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六度四攝
壹·前言
佛法浩瀚無邊,但是歸納起來總不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發心、目的與方法的不同而區別。人天乘是佛陀所施設的方便法門,是世間法,不能了生死。聲聞、緣覺乘雖然可以了脫生死,超出三界,但是只為自度,只能“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未能度眾利他,佛陀斥為“焦芽敗種”,可見仍非究竟。唯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發四弘誓願,修六度四攝法門,圓滿佛果的菩薩乘,才是佛法的究竟法門。
發心趣求大乘的菩薩,以六度為主要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經》序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
菩薩如果修行六波羅蜜,具足福慧資糧,圓滿所修,便得證悟無上正等菩提。如《發菩提心經論》卷上說:“布施是菩提因,攝取一切諸眾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眾善,滿本願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精進是菩提因,增長善行,於諸眾生勤教化故;禅定是菩提因,菩薩善自調伏,能知眾生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諸法性相故。取要言之,六波羅蜜是菩提正因,四無量心三十七品諸萬行共相助成。若菩薩修集六波羅蜜,隨其所行,漸漸得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六度四攝是成就菩提道果的必備條件。
貳·六度的意義與內容
“六波羅蜜”,梵語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稱“六波羅蜜多”,譯作“六度”、“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波羅蜜譯為度,是指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達成理想,完成的意思,是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的六種修行方法。
六波羅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其意義、內容如下:
一、布施
布施,梵語“檀那”,此雲“布施”,布己所有,施與眾生,這是攝受眾生的第一步。“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在生活上先給予滿足後,才容易引領眾生修行入道。布施有三種:
1.財施:內財施與外財施。布施頭、目、腦髓生命,叫做內財施;施捨田園捨宅、衣食財寶,稱外財施。
2.法施: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得度,稱為法施。“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金剛經》雲:“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乃至為他人說。”法施的殊勝難得,可見一斑。
3.無畏施:屬於精神力量的布施。給予苦難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遠離恐怖畏懼;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對方免於畏懼。譬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使眾生遠離怖畏,便是施無畏。
布施的可貴,就其功德而言,除了可以去除悭貪的煩惱障之外,行布施可以去除怨害,廣結善緣,得到富貴安穩。如《四十二章經》說:“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布施功德之大。
二、持戒
持戒,梵語屍羅。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淨戒。戒是修行的基礎,解脫的根本。三無漏學中,戒學居首。《大智度論》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船。”可見戒的重要。三聚戒為:
1.攝律儀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諸律儀的止惡行,是出家、在家等七眾弟子所共受的戒。而隨在家、出家的不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
2.攝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是指修習一切善法。此戒為修善門,是菩薩所修持的律儀戒。
3.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為利生門。
菩薩戒雖然眾多,但是總不出這三聚淨戒。持守律儀戒,便能離惡防非,使身語意三業正行清淨;持守攝善法戒,便能廣集一切善行;持守饒益有情戒,便能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三聚淨戒兼持具足,便能自利利他,功德圓滿。
三、忍辱
忍辱,梵語羼提。意指凡是加諸於身心的苦惱、侮辱、迫害等,都能忍受。忍辱可以讓身心安穩,分為三種:
1.耐怨害忍:受他人的怨憎惱害,而能忍耐。
2.安受苦忍:對疾病、天災的逼害,能夠安忍而不退失修行道心。
3.谛察法;忍又作觀察法忍,即觀察諸法不生不滅的真理,心能安住不動。
菩薩修行忍辱,能忍受別人的辱罵,忍受別人的毒打,忍受別人的嗔恚,而不加以報復;對於世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心不為所動,一切煩惱皆不能染。因為能夠忍辱,因此護戒清淨,所修善法皆能成就。從前佛陀在因地作忍辱仙人,被割截身體,卻絲毫不嗔不動,而能成就大道。因此,忍辱的力量最大。
