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法師:三世流轉的生命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篇 十二因緣

    第二篇 十法界

 

    第一篇 十二因緣

    壹·前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生命。生命究竟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呢?佛法說:生命是由因緣而來的。
    因緣是什麼?因,就是生命的根源;緣,就是生命賴以存續的條件。生命不是突然有的,也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由於許多條件的相互依存而產生的。
    佛教的因緣說和一般生命起源說不同,一般生命起源說是直線式的,因緣說是圓的。就如時鐘,從零點走到十二點,在鐘面上很難看出它的起點和終點;像這種環形的時空觀、人生觀,就叫做「無始無終」。生命也是如此,在過去是無始,對未來是無終。
    人死後,生命是如何轉遞的呢?「勸發菩提心文」中提到,人的生命轉遞,有如烏龜脫殼一般。烏龜脫殼是非常疼痛的,生命由此體轉到彼體也是如此。將要斷氣時的種種恐怖是「風火交煎,神識於中潰亂;精血既竭,皮肉自外干枯。無一毛而不被針鑽,有一竅而皆從刀割。龜之將烹,其脫殼也猶易,神之欲謝,其去體也倍難。」從省菴大師的話中,可以了解生命轉遞的情況。
    人的一期生命不過數十寒暑,一期生命結束後,又轉往何處去投生呢?或升天、或做人、或地獄,在五趣六道中流轉不已,這個形體消滅了,另一個形體又誕生了。譬如以柴薪取火,柴薪一根接一根燒完,但火始終不斷。又如冰和水的關系,水可以凝結成冰,冰可以溶化成水。有情生命死了會再生,生了還是會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生死輪轉中,生命是永遠不死,是永恆不滅的。
    生命為什麼會流轉?又如何流轉呢?佛陀告訴我們,生命的流轉起於「無明」,而流轉的經過就是「十二因緣」,所以「十二因緣」就是生命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所輪轉的十二個程序。

