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寂雯:怎樣做一個健康的人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昨天,在學法的人群中,我看到了一個來自內蒙的小男孩兒,他身患白血病,病魔已使他失去了血色,在他蒼白而又消瘦的臉上,嵌著一雙很好看又很懂事的大眼睛。在整個傳法過程中,他始終如一,當他圓成法性時,法力推動著他不停地轉呀,轉呀!那種毅力和他僅僅五歲的年齡極不相稱,我的心被抽緊了……
  在白塔寺的一年多時間裡,我看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形形色色的被疾病折磨的人,根據統計,來學修如意輪金剛法的人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為了治病;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是為了鍛煉身體;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為了學佛等其它目的。也就是說,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為了健康而學法。
  做一個健康的人,是幸福生活的基礎。代表人生美滿的“五福”:健康、長壽、富貴、好德、善終,均是以健康為前提條件的:
  一個疾病纏身的富翁,即使用他的全部財產也無法換來健康;
  好德只能在健康的身體與心理狀態下才能培養出來;
  長壽則更應該是健康長壽,如果滿身疾病,長壽不就變成了真正的“活受罪了嗎?”
  臨命終時,只有身體沒有疾痛,心裡沒有掛礙才可得到安詳而自在的善終。
  可見,健康對一個人的重要。
  從古到今,“怎樣才能強身健體”一直是人們永不會過時的熱門話題,今天我們在這裡又老調重彈,依然深感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年前,寂雲撰寫的一篇《世外高人釋海空》的文章將閉關十年的海空上師抬出了山。他所創立的《如意輪金剛法》雖然是不折不扣的佛教修行的方法,但為了適應現實社會的需要,為了使生活並不富裕的老百姓都能接受它,上師在對外進行公開宣傳時,閉口不談一個佛字,而只是強調《如意輪金剛法》是“強身健體,開發智慧”的方法,很多人在習修之後,有病的康復了,年老的變年青了,更把許多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如意輪金剛法》也因此被列為“全民健身的功法”。這雖然有些“手持寶劍權當砍柴刀”的遺憾,但也足以看出海空上師的慈悲之所在。
  今年六月,我跟隨上師在北京體育大學講法時,有幾個師兄非常高興地告訴我,她們以前的病全好了!但同時又茫然地告訴我:“病好了,下一步該怎麼習修呢?”我反問她們:“你們能保證以後不再得病了嗎?”回答:“不能保證。”
  學修的很多人都只注意到了如意輪金剛法能夠強身健體,而忽視了它另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開發智慧。開發什麼樣的智慧呢?開發一種認識自我,改造自我的智慧。有了這種智慧,才可使我們與疾病無緣;有了這種智慧,才能確保我們獲得真正的健康。
  現在,健身的方法多如牛毛,學什麼法,練什麼功,在於自己的緣分。但必須要提醒大家的是:“萬法歸宗,宗歸於自心,心歸於自性。自性清淨方為菩提(智慧)。”是正法還是邪法,關鍵在於此。
  我寫此書的目的在於,與有緣的人共同探討一下最樸素的話題——怎樣做個健康的人?!
PP
第一章   探尋健康的奧秘

