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二)

達真堪布

  為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為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若是想證得佛果,就要認真學修《佛子行三十七頌》;然後依此內容、含義來糾正、衡量自己的相續。

  上一講講了珍惜人身就是佛子行,我們要珍惜人身,尤其是要珍惜暇滿的人身,因為暇滿的人身才是解脫的機會,才是成就的機緣。所以不能白白浪費,不能錯過。珍惜這個人身,如理如法地學修正法,這樣才能了脫生死,才能超出三界,這才是人身真正的價值,也是真正的珍惜人身。

  第二頌、拋棄三毒根源之故鄉。

  貪戀親方如沸水,嗔恨敵方如烈火,
  遺忘取捨愚暗者,拋棄故鄉佛子行。

  真正要聞思修行,最好是遠離故鄉到一個寂靜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故鄉是一切貪嗔癡的來源。在故鄉,在自己的家裡,很容易產生貪、嗔、癡三毒等這些煩惱。有時候會對親朋好友生起一些貪念;有時候會對怨敵仇人生起嗔恨,自然而然就會拋棄取捨因果的正念。所以,若是真心想學佛、真心想修行的話,應該先遠離故鄉,遠離家鄉,遠離這些容易讓心散亂的地方。但是如果要徹底這樣做,也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們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依靠正知正念來把握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心態,不生起這些煩惱,這個很重要。

  要徹底離開這些對境,肯定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我們可以把握自己的心。這顆心是根,你若是掌握了這顆心,就等於掌握了一切。不讓它隨境轉,不讓它隨境動,這樣就相當於遠離故鄉,相當於遠離昏沉了。尤其是你們這些居士,若是不上班、不工作,離開家、遠離家人肯定有一定的困難,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真正的修行。
  我經常和大家講,我們不能逃避現實,也不能因為修行就不去工作,不去生活;應該在修行中工作,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在工作中修行。把修行和工作,把修行和生活結合起來,這樣不會讓心散亂,也不會對親朋好友、家人兒女生起如滾滾沸水般的貪心;也不會對怨敵、仇人生起如熊熊烈火般的嗔恨心;也不會拋棄取捨因果的正念;也不會被愚癡、黑暗所蒙蔽。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顆心,用正知正念來調伏這顆心。

  我經常跟大家講:時時刻刻觀察這顆心,調整這顆心。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善惡不在表面上,不在形式上。無論你今天所做的是善還是惡,主要看發心動機。如果發心動機是善,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善;如果發心動機是惡,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惡。所以說善惡的標准在心裡。在這裡也是,主要是證悟這顆心,別讓它輕易生起貪、嗔、癡等煩惱,不要輕易隨境轉,為境動。

  若是你有這個機緣,有這個條件,就應該到寂靜處——到寺院出家、修行。這樣,既是為自己,也是為眾生。這樣學修將來不僅自己能解脫,而且還能幫助別人,讓別人也解脫。這是利己,也是利他。這樣更容易成就,成就更快一些。尤其是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剛學佛、剛修行的時候,應該遠離繁華的城市,遠離自己的故鄉;不能經常想家人。應該在寂靜處、在寺院,好好發心,好好出家學修。

  主要是看自己有沒有這個福報,有沒有這個機緣。若是沒有這個福報,沒有這個機緣,也不能勉強。否則也是捨棄家人,捨棄眾生。自己自私地到廟裡學修,也不一定是善事,是好事,也不一定是修行。所以,大家一定要隨緣。

  我經常跟大家講:各有各的緣分,各有各的機緣。你成家生孩子,也是一種機緣;我出家修行,也是一種機緣。各結各的緣,各了各的緣,這也是一種修行。有的人特別執著到寂靜處出家,這也不是隨緣,而是一種攀緣。這也是一種罪過,不會得到真正的解脫。一定要隨緣,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因緣進行——不能勉強,也不能強迫。

  有的人說:只有到寂靜處去出家、修行,否則不能解脫,不能成就。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事實不是這樣,我們學佛就是為了了緣、了債、了生死。無論有什麼樣的緣,結什麼的緣都要了;無論欠什麼樣的債都要還。能夠了緣、了債,最後才能了生死,這個也很重要。大家一定牢記在心裡,不要太勉強。