    貳·十二因緣的內容
    什麼是「十二因緣」呢?十二因緣的內容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分別解釋如下:
    1.無明:無始以來,由於一念不覺,不能了知「緣生萬法生,緣滅萬法滅,一切法是無常無我」的諸法實相,就是無明。無明是與生俱有的,所以稱為「無始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本。
    2.行:是造作、行為的意思。由於過去的無明煩惱,而引發身、口、意三業,招感未來果報的力量,就是「行」。
    3.識:通指個人精神統一的總體,在這裡特別指投胎的業識而言,是依過去惑業的動力,招感異熟報體的阿賴耶識遇緣投胎,以完成現實的生命體。
    4.名色:名色是五蘊的異名。名,是受、想、行、識的精神;色,是肉體的物質,二者都是構成有情的要素。因為托胎之初,六根不全,形體未具,無法發揮身心五蘊的功能,所以,用「名色」稱之。
    5.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胎內形體完備之相。
    6.觸:指出胎後,六根與外境接觸,而產生的一般認識作用,也就是根、境、識三者和合,而起的單純知覺作用。
    7.受:即領受,是領受外境而感受苦樂等感覺的精神作用。
    8.愛:貪愛、染著的意思。指對於苦樂等感覺進一步產生愛憎等精神作用。《增支部》經典說:「愛可生愛,亦可生憎;憎能生愛,亦能生憎。」在佛法看來,愛與憎,有如手心與手背,是一體的兩面。
    9.取:執著的意思。先有愛欲,再增強為執著,然後三業繁興,造成未來身心的種種煩惱痛苦。取有四義:
 (1)欲取,對五欲或色聲香味觸等五塵,生起追求的欲望叫欲取。
 (2)見取,謬解正理,如對五蘊產生我見、邊見,妄計取著叫見取。
 (3)戒取,執取許多不合理的戒律叫做戒取。
 (4)我取,對所愛的事物生起我和我所有的執著,如我執、我見、我慢、我法、我語等叫我取。
    總之,取是以自我為中心,對所有事物不顧一切的攀緣追求,而引發三業的活動。
    10.有:存在的意思,與「業」的意義相通。指由於愛著馳取,產生「縱我役物」的行為,而構成潛在的業力。這些業力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是相續而生,不會亡失的,所以稱為「有」。
    11.生:指由過去所造作的業力而引生來世的果報。根據《俱捨論》卷九的說法,這是指在未來世托胎結生的一剎那。而唯識宗則從廣義的解釋,認為從「中有」至「本有」尚未衰老之間,都是屬於「生」。
    12.老死:隨著生命的逝去,生理機能逐漸衰退,便是「老」;最後呼吸停止,諸蘊離散,身壞命終,則是「死」。不過,老死並非有情的全部滅亡,老死的是色身,業識卻與無明和行,重復另一期的生命流轉。
  《俱捨論》卷九以四種不同的立場說明十二緣起:
    1.剎那緣起:一剎那間心中具足十二因緣的作用。例如因貪心而生起偷盜的瞬間,在那時心中充滿愚癡、無明,所以有偷盜的意識和行為產生。
    2.連縛緣起:十二因緣像車輪的前進,連續不斷,形成前因後果的關系。
    3.分位緣起:十二因緣表示有情生死流轉的過程和狀態,例如:以「三世兩重因果」的觀念來解釋十二因緣,就人的生命而言,「無明」和「行」是過去世起惑造業時的分位。依此過去世的二因,業識剛開始托生母胎一剎那間的分位是「識」;托胎第二剎那後,六根未備的分位是「名色」;胎內六根具足的分位是「六入」;出胎後至二、三歲止,有接觸感覺的分位是「觸」;四、五歲至十四、五歲間,感受性極勝的分位是「受」。以上從識到受,是「現在世的五果」。
    十七、十八歲以後,愛欲強烈的分位是「愛」;三十歲以後,貪著心熾盛的分位是「取」;如此造業的分位是「有」。以上三者稱為「現在世的三因」。由此而感生未來世的分位是「生」;此後至死的分位是「老死」,以上二者屬「未來世的二果」。
「三世二重因果」的表解如下:
 
    4.遠續緣起:指十二因緣的連續緣起,可遠隔多生多世。

    參·十二因緣的流轉與還滅
    在《增一阿含經》中記載:佛陀思惟十二因緣的真理而開悟證果,因悲憫眾生「不解十二緣法,流轉生死,無有出期,皆悉迷惑,不識行本,於今世至後世,從後世至今世,永在五惱之中,求出甚難」,故以方便,宣說此甚深難解之法,令眾生共趨於正覺解脫。
    所以,「十二因緣」法不僅讓我們了解生命流轉的實相,更重要的是我們如果能藉此正視生命的缺陷,並且更進一步思惟觀察,就能使我們永除諸闇,離苦得樂。然而,我們應該如何觀照呢?首先我們應該了解:生命是如何隨著十二因緣的程序流轉的呢?這是因為一念「無明」起,由無明而生起意志「行」為,因意志活動而產生能認「識」的主觀要素,由識而展開所認識的客觀要素「名色」,由名色而生出感覺的認識器官「六入」,由六入而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觸」,由觸而有愛憎的感「受」,由受而生「愛」染欲望,有愛而執「取」事物的外境,有取而造業「有」、生有,由於有而形成個體的「生」存,有生終將會「老死」。
    如此順觀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像這樣緣起的轉遞,形成一期又一期的生命流轉。
    其次逆觀十二因緣,人為什麼會有「老死」呢?因為有「生」,所以才會有老死;生又從什麼地方而起呢?是一切善惡行為的「有」業的結果;行為的有業是因執「取」而生出,就如取薪燃燒而產生火;這個取又從何處來呢?就是因為「愛」而生,愛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愛又從那裡來呢?是由「受」而生,如同感到苦痛就需要安樂,感到饑餓就需要飲食,有了希求就會生出愛來;受是愛的原因,這個受是從那裡產生的呢?受是從「觸」而生,感受到苦,享受到樂,是因為有觸才知道的;觸從那裡發生呢?是從個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入」產生,盲人、聾者就無法產生完整的六入的觸力;這六入從那裡來?是從「名色」而來,名色好比是芽,六入好比是莖葉,莖葉是由芽逐漸長成;名色則根源於「識」,識與名色是互為關系的,在這之前有個「行」,行的根結是什麼?就是「無明」,也就是生死的根本。
    如何跳出生死的圈子呢?佛陀告訴我們:「若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只有泯滅生死根源的無明,才能使生命脫離三世的輪回,得到解脫之道,這就是還滅緣起。