一、疾病的起因
  疾病,是我們健康的障礙,人的一生從某一個角度上看,就是與疾苦作斗爭的一生,勝利了,就得以生存;失敗了,就走向滅亡,而大多數人均是以失敗而告終!
  在科學發展的今天,“疾病”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癌症剛被攻克,又來了可怕的愛滋病,誰又能保證以後不會出現比“世紀之症”更令人恐怕的疾病呢?疾病,真是讓人談虎色變!
  請讓我們一起鼓起勇氣去探究一下病魔的成因吧!
  依照佛家的理論,人是由地、風、水、火四大組成的一個緣的聚合體。
  “地”指人的骨骼、肌肉、毛發等。
  “水”指人的血液、唾液、胃液、精液等。
  “風”指人的呼吸系統。
  “火”指人的體溫。
當人的“四大”處於調和的狀態時,人就是健康的身體,而當人的“四大”處於不調和的狀態時,人就會得病。
  那麼,是什麼樣的原因會使人的“四大”失調呢?
  任何一件事物的發生,其原因都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同樣造成人的“四大”失調而得病的原因也被分為內緣(內因)和外緣(外因)兩種。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外緣:
  第一種:生活環境。它包括空氣污染、氣候變化、污水、噪音、細菌傳染等。
  第二種:飲食不周。如誤食有毒、變質食物、濫服藥物,食品搭配不當等。
  第三種:生活方式不當。如錯誤使用了容易致病的生活用品,例如某些化學制品,打架、斗歐的等。
  人在得病的時候,很容易把罪過歸為外緣,如天氣變化,細菌傳染等。但是在同樣的外緣條件下,也有人沒有生病,比如說共同生活的夫妻,他們的飲食狀況和生活環境都是基本相同的,可是他們一個得癌症,另一個卻沒有。可見,外緣並不是得病的主要原因。
  讓我們再來分析一下疾病的另一個原因——內因。
  第一種內因: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暴飲暴食、偏食、縱欲、操勞過度、無節制、無規律的起居等。
  第二種內因:不良的心理狀態。如暴怒、憂郁、煩悶、緊張、恐懼、嫉妒、壓抑、幻覺、錯覺等。
  第三種內因就好象是疾病的種子,當遇到適當的外緣時,就會開花結果,形成了“疾病”這顆苦果了。
內因決定外因(緣),外因(緣)通過內因起作用,如果沒有內因這顆種子,即使有再多的外緣,都不會結出“苦果”的。因此,內因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說,我們自己不良的行為和心理才是疾病的真正起因。
  在佛教的《摩诃止觀輔行》一書裡對此有非常詳盡的論述:
“深迷於色境的多半會生腎病;
貪享聲音的人多半會生肝病;
貪愛香氣的人多半會生肺病;
貪圖口味的人多半會生心病;
眷戀觸覺的人多半會生脾病;
殺生——會引起肝髒和眼睛的毛病;
偷盜——會引起肺部和鼻子的毛病;
邪YIN——會引起腎髒和耳朵的毛病;
妄語——會引起脾髒和舌頭的毛病;
飲酒——會引起心髒和嘴巴的毛病:
……”
羅列到此,真是有些觸目驚心啊!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產生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呢?那是因為我們被假象蒙蔽,產生了妄念。執著於妄念而形成了“心病”——心靈的疾病,具體表現為:

(一)貪心
  對世上任何事物的過分追求,都可以稱之為“貪”,貪的表現,時時刻刻都會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出來。人們因貪口福,肆意殺生,暴飲暴食;因貪色,而縱欲無度,甚至干出男盜女娼之事;因貪財,斤斤計較,操勞過度,疲於奔命;因貪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你爭我奪;有了還想有,要了還想要。人常說:“知足者常樂。”但不知足者比比皆是,因為不知足,所以憂郁煩悶,緊張焦慮,不良心理狀態也就因此而逐漸產生了,為滿足貪欲,必然會干出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來。產生疾病的內因也就由此而形成了。
(二)嗔心
  “嗔”我們可以把它定義為:對人或事物不起善的欲望。它是使人產生不快心境與做出不良行為的基礎,主要表現為見富願貧,見智願愚,見美願丑,見人快樂反願其痛苦,見人行善反污人施惡等。這種嗔心,往往藏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不肯輕易示人,反而找出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去掩蓋它,造成了心理不平衡和內心沖突,進而干出陽奉陰違,嫉賢妒能,落井下石的卑鄙行為來,害人終害己,種下了心病的種子……
(三)癡心
  它包括了與生俱來的無知和在以後成長的過程中才污染的無知。“癡”可以定義為:缺乏正確的判斷標准。是非不分,善惡不分明,終日隨波逐流,無所事事,混沌度日,冥冥之中已廣種疾病之因矣!
(四)我慢心
  又可稱為莫名其妙的狂妄自大,對於不如自己的人,打心眼裡輕視他們;對於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認為“你也不過如此,我又何必恭敬你呢?”對於勝過自己的人,又往往夜郎自大,只知拿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這樣自高自大的心理,往往會導致自己驕嬌之氣十足,心有余力不足,脾氣暴躁,最終疾病纏身。
(五)我疑心
  它表現為懷疑自己的能力和潛力,使自己喪失生活的勇氣。
  懷疑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錯過成功的良機;
  懷疑事物的真實,懷疑別人的真誠……
各種各樣的疑慮最終導致自己處於較差的生活境遇,進而怨天尤人,結憤在心,失去健康。
  “貪、嗔、癡、慢、疑”是我們的五種心病,也被稱為人生的“五毒”,“五毒熾盛”就形成了疾病的內因,當各種外緣具足時,疾病也就應運而生了。
  病由業起,業從心生,心無所造,業無所生,自得安樂。“業”指我們自己的造作。
  可見,我們的心病——“貪、嗔、癡、慢、疑”是產生疾病的最根本起因。