  第三頌、依止功德源泉之靜處。

  離惡境故惑漸輕,無散亂故善自增,
  淨心於法生定解,居於靜處佛子行。

  三毒的根源就是貪戀、執著故鄉。在這裡講的主要是要到寂靜處修行:第二和第三一個是從正面講,一個是從反面講,這兩個在意義上沒有太大的區別。正面強調的是要到寂靜處修行,這樣就遠離了生惡的對境,煩惱自然就會減輕,甚至會斷除。因為心沒有太多的散亂,善根自然就會增長,心自然就能夠清淨。“於法生定解”,容易對法生起一種定解。“居於靜處佛子行”,居住於寂靜處以後堅持學修,這就是佛子行。

  以前也跟大家講過,我們講的寂靜處不一定是必須要到山洞裡或是到廟裡。對修行有利、有益、有意義、有幫助的環境,才是真正的寂靜處。——不管是自己的家還是其它的道場都是一樣!

  寂靜處有外在的寂靜處,也有內在的寂靜處。外在的寂靜處包括這些清淨的道場、壇城,清淨的山洞、寺院;也包括自己的家,以及其它禅修的地方。還有內在的寂靜處,就是心能夠安住、不散亂,能夠進入禅定狀態,這才是內在的寂靜處。“禅”就是心專注於一個目標或者是一種意義上,“定”就是不散亂。能夠把自己的心安住於本來具有的覺性當中,這才是真正的最究竟、最了義的禅定,也是最究竟、最了義的寂靜處。

  外在的寂靜處也很重要,但主要是內在的寂靜處。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靠外在的寂靜處,最後才能達到內在的寂靜處。所以,對我們這些初學者、這些剛學佛的人來說,外在的寂靜處也很重要。

  外在的寂靜處並不是一定在一個山洞或者廟裡。我們可以讓自己的家、自己的小屋也變成寂靜處。這個怎麼理解呢?我們可以遣除修行上的一些違緣,尤其是家裡的一些違緣。家庭內部的關系搞好了,能夠與家人相處好了,這樣他們不會給你制造違緣,甚至還會幫助你、支持你。你在家裡也可以認真學修,也可以解脫成佛。這樣說來自己的家也算是寂靜處,但是這個要靠你自己。

  現在,有的人修行家裡人支持,有的人修行家裡人不支持。這是什麼原因?沒有別的,主要是自己沒有處理好,自己沒有如理修法,讓家人生了煩惱。如果給家人造成了傷害,他們肯定會反對,會給你制造違緣和障礙。這樣你的家就不是寂靜處,也不是修行的地方了,你就應該遠離,應該出離。但這也不是讓你離開家,或者去離婚,或者捨棄家人,而是讓你處理好與家人的關系。

  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要從自身做起,功夫下在自己身上。去改變自己,這樣才能改變環境,才能改變別人。這樣堅持做下去,家人也會逐漸地理解你,甚至會支持你。有辦法的,大家一定要這樣做。你們作為居士,作為在家修行人,要遠離自己的故鄉,遠離自己的家庭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家變成寂靜處,變成道場,變成壇城。

  什麼叫道場?有道的地方、場所就是道場。在家裡能夠認真、如理如法地學法修行,沒有任何的障礙和違緣,具足了很多修行的條件,甚至還會得到家人的幫助,你的相續中有道了,那麼你的家也屬於道場。

  什麼叫壇城呢?壇城就是佛國,就是諸佛菩薩所在的地方。若是你自己有信心、有智慧的話,你自己的家也是淨土,也是佛國,也有不計其數的佛、上師、本尊與菩薩——自己的家也是圓滿的壇城。要這樣去學,去認識,去轉變。不離開自己的家,不離開自己的小屋也可以了脫生死,也可以解脫成佛,這樣,對你們來說更方便一些。主要是靠你自己的修行,靠你自己的定力。

