臨頭,即使還有短短的時間,若非絕頂上根利智之人,那時再精進,也很難頓然了脫生死之苦,只有後悔痛苦之份了。
在死亡降臨時,有很多人是在無有任何准備的情況下,猝然死去。像前幾個月土耳其大地震,台灣大地震,還有飛機失事等等,那時,無論老少男女、貴賤貧富,在毫無預料中,成千上萬的人喪了生命。這種災難在現代屢屢發生,如果自己不在平時積累資糧,那種情況下再也沒有機會積資修法,只有在極度懊喪與恐慌中死去。如果充分利用平時的時間,有條不紊地修習佛法,積累功德,那麼當死亡降臨時,自己就不會有遺憾悔恨,而會非常欣慰:“上師對一切都知道啊,現在死亡來臨了,該是乘平生所積的功德之舟脫離苦海,往生淨土的時刻了……”那樣可以自在安詳地脫離苦海,有多好呢。藏族人經常說:“事情已現前,再想作對治,此乃愚者行。”死亡現前時,就像馬已跑到懸崖邊,前蹄都已懸空了,這時要勒住馬返回來,已經不可能了。在事情發生之前作准備,這是世人大都知道的道理,也是處理日常事務的原則,然而在對待死亡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時,絕大多數人卻忘了這個原則。雖然在每個人身邊不斷地發生死亡事件,大多數人卻對此麻木不仁,似乎沒有任何感觸,作為修行人,一定要斷除這種過失。當下的機會不抓住,以後即使還有時間,但有沒有修法的機會還很難說,業境現前時,有些人連修法的念頭也不會有了,色身壽命沒有盡,自己修行的生命卻盡了。
未肈或始作,或唯半成時,
死神突然至,嗚呼吾命休!
往往在一件事尚未開始或剛開始做,或只完成一半時,死神就突然降臨了,那時你只能悲歎:“嗚呼,吾命休矣!”
死亡來臨往往不會如其他事那樣,有明顯的征兆可以預測,它也不會如人們的願望,等到自己該做的事做完了才降臨。大家看看周圍的人,有的剛生下來就死了,幼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在死亡,並不是每個人都死於白發蒼蒼的老年。很多人剛開始計劃做某件事,事情還沒開始,或剛開始,死神卻突然降臨了;有的事剛做到一半,眼看要成功了,然而死神卻不會等待,毫不留情地將生命奪走,留下了無數的遺憾。這樣的事情很有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因此,我們不要沉溺於空想計劃之中,自己的修行要立足於當下,盡可能抓住當下的時間去修法忏罪,積累資糧,要時刻想到自己或許馬上會死去,那時如果再後悔驚慌:“唉,我完了,以前干嘛不努力修行呢?”這毫無作用。如果在平時,勤勤懇懇地修法積資,那麼死亡降臨時就不必去後悔了。修行善法最完美的計劃,應該是抓住當下,不讓現在的每一分鐘浪費,將積資忏罪修行遍滿自己的日常生活,對死亡的降臨隨時都應做好准備。《三昧王經》中說:“三界無常如秋雲,有情生死如觀戲,有情生命如閃電,迅速流逝如瀑布。”生命實際上如閃電、瀑布一樣無常,了解到這點後,每個有心智的人,絕不能悠然懶散地過日子,不去緊迫地修行善法。對萬法無常的本質毫無了解的人,只有沉迷於渾渾噩噩之中,永遠不可能證悟實相,了脫生死的羁縛。
以前在甘孜師范讀書時,有一位同學請我看了《紅樓夢》的電影,那是我今生中看過的為數極少的幾部電影之一。當時看到賈府的興衰、王熙鳳被關在獄中的饑餓而死,屍體被人在雪地裡拖著,旁白中響起了淒慘的歌:“歎人世,終難定……”然後銀幕上又浮現出她生前享受人間榮華富貴的鏡頭,那時我確實很感慨,對人世生起了一種很悲怆的傷感,以此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出離心。當時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因此而流淚傷感,對出離輪回和三寶的信心也生起來了,然而很可惜,他當時沒有能和我一起出家,後來一切也就是顯現無常了,信心、出離心蕩然無存,徹底陷入世俗的牢籠,可惜可歎!死神雖沒有奪走色身的生命,今生解脫修行的生命卻被奪走了,諸位當自珍惜警醒!
因憂眼紅腫,面頰淚雙垂,
親友已絕望,吾見閻魔使。
因為憂傷難過,雙眼哭得又紅又腫,淚水不斷地從雙頰滾落下來,此時,與圍繞的親友絕望地分手,而獨自去見閻魔使者恐怖的臉孔。
在活著時,如果白白將自己的精力、時間、順緣條件全部浪費,沒有用於積聚資糧,到了人生寶洲而什麼也沒取。臨死時,想到自己再也沒有活在人世的希望,決定為死魔所擒,而回憶一生的作為,往昔懶於修善法而多為惡業,此時將要受到這些放逸惡業的苦楚,以此會生起很大的悔惱、恐懼、痛苦,眼淚也就無法控制地流出來,直哭得雙眼紅腫……大家也許都見過一般人在死亡到來時那種可怕情景:兩眼絕望流淚,雙手抓胸等,讓人見而生起悲愍。不管世人在生前如何歡樂,如何享受權貴榮華,如果他沒有積累善法功德,死時毫無例外,與圍繞著的親友絕望地告別,而獨自步入中陰後世。
人們在世間本來有很大的能力,可以平山填海,剎那將一座大城市夷為荒漠,甚至可以飛往月球太空,但是,集全人類所有力量,也沒有辦法把哪怕是一個人的生命從死神手中奪回來。人們只有絕望地看著親人一個個死去,每個人自己也只有絕望地離開親人,在四大分離的巨大痛苦中,眼前注定要浮現出閻魔使者猙獰的面孔,特別是生前造殺業惡業者,此時在他的境界中,生前所殺的眾生都會前來索債,或者撕咬毆打,令他恐怖萬狀。密勒日巴尊者說:“若見惡業之人死,示業因果善知識。”罪業深重者的死狀,正是開示業因果不虛的善知識,假如我們有幸親見,何不以此而想想:如果現在不精進修法,而將什麼事情都往後推,一旦死亡降臨,到時自己又會如何呢?
憶罪懷憂苦,聞聲懼墮獄,
狂亂穢覆身,屆時復何如?
臨死前,因為重憶一生的懶惰罪行將會憂惱不堪,聽到地獄中恐怖的聲音更是畏懼不已,甚至於驚狂而致流出不淨穢物染污自身,那時你該怎麼辦呢?
人們在臨死時,一生的所作所為會一幕幕地在腦海中重現,以往所為的惡業歷歷在目時,臨死者自然要為此而懊悔憂惱;此時惡業成熟之聲影也會顯現出來,惡業深重的臨死者往往會聽到地獄中慘號,由此而極度恐懼,導致屎尿膿血等污穢遍身,但這時大勢所趨,害怕、懊悔又有什麼用呢?
如果平時不斷除懶惰,精進地忏罪修法,到臨死時我們也難逃這樣的厄運,即使是自己往昔不經意的事件,在臨死前也會清晰地現前,那時如看電影一樣,重新現前一生的經歷,自己對生平的所作所為作總結。如果發現自己一生為懶惰所拖累,於善法功德方面沒有精進積累,於罪業方面沒有去精進忏悔、對治,此時念及那些罪業將招致的可怕果報,懊悔、憂愁的痛苦會十分強烈;此時中陰黑道也隱隱顯現,不可思議的閻羅獄卒發出震天動地的恐怖叫聲,驚恐之下,全身的孔穴都會流淌著膿血、糞便等不淨物。有許多因果實案中記錄了造惡業者的死狀,我們一部分人也許親眼見過造惡業者的可怖死狀,特別是那些殺生惡業嚴重的人,死時會大喊大叫:“啊,我以前所殺的某某來了,它們在咬我……”這時旁人什麼也看不見,只是在亡者所說的受傷害之處,皮肉自然糜爛,流淌膿血。驚恐致狂的臨死者,身體上下都會污穢遍覆、奇臭無比,有的甚至用自手抓取這些穢物往身上亂塗、往口裡塞……一般來說,死者的屍體如果面目猙獰驚狂,臭穢難聞,那證明亡者惡業較重,神識已墮落惡趣,需要給他加倍地念經回向功德;如果死者的遺體很清淨,無有垢穢、膚色正常,那就證明亡者很有善法功德。這一點大家去屍陀林觀察,稍加調查便會很清楚。漢地黃檗禅師的教言中說:“我且問,忽臨命終時,汝將如何抵敵生死呢?前路茫茫……苦哉苦哉。”印度的扎嘎達姆扎論師說過:“我們的身體只是暫時借用的東西,在它未衰老,也無疾病時,一定要利用它去精進修持善法,這樣一旦遭到病痛死亡,就可以有不懼怕的把握。”往昔積累了很大的善法功德,才得到一次暇滿人身,如果只是為了短暫的安逸,將修善法的大事給耽誤了,那麼在垂死之際呼天搶地地哀號,只是徒然。在狹長可怖的中陰道,在茫茫的後世惡趣中,那時你又該為那些懶惰偷安付出多少代價?
死時所懷懼,猶如待宰魚,
何況昔罪引,難忍地獄苦。
臨死時所受的畏懼,猶如掙扎待宰的活魚,那麼宿罪引來地獄眾苦,其難忍的怖畏痛苦就更不用說了。
有些人在身健未死之時,往往會口出狂言:“死嘛,也沒什麼可怕的。”但真正在死相現前時,沒有精進修善法的人,無有一個不極度地恐懼。此時對罪業的悔恨與對未來的恐懼,還有四大分離的痛苦等等交相煎熬著臨死者,其感受如同待宰的魚一樣。活魚放在砧板上要被宰殺時,會一刻也不停地翻滾掙扎,其恐懼痛苦到了極限。“猶如待宰魚”一句在無著賢、賈操傑大師的講義中,都解釋為在熱沙地上翻滾掙扎的魚,魚被漁夫捕獲拉上沙灘上,在熾熱的沙地上,活魚會拼命地跳擺,只要還剩一口氣,也不會停止其掙扎;其他講義中說魚被宰殺前,放在干盆中時會拼命掙扎;雖有多種解釋,但無論怎麼說,都是指魚臨死時的各種恐懼掙扎的境相。人們於生前如果懶散懈怠,沒有積聚善法功德、忏悔罪障,在臨死時,恐懼掙扎的情景與待宰的魚一樣,甚至比魚的痛苦怖畏更為巨烈。然而這種怖畏痛苦僅僅是漫長痛苦的一個開端而已,罪業所引來的地獄痛苦隨即現前,火煉、油炸、冰凍等等鑽心蝕骨的痛苦,比死苦更為難忍千萬億倍,那時自心的畏懼痛苦程度又該是何等難忍啊!
《妙賢經》中說:“南贍部洲人,若見地獄之苦,則必定修持於死亡有利之法。”然而我們絕大多數人對輪回、地獄等一無所知,無法以根識去現量感知其慘景,以此而導致很多人“不見後世,無惡不造”。但是有些人因特殊的業力,能夠回憶前世於惡趣中受苦的經歷,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其座下的干嘎甘布尊者便是一例。干嘎甘布尊者於前世五百世中,一直處在地獄中受苦,得到了人身出家後,每念及世尊有關地獄的教言,都會自然地回憶起前世在地獄中受苦的情形,以此而極度恐懼,乃至全身的毛孔都流血,將法衣染成花色。現在各地都有一些能不同程度回憶前世的人,假如每個人能回憶起自己於惡趣中受苦的情形,能明白因果規律,那麼誰也不敢懈怠懶散,耽誤修法解脫的機會。但以無明障蔽,人們雖然能見到死亡之苦,對地獄惡趣的痛苦卻是如盲如聾,無法現量見到。地獄等處所是凡夫無法現見的“非境處”,然而通過聖者們的教言,我們也可了解。既然有所了知,那明智者理應為自己設身處地去考慮:假如自己面臨惡趣眾苦,那又該如何辦呢?
如嬰觸沸水,灼傷極刺痛,
已造獄業者,雲何復逍遙。
好比為沸水燙著的時候,細皮嫩肉的嬰兒一定會疼痛至極,那麼已造下熱地獄之罪者,為何還如此逍遙度日呢?
我們將手指探入滾沸的開水中,馬上就會感受到極難忍受的灼痛,手指也會立刻收回,一剎那也不敢停留。然而熱地獄中的痛苦與此相比起來,不知要嚴重多少倍,熱地獄中的熊熊獄火,比人間最熾熱的火都要熾熱無數倍;而地獄眾生的觸覺感受,如同嬰孩的皮膚對開水極為敏感一樣,十分敏銳脆弱;外境如此熾熱酷毒,而自身又是如此敏感嫩弱,那時候的痛苦,確實是無法思議。所以地獄眾生特別想死,想早點擺脫這種苦受,然而業力所感,其壽命極長,於億萬年中,怎麼想死也死不了。假如我們現在現量見到了這些情景,肯定要悶絕過去,龍樹菩薩說:“假設聽到地獄的痛苦現相,看到描述地獄的畫,都會生起難忍的恐怖,那何況親受地獄苦呢?”
而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造過墮地獄的罪業,這些罪有的是前世所造,有的是今生所造。尤其對學密法的人而言,密乘的續部中說:“入密乘者,三門於壇城中離開一剎那,也是犯根本戒。”大家想想,這類禁戒,自己犯過多少;沒有學佛的時候,貪嗔殺生等自性罪,又造過多少?這些罪業如果不忏除,即使只是犯有一條嚴重罪業,也會感召難忍的地獄果報。既然如此,那自己為什麼還如此放逸躺著坐著,不去修法忏罪積資呢?這情景如同火已經燒到自身,有感知的人,為什麼還要坐著不動呢?《寶積經》雲:“勤求不懈,如救頭燃。”《佛藏經》中說:“當勤精進,如救頭燃。”華智仁波切也說,當如美女救頭燃或如抖落入懷之毒蛇一樣,立即精進修法。墮獄的後果不知要比頭燃或毒蛇入懷可怕多少倍,因而能理解這些因果事理的修行人,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修持善法的精進。
不勤而冀得,嬌弱頻造罪,
臨死猶天人,嗚呼定受苦。
不肯精進修習卻希冀得到安樂成就;嬌弱不能忍苦,造罪卻頻繁不休;明知老死將至仍然如天人一樣放逸度日,這三種人一定會飽受痛苦的折磨。
慣於同惡懶惰者,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種人雖然希求安樂,然而不想精進修習,像有些人聽聞到解脫的勝利後,很想得到這些功德,然而不想付出艱辛去積資忏罪。上師吩咐應修的對治法,有些人在一兩天內或許還有些用,能用來改正自己的毛病,但過一段時間後,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就像藏人的俗語所說那樣:“惡習難改,筒紙回宿。”將紙筒展開,一松手又會自動卷回去成原來的狀態。另外有一種人自己希求很高,但慣於懈怠,性情嬌弱不能耐苦,修法稍有一點難度,就放棄不干,而為了貪圖安逸,造惡業卻是頻頻不休,三門所作經常隨順自己的煩惱。還有一種人也明白一些因果、無常方面的道理,但是仍不願放棄閒散度日的習慣,像天人一樣,只顧享受安逸,而不想去修習善法,雖然知道自己肯定要死,死後也會因惡業而墮落受苦,然因惡業習氣力的催動,仍貪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不去面對現實。這三種懶惰放逸的行為,好比明知前面是火坑,仍不回頭的愚蠢之舉一樣,其下場一定會受眾多劇苦的煎熬,此外無有他處可去。因而作者在此處為眾生的懶惰習氣而感歎:“嗚呼,懶惰的人們,你們總有一天要為此而付出慘重的代價,應該及早醒過來啊!”菩薩感傷悲歎的對象,大家不要以為是別人,各自細察身心行為,就會有所醒悟慚愧吧。
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
此筏難復得,愚者勿貪眠。
依靠這寶貴的人身舟筏,能幫助我們渡越生死大苦海,這樣珍貴的人身筏,來生很難再得到,所以愚笨的人啊,不要再貪睡了!
暇滿人身難得的教言,本論第一品中已有過詳述。從其本體、比喻、數目等各方面來說,暇滿的人身確實很難得到,而暇滿人身像載人渡越惡浪狂風大海之船筏一樣,是有情渡越生死苦海最好的工具。在六道中,三惡趣的眾生基本上沒有修行的機會;天人以放逸享樂度日,阿修羅以爭斗度日,也沒有修法的良好因緣;而人道眾生,具足受持別解脫戒的條件,又有眾多促發出離心的苦難,依此可以圓滿地修習佛法,得到究竟解脫安樂。因此,得到人身就像已經得到了渡越生死大苦海的寶舟,如果不抓住機會,不善加利用,那樣只有錯失解脫的時機,而依舊沉溺於苦海受無數生死大苦。
暇滿人身如果失去了,以後再想得到,如盲龜值轭、撒豆留壁、針尖累豆一樣困難。愚昧無知者不能通曉這些道理,不覺得此身的珍貴,一天到晚懶懶散散,隨隨便便地耗費時間,世間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樣安逸才有意義,這樣才是“安樂人生”,相續中如果有類似的邪見,地獄惡趣也就不太遠了。有些人雖然入了佛門,卻對三寶的信心不堅,對善知識教言半信半疑,雖然聽聞到暇滿人身難得,也因信心不足而難以發起精進求解脫的心。我們現在處於永善或永惡的關口,如果貪著睡眠懶樂味,那就只有往下墮落受苦,而錯失超脫三界輪回,永享成佛大安樂的機會。因此,諸佛菩薩與歷代高僧大德,對修行人應當精進,斷除懶惰貪睡方面,有過許多重要的教誡,如《勸發增上意樂經》中說:“若有趣佛菩提者,彼見昏睡諸過失,常發精進而安住,我為策彼而說此。”《攝波羅蜜多論》中說:“晝夜諸時不空度,功德資糧無劣少,獲得諸義過人法,如青蓮花極增長。”以往的大修行人因見到了貪睡懶惰,會導致自己虛耗人身的大過患,因而時刻警策自己精進修習,從不懈怠。如金厄瓦格西,一生中從不睡眠,他的上師仲敦巴格西勸告他要注意身體,他答以“一想到暇滿難得,哪兒有時間休息呢?”像金厄瓦格西那樣具足善妙功德的人都沒有可休息的空閒,那德薄障深的末法修行人,哪兒還有偷懶之閒呢?
癸二、(對治耽劣事懶惰):
棄捨勝法喜,無邊歡樂因,
何故汝反喜,散掉等苦因?
喜愛正法是無邊歡樂之因,你為什麼要捨棄這種殊勝的喜愛,反而去喜歡散亂掉舉等無盡痛苦之因呢?
散亂掉舉在此指內心的貪嗔分別妄念、邪見,身體作種種無意義的動作,如舞蹈、求名利的勞作等等,語言上散亂於惡語、绮語、離間語等與善法相違背的語言。對佛法的喜樂追求是解脫之因,而耽著劣事的散亂掉舉,能障礙這種喜樂追求的生起,使人懶於修習佛法,因此耽著劣事也是修行中的一大違障,是希求解脫者必須斷除的一種惡習。如果耽著劣事,棄捨了對修習正法的歡喜心,則從根本上遠離了佛法、解脫,遠離了一切暫時與究竟安樂。每一個眾生都希求安樂,但所行卻與正法相背,常常喜歡散亂、掉舉等世俗事務,這些散亂掉舉是輪回痛苦的無盡導因,華智仁波切說過識聚散亂於色聲香味觸法是一切輪回痛苦的根源,希求正法是一切功德的基礎。因而,欲求解脫安樂的修行人,當全力以赴斷除散亂掉舉,生起對正法的信樂、希求之心。有些人因前世的熏習,對正法的喜樂生來就強烈;有些人依靠善知識的引導,或依其他各種因緣,通過努力聞思修習,自心對正法也可生起堅固的喜樂;對一般的修行人來說,善知識與道友的幫助,長時期串習對正法的意樂,非常重要。因為凡夫多劫以來耽著於世俗八法,這種惡習非常深厚,如果不靠有力的助緣與自己的努力調正,自心會自然而然地趨向散掉劣事,而對正法則如草置犬前,很難生起喜樂。
大家各自觀察自相續,便會明了自己耽劣事懶惰的習氣有多深厚,這不用去問別人,也不用掩遮自己的劣根煩惱,只有面對現實。如果自己意樂不在修行聞思方面,而是喜歡世俗欲樂劣事,那就證明自己善根輕鮮,惡習深厚,也正處在危險的下墮關口。此時還不猛然醒悟,以嚴厲的手段控制自己,就會為散掉煩惱所乘,導致後世無盡的痛苦。如果你不怕惡趣痛苦,那也就無話可說;如果你不甘受苦,希求解脫,那麼斷除耽著劣事的懈怠,對正法發起勇猛精進的心,這是唯一的辦法。大家要反復吟誦思維這個偈子,時常反問自己、策勵自己,真有志者,無論何事畢竟可成!
