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旻法師:法華大意.第二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 華 大 意

第二集

浙江天台山高明講寺 -- 淨旻法師 主講

講於2010510日(本集時長5944分鐘) 根據講座視頻整理

蓮花呢,清淨無染,花中最大,沒有花朵比蓮花更大了。那麼它是用來形容和表達本經的重要的內涵,三層內涵,《法華經》。

第一,蓮花呢,它是花果同時的。最漂亮的這個花瓣,我們就叫它花;當中的這個蓮蓬哪,裡面結的蓮籽呢,我們就叫它果。這個蓮花在最小的花骨嘟的時候,如果你去把它掰開來看,其實它裡面已經有一個嫩嫩的蓮篷在裡面了。因此這個花的特性很奇怪,它是花果同時的,內有果外包花,所以「蓮」「花」兩個字啊,大家不要搞錯了啊,它的意思實際上是相近而不等同的。蓮,是指它的蓮蓬和果實叫蓮;花,是指外圍的花瓣。所以天台宗會講,花開蓮現、花落蓮成。所以花和蓮是兩個概念,花瓣叫花,果實叫蓮。那麼蓮花它具有花果同時的特性,所以足以表達《法華經》的第一層思想,叫權實不二。什麼叫權?權者,權宜之計也,權巧方便也,它不是真實之法。與真實相對應的,就叫權。那麼這個權相對應的是什麼呢?就是這個外表的花,這個花瓣是代表權。而這個內在的實,這個果實,這個真實的義理,我們就用這個蓮蓬來表示,就是果。所以呢,花果同時代表的是《法華經》的第一層意思是「權實不二」

那麼第二層,蓮花呢是花開蓮現,當它的花瓣長到一定程度,它張開的時候,裡面的蓮篷就明確地展示出來了,花開蓮現。那麼它要表達的,就叫「開權顯實」。這個開,是除去的意思,所以現在有一句話:我要把你開除掉,你不好好聽話,你犯錯誤了,要把你開除出去。這個開除,開與除啊,它有這樣的等意。所以大家如果不理解這個「開」表何意,你可以仿佛用除去,這樣去理解它,也算靠邊了,有點到邊了。那麼這個開權顯實的第一步,就是把這個,用權法來托,來烘托,烘托實法。

那麼第三個層次,就是花落蓮成。當花開的時候,這個蓮雖然現了,但這個蓮的果實還是稚嫩的。那我們從世間法上講啊,這個蓮篷裡面的果實還是嫩的,什麼時候這個果實真正可以受用了,我們說可以煮蓮子湯了,可以把它采蓮蓬可以煮蓮子湯了?那必須是這個蓮花的花瓣都落的時候,叫花落蓮成。這個果實才可以享用了,可以收獲了。那麼這個表什麼呢?表「廢權立實」。把這個權法徹底地廢掉了,完全地唯有一實之法,沒有任何的權法在、附著在它的身上的。

所以這裡頭有多種辯證關系,一個是權實不二的,一個是開權來顯實的,最後是廢權來立實的。這三層《法華》的妙義,恰恰都能在「蓮」和「花」的身上,蓮花身上找到一個恰當的一個對應,所以我們要用白蓮花來形容這個妙法。

那麼「經」呢,聖賢立言謂之經。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歷萬古以常新,有天經地義之意。所以凡是能夠、讓人能夠超凡入聖的門徑,我們都把它稱之為經典。所以儒家有四書五經、基督教有《聖經》、伊斯蘭教有《古蘭經》,等等。

那麼《法華經》說法的處所在哪裡呢?泛泛而言在靈鹫山中。但是,《華嚴經》有所謂的七處九會,《法華經》呢是兩處三會,這個可能很多人不會注意到。它是在兩個處所講的,一個在靈鹫山的地面上講的;一個是在多寶塔中的空中講的,不但佛自己本人到了多寶佛塔中,跟多寶如來並坐、二佛並坐,而且讓所有的靈山聽眾通通升到虛空之中,聽聞妙法。所以呢,這個最前的、在這個山中講的,我們把它稱為靈山會;等升到這個,到了《見多寶塔品》,升到這個,嗯嗯,《如來神力品》,升到這個多寶佛塔當中了,我們就把它稱為虛空品(會);那麼到了《囑累品》的時候,佛又離開了這個寶塔,重新回到靈鹫山的地面上,所有的聽眾也全部回到地面上,繼續把這部經聽完,這已經是第三會了,叫做什麼呢?就是說,復靈山會,就是重、重新,復員軍人的復,復靈山會。所以稱為二處三會,講了一部《法華經》。

那麼《法華經》的全經的架構,一個結構。華嚴宗,他把它分為四個段落,把整部《法華經》分為四大段,用開、示、悟、入四個層次來分。從哪一品到哪一品是開,開佛知見;從哪一品到哪一品是這個悟,悟佛知見;開示悟入。比如說憨山大師的《法華經》注解,他就使用了這樣一個分法。