  我們所說的寂靜處,很多人都認為是在山洞或者寺院,只有畜牲沒有人類的地方。這個概念不是很正確。所以剛才說的,主要是具足修行的條件,對修行沒有障礙、違緣,這樣到處都是寂靜處。若是你到廟裡,到山洞裡,到只有畜牲沒有人的地方去學修;可是沒有正知正見,把握不住自己的心,心經常散亂。或是生起一些非理作意,這樣的地方也不是什麼寂靜處。主要是看自己的心態,看自己的定力,這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頌、憶念無常而放下今世,把握兩個方面:

  一、念無常;二、放下今生。

  長伴親友各分離,勤積之財留後世,
  識客終離身客店,捨棄今世佛子行。


  “長伴親友各分離”,有聚就有散,現在我們在家裡是夫妻、父母、孩子相聚,在道場是師徒相聚,在寺院是僧眾相聚;但這都是無常的。有相聚就有離散;沒有恆常,沒有不變,都會變的。夫妻、父母、子女、親朋、好友,其它包括師徒、道友,因為一些因緣暫時相聚了,但最終還是要離散,所以沒有什麼恆常不變的。因此大家不要留戀,也不要貪著,不要執著,一定要放下。

  “勤積之財留後世”。我們所積累的這些財富也是無常的,最後都要留在世間,一分錢也帶不走。所以對財富,對金錢也不能有太多的貪念,也不能貪圖於這些。

  “識客終離身客店”,我們的身體像個客店,我們的神識、靈魂像個游客。他們兩個只是暫時的相聚,最後神識要離開這個肉身。到臨終的時候,連自己的身體都帶不走,何況那些眷屬、財富等別的東西。所以對今生、對這個世間沒有什麼可留戀的,這些都是不淨的,都是痛苦的,都是無常的。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要深信這個道理,然後才能超出輪回,才能擺脫這些痛苦。

  剛才說的是這些親朋好友、家人包括兒女都是無常的,最後都要失去,都要離開,都要分離。所積累的財產也是,最後連一分錢也帶不走,都要留在世間。

  若是你開悟了,證悟了,達到牛糞和黃金、手掌和虛空等同的那種境界的時候,有再多的財產,有再多的金錢也不會影響、障礙你的解脫。若是沒有達到這種境界,沒有達到這樣的層次,不能積聚太多的財富;否則會變成你的障礙。到時候你放不下,一定會留戀的。自己沒有用了,也捨不得給別人,到時候一定會產生這樣的一些貪念。這樣的話,你根本解脫不了,暫時會轉生為一些小餓鬼或是小傍生,然後去守護自己原來的財物。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太執著於這些錢財,不要太貪著於這些財富。

  “捨棄今世佛子行”,捨棄今世的什麼呢?捨棄今世並不是不讓你生活,不讓你工作。在這裡所說的捨棄,指的是要放下。要放下對今生的一些貪念或者貪著,要看破今生。

  什麼叫做看破呢?怎麼才能看破呢?佛講六道輪回只有痛苦,沒有安樂,就像火坑,就像苦海。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的今生也是痛苦,也是火坑,也是苦海。

  從無常的角度來講,佛在經中強調:諸法的本性是無常的,諸法不離無常,所有的這些緣法都在剎那當中生滅,不會停留一剎那。所以沒有什麼可靠的,也沒有什麼可貪戀的。

  從空性的角度來看,諸法都是虛假的,都是虛妄的,沒有事實存在的東西。因此更是沒有什麼留戀的,沒有什麼可靠的。所以我們要看破,要放下,不能去執著,不能去貪念,尤其是不能貪圖今世,這就是佛子行。

  對今生的貪念有什麼放不下的?家人、父母、兒女,其它親朋好友,包括自己的財富、金錢,還有自己的身體,都是無常的,最後都要分離,都要捨棄。所以說,大家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對今生不能有太多的貪念,這些就是佛子行。佛子行就是佛子、菩薩應該要做的。

  今天就講到這裡。祝願大家吉祥圓滿,扎西德勒!

 

上一篇:生命如水 隨善而居 一位法師的出家因緣
下一篇:達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三)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