勿怯積資糧,習定令自主,
自他平等觀,勤修自他換。
我應毫無怯懦地勤聚福慧二資,修習禅定使自身心堪能,然後精勤觀修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法門。
轉輪王要降伏敵人,一統天下,必須先將四大軍隊等國力培養壯大,有了強大雄厚的勢力後,則可蕩平一切敵對勢力。同樣,在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自己的福慧功德威力一定要努力使之增加,使擐甲精進、不滿精進(不厭足精進)、不退精進越來越增上,自己的力量強大後,精進的違品——懈怠敵軍也就可逐一消滅。最後自己得到正知正念,身心自在自主,不為外境所轉,這時精進也會猶如山王一樣,任何違緣也動搖不了。
有些人雖然懶惰習氣很深厚,開始修行時覺得念一句咒語都有很大困難,身心被懈怠煩惱牢牢地捆縛著,有時甚至會覺得自己永無戰勝懶惰的希望。這種怯懦其實毫無必要,懶惰習氣勢力再大,也可以被消滅無余,首先只要有這樣的信心,再一步步踏踏實實地積集福慧二資,以正知正念修持自心。水滴尚可石穿,更何況自心意樂有轉變一切的力量,自心不斷向善法靠攏,最終必然會得自在自主的力量,自心有了自主力,就可以自在無畏地克服一切懶惰障礙。在此基礎上,便可以精進修持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等大悲智慧雙運的大力法門。
對此偈頌各論師頗有爭議。因為自他平等、交換是靜慮品中宣說的內容,在此處出現,是什麼原因呢?有的論師解釋說這是為下品作引子,而有必要簡略地在此宣說;印度的布布達論師認為此偈不是原文,而是後人所加,因為在精進品之中,出現這些顯得很突然,也顯得上下文有些不連貫;另外,還有一些不同觀點,此不詳述。如果去仔細分析,布布達論師的觀點應該值得認許。假如此偈是為了接引下品,理應在本品最後的連接文中,而且看此處前後的內容,要解釋這兩句顯然有些不連貫。當然,大多數的講義對此沒有論述,而是依照頌文直接解釋,如賈操傑的釋論說“身心堪能自有主宰,然後修如下所述自他平等、自他交換也”,這也沒有什麼不妥之處,我們在此也就依文直接解釋。
癸三、(對治自輕凌懶惰):
不應自退怯,謂我不能覺,
如來實語者,說此真實言:
所有蚊虻蜂,如是諸蟲蛆,
若發精進力,鹹證無上覺。
我不應怯弱畏縮,懷疑自己不能證得無上菩提,因為如來是實語者,他在《妙臂請問經》中說過這樣的真實語:所有的蚊虻、蜜蜂和各種昆蟲、蛆類如果發起精進之力,都可以證得無上菩提。
在修行人之中,有不同的根基意樂。有的人在修持菩提中,自己能主動精進,不用別人勸說;有的人不但自己不能主動精進地修持,對別人的勸告忠言也充滿懷疑:我這樣卑微的弱者,根本不可能證得無上菩提,精進又有什麼用呢?他們對自己一點信心也沒有,因自我輕視而自暴自棄,毫無積極的意樂,導致了對善法的懶惰。在修行人之中不少人有這種自輕凌懶惰,他們大都由於缺乏信心、智慧等原因,聽到佛的功德、大乘菩提道的漫長、菩薩的難行、苦行等,馬上產生畏怯之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圓滿修持菩薩行,證悟無上菩提。這種想法毫無根據,只是凡夫人的一種愚癡分別念,無上菩提道與果位,並非凡夫的分別念可以抉擇,佛在經典中說過:凡夫的根識並非正量,故不可靠,否則聖者的智慧有何用。因此,雖然從凡夫的角度去考慮,自己與佛果相差太遠,幾乎是永無等同之日,但這種看法沒有真實的依據。如果這種觀點有真實的依據,那麼幾千年來無數的智者不可能一直不停地實踐菩提道,也不會取得那麼輝煌的成就。
佛在《妙臂請問經》中說:“復次菩薩如是正真隨學,作是思維隨於獅子、虎、狼、雕、鹫、鵝、鶴、烏鴉、枭鳥、蚊虻、蜂蚋一切身中,悉能成就無上菩提,況我現得人身,寧捨生命,亦應勤精進,求證無上菩提也。”佛是永盡一切過失的量士夫,所言說的皆為正量,既然佛說一切眾生皆能成就無上菩提,那麼誰也不能否認這種觀點。《金剛經》中說:“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已證得一切智智、斷一切過失的佛陀,所言說的真實不虛,不會欺诳眾生,我們完全可以信奉,而無需任何懷疑猶豫。《法華經》雲:“佛無不實語,智慧不可量。”如果自己的善根智慧不夠,對佛信心不夠,在修行過程中無疑會生一些猶豫:“今天修的這個法到底有沒有意義?我到底能不能證悟無上菩提呢?”猶疑魔障會漸漸摧毀自己的信心善根,而陷入自輕凌懶惰之中。
對佛法生起不退轉的正信是每一個學佛者首先的任務。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中說:“依靠名言觀察量,無有錯謬行取捨,尤其於教與本師,獲得誠信唯一門。”依靠無誤的名言觀察、推理方法,依正確真實的根據,進行辨析取捨,這是對佛法、佛陀生起定信的唯一途徑。佛在經中說蟲蠅等一切眾生悉能成就無上菩提,是因為一切眾生都具足清淨的佛性,具足清淨的如來德相,只要有順緣助顯,他們即可現前無上菩提之果,這個觀點在《華嚴經》、《楞伽經》、《楞嚴經》等等眾多經典中都有過詳細的闡述。而且後來的修行者,那些已得甚深證悟的菩薩們也親身悟達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來藏),如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萎花中佛蜂中蜜,皮殼中果糞中金,地中寶藏果中芽,壞衣之中寶佛像,貧賤丑女腹中王,焦泥模中妙寶像,客塵煩惱所障覆,眾生如是佛性住。”眾生外像雖似萎花、糞穢等,然無一不具如來藏。凡夫因計執外相而生怯弱、自我輕慢等過失,為了斷除這些邪見過失,彌勒菩薩以九種比喻而宣說了眾生皆有佛性。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之中說:“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龍樹菩薩在《法界贊》中說:“輪回三惡道,法界理凝然,本來常清淨,法相不能遷。”這些教證都論述了一切眾生皆具佛性,無有生滅變異,畢竟常恆。因為具有這樣的種因,那麼只要發起精進之力,則一定會脫去煩惱垢穢的障蔽,現前無上佛果。這些道理在很多經論中皆有過詳細說明,也有無數的修行人以實踐證明,因而對此不必要有任何疑慮。
況我生為人,明辨利與害,
行持若不廢,何故不證覺?
何況我生而為人,能明辨是非善惡、利害得失,如果在菩提道上精進修持不懈,哪有不證得無上正覺的道理呢?
在六道之中,人道眾生有修行正法的最佳條件。能生為這樣殊勝的人趣,一方面可圓滿得到別解脫戒體,一方面又具有明辨是非利害的妙慧,不像旁生那樣昏懵愚昧。作為人,能通達事理,可以對具有義利的善法生起信樂、希求,而且能有力地修行,迅速積集資糧等等,有許多超勝其他道眾生之處,既然連旁生那樣的有情都能證得無上正覺,那我們作為人又有何不能呢?
自我輕視,認為自己不能證得佛果的想法沒有任何理由,對此大家一定要清楚認識。一切眾生皆可成佛,這個觀點以聞思修行抉擇,就如提煉黃金一樣,通過錘煉等種種工藝來提純,最後會在自相續中成辦純正無雜的正見,從根本上斷除自輕凌懶惰。佛在《寶雲經》中說:“菩薩應念所有如來應正等覺,謂諸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此等皆以如是方便、如是修道、如是精進,已現等覺、今現等覺、當現等覺。”又說:“此諸如來亦非皆是成如來已而現等覺,故我亦當於其無上正等菩提而現等覺。我亦應發共同一切有情精進,普緣一切有情精進,如是策勵尋求。”三世諸佛現前正等覺也是隨他們發菩提心、精進修持而得,並非已經證得佛位而顯現精進修道。十方世界有無量的修行人已現證佛位,那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自己不能證悟無上佛果呢?大家看過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傳,佛在往昔也曾是地獄旁生等等平凡的有情,但他以發菩提心、精進修道等種種方便而現前了正等覺,我們現在得到暇滿人身,遇到了殊勝的善知識引導,如果自己精進,可以“不歷僧祇獲法身”,即生證得無上果位,既然如此,那就毫無必要去怯弱自輕。《無邊功德贊》中說:“雖諸已得善逝位,亦曾墮諸極下處,佛墮險時不自輕,不應自輕壯亦怯。”《經莊嚴論》雲:“何故人身者,無量一剎那,獲得菩提故,不應生怯弱。”如果沒有對這些教理生起定解,那麼很容易產生顛倒猶疑,所以我們應該對佛法作全面而甚深的聞思,要不然很容易產生怯弱顛倒之心,而墮落在自輕凌懶惰之中。
若言我怖畏,須捨手足等;
是昧輕與重,愚者徒自畏。
如果說雖然精進能成佛道,但此過程中必須修持施捨手腳肢體等苦行,因此我很害怕。這是由於愚昧不知利害輕重,愚者自生無端的困惑與恐懼。
有些人說:“雖然眾生皆可成佛道,但是我仍然害怕,而不敢去精進修持,因為菩薩修持六度求證佛果的過程非常漫長,中間還必須施捨頭目四肢等等自己的一切,有許許多多苦行。這些苦行很可怕啊,不要說布施自己的手腳,就是拔一根頭發、割一小塊皮膚也很痛。我肯定受不了這種苦行,所以不敢去精進修持……”
作者回答說:這是因為愚昧無知,不能分辨利害輕重而生的錯誤想法。痛苦並無實際存在的本質,只是一種凡夫的習氣或說錯覺。因為有了愚癡的執著分別念,凡夫執著自我與我所,對自身極度貪執,因此而導致虛妄的身體受傷害之痛苦感受,如果斷除愚癡分別念,那麼盡消身執,即使將身體一塊塊割截,也不會有什麼苦受。如《入中論》中所言,菩薩一方面因強烈的大悲心,一方面以無我智慧,在布施自身時不但沒有痛苦,反而會生起數數的歡喜心。即使暫時沒有證悟這種境界,要感受一些痛苦,但是這種苦與輪回苦有輕重利害之別。三界是純苦大蘊聚,如果害怕修行之苦,就永遠不能從中解脫,只有無限期地沉溺於苦海之中,從受苦時間的長短看,你願受長苦還是受短苦呢?從痛苦的輕重程度、受苦所引生的意義等各方面去觀察,修行之苦與輪回痛苦有天壤之別,只有愚者才會因暫時的修行小苦而退怯,去受輪回大苦的煎熬。所以,這種畏苦而怯弱
的做法,毫無必要,而且只是無端自害的行為,智者理應拋棄這種愚癡,而發起大精進求證菩提。
現在社會上的一些人,對學佛者拋棄世間欲樂,捨親割愛到寂靜處聞思修習佛法的行為,完全不理解,覺得這樣很痛苦;而在一些稍有修證的人看來,這根本沒有什麼痛苦可言,別人認為有痛苦只是因愚昧無知,不知輕重取捨而生的一種非理分別。由此我們也可推知,畏懼菩提道中施捨頭目手足的痛苦,只是愚昧無修證者的分別妄念,在具大悲心無我智慧的上位修行人境界中,這些根本不是痛苦。那些不知佛法大義的人經常說:“哎呀,你們學佛好苦啊,吃、穿、住等等,生活條件這麼差……”稍有修證的人說:“唉,你們不學佛的人,真正苦啊,為了虛幻的我與我所,天天勞累奔波,天天往火坑裡跳,快點醒醒,不要像蒼蠅逐臭一樣,局限在自己那種狹小錯誤的境界中,放下一切,去追求無盡的解脫大安樂吧!”同樣,我們尚未證得一定境界前,覺得修行道中有許多痛苦,然而在本論作者那樣已經證悟無緣寂滅境界的菩薩看來,這只是愚癡分別妄念而已。布施手足只是菩薩道行人積資的一種方便,為醒生死大夢而作的一種夢中修行,在夢中布施夢境中的身體,那又有何真實痛苦可言呢?
無量俱胝劫,千番受割截,
刺燒復分解,今猶未證覺。
在無量俱胝劫的輪回中,我們曾無數次墮入地獄,受著割截、刀刺、火燒和分解肢體等痛苦,然而至今尚未因此而證得菩提。
與無始輪回中所受的痛苦比起來,自己修行菩薩道中的痛苦,根本算不上什麼痛苦。《寶鬘論》中說:“六道生死輪,無初中後轉。”生死輪回如同旋火輪,沒有開始、中間和結尾,眾生陷在這樣的輪回中,其時間之久遠確實無法思議,在這樣漫長的時間中,眾生因惡業,曾無數次墮入地獄之中,飽受痛苦折磨,雖然凡夫眾生由愚癡覆心,無法回憶或現見這些痛苦,但誰也無法否認這種事實。在地獄之中,獄卒們手持各種刑具割截、肢解墮地獄者的身體,或用燃燒的鐵叉刺穿身體,或投入鐵水、灌注銅汁、關在燃燒的鐵屋中等等,我們無一例外地受過這些慘毒的痛苦。然而受這麼多劇烈的痛苦,卻毫無義利,對自己即生後世沒有任何利益,僅僅是感受前世惡業的異熟果而被迫受苦。雖然曾一次次地經歷著這樣的粉身碎骨之苦,卻並沒有因之而往解脫道上邁進哪怕是小小的一步,更不用說證得菩提果了,我們只是徒然一次次地墮進地獄,同樣慘烈地重復著一幕幕輪回悲劇。如果真的害怕痛苦,為什麼不想方設法斷除這種痛苦的繼續呢?能夠想到這些慘毒的苦楚,那麼對修行中的小苦根本不會產生畏懼與怯弱之心。
許多修行人發不起精進心,其直接原因是對輪回、因果沒有信心,如果對因果的信心強烈,那麼聽到這些教言時,內心馬上會生起強烈的厭離心,對解脫法生起不共的信樂和希求。自己已經在輪回中受了這麼多苦楚,現在如果不解脫,將來仍會有無數的痛苦,能夠相信這種事實者,他怎麼還會害怕修行中的小苦而退怯呢?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一樣,對因果具足正信,害怕自己墮獄受大苦,因而能夠堅忍地面對修法中的磨練,從不退轉自己的精進。你們如果心中對輪回因果懷有猶疑,最好列出自己懷疑的理由,然後逐條地向善知識求教,一一加以認識破除,同時要勵力祈求上師三寶加持,忏除業障,生起正信。要不然,你的修行無法步入正軌。
吾今修菩提,此苦有限期;
如為除腹疾,暫受療割苦。
今生我為了解脫而修習正法,此中所受的痛苦短暫而有限,就像病人為了除去腹腔內的腫瘤,而暫時忍受切割手術的痛苦一樣。
我們曾於輪回中無數次受過墮獄的痛苦,然而沒有得到絲毫義利。如今已獲得暇滿人身,為永斷自他輪回之苦而修持無上菩提道,那麼此間也有一些痛苦,比如說修布施時要捨棄自心貪愛之物,修安忍時要忍受他人的損害,修精進度時,也要行持一些苦行等等,這些痛苦在修道過程中必然會遇到。但這些痛苦與輪回中墮獄的痛苦相比,可以說微不足道,這種痛苦的時間非常短暫,而它帶來的義利卻是自他永恆大安樂。我們於今生中進入佛門求法修行,如果能精進,就意味著漫漫輪回長夜到了黎明,痛苦黑暗雖然還有一些,然而只是最後的一點。非常短暫的時間後,安樂光明將完全驅散痛苦的黑暗。這時候,我們必須付出最大的力量去精進修行,完全沒有必要對黎明前的黑暗生畏懼、退怯之心。
薩迦班智達說:“智者學時即困苦,貪樂安住不成名,貪圖微小逸樂者,彼將不會得大樂。”真正的智者在修學時會依靠苦行,如果貪圖安樂則無法成功,以小苦行而換取成功的大安樂,這是智者的選擇。就像一個稍有見識的人,如果自己腹腔內長了腫瘤,那麼他為了保全性命、恢復健康,就會盡早盡快去做切割手術,將腫瘤割除,雖然手術中要受一些痛苦,但他絕不會因此而退怯畏懼,錯失做手術的良機而導致疾病加重。為醫病而接受醫生療治的痛苦,這一點我看絕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吧,而為了醫治輪回中的萬病之源——煩惱疴疾,那為什麼不能忍受修持正法中的一些痛苦呢?雖然針對煩惱深重的末法眾生來說,要頓然斷除頑固的執著習氣,像吸毒者戒毒瘾一樣,開始時好像很痛苦,然而如果不頓然斷除,那麼下場會越來越悲慘啊!從另一方面來說,現在這種時代,我們放下一切來學佛修行,很多身心壓力也就沒有了,如果不出離,那麼你們在社會上的壓力有多大,生活狀況如何,大家心裡也有底吧。實際上按世間標准,我們修行人並不比世間人過得苦,在世間過生活要付出的艱辛努力確實是很大的,古大德們說過:“如果以世間人一生中的辛苦來用於修正法,必定會成就!”
醫皆以小苦,療治令病除,
為滅眾苦故,當忍修行苦。
醫師治病時,常以一些有輕微痛苦的療法,來療除病患疴疾的大苦;同樣,為了消盡輪回中的無邊痛苦,現在應當忍受修行中的些微苦行。
疾病是折磨人類的四大苦之一。人一旦患上疾病,體力消失、周身不適,有著種種痛苦,有時甚至超過死亡之苦。如果有合格的醫師治療,這些痛苦基本上都可以遣除,醫生以藥物、針灸、動手術切割等等各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疾病的苦害。雖然在治療過程中,病人也要受一些苦楚,比如說喝藥時要忍受一些苦澀的味道,注射、針灸、切割手術也有一些疼痛恐懼等,然而這些苦與病苦相比之下,極為輕微而且時間也很短,其後果卻是能為自己帶來健康安樂。因此,只要是稍有遠見的人,都會很樂意接受醫生對自己的治療,我們修行佛法的過程,其實與此道理相同。眾生陷於三界苦海之中,有苦苦、行苦、變苦三大痛苦總攝的無量無邊之苦,以前五世達賴喇嘛寫過:“三界三苦所禁锢,輪回本性苦無邊。”《四百論》中說:“於此大苦海,畢竟無邊際;愚夫沉此中,雲何不生畏。”輪回的名言本性就是痛苦,然而眾生愚昧麻木,對此竟如不見不聞一樣,不生怖畏。在佛陀的教導下,有福緣的眾生認識到了這一點,因而不甘墮落受苦,發起了追求解脫的意樂。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說:“慧者信佛語,已信者知苦。”“知病離苦因,取無病修藥。”有緣者聽聞到佛語,知道自己為業惑疴疾所縛,正處於生死苦海的無量痛苦之中,為了息滅眾苦,依佛陀大醫王之教,去服取正法甘露妙藥。在這個過程中,縱然有一些小痛苦,然而只要是有理智的人,肯定會心甘情願地忍受,因為這些小苦可以息滅眾多劇苦,帶來無窮的安樂,這是拯救自己的行為,每個修行人理所應當去欣然而受。
凡常此療法,良醫皆不用,
巧施緩藥方,療治眾疴疾。
然而,這只是世間常醫治療之法,醫王佛陀並不如是采用,他會更善巧地使用最緩和的妙藥良方,使眾生於不逸不勞中療除嚴重的輪回疴疾。
以醫療小苦去代替大病苦是世間一般醫師所用方法。在醫治輪回疴疾時,無上大醫王釋迦牟尼佛所用的無死甘露妙藥,與世間常醫大不相同,他使用的是更為和緩有效的醫方。佛陀觀三界眾生猶如愛子,因而針對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采用了極其溫和平緩並令人樂於接受的對治方法。世尊所賜的甘露妙法,其主要成分是甘醇柔和的慈悲智慧,再佐以無量善巧方便,讓眾生遠離逸樂勞倦二邊,於安樂道得安樂果,消除生死煩惱疴疾。相應不同眾生、不同煩惱,世尊隨其意樂根基而施以救護良方,每個有緣者在諄諄教導下,踏上修學佛法的正道時,其安樂無法形容,而一切痛苦病根也會在無比的大安樂中銷跡無余。一些在世間擁有大威權與眾多財富的人,在家時並沒有感到過安樂,而時時為輪回眾苦所折磨,但捨棄一切而出家修行後,卻是走到哪兒都是無牽無掛、無憂無慮,一天到晚連呼“快樂得不得了”;很多人在家時是惡業累累,煩惱痛苦深重,後來走上修行佛法的正道,服用了世尊的甘露妙藥後,除盡了相續中一切生死痛苦病根,於安樂平和的一生中,得到了無上的解脫果。我們稍有修證的人也會有一些經歷感受,沒學佛法之前,一天到晚總是覺得心裡不自在,為種種煩惱所驅使而勞累痛苦不堪,服用正法甘露後,這些心裡病症便消失了,在身心自在安樂中,趨向更為自由而安寧的解脫彼岸。佛陀療治煩惱的醫方確實是無比善巧、和緩,使眾生在感到愉悅安樂中巧妙地斷除煩惱疴疾,這是世間常醫無法可比的無上善巧方便。
現在有些人說:“佛法好像對我沒什麼加持,我修了很久都沒感應,還不如某某外道法,與我好像很相應啊!”這種人真是可憐,惡業果報與魔障現前了自己還不能察覺。末法時代的眾生,由於惡業習氣深重,經常為惡習所催而無法自主,他們並沒有真正服用甘露妙法踏上正道前,煩惱惡業會如海湧現,這時候有些人不察己過,反而認為佛法沒有加持,轉而為魔障惡業所轉,為魔所誘,趣向更深的苦薮。除了上師三寶之外,此世哪有可依怙之處呢?如果自己失去對三寶的信心,認為佛法沒有加持,這便是惡魔現前,來擾亂自己修行。大家對自相續要善加觀察,如果煩惱漸漸減弱,對三寶信心增上,那就證明自己的修行沒有偏誤;如果煩惱更增,信心減弱,這時候務必警惕,這便是惡業障道,魔障現前,如果不勵力祈禱上師三寶,忏除罪業,而是隨順煩惱魔的誘惑,那就只有墮向深淵了。
佛陀先令行,菜蔬等布施,
習此微施已,漸能施己肉。
一旦覺自身,卑微如菜蔬,
爾時捨身肉,於彼有何難?