二、健康的概念
  要做好一個健康的人,首先需要了解健康的標准是什麼,怎樣才能算是一個健康的人呢?
  完整的健康概念應包括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身”的健康,另一方面是“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方為健康。
  一直以來,人們在健身方面真是費盡了心機,健身器材,健身食品,健身運動等等應有盡有。但是其結果卻是不盡人意,人們依然在得病,而且疾病的種類還在逐漸升級,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忽視了另外一個健康的內容——健心。作為凡夫之人,身體健康比較容易做到,而心靈健康卻不容易做到,“貪、嗔、癡、慢、疑”“五毒”時時刻刻都在侵擾著我們心靈,使重病纏“心”,即使我們的身體暫時健康,但心病就象埋藏在我們身體的定時炸彈,最終會使我們“毀滅”。
  因此,一個“身”無病痛,“心”無染疾的人,方能算是一個健康的人!
PP
第二章  打開健康之門

  既然疾病的起因是我們自己的造作(業),那麼要想根除它,就要從因上下手。然而,人們往往“捨本求末”,只是一味地在外緣上下工夫,耗費了大量精力,卻終不得其法,依然被無情地關在了健康的大門之外。
  因此,要想獲得健康,就要從自己下手,打開健康之門的鑰匙就在我們自己手中。

一、修行——通向健康之門的途徑
  對許多人來講,“修行”是一個具有神秘色彩的字眼,其實它的含義非常簡單,“修行”就是修改自己的行為(造作),將錯誤的行為(造作)修改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一提修行,人們的腦子裡會迅速勾勒出一個形象:手拿念珠,口稱佛號,身披袈裟,盤腿打坐,不食人間煙火。其實,這是世人對修行的錯誤認識。修行本身並沒有宗教的色彩,也不應只是教徒們才做的事,任何一個善良的人,任何一個想要獲得健康的人,都應該修行,修改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修改自己錯誤的思想見解,使行為端正,心境平和,才能獲得身心的健康。
《黃帝內經》上說得好:“只要我們淡薄欲望,寧靜心神,四肢勤於勞動,生理機能就會順暢,身心安泰,疾病怎麼會侵入呢?”

二、修心——修行的根本
  人們之所以會有各種各樣錯誤的行為,還是因為“五毒”熾盛,使我們的心染頑疾,產生了錯誤的思想見解。因而,從“心病”上下手,才是修行的根本。
但是,有始以來的無明蒙蔽了我們本具的光明覺性,使我們不但看不到“五毒熾盛”,甚至根本就不承認,“心病”的存在。
  因此,修心要建立在覺悟的基礎上:
  ——勇於承認錯誤,謂之“覺”
  ——發現並予於改正,謂之“悟”
  勇於承認自己心靈上的疾病,進而發現“貪、嗔、癡、慢、疑”“五毒”之所在。並加以克服,這就是修心。
  修行不修心,就會使修行流於形式。
  修身不修心,就會使我們與健康永遠無緣。