那麼我們天台宗,以智者大師為代表的,他的分法就與眾不同。他首先要把《法華經》二十八品,攔腰切開來,前十四品叫跡門,足跡的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跡門;後十四品呢叫本門。所以我們很多法師誦《法華》的時候有一首偈啊,「本跡開二門  法喻談真秘」,這個,本跡開二門,講的就是智者大師把《法華經》分成兩大段落,前十四品跡門,後十四品叫本門。

那麼,這個,智者大師還創造性地作了一個兩重三分法。首先跟大家講一下什麼叫三分法?就是說,東晉有一個道安法師,他這個無師自通作了一個原創,一切經典他都可以把它劃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個我們都知道,一切經典都可以劃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那麼智者大師呢,自創體系,他有兩重三分法,一種叫全經三分,就是將二十八品作為一個整體來劃分,常規劃分,第一品《序品》是序分;然後從這個第二品方便品,到哪裡是正宗分;後面的十幾品統統歸流通分,這是一種分法。那麼第二種分法呢,叫兩門三分,他不是把《法華經》分為跡門和本門了嗎?那麼他把跡門分一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把本門十四品,又把它作為一個完整的一個整體,來分一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種分法可以講,是空前絕後,也只有智者大師這樣的。我們把他稱為東土小釋迦,以他精湛的智慧和獨特的視角,才能夠對《法華經》作這樣一個淋漓盡致的發揮,作為我們後人啊,也只能歎為觀止,這真是一個思想家。

那麼,什麼叫?前十四品叫跡門,什麼叫跡?跡,就是一種非徹底的、帶有權益性的表現形式。打個比方講,就像我們在沙灘上留下的那一行足跡,不管它有多麼的清晰,在你看來多麼的真實,但它畢竟只是腳印而已,並不是腳的本身。腳印跟腳兩個概念,有連貫,但是腳印非腳。那麼在這裡,這個足跡就代表著權的、權宜的、非徹底的;而這個腳呢,那就是本,才是根本,才是真實之物。因此這個巧 、計(跡),它是姑且這麼說、姑且這麼做,帶有點臨時的這種舉措。

那麼這個呢?是事物不折不扣的真實狀態。《法華經》前半部的跡門哪,是說明眾生的根性啊有大小之分,成佛涅槃哪也有時間可談。但是後半部分,到了本門,就說明一切眾生、一切佛法皆是一味。佛在無量劫前久成佛道,而並不是在二千五百年前的菩提樹下,而才初成正覺,也從來不入涅槃,不生不滅,所以這些都是本門的真實。

那麼跡門的核心思想,我們如果用四個字來表達,那就叫「開三顯一」,這個三是什麼?就叫三乘,有這個緣覺乘、有聲聞乘、有菩薩乘,這個叫三乘;顯一,是什麼?一佛乘。所以說也叫開三顯一,也叫會三歸一。

那麼本門的核心思想,如果用四個字表達,就叫「開近顯遠」,就說,正式告訴你,幾十年前,在菩提伽耶成佛的,菩提樹下成佛的那一位,降魔成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大權示現、果後行因,其實無量劫前早成正覺了,叫開近顯遠。非常遙遠無量劫前,早已經是佛了,怎麼是、才這幾十年前才剛剛出家、修道、六年苦行、菩提樹下睹明星見性?不是,這都是表演出來的。所以我們說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啊,是自編、自導、自演,和他的這一撥神聖團隊共同演繹了一出教化眾生的千古大戲,佛是當中的主角。很多東西,撥開之前,你把它認為是真實的,就像一個人表演得入目三分的時候,你就仿佛把這個演員和他所表演的角色已經合二為一了。呃,這個和坤真像個和坤耶,可能三百年前和坤就這個樣子吧,其實是王剛入目三分的表演而已,王剛是王剛,和坤是和坤,根本就兩個人。所以開近顯遠,也可以稱為開跡顯本。

那麼整部《法華經》的核心思想,我們通常也用四個字來表達,那就是著名的「開權顯實」四個字,這個在下面我們還會談到。

那麼按照這個順序講,《法華經》的開篇呢叫《序品》。唉喲,場面呢,非常的壯闊,可以說是聖賢畢至。當時釋迦牟尼佛剛剛講完《無量義經》,所以說講完《無量義經》,釋迦牟尼佛就入定,叫入無量義定。入定之後呢,釋迦牟尼佛的眉間有一個白毫,眉間白毫照東方萬八千佛土,喏,就放光,旋轉的光,佛的光不是直照的,他的眉、眉是一個白毫,「白毫宛轉五須彌」,宛轉的,旋著就照東方,而且呢,把東方世界的諸佛菩薩、弟子修行、弟子證道,方方面面,就像一個寬銀幕的展現一樣。就時空啊,時空就完全就像太空館一樣的,現場就展示給大家看,在白毫光中哪歷歷分明,就像一個太空影院一樣的,展示給所有聽眾看,這一幕呢稱之為「放光現瑞」,現出祥瑞、放出光明、現出祥瑞,放光現瑞。