    肆·結語
    十二因緣的道理非常玄妙,好像一座城牆,人被關在裡面,雖然有門,但是門口站著許多衛兵,不容易出去。眾生在生死中也是如此,由於貪、瞋、癡、我執、煩惱的牽引,不容易跳出十二因緣的流轉。
    十二因緣像一顆果樹,果樹的種子種下後,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果子落地後又長新株,又再萌芽、長大、開花、結果。新生的果實雖然不是原來的種子,彼此之間卻有著密切的關系。眾生生死的延續也像種子、果實的相生,一直延續沒有間斷。我們的過去生、現在生、未來生前後相續,雖然我們的身體在五趣六道中輪回不停,生命主體卻是一致的。
  《中阿含經》卷十〈習相應品〉說:「了解十二因緣流轉帶給生命的諸多苦惱,便能有信;習信,便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這段話可說是道盡了「十二因緣」法的價值所在。
    俗語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俗人為了學習高尚的知識和做事的技能,尚且需要奮發努力,百折不回,才能有豐碩的成就。我們學佛修行,就是要盡未來際,面對生死洪流的挑戰,逆向而上,更應該堅定正信,懷抱正念,精進不懈,方有所成。

    第二篇 十法界
    壹·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歎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由於這個無明的妄想,使眾生在過去、現在及未來的三世中,不斷在六道中流轉。六道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也就是十法界中的六法界,又稱六凡。
    另外,佛陀的聖弟子,依各人解脫方式和度眾願力的差異,分為聲聞、緣覺與菩薩。此三者與佛陀合為四法界,又稱四聖。六凡加四聖,合稱十法界,每一法界有各自的特色與果報因緣。