佛陀首先教人惠施菜蔬等容易施捨的物品,等到習慣了微小的布施後,漸漸就能學習施捨自身骨肉等大布施。一旦覺悟自身空性的本質,對之生起了像菜葉一樣無足輕重的感覺,那時候捨施身肉,對他又有何困難呢?
在修菩薩行時,佛陀教導行人先從布施開始,先以菜蔬等無足輕重的財物施捨給他人,久而久之心量可漸漸放寬,我與我所的執著在熏習下漸漸減弱,然後才嘗試施捨較大的財物,乃至身體肢分等,這樣層層遞進修習,如果養成了習慣,也就毫無困難可言。有些人在開始接觸大乘法門時,聽到修持菩薩行要布施頭目手足,馬上就生起恐怖,但實際上,這種修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到了那種時候,你既不會恐懼,也沒有痛苦。佛陀以現見一切的智慧,洞察了一切事物發展的規律,知道一切眾生各自所喜樂的法門,如同慈父了知兒女的習性一般,以極為善巧的方便漸漸引導教育成材。對於悭貪習氣深厚者,佛陀甚至讓其先練習從自己左手拿財物施捨給右手,習慣後拿一些菜蔬、柴火等價值微薄的物品施與他人,使施捨的習性慢慢成長,然後再拿較為值錢財物進行施捨……漸漸串習後,就會如同薩迦班智達所言:“無論一切任何事,若人習慣無微難,如同學習工巧明,修學佛法也不難。”到一定程度時,最貴重的財物也會同菜葉一樣,可以毫無貪執地布施。在修習過程中,佛陀並沒有讓我們從難以進行的法門開始入手,比如說布施自身,世尊在很多經典中對凡夫人作了明確的遮止。
眾生墮入輪回受苦之主因,即是愚昧地貪執我與我所。在修習布施的過程中,修行者漸漸捨去這些貪執後,會覺得自身卑微如草葉一般,同時,對眾生的大悲心也會因智慧增上而增上。這時候,他的布施行為在旁人看起來,固然是想都不敢想,然而在他自己的境界中,不但沒有痛苦,反而因滿足眾生而生起無比的安慰與欣喜。《入中論》裡說:“且如佛子聞求施,思維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何況菩薩施一切。”月稱菩薩在此論的自釋中引用了《虛空藏三摩地經》中的教證說:“如大娑羅樹林,若有人來伐其一株,余樹不作是念:彼伐此樹未伐我等。於彼伐者,不起貪嗔,亦無分別。菩薩之忍亦復如是,此是最清淨忍,量等虛空。”菩薩以清淨無我智慧與強烈的大悲心,聽到眾生求自己施身的聲音時,馬上會生起聖者入滅定也無法相比的安樂,那時他施捨自身肢分,像砍樹木一樣,決不會有什麼痛苦的分別念;那時施捨自身,如同施捨菜葉一般,又會有什麼困難呢?對於證悟了空性實相的菩薩來說,對身心都不存在著苦受執著,只是由救度眾生的強烈悲心所催動、長久地顯現在世間。這種顯現如同《經莊嚴論》中所言:“由是諸法視如幻,生處如入游戲園。”菩薩投生在輪回六趣中,如同在花園中觀賞風景一樣,自在而愉悅,那會有什麼痛苦覺受呢?因此,在凡夫位看來的施身苦行、難行,在登地菩薩的境界中,都是毫無困難的安樂行。
很多人以為,在修學菩薩行時,必須把自己的妻子、兒女、頭目身肢等一切全部都布施,這樣太可怕了,自己肯定做不到,因此而疑懼畏縮,這都是沒有聞思理解修學大乘菩提道次第的原因。如果對循序漸進的菩提道次第法門有全面認識,這類疑懼誠然是不必要地擔心,也是以小人之心去測度大人之行而生的畏懼。在座諸位今天聽到了菩薩的布施行後,雖然自己尚無力如是去仿效實踐,但在自心應發起猛烈的意願:願我早日也能達到無難施身肉的境界,以自己的一切去滿足眾生!
身心受苦害,邪見罪為因。
惡斷則無苦,智巧故無憂。
眾生感受身心苦害,其因即是執著身心為我的邪見而造罪業。登地菩薩淨除了罪業,故無有苦果;善巧通達了無我智慧,所以坦然無憂。
輪回痛苦的唯一來源是眾生無明顛倒之邪見,由無明邪見錯誤地執著身心為我,引生出我與我所執,為了我與我所又造下了無量罪業,如是罪業成熟時,身心便會感受無量痛苦。《入中論》中說:“最初說我而執我,次言我所則著法,如水車轉無自在。”眾生由無明邪妄而產生了“我”與“我所”執,由此而為業惑所染,陷於三界六道中如水車一樣輪轉不休,毫無自在而受眾苦逼迫。而實質上,“眾生猶如動水月”,其性空寂而不可得,如水中月影一樣,哪兒有什麼痛苦損害呢?如果能通達中觀正理,破除邪見,通達身心五蘊本來無我,那麼痛苦又在何處可安立呢?也就是說誰會痛苦,什麼是痛苦呢?如同《心經》中所言:“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見道以上的菩薩,正是破除了一切我執邪見,現見五蘊無我,斷除了罪業,故身心安泰超越一切憂苦,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彼既無身苦,更何有意苦,悲心救世苦,故久住世間。”菩薩從根本上斷除了身心痛苦,恆時安住於無可言喻的平等清淨安樂之中,此中無有任何掛礙恐怖,可以自在地顯現度生事業,根本沒有我們凡夫所擔心的那些痛苦。
福德引身適,智巧令心安,
為眾處生死,菩薩豈疲厭?
廣大的福德使菩薩身體健康舒適,善巧的智慧更使菩薩心意寧靜安樂;為了利益眾生而住留生死輪回,大智大悲的菩薩怎會有疲勞厭倦之心呢?
大乘行人生起真實菩提心,進入大乘道次第的修行後,大悲智慧即會日漸增上,他會斷盡惡業,唯一精勤地饒益眾生,積聚起無窮無盡的福德智慧資糧。如是巨大福德所感召的色身,自然會圓滿無缺,恆時康樂無病。登地菩薩通達了一切諸法無我的本性,現量見到了實相光明,因而心中無有任何掛礙,恆時住於寂靜調柔的安樂之中。通達“人無我”與“法無我”,這並不是把一切法都觀想成空無,什麼也沒有,像空房間裡的空一樣,二無我是一種遠離四邊戲論的大安樂境界,是遠離了名言戲論的“常樂我淨”之境界。這時菩薩見到眾生由無明而冤枉地受苦,無邊的大悲心會自然地爆發開來,為救度眾生而住留在生死輪回中,精勤地行持著饒益行。菩薩雖然住於生死輪回之中,然而卻是如《華嚴經》所說:“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絲毫沒有染著,沒有任何生老病死的羁縛,因而他不會有任何困難痛苦的感受,也不會有疲勞厭倦之心。如同《寶鬘論》中所言:“由癡苦心生,貪嗔怖欲等,彼因無依智,遠離諸心苦。所有身心苦,不能損惱故,直至世間盡,度生如何厭。有苦時雖短,難忍何況長,無苦而安樂,時無邊何妨。”如果像凡夫一樣有業感染污,或者像阿羅漢那樣唯求寂滅安樂,菩薩也就不可能住世度生無厭,而菩薩福德智慧廣大故身心無苦唯樂,但以“悲世間二苦,故恆住生死”,這樣具足大智大悲的菩薩,恆住生死精勤度生,乃至輪回不空,菩薩仍是不會停止其大悲饒益行。
以此菩提心,能盡宿惡業,
能聚福德海,故勝諸聲聞。
故應除疲厭,馭駕覺心駒,
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
以殊勝菩提心的力量,能消盡宿世罪業,也能迅速積聚如海一般深廣的福德,以此故說大乘道要超勝聲聞道。因此應棄除對大乘菩提道心厭身疲的倦怠,欣然乘載菩提心的千裡馬,從安樂道馳向更殊勝的無上安樂,有智慧的人怎麼退怯捨棄菩提行呢?
凡夫眾生在剛剛開始接觸大乘佛法時,因為他們看到修習菩薩行需要很長的時間,要修很多苦行,而且大乘法義深奧難解,以此而導致自輕凌懶惰的現象比較普遍,其實這是不了解大乘法門的殊勝而致。發菩提心而趨入大乘道,其殊勝功德在本論第一品已有詳述,依靠菩提心,可迅速摧毀宿世所積的罪業,於短時期積聚如海的福德資糧。眾生轉生在輪回之中,其惡業習氣十分深厚,尤其是末法時代的眾生,雖然想修行解脫,然而惡習逼迫,常有“罪惡力大極難擋”之感,如果生起了真實菩提心,不管是勝義菩提心,還是世俗菩提心,那罪業就會如秋霜遇烈日一樣,剎那消盡無余。因此修習大乘法,首先看起來有些困難,然而依靠殊勝的菩提心,一切修行都會變得順利而任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如果不依靠殊勝的大乘法,而是進入以求自利為主的小乘法門,要想忏罪積資,其困難程度可就要大得多。去年大家聞思了《百業經》,裡面記載的基本上是小乘行者的公案,其中有些人對僧眾、聖者造惡口的罪業,雖然他們當時依小乘法門盡心盡力地忏悔,然而仍無法清淨,最後還是感受了可怕的惡報。如果入了大乘,依靠發菩提心的殊勝大悲智慧,這些惡業完全可以忏除清淨,而且只要如法地行持,不會再感受罪業的苦果。在小乘中是定業的罪障,通過大乘的殊勝方便,可以轉為不定業,乃至消盡。
在積累資糧方面,大乘行人發菩提心等方便法之殊勝,也遠遠超勝小乘法門。生起菩提心,不僅可以在一剎那積累巨大福德,而且在行菩提心生起後,縱然在昏沉睡眠之中,福德善根仍會不斷地增上,乃至得佛果之間也不會毀壞,而在小乘中是沒有這種積資方便的。與大乘相較之下,小乘人積資如同步行,而大乘行人積資如同開大卡車一樣,可以迅速高效地圓滿資糧。在證果的快慢方面,印度善天與慧源論師解釋“故勝諸聲聞”時說:“大乘道之證果遠比小乘快,無有菩提心攝持的修行善法,要證得出世的解脫,其速度很慢。”
入大乘發菩提心可無勤忏盡宿罪,積累廣大資糧,了知這些殊勝之處後,我們應當對大乘生起大歡喜心,而不應對超勝二乘法門的大乘道生厭倦。有些人以為大乘道需歷三大阿僧祇劫方可圓滿菩提,時間太久遠了,而實際上三阿僧祇劫只是一種表示說法。佛在《解脫經》中說:“所謂的無數大劫是指眾生無量界、根、信解不同而說。”菩薩在修道中生起一念有力的菩提善心,則能於一剎那積累多劫資糧,這類公案我們在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傳中聽過不少,因而,三無數劫(阿僧祇)並非是一種在外境上安立的時間。漢地禅宗的高僧大德們說三無數劫只是針對眾生相續中煩惱習氣而言,如能剎那見性成佛,便可在一剎那歷三無數劫。因此,我們不要被三無數劫嚇倒了,而應更深地理解大乘法門的殊勝,以歡喜心斷除一切厭倦、懶散,精進地駕馭菩提心的寶馬,於大乘安樂道直趨究竟解脫的大安樂佛果。
趨入大乘菩提道,依不可思議的方便善巧,五道十地的修行過程都會充滿安樂,這一點在前面已分析過。菩提心法門如同日行千裡之良馬,修行人一旦能熟練地馭駕,將會快捷而順利地抵達解脫的彼岸。如果是一個有智慧的人,能清楚地了解這些,就會對大乘道絲毫不生退怯,而會以毫不動搖的決心,修持菩提心法門。在《未生怨王忏悔經》中記載著在無量劫前,威嚴如來出世,一天如來與兩位聲聞弟子化緣後回歸精捨,路上遇見了三個玩耍的孩童。三個小孩看見無比莊嚴的如來與兩位尊者,生起了很大的歡喜心,把自己玩耍的珍珠璎珞分別供養了如來與兩位尊者,其中一位小孩在當時發願將來要與威嚴如來一樣,另外兩個小孩發願將來要與兩位尊者一樣。發願成佛的童子經無量劫的菩薩行後,成為釋迦牟尼佛,而另外兩個童子一位成為捨利弗尊者,另一位成為目犍連尊者。諸位想一想:他們發願的時間一樣,供品一樣,但因發心的大小區別,結果一位已經成佛,而另外兩位連初地菩薩果都沒得到,這就是大乘菩薩道與小乘聲聞道的差別,大家對此是否有些感歎呢!我們有幸聽聞到了佛法,如果是有智慧的人,千萬要對此加以注重,現在縱然遇到了萬般困難,也不能捨棄菩提心去唯求自利,要不然,你還要在漫長的時間中得不到究竟解脫。
勤利生助緣,希求堅喜捨,
畏苦思利益,能生希求力。
增進精進利益眾生的助緣有四種:希求心、堅毅、歡喜心和放捨心。而畏懼惡報痛苦和思維修法解脫的利益,能引生首要的助緣——希求心。
菩薩為了增上精進力,更好地利益眾生,必須依種種助緣,加強力量。如同國王為了降伏敵對勢力,要依賴強大的馬、步等四軍;菩薩要降伏、鏟除三大懶惰之敵軍,也必須靠四種堅強的助緣——希求心、堅毅、歡喜心、放捨心。所謂希求心,即是由信解因果等正見,而產生對修持善法的希望渴求之心,修行人由了知精進是一切福德善根之因,了知輪回過患及善業、惡業所感召的果報,而生起強烈的欲求精進之心,這是摧毀懶惰煩惱最有力,也是最根本的助緣。堅毅心,即內心堅定不移行持正法的一種毅力自信心,在以下也稱之為“我慢”,即對自己能夠戰勝懶惰,生起大精進力的自信心和毅力。具堅毅心的修行人知則行、行必果,猶如大山王那樣,決不會為任何困難所阻撓,一切懶惰魔軍在這種力量下,決無得逞之機。歡喜心,即是對自己所修善法的喜樂之心,有了這種踴躍無厭的喜心,則在修持善法過程中,一切厭倦懈怠都會遠離。放捨心,是指修行時張弛有節,當自己完成一件善法時,能如法地放捨,讓身心得到適當的休息,然後以最佳的狀態去修另外一件善法;或者當自己在長久修行而感到身心疲厭時,能暫時放下調整休養,然後再勵力進行。有了這四種助緣,則自己的對治懶惰、增上精進之修持自然會突飛猛進,不為一切所阻礙。
華智仁波切將此頌判為對治懶惰的總結語,也是與下面“修精進同品”之連結語,但在其他論師的講義中,此頌被判為修精進同品之總說。印度的布布達論師認為此頌在此處不連貫,與下頌的略說之義意義重復,故認為是後人所加;藏地的布敦大師認為此頌與上文“貪圖懶樂味”等頌文內容不連貫,如果沒有此頌解釋起來可能更方便;還有根索曲扎仁波切也有同樣的看法,認為此偈為後人誤加,不適於意義上的連貫,並與下文有重復的過失;賈操傑大師索性將此偈與下偈連在一起,釋為總說四助緣之偈。我們認真地分析,也覺得布敦大師的觀點有理,但無著、賈操傑、堪布根霍等論師在講義中,對此依文直釋,沒有加以評價,我們也就不輕易改動。然而對這些不同的觀點,也要有所了解,以便更細致地理解論文。
辛三、(修精進之同品)分二:壬一、略說;壬二、廣說。
壬一、(略說):
故斷彼違品,以欲堅喜捨。
實行控制力,勤取增精進。
因此為了斷除精進的違品,應該運用希求、堅毅、歡喜、放捨四助緣,以身心實行力與控制力,努力地斷除懈怠增上精進。
欲堅喜捨這四種助緣是斷除精進違品、增上精進的四種助力。有了對善法的欲願希求,修行人自然會趨入正法,盡一切力量去圓滿正法;有堅毅心則遇難不退怯;有歡喜心則如孩童對游戲歡喜踴躍一樣,能歡喜不厭於善法;有放捨心則能自主調節,松緊有度。這四種助緣是斷除懈怠不可缺少的四力,如同汽車的四輪一樣。
四種助緣在修行中,具體可表現為實行力與控制力。所謂實行力,就是不斷主動行持善法的動力,是以正知正念、大喜樂智慧而推動行持善法的力量,修行中的精進,其表現即在於實際行動。在精進實行的過程中,以智慧熏習可得到一種身心自在調整的能力——控制力,以控制力又可調控增長實行之力,如是相互推動增進,使精進愈來愈強,恆不退失。
在一些印度論師的論述中,將四助緣與二力並稱為六力,華智仁波切則分開稱為四增上緣、二力,當然增上緣與力本來是同一種意義。我們在修持過程中,必須具足並善巧運用這四緣二力來斷除懶惰、增上精進,否則,三大懶惰魔軍沒有那麼容易被摧毀。所以,大家應經常內省自心,看看自己有沒有對善法利益的了解、欲求;有沒有行持善法的穩固決心與信心;是否對善法有油然而生的歡喜心,恆時無厭足;能否善巧地調節增進修善法的能力,做到松緊適度,不張不弛。如果這些都能具足,則自己能漸漸得到實行力與自主控制的控制力,能順利摧毀違品,成就大精進。
壬二、(廣說)分二:癸一、積四助緣;癸二、出二力。
癸一分四:子一、說信助緣;子二、說慢助緣;子三、說喜助緣;子四、說捨助緣。
子一、(說信助緣):
信助緣即是希求心助緣,或說為信樂助緣,《阿毗達磨》中說:不為他緣所轉之定解即信樂。此處信樂有生定解信而欲求的涵義,若對某種善法功德有堅固不變的勝解信心,則自然會發起強烈的愛樂、希求之心,《經莊嚴論》中講信樂有十種功德,如增上福德、令身心快樂、趨入梵行等等。對精進信樂是修行人發起精進的前提,如果我們能對懈怠的過失與精進功德生起定解,生起對精進的信樂,那消滅三大懶惰敵軍,成辦精進大事業的四大軍隊,就有了強大的先鋒和旺盛的士氣。
發願欲淨除,自他諸過失,
然盡一一過,須修一劫海。
若我未曾有,除過精進分,
定受無量苦,吾心豈無懼?
在發菩提心時我曾發願:要淨除自他所積的無量罪過。但是要一一盡除罪過,必須修習一大海劫的時間。如果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培養出淨除罪業的精進,那麼將來一定會墮落受無量的痛苦,對此我怎能不恐懼呢?
在最初進入大乘時,每個修行人都發過菩提心誓言:要淨除自他所有的罪過,令一切眾生皆得無上安樂佛果。要實現這樣宏大的誓言,如果不精進努力,可以說是毫無成功的希望。因為自他相續中的煩惱罪業,要經過如海大劫的長時期修習,方能淨除。不要說所有眾生的煩惱罪業,就是自己的一分,比如說貪心過失,由於無始以來的熏染串習,它十分堅固,好像已成了自心的本性一樣。禅宗門下有一句老話:“久而久之,習以為性。”長時間串習,新奇之事也會成為根深蒂固的本性。頑固習性要斷除,必須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斷除自己的某一種習性,確實非常困難,這點各自都有過一些體會。平時覺察到了自己有某種惡習,然後發奮努力去對治,在開始時也許覺得很有效,這種惡習馬上便得到了止息。但過一段時間,自己忘了時刻對治,它很快就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樣,恢復如初,這就是習氣根深蒂固的表現。有些人稍微有過幾天省察身心、察過去習的修行,就想斷除自己的惡習,這是不可能的。你只作過幾次短短的修觀,或只是簡單地祈禱過幾次上師加持,就想一勞永逸,根除無始以來的過失習氣,這只不過是一種凡夫的癡心妄想而已。大家回想以前高僧大德是如何對治自己的煩惱習氣,是如何要求弟子們長期磨練修持,便可明白自己應怎樣去做,才能斷除過去習氣。華智仁波切的上師規定弟子們至少要念誦一千萬百字明來忏除宿罪,可是現在的修行人,有多少人能達到這個程度呢?如果不下工夫,那麼自己的菩提心誓言只是會停留在口頭上,而真實成就也只是如同空中樓閣而已。《大智度論》中有一個比喻說:魚產的卵數量多得稀奇,但能孵化成為魚的卻少之又少,同樣,發菩提心的人雖然非常多,然而最後成就誓願的人卻只是少數。而其中原因,就在於修行的精進力不夠。
要一一淨除過失習氣,都要在一大海劫的時間中付出極大的努力,而我們從無始以來一直沒有為此而精進過,至今尚是煩惱罪業深重的凡夫。自相續中的煩惱罪業,如不及時忏淨,將來必定會感受果報,墮落在惡趣受無邊的痛苦煎熬。自己曾在十方諸佛聖尊、金剛上師前發下要淨除自他一切罪過的大誓願,而在實際中卻沒有實行,甚至背道而馳。這種欺騙聖尊的惡業,它的果報會如何,稍有因果常識的人應該很清楚。違背誓言,無論在顯宗,還是密宗中,都是最極為嚴重的罪業,其後果也非常可怕,對此我們難道沒有絲毫畏懼嗎?
發願欲促成,自他眾功德,
成此一一德,須修一劫海。
然我終未生,應修功德分,
無義耗此生,莫名太稀奇!
最初我也曾發下誓言,要努力促成自他解脫成佛的眾多功德,而要一一修成其中的功德,都必須修習一大海劫的時間。可是直到現在,我尚未成就絲毫應修成的功德,毫無意義地虛耗了人生,真是莫名其妙啊!