當時靈山會上的四眾弟子啊,唉喲,看傻了、看楞了,這怎麼回事啊?這場面這麼壯闊,表示什麼啊?不解其意,而心生疑惑。這個時候呢,我們的彌勒菩薩就出來了,他來擔任一個這個發起眾,他就來請問。因為佛在入定,不便打擾,所以他不敢直接問佛,而問了一位佛弟子當中的,我們佛經當中稱為上首菩薩,現在講就是一位資深的一位菩薩,最資深的、資格最老的,誰啊?就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所以叫彌勒啟問、文殊領答,文殊菩薩來答復他。啊,今天釋迦如來放光現瑞,照東方國土,意欲何為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啊?哦,這個文殊菩薩說啊,以我過去所見的經驗,我可以這個 負責任地說,佛馬上要說無上聖典,《妙法蓮華經》了,哦,從而拉開了序幕。

那麼這裡頭還有一個插曲,《法華經》二十八品當中,一共有十一品的內容,涉及到對《法華經》的推許和贊歎,極言啊、奉持弘揚本經的勝妙功德,那這個、歎到了極致了。我們來念兩個小小的片段,大家就可以知道,佛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二十八品當中十一品都在那裡贊美推許《法華》。

嗯,兩個片段大家可以看看,佛是怎麼推許《法華》的?「佛告藥王  又如來滅度之後  若有人聞《妙法蓮華經》  乃至一偈一句  一念隨喜者  我亦與授阿搙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佛說我滅度之後,哪怕我們任何一位眾生,能夠讀到、看到、聽到《法華經》當中的任何一個片段、一個偈頌、一段文句,能夠生起一念的隨喜、歡喜之心,我釋迦牟尼佛都要給他摩頂授記了,要讓他明了,你決定會成佛,啊,我要給你一個成佛的時間表。這個授記,就是有了成佛的時間表。你想想、一偈一句,已經佛要為你摩頂授記了。你想想、如果我們終身奉行、全力護持這部《法華經》,那麼又將如何呢?

好,第二段,「多有在家出家  行菩薩道  若不能得見聞  讀誦      供養是《法華經》者  當知是人未善行菩薩道」。這句話講得很厲害,他說天下那麼多在家人出家人,都在學佛,都在行菩薩道,都在發菩薩心,如果你啥都做到了,就是一輩子沒有見到《法華經》、沒有聽到《法華經》,也沒有去讀《法華經》、書寫《法華經》或者供養《法華經》,任何一項你都沒做到,那麼我坦白地告訴你,你雖然號稱是個菩薩行者,你雖然一生都在致力於修菩薩行,但是你的菩薩行修得不夠完善,所以叫未善行菩薩道,不夠完善。那麼怎麼樣的人才叫善行菩薩道了呢?那麼根據經意很明白地你一定要讀誦、書寫、供養、修持法華經,哪怕一句一偈,你才能夠稱得上是一個完滿的菩薩行者。

好,那麼就是這麼一部無比神聖而又備受贊美的《法華經》,佛卻跟捨利弗尊者有過一段啊三止三請的序曲。嗯、這麼好的經麼,那你快點講啊,是不是啊?這個,時不再來啊,機會難得啊,這麼好的經典馬上要講出來啊。不,釋迦牟尼佛居然跟捨利弗尊者啊,一個請講,一個拒絕講,叫三止三請。佛拒絕三回,捨利弗尊者要求三回。那麼佛為什麼要拒絕呢?嘿,佛有一個理由的,他說「一切世間諸天及人」,聽到這部《法華經》啊「皆當驚疑」,聽到《法華經》的妙義呀,會懷疑、會吃驚,既然會懷疑、會吃驚,那我不如不講,所以我不講。呃,而你越是不講我越要請你講,呃,三止三請。

那麼就在這麼個請與止的過程當中,呃、這個會場的人很多啊,我剛才講聖賢畢至啊、場面壯闊啊,結果有五千比丘比丘尼啊,退場了、不聽了,你不講了、不講了,我還不聽了,走了。你看看,這個好玩吧,所以這個五千啊,稱為增上慢人,非常傲慢。所謂增上慢,就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還沒有得到,他說我得到了,沒有證到,他說我早就證到了,就這麼這樣的人,他眼睛放在額頭上的,叫增上慢人,在佛弟子當中呢有這麼一批人。

