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隨喜功德(5)
第五、‘隨喜功德’。是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你看嬰兒幾個月大,或是一歲大的,給他吃糖的時候,別人多拿一點,他心中的嫉妒就自然表現出來!嫉妒心對於修學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這一願,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不但不嫉妒人,更進一步知道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一定要成人之美。隨喜,不單是看到別人的善行、善事,能夠生歡喜心,還要盡心盡力促成他、幫助他,這就是儒家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善’。如果我們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幫忙,我們有個歡喜心贊歎,那也是隨喜功德。隨喜的時候,不僅是不嫉妒,還要發心成就,並且盡心盡力幫人,才是真正隨喜;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盡力幫忙,或是單單不嫉妒,仍然不是真正的隨喜。要知道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能歡喜容忍別人超過自己,那隨喜的功德就殊勝了。
中國自古的教學,都是希望下一代的成就超過自己,如果不能超越,那教育就完全失敗了。不像現在人,有嫉妒、障礙心,唯恐別人超過自己。教別人,自己也要留一手,不肯盡心教授,這叫吝法。吝法,得愚疑的果報;吝財,得貧窮果報;這種人,不曉得果報之可怕!從前中國,做官的人戴的帽子叫進賢冠。這個官帽是表法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它兩層像樓梯一樣,前面一層低,後面一層高;低的是代表自己,高的是代表後人;做大臣的念念當中都希望後人能夠高過自己。無論在德行、學問、能力,乃至於生活水平上,都要不斷求進步,不斷提升,這才是教學成功——社會全體都在進步,不是在倒退啊!皇帝戴的帽子,上面是平的,表示心要平等。皇帝和大臣穿戴的冠服,是代表他們應有的義務與責任,時時警示他們要認真去做。
下一個時代,是我們教學的時代;如果我們的德行、學問、能力,不能夠有相當的成就,那麼下一代的眾生,我們就度不了。為什麼呢?你看看現在的小孩,他們所受的教育愈來愈偏重科技,而他們所處的社會愈來愈復雜。所以要度化他們的人,心要愈來愈清淨、智慧要愈來愈高、德行要愈來愈厚,才能夠應付下一代的時代和時機。因此,‘隨喜功德’顯得非常重要。總之,嫉妒、嗔恨是嚴重傷害自性的,必須連根拔除,拔除的方法就是‘隨喜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