    貳·六凡
    一、地獄界
    地獄,梵語naraka,音譯為那落迦。因為大多數碼於南瞻部洲的地下深處,有如人間的牢獄,被刑具所拘束而不得自在,因此稱為地獄,又名苦具、苦器等。在三惡道中,它的苦痛最為猛烈。
    地獄可粗略分為十八種,即八寒、八熱、近邊、孤獨等大地獄。每一地獄又有許多附屬的小地獄,因此詳細說來,它的種類無數。其中最苦的是八熱地獄中的無間地獄,因為他處地獄的罪人受苦而悶絕不醒時,尚可由涼風吹活而休息片刻,而無間地獄的罪人則苦痛無有暫停,一夜之間經歷八萬四千生死,而且時間是無量劫數(一劫為一個世界成、住、壞、空所需的時間)。
    其次是八寒地獄,依照眾生受寒風逼迫所發出的苦痛聲,或其皮膚破裂的程度而分別命名。近邊地獄位於八熱地獄的四周,共有一百二十八個。眾生於八熱地獄受苦後,還要展轉游遍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則分散在人間各處,如山谷、山頂、虛空、曠野等,使罪人忍受孤獨的痛苦。
    地獄眾生壽命之長,簡直無法想象。《起世經》記載,若人裝滿二十斛的胡麻,每隔一百年拋出一粒,全部拋完後,地獄眾生的壽命尚為其數的許多倍。即使受報完畢,還要展轉到其它地獄或餓鬼、畜生道受無量苦,即使恢復人身,也是貧病短命。所以說:「一失人身,萬劫難復。」
    造上品十惡業,尤其是五無間罪的眾生,便墮入地獄受報。五無間罪又稱五逆罪,指弑父、弑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以及破僧團和合的重罪。十惡是指殺、盜、YIN、妄言、绮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及邪見。地獄之苦,好比一個羸弱的罪犯,揹負超乎他能力極限的重擔,行走於刀山熱沙之上,還要接受鐵鞭的笞打,生而復死,死而復生,綿綿不斷,永無止息。
    二、餓鬼界
    餓鬼,梵語preta,音譯為薜荔多,因為常向他人求取飲食以活命,並且多畏懼,故名餓鬼。造下品十惡業(作已能悔,稱為下品),或悭貪、嫉妒、谄媚、欺诳,乃至饑渴而死的,即墮餓鬼道。
    餓鬼的受生方式,有化生與胎生兩種。《優婆塞戒經》說,餓鬼身長最大的是一由旬(約二十裡),頭大如山,咽細如針;最小的僅有三寸。壽命最長的為一萬五千歲,約人間兩千七百萬歲;最短的則不定。
    餓鬼依外形可分為:
    1.有威德鬼:形容端正,與天人無異。享有富麗的宮殿,衣食住行的殊勝不下於天人,住在花果山林或廟宇,但是必須晝伏夜出,並且畏懼人類。其因緣為前世雖大行布施,但是心懷谄曲不實,因此墮入鬼道中。例如一切山海河神,以及享受祭祀的鬼神,如城隍爺等皆是。
    2.無威德鬼:外形丑陋不堪,各依其生前惡業而有特殊長相。例如有的裸形枯悴,有的貌似禽獸。多住在荒郊墓塚、草木堆中、骯髒茅廁或古宅廢墟等不淨處,共同的痛苦是不得飲食。無威德鬼依生前惡業又可分為三種:重者肢節起火,飽受饑餓之苦,歷劫不聞漿水之名;中者伺機尋求蕩滌棄物或膿血糞穢為食物;輕者偶而稍飽,但常被刀杖驅使去塞河填海。
    由此可見,鬼的世界也是貧富懸殊,他們和人類一樣,有他們的家庭和社會,還需要工作謀生,彼此少不了是非恩怨。鬼道眾生的性格差別也很大,有的暴躁凶殘,有的溫馴善良。如何度化鬼道眾生呢?可以備辦簡單的素菜素果,以佛門的誦經持咒來利益它,千萬不要宰殺牲畜來祭祀,以免增加他們的罪業。
    三、畜生界
    畜生,梵語tiryac,音譯為底栗車,因禀性愚癡,不能自立,多被人畜養,故名畜生。又形狀不如人之挺直,常為橫行,因此又名傍生。造中品十惡業者(不明因果而造惡,但事後稍悔),便墮入此道。例如布施不淨物、邪YIN、犯戒偷竊、負債不還、殺生、或毀罵惱害有情等,便得畜生報。
    畜生的生存范圍,除了人道之外,遍於五道,其種類也最多。《正法念處經》記載,畜生道眾生依總數來分約有三十四億種;依住處可分為水行、空行及陸行,或魚、鳥、獸三類。一般說「披毛戴角,鱗甲羽毛」,披毛指走獸,戴角如牛羊,鱗甲如魚鼈,羽毛為飛禽。根據佛經記載,最大的鳥是金翅鳥,最大的獸是龍,最大的魚是摩竭魚;壽命最長的是龍,可長達一中劫,最短的是蜉蝣,朝生夕死。
    畜生最大的痛苦是互相殘殺,弱肉強食,因此常處於恐怖中,或為人驅使、鞭撻而勞役不停。
    四、阿修羅界
