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法師:學道者的魔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篇 五欲六塵
  第二篇 三毒五蓋
  第三篇 生死煩惱


  第一篇 五欲六塵

  壹.五欲六塵的定義

  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魔”,佛教將“魔”的意義延伸,凡是一切能殺害我們的慧命,不論是來自外界的障礙,或是由自己身心所產生的擾亂,都名之為“魔”,並且常常以“魔障”稱之,以強調它們對聖道的障礙作用。

  我們在日常修道所遇到的第一重魔障,便是五欲六塵。什麼是五欲六塵呢?

  欲,梵語chanda或rajas,指對於特定對象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五欲指財、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大智度論》說:“五欲無利益,如狗啃骨頭。”又說:“五欲如逆風舉火把,風吹焚自身。”“諸欲樂甚少,憂苦毒甚多,為之失身命,如蛾赴燈火。”這都是說明五欲之於人,為害甚大。

  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是能引起感官與心靈感覺、思惟的對象,因為它們具有污染情識的作用,有如塵埃一般,所以稱為“六塵”。

  貳.五欲的內容

  一、財欲

  財,指世間一切的金錢財寶,是資養色身所不可或缺的資糧。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許多人迷信金錢的力量,因此用盡各種方法求取財富。但是金錢不是萬能的,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安穩的生活,不一定能買到健康的身體,許多人被金錢所役使,毫厘必爭,缁铢必計,到頭來,身體弄壞了,反而無法享受努力的成果;有的人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財,卻被不肖的兒女揮霍殆盡;此外,大水、大火等天災,足以使金山銀島在一日之間化為烏有;過多的財富也往往成為盜賊及暴政觊觎的對象,甚至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有錢,不一定能買到和樂的家庭,不一定能買到可貴的友情,許多人因為忙於賺錢,因而忽略了寶貴的親情,無法善盡教養子女的責任;有些人則見利忘義,出賣朋友,甚至不惜铤而走險,作奸犯科,使自己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金錢能使人產生這麼多的煩惱痛苦,所以,佛經裡常用“毒蛇”來比喻錢財的禍患。尤其學道者,如果不能抗拒利養的誘惑,往往就會被金錢埋沒理想,而無法堅持信心道念。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貧賤夫妻百事哀”,一個在家修行的人不能沒有錢財,否則如何孝養父母?如何安頓家庭的生活呢?何況修行辦道、布施救濟,都需要錢財作為助緣資糧。國家社會的各項發展,也需要豐實的國庫作為後盾。而佛教本身必須提供弘法利生、醫療慈善、教育文化等服務來淨化社會,造福人群,如果沒有淨財,又怎能成辦這些佛教事業呢?因此,來路明白、用途正當的“淨財”是佛教所容許的。

  二、色欲

  色,指世間的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能使人悅情適意。過去的富家子弟,在聲色犬馬中喪失了志氣;現代的青少年朋友,在電動玩具、五光十色的感官刺激裡迷失了自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吃喝嫖賭中浪費了大好生命,斷送了錦繡前程;多少英雄豪傑,在虛幻的美貌與空洞的愛情召引下,落得身敗名裂,一無所有。美色好物,使人身心墮落,受苦無量。《摩诃止觀》說:“色害尤深,令人狂醉,生死根本良由此也。”學道者想要從生死的牢籠中解脫出來,尤其必須戒之在色。

  人世間因為具備各種不同的人事地物,使我們的生活多采多姿;自然界因為擁有變幻莫測的森羅萬象,而顯得處處生機蓬勃。形色相狀的千差萬別,豐富了有情的心靈,也擴大了人類的心胸。多少美麗的詩篇,曼妙的歌舞,常常是在看盡千山萬水後,由偶發的靈感所成;多少偉大的聖者,多少傑出的人物,往往是在紛纭的世界裡,孕育出圓熟的智慧。

