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佛教典籍簡介:妙法蓮華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略稱《法華經》。七卷二十八品。後秦鸠摩羅什(344-43,一說350-409)譯。師東晉龜茲國(新疆疏勒)人。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自幼聰敏,七歲從母入道,游學天竺,遍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後歸故國,王奉為師。前秦苻堅聞其德,派遣骁騎將軍呂光率兵迎師。途中,呂光聞苻堅敗沒,遂於河西自立為王,羅什乃羁留涼州十六、七年。直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姚興禮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叡、僧肇等從事譯經工作。
  自後秦弘始五年(403)四月始,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法華》、《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經論。這些經典,對我國佛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論》、《百論》、《十二門論》,道生傳於南方,經僧朗、僧诠、法朗,至隋吉藏而集三論宗之大成;再加上《大智度論》,而成四論學派。此外,所譯的《法華經》,肇啟天台宗的端緒;《成實論》為成實學派的根本要典;《阿彌陀經》及《十住毘婆沙論》為淨土宗所依的經論;《彌勒成佛經》促成了彌勒信仰的發達;《坐禅三昧經》的譯出,帶動了“菩薩禅”的流行;《梵網經》一出,中土依之而傳大乘戒;《十誦律》則提供了研究律學的重要資料。

  本經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以全經所說教法甚深微妙,所以稱為妙法。蓮花是用來比喻稀有無上的妙法。因為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妙法是本來清淨的,如同入污泥而不染的蓮花。又蓮花是花與實同時俱有,因此以花果同時的蓮花來譬喻妙法的因果不二。九界眾生以迷為因,佛界以悟為果。據法華十界各具有十界的道理,佛界當中具有眾生界,眾生界當中具有佛界,從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生佛不二,因果同時,就像蓮花的花果同時生出相似。由於蓮花有此獨特殊勝之義,因此以蓮花喻妙法。

  《方便品》中說:“如是妙法,諸佛如來時乃說之,如優昙□華,時一現耳。”優昙□花,是天花,為世間所無,此花三千年開花一次,開時金輪王出世,是佛的瑞應。如來開顯的妙法,就好像是這稀有的瑞花一現,難遭難遇。

  本經是佛陀晚年在王捨城東北耆闍崛山(靈鹫山)所說,內容共有二十八品,即《序品》、《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藥草喻品》、《授記品》、《化城喻品》、《五百弟子受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法師品》、《見寶塔品》、《提婆達多品》、《勸持品》、《安樂行品》、《從地踴出品》、《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如來神力品》、《囑累品》、《藥王菩薩本事品》、《妙音菩薩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陀羅尼品》、《妙莊嚴王本事品》、《普賢菩薩勸發品》。主旨在“開權顯實”,也就是區別小乘而顯示大乘,經過這種區別,最終達到“會三歸一”,即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歸於一佛乘,調和大小乘的各種說法,以為一切眾生皆能成佛。

  二十八品的各品教義都很重要,為了便於說明,可大別為本門和□門二門。前十四品就是釋尊垂□的一切,稱為□門,以《方便品》為主,開三乘的權巧方便,而顯一乘的真實義,這就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依釋尊本地而說的本門,以《如來壽量品》為主,開伽耶始成佛的近□,而顯久遠成佛的本□,這就是“開□顯本”。這都是佛陀出現於這娑婆世間所說的言教。

  又□門中的《方便品》和《安樂品》,本門中的《壽量品》和《普門品》,合稱為《法華》四要品。天台宗湛然大師說:“《方便品》相當於發心,《安樂品》相當於修行,《壽量品》相當於菩提,《普門品》相當於涅槃。”從發心、修行,而至菩提的覺悟,再由現前的覺悟而至涅槃的《普門品》,由此可知《普門品》在《法華經》中地位的重要。

   一、佛陀講說本經的因緣

  據吉藏大師的《法華游意》載,佛陀講說《法華》有下列十緣:

  □欲為回小入大的菩薩說菩薩行:佛陀過去為利根菩薩說大乘經,這些利根菩薩已供養過去諸佛,種諸善根,如《踴出品》雲:“此諸眾生,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除先修習,學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聞是經,入於佛慧。”故知菩薩利根,先聞大道;聲聞淺劣,後入佛慧。

  □欲受梵王請:過去佛陀亦曾受梵王請,說三乘教;今受其請,說一乘根本*輪。說明受請與往昔不同。

  □欲明十方三世諸佛權實二智互相資成:諸佛心未曾有權實的區分,也沒有一三的差別,但是為了度化眾生,強稱權實,以互相資成。又“實”有起權之功,“權”有資實之用,因此《譬喻品》說:“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執三乘教人,既喪於實,亦復失權;執一乘教人,既失其權,亦復喪實。這兩種人都是失去如來權實二智,並住顛倒虛妄斷常。佛陀欲破今昔互失之緣,令識如來權實二智互相資成,使入佛慧,同歸一道。

  □欲說三淨法門:諸佛菩薩為令垢重眾生漸出,於是開三淨之教,即:以五戒十善淨於三途;說二乘以淨三界;明一道以淨二乘。以三途為重苦,三界為中苦,變易為下苦,而說三門以淨其三垢;三垢既滅,則三淨亦忘。

  □欲說三攝法門:佛陀說法教化眾生有三門,即攝邪歸正門、攝異歸同門、攝因歸果門。

  □欲說三種*輪:三種*輪是指根本*輪、枝末之教及攝末歸本。其中根本*輪謂佛陀初成道華嚴之會,純為菩薩開一因一果法門;枝末之教是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佛陀四十余年說三乘教陶練其心,至法華會上始得會三乘歸於一道,是為攝末歸本。

  □欲釋聲聞菩薩二種疑:聲聞二種疑:□舊疑,如捨利弗雲:“我等同入法性,雲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又雲:“欲以問世尊為失?為不失?四十余年常懷此疑。□新疑,如雲:“初聞佛所說,心中大疑。”菩薩二種疑:□舊疑,昔禀三乘之教,既執道理有三,或疑退墮二乘地,或疑進成佛道。□今疑,疑佛所說今昔相違,昔說有三,今不應明一;今辨有一,昔不應說三。

  □欲說中道法:中道即是妙法,但禀教之徒墮在諸邊,如求人天乘者墮生死邊,求聲聞緣覺乘者墮涅槃邊,學摩诃衍者墮大邊,聞一乘作一乘解者墮一邊。今為破此諸邊,令心無所著,而說此經。

  □欲顯諸菩薩念佛三昧:凡夫二乘及始行菩薩猶未識佛,因此,不解念佛,亦不解禮佛。如來為示三種教門,即:普集分身,示本一□多;次開塔並坐,生滅互顯,多寶滅既不滅,則顯釋迦雖生不生,不生不滅,名為法身;次明過去久遠成佛,未來不滅,稱為法身,燃燈授記,伽耶成道,為方便身。若能識此三義,即能識佛,增益念佛三昧。

  □欲為現在未來十方眾生如實分別罪福果報:如一言毀法及謗持經人,則獲廣大罪報;一念隨喜,則招無邊之福。

   二、十奇特事

  本經有十事奇特,為眾經所無:

  □化主不可思議:一般經典或佛陀自說,或四佛共說,而《法華》則是十方三世諸佛並會鹫山,不受時空拘礙,這是其他經典所沒有的。

  □徒眾不可思議:十方世界,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諸佛侍者遍滿其中,又下方千世界微塵數菩薩從地踴出,遍滿十方虛空,乃至沙竭龍宮不可思議大士雲集靈鹫山,即使是鹿園禀道之眾,鹄樹聞經之賓,也沒有如此的盛況。

  □國土不可思議:佛陀欲容受分身諸佛,各變八方六萬億那由他國土,同為淨土。乃至《如來神力品》雲:“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說余經時,或有變土,或不變土,未有如斯莊嚴事。

