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福、修慧
摘自《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方便品第二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講述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佛教講堂
兩足尊,有的看這“兩足”,就說是“兩只腳”。足,在這兒當充足、滿足講。什麼充足了?福充足了;什麼滿足了?慧滿足了;這是福慧兩足。因為釋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在三大阿僧祇劫的期間修福修慧,在一百大劫以前就種這個相好。
三祇,三大阿僧祇劫。阿僧祇劫,就是無量數;不是一個無量數,而是三個大的無量數。有多少時間呢?這算不出來的,無量數嘛!你怎麼能算得出來?三個算不出來數目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期間,佛修福修慧。修福,要供養三寶、親近諸佛,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菩薩、供養辟支佛、供養阿羅漢,在這個期間廣修供養。廣修供養,不是只供養一個,而是供養很多很多的佛法僧。
修慧,就是要先持戒。為什麼?由持戒才能生定,由定發慧;你有了定力,才能有慧力。定力,就是不被一切境界所轉;善的境界、惡的境界,都轉不動你的心。善的境界,就是順的境界;惡的境界,就是逆的境界。無論是順的境界來,或是逆的境界來,你都不動心;你能以不動心,這就有定力;有定力,然後才能有慧力。
修慧,要多習學經典。你若不習學經典,智慧就不能增長;不增長,就會減少。所以要習學一切的經典、習學一切的論藏、習學一切的律藏;這經、律、論三藏,就是生慧的,所以要勤習。如果你單單修福不修慧,那得到什麼結果呢?所謂“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璎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
你修福不修慧,將來就做大笨象,長得又高又大,又有力量,脖子上還掛著一串璎珞,璎珞就是寶珠。可是怎麼樣呢?是莊嚴好看,但是沒有智慧。修慧不修福呢?羅漢應供薄。你盡學習經典,可是不種善根。種善根,就是做好事、做善事;諸惡不作,眾善奉行,這就是栽培你的善根。你如果單單研究經典,不做善事、不幫助人,你就證到阿羅漢果了,去化緣,也沒有人供養你;你證果,活該你證果,沒有人供養。為什麼?就是在因地不修福,所以在果地就沒有福。
我常常對你們講:“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為什麼你會受苦?因為前生,你沒有修福,所以盡是有苦。這苦,你要把它受了,你的苦就沒有了;你若不受你應該受的苦,那麼這苦仍是存在的。“享福是消福”,你有一點福報、有一點福德,可是你一天到晚都講享受,住個好房子,吃點好東西,買個最好的床鋪,開最流行的車;甚至於買架飛機,願意飛到什麼地方去,噗、噗、噗──,就飛去了!一點苦也受不了。
這些都是在消福,你把福享盡,就沒有福了。快樂也就是福,你若不知道你有多少快樂,你把快樂都享受沒有了,就又要受苦了。那麼釋迦牟尼佛呢?他既修福而又修慧,所以福也圓滿了,慧也圓滿了,這叫福慧兩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