三、如意輪金剛法
     ——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
  修行,就要修心,修心,首先就要靜心。
  然而,現代人,生活在現代的社會裡,科技的高度發展,大大縮小了人與人的空間距離。現代社會又被稱為“信息時代”,信息的快捷與方便,更使人生活在喧鬧的環境之中,很難尋到一塊真正的幽幽靜土。世風日下,“貪、嗔、癡、慢、疑”五毒愈加熾盛,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使人們靜下心來修行,就更加需要強有力的信心和修行方法了。
  傳統的密宗修行方式,對挾持亂心固然有效,但其繁瑣的儀軌和復雜的過程,為眾多忙碌的現代人所不能接受;
  念佛法門雖然簡單易學,但它的修行方式必須以信佛為基礎,而在我們這個社會中,大多數不是佛教徒,要他們整日佛珠不離手,佛號不離口,又談何容易呢?
  參禅打坐,對許多妄念紛紛的現代人來說,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因為不坐還好,一坐下來各種各樣的念頭,五花八門的想法就紛紛而至,反而更加煩惱。
  由此看來,尋求一種契合現代人修行的方法,至關重要。
  為了尋求這個方法,海空上師閉關十年,在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密宗無上瑜伽部“心中心”修法的基礎上,建立了適合現代人修行的如實切意的方法——如意輪金剛法。
  在上師開始傳授的五年時間裡,經過數萬人的親身實踐,證明了此法是一種與現代人適應的修行方法。
  因此,在我向大家介紹如意輪金剛法這種修行方法時,並不想長篇累犢地就它的出處、來因作一番研究,而只是想就此法如何行之有效地進行作一番商討。
  我習修如意輪金剛法已有近兩年的時間,親嘗法益,此法的殊勝在於:
  第一:簡便易學。
  如意輪金剛法的開示法,省略了過去習修方法上的一些繁瑣的儀軌和儀式,使之更容易被現代人,特別是一些對佛教沒有足夠認識的人所接受。在習修的方法上又設置了常持。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處都可習修。簡單的習修方法,更是下至三歲孩童上至八旬老人均可學會。
  第二、見效迅速。
  如意輪金剛法的開示法的第一步就是要圓成法性,也就是使自力與他力相應,產生法力,這個圓成法性的過程最長七天,最短不過幾秒鐘,立竿見影的效果,正適應了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也迎合了現代人“務實”的心理狀態,加之,在圓成法性後,修法者在短短的時間內,都會明顯感到身體的好轉,心性的變化,這樣就更加堅定了修行的信心。
  第三、對症下藥。
  現代人修行的最大障礙就是無法使自己靜下來,心緒散亂,妄念紛雜。如意輪金剛法針對以上病症采取“三密相應”的方法,用“咒、印、觀”,來對治我們散亂的“身、口、意”使我們沒有了產生妄念的機緣。同時進一步開示“一切煩惱,皆由心生;一切痛苦,皆由心受;一切善惡業緣,皆由心起。”“修心是修行的根本。”(海空上師語)。在三密相應產生的法力作用之下,我們本來具備的清淨自性,就會逐漸顯現出來;去除“五毒”,徹底斬斷造成疾病的根源,獲得健康的人生。
  第四、三根普攝。
  人的根性一般可分為上、中、下三種。為使之都能夠親嘗如意輪金剛法的法益,海空上師在此法的設置上費盡心機。
  此法完整的習修包括三個步驟:(1)開示法又稱圓成法性。(2)相應法(3)成就法。
  在開示法中,去除了許多繁瑣的儀軌,簡便易學,方便善巧。在社會上進行公開宣傳時,以“開發智慧,強身健體”為宗旨,使人人都能接受,通過習修,許多人一掃疾病,更使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向了一條覺悟人生的修行之路。
  而相應法和成就法,即應嚴格地遵守密宗的傳統方式,在開示法圓滿的基礎上,按照儀軌次第習修,直至圓滿。這為許多信佛教的修行者,出離輪回,成就佛果鋪平了道路,使中上根性者在此生即可圓滿功行。
  如意輪金剛法,這種包含世間和出世間法方便、善巧的設置方式,可使現代的修行者各取所需,含攝三根。
  在過去的五年中,如意輪金剛法圓融殊勝的功效,已被眾多的人選定為自己修行的方式,近數萬人的親身實踐,證實了它確實是一種最簡單、最方便、最善巧的殊勝大法。
  這把開啟健康之門的金鑰匙,你難道不想得到它嗎?
PP
第三章  挑戰疾病
   一輩子沒有嘗過疾苦的人,幾乎是沒有的。病就象影子一樣,不離我們的左右。許多學修如意輪金剛法的人正是為“病”而修,怕“病”而修。
  然而修行是一個漫長艱苦長的過程,我們有始以來的垢習,不可能一下子就掃蕩干淨,因此,即使我們正在修行,也不可避免地會有疾病的產生。更何況有許多人都是在疾病的逼迫下才修行。因此,怎樣才能面對疾病,挑戰疾病,也應是我們修行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培養樂觀的疾病觀
  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一旦生病,就整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歡,甚至失去了與疾病作斗爭的勇氣,悲觀的情緒更加重了病情。因此,能在病中保持一種樂觀的態度,這是戰勝疾病的第一步。
  可是,人一旦疾病纏身,生命岌岌可危,鼓起勇氣尚且困難,要讓他面對疾病談笑自如,又談何容易呢?因此,我想向大家介紹一個極為行之有效的方法——轉念法。
  “轉念”——就是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世上本無絕對的好,絕對的壞,當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時,那麼壞事也就會變好事了。
  從我們習慣的思維角度上看,病絕不是件好事情,現在我們轉換一個角度看待疾病——
  疾病的產生是由於我們的行為造作種下了許多的種子。修行可保證我們不再種下新的種子。在此基礎上,舊有的種子,發一次芽(生病),就少了一顆。業因生病就象還債一樣,還清了,就不再欠了。用病來還債,總比用命來還債好啊!這樣看來,病又是一件好事了。
  讓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來看——
  “如果不生病,或許我也不會來學如意輪金剛法。正是由於生病,才使我覺悟,走向了修行之路,正是病給我敲響了警鐘。”……
這樣一想,就會轉“負作用”為“正動力”,充分利用這次生病的教訓,對自己進行一次深刻的反省,使自己在修行的道路上更進一步。
  如此這般,我們就完全有把握面對疾病,保持一種樂觀積極的態度了。
  “轉念”的做法,不但適應於疾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問題時,都可以嘗試一下,相信你會有更多的驚喜發現!