  □教門不可思議:如《華嚴》、《大般若》等,各十萬偈,尚以為多;大通智勝佛說恆河沙偈,威音王佛說二十千萬億那由他偈,欲顯其義廣,此是教門不可思議。

  □時節不可思議:日月燈明佛說此經六十小劫,妙光菩薩八十小劫,大通智勝佛八千劫,十六沙彌八萬四千劫,佛陀說此經時,踴出大士,問訊之間,五十小劫,說經之時當不可思量。

  □神力不可思議:佛陀及十方分身共現七種神力,滿百千歲,然後攝之,其余經典雖現神力,或但一佛,或但一時,未有如斯之事。

  □利益不可思議:如《分別功德品》敘述聞經得十二種利益,始自無量恆河沙菩薩悟無生忍,終則八方世界微塵數眾生發菩提心,諸余經教悟道者未有如斯之例。

  □功德不可思議:從初至後,歎法美人功德無量,如《隨喜功德品》說,第五十人聞一偈,隨喜轉教,勝布施四百萬億阿僧只世界六趣眾生一切樂具,及令得阿羅漢道。

  □明乘權乘實不可思議:如三藏等教唯辨小乘,般若諸經但明大乘,未若《法華》說實歸本,泯寂異途,開會一三,融釋大小,使羊鹿無息駕之累,白牛有直進之功。

  □身權身實不可思議:多寶踴現,示真常應滅;分身向集,表示本一□多。並開近顯遠,囊括古今,使知長短無二,令菩提心力堅固猛利,念佛三昧倍復增益。

   三、法華七譬喻

  佛陀所說教法,為使大眾易於理解,因此,多取譬喻而宣說教義。本經的譬喻,古來就有所謂“法華七喻”,今略述如下:

   □火宅喻(卷二.《譬喻品》)

  國內某大村莊中,有一位大富長者,年老力衰,財富無量,僮僕成群,住宅寬廣,但只有一道進出的門。由於大宅年久失修,堂閣腐朽,牆壁斑剝,柱基敗壞,梁棟傾危。一天,大宅忽然四面起火,長者的孩子們都在這舊宅中玩樂嬉戲。

  長者眼見大火四起,蔓延迅速,非常驚惶恐怖,心想:“我雖然能安然沖出火宅,而我的孩子們卻仍在火宅內耽著嬉戲,根本不知道危險恐懼,也沒有求出的意思。”

  長者心想:“我身手有力,當可用衣□,或以幾案掩護而出火宅。”可是又想:“這捨宅只有一道門,而這唯一的門又很狹窄,孩子們幼稚,缺乏見識,不知道處境的危險,仍然戀著嬉戲的地方,可能會困在火宅之內,被火燒傷,我當告訴他們處境的危險可怕,應當趕快出去,免遭大火傷害。”想到這裡,立即告訴孩子們趕快離開。雖然父親善巧誘導,而孩子們卻只顧耽著於嬉戲,不肯相信父親的話,沒有驚惶畏懼的形色,更沒有出離火宅的意思,也不知道甚麼叫做火,甚麼叫做屋捨,什麼叫做損失,仍相互東西追逐,嬉戲笑鬧。

  這時長者心想,這捨宅已起火燃燒,我和孩子們如果不即時逃出,必定會被火燒死。於是對孩子們說:“你們所喜好的玩具,世間少有,很不容易得到,你們如果不馬上去拿,將來一定要後悔的。這些難得的東西如羊車、鹿車、牛車等,現正放在門外,可以任你們游戲,你們趕快從火宅出去,依你們各人所喜歡的,我都給你們。”

  孩子們聽父親說有羊車、鹿車、牛車等好玩的東西,正是他們希望得到的,於是迫不及待的向外奔跑,你推我擠,惟恐落後,爭著沖出火宅。這時長者見孩子們已經安然脫離火宅,在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席地而坐,再也沒有任何障礙,於是心裡泰然,不勝歡喜。這時孩子們各自對父親索求說:“父親先前答應給我們的東西,羊車、鹿車、牛車等物,希望現在就賜給我們。”