我剛才講過,釋迦如來的一生,是自編、自演、自導的一場教化眾生的千古大戲,所以在這裡,有人演主角、有人演配角,有人演正面角色、有人演反面角色,包括提婆達多、包括我們的五千退席,都是為了促成如來演講這部《法華經》,所表現出來的一個場景、一個情節,所以這五千人就走了。結果釋迦牟尼佛看著他們走,不加制止,換成我說很沒面子,沒有講怎麼走了,不予制止,默然聽之,你們走吧。結果等這五千人一退呀,唉呀,佛說了,「我今此眾  無復樹葉」,啊,我這個大眾啊就像一顆樹,光剩下好樹干了,這種叉枝爛葉都沒有了。「純有貞實  捨利弗  如是增上慢人  退亦佳矣」,他們能夠退席啊,未必不是件好事啊,就很佳啊、很好啊。「退亦佳矣」,今天能夠退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好,「汝今善聽  當為汝說」,你現在好好聽,豎起耳朵聽,我現在就開始給你講《法華經》了,就等這五千人、這五千人快走吧,他們不堪受此大化,退了。那麼,我們說,在講這麼神聖的一部法華經當中,佛不是急於要把他的這個無上的境界和盤托出,還要來這麼一個插曲,要三止三請,表示什麼呢?阿,一個,是表示啊無上妙法得之不易,有他殷請勸請,有這麼個意思。阿,這個得來全不費功夫啊,你就往往不珍惜了。所以我們有時候說,這個結緣的書啊,也不能一分不收,不要錢不要錢的、他什麼都要,最後不加珍惜,結果拿回家就往抽屜裡一鎖從來不看,為什麼?白拿的嘛,不拿白不拿嘛。所以結緣既是好事,是法布施,同時一分錢不要也會有弊端,生起貪心,本來出錢請的,只要一本夠了,因為一雙眼睛看一本書,說是白送的,拿一摞去,拿個五本九本去送送人、送送人,其實沒有送人,就永遠擱在那裡,束之高閣,束在那裡,啊、這是題外話。所以、無上正法得之非易,要殷勤。第二要誘發,他這麼三止三請,把大家的積極性、興奮感都調動起來了,眼睛也瞪開了,耳朵也堅起來了,這下面將要表達的,將是什麼樣的一種場景啊,將是什麼樣的一種妙法啊,精神頭都出來了,這也是誘發之意,所以要有這麼一個插曲。

那麼這個時候呢,佛就開門見山,道出了諸佛出世本懷。他怎麼講呢?「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啊,一切諸佛,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諸佛世尊,就為了一件大事,才來到你這個世間,為了哪一件大事呢?他說,「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  使得清淨故」,讓眾生開佛的見、得佛的清淨,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好,這裡大家記住有四個關鍵字,一個叫開佛知見、一個叫示佛知見、一個叫悟佛知見、一個叫入佛知見,就是【 】。

那麼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比方跟大家講講,什麼叫開?什麼叫示?什麼叫悟?什麼叫入?比如說,你是一個大家族的子弟,這個大家族裡頭有一個祖傳的一個紫檀木的一個、一個一個箱子、一個大櫃子,祖上傳下來的,傳了多少年也不知道,一直啊裡三層外三層地鎖在那裡,鑰匙呢在、在那個管家那裡。呃、在這個家族當中長大的這個、這個這個少爺啊,一輩子不知道這個櫃子裡面裝的是什麼?呃、也不知道這個櫃子將來是歸誰的,花落誰家也不知道,櫃子裡裝的些什麼,到底值多少錢,好玩不好玩,一直是個迷。有一天,因緣成熟了,呃、把你叫到櫃子跟前,首先拿出鑰匙,幫你把這個櫃子打開,這是第一步,就是「開」,就是很重要的,因為它原來是閉的,所以必須要有一個步驟,叫開,要把這個裡三層外三層的這個鎖都打開,像保險櫃一樣,把保險櫃打開,這就叫開。那麼接下來他就開始跟你講了,阿、呃、上層擺了這些東西,中層擺了那些東西,下層在這裡,呃、這裡還有兩個抽屜,抽屜裡頭裝的什麼也給你看看啊,呃、這種更加進入的導引,導引,就叫「示」。示完了之後呢,就告訴你,這個呢是唐伯虎的畫,這個是顏顛卿的真跡,哦、這個和田玉,這是乾隆皇帝的墨寶,值多少錢,全國一共才幾件,就開始講它的價值、講它的文化含量、講它的來歷,讓你對這個東西有一個非常清晰的了解和、和、和這個認識,這裡所謂的了解和認識,就是「悟」。最後講完這一切之後,把鑰匙給他說,你看傻了吧,你明白了吧,好,從現在開始,我給你辦移交了,這一櫃子東西都是你的,我今天轉交給你了,你才是它的真正主人,你愛怎麼用就怎麼用,愛怎麼、愛怎麼這個這個、處置就怎麼處置。你說這個人聽了會不心花怒放嗎?會不開心嗎?啥都搞清楚了,通過開、示、悟、入這樣四個段,啊,擁有了、得到了、明了了。呃、那麼佛到人間,他要把高妙的佛法,把你眾生自性的佛性寶藏,就要這樣不厭其煩的、苦口婆心的、微妙善巧的,開給你、示給你、悟給你,最後幫你入進去、得到它。開示悟入。