  二、拋開異想天開的迷信
  許多人常常會病急亂投醫,今天聽說這裡有一個“仙姑”,就跑去叫她看一下,明天又說那裡有個“大師”,又跑去叫他抓一把,即使來學修如意輪金剛法,也常常幻想著讓海空上師灌個頂,吹口氣,病就好了!要是果真如此簡單!那麼世界上的人也早就不會受病苦的折磨了!那樣“等著天上掉個餡餅”的想法是萬萬要不得的。
  病的真正起因是我們自己的造作,那就應該切切實實地從自身下手,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任何外部的手段及力量只能是起緩助作用,而不能起決定作用,任何異想天開的想法,對我們的疾病並沒有太大幫助,其最終結果,只能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三、尋找症結所在
  尋找病結所在要從兩個方面下手:
  一方面要尋找身體上的症結所在:
  利用高科技的醫療手段,准確地尋找到身體上的症結所在,予以治療,這是病人首先要做的事。不可忽視的是,我們還需要准確地尋找心智上的症結所在,如果只是一味地在身病上下工夫,而忽略了心病,那就會治好了頭又壞了腳,總是被病牽著鼻子跑,斷不了病的根源,終不得健康。可見,真正的症結所在,不在於身,而在於心。


  四、如意輪金剛法——治療心的良藥。
  治療身體上的疾病,需要用現代的醫療手段;治療心靈上的疾病,當然就需要用現代的修行方式。
如意輪金剛法,用三密相應的方法。治療心病,使我們心從病態的狂亂中平靜下來,准確地判斷出症結所在。“貪在哪裡”、“嗔在哪裡”、“癡又在哪裡”,繼而在法力的調理下,得以一掃痼疾,心平氣和,氣血暢順,身病不治而愈了,自然與疾病再也無緣了。
  世上做任何事情,最忌“朝三暮四”。修行則更需要精進。特別是重病纏身的人,已沒有時間和條件學會“十八般兵器”,此時,只要拿起一種適合你的武器,就足以向“病魔”挑戰了。
  面對疾病,一定不要氣餒,勇敢地拿起《如意輪金剛法》這個有力的武器,就一定可以戰勝病魔,走向健康!
PP
第四章 從病苦中覺悟
         ——走向菩提之路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有一個小國的王子叫喬達摩·悉達多。他因為目睹了人本具有的生、老、病、死等苦痛,毅然捨棄榮華富貴,出家修行,尋找一條解除人們苦難之路——那就是認知自我,明悟自心、改造自己的解脫之路。因為他的“苦集滅道”、“緣起性空”的理論和方法,被後來許多人實踐後,證實是宇宙人生的真谛。悉達多因此被人尊稱為 “圓滿覺者”(覺悟人生真谛的人),也就是梵語“佛陀”(BUDDHA,簡稱佛)。兩千五百年來,他的理論被廣泛流傳,對人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准確地說,應該是覺悟人生真谛的教育,或者說是幫助人們止息煩惱的教育。在佛教裡,根本就沒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人的命運的神,人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人都可以成佛”,就是說人人都可以覺悟,通過自我的努力(修行),從苦惱中解脫出來。
  兩千五百年來,佛教逐漸被穿上了一層厚厚的宗教外衣,因此,我們現在看佛教,很大程度上是被蒙蔽了的佛教,已不能看清其本來面目了……
  當我們剝掉佛教這件充滿宗教色彩的外衣之後,我們會發現原來它是那樣的可貴,它的可貴就在於它的真實,它的實際。
  讓我們一起來審視一下自己的人生,其苦惱又何止是“疾病”,除了我們所不可抗拒的“生、老、病、死”外,我們還時時處處陷於各種各樣的苦惱之中:
  有人苦於沒有錢財,終日為生計操勞;
  有人卻苦於太有錢,財富的過於龐大使他整日經營算計;