上兩偈是從斷除過失的角度,引導我們對精進生起信樂,此處是從積累功德的角度而作引導。在最初受菩薩戒時,每一個入大乘者發願要促成一切眾生圓滿功德大海、成就無上安樂的佛果。佛有多少功德威力呢?這點我們只能以“無量無邊”來勉強地概說。在實際上,佛功德的一分也是極為廣大,要成就必須在長劫的時間內精勤努力。《寶鬘論》的第三品中說:“從不思議福,出生佛妙相。”盡世間所有的獨覺羅漢及小乘有學無學聖者福德的十倍,僅僅能感召佛的一毛孔相;成就一切毛孔相的百倍福德才能感召佛陀八十隨好中的一種隨好;出生一切隨好的百倍福德才能感召佛陀的三十二相中的一種;成就三十二相的千倍福德方能成就佛陀的眉間白毫相;而出生眉間白毫的十萬倍福德方能成就其無見頂相……佛的一毫毛孔福德,就要十倍於世間所有聲緣聖者的福德,要積累這分福德,需要奮斗多少個大劫,自己應該好好地想想。自己雖然每天都在發願,要促成一切眾生成佛的功德,在實際上有沒有想過:這些功德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精勤才能成就,而自己有沒有如是去努力過呢?我們在今生確實沒有下過多少功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於無義瑣事中虛度了寶貴的人生,一直秉持著這種與行願背離的行為,那我們到底想干什麼?真是想不通啊!
這一段需要大家作甚深地反省,經常思維反問自己,使自相續與這些甚深的妙法相應。我們如果細心地思考、觀察,不難發現自己與這些要求相差有多遠。我想《入行論》中的詞句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簡易,然而其深遠意義,真正能理解到的人不會有多少,而真正能修持以期達到這種層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啊!以前華智仁波切總要隨身帶著《入行論》的法本,把它作為一生中修持的法,如果在座中有人也能如是在一生中不斷思維、修持這些法義,努力使自相續與法相合,到有一天,如科學家榮格所說:“我一生不能離開的好友——《西藏度亡經》”,你也生起“《入行論》是我一生中最好的伴侶,我一刻也不能離開”的念頭時,修行也就會有堅定的境界。
吾昔未供佛,未施喜宴樂,
未曾依教行,未滿貧者願;
未除怖者懼,未與苦者樂;
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
我未曾對諸佛作過廣大供養;沒有以廣大喜樂施於眾生;不曾遵行如來的教法;也不曾以財物受用滿足貧窮者的心願;我未曾消除畏懼者心中的恐懼;也不曾使痛苦者獲得安樂;我今生只是令母親飽受懷胎之苦而已。
雖然發了無上的菩提心,但是省察自相續與行為,由於自己對修行善法的信樂動力不夠,許多應該修的善行卻一直沒有做。大家應如是一面細細檢查身心行為,一面應呵責自己,使相續得到轉變。
從上供方面說,由往昔到現在,我們對十方諸佛三寶沒有誠心誠意地作過廣大供養。無論是實物供養或意幻供養,每個修學者都必須如法經常舉行,然而自己卻因懈怠,沒有能精進供養具無邊功德與加持的三寶,致使自己尚未得到大加持生起殊勝功德。然後從下施方面看,從往昔發心到現在,也沒有給眾生施予充滿種種歡喜安樂的“喜宴”,此處之“喜宴”包含很多層次的內容。《妙瓶》中說:“此處喜宴指修造佛塔像寺廟等,能使眾生享受到喜樂的善法。”其他講義中說此“喜宴”,指以衣服飲食等種種財產受用施予眾生而使他們生歡喜的善行。這些令廣大眾生享受歡樂的善法,如果曾精進修持過,那自己肯定已積聚了廣大福德,然而自己也未曾如是去精進施捨。從往昔發心至今,我們也沒有奉行如來的教導,自己去努力聞思修行,如法取捨;未以講法等方式去弘揚佛的教法、證法;未曾供養僧眾精捨伽藍喜樂園等,令僧眾生喜(此三為未曾依教行)。雖然在往昔發了廣大菩提心,要利益一切眾生,但從未滿足過貧窮困乏者的願望,一方面對內,自己未曾如實地精進聞思修持,另一方面對外也未曾修過利益眾生的法行。對世間那些具有甚多怖畏痛苦的眾生,我們也未曾為消除他們的怖畏而努力過,不但沒有考慮過增上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這些可憐的眾生,而且大多數時候甚至對眾生的怖畏痛苦置若罔聞。根霍仁波切在釋此句時說:“對於有生命怖畏的眾生沒有予以幫助,去行持如放生等無畏布施。”圖美仁波切在講義中說:“‘依教行’指法布施,‘滿貧者願’指財布施,‘除怖者懼’指無畏布施。”總的來說,世間眾生在生活中充滿了輪回的種種痛苦,對這些身心為痛苦所纏縛的眾生,我們並沒有如當初發的誓言那樣去精進修行,給他們“宴飨成佛樂”,使他們得到安慰快樂。
如果對上供下施的菩提大願一點也沒有去付諸實際,我們今生得到人身,也就毫無實義。如果不去修習善法,即使不為任何惡業,自己今生投胎為人,也要給母親帶來巨大的十月懷胎之苦,以及養育等維生痛苦而已(“吾令母胎苦,唯起痛苦已”在不同的講義中,解釋不同,有的解釋為“於胎中,令母苦”,有者解釋為“於胎中,自己感受生苦”)。自己在往昔多生累劫的積聚福德,今生才得到了這個人身,如果只是給母親增添痛苦,而無其他任何意義,這樣的身體與行屍走肉又有何區別呢?渾渾噩噩地虛耗了人身寶,漫漫無期的痛苦將是後世唯一果報。
從昔至於今,於法未信樂,
故遭此困乏,誰復捨信樂?
從往昔入輪回到現在,我一直未曾對佛法生起過信樂,所以落得如此困頓貧乏。明白了這點,那麼現在誰還會去捨棄對正法的信樂呢?
自無始以來直至現在,眾生沉淪於生死巨苦之中,一直沒有解脫,其原因就是,對正法沒有生起信樂,因而沒有以希求歡喜心趨入解脫正法。世人時時刻刻都沉溺於五欲六塵的幻境中,對於覺醒生死大夢的正法,就像是草置犬前,一點興趣也生不起來。有些人雖然在形象上已經出家了,然而俗家習氣仍然很厲害,即使是到了寂靜的山中,依止了善知識,對佛法的信樂仍然生不起來,對聞思修行一點興趣也沒有,這種人的業力也是一種不可思議吧!
由於沒有信樂,我們於多劫輪回中都沒有能趨入解脫的安樂大道,沒有正法光明的指導,自己於生死痛苦大黑暗中,像瞎子一樣狂奔亂撞,遭受著種種難忍的身心大苦。大家想想自己現在的處境,本來有情都具足如來德相,具足如海的功德,然而自己陷於輪回生死噩夢中,為種種可怕的夢魇所折磨,冤枉地受著困頓痛苦。如果是有智慧的人,明白了這些道理後,絕不會自甘受苦,而應奮力生起對正法的信樂,尋求解脫光明。由於宿世業力與今生的熏習不同,我們之中在信樂正法這點上可以說是千差萬別,有的人對善法意樂很強烈,平時聞思從不間斷,供水做食子打掃經堂等等,對這些積集福德的善行也很積極;而有些人對世俗八法特別感興趣,一讓他進經堂聽法、修法,腦袋馬上就耷拉下來睡著了,但與他人打開“绮語之門”,談一些世俗亂七八糟的事情時,眼睛馬上睜得大大的,精神抖擻……有這類毛病的人,請務必替自己的前途後世想想,薩迦班智達說:“是因前世未求學,今見終身成愚者,因恐後世成愚昧,今生再難亦勤聞。”前世因惡業纏縛,未能對信樂正法廣學多聞,所以今生成為了這樣淺陋的愚者,如果害怕後世再像今生一樣愚昧無知,那麼現在有再大困難,也應精勤地聞思修習。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他會以猛厲有力的信樂力去趨入正法,利用短暫的人生尋求正法。因他明白在往昔未能信樂精進於正法,縱然在一些善知識前聽聞過佛法,然而如《大智度論》中所說那樣:“聞諸妙法道,不能以益身,如是之過失,實由懈怠心。”今生如果再不以大信樂力發起精進,那麼來世肯定會更為痛苦,愚癡煩惱會串習得更為頑固,那樣什麼時候才能從三界火宅中得到解脫呢?
當然,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有些人雖然聽聞到這些法義,仍然難以生起對正法的信樂。藏人有句俗話說:“老狗在屋頂,始終往下看;雄鷹縱處地,昂首眺藍天。”慣於造惡業的人怎麼勸告,他還是對善法不會有興趣;而對正法有強烈信樂的人,縱遇萬般違緣困難,也不會失去對正法的希求。在座各人當善自思維,今生得到了暇滿人身,這是永善永惡的關鍵,此時不把握自己,後世你該怎麼辦呢?在《阿育王譬喻經》中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人在過路時,看見路旁有一具屍體,上空有一位天人在給這具屍體散花。過路的人見此覺得很奇怪,就詢問那位天人:“請問,你為什麼給屍體散花呢?”天人告訴他:“這是我前世的身體啊!前世我依靠它孝養父母,遵守因果而廣造善業,所以現在能投生天界享受妙樂。它對我恩德這麼大,難道不值得散花供養嗎?”但願我們也能依此人身,對因果正法生起信樂,而勤修不懈,於後世中也能對自己的屍體充滿感激贊歎!
佛說一切善,根本為信樂。
信樂本則為,恆思業因果。
本師釋迦牟尼佛說,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對善法勝解信樂和希求。而產生信樂善法的根本,就是經常思維因果報應的道理。
佛在《慧海請問經》中說過:“一切善法成就之根本乃為信樂。”如果沒有信樂,則從根本上失去了修善法的內在主動力,沒有內在推動力,那我們不可能精進修行佛法,求證菩提。根霍仁波切在講義中說:“信樂上等者,其修行也會上等;信樂為下等,那麼他的根基再好,也必然是下等修行人。”信樂是修行佛法的根本,這一點大家應該能明白,你對某種法有信解、希求,才會去作;如果你對某法像狗對青草一樣沒有任何興趣意樂,則根本不會成就這種法。
信樂對成就正法如是重要,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生起信樂呢?這是很關鍵的問題。如果僅僅講解信樂佛法如何重要,講得再多,可是有些人天生對正法生不起信樂,他雖然明白了信樂的重要性,可是仍然不會生起來,那怎麼辦呢?《文殊剎土莊嚴經》中說:“一切諸法依意樂,意樂依於因緣生。”意樂亦需依靠種種因緣才能生起,此處意樂與信樂的意義相同。對善法生起信樂或說意樂的根本因緣即是恆常思維因果正見,如果能對因果規律生起定解信心,則對修行佛法生起堅固的信樂。因果是世間無欺規律,我們造何業,便必定會感受何種果。有些人暫時沒有對經論作過廣大聞思,不能從理論上理解因果正見,但依靠世間許多因果實例,也可以生起對斷惡修善的穩固信心、希求。如果你拋棄成見,以客觀的態度去觀察,必然會發現在每一件事物的發展中,都有它特定起因、條件等,這是世人無法否認的因果規律。拉喇曲智仁波切在《極樂願文》的講義中講了一個故事,以前藏地有一個人由於某種因緣,被投入了監獄,而且戴上了沉重結實的鐵鐐铐。監獄中的生活,人們誰也不想多嘗試,那位入獄者自然也是想早日脫離這種環境,於是他一心一意念誦蓮師遣除障礙的祈請文,後來手腳上的鎖鐐突然全部消失了,面前出現了一個身穿白色衣袍的人,告訴他跟著出去,他有點害怕,因為光天化日之下,看守們都能看見,這樣走出去豈不是送死嗎?然而那位白衣人帶著他大大方方地從看守面前走過,監獄裡的門也一扇扇地自動開啟,別人卻如同目盲耳聾一樣,一點也沒察覺到。他的經歷也有很多人知道,這些在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確確實實地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在訴說著無欺的因果規律,告訴世人三寶佛法不可思議的利益,如果具足基本的正信,那麼外境萬事萬物,都是讓你想起因果佛法的善知識,可以讓你時刻增上對解脫正法的信樂。
痛苦不悅意,種種諸畏懼,
所求不順遂,皆從昔罪生。
痛苦、不快樂、各種各類的恐懼,所有的欲求不順遂,這一切惡報都出自往昔的罪行。
要進入佛法,首先必須具備因果正見。如果對因果沒有正確的理解,對正法的功德利益生不起信心與歡喜,那麼對佛陀所宣說的正法生不起希求心,也就根本不可能趨入正道,更談不上得什麼果了。所以為了增上對正法的了解與信心,需要對因果正見進行反復地思維,使自心對善惡因果報應的真實法則生起堅定信心,這樣才能對斷惡修善生起信解希求,精進心也就會自然地增上。
我們平時勸他人應精進修法,只不過是一種無力的口頭言語而已,實際上起不到很大作用,如果從根本上入手,讓人明白因果不虛、輪回可怕,那麼對解脫善法自然會生起希求。人們在日常中,有著種種的痛苦覺受,像生病、疲勞、受傷等等,身體上的痛苦每個人都有過感受;還有不悅意、不舒暢,這是心意上的痛苦。在《俱捨論》中,身苦與意苦是分開而言的,實際上身語意之苦皆為心意上的感受,只是因其執著對境不同,而有這些分別。在世間有種種人與非人、猛獸、瘟疫等天災人禍之恐懼,對後世墮三惡趣受苦之畏懼等等;還有自己所求不得,願望不能滿足之苦,如人們希求名利享受等,往往因所願不能實現而受到折磨。以上所說的這些痛苦,其實可以包括在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不欲臨這八苦之中。通常人們在遭受這些痛苦時,總會往他人外境上找原因,將之歸咎於別人或自己偶爾的處事不當,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這些痛苦禍害的根源在於自己往昔所造的罪業,由於這些罪業的果報成熟,自己才會不斷地感受痛苦。
“眾生諸苦樂,佛說由業生”,眾生所遭遇到的一切,皆有其特定的業因。無論是身心疾病、痛苦,或顯現上是外境別人傷害自己而造成的痛苦,無一不是往昔的惡業所感。因此,在感受這些惡業苦果時,應該轉為道用,立即想到業果報應的道理,增上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與信心,增上自己對斷惡修善的信樂。
由行所思善,無論至何處,
福報皆現前,供以善果德。
如果實行了所信樂的善法,那麼他無論到什麼地方,善行的福德果報都會現前供養他以安樂。
如果一個人心地善良,始終能從內心對善法生起歡喜,能經常履行自己的善願去利益他人,那麼這種人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會享受到身心安樂。因為他的善業會如影隨形,為他帶來福德善果。如《格言寶藏論》中說:“智者離開自處境,至於余處更受敬。”具足善心善行功德的智者,即使他到了陌生的地方,更會受到別人恭敬,因為他時時以善法供養三寶、布施利益眾生,這些善法也就會反過來以福善安樂果供養他。以前藏地的老修行人有這麼一句話:“有一定修證的修法者,不管在何處都能增上善法,得到眾生的恭敬與贊歎。”性格善良、行為如法,有一定修證的修行者,無論在哪兒,都會利益他人,別人也會恭敬供養他。像我們中間一些善良的修行人,無論他到哪兒,福德善果都會現前,受到信眾們的恭敬。
精進於善法,能為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福善安樂,這是客觀的因果規律。佛經中說:“如是造福者,今生或來世,福報如親友,享用諸安樂,是故為後世,應當積善德。”如果能清楚認識到行善積福可感召安樂果,對修行善法也就易於生起信心和意樂,那麼我們的修行必定會成功,否則,對善法因果沒有正信,如同大廈沒有堅固地基,修行正法的事業必定不會穩固。
大家現在應反觀,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我現在所感受的種種快樂,都是往昔善業的果報啊!”尤其是在別人贊歎、供養我們時,如果能有這樣的感受,一方面可以熏習自己對因果的信心,避免傲慢煩惱的產生,一方面加強自己對善法的信樂。經常如去思維,就會習慣以身邊的每一件事去思維、觀察因果業報。<, /FONT>
惡徒雖求樂,然至一切處,
罪報皆現前,劇苦猛摧殘。
為非作歹的人,雖然想得到快樂,但是他走到任何地方,罪業的惡報都會現前,劇烈痛苦會折磨摧殘他的身心。
世人的性情盡管千差萬別,然而在希求安樂這點上,基本上相同。但是在追求安樂時,有一些很愚昧的眾生,采用一些非法手段,比如社會上有些歹徒,為了財富而持槍搶劫、販毒等,無惡不作。這些人開始時也許得到一些財富受用,但他們內心絕不會因積聚錢財而安樂,無論走到哪兒,恐懼不安、空虛等情緒都會如影隨形,使他們越來越痛苦。如果不改惡從善,為非作歹的惡徒像吸毒者一樣,縱然想尋求快樂,最終卻唯有飽受身心痛苦的摧殘,因為他們的所欲與所為相背,以造惡業的方式無論如何努力,所得的只有累累苦果而已。
業果是世間無欺的規律,眾生在六道中轉生及感受苦樂,都是由業而招感,在此,大家應了解一些業的種類。業從感受的過程上分,有引業和滿業兩種。所謂的引業,就是有情轉生至某處的決定業;而引生這一過程所感受苦樂的業,稱為滿業。眾生在轉生六道時,其引業、滿業可有四種不同情況。一、引業善,滿業善:比如轉生為天人者,其引業為十善業,他在天界享受種種安樂,於同道眾生中較他人的受用更為圓滿,這些安樂是他往昔所為善的滿業所感;二、引業惡,滿業善:比如在餓鬼中,有些鬼具大力及福德,富如天神,這便是由引業惡而滿業善所感之果;三、引業善,滿業惡:比如轉生為人,但恆為他人役使,無有自由而痛苦不斷,沒有學佛的機會,有的欲界天人,雖然身為天身,卻缺乏受用,一輩子非常貧窮,這些都是引業善、滿業惡而招感的果報;四、引業惡、滿業惡:如墮入地獄,恆時感受無量痛苦者,即是由引業、滿業皆惡而招感的惡果。以上是以轉生而言引業、滿業的不同,其實在每一事件之中,都可以用引業、滿業來分析,比如說有些人來到學院,能於心情愉悅中順利地聞思修行,沒有什麼障礙和痛苦,這便是感召這個果報的引業、滿業皆善之表現。而有些人能來學院,其引業雖是善業,然而他的滿業不好,在學院裡即便只是住一個月,也是充滿痛苦。有些居士的引業惡,沒有到寂靜聖地修學的福報,只能住在嘈雜的城市之中,然而如果他的滿業善,他在那種環境也有機緣皈依佛門,認真修法;如果他的引業、滿業皆惡,也就只有住在那樣惡劣環境中,無有修善法的機緣,終生充滿痛苦。對於業的種類作用差別,在《俱捨論》中講得比較廣,如定業、不定業、黑業、白業、雜業等等,如果能聞思理解這些法義,對因果規律與現象的許多疑問也就會消盡。
眾生因為愚癡,昧於因果,對善法毫無信樂,雖然欲求安樂,卻恆依三毒煩惱,造作種種惡業,以此而唯有恆時受苦而已。藏族民間的俗語說:“惡人無論至何處,一路總會有坎坷。”惡業深重的人,不管到何處,他所感受的總是痛苦之境,如果他對此仍是執迷不悟,只有越墮越深。我們對於這些因果多加觀察思維,就一定會對因果生信心,對善法生起強烈的信樂。
因昔淨善業,生居大蓮藏,
芬芳極清涼;聞食妙佛語,
心潤光澤生;光照白蓮啟,
托出妙色身,喜成佛前子。
因往昔所修集的清淨善業力,佛子將生在廣大的蓮花苞中,其中妙香芬芳、清涼無比;由於聽聞通達了佛陀以妙音所宣的甘露法語,身心滋潤而生出光彩;在佛光的照耀中,白色的蓮苞緩緩綻放,花蕊上煥然托生出殊妙的色身,欣喜地成為佛前之法子。
大乘修行人以正知正念修持大慈大悲、六度四攝等清淨善業,依這些善業功德的力量,後世即可轉生到極樂世界等清淨剎土。清淨佛剎中,投生者一般都在清淨的蓮花中化生,這種投生方式與胎生有很大區別。眾生在投胎出生的過程中,要受很多痛苦,如《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所言,在住胎時,母親不當的冷熱飲食、行動等,都會讓胎兒感受到劇烈痛苦。而在清淨剎土中依蓮花化生,如《無量壽經》中所說,就連痛苦的名字也聽不到,所觸所受全是無比的芬芳妙香、清涼悅意。住在蓮花苞中,飲食也不像娑婆世間那樣食用有漏的食物,而是以諸佛所降的妙法甘露為食,佛法甘露使佛子的身心得以滋潤成長,煥發出美妙莊嚴的光輝;諸佛菩薩的智慧光芒照耀下,潔白的蓮花自然開啟,托生出花蕊上的佛子。轉生於淨剎中的佛子,因諸佛不可思議的功德願力加持與本身功德的感召,具足種種殊妙的相好。佛子就這樣生在具足圓滿斷證功德的如來面前,恆常聞受大乘佛法,享用佛法甘露,身心自在安寧,沒有任何痛苦與煩惱。這些安樂都是佛子在往昔所造的各種善業所感,只要有殊勝善法功德,修行人皆可得到這種無比清涼的大安樂。
我們作為修行人,應該對這些安樂都會有向往希求,然而僅僅是向往也不行,要想得到這些安樂,必須靠自己對善法生起信樂,通過精進的修持忏罪、積聚資糧,並對往生淨土發殊勝堅定的願。如果自己聽到淨土的功德安樂後,能生起信樂,精勤修持善法,那一定會如願以償,如《楞嚴經》中說:“如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麥彭仁波切在《淨土教言》總說往生淨土的四種因,其中也特別強調了希求心,如果對往生淨土有希求,那就具足了往生的最基本條件。然而要生起希求心,首先必須通過種種因緣,對因果、對淨土的功德生起信心。雖然凡夫無法現量見到淨土的境界,然而通過佛菩薩的教言與往昔高僧大德們的真實經歷,我們也可對之生起堅定信心。例如藏地的索朗則模大師、恰美仁波切,他們不捨肉身而飛往淨土,甚至還可以帶上家中的牦牛和狗一起往生,漢地淨宗初祖慧遠大師,生前曾三次現見極樂世界,他的傳記中對此有詳細記載。大家經常去翻閱這些高僧大德們的傳記,祈請上師三寶加持,就一定能生起信心。