  這時長者滿心歡喜,各賜他們一輛同樣的大車,每車都高大寬廣,並以各種珍寶裝飾。拉車的是肥壯的白牛,顏色潔白光亮,形體姝好,筋強力大,行時腳步平穩,且快如疾風。又有眾多的奴僕隨從侍候、衛護。

  本則譬喻中,火宅比喻三界,三界為五濁、八苦等苦惱所聚,無法安住;諸子比喻眾生,謂眾生貪著三界,耽於享樂的生活,不知處境的危險;長者比喻佛陀,羊車比喻聲聞乘,鹿車比喻緣覺乘,牛車比喻菩薩乘,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意思是說佛陀見眾生遭煩惱之火所逼迫而不知苦,於是以種種智慧、方便,為三界眾生說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如彼長者以三車誘引諸子。待眾生出三界苦,再以佛乘開示眾生。即法唯一乘,本無二三,但因眾生根機不同,於一佛乘,方便說三。

   □窮子喻(卷二.《信解品》)

  有一人,在他幼年的時候,就背棄他的父親離家出走,流浪外國,直至五十歲,年齡既大,氣力日衰,也就更加窮困,於是四方奔走,以謀求衣食,漸漸游行,不知不覺走向本國。

  先是,長者四處尋子不著,只好在一城中住下。家中財富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珠寶等,難以計數。僮僕、臣佐、吏民眾多,象、馬、牛羊、車輛等無數,金錢出入,遍及各國,商估賈客,往來亦多。

  此時這貧窮的兒子到處流浪,游走於各村落,歷經大城小鎮,不經意的來到他父親居住的城中。父親與子離別已經五十多年,雖常思念,但從不曾向人提及。自念已經老朽,住世的日子不長,這麼多的財物,金銀珍寶,滿倉滿庫,可是沒有子息,一旦命終,無人繼承守護,所以每日更加殷切的想念出走的兒子。又想,我如果找回兒子,將財產交給他,就能坦然快樂,再也沒有什麼可憂愁掛慮的了。

  這時流浪的兒子因為貧窮困苦,無依無靠,展轉受人雇傭,來到了父親的門側,遠遠望見父親坐在獅子床座上,足踏寶幾,身上佩戴著價值百千萬的真珠璎珞,許多的婆羅門、剎利王族、居士等皆恭敬的圍繞著他。有吏民、僮僕手執白拂,左右侍立,床座覆以寶帳,帳沿垂掛著花幡,並以香水灑地,散布各種名貴鮮花,羅列各種寶物,出納取與,威德巍嚴,顯得特別尊貴。

  窮子眼見父親有這樣大的勢力,心中感到恐懼,後悔不該來到這樣的人家。心裡揣測,這可能是位國王,或是與國王相當的大人物,不是我傭工謀食的地方,不如轉往較貧賤的地方,有較多出賣勞力的機會,容易獲得衣食所需。如果在這裡停留太久,可能受到逼迫,強令我工作。這樣一想,急忙拔腿就跑。

  當時大富長者在獅子座上,一眼就認出是自己的兒子,心裡非常歡喜,立即想到:“我的財物庫藏,現在有所付托了。我常思念的兒子,今天忽然回來,這豈不是天從人願麼?”於是立刻派人急追,將他帶回來。

  當時使者奉令,立即追趕捉拿,窮子驚恐愕然,不禁大喊冤枉,使者窮追不捨,還是將他押了回來。窮子心想,我既沒有犯什麼罪,卻要被囚禁,必定難以活命了。因此更感到驚惶恐怖,竟嚇得昏倒在地。

  他父親遠遠的看到這種情形,心生憐憫,告訴使者說:“我不須要這個人,不必強迫他回來了。不要再和他說什麼,讓他走吧!”

