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之第十五難[不說是非]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五難:不說是非

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是非十五難;
   绮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
   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
   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

   修行,就是期待達到平靜無染的心境。但是談何容易!佛陀說人生之惡,莫過於「十惡」,這都是出自於一個人的身、口、意。身有三惡——殺、盜、YIN、心也有三惡——貪、瞋、癡,而口卻有四惡,那就是惡口、妄言、绮語、兩舌。
   只不過是開口動舌,就占了十惡之中的四惡,可見口舌的造惡是多麼大。所以,修行除了修身業及意業以外,更要注意口業,「佛說人有二十難,不說是非十五難,绮語兩舌皆禍患,祥和人間畏言讒,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揚善隱惡棄偏見,不說是非並不難」。難與不難只在一念間,若不用心,開口動舌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無不是惡。但是,如果能將心意照顧好,自然一般人容易犯的,我們就不會犯,這也就是修行。
   人生,不說是非實在很困難。在生活中總有這樣的情況發生——與己有緣的人,所說所做我們都認為是對的;無緣的人,所說所做的就都不合己意。
   對與不對,若只憑自己的立場去做判斷,彼此之間往往就會起沖突,甚至有了不好的傳言,演變成搬弄是非,而惡口、妄言、绮語、兩舌四者都是起於是非之間。學佛必定要學得真,對於人和事,我們要用心分析清楚,自然就不會是非不分,而造成口頭上的四大惡業。
   有人會覺得「那我就不要惡口,凡事都說好聽一點。」這也不對!不想給對方谏言,「不對是你的事,我做好人,我說好話」,這也缺乏道德勇氣,容易使人一錯再錯,而且變成他造惡,好像也有人支持他。
   「绮語兩舌皆禍患」,大家都知道惡口、妄言是不對的,傳話、說壞話也都不對,這些大家都會比較警惕,但是绮語、兩舌就容易疏忽了。绮語,就是裝飾過的好話。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只是一味地說好聽的話,事事奉承應酬,沒有一句是真實話,沒有一句是好壞分明的話,這種人的內心肯定缺乏仁德。
   兩舌也不對。人的感情大多是靠語言溝通,有時這個人對那個人不滿,難免會表達在口頭上,對方沒聽到,不知道事情原委也就罷了。然而處於中間的人,卻將這些埋怨的語言,再加油添醋說給對方聽,對方聽了也很不平衡,滿腹的委屈,又會再吐露不滿意另一方的言詞,中間的人又再將這些話傅回去。
   就這樣「兩個舌頭」,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東西互相挑撥離間,讓雙方感情沖突,這就是造口業。這些口業都會造成禍端,所以真偽善惡要分明,開口動舌更要用心謹慎,不要弄假成真,輕輕一動舌,很容易就造成彼此的摧毀、傷害,所以我們要很注意。
   「祥和人間畏言讒」,祥和的人間最怕是說些沒有用的話,搬弄一些是是非非,或者暗箭傷人,這種口頭中傷很難療治,所以我們不要去傷害別人,當然也不要輕意接受別人的傷害。
   下面是「修行舉止言談間,莫隨好惡論長短」,修行同樣也是在人群中,既然與人相處,就必定會和人談話,或者是彼此之間傳遞法語,但是差毫厘而失千裡,有時就算傳好話也會傳錯,所以我們時時都要很用心。
   不要隨著自己的好惡去論長說短,我們認為是好的,不一定真的很好,因為我們還是凡夫,站在不同的立場,接觸到不同的因緣,所以有時候認為好的,不一定是真好。
   說不定與我們的緣比較不好的人,明明他說的是好事,我們卻將它當成壞事,這也不對。應該要生起平常心,學佛要盡量結好緣,去除好惡的分別,所以,不要隨著自己的心意去論斷別人,應該要時時自我警惕。
   「揚善隱惡棄偏見」,我們要揚善、隱惡,這就是在培養對方的善根,成就菩提種子的因緣。所以在佛經中常常提到不斷人善根,善根需要多培養。
   行善的人,需要有人給予信心,若有人告訴他:「你這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會幫助很多人,十分難得。」他做了之後,就會很有信心,並且會繼續再發心;假如潑他冷水,這顆種子就容易流失。佛陀曾說見人善而隨喜,也是一番功德。
   別人在做善事,我們隨喜成就他的善根,這也是一番功德,何樂而不為!適度地贊歎別人,其實就是美化自己,所以要多用心。佛陀曾打了個譬喻,如暗室中點燃一支蠟燭,再以此燭之火點燃另一支蠟燭,如此燈燈相傳,不只不會減少原來那盞燭燈的光明,更能增加光亮的范圍。我們絕對不會因贊歎一個好人,自己的光采就失去了,贊歎愈多,彼此的光采就能相互輝映。
   但是,當我們看到惡的就要趕快提出勸導,勸不動時就保持默然,不要因為對方依舊我行我素,就四處向人宣說,這樣是不對的。我們盡心勸導,他能改善當然最好,若不能改善,我們只好默然隱惡,不要一直傳下去。因為我們是凡夫,凡夫難免有自己的立場及偏見,所以要時時自我警惕,如果能這樣,不說是非並不難。
   想一想,萬惡莫不由十惡開始,十惡之中,心、意才各占三分,而「口業」就占了四分,怎能不時時提高警覺。不說是非,包含戒除口的四惡業,也就是惡口、妄言、绮語、兩舌。總之,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啊!



 

上一篇: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之第十四難[心行平等]
下一篇:證嚴法師:調伏人生二十難之第十六難[會善知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