因昔眾惡業,閻魔諸獄卒,
剝皮令受苦;熱火熔鋼液,
淋灌無膚體;炙燃劍矛刺,
身肉盡碎裂,紛墮燒鐵地。
因往昔造作眾多惡業而墮落地獄的人,閻魔獄卒會先用剝皮的酷刑使他受到痛苦;然後又用熱火熔化的鐵水,淋在他們無皮遮護的身體上;再以燃燒的劍矛刺砍,使他們身肉碎裂,紛紛掉落在燒鐵地上。
眾生如果在生前造作各種嚴重罪業,不管是佛制罪還是自性罪,這些貪嗔癡罪業,其果報總有一天會現前,如同《百業經》中所言:眾生的業不會成熟於外境地水火風,只會成熟於各自的五蘊。上品的惡業成熟時,眾生即會現前墮入地獄受苦的惡果,在地獄中,墮獄者面前會顯現很多面目猙獰、身形恐怖的閻羅獄卒,這些獄卒手持各種刑具兵器,將墮獄者的皮膚一塊塊剝剮,使他們感受到慘烈的痛苦。然而這只是痛苦的開端而已,在此之後,獄卒們會將熔化的鐵汁不斷地澆在墮獄者血肉模糊的身體上,或灌注在他們的口中,使其身體從裡到外,為熾熱的鐵汁燒成焦炭一樣。地獄眾生的身體剛被摧毀,馬上又會恢復,身體恢復並不意味著痛苦停止,而是往昔的惡業所感,讓他重新受如是的痛苦。在地獄中,獄卒們還會使用各種燃火熾熱的刀劍、槍矛等兵器,穿刺、劈割地獄眾生的身體,使他們血肉橫飛,身肉碎塊一片片落在燒鐵地上,而每一片肉骨,仍具足各自的苦感,忍受著燒鐵地的煎燒。身體完全被摧毀後,一剎那又會復原,重新受同樣的痛苦。墮獄者於億萬年的漫長歲月中,將不斷地感受這些難以想象的劇苦,他們雖然時時刻刻都想死去,然而業感未盡之前,這些痛苦不會有片刻停息。
根索曲扎仁波切在講義中說眾生如誹謗佛法、造五無間罪,死後一定會墮入這樣的地獄中受苦。墮獄的業因主要是以嗔害心而造惡業,或造了上品嚴重的貪嗔癡惡業,這些罪業造下後,如果不忏除,必定會感受地獄中的痛苦。這是世間的自然規律,如同喝烈性毒藥者,必然會毒發身亡;種下青稞種子,只會長青稞,而不會長稻谷;誰造了嚴重惡業,則必然墮地獄。龍樹菩薩說:“惡業生痛苦,如是往惡趣。”造惡業只會帶來痛苦,帶來轉生惡趣的苦果,這是針對每一個眾生都會無欺存在的因果規律,每一個造惡業者都不會有僥幸逃脫惡報的可能性。
對末法時代的眾生來說,忽視因果的現象十分嚴重。有些人往往用口頭上的空性言詞來輕視因果:“啊,一切都是空性的,哪兒有什麼痛苦、安樂呢?”在勝義中固然是空性的,然而那是超離意境的聖者境界,對凡夫修行人來說,不管你談得如何高妙,仍逃不脫因果規律。口頭上談一切都是無實如幻,然而面對吃飯、穿衣、苦樂感受等等,你能否做到平等無執呢?如果尚未達到“終日吃飯,不曾咬一粒米;終日穿衣,不曾著一縷紗”的心中無所得之境,你的一切行為不可能超脫因果的系縛。蓮花生大士說“是故見比虛空高,取捨因果較粉細”,修行人當努力取捨因果,要不然給自己造下惡果之因,如《月燈經》中所言:“自作自受,他作不受。”到惡境現前時,苦受不會有他人來代替。如果在因果業報這方面反復地聽聞思維,內心對惡業招惡果生起定解,自己在日常中的一言一行,每一個心念也就自然會遠離惡業,對忏除宿業的善法生起猛勵精進。
子二、(說慢助緣)分二:丑一、總說;丑二、分說。
丑一、(總說):
故心應信樂,恭敬修善法。
軌以金剛幢,行善修自信。
所以我不但應當信樂善法,還應當恭恭敬敬地修習善法,並按《金剛幢品》中所說的要領,勤行善法並修習自信心。
綜上所述,我們在今生所受的一切痛苦源於各自所造的罪業。如果以善心修持善法,則今生恆得安樂善報,如果造惡業則一生中無論到哪兒都會罪報現前,飽受劇苦摧殘;對後世來說,修集清淨善法的功德,能使自己轉生到清淨佛剎,成為佛前的法子,而造眾多惡業者,定將墮入地獄承受億萬年的燒殺劇苦。如是去經常思維,自己對因果業報將生起堅固信心,對斷惡修善法的信樂也就自然地增上。有了強烈的信樂,修行證悟大悲智慧菩提心,就有了牢靠的基礎。
有了信樂、希求心後,即應隨之趨入對善法的修習,趨入修行之時,應當以恭敬心去對待善法。《寶積經》中有許多這方面的教言,其中在闡述增長智慧的四根本因時,第一個便是要求修持者恭敬佛法和上師,有了恭敬、謹慎的態度,修持者方可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順利地生起修法功德。當然,就上師和佛法本身來說,對恭敬不恭敬不會有任何分別執著,而針對修持者本人,自己要順利地趨入修法、積累資糧,恭敬心必不可少。大家可以翻閱印度、漢、藏各地成就者的傳記,他們對上師三寶是如何恭敬,方得到證悟,又是怎樣強調過恭敬心的重要性。如印光大師說:“欲得佛法實益,需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份罪業,增一份福慧。”藏地古德也雲:“誰有恭敬心,此人得法益。”如果沒有恭敬心,修行人要在自相續中生起功德,那就會如同在干旱堅硬的土地上種莊稼一樣,絕無收獲可言。阿底峽尊者在西藏弘法時,有一名弟子直呼尊者的名諱而要求加持,尊者當時回答說:“壞弟子,你恭敬一點吧!”修行者如果對上師、對佛法不具足身口意的恭敬,而是隨意輕率,則是壞修行人,絕無得到加持生起功德的可能。因此,大家細察自相續,要在內心深處生起對上師三寶的恭敬之心,生起對修持善法的恭敬謹慎心,這樣才會鋪平通向修行成功的大道。
自心有了信樂、希求與恭敬的基礎,便可順利地進入對善法的修習。在修習中,應按《金剛幢品》所述,先修對善法的自信——或說“我慢”,這是圓滿善法必要的堅毅力。此處說的“我慢”,指對自己充滿自信,充分相信自己能圓滿完成善法,以此而堅毅勇猛,不為修法中的任何困難所阻,無論修行任何善法,這是必需的一種心態。這種“我慢”不是五根本煩惱所攝的那種傲慢心,而是智慧所攝的一種信心和堅毅力,它相當於密乘中所說的“佛慢”。在密乘中修生起圓滿次第時,行者必須時刻牢記“我就是本尊佛”,時刻以自己是功德圓滿的本尊之智慧心態去觀待自己,使自心充滿自信、堅毅等,這就是“佛慢”,大乘顯宗中的“我慢”,實際上也有類似的作用,也是修法中必不可少的方便助緣。
這種“我慢”,在《金剛幢品》中講得比較細致,毗盧遮那如來有十大以金剛為名的弟子,金剛幢是其中的一尊。在《金剛幢品》中說:“如日天子出現世間,獨一無侶,所歷而無退轉。於生盲者不生厭患,於羅睺阿修羅王不生厭患……菩薩摩诃薩出現世間亦復如是……心不動亂,亦不揀擇,無有驚畏,發堅勇心不生退轉,決定代彼受諸苦惱。”其意是菩薩在修持饒益眾生時,當如太陽一樣去普照一切,縱然有眾生業障深重,不知恩德,反而以怨相報,菩薩仍不會失信心,而仍堅毅勇猛地願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以自己的一切善根回向眾生,將度脫一切眾生視為己任。我們如果也有這種堅毅無畏的“我慢心”,菩提道上的一切障礙都無法阻擋,如同太陽一樣,任何烏雲羅睺也無法使其失去照耀萬物的光輝。
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
不宜暫莫為,為已勿稍退。
修行時首先應評估自己的能力,依自力而決定應行或不應行持某法。如果因緣不具,則應暫時擱置,如果開始實行了,就不要放棄退縮。
在修持某種善法前,必須先觀察思維,充分認識這件善法的成功,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各方面詳細周密地考慮,然後衡量自己是否具足完成這件善法的能力,自己的智慧、時間、精力等等,各方面都應加以細察。如果自己在各方面具足條件,那就可以進入行持,如果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能勝任,那就應知難而退,暫時退避為佳。藏族人有句格言:“大象所負之重擔,毛驢力弱不堪任;智者所成大事業,余人當量己力行。”如果不量力而行,即會如毛驢馱大象所負之重物一樣,只會落個慘敗的下場。我們在修行中,對此應高度注意,自己的能力確實無法勝任某件善法,而去貿然行事,將會受到很多甚至是致命的違緣。所以,當觀察到自己的能力等因緣不具足時,應該頭腦清醒地將這件事擱置一旁,不要去強求。如果自己考慮妥當,已經開始行持某善法,那就不要再猶豫退縮,而應“知則行,行必果”,一鼓作氣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薩迦班智達說過:“必定發生之事前,對此研究則分清,智者愚者之差別,事後觀察即愚者。”如果事情已開始了,才去觀察自己能否勝任,這便是愚者的做法。
比如我們要聞思修行某部論,在尚未開始時,應當詳細觀察考慮:自己有沒有時間,會不會中間退怯等。考慮妥當之後,如果決定參加,那麼時間再長、難度再大,你也應聽受圓滿。有些人在這方面很差,做事時缺乏智慧和自信,在聽一部法開始時,沒有什麼考慮觀察,而到了中途,便輕率地中斷了傳承,去干別的事情,這種做法將會給今生後世帶來極大的過患。
退則於來生,串習增罪苦,
他業及彼果,卑劣復不成。
否則來世也會慣於半途而廢,以此而違背誓言,增上罪惡苦果;從事其他的事情時,其善業與果也會很微劣;而且自己最終會一事無成。
在修持某件善法時,如果在中間就放棄,於今生當然也就帶來了失敗的痛苦,然而這只是暫時的小苦果,更多更大的痛苦果報會出現在來世。這種惡業會在來世招感它的同行等流果,使自己慣於自食其言,違背誓言,做事不能圓滿,帶來更為嚴重的過患。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此將這些過患總結為五條:一、中途廢棄善行的惡業,會在後世繼續串習,使罪業力越來越大;二、以串習惡業之力,使自己的善業功德減弱而罪業感召的痛苦將增加;三、自己因惡習阻礙,會變得越來越墮落,即使去修善業,也只是微劣的善業;四、因捨善惡習的阻礙,自己修善所得的結果也很卑劣;五、自己最終不能圓滿成功任何善法。
沒有自信堅毅的力量,而在修行時半途而廢,必然會引生這五種過患,從根本上摧毀自己的解脫事業。法王如意寶在此特別強調過,中斷聽聞佛法傳承的罪過極大,而且在生生世世中很難清淨,希望大家對此清醒認識。我們在修行過程中,障礙苦難總會有一些,但此時千萬不能輕易放棄。龍樹菩薩曾說過:“當知心如於水面,土石之上繪圖畫,其中具惑如初者,諸求勝法如末者。”喜愛正法的修行人,其性格應如硬石上刻字一樣穩固不移;性格如同水土上繪畫一樣容易被外緣所動者,則時時會為煩惱所苦。性格穩重是修行者的人格基礎,一個人性格穩重則能堅毅地面對困難,則在任何情況下也會有較大的成功希望,反之則會如藏族的民諺:“性情越易波動者,事業成功率越低。”
丑二、(分說)分三:寅一、業慢;寅二、力慢;寅三、惑慢。
寅一、(業慢):
於善斷惑力,應生自信心。
吾應獨自為,此是志業慢。
在修習善業、斷除煩惱和能力三方面,我應該生起自信心,心想我應獨自去承擔修習一切善法,這就是修學菩薩度生事業的自信心。
慢助緣分三種:業慢,力慢,惑慢。“業慢”是指對荷擔如來家業,弘法利生的善業充滿自信;“力慢”指在行持善法時,對自己摧滅煩惱、成就一切善法的能力充滿信心;“惑慢”指對自己能忍耐煩惱的傷害,住於安忍不失智慧的信心。三種自信本體上沒有區別,但在反體上不同,業慢是對自己所從事的最勝善業之信心,惑慢是對自己能不為煩惱所敗的信心,力慢是對修習能力上的信心。頌詞前兩句,所說的便是這三種分類。
業慢從具體而言,指自己行持善法的意志誓願極為牢固有力,如中流砥柱一般。有了這種堅定於善法的意志,即可不依賴其他助緣,如同須彌山王不依靠其他山一樣,無論有沒有別人的幫助、鼓勵,自己都能獨自承擔責任,能主動地努力精進。大乘菩薩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有極大的信心,如同太陽獨自遨游虛空,不依任何伴侶,一切逆境違緣也無法阻擋,這種超越一切的堅定勝信即為業慢。
世人隨惑轉,不能辦自利,
眾生不如我,故我當盡力。
世人都被無明煩惱控制著,無有自主,連自利也不能成辦。既然眾生都不能像我這樣有自主力,所以我應當努力成辦自他一切利益。
修學大乘菩提道,必須要有勇猛的發心,敢於荷擔如來家業,承擔一切眾生解脫利益的大事業,沒有這樣的浩然氣概,修行不會有成功的可能性。
輪回眾生為貪嗔癡無盡煩惱所縛,無有自主向上的力量,他們就連自利事業也無法成辦,雖然每一個眾生都有一些暫時的安樂願望,但因無明惑業的蒙蔽、困縛,自己無力實現。我們看看世界上的眾生,整天為自己的生活利益而奔波,但到頭來他們只有一無所得而已。世人的一生中,失意挫折總是多於順遂;而且那些不知因果取捨的有情,一生中唯有為後世積攢苦因,在惡業中虛耗時光。我們要成辦究竟的二利事業,如果寄希望於他們,希望他們幫助自己去成辦,這是根本行不通的。大乘修行人對此應該要有清醒的認識,在輪回大海中,眾生皆為煩惱所轉,無有任何自主自在,無法獲得解脫安樂,而我們自己立下了菩提誓言,進入了大乘道的修習,這是無始劫修習善法積累資糧才得到的機會,此時應全力以赴,獨自努力修習一切學處,而不要依賴其他眾生。解脫要靠自己的奮斗,靠自己精進奉行聖者的教導才能得到,修行人具備這樣的信心,方能真正修習菩提。華智仁波切在《初中末教言》中說:“世人多欺詐,沒有一個好人,所說的話都是假話,沒有真實的語言,沒有一個可依靠的。所以我應該在寂靜處獨自修行。”有了獨自承擔修行大業的信心,則自心不會為外境所動搖,於任何情況下,自己都能夠不動搖地履行善法,遣除罪障,積累福慧資糧。《慧海請問經》中說:“日輪不依任何幫助,但它可以照亮一切世界;雪山獅子也不依其他助緣,但聲音也可傳遍山川;毒蛇安住於寂靜之處,不依任何人,但它也可自給自足地生活;同樣,菩薩行持善法時,不依外境助緣,只依自力,獨立自主,修持善法,度化眾生。”修行人必須依靠這種內在的信心,如果沒有這種內在的自覺主動力,則在佛陀身邊也沒辦法趨入聖道,佛陀也說過:“我為汝說解脫之方便,當知解脫依賴於自己。”
有些人在修行時,依賴思想很嚴重,看到別人不修行,自己馬上也去放逸,別人不發心,自己也就跟著退縮。這種人如同水上浮萍一樣,只能隨波逐流,渾渾噩噩,根本不可能成辦什麼大事業。世人都是隨順煩惱而行事,修行人應反其道斷煩惱隨理智而行事,行事的基本出發點完全不一樣,所以修行人不能去依賴世人。藏族人的諺語說:“野牛它物不合群,出家在家不同道。”野牛是大自然中剽悍而自在的動物,它們平時根本不會與其它動物一起吃草行走活動;而出家人是人中奇葩,他們與在家人所走的道也是不同的。作為修行人,要有“縱此大地滿惡人,然自當持高尚行”的自信心和意志,否則超越世俗的修行極難穩固,這一點,希望每一個真正想解脫者牢記。
他尚勤俗務,我怎悠閒住?
亦莫因慢修,無慢最為宜。
一般世人尚且勤於世俗事務,發了菩提心的我怎能悠閒度日而不精勤修行呢?但是也不要因為傲慢好勝而修善,修學善法時最好不要間雜絲毫傲慢煩惱。
世間的人們,為了那些卑劣的世間法,為了眼前那些活命養家的蠅頭小利,尚且不畏風雨饑寒等艱難,日夜勤勞地工作。我們現今在諸佛上師的教導下,已深明大義,為了求得自他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大利益,那怎麼還能悠閒放逸,不去為達到目標而精進修行呢?或說眾生正在為種種微劣的事業而羁絆、困勞,作為發了菩提心的修行人,又怎能袖手旁觀呢?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講義中說:世間人們為了世俗事務,也需勤奮努力,作為大乘菩薩,怎麼不需要像奴僕一樣為眾生勤奮做事呢?以前仲敦巴尊者看見別人在搬木柴時,馬上會過去幫忙;帕當巴桑吉大師在印度看見一些阿茲 (種性低下的人)干重活時,也經常去幫忙。他們這些高僧大德沒有任何傲慢,把幫助眾生當成自己應盡的義務,那大乘菩提道的後學者,怎麼能置眾生的困苦辛勤而不顧呢?我們理應精勤努力,幫助眾生成辦暫時與究竟的安樂事業。
在修菩薩行的過程中,應以承擔一切的自信心去成辦自他二利事業,這是一種“欲成大事,捨我其誰”的超然氣概,但在此應切實地注意,這種自信堅毅心千萬不可讓它變成一種傲慢煩惱。堅信自己能承擔一切,超勝一切的自信心,是一種由勝解而生的力量,是成就善法中必需的內在堅毅力,它是智慧所攝的法;而傲慢心是無明煩惱的一種,它由無知而生起,是一種自以為是、自高自大的顛倒貪執,它著重於貪執自我,而非堅信自己能夠成辦一切善法的勝信智慧,所以二者應當仔細區分。在前面我們也將自信稱為“我慢”,但這是“智慧慢”,與煩惱慢有著本體上的區別。如果內心有煩惱慢,有爭強好勝的發心,則無論修何種法門,都不是善業,而且你越努力,積累的罪業越大。因此,仔細辨別並捨棄這種煩惱,也是在修自信時必須注意之處。佛在《大乘莊嚴寶王經》中告訴文殊菩薩:“大海住於低處,但十方之江河無不匯入大海;如是菩薩無有我慢,則能易於現前一切如來之法。”像大海處於低位卻能容納百川一樣,菩薩以謙遜恭謹的態度修習六度萬行,則能迅速積聚如海的福德智慧資糧,現前如來的斷證功德而饒益無盡眾生。
寅二、(力慢):
力慢,是對修行能力的信心,也是一種心力,而非其他形式的力量。行善斷惡,要求修行者具備一定的力量,否則無法成就任何一件善法,而這種力量主要來自內心的力慢。在大乘道中,許多法門要求行者有較大的心力,要不然一點小違緣,便會中斷行者的修行,如果有堅強的力慢,則任何障礙違緣也無法動搖修行。
烏鴉遇死蛇,勇行如大鵬,
信心若怯懦,反遭小過損。
當烏鴉遇到死蛇時,它會勇猛如同大鵬一樣發起攻擊;同樣,如果對抗煩惱的信心力量太脆弱,那麼輕微的煩惱罪行都會帶來嚴重的侵害。
此處是以比喻來說明修行過程中需要堅強的力慢。烏鴉本來是一種沒有多大膽量的鳥,它平時在毒蛇等那些厲害的動物前非常膽怯,根本不敢接近。但是看見死蛇時,它就會神氣十足,口中發出“哇啊,哇啊!”怪叫,鼓動雙翅猛撲過去,對著死蛇的屍體一陣亂啄,使蛇屍四分五裂,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 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 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 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 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
var pkBaseUR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https://www.fosss.org/piwik/" : "http://www.fosss.org/piwik/");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pkBaseURL + "piwik.js'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try {
var piwikTracker = Piwik.getTracker(pkBaseURL + "piwik.php", 1);
piwikTracker.trackPageView();
piwikTracker.enableLinkTracking();
} catch( err ) {}
, ,成為它的口中美餐。這時它的表現就如大鵬鳥見到龍一樣,勇猛有力,不可抵擋。烏鴉其實並無多大力量,無法與毒蛇的力量相抗衡,然而蛇要是死了,毫無力量,它便會肆無忌憚地殘食蛇身;同樣,在修法過程中,煩惱就如同欺弱怕硬的烏鴉,專門殘害軟弱無力的修行者。煩惱本身雖沒有任何可怕之處,也沒有什麼實實在在害人的力量,然而修行人軟弱無力如同死蛇時,它便會肆意踐踏、摧殘,將修行者的功德身命掠食一空。修行人的正知正念、信心、能力消失時,外面的違緣再小,自己也沒有辦法去對治,這時那些軟弱無力如同烏鴉一樣的小煩惱違緣,也會如同大鵬金翅鳥對龍一樣有著致命的力量。這點我們在平時的修行中,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自己心情輕松,信心十足時,那再大的違緣障礙,也不會使自己退失精進;而信心力量不足時,自己怯懦軟弱,那麼周圍都是致命違緣,比如說性格軟弱者,看到腳下泥濘的道路時,馬上會覺得心裡都要崩潰,無法邁步到達目的地。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外境對自己並沒有什麼阻礙、損害,而真正障礙自己的是內心怯懦,是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上師如意寶也如是說過:“不具足正知正念力,而且非常脆弱的人,經常覺得外面有強大的違緣。有些男眾或女眾,自己無有正知正念的生命,如死蛇一樣,即使遇到的違緣只是弱小者,也無法對治,而使自己的戒律受到損害。”
怯懦捨精進,豈能除福貧?