四、精進
精進,梵語毗離耶,意思是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依照佛教的教義,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
精進能普遍一切善行,與一切功德相應,因此,《大智度論》卷十五說:“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精進有三種:
1.披甲精進:菩薩修行精進,不畏懼諸苦,勇往直前,譬如戰士披铠甲,自然有恃無恐。
2.攝善精進:大小諸善,能勤行不倦。
3.利樂精進:菩薩利益勸化眾生,不疲不厭。
精進能使善法日增,速得成就,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因為精進的原因,比彌勒菩薩早九劫成就佛道。
五、禅定
禅定,梵語禅那,指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的狀態。
凡夫攀緣五欲六塵,心如猿猴,又如脫缰的野馬,到處流蕩,片刻不止,因此修行難成。《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靜慮能生智,定復從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為根本。……眾生妄心起,如翳見空花,唯定慧能治,諸佛說如是。眾生心躁動,猶如旋火輪,若欲止息時,無過修靜慮。”禅定除了能止息內心的妄念之外,並且可藉由禅定而啟發智慧。禅定分為三種:
1.世間禅:指色界、無色界的四禅八定,為凡夫所修的禅定。
2.出世間禅:有觀、練、薰、修四種,為超出三界的大小乘禅定。
3.出世間上上禅:如自性等九種大禅,為佛的大定。
禅定不可思議,可引發神境通,得以飛行自在,並且可得到十種利益:
1.安住儀式:習諸禅定,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無有勉強。
2.行慈境界:常有慈愛心,無傷殺眾生的惡念,對於眾生,悉皆安穩。
3.無煩惱:諸根寂靜,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
4.守護諸根:常防護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
5.無食喜樂:得禅味以資道體,因此雖然沒有飲食,也自然欣悅。
6.遠離愛欲:心不散亂,對一切愛欲都無染著。
7.修禅不空:雖然有諸禅的功德,證得真空的道理,但是不墮於斷滅之空。
8.解脫魔: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都不能纏縛。
9.安住佛境: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對於佛的知見自然明了,因此心地寂滅,住持不動。
10.解脫成熟:惑業不能迷亂,無礙解脫自然圓熟。
六、般若
般若,梵語般若,此翻智慧。指修習八正道以及諸波羅蜜,而顯現的真實智慧,此智慧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因此稱為般若。
般若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淵源,能夠度越生死之海,到達菩提彼岸,因此稱為諸佛之母。《大智度論》說:“諸佛及般若,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般若分為三種:
1.實相般若:是般若的理體,眾生所本具,離一切虛妄之相,是般若的實性,即一切種智。
2.觀照般若:是觀照實相的實智,了知諸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觀照,即一切智。
3.方便般若:是分別諸法的權智,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即道種智。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以此無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廣行六度萬行,而能“一切捨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行於精進而離身心;修禅而無所住。”不著一切而具足一切,以完成佛道。
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學所攝,根據《解深密經》卷四載:施、戒、忍三波羅蜜為增上戒學所攝;禅波羅蜜為增上心學所攝;般若波羅蜜為增上慧學所攝;精進波羅蜜則通為三學所攝。
關於六波羅蜜與福智二資糧的關系,依《解深密經》卷四與《菩薩地持經》卷一所說:施、戒、忍三波羅蜜是福德資糧,般若是智慧資糧,精進與禅定二者通福、智二資糧。六度修滿,具足福慧莊嚴,則能成就佛果。
菩薩修行的中心德目,於法相宗等,又將六波羅蜜的智慧波羅蜜開為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四波羅蜜,合為十波羅蜜,作為菩薩的勝行,以配菩薩十地,說明修行次第。
菩薩修行六度,主要為對治自心悭吝、惡業、恚心、懈怠、亂心、愚癡等六種煩惱,除了利益眾生外,並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正是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的四個方便法。
參·四攝法的意義與內容
四攝法是權巧度眾的方便法門,皆以巧慧為根本。但因眾生的根基與需要的不同,在每一法中又另有它的差別,分類如下:
一、布施攝
布施攝,又作布施攝事、布施隨攝方便、惠施、隨攝方便。以無所施的心,施授真理(法施)與施捨財物(財施)。如果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如果樂法,則布施法,令眾生生起親愛的心,而依附菩薩受道。布施攝分為三種:
1.財施:施捨財物,濟惠貧乏。
2.法施:以法示人,使明真理。
3.無畏施:濟拔厄難,使離怖畏。
二、愛語攝
愛語攝,又稱為能攝方便愛語攝、愛語攝方便、愛言、愛語。依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的心而依附菩薩受道。愛語攝有三種:
1.慰喻語:對生病或受到災難、恐怖的人,以柔和慈愛的語言去安慰他、鼓勵他,使他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2.慶悅語:對人的長處,或所做的善事,給予贊歎、肯定,使他更具信心,激發他往好的地方發展。
3.勝益語:令人聽了能增勝增益的語言。譬如對小乘行者宣說大乘佛法,使進趣大乘。
三、利行攝
利行攝,又稱為利行攝事、利益攝、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指以身口意的善行利益眾生,令眾生生起親愛的心而接受教法。利行攝分三種:
1.現世利行:勸令眾生如法修持,現世便得大財富,乃至世間一切利樂。
2.後世利行:眾生於現世得大利樂,勸捨大財,發廣大出離心,乃至出家,得後世利樂。
3.現世後世利行:勸在家、出家次第離欲,故名現世後世利樂。
四、同事攝
同事攝,又稱為同事攝事、同事隨順方便、隨轉方便、隨順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與。能夠站在眾生的立場,和眾生同一苦樂,並且能以慧眼觀照眾生,給予眾生最適宜的教化,方便引導而入佛道。同事攝分為四種:
1.是他同事而不自顯與他同事:我與眾生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但是隱藏己善而不顯自己的功德威力。
2.非他同事而自顯與他同事:對於比自己能力低劣,沒有信心的眾生,為了方便化導對方而自顯己身與他同一層次。
3.是他同事亦自顯與他同事:看見所化導的對象善根猶可搖動,為了讓他善根堅住,現在暫時與同事,漸次增長對方。
4.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對於自行放逸,棄捨他事者,不與對方同樣退墮懈怠。
肆·六度與四攝的關系
六度是大乘菩薩為了成就佛道而實踐的六種德目,是菩薩行者自利利他的總綱;四攝則是菩薩為了教化眾生所施設的方便法門,專為利他。六度的第一度與四攝的第一攝,同是布施,彼此之間有共同相攝之處,他們的關系極為密切。如《阿差末經》說:
1.布施攝具足六度的每一度。因為布施攝中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其中,財施攝布施;無畏施攝持戒、忍辱二度;法施攝精進、禅定、般若三度。因為布施攝中具有這三義,因此具足六度。
2.愛語攝通持戒、忍辱二度。因為愛語攝乃離惡口、妄語、绮語、兩舌等四過,因此通攝持戒;對人說愛語,不管遭受任何毀謗、怒罵,都不會以惡還報,因此通攝忍辱。
3.利行攝通精進度。因為要利益眾生,必須勤於教化眾生,因此通攝精進。
4.同事攝通禅定、般若二度。因為自己所成就的定慧,與人相同的緣故。
此外,四攝法中,每一法又各具四攝,譬如布施攝中,布施好語便是愛語攝;布施佛法,使生善去惡,便是利行攝;布施無畏,去其恐懼,繼而親近,予以化導,便是同事攝。
至於實行四攝法的先後次序,則因為化導的對象有貧、惡、賢、愚等差別而不同。對於貧人要先行布施,濟其貧苦;次行愛語,受之以法,後明利行,勸令起修。如果對於惡人,則要先行愛語,令他捨惡,次行布施,隨順資養,後以利行,勸令起修。
四攝法的實踐,應以眾生的需要而權巧觀機逗教為主。
伍·六度四攝的實踐
學習菩薩道的修行者,應該如何實踐六度四攝法門呢?在家菩薩修行布施要體悟無常,對苦難眾生能廣行財施。出家菩薩則要以佛法開導一切眾生,使其入道學佛,並對苦難眾生施予無畏,使其身心得以安樂。在慈心布施之後,為進一步砥砺自己,利益眾生,而發心受持菩薩戒,學習一切善法,具足威儀,並修行忍辱,對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能夠忍辱,不為所動。對諸行善法能精進學習,對惡法能斷除,後以禅定力量調伏五根,安定內心的混亂,並藉由禅定方法,啟開智慧,開悟了道。
菩薩在修行六度的同時,為廣度眾生,並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攝取眾生。以布施醫藥、飲食、財物,使眾生滿足而入道;以慈愛、安慰、贊歎、鼓勵的語言,使眾生生起歡喜,而聽從指導;對於有利於眾生的事業,菩薩更要不惜一切的辛勞,能承擔服務;並站在眾生的想法上,去了解眾生的需要,而給予更多的利益與協助。
菩薩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可知菩薩道的修行實為不易。雖然不易,但是學佛者還是要砥砺自己,勇猛直前,因為學佛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精進向前,佛道終究難以達成。
最後,提出實踐六度的幾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一、布施:是給人呢?還是給自己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人,其實是給自己;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還是自由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束縛,其實是自由;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還是占便宜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吃虧,其實是占便宜;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還是快樂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辛苦,其實是快樂;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還是活潑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呆板,其實是活潑,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向外求呢?還是向內求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向外求,其實是向內求;是自己明理之道!