  使者等他清醒之後,告訴他說:“你不要怕,我現在放你去,你願到那裡就去那裡,不會再有人捉拿了。”

  窮子聽了非常歡喜,忙從地上爬起,逃往貧窮裡巷而去,以求衣食。

  長者眼見兒子離去,不得不另想辦法誘引他回來,於是秘密派遣兩位形容憔悴,無有威儀德望的人,吩咐他們說:“你二人到那窮子那兒去,慢慢的接近他,說這裡有工資比別處高出一倍的工作可做。窮子如果願意來工作,你們就帶他來,若是問你是什麼樣的工作,就說是雇他清除糞便,你們也和他一起工作。”

  二人即時出發尋找窮子,並依照長者的話,一一說給他聽。窮子果然同意來做清除糞便的工作,而且先取得應得的工資,然後才為主人除糞。

  父親見兒子樂於粗穢的工作,心生憐憫,也怪兒子為何這樣狹劣。數月之後,於窗戶中,遠看兒子身體瘦弱,形容憔悴,滿身是糞土灰塵,骯髒不堪,心中甚是不忍,立刻脫去身上佩戴的璎珞、細軟的衣服及珍貴的飾物,換上破舊的粗布衣服,灰塵著身,右手拿著清除糞便的器具,來到窮子工作的地方,並對工作的大眾說:“你們要勤奮工作,不得偷懶怠惰。”以這樣的方便,才得以接近自己的兒子。之後,又對他的兒子說:“你以後就常在這裡工作好了,不要再到別處去,我會加你的工資。生活上各項所需物品若有匮乏,只管向我說,我會給你,你安心的在這裡工作,我就像你的父親一樣,你不必再有憂慮。我已年老,而你正是少壯,你平時工作很勤勞,沒有欺瞞怠惰的行為,也不見你有瞋恨怨言,不像其他的工人有任何過惡。從現在起,你就如同我親生的兒子一般。”當時長者更為他取名為兒。

  這時窮子雖然感到欣喜,但是仍覺得自己不過是一個暫時受雇的微賤工人,因為這個緣故,二十年來都做除糞的工作。二十年後,心逐漸開通,相貌改變,體力增強,自信心也增加了,對金銀財寶的管理出納,也沒有困難,然而他仍住於簡陋的工寮。

  那時長者已患有疾病,自知將不久於人世,因此對窮子說:“我現有各倉庫都堆滿了金銀財寶,其中多少數目,所應該收入或付出的,你都很清楚,我這樣的用心,你當體會我的意思。我現在將所有一切,付與你掌管,我的就是你的一樣,應盡心管理,不要讓這些財物耗散了。”

  窮子依長者的教誨和咐囑,領管眾多的財物,以及金銀珍寶等庫藏,而沒有希求取得一餐的意志,他休歇的地方,依然是在粗陋的工寮,自卑的心理,並沒有完全消失。又經過了一段時日,父親知道窮子的心意已漸漸通達而安泰,成就了大志,並鄙視自己先前的心量。因此在臨終之前,特命其子通知親族、國王、大臣、剎利、居士等皆來家中聚會,當著親族等大眾宣告說:“這人就是我親生的兒子,從前在某城,捨離我而出走,孤苦零丁,在外辛苦了五十多年,他本來的名字叫某某,我就是某甲,從前來到本城,懷著憂急的心情,探尋我兒的下落,數十年來,找不到他的□跡,現在忽然在這裡相會,失而復得,他確實是我的兒子。現在我所有的一切財物,都由我兒繼承。”

  這時,窮子聽了父親這樣的宣告,實在太歡喜了,心裡想:我本無心,也不敢希求這樣龐大的財富,現在這樣多的寶藏,竟自然而得。

  本則所喻大富長者就是佛陀,二乘人(聲聞)無有大乘法財莊嚴,猶如貧窮之子缺乏衣食,以資活命,佛陀施設種種方便,令除煩惱糞,淨五蘊捨,增上其心,然後教以大智,即以佛道化度聲聞,令回小向大。

   □藥草喻(卷三.《藥草喻品》)

