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張秉璐 通訊員吳劍鵬報道 昨日,一位來自廣西、原發性肝癌伴乙肝後肝硬化患者潘明,終於在穗康復出院,和他一起出院的還有23歲的兒子潘健,這兩父子如今可謂是同肝共生。原來,當兒子得知父親病重急需做肝髒移植手術後,立即決定將自己健康的肝割給父親一部分,挽救其生命。手術終於在兩個月前順利完成,經過一陣子的觀察,昨日兩父子終於可以一起出院了。
兒子切肝救父
1988年出生的潘健今年23歲,他體內一塊完整的肝已被割出57%移植到父親體內,父親因此保住了性命。
經過兩個月的恢復和生長,肝髒在父子兩人體內已逐漸長大。據醫生介紹,目前的大小已是成年人正常肝髒的85%。在選擇如何割潘健肝髒時,院方最終決定根據病人需要的肝髒體積,按成年人做肝髒移植手術取右半肝的原則,取了兒子潘健的右半肝給潘明,這部分肝占到潘健體內肝髒的57%。
主刀醫生、南方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楊定華解釋,肝是人體器官中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通常3個月就能長到原體積的90%。通常,移植手術只要給供體留存33%以上體積的肝髒,即不會對供體造成影響。在成年人肝移植手術中,考慮到所需肝髒體積大小,都會取體積較大的右半肝進行,也能減少對供體的影響和傷害。
父親含淚成全
昨日,兒子潘健和爸爸潘明一同穿著病號服出現在記者面前。和剛入院時不同,術後的潘明起色明顯好了很多,兒子精神狀態則更佳,“我常下樓走動,身體也沒有感覺有什麼不同。”
潘健至今還在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藝術系學室內設計,開學就大四了。他喜歡的足球、游泳等體育運動在術後均可以再進行。不過依據醫生建議,他們最好在3個月內不要累著,6個月後才可以嘗試劇烈運動。
潘健回憶,當得知父親重病,肝功能儲備較差,唯一的辦法只能進行肝移植手術時,頓時崩潰了。“當時有種沒有希望的感覺。”聽醫生說,只要血型匹配,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病就可以給爸爸捐肝,當即萌生了“自己來”的念頭。
“我們家都是O型血,都能匹配爸爸的血型。但媽媽老了,我還年輕恢復快。”今年6月,在學校還沒放假他就跑到醫院建議手術,其間不顧媽媽的反對,堅持自己來。在一旁的父母,早已聽得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