    阿修羅,梵語asura,意為不飲酒、無端正、或無天。因為阿修羅曾在四天下采花,欲將大海釀為酒,但由於魚龍的業力使海水味不變,因此誓願斷酒,名為「不飲酒」;又男眾極為丑陋,女眾極為端正,因此名為「無端正」;其果報的殊勝僅次於天,但是卻沒有天人的德行,因此又名「無天」。
    阿修羅體形極大,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口廣千由旬,因此身體高於須彌山,四大海水僅及其膝。衣食之殊勝,與天同等。但是吃食時則不如人,因為最後一口食物會變成青泥,有如龍王的最後一口食物會變成蝦蟆。阿修羅彼此的貧富差異也很懸殊。
    阿修羅生前雖行下品十善,但因為瞋恚、我慢、猜疑心過重,因此不能升天,並且懷有怖畏心。阿修羅常常嫉妒佛陀說法,如佛為天人說四念處時,阿修羅則說五念處;佛說三十七道品,阿修羅則說三十八道品。又因為嫉妒天道的福德,因此常常興兵與天道的帝釋天作戰,想要占領天的住處。
  《楞嚴經》卷九記載,阿修羅分布於鬼、畜、人、天四趣,有胎、卵、濕、化四種受生方式。
    五、人界
    人者,忍也,因為能忍世界的種種苦樂,因此名忍。六道中,人身最為難得,《阿含經》說:「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
    人道是五趣升沈的樞紐,因為人道苦樂參半,又有因緣得聞佛法,因此知道積善修福得以升天,乃至修得聖果,但也有惡性難改,造十惡業而下墮地獄、餓鬼、畜生者。地獄、餓鬼、畜生等眾生則受苦無間,無暇修善;天界的眾生則沈溺於享樂之中,不知要繼續修持善法。因此佛經上說,人間有三種殊勝,為其它五道眾生所不及,即記憶力強、勇猛精進、清淨梵行。能保有人身,如「盲龜浮木」,最為難得。
    持守五戒,以及實踐中品的十善業,是得人身的原因。五戒的前四戒是殺、盜、YIN、妄,屬性戒,無論受戒與否,一旦違犯,便須受業報,第五戒是不飲酒,屬遮戒,喝酒本身雖然不造惡,但是酒能亂性,使人容易觸犯前四戒,因此必須制止。
    佛經說學佛有「八難」,也就是指八種無法學佛的因緣。如出生為地獄、餓鬼、畜生、長壽天的眾生;或者雖然出生為人,但是沒有遭逢佛陀出世,或佛法住世的時代(不值佛世);或是出生在邊地勝處,貪著享樂,不受教化;或是耽溺於外道經書的研習,不信出世正法(世智辯聰);或是盲聾瘖褀,六根不具。這八種因緣都不容易得聞佛法,可見能得人身,又能接觸佛法,真是難遭難遇!
    六、天界
    天,梵語deva-loka,音譯為提婆,是六道中福報最殊勝的。依照其積善的多寡或煩惱斷除的深淺,又可分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及無色界四天等二十八天。
    欲界天和人類一樣,有身體形相及物質、精神的享樂。色界天包括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及四禅天,已經沒有男女、飲食、睡眠等欲望,但是還有殊勝的身形、精神上的愛情,以及國家社會的組織,並且以禅悅為食。無色界天則完全沒有身體,只有微細的意識存在。
    以福德來說,居愈上方的天,其身體愈高大,壽命越長,所享有的喜樂也愈殊勝。例如最低的四天王天有五百歲,約為人間的九百萬歲;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則有八萬大劫,約為世界從生到滅共八萬次。四天王天身長半由旬(約十裡),色界最高的色究竟天則身高三十二萬裡,而月球距離地球才二十二萬多裡。只有欲界天才有衣服,愈上層的天衣質料愈輕,色界天則是隨著天人的體形而有光明勝妙的外形。
    在食物上,欲界天思食得食,並以衣被細滑、澡浴等舒適感受為食;色界天以上都修有禅定,因此色界以禅悅法喜為食;無色界則以微細的意識為食。
    天界有四事勝於其它眾生,即身勝、壽勝、定勝與樂勝。雖然如此,天人壽盡時會有「五衰相現」,而後依據過去世所造作的業力,牽引下墮受苦,並且繼續輪回。此五衰為:頭上所戴的花枯萎;衣裳出現垢膩;身體開始臭穢;腋下出汗;原本有舒適的宮殿、座椅,此時卻不樂本座。
    除此以外,世界快要毀滅時,天界也會受到波及,即火燒初禅、水淹二禅,風吹三禅。即使是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經過八萬大劫後,仍然難逃成住壞空的命運。因此,天界雖然殊勝,但是也不是究竟安樂的地方。