  又作雲雨喻、三草二木譬。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上生長有各色各類的花卉樹木、森林以及藥草等。由於濃雲密布,籠罩三千大千世界,一時普降甘霖,遍灑大地一切花卉樹木、森林及諸藥草,不論小根小莖,小枝小葉;中根中莖,中枝中葉;大根大莖,大枝大葉;大小樹木,隨上中下三等,都能各自吸收適量的水份。一雲所雨,各種植物隨其種性而獲滋潤,皆得生長,枝葉茂盛,各自開花結果。雖是一地所生,一雨所得,一雨所潤,但花卉樹木,各有差別。

  佛陀說法,如同雲雨普潤眾生,然因眾生的根性不同,受益亦有差別。以小藥草喻人天乘,中藥草為二乘,上藥草為菩薩乘。又專心佛道,常行慈悲,自知作佛,決定無疑者為小樹,安住神通,轉不退輪,度無量百千億眾生的菩薩為大樹。佛陀平等說法,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如同草木受雨有異。

   □化城喻(卷二.《化城喻品》)

  譬如有一條五百由旬遠的險惡道,沿途盡是荒山曠野,絕無人跡,充滿恐怖;適有眾多的人,欲通過這條險惡道路,前往富藏珍寶的地方,這時有位導師,智慧高超,事理通達,經驗豐富,對於沿途通衢艱險情況,非常清楚,將引導大眾越過這段險惡的裡程。

  走到半途,大眾起了懈怠後退的念頭,因而向導師要求說:“我們現在已經疲憊不堪,又加上恐怖,實在很難再向前行,況且路途還很遙遠,如今只想退回。”

  導師知道了他們有退回去的意思,心想:“他們太可憐了,為什麼要捨棄獲得大珍寶的機會,中途退回呢?”想到這裡,於是施設方便,在險道上,過三百由旬的地方,化了一座城市,告訴眾人說:“你們不要恐懼,也不要退還,現在前面有座大城,我們可以到城中休息,進入城中,就能獲得安全快樂;如果想再前往寶所,也可以前去。”這時已感到非常疲乏的大眾,聽導師這麼一說,非常歡喜,心想:“我們現在可以避免這惡道的險難,得到安全快樂了。”於是眾人一齊進入化城,認為已經脫離險惡之道,得到安穩。

  導師等待他們經過休息之後,體力已完全恢復,於是立刻滅卻化城,向大眾宣告說:“你們既為求寶而來,現在我們還要繼續前進,藏寶之處離此已經不遠,剛才你們休息的大城是我化作的,只是讓你們暫時休息罷了。”

  此則喻佛陀知道眾生心性怯弱,若聞一佛乘,則不欲見佛,佛陀以方便力,說有二種涅槃,如同化城,令眾止息。而佛陀的正意,是在對治阿羅漢,令其勿執著於化城的小涅槃,當進趨於無上佛乘的寶所。

   □衣珠喻(卷四.《五百弟子受記品》)

  又作系珠喻。譬如有人至親友家,酒醉而臥,恰值親友有公事,急須他行,於是將無價寶珠系在他的衣裡,就匆匆忙忙的走了。這人因為酒醉,毫不知情,醒來以後,也就自己離開外游,到了異國,為了衣食,勤力謀求,非常艱苦,稍有所得,就感到心滿意足。後來親友偶然遇著了,很訝異的問:“大丈夫何以為了衣食,淪落到這種地步,我從前想讓你得到安樂幸福,於某年某月某日,以無價寶珠系在你的衣裡,你卻至今不曾察覺,以至勤苦憂惱而求生活,實在是很愚昧。你現在可以拿這寶珠去變換一切所須之物,往後生活當可如意,無所缺乏。”

  喻二乘人過去世曾在大通智勝佛座下結下大乘之緣,然而因為被無明所覆蓋而隱蔽不顯,今依如來方便開示,於是能入於一乘。

   □髻珠喻(卷五.《安樂行品》)