那麼《法華經》,我們說將近七萬字,七卷二十八品,要讀一遍不容易,要學一遍更不容易,那麼我們今天就要掌握它的脈絡,剛才推薦了幾本書。這裡要講《法華經》的中心脈絡在哪裡?我們唐代,天台宗有第九代祖師,天台九祖,叫荊溪尊者湛然大師,也來過天台山。湛然大師有一部名著,叫《法華文句記》,是專門這個解釋智者大師的《法華文句》的,他在這個《法華文句記》當中,提出了所謂法華四要品。這今後我們就、就抓住這個脈絡,這四要品就集中體現了法華的精髓。哪四要品呢?前十四品,叫跡門品當中,有兩品最重要,《方便品》、《安樂行品》,這兩品,是跡門的這個眼目,一對眼睛。那麼在本門後面的十四品當中,是《如來壽量品》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本門的眼目。所以前兩品加後兩品,一共叫《法華》四要品,今後我們可以多讀多誦多學,抓住這個精華。

那麼,這個《方便品》是《法華》之教,法華的微妙教,都體現在《方便品》當中了。《安樂行品》呢,是《法華》之,法華所要宣揚的菩薩行、實踐、修持,全部都體現在了《安樂行品》當中。那麼《如來壽量品》是《法華》之,那是本,是根本,是本體啊,好,這是法華之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呢,隨類應化、尋聲救苦、有求必應,講的是什麼呢?《法華》之,《法華經》的自在的應用,都體現在《普門品》當中。

四品大家如果覺得還是有點、有點篇幅有點多,那麼精中之精、要中之要,就只有兩品,就是,跡門的精華就是《方便品》,本門的精華就是《如來壽量品》。所以如果我們無暇研究法華經的這麼多、二十六品,我們只研究兩品,大家就抓住重點,研究《方便品》、研究《如來壽量品》,因為現在是快餐時代了,我們什麼時候都喜歡快餐喽。

那麼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方便品》當中,它的重點思想講什麼?我在這裡給大家作一個簡要的這個解讀。

第一段,有這麼一段,「捨利弗當知」,這是佛對捨利弗說的。「我本立誓願  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  如我昔所願  今者已滿足  化一切眾生  皆令入佛道」,這句話實際上是釋迦牟尼佛的一個終極宣言,什麼宣言?就是說,佛教之所以在人間,我之所以要來建立佛教,教化眾生,我之所以要說《法華經》,歸根到底一個字、呃兩個字,就是「成佛」!所以,法華思想就是成佛思想,佛教就是成佛之教。

你說這個很重要嗎?這樣一句話很重要嗎?非常重要!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這叫世界三大宗教,也是我們中國的三大宗教。那麼在這三大宗教當中,一切眾生皆能成佛,只有佛教才有的。基督教,叫你信上帝可以得救,可以升天堂,但從來沒有告訴過你,信上帝最終可以成上帝,上了天堂你也是上帝了,不會有這回事,所以上帝永遠是唯一的。那麼伊斯蘭教呢,也是這樣,你要信奉安拉,信奉真主,你可以得救,可以上天堂,但是到了天堂之後,安拉是安拉,你是你,你不可能成為第二位真主。所以真主是唯一的、上帝是唯一的。唯有佛教,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成佛。所以《法華經》是成佛之經,它在《法華經》的《方便品》當中,就一定要告訴大家,我之所以要成佛,就是要立一個根本的誓願,是「欲令一切眾  如我等無異」,要像我一樣,最終都成佛。所以呢,我現在已經成佛了,所以我要化一切眾生「皆令入佛道」,成佛之經

第二段,「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大家記住,這個也是非常重要,四句話。「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就是成佛法,教眾生成佛的法,這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什麼叫二?菩薩乘、聲聞乘喽。什麼叫三?菩薩乘、聲聞乘、緣覺乘喽。這些二乘、三乘的種種的法,都是佛方便而說,這是佛教化眾生的一種預熱,是為實施權,我為了講今天的真實之法,不得以施設的權巧之教。告訴你、學聲聞法,告訴你、學緣覺法,聲聞法以什麼為根本,以四聖谛為根本。什麼叫緣覺法門,叫大家學十二因緣法。什麼叫菩薩法門,叫大家修六度法門。阿,所有講的四谛、十二因緣、六度,雖然都被認為是佛教的根本教義和重要法門,但是到了法華會上他告訴你,都是佛陀方便之教,都是為了今天宣講《法華》成佛思想而提供的前期准備而已,都是為今天講《法華》服務的。所以要開三顯一,要會三歸一,把這個三乘之道,方便權巧的開除出去,今天就立一實道。因此,「諸佛出於世  為此一事實  余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  濟度於眾生」,大家記住最後兩句話,在佛的本懷當中,我終不願意用小乘之法來濟度眾生,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大乘,是一佛乘