  佛經所描述的西方極樂世界,黃金鋪地,鳥語花香;東方淨琉璃世界,富麗堂皇,令人神往;而佛陀說法時的通體放光,菩薩示現時的璎珞披身,在在都顯示出修道成佛不一定要住茅蓬,著弊衣,莊嚴的色相也一樣可以使人悟入真理。

  三、名欲

  名,指世間的聲名,能顯親榮己,所以也是人們追求的欲望。俗話說:“榮譽是人類的第二生命。”追求名譽不但是人類的天性,也是一個團體進步的原動力。一個人如果連榮譽感都失去了,則生活如同行屍走肉,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只是有許多人迷戀於名譽地位所帶來的虛榮心、優越感,終日汲汲營營,殚精竭慮,甚至不擇手段,強取豪奪,結果不但自己患得患失,形成精神上的負擔,同時也造作惡業,引起現世的不安與來世的苦果,真是得不償失。

  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必因而抹殺了名聲的好處。“自古人生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聖先賢所遺留下來的榜樣令我們見賢思齊,是造成社會安定的力量,不正是聲名遠播、萬世留芳的成就嗎?社會上無論什麼樣的活動,只要社會賢達登高一呼,往往能發揮四方響應的效果。我們藉著稱念諸佛菩薩的聖號,而得到得度的力量,諸佛菩薩但以一名,就能普度無數眾生。只要心中沒有名利心,名聲是為了大眾利益而擁有,也可以是成就菩提的助緣。

  四、食欲

  食,指世間的飲食眾味,能滋長我們的色身。佛陀在雪山六年,由日食一麻一麥的苦行中,深深體會到人要生存,必須要以食物維持身命,否則就無法修行。於是,當佛陀證悟成道,在鹿野苑初轉*輪時,對五比丘說:“一切眾生,依食而住。”

  飲食本來是為了養身活命,但是人們卻往往美食當前而不知節制,暴飲暴食,冷熱互滲,結果損害了身體的健康。目前世界上現代化國家的人民普遍患有營養過剩、肥胖臃腫的毛病;也有些人非時而食,乘興而食,破壞了腸胃的功能;更有許多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欲,在樣式口味上力求變化翻新,甚至不惜殺生害命。千百年來,凡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河裡游的、山中爬的,都成了人類大肆捕殺的對象。長此以往,不但破壞了地球生態的平衡,遺禍後世子孫,也為自己種下日後惡業苦果的種子,誠可悲矣!佛教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呼吁大家節制食欲,因此在叢林的清規裡,訂有食前作五種觀想的條文,稱為“食存五觀”,其中“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及“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兩種觀想,正可以對治我們對飲食的貪欲。

  五、睡欲

  睡,指睡眠休息,能資養我們的身心。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菩提路長,更需要適當的休息,否則倦怠無力,又如何學道修行呢?然而如果貪嗜睡眠,不但空過光陰,而且容易傷身喪志,使人性無法積極活動,成為障覆修道的惛眠蓋。因此,佛教諸經論曾舉出許多對治惛眠的方法,例如《中阿含經》卷二十〈長老上尊睡眠經〉中,佛陀告訴目犍連尊者,誦經宴坐時,如果昏沉欲睡,可以兩手按摩雙耳;或用冷水洗臉;或仰觀天空星宿,以適神思;或至戶外空地經行,守護諸根,待神識清爽時,再繼續修持。

  在《遺教經論》中,舉出昏沉欲睡的原因有進食、時節和心理三種因素。前二者屬於生理的因素,可以精進來對治;後一項是心理因素,有兩種對治方法:

  1.思惟觀察:觀察五蘊的生住異滅,時常心念無常的火燒諸世間,提醒自己把握光陰,努力習定修慧以求自度。

  2.守持淨戒:以淨戒對治煩惱,能於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中安住,使精神不致惛重沉悶。