自信復力行,障大也無礙。
如果怯懦無力而捨棄精進,那麼我怎能解除福德的貧乏呢?倘若生起堅強的自信心,並努力修行,那麼障緣再大也不會擊倒我。
修行人如果懦弱膽怯,在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以此而不能精進努力,陷入萎靡不振的狀態,導致任何善法都無法圓滿成就。現代世間很多心理學家對此也有一些認識,人們在辦事時,關鍵要靠內心的精神力量,如果內心缺乏自信力,那麼任何目標都很難有成功的希望。比如說我們身體稍有不適時,如果怯弱,覺得自己不能再撐下去,那即使只是患了小感冒,也會趴在床上起不來,甚至連吃飯也成困難。如果自己一直陷入這種怯懦軟弱的狀態,也就沒辦法成就斷惡修善、積累資糧的修行事業。作為凡夫,自己福德智慧本來就淺薄,如果不能精進修善,就會一直陷於福慧貧窮的狀態。尤其是末法時代,眾生福薄障深,如果不以大信心、大堅毅精進修善,輪回中困乏的痛苦則永無盡期。
因而每一個想得到解脫安樂的人,應該生起殊勝信心,堅毅地修持善法,以正知正念、不放逸、大慈大悲、菩提心等殊勝的善法去行持,如果能具足不移的信心,前進路上的障礙也就不會對自己構成損害。以前大德高僧們的修行經歷,充分反映了這點,雖然外境上的違緣重重,然而在他們的堅定信心、智慧前,一切障礙都阻擋不住菩提道上前進的步伐。《大密方便經》中比喻說:“修成密咒之人,縱遇五種困縛,也無有絲毫損害;同樣,具足善巧方便與大悲空性藏之菩薩,障礙再大也於道心無害。”我們修行成功與否,主要看自心的力量,而不在乎外境如何,大家回憶一下前段時間學院遇到了違緣時,有些人怯弱膽小,馬上被嚇跑了,自己的聞思修行全部中斷;而稍堅強一點的人,今天仍在這兒好好地聞思修行,在不斷地增長功德。還有些人怕冷,缺乏過冬的燃料或因身體稍有病痛,馬上就忙著要離開這兒,這也是不具足力慢的原因而導致。一個修行人如果不能加強自己的信心力量,為一時的小違緣所挫敗,他的解脫成就不可能會自然從天上掉下來;而對那些堅強的修行人來說,這些障礙對自己根本不會有多大影響。
故心應堅定,奮滅諸罪墮,
我若負罪墮,何能超三界?
所以我應該堅信自己能戰勝所有的罪惡,如果我一再為罪惡所敗,卻想超越三界,那豈不是笑話嗎?
如果內心堅強起來,即使是一般的凡夫,對外境的感受也會有很大改變,那些原先覺得無法逾越的困難,無法戰勝的煩惱,隨著內心自信力的增強,而變得容易克服。因此,修行人要戰勝煩惱,消滅罪墮,必須先從內心發起堅定力慢,發起勇猛無畏的精進,《華嚴經》中說:“若欲求除滅,無量諸過患,應當一切時,勇猛大精進。”自心有必勝一切煩惱罪過的勇猛信心,則能不退失精進修持,迅速戰勝消滅一切煩惱罪過。麥彭仁波切說:“魔王波旬每天都在朝眾生放射貪嗔等五種毒箭。”如果我們的心脆弱不堪,沒有披上堅固自信的盔甲,那就毫無戰勝煩惱魔王的希望,而長久地為魔王所制,陷於三界之中無法出離。雖然經常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佛道無上誓願成”等,而在實際行動中,卻因缺乏自信力,常為一些小小的煩惱罪惡所挫敗,這樣的修行,想超離三界,也只是自己閉著眼說笑話而已!
大家應當深思:現在自己依止了殊勝的善知識,聽受了許多法要,如果還不能制服煩惱,那又有什麼指望證得超越三界的解脫果呢?我們應當以這些竅訣把自己武裝起來,發起勇猛無畏戰勝一切的大信心,精進修行,不搗毀魔王波旬的老窩,誓不罷休!如果能恆時如此,勵力而行,三界煩惱牢籠定能指日可出。
吾當勝一切,不使惑勝我。
吾乃佛獅子,應持此自信。
我應當戰勝一切煩惱罪惡,而不讓任何煩惱擊敗。我是三界獅王本師釋迦牟尼佛之子,應該堅持這種戰勝一切的信心。
作為修行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戰勝煩惱,降伏煩惱。本師釋迦牟尼佛給眾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讓眾生依教奉行,去降伏以貪嗔癡為主的八萬四千煩惱。在這八萬四千種法門中,包括對治貪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律藏,對治嗔煩惱的二萬一千種經藏,對治癡煩惱的二萬一千種論藏,以及平等對治一切煩惱的二萬一千種密法。這些法門,都是讓修行人循之實踐修持,以善巧方便力去戰勝煩惱,不受煩惱羁縛的法寶。因而作為已皈依三寶,對佛法經論作過聞思的佛弟子,有如此殊勝廣大的正法武器為依靠,自己理當發起戰勝一切煩惱的信心。
本師釋迦牟尼佛是三界大獅王,威力無與倫比,而我們都是獅王的兒子,都是威力無比的獅子族類,以此也應充滿降伏一切的信心。大家知道,獅子是獸中之王,其它一切野獸在其威勢之下無有不低頭屈服的,即使是小獅子,雖然它幼小,但也具足獅子種族的威嚴,其余的野獸也無不臣服於它。同樣,人天導師佛陀具足無比的功德威力,如同獅王一般,威懾著三界所有的有情,而發過菩提心進入大乘法門的修行人,也就成為了佛陀之子,這一點在本論第三品中已有過闡述。大家既然作為佛子,當明白佛陀父親的身份,佛陀是戰勝了一切煩惱魔軍的大雄,是威震三界的大金剛王,作為這樣無比尊嚴的世尊之子,我們也應具足不畏一切、戰勝一切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像世尊那樣去降伏所有的煩惱。自己對此應生起自豪、自信,時刻牢記自己是三界之中最尊貴最威嚴家族的成員,以此無比的力慢,一定能對治、消滅一切煩惱罪惡。
有許多修行人似乎對此毫無認識,有的人甚至認為自己什麼都不行,以此而怯懦無力,不敢面對現實去克服煩惱。這實是毫無道理的懦弱!在世間,如果一個人的父親是英雄,他卻軟弱無能,別人都會嘲笑:他不配做英雄父親的兒子。同樣,一個修行人如果怯懦無力,那他怎麼算得上是大雄如來之子呢?俗話說:“檀香樹長芭蕉枝,如是父子實不稱。”尊貴的檀香樹根,如果長出毫無用處的芭蕉樹枝,這是多麼不相稱啊;佛陀蕩平降伏了八萬四千魔軍,而作為佛子的修行人,如果時常為煩惱所擊敗,所捆縛,那實在是羞愧之極!因而不甘受此奇恥大辱的修行人,理當認清自己的身份,以勇猛的氣概去循佛陀先輩的足跡,戰勝一切煩惱!
以慢而墮落,此惑非勝慢,
勝慢不隨惑,此慢制惑慢。
導致墮落的慢心是煩惱,而非此處的勝慢,勝慢不屬於煩惱所攝,而是制伏傲慢煩惱的殊勝自信心。
修行人應知道自己是高於一切的種族之子,應堅信自己有超勝一切的力量,對此有些人可能有疑問:這樣豈不是一種傲慢心嗎?以傲慢心去行事,所為的肯定是惡業,只會導致墮落輪回,那麼在此為什麼還要提倡這種慢心呢?作者回答說:使人墮落的慢心,是煩惱所攝的傲慢,而此處的發心是勝慢,非煩惱所攝,二者表面上相似,而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摧毀眾生善根的慢心屬於傲慢煩惱,它共分為七種,都是以執我之薩迦耶見為根,而蔑視他人,認為自己超勝他人,這種惡劣的分別念,能毀壞眾生的善根,是五大根本煩惱之一。此處所言的力慢,不是煩惱所攝的慢心,而是一種勝慢——超勝煩惱的“慢心”,是一種發自智慧的力量。傲慢煩惱之根源是薩迦耶見,即貪執我和我所的邪見,它是無明的產物,凡夫顛倒執著有“我”,以“我”為中心而生起驕傲自大的邪念,認為“我如何了不起”,以此而覆蔽自己,障礙善法,這種傲慢應立即捨棄,否則就會為它制,無法解脫輪回。而此處所說的勝慢剛好與傲慢相反,它是由殊勝定解而生的信心,是摧毀薩迦耶見的智慧力量,雖然它也是一種認為自己超勝一切的心念,但它的基礎是隨順於菩提的智慧,是隨順於“無我”的正見。這樣的勝慢,不但不屬於煩惱,反而是消滅煩惱的力量,修行人發起這種勝慢後,最終可以鏟除包括傲慢在內的一切煩惱。所以我們對傲慢煩惱與勝慢之區別要清晰地認識,而作如法的取捨,防止自己的修行誤入歧途。
因慢生傲者,將赴惡趣道,
人間歡宴失,為僕食人殘。
蠢丑體虛弱,輕蔑處處逢。
從我慢煩惱而生出驕傲心的人,將會由此而造罪墮向惡趣。即使得到人身也會失去人間的種種歡樂,成為食人殘余的僕役;而且會生而愚笨、丑陋、身體虛弱無力,到任何地方都將受人輕視。
修行人如果生起殊勝的自信心,即能有力地對治懈怠,使自己勇於修習,迅速取證究竟解脫的大安樂果位。但是,如果不能詳細辨別,如法取捨,而誤入煩惱慢的圈套,那就會引生非常痛苦的果報。心相續中有了煩惱我慢的染污,自己就變成了毒器,即使裝甘露,也變成了毒藥;而且以貢高我慢的遮障,見不到別人的功德,也見不到自己的過失,以此而無法對上師三寶生起恭敬淨信,也不會努力斷己過,學習他人的善法長處等等,這就等於是讓傲慢煩惱的石塊,將自己的功德之源泉全給堵死了,而煩惱罪惡之流也就會乘虛而侵入自相續,導致後世無盡的惡趣劇苦。傲慢煩惱是一種比較難以察覺的煩惱,如果它有一個大腦袋大鼻子,也許人們都可以把它認出來,將它從自相續驅逐出境,但它卻非常狡猾,經常躲在一些似是而非的功德榮譽光影之中,制造種種難以覺察到的過患。因此,稍有一些學問、地位、聞思功德的人,必須借用聖者言教、智慧的火眼金睛,照一照內心深處,才易於勘破傲慢煩惱怨敵的丑惡面目。要不然,有一些人總認為自己才華高、學識廣,根基也是可以頓悟成佛的上上根,天天坐在經堂中想:“某某經論不是很究竟,其意義也容易理解;法師講得不是那麼妥當,某某道友講得更差,都不如我的水平高……”這樣胡思亂想,對佛法、對善知識一點信心也生不起來,最後慢心越來越厲害時,造的罪也就越來越大,導致後世墮入惡趣受無量的痛苦。而且這種人即使在後世得到人身,他的福報也會極為淺薄,根本不會有什麼人間的歡樂,成天非常痛苦。就像上師如意寶昨天所講的那樣:“我們道友之中各自的苦樂差異很大,有些人無論在什麼時候,心中總是充滿著歡樂,與所有的人都能和睦相處;但有些人今天很苦惱,明天也苦惱,恆時處於煩惱痛苦的折磨之中,這就是往昔傲慢自大而帶來的惡果。”
傲慢的人總覺得自己高於他人,以此而招感在後世墮落為奴僕等身份低賤者,生活無法自立的惡果。世間奴僕的生活非常悲慘,這一點你們也許不太清楚,奴僕的生活完全受人支配指使,自己毫無自在,他們的吃穿等都得受管制。上次我去新加坡時,參觀了一個專門培訓女僕的地方,那裡招收了許多印度的女孩,教導如何服侍別人之類的規范知識。我到那裡時,她們的老師一聲令下,她們便全部跑來,然後那位老師又讓她們全部跪下,那時我心裡想,她們因前世的傲慢業力,導致今生過這樣可憐的生活……於是給她們念了釋迦牟尼佛的名號與三皈依。大家都要想一想,自己在今生雖然有自在自主的生活,但是如果不制服傲慢煩惱,後世變成食人殘余的奴僕,那時是否會覺得有些懊悔呢?
以傲慢煩惱罪業,人們會感受愚笨無智、相貌丑陋、身體虛弱無力的果報,而且經常會遭受別人的損害,無論到何處,人們都會蔑視他。如佛經中說:“以慢增上故,愚癡墮惡趣,無暇卑劣種,盲丑脆弱眾。”傲慢的人其實都是愚癡者,而且越愚癡無知,就會越易於產生傲慢煩惱,以此而導致善根毀壞,惡業增加,不停地在惡趣中輪轉。即使得到人身,也是轉生於無有正法光明之處,身為卑劣下賤種性或目盲貌丑、身體心志脆弱無力。《寶鬘論》中也說:“驕生卑種族。”這些教證都說明了驕傲煩惱所引生的惡果。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傲慢者的等流果,會讓他愚笨如老豬,丑陋如青蛙,體質虛弱多病痛,受人輕蔑如老狗。”我們如果現在對自己世出世間的學問智慧功德等經常生起傲慢,看不起別人,那麼以後一定受到相應的果報,變得愚笨無知,不能分辨好壞善惡。而在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學問智慧世出世間的功德非常微少,沒有什麼可以驕傲之處,大家看看經論,大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有多大的功德,這些功德自己尚是遙不可及,那自己又為何驕矜自滿呢?再從世間方面去看:財富、地位、名譽、相貌等等,這一切都是有漏法,而且很快就有可能失去,即使自己擁有這些,也毫無可依恃驕傲之處。更何況從大范圍來看,就算你是人世間最富有的人,也許還比不上一條龍王;你是人中力氣最大的人,也比不上一條猛獸;你是人中長相莊嚴無比者,也許還比不上某些大力鬼女,這些方面根本沒有什麼可驕傲的。如果在相貌、身體、力量、地位等等這些方面經常驕滿自得,蔑視他人,後世也就無可避免地要招感惡果,使相貌丑陋、體弱多病,走到哪兒別人都會輕視你,譏笑你為“廢物”等等,這是必然的因果規律。
作為修學大乘佛法的人,應平等地恭敬對待一切眾生,自己要恆時住於低位,毫無驕慢地為他人服務,不管對方是何種身份,都應如是去恭敬。而不能對有權威者是一種態度,對一般人又是另一種態度,這種不公平的心態,必須斷除,要不然,自己極容易生起傲慢煩惱而造惡業。大家在這方面要經常省察自己的心態行為,特別是為常住發心擔任一些執事的道友,更需要經常作這樣的觀察,盡力斷除傲慢,不讓它染污自己的相續與善行。
傲慢苦行者,倘入自信數,
堪憐寧過此?
因傲慢煩惱而不得不忍受種種苦害者,如果有人將這種發心也當作自信,哪還有比這更可憐的愚者呢?