所以,實踐六度是自己幸福安樂之道;更是究竟解脫的得度之道!
第四篇 四無量心
壹·四無量心的意義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無量”兩個字,涵蓋了“四心”的因、緣、果、德種種相狀,具有下列殊勝的意義:
1.因無量:也就是發心無量。我們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動,因此唯有發心,才能產生力量,尤其像普度眾生這麼艱钜的使命,如果沒有無量的發心,徒有行動,還是無法產生廣大的效益。因此,我們要行長遠的菩薩道,就必須發起無限的菩薩心。
2.緣無量:指無量的助緣。
(1)眾生無量:佛法在眾生中求,眾生就是菩提的根,若無眾生可度,就沒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薩道,成就不了佛果。我們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要以無量的眾生為助緣,做到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2)時間無量:在世間上,我們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都需要長久的努力,何況是要成就無上的菩提,更需要將自己投入無限的時間裡,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進中,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方得以成就正覺。所以,我們凡夫福薄德淺,更需要以無量的恆常心來求得佛法。
(3)空間無量:根據《本生經》的記載,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輪回苦趣,猶不忘以各種身份來度脫六道眾生;不僅如此,在《法華經》中,佛陀曾自述:“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其他如: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成就正覺,但為度脫眾生,因此倒駕慈航,游諸國土,常行佛道;普賢菩薩遍一切處實踐十大願,無怨無悔;地藏菩薩發誓度盡地獄眾生,方證菩提……凡此都說明了諸佛菩薩之所以會成為佛菩薩,就在於他們將慈心悲願遍覆法界,而無有揀擇憎愛之心。我們要實踐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應當效法諸佛菩薩的勇猛精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以廣度眾生為己志。
3.果報無量:“因”無量加上“緣”無量,我們與無量的人、地、時、空結下善緣,自然會產生重重無盡不可思議的無量依正“果報”。
4.福德無量:“四無量心”的福德無有窮盡,在諸經論中多有記載,今舉《清淨道論》說明如下:
(1)安穩入眠,不作惡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由於日間心懷慈悲,常行喜捨,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夠安穩入眠,而且能見吉祥之夢。
(2)常為一切眾生所愛敬:常行“四無量心”的人,猶如戴上道德的寶冠,常為人、非人等一切眾生所敬愛。
(3)諸天守護,善神擁戴:常懷“四無量心”以度眾利他的行者,便能得到諸天善神的守護愛戴。 (4)逢凶化吉,消災免難:常行“四無量心”,積集無量福德以為善緣,自然能減輕業障,逢凶化吉,消災免難。
(5)容光煥發,儀表堂堂:常懷四無量心的人,因為常行正念,相隨心轉,自然就會顯得容光煥發,儀表堂堂。
(6)臨終不亂,趣向善道:以“四無量心”為行持的人,直至臨終也能提起正念,所以能趣往善道。即使終其一生不能證果,死後必能上升梵天享受諸樂。
貳·“四無量心”的內容
菩薩懷抱慈無量心,慈愛眾生,因此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有情。以悲無量心,悲憫眾生輪回六道,受種種身苦、心苦,所以發心為之拔除。以喜無量心,令眾生得大歡喜。以捨無量心,捨以上三種心,對眾生不憎不愛。
一、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系的密切。
《大智度論》卷二十將慈悲分為三種:
1.生緣慈悲:觀一切眾生因起惑造業,而在生死中輪回受苦,因此而生起與樂拔苦的慈悲心,稱為生緣慈悲。這是一般凡夫的慈愛,因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還是不能出離生死。
2.法緣慈悲:證悟無我所起的慈悲。這是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薩的境界。
3.無緣慈悲:是諸佛如來無限的慈悲,即徹證我、法畢竟空的般若智而生起的慈悲。因為心中已無差別,所以視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的眾生都給予所需。
此外,依慈悲的層次,又可分為:
1.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 2.熱鬧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3.直接的慈悲、間接的慈悲 4.廣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5.一念的慈悲、無限的慈悲 6.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
7.有情的慈悲、無情的慈悲 8.有求的慈悲、無求的慈悲
9.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 10.一時的慈悲、永恆的慈悲
二、悲無量心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槃,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 輪。例如:佛陀因地割肉喂鷹、捨身飼虎;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願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三、喜無量心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麼差別呢?《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是名喜。”