有人苦於孤獨,有人苦於熱鬧;
  有人苦於被愛,有人苦於愛別人;
  ……
  形形色色的苦惱,充斥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偉大的佛陀把人生的苦惱歸為“八苦”。它們是:生、老、病、死,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苦谛)
  當然,光是知道人生之苦,還是不夠的,還應進一步去發現形成苦的原因(集谛),並用一定的方法(道谛),針對這些原因“對症下藥”,才有可能從苦惱中解脫出來(滅谛),這就是佛陀所講的“四聖谛”。——苦集滅道。
  在集谛和道谛中,佛陀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造成苦惱的原因並不在我們的身外,而在我們自己。一切身外之物只能給我們帶來苦惱,因此,即使擁有無數的財富、顯赫的地位,都無法使我們從“八苦”中解脫出來。解決苦惱的唯一途徑就是修行,不斷地修正自己,正見、正思、正業、正命、正定、正念方為解脫之路。
  許多人認為,佛教“苦”的思想是消極盾世的人生觀,其實不然。佛教正是教導人們,認識生命的真實面目,勇於面對人生的不幸,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變。佛教的人生觀既不是樂觀,也不是悲觀,而是非常“實際”的。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去深深體悟佛陀所講的宇宙人生的真谛,我們仍會被佛陀的偉大智慧所感動。
  一直以來,我們為了止息苦惱,竭盡全力地去追求身外之物,金錢、地位、名利等等,以為它們會給我們帶來歡樂,然而事實上,這種歡樂即使有也是一瞬即逝,接踵而來的便是因“不知足”而形成的更大的苦惱。這種事實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人們為了爭奪財富,爭奪更多名利地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愈演愈烈。我們時時刻刻都感到身心疲憊,危機四伏,更從何而談快樂和健康呢?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妨嘗試把從前向外的心收回來,轉而向內,從我們自身下手,不斷地認識自己,改造自己,在我們的清淨自性之中,方可尋找到夢寐以求的健康、快樂、和安寧!
  這是一條通向幸福美滿的人生之道。
  謹以此文
  獻給我的人生導師——海空上師
  和那些關心和幫助我的人們!


後 記

  寫完此文,倍感輕松。也許此書沒有華麗的詞藻,更談不上什麼寫作技巧,但它說出了我想對大家說的大實話。
  修行,不在於擺出一副仙風道骨的架子,更不在於滿腦子甚深的理論知識。修行在於當下立心,從自身下手。因為它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做一個健康的人,就要先做一個修行的人,不要等到重病纏身,才想到修行,悔之晚矣!
  我曾和別人開玩笑說:“人要改變自身的命運,有兩條路,一是殺人,二是修行,因為我膽子小,害怕殺人,所以我選擇了修行。”
  那些疾苦纏身的人們,讀完此書,也希望能有所幫助!
  那些健康快樂的人們,讀完此書,希望能有所啟迪!
                  

                    寂雯
                1998.7.31 於白塔寺  

上一篇:寂雯:在蚊子的“親吻”中修行
下一篇:自心即是道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