  又作頂珠喻。譬如威勢強大的轉輪聖王,想要諸國臣服,而各國王皆不順從,這時轉輪聖王必發兵征討。而轉輪王見兵眾戰無不勝,隨即感到很歡喜,依照將士的戰功大小,給予各種賞賜:或給予田宅,或賜予村莊城鎮,或給以華服美飾,或獎章玉帶等物;或賞以各種珍寶,如金銀、琉璃、□□、瑪瑙、珊瑚、琥珀、以及象馬車乘、奴婢人民等。唯有他自己佩於發髻中的明珠,不作賞物。這是因為只有輪王頭頂上有此明珠,若將此珠賞賜給將士,輪王的臣屬一定會感到非常驚異。

  喻佛陀以禅定、智慧的力量,於娑婆國土為三界法王,而諸魔王不肯順伏,如來座下的賢聖也奮勇與魔王交戰。佛陀依其戰功賜以禅定、解脫諸法財,又賜以涅槃城,然恐大眾驚疑,而不為他們說此《法華》。待眾生根熟,佛陀為說《法華》,如同轉輪聖王解髻中明珠與功臣。

   □醫子喻(卷五.《如來壽量品》)

  又作醫師喻。譬如良醫,智慧聰利,通達醫理,深明藥性,善治各種疾病,有眾多子女。一天,良醫因有事故,遠至異國,孩子們誤飲了他人的毒藥,毒性大作,以至心神錯亂,痛苦呻吟,宛轉於地。這時父親由外歸來,飲了毒藥的兒女,不論是心神錯亂的,或者神志尚清醒的,遠遠望見父親歸來,非常歡喜,跪拜問訊,並訴說自己愚癡,誤服毒藥,希望父親及時救治,賜與他們壽命,使不至被毒死。

  父親見孩子們如此痛苦憂惱,立即依諸處方,尋求色香味美的最好藥草,調配和合,令他們服食,並說:“這是上等的良藥,色、香、味具足,你們可以服食,毒害的苦惱很快就能解除,不會再有各種的禍患。”

  這些兒女中,神志尚清醒的,看到這種色香味美的良藥,立即服食,毒性盡除,獲得痊愈。其他心神昏亂的,見父親回來,雖也歡喜問訊,祈求治療,然而因為中毒太深,精神錯亂,失去分辨的能力,因此不肯服藥。

  父親心裡想:“這些孩子們太可憐了!毒氣攻心,神志顛倒錯亂,雖見我喜,求為救療,但給他好藥卻不肯服用。我現在應當另設方便,使他們能服下這劑良藥。”於是對他們說:“我現已衰老,離死期當是不遠,這些良藥留在家裡,你們可以自己取來服用,不要憂心病不會好。”交代諸子後,良醫就到他國去了。

  稍後,更派人通知諸子:“你們的父親已死於他國,再也不會回來了!”

  兒子們聽到這個惡耗,非常悲傷憂慮,心想:“若是父親仍在世間,慈心憐憫我們,自會救護。現在拋下我們,遠喪他國,讓我孤苦,無依無靠。”由於悲傷憂戚,終於醒悟,知道父親留下的良藥,果然色香味美,立刻取而服食,毒病都得以痊愈。  父親得知孩子們的病都好了,不久就回家。

  這是譬喻三乘信受權教,不得正道,佛陀於是施設各種方便,令服食大乘法藥,速除苦惱,不再有眾多苦患。

  《法華經》中,除此七種譬喻外,還有其他的譬喻,如《授記品》的“大王膳譬喻”、《踴出品》的“父少子老譬喻”等。

   四、本經的特色

  □諸經之王:本經是經中之王,在佛教經典中,受持讀誦、書寫之盛,無過此經。如唐代道宣律師謂:“自漢至唐六百余載,總歷群籍四千余軸,受持盛者,無出此經。”明代蕅益大師說:“此一部經乃如來究竟極談,具明施設一代時教所以然之線索,如家業之有總帳簿,如天子之有九鼎也。”

