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風水名師,為人看墳斷宅非常准確,經過調理的宅墓許多人都成了富貴。但他自己的兒孫們都不富裕,也沒有一個當官的。有一天,他的兒子說:“爹,你是一個風水名師,為什麼咱們家沒有出一個當官的?你就不能調理一下,讓咱家也富裕,也出官員?”
風水師說:“可以,但必須按我說的去辦,明天午時是一個是吉時良辰,你們哥仨到你爺爺的墳上拜祭一下,然後將我包好的鎮物埋在東南西北方向上,不出數年可以出官。但埋下後,不可以說一句喪氣話,直走回家。”次日午時,哥仨按照老爹的吩咐,到爺爺的墓地去按法調理後,回家的路上,突然從路上走來一個乞丐,乞丐說:“想討點吃的,或給點小錢。”老大一腳踢開。並說道:“真倒霉,遇到一個要飯的”。
回家後,老爹說:“一路上,遇到什麼人了?你們一定說了倒霉話吧?”哥仨只好承認事實。然後老爹說:“你們沒有當官的命啊,我雖然精通術數風水,但也違背不了天意,剛才你們遇到那個討飯的,就是你們的爺爺的靈魂啊!”你們這樣對待祖上,哪會有當官的福分呢!”
古人言“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福人居福地”,那沒有福德之人,本身也擔不起那福德之地。必應因種種緣由,失之交臂。
在《了凡四訓》中寫到:福建莆田縣的林家,他們的長輩中有一位老太太喜歡做善事,常做粉團給窮人吃,只要有人要,從不厭倦。有一位仙人變作道士,每天向她討六七個粉團,老太太每天都給他,一連三年都是這樣,仙人這才知道她做善事確實出於真誠。道人就向她說:“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團,要怎麼樣報答你呢?這樣吧,你家後面有一塊寶地,你將來你死後葬在那裡,後代子孫當官的人數,就會像一升芝麻那麼多。”後來老太太去世,她的兒子依照仙人指定的地點埋葬,葬後第一代就有九人中進士,後來世世代代做大官的人很多。因此,福建竟有“無林不開榜”的傳言(意思是每次考試發榜,榜上准有林家人)。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不知布施的無福德之人,求之富貴而不得。行善積德之人,福德深厚,必得福報;不求富貴,而富貴自來。在《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釋迦牟尼佛說到:“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癡無智,阙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悭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
現在很多人,不布施、捨是如何?也就罷了,更可怕是,人心貪得無厭。自己不想任何付出,就要坐享其成。或者本來不屬於自己應得的東西財物,強行盜取。貪念加重,貪業增多,變為惡因,種下惡果,因緣成熟之際,他們定會自食惡果。去看看,那些貪官的下場,和那些強盜下場,就知道貪業的會他們給來什麼惡果的。這是很典型一種由貪變成的惡果。
古人造詞“捨得”二字,是有因果關系的。預先得來,必先捨去。捨在前,為因。得在後,為果。就像一個農夫,要想秋天多得糧食,就要先春天多播種子。春天不播一粒種,秋天豈得萬斤糧!不行春風,難得秋雨。佛說人有三毒:貪、嗔、癡。行善、布施、捨去,是能斷貪念,為修一切善,種善根的。種下善根才會得善果,才會有福德,才會福報的,才會“佛事門中求,有求必應”。正如《藥師經》中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可憐的是,有些愚昧無知眾生,貪念極其重,想收獲糧食,但有時連一粒糧食種子,都不捨下播種,還在哪裡“黃粱一夢”呢。哪裡會有福德和福報會降臨他們呢?沒有!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馀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