  關於消除疲勞的睡眠方面,佛制睡眠的時間,是從晚上十時至凌晨二時,與現代的醫學衛生觀點相符。在佛教裡,搬柴運水、行住坐臥都是修行,睡眠自然也不例外。《毗尼日用切要》中記載:臨睡時要合掌面西,觀想念佛十聲、或百千聲、或萬聲,然後誦偈雲:“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睡覺時右脅而臥,觀想光明,這樣修習純熟了以後,不但能安穩入睡,而且在睡熟了以後,也能保持驚覺,不失正念。

  欲,依其追求的目的而言,可以分為善法欲和惡法欲二種。以正念來追求財、色、名、食、睡,為善法欲,是精進求道的資糧;以邪念來追求財、色、名、食、睡,為惡法欲,是步入墮落的原因,所以又稱為“地獄五條根”。

  參六塵的內容
 
  一、色塵

 《俱捨論》卷一記載,色境有二種:

  1.顯色:指顯現的顏色,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暗等十二種。

  2.形色:指物體的形狀,有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

 《瑜伽師地論》卷一,在顯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塵的分類更加完備。即凡是行、住、坐、臥、取、捨、屈、伸等種種動作形態,明顯的表現於外,可以令人看見的,稱為表色。

  二、聲塵

  聲塵,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聲波,是耳識所分別的對象。《俱捨論》卷一記載,聲音大致可分為八種。依發聲的物體有感覺與否,先大別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與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執受,是心、心所的異名。大種,指地、水、火、風四大種。凡是聲音發自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有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人的語言、拍手的聲音等;凡是聲音發自非有情的四大種者,稱為無執受大種因之聲,如佛陀以神通力變作化人的言語、錄音帶所發出的音聲,或木、石、流水、落葉等所發的聲音等。然後,再根據聲音是有意義或無意義,而分為有情名之聲、非有情名之聲。更由不同物類發出的響聲,給予人產生愛惡的情緒反應,又分為可意聲、不可意聲。

  三、香塵

  香塵又稱香境,是鼻根所嗅的東西,鼻識所分別的對象。《俱捨論》卷一記載,香可分為四種:

  1.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適喜悅,有益身心,並且能夠增長福業者。

  2.惡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緊張,無益身心,並且不能增長福業者。

  3.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強,不太弱,恰到好處者,稱為等香。

  4.不等香:指太強、太弱,出於均等以外者。

  四、味塵

  味塵,指舌根所嘗的味道,是舌識分別的境界。《俱捨論》說味有六種:甘、醋(酸)、鹹、辛、苦、淡。《品類足論-辯五事品》則將味分為可意、不可意、順捨三種。

  五、觸塵

  觸塵,指身根感覺的境界,是身識所分別的對象。《俱捨論》說觸有十一種:堅、濕、暖、動、滑、澀、重、輕、冷、饑、渴。前四項屬能造觸,是依四大種(地、水、火、風)所產生的觸,是一切觸的所依;後七項屬所造觸,是因所依的四大種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六、法塵

  法塵指第六識(意識)所緣的對境,又名法處、法界。廣義而言,指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諸法,也就是意根、意識對六塵全體的作用。

  由於六塵的關系,使我們在心裡湧現好、壞、美、丑、高、下、貴、賤等分別妄想,所以六塵又名“六妄”;能衍生種種執著煩惱,令善心衰減,所以也稱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財,因此叫做“六賊”。

  煩惱如何產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緣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並沒有善惡的分別,是我們的眼根攀緣外境所造成的結果。因此“情人眼裡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過是眼識妄起造作分別而已。其它如聲、香、味、觸、法等塵所以會令我們起惑造業,莫不由於其它五根、五識向外馳求執取,而產生種種貪染愛著的結果。

  佛教特別舉出六塵的過患,目的在於提醒修行者,要時時注意密護六根門頭,不要被虛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肆結語

  無論是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或是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都能令我們流轉六道,不過它們之所以造成禍害,並不在於其自身的不淨,而在於人心的愚癡無明、貪愛染著。好比拳頭的本身是沒有好壞的,但是用來打人,就是壞事,必須立刻阻止;用來捶背,就是好事,不妨多多益善。經雲:“法非善惡,善惡是法。”所以我們每天生活在五欲六塵之中,應抱持一種不貪不拒的中道態度,時時返觀自省。