    參·四聖
    一、聲聞界
    聲聞,音譯捨羅婆迦,意譯作弟子,指聽聞佛陀聲教而證悟的出家弟子。聲聞所修行證悟的果位,有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阿羅漢。阿羅漢為小乘的究竟果位。
    1.初果,音譯須陀洹,意譯預流、逆流,意思為逆生死的瀑流而預入聖者的果位。初果聖者修不淨、慈悲、緣起、無我,數息等五停心觀,然後觀苦、集、滅、道四聖谛,經暖、頂、忍、世第一等四善根位,而以八忍八智了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證初果須陀洹,不再墮入三惡趣。因為初果的煩惱如同大樹被連根拔起,只剩下欲界九品思惑,所以不須永久輪回,只要「七次上升天上,七次投生人間」即可。達到初果的條件是:
(1)對三寶有不壞的信仰。
(2)對四聖谛、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
(3)對於受持的戒法不會違犯。
(4)不違犯五無間罪。
    2.二果,音譯斯陀含,意為一來,只要再一次生天,一次來人間受生即可。二果已斷盡欲界前六品思惑,因此他的特色是YIN怒癡微薄。

    3. 三果,音譯阿那含,意為不還,死後直接升往色界或無色界而入涅槃。因為三果已經斷盡欲界後三品思惑,因此不須再來人間受生。

    4. 四果,音譯阿羅漢,意為無學、無生、殺賊、應供。阿羅漢已經殺盡了一切煩惱賊,無須再來三界受生,堪受人天的供養,而且已證得小乘最究竟果位,因此又稱為無學位。

    修證聲聞果的法門很多,初步為:
    1. 密護於根門──不放逸眼耳鼻舌身意。
    2. 飲食知節量──以保持健康。
    3. 勤修寤瑜伽──常修定境,注心一處。
    4. 安住於正知正見。

    二、緣覺界

    緣覺,梵語pratyeka-buddha,音譯為辟支佛,又名獨覺。緣覺是值佛出世時,聽聞十二因緣教法(內因緣)而開悟,樂於獨居,故稱緣覺。獨覺則生於無佛出世的時代,觀察外界現象的生滅變異(外因緣)而無師自悟,故名獨覺。名稱雖然不同,不過都是由於觀“緣”起法而“覺”悟,因此能破除少分習氣,不像阿羅漢習氣全存,所以勝於聲聞。依據佛經記載,獨覺有兩種:

    1.部行獨覺:指聚合部眾而獨悟證果的緣覺人。據《俱捨論》卷十二載,修聲聞乘已證得三果的人,將證得四果時,暫離佛之教法,聚集若干的同修人,而自修自悟者。

    2.麟角喻獨覺:指獨居修行一百大劫,積足善根功德的覺者。以獨居悟道,猶如麟之僅具一角,故稱麟角喻獨覺。

    與聲聞相比,緣覺不依善知識而修,因此屬於利根。聲聞與緣覺合稱為二乘,又被稱為小乘,因為二者只知利己而無利他之心。佛陀直至法華會上,才開顯“會三歸一”,指出聲聞乘、緣覺乘及菩薩乘,同樣回向一佛乘,皆須向佛道精進努力。