如果以傲慢煩惱而修持種種善法,那就不得不忍受種種煩惱苦受,這種發心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信心,這種行為也不是能粉碎一切煩惱怨敵的精進行為。如果有人愚昧無知,將這種傲慢當成了勝慢;將這種無盡痛苦之因與一切福樂之因相提並論,按他這種觀點,則在世間應找不到上面所說的那些可憐人了。世人愚癡無知,經常毫無道理地生起貢高我慢,以此傲慢煩惱惡業,於惡趣中不停地輪回往返,受盡了痛苦煎熬,所以再沒有比這種有傲慢的眾生更可憐的人了。事實雖如此,有些愚癡者卻將此無窮禍患之根的傲慢煩惱認成為福善安樂之源的勝慢,如果此二真能相同,那世間豈不是已經沒有堪可憐憫的人。因為世人皆具傲慢這種根本煩惱,而你們認為它與勝慢一樣,如果真的如此,那世人全都會成為具殊勝善法功德的士夫,我們也就根本沒有什麼必要發慈悲心去救度眾生了。
由於有傲慢煩惱,在修行中便無法避免種種障礙苦害,這種忍苦毫無積極的意義,而只會為今生後世帶來無邊的痛苦。如果有人不能分清這點,反而愚癡地將兩種截然相反的心態混同起來,一邊在往惡趣火坑裡跳,一邊還以為自己在往解脫彼岸靠近,那這種人是世間最值得悲愍的對象了。
為勝我慢敵,堅持自信心;
此乃勝利者,英豪自信士。
若復真實滅,暗延我慢敵,
定能成佛果,圓滿眾生願。
為了調伏心中的傲慢煩惱,我應該堅持能滅除一切煩惱的自信心,這才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超越世間的英雄和勝利者。如果能真正根除這種在意識深處潛藏蔓延的傲慢煩惱怨敵,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圓滿一切眾生的願望。
堅信自己能戰勝一切煩惱,是斷除傲慢等煩惱的有力助緣。如果在與煩惱作戰的過程中,一直堅持這種信心,那麼由此能產生巨大的功德,為降伏煩惱而奠定堅固的心理基礎。有些人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天,到我面前發願,發誓要在這一生精進不懈地斷惡行善。這樣做當然很好,真能從內心生起這種堅定的決心,並以戰勝一切的自信去修持,你的人身便變成了真正的珍寶人身。在以後的修行過程中,如果能以聞思修行各種方便使這種決心與信心越來越增上,哪怕遇到最厲害的違緣,自信心也會如須彌山王一樣毫不動搖:“啊,這只是成佛道路上一處必經之難關,是增上修行功德的最好助緣,我完全能戰勝這一切!”在菩提道上能百折不撓、愈戰愈勇猛的修行人,是真正的英雄和勝利者,是真正具有自信的勇士。世間人所稱的勇士、英雄與勝利者,在這種真正具有智慧、自信,能戰勝自心煩惱怨敵修行人前面,也只不過是屠屍者而已!《法句經?千品》中:“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能克服自心煩惱怨敵的修行人,是無與倫比的出世英雄,世間所謂的勇士,哪怕是他能獨擋百萬敵人,也不能與之相比。
傲慢煩惱在相續中,是一種比較難以覺察的煩惱,其他如貪愛、嗔恨煩惱,當修行人稍作意內省自心時,便能清楚地覺察。而傲慢煩惱卻不一樣,它潛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而且還會借助種種功德幌子來遮掩自己:“啊,我的聞思智慧真不錯,在幾百名道友中恐怕……”等等這類心念往往在某些名正言順的功德背後,悄悄地蔓延滋長,如果不具足有力而警醒的內省正知力,要察覺它並非如覺察貪嗔心那麼容易。能以殊勝智慧、信心,利用各種法門去頑強地與這種狡猾的敵人作戰,最後徹底消滅它,根本煩惱怨敵也就少了一個,而且在此基礎上其他煩惱也能很快戰勝,迅速成就遠離一切煩惱垢染的佛果。圓滿證得了佛果即可如同摩尼寶一樣,滿足眾生的一切無害心願,這一點,在前面也有過論述。菩薩發起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於三大阿僧祇劫中精進修持,降伏煩惱,證得無上佛果後,無有任何勤作功用而能任運地饒益一切眾生。
寅三、(惑慢):
設處眾煩惱,千般須忍耐,
如獅處狐群,不遭煩惱害。
如果不小心陷入貪嗔等煩惱之中,一定要千方百計地忍耐對治,應該像獅子處在狐狸等群獸中一樣,平靜鎮定而不為任何煩惱所擾亂。
在修行中最大的違緣就是不能安忍煩惱,而時時為煩惱所損害。因此,必須對斷除煩惱修自信,發起無所畏懼的大信心去對治煩惱,這樣才能保證不為違緣障礙所擾亂。尤其是末法時代,環境十分惡濁,修行人對治力稍弱,周圍的環境便會時時引生貪心、嗔心等等各種各樣的煩惱。處於這樣煩惱違緣熾盛的惡劣環境中,自己只有咬定牙根堅持,利用各種各樣方便善巧與智慧來對治,要不然,稍有不慎,自己便會喪失修行解脫的機會,而徹底陷入輪回魔窟。
末法時代違緣對境嚴厲,這並不是說在每個修行人面前都會如此,而只是對怯弱者而言。在真正具足自信、毅力的修行人來說,煩惱違緣最多最大也不會阻礙修行,這就像獅子處於狐群之中一樣,狐狸再多,對獅子也不會有任何阻礙和干擾。大家也許在動物世界的電視畫面中見過獅子,這些獸中之王悠閒地躺在非洲草原上曬太陽時,狐狸、豺狼之類的小動物也會躲得遠遠的,不敢靠近;而當獅子站起身來,這些小野獸馬上就會逃得無影無蹤。真正具足智慧、信心的修行人,也就如同獅子一樣,煩惱在他面前如同膽小的狐狸,這些煩惱狐群再多,對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害。像漾塘活佛,在監獄中住了十一年,十一年中,他每天戴著口罩,默默地念著心咒,雖然周圍都是監守迫害他的人,卻無法擾亂他的向道之心。
堪布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說:“上等的修行人,不僅自心不為煩惱染污,對其他煩惱的眾生,也能以方便調伏;中等者,自心能自主把握,不為外境染污;下等者,應遠離不良的環境。”如果自心已為煩惱五欲染污者,可能是最下等的修行人吧。五欲六塵,對凡夫引誘力極大,然而,如果能透破表象看到它的真面目,看到這些只是眼前暫時的幻境,而解脫成就才是真正永恆的大安樂,那就不會為五欲所誘而生起煩惱。《百喻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一對夫婦為了爭一塊燒餅,互不相讓,最後決定兩人誰先說話、誰先動,餅子就輸給對方。兩人不吃不喝,從早上一直盯著餅子,不說不動,僵持到黃昏,這時進來一個小偷,雖然夫婦兩個都看見了,卻害怕因說話而輸掉餅子,結果讓小偷將家中值錢之物全部搬走,最後妻子忍不住斥責丈夫,丈夫卻高興地跳起來,抓起燒餅說:“我贏了!”他是贏到了餅子,付出的代價卻是整個家產。一個人如果去以全部力量追求世間八法,也可能會得到一些蠅頭小利,而他必然會為此無法解脫成就。如果自己的修行尚未穩固之前,我想大家最好不要離開上師,離開寂靜的環境,自己尚如同兔子一樣軟弱無力,如果靠近煩惱狐群,那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大家在此要仔細權衡,在信心方面說,我們要看透煩惱的本質,對治煩惱時要生起如獅子處狐群的必勝信心,而在具體行持時,必須量自己的實力層層漸進,不要自不量力而貿然行事。
人逢大危難,先護其眼目;
如是雖臨危,護心不隨惑。
人們在遇到危險急難時,都會先護住自己的眼目;同樣,即使一再遇到引生煩惱的危機,也應當保護自心不為煩惱所左右。
在日常中遇到危難險情時,人們都會習慣性地捂住雙眼等脆弱的地方,不讓這些要害部位受到損傷,尤其是眼睛,人們往往視為最珍貴的器官,平時最為愛護。對修行人來說,自己最珍貴最易受傷害的是自心,當遇到外境違緣時,也應先將心相續護住,不讓它受損害、染污。心是萬法的根本,如果不能護心,則不能保證任何善法的圓滿,《金剛頂經》說:“首先觀自心,隨後方行持。”許多高僧大德在修善法前,都要先憶持這個偈頌,護持自心不為煩惱所染污。
大家觀察自心,在注意防護時,它也是很聽話的。但在大多數時候,我們在道理上雖然也知道應該如何取捨、防護自心,但在無始習氣的催動下,它會非常狂亂放逸,如果自己不能以有力的手段去調伏,它就會隨順煩惱習氣,造很多惡業。平時遇到一般危險情況時,人們連想也不用想就會先保護自己的眼目;然而在修行遇到煩惱險情時,我們卻不會這樣去護持自心這個智慧功德眼目,其原因便是自己沒有對護心生起認識與重視。
作為修行人,僅僅在口頭上談“護心不隨惑”,這樣無法起到作用。大家都知道,三乘戒律皆是護心的殊勝方便,如果能護持清淨的戒律,自心則能遠離一切染污、損害,在律藏中說:“如同犛牛愛護尾,如是當護清淨戒。”大家應當反復去串修,將守持淨戒護持自心的善習串修到時刻不忘,如同不忘愛護身體肢分一樣,這樣才有可能修習成就。
吾寧被燒殺,甚或斷頭顱,
然終不稍讓,屈就煩惱賊。
一切時與處,不行無義事。
我寧願忍受火燒、割殺,甚至於砍斷頭顱等折磨,但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退讓屈就於煩惱怨敵;無論在任何時間、地點,都不能做不合乎正法的非理行為。
本頌在第四品中已有過詳解,此處不再廣解。作為修行人,如果要戰勝煩惱過患怨敵,必須具備這樣的決心與信心,否則,自己在無始輪回中串習起的煩惱惡習,很難以被降伏。無論何時何地,修行人必須秉持著這樣的決心,不做出任何違背佛法的行為,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以正法來衡量,如果對今生來世都沒有利益,那這種無意義之事,希望大家最好不要去做。如果不能完全斷除,最少也不要過於積極地去做,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世間的人們往往在一些毫無積極意義的事情上,虛耗了寶貴人生,而一些沒有明了出家修行目的的形象學佛者,也往往為眾多的無義事,摧毀了自己修行解脫的機緣,陷於無暇之中。所以,作為一個求解脫的修行人,當恆時如是護持自心,遠離無義之事。
關於此頌,印度一些論師認為是後人附加的,原文中本無此重復的偈頌;根索曲扎仁波切在注疏中也作此說;譯者如石法師核對梵文原版,也發現梵文版中無有此頌。但藏傳佛教中的諸大德如圖美仁波切、賈操傑大師、堪布根霍等,他們對此頌都依文直解,與第四品中所作的解釋相似。
子三、(說喜助緣):
如童逐戲樂,所為眾善業,
心應極耽著,樂彼無餍足。
就像孩童一心一意快樂地游戲一樣,我們的心應非常熱衷於投入自己所修的種種善法,而且要樂於其事,永不滿足。
我們在孩童時代,對游戲大都有很大的興趣,只要有機會,一天從早到晚,都會在外面嬉戲玩耍,似乎永無疲厭之時。一群小孩在玩耍時,哪怕整天不休息、不吃飯,心裡仍對游戲充滿了歡喜,一心一意地將身心全部投入其中。對期待成辦自他二利事業的修行人來說,自己要順利地成就善法,也必須具足這種強烈歡喜心的助緣。這種歡喜心也是一種對善法的希求、執著,有些人不要認為對善法執著不好,對初業修行人來說,這種善法執著必不可少。如果對善法越來越歡喜、執著,則能越來越勤於善法,專注於善法,不會生起疲厭之心,修行過程中能保持這種歡喜心助緣,則能為自己自始至終地投入善法提供有力保障。有許多人在修某件善法時,開始時充滿熱情,到中間就漸漸松懈,最後索性放手不干了,這便是缺乏有力的歡喜心助緣而造成的不良後果。現在很多修行人都有這種毛病,修法時往往只能維持“三分鐘的熱情”,有些人修某個儀軌過了一兩天,就會覺得沒什麼成就驗相而生疲厭,馬上就放棄。這類人必須增強自己對善法的歡喜心,在強有力的歡喜心助緣催動下,自己才能保持對修法的興趣。而要生起歡喜心,當然也要依靠深廣的聞思,了解修習善法所得果的勝利等等,從各方面去下手,對善法的歡喜就一定會如孩童耽著游戲一樣,永無疲厭。
賈操傑大師說:“猶如孩童欲求戲樂之果,此菩提薩埵,為利他故,任作何事,聞思乃至修菩提心等事業,亦應如是耽著踴躍為之。”菩薩在修任何善法時,都應牢記自己要利益廣大父母眾生,假如能時刻想到自己的善行可以饒益眾多親人,那無論聞思修行,自己都會耽著踴躍,無有疲倦之時。上師如意寶也講過:“作為利益眾生的大乘修行人來說,對自他都具有真實意義的善行,即是聞思修習正法。自己能認識到善法的重大意義,則會如同進飲食一樣,每天不間斷,將力量全部投入,勤奮不息。”我們都是發過菩提心誓言的修行人,但自己到底有沒有時刻牢記誓言,想到聞思修習正法的巨大福德善果,而保持著如孩童耽著游戲的歡喜心呢?很少人能做到這一點吧。有些人在修行時,總是為了眼前暫時的功利,為暫時的目標而奮斗,這種人極易失去對善法的歡喜心與耐心。有些人上佛學院裡苦讀幾年或到某處苦修幾年,積累了一定的功德,如果得到名聞利養恭敬,他也就極為滿足而裹足不前,失去了對聞思修習的歡喜心。這不是修行人應有的行為,薩迦班智達說:“大海不厭河水多,國庫不厭珠寶多。”作為大乘菩薩道的行人,當勵力積集廣大福慧資糧,永無厭足,才能像大海一樣,饒益無有邊際的眾生。
很多人像風車一樣,當上師或道友們催促時,自己才能將身心專注在善法方面,而且只能專注一兩天,如果沒有人督促,馬上就停了下來。完全依賴他人,而自己沒有主動力量,這種惡習如果不改正,怎麼能趨入菩提道的修習呢?大家仔細想想,自己作小孩時,為了那些無義的小快樂,曾那麼專注歡喜於游戲,甚至於不分晝夜地身心投入,現在為了自他究竟的大安樂,自己又為何不如是去全部身心地投入善法,永不滿足呢?
世人勤求樂,成否猶未定,
二利能得樂,不行樂何有?
世人為了追求身心的快樂而努力,卻不一定能因此而獲得快樂,自利利他之事一定能帶來安樂,但是知而不行怎能獲得安樂呢?
世人為了得到吃喝等身心快樂,而日夜忙碌操勞,勤奮不息,如藏族的民諺說:“天上的星星當帽子,地上的白霜當鞋子。”意思是指人們勞作早出晚歸,特別辛苦。但人們這樣辛勤地勞作,能否因之而享受一些小安樂呢?實際情況卻是成功者少,失意者多。這個過程就像農民在春天播下種子,而盼望秋天得到果實一樣,中間往往因洪水、旱災、冰雹、蟲災、風災、瘟病等等種種災難,讓收獲的希望落空。更為可悲的是,有些人成天癡心妄想,追求那些無法得到的東西,將寶貴人生虛耗在這些空想之中。佛經中有一個故事,說以前在古印度的鄉下,有一個青年男子,他在鄉下到處尋找,也找不到中意的對象,為此而非常苦惱。有次他到城裡去游玩,在路過王宮時見到了公主,公主的美貌使他神魂顛倒,日思夜想,以至陷入了迷亂之中,白天見到牆上的壁畫時,他覺得這是公主在說話;晚上的夢境中,也一直夢著自己與公主一起享受幸福的生活。後來周圍的人發現這位可憐的年輕人,患上了這種毫無希望的“單相思病”,於是好心地勸告他:“你不要這樣胡思亂想,給自己增添痛苦,一個平民怎有可能娶上公主呢?”那位年輕人從幻想中清醒過來,他想:“我既然得不到公主,那活在人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傷心絕望之下,他便變得瘋瘋癫癫,神經徹底崩潰了。他的親人為此很傷心,便給他打妄語:“我們專門向國王和公主禀告了你的想法,公主現在答應了,可以嫁給你,但是她還要學習,需要再等一段時間……”那位年輕人聽後,病情一下子就減輕了,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永無實現之日的空想中等待著。佛陀說世間人們也如同這位年輕人一樣,對一些得不到的東西拼命追求,充滿著向往,自己的人生虛耗在這些幻想上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可惜,世人大多數都無法回憶前世,如果能回憶起前世,就會發現自己在不斷地投生過程中,特別是投生為人的過程中,往往都是為了那些永無滿足的貪欲,永無止結的業緣等等,為了這些毫無意義的世俗目標而一世世地輪轉在苦海之中,縱然多世辛勤不息地追逐,而成功的希望卻是微乎其微啊!
而從出世道來說,我們, 學佛,為成就二利事業而奮斗,卻與世俗截然不同。一個人發心學佛,依教奉行斷除惡業,自利利他的善行,必然會得到安樂,必然會成就所願。這一方面有如來真實語的證明,另一方面也有無數前人的實踐證明。《法華經》中說:“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只要與佛結上緣,無有不成佛者;歷史上無數修行人以短暫的生命投入二利事業,他們最終以無比的大自在、大安樂,證明了二利事業的無比安樂果。芸芸世人都在追逐安樂,而真正得到安樂者又有誰呢?人世間曾有那麼幾個威勢赫赫的君王,建立過統一天下的大事業,然而他們並不快樂,也不自在,而我們只要付出有限的勤勞,去修持二利事業,就可得到遠遠超過他們的安樂,那為什麼不精進努力呢?
我們都知道了這些道理,但是不去腳踏實地付諸實際行動,安樂也不會自動地降臨,就像一大盆美味的水果擺在面前,自己如果不動手去取食,那也不可能品嘗到美味。安樂的解脫果來源於自己的精進修持,這一點並不需要多言,諸位如果真正想永享出世的自在安樂,唯有精進不息!
如嗜刃上蜜,貪欲無餍足;
感樂寂滅果,求彼何需足?
世人貪求五欲如同貪食劍刃上的蜜汁一樣,永無餍足之時;對能招感寂靜涅槃果報的善業,我當孜孜勤求,為何要對它們生起滿足的感受呢?
世人貪求五欲享受,如同舔食寶劍鋒刃上所沾的蜜汁一樣,所嘗食的甜味甚少,而付出的代價非常可怕。寶劍的鋒刃不同於一般刀刃,它有特別的鋒芒,其余物體一接近它就要被割裂。如果有人去舔食寶劍鋒刃上的蜜,舌頭剛一接觸,也許已經嘗到了蜜汁的甜味,也許還沒嘗到,鋒刃就已經將舌頭割斷了;世人不顧一切去追求五欲享受也是如此,貪欲滿足所帶來的快樂渺小而短暫,而為此卻要付出長久劇烈的惡道痛苦。比如說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殺害其它動物,每殺一眾生,他必須為此付出五百生被他人所殺的慘痛代價。雖然如此,世人卻永無餍足,從來不對追逐短暫些微欲樂等這些毫無意義的行為感到疲厭,而我們對追求清淨圓滿的大安樂佛果,又有什麼理由感到滿足厭倦呢?博朵瓦格西說:“貪執世間欲樂沒有滿足的人,始終無法從輪回痛苦中得到解脫。”世人陷在這樣的痛苦之中,也不會放棄他們的追逐,也不會感到疲厭滿足,而修行人以二利善行,不斷地感受著人天安樂,直至究竟的成佛大安樂,對這種無比的善法,為什麼要生起疲厭、滿足感呢?《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說:“三有樂如草尖露,乃是瞬間壞滅法,了知恆時無變法,希求解脫佛子行。”三有安樂是須臾即壞滅的有漏法,解脫安樂是無有生滅恆時的大安樂;世人為了得到三有的安樂,多生累劫地奮斗拼搏,付出了慘重代價,卻無有絲毫厭倦滿足之心,而智者為了無轉的解脫大安樂,對二利善法之道當發起勇猛的歡喜希求心,一往直前而永不滿足。
為成所求善,歡喜而趣行;
猶如日中象,遇池疾奔入。
為了圓滿成辦心中所求的善法,應當以歡喜心而踴躍投入二利善行;就像日中酷熱難當的大象,遇到清涼的水池時欣喜奔入。
大乘修行人都有圓滿二利事業的偉大目標,為了這種究竟安樂的善果,應當以無比的大歡喜心去趣入菩薩行。而要生起大歡喜心,需要深廣的聞思佛法,對解脫道的勝利與佛法的殊勝生起定解信心。真正能了解三寶的殊勝功德,解脫的究竟安樂等等,自己一定會始終對善法充滿歡喜心,毫無餍足地勤奮修學。如果一點也沒有了解這些,那麼在修習善法時,要生起歡喜心恐怕是有些勉強。我經常想:世間最可憐的就是愚昧無知者,最幸福的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沒有明辨是非、如法取捨的智慧,又不知求學,世人將永遠陷在苦海中,無有出離之時,這是最堪憐愍的眾生。要成為有智慧的人,最好的途徑莫過於修學佛法,因為佛法是三界最究竟的智者——本師釋迦牟尼佛,從其智慧大海中所流露出的甘露,我們哪怕僅僅取受少許,也可療除愚癡惡疾,變得心智清明。眾生陷入生死曠野為煩惱毒火所灼燒,而佛法如同清涼無比甘露大海,有緣見到這個功德大海的眾生,當以無比的歡喜,刻不容緩地趣入其中,安享清涼妙樂。這個過程如同熱帶的大象,為中午的酷日曝曬而酷熱難當,那時如果見到了水池,大象一定會欣喜地跳進去,一點也不會分心管其他的事情。現在由寂天菩薩的教導、上師如意寶的恩賜,我們也遇到了無比安樂的清涼甘露寶池,在煩惱毒火炎炎的輪回中,自己已飽受煎燒痛苦,身心傷痕累累,這種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生起歡喜,心無旁骛地勇猛直入佛法寶池服取甘露呢?這是千百萬劫才得一遇的福緣,而且是藉之可以永享無比安樂的機緣,這樣重要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要再拖延耽誤了,每一個人都應以無比的欣喜之心去奮力精進,把握今生而徹底扭轉命運。
子四、(說捨助緣):
身心俱疲時,暫捨為久繼。
事成應盡捨,續行余善故。
當身心都疲乏時,為了持之以恆,應該暫時把事情擱置下來休息。如果事情完成了,就該毫不眷戀地放下,以便再繼續修習其余的善法。
在修持善法時,如念誦、觀修本尊、造佛塔、佛像等等,不管修何種善法,正在行持時,必須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地去完成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有時由於自己的心力、體力有限,無法將善法一氣呵成地全部完成,而在中間感到疲乏、煩躁、憂愁等,在這種情形下,如果強撐著繼續下去,事情的成功率可能會很低,也可能無法圓滿。因此應暫時把事情放下來,自己作一番調整,使疲乏消除,力量恢復。對於修持較大的善法來說,這種放捨是必需的助緣。
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前面不是說,修持善法一旦開始了,就不能中途放棄,而現在又說中間可以作調節休息,這樣豈不是與前面的要求相違嗎?其實,這個過失是不會有的。此處所說的暫時放捨,是指在修法中身心疲乏、力量不濟時,自己主動作的調整,是為了保證完成善法而作暫時調節,其發心不是捨棄善法,而是為保質保量完成善法。我們當中一部分人可能經常有這方面的體驗,特別是一些人剛來學院時,第一次聽聞到殊勝的佛法,因而修行特別精進,白天、晚上都安排得很緊張,結果弄得身心疲倦不堪,有的甚至一下子就病倒了,產生了很多障礙。這種情況下如果暫時放松,作養精蓄銳的調整,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節後,再去全力投入聞思修習,則效果明顯地提高。這種中間的暫時放捨,會使事情完成得更圓滿,因此,我們應合理地運用這種方法,在修行中做到張弛有度,使力量如海潮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恆久持續,不要在事情的中途就竭盡全部潛力,而使事情半途即告失敗。