我們為什麼要給眾生歡喜呢?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在佛經上,我們常看到諸弟子請法時“願樂欲聞”,及聞法後“歡喜踴躍”、“歡喜贊歎”的辭句,可見法喜禅悅才是佛教的真谛寶藏。
因為歡喜修道而體悟者,在佛經中也多有記載,例如:
《釋提桓因問經》:“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
《華嚴經·入法界品》:“歡喜恭敬心,能問甚深法。”
《十地經》:“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極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忻慶。”
諸佛菩薩中,以“歡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彌勒菩薩以外,還有:歡喜自在佛、歡喜莊嚴佛、歡喜藏佛、歡喜德佛、歡喜無畏佛、歡喜威德佛、歡喜王菩薩、歡喜念菩薩、歡喜意菩薩、歡喜力菩薩等,可見佛教是一個提倡歡喜的宗教。
因此,我們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淨安樂外,更應該散播禅悅法喜給大眾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遠離憂苦的陰影。
四、捨無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捨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捨,是一種無上的智慧。所謂:“捨得,捨得。”小捨小得,大捨大得。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地,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更要捨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就勝義谛而言,無一眾生可得,也無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無量的功德;若能捨去一切分別妄想,就能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己子。好比虛空因為能包容萬物,所以能成就一切萬物。
捨,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捨”,才能容納異己,唯有“捨”,才能心包太虛。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五、慈悲喜捨,本為一體
由慈悲喜捨的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雖類別為四,其實都是慈心悲願的延伸:先是欲令眾生都能得到快樂,而施以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眾生都能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喜心繼之產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眾,而不起憎愛貪憂,不生人法執著,就是捨心現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論》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余三隨從如人民。”
參·長養四無量心的方法
《華嚴經》雲:“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是我們依止安住的所在。我們想要培養“四無量心”,應從下列兩點著手:
1.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常常換個立場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長養“四無量心”。
2.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以業力輪回而言,眾生沉浮在生死海中,已不止千萬劫以上,因此,六道眾生無非是我們過去世中的父母親朋;以法界緣起而言,眾生與我本為一體,又何有親疏之分?如果我們能由此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就能泯除計較分別心,長養慈悲喜捨心。
此外,當我們實踐“四無量心”時,應該要有智慧做為引導,否則濫用、誤用的結果,只會形成社會的亂源。例如:濫行布施,造成一些人不勞而獲的觀念;見到有人破壞社會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逃脫,勸阻他人;父母供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甚至一意姑息,縱子犯罪;社會人士不當的放生,害死更多的生命等等,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第五篇 回向
壹·回向的意義與種類
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炬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於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裡,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珠寶散於各處容易遺失,如果將它集中放在聚寶盆裡,就能萬無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個聚寶盆,它使我們的功德不但不會流失,並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會轉大。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
華嚴宗四祖澄觀的《華嚴經疏》卷二十三解釋回向的意義說:“回”為回轉,“向”是趣向,也就是將自己所修持的萬行,回向眾生、菩提、實際等三個方向。 根據各家的看法,回向有種種不同的種類,今略述如下:
一、華嚴經疏十大回向
澄觀的《華嚴經疏》卷二十三,列舉十種回向:
1.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