所以《法華經》有「法華七喻」,大家知道,有這個窮子喻、有化城喻、有藥草喻、有火宅喻、有醫子喻、有系珠喻,一共有七個喻。在這七個喻當中,其中有一個火宅喻,講得很生動,講有一個大富長者,家裡頭有一大幫孩子,非常疼愛,然後他們住在一個非常古老的、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裡頭。這個老房子呢,結構很不合理,幾百間房子就一個通道,現在肯定不符合消防規范喽,通不過的。它就這麼比方講,所以呢這麼多人住在這個老宅子裡頭啊,先前都相安無事,過得很快樂,也沒有感覺到有什麼不安全。因為它只有一個通道,結果由於年久失修啊,不小心這個房子著火了,這個火一著啊,不得了。就剩下一個門了,更恐怖的是這些小孩啊都很幼稚,從來、出娘胎沒見過著火,覺得很好玩哪,光輝燦爛的跟放焰火一樣,在那看熱鬧,也不害怕,而且呢更不知道奪門而出,不知道從哪裡逃到安全地帶。這個時候他父親著急了,父親懂事啊,“快逃,快逃到門口去,從這個門往外逃,因為這房子馬上要燒塌了嘛”。小孩子們嘻嘻哈哈不著急,也不逃。這個時候怎麼辦?你說他爸爸一個個把他抱出去,來不及了,要靠他們兩條腿自己跑啊,父親一個人哪裡抱得過來啊。沒辦法,急中生智編了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很美妙,怎麼說呢?“孩子們啊,我有三件好玩具放在門口,有羊車、有鹿車、有牛車,好玩哪!誰跑出去都送給你們啊!”,作了這樣一番鼓動。大家知道小孩子沒在不喜歡玩具的,可能在印度的時候大老板就專門送羊車鹿車給孩子玩,我們現在小汽車、小飛機,都是小的,人家印度人大方,都是大的、都是真的。結果小孩子一聽,高興了,哎喲,爭先恐後啊,都跑出去。沒多長時間,就出離苦海、出離火宅、跑出去。跑出去之後啊、到了門口啊,啥都沒有,他因為還來不及准備羊車鹿車牛車嘛,都是急中生智的嘛。最後怎麼辦,你說這父親是不是騙子,他捨不捨得讓他的孩子們失望?沒有失望。他心裡想,既然這些孩子們都平安地出來了,我要實現我的諾言,我要兌現,但是我的兌現已經不停留在羊車、鹿車、牛車這樣低層次的玩具上了,我有錢,這些孩子都是我的親生孩子,我要給他們最高級的玩具,什麼玩具?大白牛車!那比三車高級多了。

所以,這個大富長者,就是我們的如來,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這一批調皮的孩子,就是在六道輪回打轉轉的無明眾生啊。用常規的佛法教化我們,就是用了這個聲聞乘佛法、緣覺乘佛法、菩薩乘佛法,就像是羊車、鹿車、牛車,把我們誘哄到出離、出離,先能夠破迷開悟,先能夠出離這個六道輪回,能夠融入到三寶的這個慈航當中,生起出離心,進入解脫道。那麼,最後要讓你解脫的,已經不願意用低級的三乘佛法讓你解脫了,一定要把佛的出世本懷,最根本的無上大道,成佛的法門,和盤托出。所以就講《法華經》,所以就給大白牛車。

第三段,「若人散亂心  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呃,這句話在《法華經》當中,非常有名,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剛才我們講到了,第一個層次,佛的最高宣言是什麼?就是要讓天下蒼生皆成佛道;第二個層次告訴大家什麼?以往說法告訴大家的任何法門,都是佛的權巧法門,今天在法華會上告訴大家,只有根本的法門才是一個真實的法門,那就是成佛的法門,是一佛乘。其他的都是權宜之計,我在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一,告訴他們成佛。那麼怎麼成佛呢?成佛是好啊,我是很想成佛,成佛太難了!人家說,神仙都是凡夫做,只怕凡夫心不堅。做一個上八洞神仙,都要吃盡苦中苦,方成人上人哪。成佛這麼容易嗎?好,我們居然,佛在這裡講「若人散亂心」,還不是虔誠心,也不是恭敬心,「入於塔廟中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你想想,這成佛難道很、很難嗎?所以,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關鍵是竅門有沒有找到。

所以,這個唐朝的時候,三論宗的祖師,嘉祥吉藏大師,作過一部《法華經》的注解,叫《法華義疏》。他在裡面講,等將來彌勒菩薩降生人間成佛,釋迦牟尼佛一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彌勒菩薩簡單,三會、講三次,叫龍華三會。那麼彌勒菩薩的龍華三會,第一會是度什麼人?是度在釋迦佛法當中受過五戒的人,只要我們在釋迦佛的、我們現在這個,無論是正法、像法、末法,只要在這個娑婆世界,釋迦佛法當中受過五戒的,無論你是持戒清淨的、還是犯戒骯髒的、還是受了戒又破戒的,只要你受過五戒,初會得度,彌勒菩薩一定包、保證你在龍華初會的時候你得解脫。所以大家要發心受五戒,就沖著這個就要受五戒。第二,第二會度什麼呢?度在釋迦佛法當中受過三皈依的人,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心啊,要皈依三寶,這是學佛初步。就像信基督必須要到教堂去受洗禮,那麼我們學佛信佛,不要說我會打坐、我會念經、我會燒香,這個都是准佛教徒。這只能說是佛教愛好者,編外人士,沒有登記注冊,真正的登記注冊,是從皈依三寶拜師父的那一天開始。那麼凡是皈依三寶的人,即便這一輩子沒有往生、沒有解脫、沒有生西方,保證在彌勒菩薩出世,龍華三會當中的第二會得度。那麼第三會度誰呢?第三會要度九十二億人,這個九十二億人都是些哪些人呢?是「一稱南無佛」的人。就像過去我們看完《少林寺》,見了誰都善哉善哉、阿彌陀佛,半開玩笑地喊一聲阿彌陀佛。若人散亂心,若人嘻鬧心,都可以。開玩笑地念一句阿彌陀佛,最終哪怕你不信佛不學佛,到了龍華三會的最後一會,彌勒世尊也要把你度解脫了。因為如是因得如是果,這就是種微細善根,因此我們今天有緣,在我們的天台山的寶地,能夠聽聞無上《妙法蓮華經》一句一偈呀,這就用不著等到龍華三會了,所以要恭喜大家。