  第二篇 三毒五蓋

  壹 三毒五蓋的定義

  “五欲六塵”是攀緣外境所引起的魔障,對治之道,應該從內心去尋找真正的原因;“三毒五蓋”是從內心的意念所產生的魔障,一切的魔障都因此而起。

  三毒,指貪、嗔、癡三種根本煩惱,因為它們荼毒眾生身心甚劇,妨害修道,所以稱之為“三毒”。又因為能起惑造業,使眾生身心感到逼迫熱惱,猶如火燒,所以也稱為“三火”。此外,由於能病惱有情,壞出世善心,令眾生長劫受苦不得出離,所以又稱為“三病”。

  五蓋,指貪欲蓋、嗔恚蓋、惛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五種煩惱,因為能覆蓋學道者的清淨本性,令善法不生,所以稱為“五蓋”。

  貳 三毒的內容

  一、貪

  貪又作貪欲、貪愛、貪著,略稱欲、愛。是對於自己所喜愛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經典中有許多形容貪愛的譬喻,可幫助我們了解貪愛的毒害:

  1.貪愛如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水能長養身心,是維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要素;水,也具有迅速的滲透力,能很快地浸染物體。貪愛就像水一樣,能產生強大的力量,滲透內心,滋養惡法的生長。

  2.貪愛如瘴疠:住在濕熱的山林,容易受濕熱的瘴氣侵害而生病。如果常常生活在貪愛欲求中,不知覺醒,身心就會受到逼惱,甚至喪失生命。

  3.貪愛如瀑流:在湍急的瀑流中行船,不但難以渡過,而且隨時有滅頂之虞。貪愛如同瀑流一般,能溺惑人心,將我們的善根漂失,使我們流轉在生死苦海中,不得到達彼岸。

  4.貪愛如轭:把轭架於牛馬的頸上,可以方便駕馭。如果我們不能知足常樂,就會被貪愛的轭所駕馭,身心在惡業的牽引下,不得自在。

  貪愛通於三界,依斷惑的程度,可分為下列兩種:

  1.欲貪:是欲界的貪愛煩惱,性屬不善。欲貪又分為YIN欲貪與境界貪兩類。

  2.有貪:是色界和無色界的禅定貪愛,性屬有覆無記;因為過患甚微,作用很弱,所以不會招感果報,但是能障聖道。

  貪愛的習性不但使我們的心終日攀緣外境,產生許多痛苦,而且障覆修道,使我們不能渡生死流,所以,學佛修道應戒除貪愛。

  二、嗔

  嗔又作嗔恚、嗔怒、恚、怒。是對於違逆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恚,而使身心惱熱的精神作用。

  嗔恚煩惱屬欲界所獨有,在色界、無色界沒有嗔恚的煩惱。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社會上多年的好友,由於一點芝麻小事而反目成仇;親密的夫妻,因為一言不合而各奔東西;一句不順心的言語,使人大動干戈,落得家破人亡;一個不經意的白眼,招來殺身之禍……,這些都是嗔心熾盛所帶來的不幸與災難。古德有雲:“嗔火滔滔,燒盡功德林。”即使我們積集了多少的功德,嗔心一起,就像烈火一樣,將過去努力修行的心血都焚燒殆盡。所以,在佛教的經典中,常常教誡佛弟子們應戒嗔。《增一阿含經》卷十四說:“諸佛般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大智度論》卷十四說:“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菩薩戒中也特立嗔戒以為警惕,《梵網經》卷下記載:“若佛子自嗔、教人嗔、嗔因、嗔緣、嗔法、嗔業,而菩薩應生一切眾生中善根無诤之事,常生悲心,而反更於一切眾生中,乃至於非眾生中,以惡口罵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猶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謝,猶嗔不解者,是菩薩波羅夷罪(極重罪)。”