    三、菩薩界

    菩薩,為梵語菩提薩埵 (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指“正覺的智慧”,薩埵指“有情”,故合譯為“覺有情”。也就是發起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聖者。

    菩薩的性格特征在於慈悲,所以不畏懼眾生的難度與佛道的長遠。聲聞果的求證,利根需要三世,鈍根需要六十劫;緣覺果則利根需要四世,鈍根需要一百劫。而菩薩必須三大“阿僧祇劫”(意為無量劫),歷經五十二階位才能成就佛果,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至十地中的初地為第一阿僧祇劫;第二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祇劫;第八地至第十地、等覺及妙覺為第三阿僧祇劫。此外尚須一百小劫修相好圓滿,才能證得佛果。

    除了慈悲以外,菩薩的思想特色在於般若的智慧,也就是泯除對於世間種種對立現象(主體與客體,物與我等)的執著,而達到無分別智。因此菩薩認為宇宙與我一如,眾生與我同體,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此,佛經上說般若波羅蜜是三世諸佛之母。

    菩薩的精神是堅忍與精進,一個志願修學大乘菩薩法門的人,首先要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才能精進不斷的饒益眾生。《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因此,菩薩的實踐法門,首重於六度波羅蜜,或十度波羅蜜。而作為菩薩的共同願行,便是無休止的“四弘誓願”。

    四、佛界

    佛,梵語buddha的音譯,全稱佛陀,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歷史上的佛,是指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但是佛陀的真身,卻是遍滿虛空,不生不滅的真理法身,必須具足十住位的菩薩,才能常聽到法身演說妙法。法身便是佛陀所證悟的境界,《華嚴經》說:“大海之水可飲盡,剎塵心念可數知,虛空可量風可系,無能說盡佛境界。”

    如何能認識法身呢?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因此,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乃至奉行這些教法的僧團,都是佛的法身。

    佛的教法還有另外一個特色,就是以人間為主。諸佛從出生、修行、成道,乃至度化眾生,無一不是在人間。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人間的佛陀,從日常生活中便流露出平等融和,自利利他的精神。

    譬如佛陀必須吃飯睡覺,也一樣走路講話,但這些都是在實踐六波羅蜜。佛陀披搭袈裟,表示不忘清淨戒法(持戒波羅蜜);沿門托缽,使信眾得種植福田,並且為眾生說法(布施波羅蜜);不分貴賤,次第乞食(忍辱波羅蜜);洗缽鋪床,教化弟子(精進波羅蜜);禅坐瞑思(禅定波羅蜜);這一切都是證悟真理的悟者生活(般若波羅蜜)。

    因此,如何契合佛陀的本懷,推行人間佛教,建設人間淨土,實在是每一位學佛者的目標。

    肆 結語

    從地獄的苦楚不斷,餓鬼的長久饑渴,畜生的互相殘殺,阿修羅的嫉妒嗔慢,乃至天界的耽於享樂,可以得知唯有人間才能修行佛道。而學佛的八難更顯出能接觸佛法是多麼地難遭難遇。古德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忏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正是最好的寫照。

    學佛的弟子,有只求自利的聲聞、緣覺二乘,及上求下化的菩薩。站在廣度眾生的利他立場,佛陀常斥責二乘為焦芽敗種,意思是有如燒焦的芽,敗壞的種子,再也不能成長為大樹來庇蔭眾生。

    相反地,菩薩是“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雖然以般若的智慧而知道諸法虛幻不實,卻能夠不厭生死,生生世世在六道中度化眾生,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空華佛事,降伏鏡裡魔軍,求證夢中佛果。”

    因此,學佛的弟子應當發大心,行菩薩道,依循佛陀所開示的人間佛教,努力建設人間淨土,方不枉費這個寶貴的人身。也唯有在人間,才能實踐菩薩的悲願,完成無上的佛道。

 

上一篇:達真堪布:聞法方式 行為
下一篇:星雲法師:佛教的圓滿世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