在某件善法大功告成,完全圓滿後,同樣也要運用放捨的方法,將事情擱置下來,以便輕裝上陣,去繼續修習其余的善行。比如說我們修大幻化網壇城上的佛堂,已經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努力,現在已經排除萬難,全部工程都竣工了,這時候,便需要將它放捨。要不然成天掛念著它,其他什麼事都進行不了,也就對我們的進一步修行造成了障礙。大家要注意,此處是說在某件事情圓滿成辦後才進行放捨,而不是在自己認為進行得差不多了,不想再干某件事就可放捨,比如說我們修上師瑜伽,按常規誦修蓮師心咒一千萬遍,數量圓滿後,是否便算大功告成,可以將觀修儀軌放捨了呢?此處大家應仔細分析,切不可隨意行事,一千萬遍心咒只是一個通常的規定,而對具體的某位修行人來說,應從修法驗相、證量上而定,不能輕率地放捨。
此處所闡述的兩種放捨,需要全面理解。第一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的行持中間,為恢復力量圓滿完成善法而作的暫時放捨調節;第二種放捨是在某件善法圓滿成功後,為了繼續行持其他善法,而將已成功的善法次第放置一旁,不再讓它分散牽制自己的力量。它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去修持,有些人不要只看到前面“事成應盡捨”那一句,以此為借口而躺在某些小功德的台階上偷懶,不去向更高更多的善法行進。放捨力是巧妙合理增上自己精進修行的力量,而非愚者偷懶的工具。
癸二、(出二力)分二:子一、實行力;子二、控制力。
增上精進的四個助緣已闡述完畢,現在是講述增上精進的兩種力。增上精進的修行中必須善巧地運用這兩種力——實行力、控制力。實行力指實際修行中應持的正念力,是一種謹慎不放逸而增上精進的力量;控制力指自主的控制身心,使自己能遵循正道,身心振奮輕安而行的力量。
子一、(實行力):
沙場老兵將,遇敵避鋒向;
如是回惑刃,巧縛煩惱敵。
好比沙場上身經百戰的老戰士,遇到敵人攻擊時,能巧避鋒芒而戰勝對方;和煩惱作戰時也應如此,先避開煩惱鋒刃不為所傷,而後巧妙地對治、消滅煩惱。
在古代戰場上,那些戰斗經驗豐富、精於格斗武技的老戰士,在與敵方兵將短兵相接時,他們會娴熟地運用經驗技術,靈巧地避開敵人揮砍過來的兵刃,保護好自己而同時又能施展武藝,將對方徹底摧毀、降伏。對這些身經百戰的勇士來說,雖然面對氣勢洶洶的敵軍,面對刀山劍林,他們卻能從容不迫地拼殺,毫不慌亂,一邊閃避,一邊進攻,游刃於刀光劍影之中,揮灑自如地將敵人擊敗。以前爐霍有兩位修行人,名叫各土和達熱,他們在年輕時曾一起結伴步行去石渠求學。當時各土有一尊很珍貴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銅像,一路上只要有機會,就要拿出來瞻仰一番;而達熱在家時當過兵,世事閱歷頗為豐富,便勸道友注意安全,但各土毫不在乎。一路上風餐露宿,有一天兩人在一處樹林中放下行李休息,生火做飯時,各土又拿出了佛像供在他們的營地。這時突然闖過來兩個“綠林好漢”,其中一個手中還提有火槍,兩個“綠林人物”一看到那尊珍貴的佛像,二話沒說拿起就走。兩位修行人可不甘心,立刻去將兩位強人扭住,達熱格斗技術非常高,他追上了那位手持火槍的強盜,當強盜揮槍砸過來的時候,他順勢閃避倒地,他的道友見到這幕情形,以為他被擊倒了,急得在一旁高聲喊起來:“啊!救命呀……”而此時倒地避過了鋒芒的達熱卻從地上一躍而起,將強盜的槍干淨利落地搶了過來,並嚇唬那兩位強盜說:“我在家時很會玩槍,但現在不知怎麼樣了,你們看那塊牛糞!”他瞄准遠處的一小塊牛糞團放了一槍,很准確地擊碎了牛糞。兩個強盜嚇得直求饒,並老老實實地將兩位修行人的行李背上,兩位行者持著火槍走在他們的後面,一直到色西寺寺院門口,才把槍還給了他們,講了一些開示,兩位強盜以此而心服口服誠心悔過。大家看,善於避敵鋒芒的人,即使赤手空拳也能降伏強敵。
同樣,我們在與煩惱作戰時,也應努力學習掌握技巧,如同老戰士一樣,善巧而靈活地保護自己,擊敗煩惱敵人。煩惱在進攻之前,一定會有它的蹤跡可尋,只要有足夠的警醒,有正知正念,就可以及時發現煩惱的偷襲,自己可預先設防,避開煩惱的鋒芒。比如說嗔恨煩惱,它要摧毀我們,必定會借助某種生嗔境的武器來進攻,此時要認清誘發自己生嗔惱的對境是嗔恨敵人的武器,首先避開這種對境,然後再運用本論安忍品中所介紹的各種智慧利刃,斬斷嗔恨敵人的頭顱,消滅煩惱怨敵。佛教史上眾多的高僧大德,他們與煩惱魔軍多次奮戰過,都是勇猛善戰的勇士,後學者如果參閱他們的經驗,雖然有多種,但總結起來,也就是這兩條:巧避鋒芒,智摧煩惱。
戰陣失利劍,懼殺疾拾取;
如是若失念,畏獄速提起。
在戰場上失落了手中利劍的戰士,都會害怕被殺而立刻拾起劍來;同樣,如果忘失了對抗煩惱、精進修行的正念之劍,應該想到地獄的恐怖而迅速提起正念。
在作者生活的那個時代(大約公元七世紀——八世紀),古印度及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在戰場上使用的大都是刀劍之類冷兵器。那時人們使用刀劍相互沖殺拼搏,如果在拼斗得難分難解時,有人手中的寶劍忽然握持不住而落地,那麼可以想象,沒有了兵器的人在刀光閃閃的戰場上會有什麼下場。俗話說:“勇士的拳頭也抵不住一般人的刀劍。”一個最有勇力的戰士,如果手無寸鐵,很難戰勝手持刀槍的敵軍,因此手中失落了武器的戰士,他會盡自己最敏捷的手段去拾取武器。否則手中失去了兵器,敵人沖殺過來,自己只有死路一條了。這一點我們去設身處地觀想一下,就可以領會到面對強敵而自己失去了武器的危險;同樣,修行人要時時刻刻與煩惱怨敵作戰,殺出三界重圍,在平時,貪嗔煩惱怨敵時刻都在身邊伺機進攻,想奪走我們解脫善根之性命。在這種四面凶敵的包圍之中,如果失去了對抗煩惱敵人最根本的武器——正知正念,那自己也就免不了煩惱怨敵的殘害,不但要失去即生的修行解脫安樂,來世也要墮入地獄惡趣受痛苦。大家可以看到周圍的一些人,以前他們也在修學佛法,志求出離煩惱怨敵的重圍,然而因一時不慎,失落了正知正念的寶劍,他們的解脫生命便在剎那之間讓煩惱敵人奪走了。各自省察自己,看看自己是否隨時都緊握著正念之劍呢?這一點,很多人都要認清自己做得很不夠。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失去正知正念的可怕後果,因而經常放逸,將正知正念之劍擱置一旁,這時如果煩惱怨敵乘機猛攻,自己的下場也就不堪想象了。失去了正知正念的修行人,就如同前面所說的死蛇一樣,毫無抵抗能力,小小的違緣敵害也會將他摧毀。
作為一個修行人,應隨時隨地緊握著正知正念武器,如果不慎失落了,內心要及時想到為煩惱敵擲入地獄受苦的恐怖下場,以此而盡快提起正念,始終處於警醒的狀態,不讓煩惱怨敵有可乘之機。
循血急流動,箭毒速遍身;
如是惑得便,罪惡盡覆心。
就像為毒箭所傷者,箭毒隨著血液循環很快就會漫及全身;同樣如果煩惱逮到了機會,罪惡染污就會立刻遍覆自心。
在古代的戰爭中,人們往往在箭頭塗上毒藥,敵方中箭後,不管他有多麼健壯勇悍,箭毒會立刻順著血液循環遍及全身,讓他喪失生命。即使是很小的箭傷,但只要觸及血管,如果在盡快的時間不妥善地處理,可怕的後果就無法避免。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也就如同為毒蛇所咬一樣,為了活命,毫不猶豫地將傷口附近的皮肉割除,不讓毒液流向其他地方。假如我們為毒箭所傷,而自己也明白這是毒箭,那時候肯定會焦急萬分,一秒鐘也不會遲緩地采取果斷手段,將傷口作妥善處理;同樣的道理,如果煩惱抓住我們失去正念的機會,中傷了自心,煩惱毒素馬上便會擴散,使自己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傲慢等等煩惱苦受,在剛開始時,也許比較隱秘,但如果不加以有效地對治,煩惱毒素便會漸漸擴散遍覆自心。
賈操傑大師在《入行論廣釋》中說:“如毒箭所中,依一毛孔所出之血,其毒能遍及全身。失壞正知等煩惱,若得暇隙,嗔等罪惡速疾遍布其心,亦猶如是,故纖毫煩惱亦應遮止。”煩惱雖然微小,如同小小的箭傷,但它的毒害卻是非常嚴重。如果不細心省察,及時察覺自心為煩惱所創的細微傷口,貪、嗔、癡三毒便會蔓延開來,將解脫善根的生命毒害至死。因此我們應時刻警惕,及時察覺到煩惱毒箭的創傷,如果不願意讓自己的福德智慧生命毀於一旦,也不願意在後世墮入地獄,那麼在發現自己為魔王波旬放出的貪嗔毒箭中傷之際,便要刻不容緩地采取果斷的手段,直接采用割除療法,徹斷煩惱毒素擴散的危險。圖美仁波切說:“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煩惱初生之際,即應連根鏟除,要不然毒素蔓延串習,那時再去療治已回天乏術了!麥彭仁波切說過:“煩惱如同盜賊,如果能及早認出它的身份,它也就無機可乘了。”我們在平時,應當反復聞思這方面的教言,對煩惱的種種面目與危害性,要清楚而全面地了解。如果能做到如此,則在煩惱初發之際,就清醒地認識到這是煩惱毒敵的傷害,它給自己今生後世造成的危害,將遠遠超過自身中毒箭的苦果,以此而能奮力迅猛地用正念之劍徹斷毒源。
如人劍逼身,行持滿缽油,
懼溢慮遭殺;護戒當如是。
好比有人為劍所逼,捧著注滿油的缽行進,如果油溢了出來,他立刻就會血濺當場,這時,捧缽者一定全神貫注地捧缽而行;同樣,持戒者也應如此謹慎專注地護心。
我們與煩惱作戰,精進修持菩薩行的時候,一定要護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小心謹慎地行事,如果讓外境的色聲香味等分散心神,就會頓然喪失解脫的福德慧命。所以,持戒護心應當如同公案中的犯人,持注滿油的缽繞行一樣,小心翼翼,絲毫不分散心神。
持油缽繞行的故事發生在佛出世的年代,當時印度有位猛光國王,他以前非常凶暴,殺害過許多人,後來他對佛教僧團生起了信心,皈依了佛門。有一次他迎請迦旃延尊者為主的五百名比丘到王宮受供,供養時,猛光王在宮內舉行了盛會,載歌載舞,樂聲喧天,供養圓滿後,國王問迦旃延尊者:“今天迎請供養時的歌舞等欲妙,尊者覺得如何?”尊者向來持戒非常嚴謹,他到王宮時,緊攝六根,自心毫無放逸,絲毫沒有散亂於這些繁雜的外境,因此尊者告訴國王:“我沒有聽見也沒有看見什麼。”國王聽後不太高興,認為這不可能是事實,尊者覺察到了國王的疑心,對國王說:“確實是這樣的,國王,我特別害怕墮落輪回之苦,以此而時刻緊攝六根,不敢有絲毫放逸散亂,外面的一切,我根本無心去覺察啊!”國王仍是不信,於是尊者吩咐國王從牢獄中帶來一名死刑犯,命令犯人手持盛滿油的缽繞宮而行,如果灑出一滴油便要當場處死,同時在沿路准備了很多歌舞。犯人捧著油缽在手持利劍的武士押解下,小心翼翼地繞宮步行了一周,果然滴油未灑。國王問他:“你在路上所見的歌舞如何?”犯人回答說:“國王,我根本沒有感覺到什麼歌舞,因為我害怕油灑出來被殺死,所以全部的心意專注於油缽,絲毫不敢分心。”這時候,國王才相信了尊者的話。而迦旃延尊者又告訴說:“這個犯人在繞行中如果讓油灑出來,便要失去今世的生命;而我們在出家守戒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正知正念,破了戒律,那生生世世中都要為此而受害失去生命。犯人為了今世的一條生命,也能如是小心翼翼,不敢放逸;為了多生累劫的生命,我又為何不能如是呢?”在《修行地道經?勸意品》中也有類似的公案,說國王欲選擇一位輔臣,其檢驗為持一盛滿油之缽繞京城步行二十裡,若墮油一滴,即當場殺死,若能做到不墮油一滴,即封為大臣。有一應試者專注一趣,一路上雖遇許多嘈亂動人的外境,然毫不動心,終於成功。
在守持戒律護持自心時,也應當如此,要時時刻刻想到輪回的痛苦,而警告自己,如果不謹慎小心,就要觸犯戒律,讓煩惱毒液染污自心,生生世世於地獄中得不到解脫。害怕墮落受苦而謹慎持戒,這一點對於修行人來說,極為重要,藏傳佛教中的許多大德把這句話銘刻在心,不時用以警誡自己。我們欲想解脫成就,也當反復思維此偈,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能做到持戒護心如護命,則離解脫也會不太遠。
復如蛇入懷,疾起速抖落,
如是眠懈至,警醒速消除。
又如毒蛇入懷時,人們會立刻起來將它抖落;同樣,當我們察覺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時候,就應立即驚醒過來把它們消除。
在修行過程中,如果發現自己生起的懈怠、睡意,應毫無遲緩地消除,如同人們抖落爬進懷裡的毒蛇一樣,果斷而迅速,一剎那也不能遲疑。熱帶地區的人們在野外活動時,很容易遇到毒蛇,有時剛剛坐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也許懷裡馬上會爬上一條毒蛇。當見到吐著火紅的毒舌、露著毒牙的毒蛇時,當事者肯定就會如同觸火一般,直跳起來,以最快的動作將毒蛇抖摟出去,以防自己為毒蛇所咬而喪命。同樣的道理,修行人在平時,懈怠睡眠等煩惱毒蛇也會不時地爬進自相續的懷裡,這時候如果不立刻驚醒起來,以最敏捷的手段消除這些煩惱,便免不了為懶惰煩惱毒蛇所咬而中毒,到時煩惱毒液流遍全身,自己的功德慧命便一命嗚呼!
精進是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之因,如果讓懶惰煩惱所制,則精進無法生起,所以懶惰是修行人的大敵。《正法念處經》中說:“諸煩惱之唯一因,唯是懈怠余何有?何人一有懈怠心,一切善法皆歸盡。”大家比較一下周圍的修行人,有些人一天中上課聞思、念心咒、給常住發心做事務等等,這些善法有人在幾天之中都做不完,同樣的人,為什麼修善差別這麼大呢?這就是精進與懶惰所致。也許有些人開始時並不是那麼懈怠,但沒有防微杜漸,原先在發現自己有懈怠、睡懶覺等煩惱萌芽時,沒有像抖落入懷的毒蛇一樣去迅速消除,以致中毒日深,漸漸變得什麼也不想干。有的人耽著世間八法,而懶於修習正法,這類人當認真想想自己這樣懈怠下去的後果,阿底峽尊者說過:“最善妙的精進即是捨棄瑣事。”修行人只要能捨棄瑣事,一心一意專注於法,所有的善法都可以成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也說過:“人有不惜身,智慧心決定,如是行精進,一切事無難。”
每逢誤犯過,皆當深自責,
屢思吾今後,終不犯此過。
每次遇到疏忽而犯過錯時,都應當深刻地自責,然後再三提醒自己:以後一定不犯這種錯誤。
在修行過程中,由於惡習及外境惡緣的影響,一般的凡夫修行人很難避免犯錯誤。有時偶爾失壞正知正念,煩惱怨敵便會趁機作亂,催動自己犯過錯,這種時候,自己要作深刻的反省,嚴厲呵責自己的惡業習氣。在這方面,我們要誠心學習以前那些噶當派的格西們,他們在每一次發現自己的過錯後,是如何深刻檢討,呵責自己的。這些大德們都是這樣嚴厲要求自己,而作為末法時代的修行人,如果不能嚴厲地對治錯誤,改正習氣,修行恐怕毫無成功的希望。因此,大家在平時要時時內省自心,防止犯錯誤,一旦犯下了過錯,對自己不能有絲毫的放縱寬容,而應深刻、嚴厲地作自我檢討、呵責。比如說,有時自己不慎生起了嗔心,在察覺後馬上要斥責自己:“你這個壞人,在寂靜處聽受這麼多大乘佛法,在上師三寶面前發了這麼多次誓願,現在還要生嗔心、造惡業,難道你想墮地獄嗎?”歷史上的高僧大德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像阿底峽尊者,時刻觀察身心言行,一旦發現有過錯,馬上便要修曼茶供作忏悔;有的大德發現自己犯有過錯後,便禁食、禁語、禮拜等等,有許多嚴厲的自責方法,這些也是每個修行人必須學習的方便法。
如果一個人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並能感到慚愧而自責,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能踏踏實實地將習氣過錯一次次作改正、消除,自己的習氣惡業最重,也能漸漸減輕,變成一名優秀的修行人。
在自我察過改習的過程中,自己再三思維發誓:“不再犯這種過失。”也是必須而且有力地消去習氣過失的方便法。如果能在上師三寶前從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過錯生起悔過,並發誓不再重犯,以此有力的誓願力,一定會得到上師三寶的加持,增強自己忏除惡業習氣的力量。
故於一切時,精勤修正念,
依此求明師,圓成正道業。
總之在任何時候,都要精勤修持正念,以防罪過發生。並且以這樣的心態向善知識求學,完成菩提正道的修行。
前面已經講了不放逸護持正念的功德,放逸的過失,還有犯戒之後如何忏悔等等,這些都是具體實行精進的方便。總的來說,在一切時處,無論行住坐臥,修行人都應精勤地護持正念,一方面使自相續與善法相應,一方面清淨無始以來的惡業習氣。如何護持正知正念,在本論第五品中已作過詳細的介紹,已背誦了頌文的人對此應有較清楚的印象。
對修行人來說,時刻精勤修行正知正念,護持自相續是自己最主要的任務,也是斷除過失、增長功德必需的修行,阿底峽尊者說:“修行人當日夜不放逸,以正知正念觀察自相續。”但是眾生於無始輪回中,一直串習著散亂的習慣,要做到恆時不放逸護持正知正念,必須依賴善知識的引導、加持。因而欲求解脫者,必須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識,求得修持不放逸正知正念的教言,然後依教奉行、精勤修持。根索仁波切在注疏中說:“如果上師善知識不在面前,那自己應當恆時遵照他們所傳的教言而觀修自心。以善知識的教言去衡量自心,檢驗出自己的習氣毛病而切實改正,應如是精勤自我警策。”在座諸人現在都有不斷聞思正法的機會,以後沒有了這種機會,就要依靠種種法本,依靠現在整理下來的筆記,憶念上師教言,經常去以這些對照、警策自己,如果保持不退的信心,實際上與現在親自依止上師聽法沒有很大區別。自己長久地依止這些殊勝善知識、善教言,恆久串習自心,就一定能圓滿成就道業。
大乘修行人的道業,也就是為利眾生而求證菩提的成佛大業。《學集論》中說:“一切行為皆從菩提心出發。”其意指菩薩的一切作為都應隨順菩提心,不應有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這是大乘行人最基本的行為准則。我想作為凡夫人,無法完全做到如此,但最少也要經常去以此要求自己,不要與此相差太遠。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成一個誠實直心的人,不能口裡說要利益他人,而心裡卻懷著自私自利的念頭,這種狡詐會染污自相續,讓你變成世俗人中的卑劣者。
關於依止上師,律藏中說必須要依止十年時間以上。有些人依止上師,剛剛聽聞了一些教言,馬上就離開,這種做法無論從哪方面說,都與正法有相違背之處。大家看歷史上那些大成就者,都曾長久地依止過善知識,他們在具足法相的善知識前經長久熏習,相續中才生起了如同善知識一般的功德。並不是今天投師,明天求得教言,後天就要離開,一個人不改變這種輕浮草率的做法,不可能會有成就。
子二、(控制力):
控制力即是在行持善法前,調整控制自己,使身心進入最佳修行狀態的力量。我們做任何善事前,不管聞思、閉關、繞塔等,在行動之前應憶念有關不放逸的教言,以正知正念觀察身口意三門,使自己能如理如法、充滿歡喜地趨入善法。自心調整到這種狀態,能充滿歡喜,精神振奮,在修行過程中則能順利而有力地進行。
為令堪眾善,應於行事前,
憶教不放逸,振奮歡喜行。
為了有能力堪任種種善行,應該在行事之前,憶念有關教言而謹慎不放逸,努力振作精神,歡喜愉悅地去進入行動。
事前憶念有關教言,振奮身心的加行非常重要,世人也常說“三思而後行”、“磨刀不誤砍柴工。”若能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在心中先憶念本論第四品中有關不放逸的教言,生起謹慎、堅毅的決心與必勝的信心,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去行持善法,則能做到事半功倍,迅速圓滿善法。相反,如果不做這樣的加行,不憶念任何教言,而懶洋洋隨意去做某件事,也許事情剛開始,就遇到了阻礙。那時自己雖然想繼續下去,但身體不聽使喚,相續中放棄退怯的念頭也會如同陰影一般,不時來遮掩自心,最後也就不得不放棄了。大家從往昔的做事經驗中,對此應有過體驗吧。往昔高僧大德在這些方面,也留有不少教言,他們在作某件事、修持任何善法前,比如說要修九十天“般舟三昧”,在此之前,自己必定會閱讀思維有關的教言與以前大德們的苦行傳記,以策勵自己的決心、信心與歡喜心,經反復思維、觀修,使身心振奮有力,然後在正行修習中能始終不退。有些人在做事前,缺乏這種加行,自己的控制力不夠,往往事至中途就打退堂鼓,給自己的今生後世帶來嚴重的惡果。因此,如果希望自己圓滿善法,當勵力修習這些竅訣,於事前反復串修自己的控制力。
如絮極輕盈,隨風任來去;
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
就像絲絮能隨風吹送而來去自如輕盈地飛舞;倘若身體輕安,為振奮的心意帶動,一切善法都易於成就。
修行人在事前調控身心,使自心如同絲絮一樣輕盈、調柔,能做到如此,則任何善法皆易成功。柳絮、棉絮之類的絲絮非常輕盈,微風吹動之下,也會隨風而轉,一點也不滯重。修行人的相續,通過修持調整,變得如絲絮一樣柔和輕安後,也能如是隨意趨入善法,毫無困難地投入自己所計劃的善業。我們當中的一些修行人,自心確實是很調柔的,身心堪能於任何善法,做任何善事都能隨順歡喜,不會生厭煩心,而且他們做的事,總是會圓滿成功,中間也沒有什麼退縮、牢騷等等之類的麻煩。華智仁波切說:“心能調伏,就會如同腳踩棉花一樣柔和,很容易與法相應。”法王如意寶也說:“自心能輕安調柔,則一切善法都可以成功。”相反,如果不能制伏自心煩惱,經常為貪嗔苦惱所擾亂,那麼自心會滯重不堪,很難自主控制,你想讓自心專注善法,可它偏偏要起惡念;想讓它平靜,它偏偏要起風浪……這樣的妄心,如同野馬,想讓它順從地馳騁於菩提大道,必須下一番苦功調馴它,才能如願。
作為凡夫,自相續中充滿習氣煩惱,要時時做到輕安振奮,專注於正法,當然有很大的困難。但是,不管怎樣,修行人必須做到調馴自心,而且無論心相續有多麼粗暴、狂野,只要能依止善知識,再三地修習,不為任何挫折、困難動搖自己降伏它的決心,那自己總會有調馴它的時候。當自己能控制自心,三門一切行為能自在而轉時,則能使三門遠離一切煩惱羁縛,踴躍歡喜於善法,生起無退的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