  三、癡

  癡又稱為無智、無見、無明、非現觀、惛昧、愚癡、黑闇、不覺。是愚昧無知,不明事理的精神作用。佛典中常以“無明”二字來代替以上諸辭,並有多種分類。例如《大乘起信論》將無明分為根本無明、枝末無明二種:

  1.根本無明:又作無始無明、元始無明。是諸煩惱的根本,因不了達真如的道理,而忽然起動差別對立的最初一念。例如惑、業、苦三道,都是以此極其細微的最初動念之心為根本,而有惑、業、苦纏縛的因果關系。

  2.枝末無明:是依於根本無明而生起的粗顯的種種煩惱。

唯識宗根據種子與現行的關系,將無明分為隨眠無明與纏無明:

  1.隨眠無明:指無明煩惱常隨逐著眾生,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無明種子,稱為隨眠無明。

  2.纏無明:指無明煩惱纏縛著眾生的身心,而使眾生不能出離生死苦海,所以稱為纏無明。

  佛典裡常以無明喻父,貪愛喻母,二者和合而生我執,使眾生起惑造業,流轉生死,無有出期。

  參 五蓋的內容

  1.貪欲蓋:指貪愛五欲妙境,能使眾生心性迷惑,令善法永不生起。

  2.嗔恚蓋:指嗔恚能令人於違情的境上生起怨恨,因為憤怒相續,而蓋覆我們清淨的心性。

  3.惛眠蓋:又稱睡眠蓋,全稱“惛沉睡眠蓋”。指惛沈和睡眠令心性昏沉暗塞,而忘失正念。因為二者都是以暗昧為性,所以並列為一蓋。《修習止觀坐禅法要》說:這種睡眠蓋最為嚴重,因為“諸余蓋情覺故可除,睡眠如死,無所覺識,以不覺故,難可除滅。”因此,學道者應憤發精進,去除惛眠的習性。

  4.掉舉惡作蓋:掉舉,指心躁動不安,是“惛沈”的對稱。惡作,與悔同義。惡,是厭惡;作,是所作。惡所蓋,是憂悔厭惡過去所作的事,能障禅定。兩者都是因為想到親屬、國土、不死,以及憶念往事而生起,所以合並為一蓋。

  初學佛者,因為過去躁動的習氣一時難消,在習禅修定的時候,就會妄想紛飛,因此坐立不安,當雜念好不容易消除了,定下心來,又開始憶想往事,產生種種追悔,如果悔箭入心過深,就會使心神不寧,覆障修道。因此,掉舉惡作是修道者應力求泯除的習氣。

  5.疑蓋:對於佛法真理猶豫不決,因而覆蓋清淨的心性。疑對於修道障礙之深,可以從經中的譬喻看出:

  (1)疑如刺:疑惑危害善根,猶如毒刺一樣,能夠傷人。

  (2)疑如根:疑惑深入心中,好比老樹的根深植於地,根深蒂固,盤根錯結,不易拔除。

  (3)疑如網:疑惑之情交織,有如大網一樣,罩住信心,覆蓋正法,牽絆眾生,使不得出離。

  經雲:“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為道源功德母。”疑能覆蓋清淨心性,使我們退失信願,無法趨入正法,依之修行。所以,修行要趣,首先必須對佛陀的聖言量斷疑生信。

  肆 三毒五蓋的對治方法

 《中阿含經》卷十〈食經〉中,佛陀曾說:眾生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食,而無明又以五蓋為食,乃至不信以聞惡法為食。譬如大海以大河為食,大河以小河為食,乃至山巖溪澗以雨為食。其中,“食”有牽引、長養、持續的意思。由經文我們可以了解:三毒五蓋的相續發展,是長養惡業,持續輪回的原因所在。學佛修行就是要從根本上著手,杜絕心靈毒品的來源,撥雲見日,使自性的光輝得以顯露出來。

  諸經論中,對於三毒五蓋的對治方法多有闡述,大致說來,可歸納如下:

  1.以不淨觀、布施行對治貪欲。

  2.以慈悲觀、忍辱行對治嗔恚。

  3.以因緣觀、智慧行對治愚癡。

  4.以無常觀、持戒行對治惛眠。

  5.以數息觀、禅定行對治掉悔。

  6.以堅信三寶對治疑惑。


  第三篇 生死煩惱

  壹 生死的過患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大的魔障,因為有生,我們就必須為了生存,面對人生的諸多誘惑與困難;因為有死,不但中斷了修行,在生離死別的時刻,往往因為愛念深重,而干擾情識的思維,成為往生善道的絆腳石。

  為了惕勵大家能夠精進修道,超越生死魔障,佛教經典以許多譬喻來形容生死:

  1.生死如泥:指眾生踏入生死的沼泥中,如果不知自覺,就會沉溺其中,難以出離。《俱捨論》卷一說:“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沉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

  2.生死如長夜:指在漫長的黑夜裡,我們將夢幻視為真實,直到天亮醒來,方才覺知夢境的虛幻。無始劫來,眾生在生死輪回中不知萬法皆空,因而起惑造業,好比久處長夜,不知覺悟。

  3.生死如海:指眾生輪回流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升天道,忽而墮落畜類,仿佛在無邊無際的生死苦海中載沉載浮一樣。

  4.生死如雲:生死魔障遮覆本性,好像浮雲覆蓋日月一樣。《無量壽經》卷下說:“慧日照世間,消除生死雲。”

  5.生死如輪:指眾生以惑、業、苦三者展轉相因,有如輪子一樣,在生死中流轉不已。

  6.生死如園:指生死界好像公園一樣,是凡夫喜好游歷的處所,也是菩薩樂於游化的處所。

  貳 生死的種類

  生死輪回,對眾生而言,是一件非常無奈的事,有些人初學佛,便一天到晚將“了生脫死”掛在嘴邊,不知道廣結善緣,積福修慧,只求往生自了,結果不但自己無法獲得佛法的實益,也使他人誤以為佛教是消極避世的宗教。其實,這是一般人對於生死存有狹礙的觀念所造成的誤解,認為眾生只有肉體的生死,而不了解精神上生死的重要性。佛教將眾生的生死分為兩種:

  1.分段生死:指三界眾生由於煩惱而輪回六道的生死。眾生由於每世所招感的果報不同,而有形貌的差異、壽命的長短等區別,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後,必有一期生命的結束,所以稱為“分段生死”。

  2.變易生死:指三乘聖者因悲心、願力而來此世間所受的生死。三乘的聖者,已跳出三界外,結束了分段生死,但是因為修道的結果,迷惑煩惱漸減,智慧、聖果漸增,這種迷悟的遷移,感得意境的升華,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移入後期的變易,恰好一度生死,所以稱為“不思議變易生死”。

  由這二種生死的意義可以得知,無論是分段生死或變易生死,唯有精神上的層層超越,才能使我們擺脫肉體上的生死,循序漸進,趣入聖道,乃至成佛證果。而要“了生脫死”豈是易事,若非累劫精進,積集深厚的福慧資糧,又何以成就!

  參 煩惱是造成生死的主因

  生死輪回誠然是修道者的大患,而生死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造作無邊無際的煩惱。

  煩惱,梵語klea,是一切能污染擾亂有情身心的精神作用。由於能夠使眾生迷惑事理,妨害覺悟,所以又稱為“惑”。

 《成唯識論》卷八說:“生死相續,由惑業苦。發業潤生煩惱名惑,能感後有諸業名業,業所引生眾苦名苦。惑業苦種皆名習氣。”煩惱之所以會造成生死過患,是由於它既能夠招感業力,又可以引發未來的生死果報,因此這二種作用稱為“發業潤生”。好比植物落下的種子,還需要水份的滋潤,才能長出嫩芽。眾生因為迷惑事理而造成惡因,所種下的業因種子,再經過煩惱水的滋潤,就會產生力量,招感苦澀的惡果,逼惱眾生的身心。如此一來,煩惱(惑)、業(行為)、苦(苦果)展轉相因,循環不息,就形成有情無量劫以來的生死輪回。

  佛陀為了使眾生認知斷除煩惱的重要性,於是從各種不同的立場來說明煩惱的種種害處,煩惱因此有許多異名:.