那麼接下來就是講一下第二個重要的品《如來壽量品》,《如來壽量品》我們看一個重要經文,「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  皆謂  今釋迦牽尼佛  出釋氏宮  去伽耶城不遠  坐於道場  得阿搙多羅三藐三菩提  然善男子  我實成佛已來  無量無邊  百千萬億那由他劫」,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告訴大家,你們在場的所有天人八部,一切出家人、在家人,都以為我是幾十年前從迦毗羅衛國逃出去,先六年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成道,成道之後度五比丘,然後初轉法輪,然後再教化眾生,一直到今天講法華經。你們大家以為我到人間,也不過今年七十來歲,佛是在七十二歲講《法華經》,那麼,以為我也就三四十年前才剛成的佛道。其實不是,我是無量阿僧祇劫以來久成佛道,然後倒駕慈航、果後行因、從本垂跡,叫天上的月亮,是體、是本,倒映在江河湖海之中的是跡、是權、是月影。所以呢,在這個時候他才告訴大家,我本來就已經是一位古佛了,不是今天才成的新佛啊!所以這就叫開近顯遠、開跡顯本。因為當時啊,會場大眾看見從地湧出無量菩薩,那麼《法華經》講得這麼好,會上就有他方菩薩來發願了,說釋迦牟尼佛,你這個《法華經》這麼殊勝微妙,我們大家一起都來護持《法華經》,幫你推廣《法華經》。釋迦牟尼佛怎麼說,不用不用,我有很多很多人在幫我弘揚《法華》、幫我護持《法華》,你們看,這些從地湧出的無量菩薩,都是久經考驗的,長期接受我的教化的人,他們都是弘揚《法華》的菩薩。那人家一看這些菩薩都是,說實在的都是多少年多少年的大菩薩摩诃薩,你釋迦牟尼佛才成佛幾十年,人家已經是無量劫來都已經是大菩薩了。那麼《法華經》裡頭就出現了一個疑問,「父少而子老  舉世所不信」,說一個二十歲的爹,兒子八十歲了,誰相信啊?是吧,父少而子老,老子很年輕,說兒子很年老,誰相信呢?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時候,他才把自己的真實的“本”顯出來了。所以叫如來壽量品,如來的壽量,在這個時候,真正地開顯,久遠實成。

那麼第二段,講靈山、靈山這個淨土,他說「神通力如是  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鹫山  及余諸住處  眾生見劫盡  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也就是說,你們大家看到,我這個靈鹫山就這麼一座山,我今天在,過幾年,我在這個拘屍那國雙林樹下要入涅槃了,是吧,八王要分捨利了,就沒有了,我就不在了。那麼實際上,這個靈鹫山會毀掉嗎?等將來這個劫、劫難來的時候,燒火的時候,會把我靈鹫山燒掉嗎?我會離開靈鹫山嗎?我會入涅槃離開大眾嗎?都不會的。

所以,我們智者大師,他到了河南光州大蘇山,去親近慧思大師的時候,慧思大師跟他說了一句話,唉呀「昔日靈山同聽《法華》  宿緣所追今復來焉」。我當年哪,嘿嘿,二千多年前,我跟你一起,都在印度的靈山法會上啊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你今天,你我成為師徒關系,你又來看望我,我們又共同來弘揚《法華》了。那麼,智者大師呢就在那裡呢誦《法華經》,誦《法華經》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當中有一句話,「是真精進  是名真法供養如來」這一句話的時候,忽然就入定了,智者大師在定中就照見靈山一會俨然未散。那麼這一段記載,記載在這個智者大師別傳,是章安灌頂大師記錄的,呵,是智者大師親口告訴他的弟子,由弟子記錄在案。那麼證明當年釋迦如來在《法華經》中所講的,我是「常在靈鹫山」、「常住此說法」,都是真實不虛的。雖然我們肉眼凡胎,就算你坐飛機到了印度去參觀靈鹫山,你也見不到釋迦牟尼佛。但是在智者大師的定境當中,釋迦如來確實住在靈鹫山。因此我們人心當中都要有一個靈鹫山,我們要把釋迦如來接到我們的心中。