  □由信成佛:《常不輕菩薩品》的常不輕菩薩,每見四眾,即禮拜贊歎道:“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又聞本經不生疑惑者,能夠“疾成佛道”。而《方便品》中也一再闡述過去諸佛都是以一乘法教化眾生,於佛陀滅度後,供養捨利,建築塔廟,莊嚴佛像;或童子戲以聚沙為塔,敬心供養;或以歌呗贊頌佛德;乃至心多散亂的人以一華供佛,一禮拜,一合掌,一舉手,一低頭,一稱佛號,都能長養善根,增長福慧,共成佛道。這是顯示由於“信”而成佛,也是《法華經》的顯著特色。

  □久遠成佛:《如來壽量品》中,佛陀從三身如來顯現佛壽量無有齊限。經中明示佛陀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種種方便,隨類應化;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只劫,常住不滅。從“久遠成佛”,顯現常住的佛陀,是本經的一大特色。

  □慈悲教化:本經藉由各種譬喻,巧妙地顯示佛陀的慈悲。如《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如來已離三界火宅,寂然閒居,安處林野。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是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余如窮子喻、三草二木喻、髻珠喻、良醫喻等,莫不顯現佛陀的慈悲教化,這也正是大眾信奉本經的原因之一。

  □一乘真實:本經宣說一乘教理,正是顯示本經的宏廣,本經有“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的說法,就是宣揚聲聞行即菩薩行。如此不否定聲聞、緣覺之行,進而提升至成佛之列,這就是一乘之教。而一乘,就是眾生都能成佛。

  □受持利益:本經中多有勸人受持此經的經文,尤其後半部一再地重覆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法華經》的功德,使得本經在中國、日本盛行書寫。《法師品》說:“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又說:“如來滅後,其能書持、讀誦、供養、為他人說者,如來則為以衣覆之,又為他方現在諸佛之所護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願力、諸善根力。”這是其他經典所不及。

  本經為了把握佛陀的真精神,於是采用偈頌、譬喻等,贊歎永恆的佛陀(久遠實成之佛),說釋迦牟尼佛成佛以來,壽命無限,現各種化身,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由於行文順暢,詞藻優美,在佛教思想史、文學史上,具有不朽的價值,是古來流布最廣的經典。在《大般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諸經,及《大智度論》、《中論》、《究竟一乘寶性論》、《攝大乘論》、《佛性論》、《入大乘論》等諸論中,皆曾舉出本經經名,並援引經中文義。

  智者大師依本經創立天台宗。日本聖德太子注義疏以後,此經成為日本鎮護國家的三部經之一。最澄於日本開創天台宗後,該經更成為佛教教學的中心、新佛教的主干,而影響日本佛教界。

  漢譯《妙法蓮華經》有六種,現存的異譯本有竺法護譯的《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及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的《添品妙法蓮華經》八卷二十七品。此外,敦煌出土本中,有《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妙法蓮華經.馬明菩薩品第三十》。其中以《正法華》最詳密;《妙法華》最簡約,流傳最廣,今收錄於《高麗藏》第九冊、《碛砂藏》第九冊、《龍藏》第三十一冊、《卍正藏》第十五冊、《大正藏》第九冊。 又本經的梵文本近時於新疆的喀什噶爾(Kashgar )等地發現,一八五二年,法國學者布諾夫(Eugene Burnouf )自梵文翻譯成法文出版。其後更有英譯本、日譯本。

  由於本經流傳的廣泛,因此注疏亦甚多,重要的有: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捨   三卷   世親菩薩造

  □法華經義記       八卷   梁.法雲撰

  □妙法蓮華經玄義    三十卷   隋.智顗說

  □妙法蓮華經文句    二十卷   隋.智顗說

  □法華義疏       十二卷   隋.吉藏撰

  □法華玄論       十卷   隋.吉藏撰

  □法華游意       一卷   隋.吉藏撰

  □妙法蓮華經玄贊   二十卷   唐.窺基撰

  □法華經疏義缵     六卷    唐.智度述

  □法華義疏       四卷   日本.聖德太子撰

  □法華經教釋           民國.太虛著


□試述本經主旨。

□本經有什麼重要影響?

□本經的特色是什麼?

□何謂“法華七喻”?經中還有那些譬喻?

 

上一篇:佛教典籍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
下一篇:達照法師:三種人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