  1.隨眠(anuaya):潛在的煩惱隨逐眾生,眠伏在深層的意識裡,以極微細的活動型態,在不知不覺中擾亂有情身心,所以稱為“隨眠”。

  2.纏(paryavasthna):指煩惱在起現行時,纏縛清淨心性,能妨礙修善,所以又名“纏”。

  3.蓋(varaa):因煩惱覆障遮蓋善心,所以稱為“蓋”。

  4.縛(badhana):指煩惱束縛眾生身心,並且招感苦果,使眾生不得自在。

  5.漏(srava):漏,有流注漏洩的意思。眾生因為煩惱,常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漏洩過患,又於生死中流轉於三界,所以稱為“漏”。

  6.取(updna):因為欲貪等煩惱熾盛猛烈,使得六根不斷馳求執取外境,所以稱為“取”。

  7.系(grantha):煩惱將眾生系縛於迷惑的世界,使身心不得自由,所以稱為“系”。

  8.使:指煩惱能驅使有情在生死中流轉不已,所以稱為“使”。全稱為“正使”,是現起煩惱的主體。

  9.垢(mala):指煩惱能污穢眾生的心性,所以稱為“垢”。

  10.轭(yoga):指煩惱能牽制眾生,使不能出離生死,所以稱為“轭”。

  11.結(samyojana):又作結使。結,是系縛的意思。指眾生被煩惱系縛在迷境裡,而無法出離生死之苦,所以稱為“結”。

  12.暴流(ogha):大水暴漲時,可漂流人畜、房屋等。煩惱來時,有如洪水一般,能流失眾生的善良品德,所以稱為暴流或暴河。

  13.塵垢:塵埃能附著於他物,並予以染污。煩惱能附著於心上,垢染清淨心性,所以稱為“塵垢”。

  14.客塵(akasmt-klesa):又作客塵煩惱。煩惱本非心性固有之物,而是因為迷於事理才生起的,所以稱為客;又因為煩惱能污染清淨心性,猶如塵埃能染污萬物,所以稱為塵。

  15.稠林(gahana):指眾生的煩惱,交絡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稱為“稠林”。

  16.塵勞:煩惱能染污心性,使身心勞頓,所以稱為“塵勞”。

  肆 煩惱的種類

  佛教常以“八萬四千”的法數,形容煩惱種類之多,不勝枚舉。隨著時代的進步,煩惱更是有增無減,例如有了汽車代步,就有塞車、拋錨等煩惱;隨著電腦的發明,又有了“中毒”、“故障”等新的煩惱應運而生。盡管煩惱與日俱增,就煩惱的作用而言,眾生根本上的煩惱是不變的,佛教將這些根本煩惱歸納為六種:貪、嗔、癡、慢、疑、見,稱為“六根本煩惱”,也叫作“本惑”、“根本惑”,所有的煩惱都是從這六種煩惱衍生出來。貪、嗔、癡、疑在前面幾章中已作說明,此處不再贅述,僅就“慢”、“見”略述之。

  慢,指與他人較量優劣,而生起輕蔑他人的心理。《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三將慢分為七種,稱為“七慢”:

  1.慢(mna):對於不如己者,認為自己較為殊勝,或對於與自己同等者,認為不過與自己同等,而生起貢高我慢的心理。

  2.過慢(ati-mna):對於與自己同等或勝過自己的人,硬說自己勝過對方。

  3.慢過慢(mnti-mana):對於勝過自己的人,反認為自己勝過對方而妄生慢心。

  4.我慢(atma-mana):是七慢的根本慢,即對於五蘊假合的色身,內執有我,

  認為所有人都不及自己;外執我所,認為凡我所有的,都比別人所有的高明。

  5.增上慢(adhi-mna):對於尚未具有的殊勝德性,或尚未證得的果位,認為自己已經擁有或證得。

  6.卑慢(na-mna):對於極優越的人,卻認為自己只有稍微不及;或雖然承認他人的高勝,卻不肯虛心向對方學習。

  7.邪慢(mithy-mna):自己無德無能,卻認為自己有德有能。

  見(di),是先從眼見,經過推想、決定後所產生的思想見解。又分為正見、不正見。正見,指能夠如實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清淨染污法者,稱為正見。不正見,指昧於世間出世間因果的邪惡見解。不正見是煩惱的根源,分為五種,稱為“五見”:

  1.身見(sat-kya-di):又稱為薩迦耶見、有身見、偽身見、壞身見等。指不知色身是五蘊和合假有,而執著實有我身,生起我、我所有的知見。

  2.邊見(anta-graha-di):又稱為邊執見。指偏執一邊的極端見解,例如說世間是常、是斷、是有邊、是無邊;主張色身與心靈是同、是異;或認為如來圓寂後是有、是無等學說都屬於邊見。

  3.邪見(mithy-di):指否定四谛因果道理的見解。抱持邪見者,不懼惡,不行善,在五見中最為邪惡。

  4.見取見(drsti-parmarsa):執著錯誤的見解以為真實。

  5.戒禁取見(sila-vrata-parmarsa):執著不正確的戒律,以為可以達到解脫或升天的果報,這種錯誤的執著見解稱為戒禁取見。

  五見與六根本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的前五項合稱為“十根本煩惱”,又稱為“十使”。五見具有推崇探求的特性,作用猛烈,所以又稱為“五利使”,相對於五利使而言,貪、嗔、癡、慢、疑的推求則較為鈍拙,所以又稱為“五鈍使”。

  隨著根本煩惱而起的從屬煩惱,則稱為“枝末煩惱”,或“隨惑”、“隨煩惱”,具有染污的作用。

  就修道的階段而言,佛教各宗派對於煩惱有各種不同的劃分方法,然而其理如一,可觸類旁通。今舉下列四種煩惱以為代表,其他各宗派經論中所說的煩惱,大都是這四種煩惱的異名或衍生。

  俱捨宗與法相宗將煩惱分為“見惑”與“思惑”兩種,稱為二惑。

  1.見惑:指因迷於真理,而使意根對於法塵所起的邪見煩惱,在見道時能夠斷除,所以稱為“見惑”。例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利使,屬於見惑。

  2.思惑:因為迷於現象而生起,是五根緣五塵六欲等事相,經思惟作用而留在心上的煩惱,所以稱為“思惑”。又因為是修道時所斷的煩惱,所以又稱為“修惑”。

  例如:貪、嗔、癡、慢、疑等五鈍使,屬於思惑。

 “見惑”與“思惑”能招感三界的分段生死,是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共斷的煩惱,所以又稱為“通惑”。天台宗將“見惑”與“思惑”合稱為“見思惑”,並且另立界外的“塵沙惑”與“無明惑”,三者合稱三惑。

  3.塵沙惑:指障礙菩薩教化眾生的界內外習氣,比喻此惑障如塵沙之多,故稱塵沙惑。菩薩在斷見思惑以後,容易著於空觀,不能進一步了知眾生無邊的差別相,所以又稱“空惑”。

  4.無明惑:指迷於中道第一義谛的煩惱,是煩惱的根本。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唯有大乘菩薩定慧雙修,萬行俱足,才能夠斷此煩惱。

  伍 結語

  生死誠可畏,煩惱禍更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煩惱,就是迷惑自性的魔障;煩惱,就是生死流轉的根源。我們要解脫生死的束縛,就要依照佛法的指示,精進修道。

 

上一篇:星雲法師:佛教的主觀與客觀
下一篇:達真堪布:修持加行是成就大圓滿的唯一之路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