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原創

 

再次拜讀朱柏廬《勸孝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再次拜讀朱柏廬《勸孝歌》

 

    明朝朱柏廬的道德與文章為世人所敬仰。他的《治家格言》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朱柏廬還曾寫過一首感人至深的《勸孝歌》,流傳於江浙一帶,其內容是:

 

    孔子著孝經,孝乃德之屬。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笃。胎嬰為成 人,十月懷母腹。渴飲母之血,饑食母之肉。兒身將欲生,母身如在獄。惟恐生產時,身為鬼眷屬。一旦兒見面,母命喜再續。愛之若珍寶,日夜勤撫鞠。母臥濕簟席,兒眠干被褥。兒睡正安穩,母不敢伸縮。兒穢不嫌臭,兒病身甘贖。兒要能步履,聚脂慮顛狀。哺乳經三年,汗血耗千斛。兒要能飲食,省口姿所欲。劬老辛苦盡,兒年十五六。慧敏恐疲勞,愚怠憂碌碌。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兒行千裡路,親心千裡逐。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

 

    這一首《勸孝歌》從孔子著孝經寫到父母撫育兒女的艱辛,尤其是母親付出的辛勞更多。母親之偉大,令人尊敬,緣與此因。仔細讀來催人淚下!整首歌層次清晰,通俗易懂,寫盡了母親養育兒女的無限辛酸,告誡人們不要忘記母親的養育之恩!人自從離開娘胎的那一天起,就決定了他在家庭中與每個人的各種關系,尤其是與父母的關系是其他關系代替不了的。我們每個人與父母的因緣非常特殊,人生在世幾十年,轉瞬即逝。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好好親近父母,孝順父母,乖乖地做一個好女兒或者好兒子。珍惜這份親情!末學的母親如今不在人世了,當看電視連續劇《中國地》的時候,聽到了趙老嘎夫婦的兒女們,一聲一聲地呼喚“娘”的時刻,當偶爾聽到窗外大街上小孩子呼喚“媽媽”你等等我的時候,時常撞擊著我的心靈,不自覺地勾起自己與母親相處的日子。回想起母親的時候,只能站在母親的遺像前,默默地瞻視幾分鐘,或者打開EVD,仔細地看一看當年我兒子給他奶奶錄的一段音像資料。或者坐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陷入了沉思之中。因為凡夫沒有能力把時間倒轉回去,一旦失去,與母親在一起的日子不會重來了。與母親相處的情景,只能在腦海裡像放電影一樣地一幕一幕地出現了!兒時每逢過年的時候,娘給我與四弟分別剪了圓圓的兩個小平頭,很招鄰居們的喜愛;我都上小學了,課間還回家吃幾口乳汁;外出上學時,母親頭一天夜晚夢見我胸前佩帶了一朵大紅花,母親說這是吉祥的預兆;等我們姊妹七個長大了,每逢過年時,無論誰沒有在家裡過年,母親都在飯桌上擺放上一只空碗和一雙筷子(這種情景就像電視連續劇《中國地》中當趙老嘎的兩個兒子都離家出走了,在過年之際,趙老嘎坐在飯桌的旁邊,給桌子上的兩個空酒杯到上酒,與孩子的娘說,我與兩個兒子干一杯似的。父母思念兒女的情懷是一樣的)這是給外出的那個子女准備的;等我們各自的成家立業了,每次回家探望父母,看到母親那燦爛的笑容,我們子女的內心是那樣的溫暖,那樣的舒服,因為這是人世間最靓麗、最動人的一道風景線!人世間的許多事情,一旦失去,才覺得珍貴。親情更是如此,它要比其他事情珍貴十倍,百倍,千倍甚至萬倍!因為人生重在經歷,當母親健在的時候,你來不及想,你也永遠無法想象出母親一旦不在了,你依戀母親,思念母親,感恩母親的這種刻骨銘心的、無法取代的、跌宕起伏的、一系列的心裡感受!一旦有了這種經歷,已經與母親陰陽相隔了,你再想行孝,盡孝已經與事無補了。古人與今人在情感上是相通的,尤其在孝道上更是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有善先表揚,有過則教育。兒出未歸來,倚門繼以燭。兒行千裡路,親心千裡逐。”這觸手可及的情景是那樣的鮮活,那樣的耐人尋味,這情景伴隨著我們的終生,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共同感受!

 

  “孝順理當然,不孝不如禽”,《勸孝歌》的結尾這兩句話很有分量,眾所周知,烏鴉反哺,小羊跪乳。狼子在母親生育第二胎之時,即使在千裡之外,也要叼著一塊肉送回給母親吃,以報母親當年養育之恩。它不用通訊設備,也不用交通工具,僅憑自己的體力與本能來完成實現的。狡猾的狐狸即使在千裡或者萬裡之外,一旦死去,它的頭要朝向自己的家,懷念曾經養育自己的那個地方(窩)。狼子與狐狸的舉動的確令人鮮為人知,但這是事實。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人與動物的一點點區別,就在於理智,就在於有文化,中國人有幾千年的孝文化。

 

   《孝經》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這話說得一點也不假。在農歷七月十五前,末學再次拜讀明朝朱柏廬《勸孝歌》,於是寫下了這段內心獨白。以享天下有緣的兒女們。

 

上一篇:黃念祖居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解》第三卷12
下一篇:虹鑒法師:禅意是人生最高的心靈享受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