那麼,《妙法蓮華經》的開篇,是以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來解答彌勒菩薩的疑問開始的,而《法華經》的終篇又以普賢菩薩的勸發來作為終結。這象征著什麼呢?大家貫穿前後來看,象征著法華經教導我們,要以文殊的廣大智慧為修學的導引,要以普賢菩薩的無盡願行作為實踐的楷模。這樣呢,解行合一,教觀雙美,才能夠有所成就,才能夠對得起我們這一輩子啊。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今天我們要把這個改一個字:人身難得今已得,妙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那好,所以今天由於時間關系,我也只能把《法華經》介紹到這個程度,希望有機會再看到大家,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    消我業障海

全家得安樂    身心皆康寧

所行合正道    所求常如意

增長諸福慧    圓成勝善根

六親蒙福利    先亡獲超升

三寶常住世    人間永和平

信解佛法藏    不捨菩薩行

臨終無障礙    同生極樂國

 

智者文化

生命電視台監制

www.lifetv.tw

謝謝收看

 

【摘抄】

卍新纂續藏經第 31 No. 0609 法華經大意

No. 609-A 法華大意序

法華大意乃廣陵大虛相師談經結案之語也。其所謂大意者。述諸佛之本懷。顯眾生之妙性。會偏圓之一致。廓宗說之通途。蓋以一大事因緣。愚小莫能頓契。諸法之實相。深妙難以言宣。故大覺初生。辄露真機於指顧。法華後唱。全彰妙體於白毫。眇目難窺。徽猷曷隱。然則啟方便於九部。開實智於三乘者。特以知音遼曠。未遇當機耳。若夫潛通秘鍵。妙葉玄樞。則曲唱傍提。無非勝行。塵緣剎境。等一妙心。是故舉手低頭。均蒙印記。譬猶都會大城。隨得一門而入。則八達皆通衢矣。惟師衣珠不昧。寶所親登。既闡義以發金文。復征心而提如意。奪妙解於思惟之域。洞玄旨於威音以前。我執既忘。妙圓斯應。是則開塔戶於舉指。頓見古佛全身。觀龍女之獻珠。疾往無垢世界。河沙之界不隔。塵墨之劫匪遙。入無量義三昧。坐不思議道場。靈山一會。俨然未散。斯言信不誣矣。

嘉靖丁巳歲孟冬天池沙門法聚謹序

 

No. 609-B 法華大意開經敘啟

夫妙法蓮華經者。十方諸佛之極證。一切菩薩之真行。六道含靈之所迷。眾子不識之甚謗。然謗也迷也行也證也有四之不同。本也體也性也理也無四之不一。以四之皆一。故東方有聖人生。其道同。其體同。其言行行藏教化。乃至纖悉雲為。無不同也。南北方。上下方。盡空有二界。有聖人生。其道同。其體同。其言行行藏教化。纖悉雲為。無不同也。以四之不同。故古時有異端出。其言不一。其好惡不一。乃至憂患恐懼忿懥取捨。皆不一也。今時未來時。盡世代萬變有異端出。其言不一。其好惡不一。乃至憂患恐懼忿懥取捨。皆不一也。以不一故。車不同軌。書不同文。烏得大道不生謗而甚疑。所以不難於先覺。難於後學也。以同一故。天常同覆。地常同載。未嘗大道不同行而極明。所以不難於後學。難於先覺也。難於先覺。故先覺明道。克苦修行。如雪山六年。少林九載。皇皇如喪家之犬。汲汲如懷渴之鹿。或解人之惑而作論。或洗人之非而上書。或為道而戮身。或扶道而去首。或大辯而䇿有萬言。或深隱而言無一發。甚至於奴之狗之草之芥之。為一言之不明也。極至於割之屠之囚之煮之。為半偈而可學也。嗚呼。所以難於先覺者此。不難於後學。故後學有大聖人之經明如日。有大賢人之注朗若星。解惑有高僧至論。破疑有大土宏辯。指入道之徑路。弦如也。開見性之大門。豁如也。肯信則直下成佛。皆居無垢世界。肯行則即俗超凡。皆證清淨法身。況今夙承善力。際遇大明。車同軌而書同文。天同覆而地同載。異端息而大道明。謗毀消而聖教顯。欲明斯明。日中觀手掌。肯入即入。家裡拜爺娘。何艱險之有。但不肯入。實容易而不難。但不肯信。今日肯信。今日入佛之界。吾曰不難於後學者此。相質實愚魯。幸入誠明之室。學固淺狹。旱逢覺悟之師。既蒙尊眾以推行。敢不罄懷而闡演。伏惟尊眾。念吾佛大聖人欲正法久住之心。各各起難遭之想。蓋百年如電影。萬物人最靈。人而不明此道。百年後。雖欲人身。其可得乎。生生之理。乾坤固無止息之時。必得人身。恐造化不能專制。惟願眾悉一心回向。聽說偈曰。妙法蓮華七卷經。此心暫離便難明。愛憎取捨千分別。人我是非萬不平。大海本非魚障礙。長空元任鶴飛鳴。今朝良遇真如教。惟願相攜入大乘。

太虛自述

 

上一篇:凡事多往好處想
下一篇:達真堪布: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