2.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
3.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4.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眾生同證菩提佛果。
5.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並且使他回向殊勝的無上菩提。
6.回此向證:一切善根回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
7.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8.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回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9.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回向出世間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眾生。
10.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回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入”的理事無礙法界。 以上十種回向,又可總括為三種:
1.菩提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無上菩提的完成,如回因向果、回劣向勝、回此向證。
2.實際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真如實際的證得,如回事向理、回差別行向圓融行。
3.眾生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法界眾生都能獲得利益,不受諸苦,如回自向他、回少向多、回小向大。
此外,回世間向出世、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二種回向,則通於菩提回向和實際回向。
二、大乘義章三種回向
慧遠的《大乘義章》卷九,將回向分為三種,內容與澄觀相同,也就是菩提回向、眾生回向、實際回向。
三、安樂集六種回向
根據道綽的《安樂集》卷下說,一切眾生雖然都具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心願,但是依各人所修行的業果,尚不能出離三界火宅的痛苦,仍然在輪回之中。聖者慈愍眾生長受此苦,因此勸誘淨土行者將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成就大益。並將回向分為下列六種:
1.回向彌陀:將所修的一切善業回向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既至彼國,證得六神通之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2.回因向果:將持名、禮拜等一切善因,回向往生西方淨土的果報。
3.回下向上:回向下品下生而得上品上生,金台來迎。
4.回遲向速:一切功德回向速得往生西方。
5.回施眾生悲念向善:一切功德回向救護眾生,使眾生念念向善。
6.回入去卻分別之心:一切功德回向心無差別妄想。
四、淨土宗二種回向
依淨土宗的說法,回向可分為二種:
1.往相回向:將自己過去以及今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發願共同往生西方淨土。
2.還相回向:已經往生淨土之後,更生起大悲心,不忍自己獨享安樂,不忍眾生受無量苦,再回入此土教化眾生,以期共同趨向佛道。
往相回向是上求菩提,完成自我的上回向;還相回向是下化眾生、利益大眾的下回向。佛道的完成要不斷的上求──上回向,才能具備足夠的資糧完成下化──下回向的工作。為了要下化,所以要上求;唯有能上求者,才能圓滿地自利利他,做好下化的度眾工作,因此往還、上下之間是二而一、一而二,相輔相成的。
貳·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十回向
位《華嚴經》把菩薩的修證次第分為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也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經過自利的十信位、十住位,菩薩要行利他萬行的十行位,由自利趨入利他。但是如果貪執一切功德為己有,妄起我想、眾生想,就不是大悲心的菩薩,由此十行位之後要進階至十回向位,一切功德要普皆回向眾生,不覺有一功德可得而修一切功德,不覺有一眾生可度而度一切眾,一切自然天成,如此才能跻登十地的果證之位。因此,十回向位是銜接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及後面的十地、等覺、妙覺等位的重要階位。佛說十回向位時,膝蓋放光,膝蓋是連接上下腿股的部位,道理即在此,可見十回向位在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重要性。以下簡略說明十回向位: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眾生為愛欲所纏縛,為無明所覆蓋,展轉於三塗痛苦之中,不知道何處為安穩的地方。菩薩為了救度受苦眾生,將自己所修行的無量善根回向一切眾生,願意代眾生受一切苦,為眾生做依怙,並且不著一切相,不覺有一眾生為我所救度。
2.不壞回向:修一切菩薩善根,沒有疲厭的感覺,對於諸佛的教法生大信心,奉行不違;對於一切眾生能夠以慈眼平等觀愛,並且能夠將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令他們增長菩提心,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行。
3.等一切佛回向:行者依三世諸佛所修的回向法門修學,見一切法不生愛染,無諸過失,所以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而以此功德再發心回向一切諸佛。
4.至一切處回向:修一切善根時,願此善根功德的力量能遍及一切處。
5.無盡功德藏回向:回向一切善根功德,莊嚴一切佛剎。由此回向可得十種無盡功德藏:
(1)常見諸佛無盡功德藏:見無量阿僧祇諸佛。
(2)入無盡法功德藏:以如來的智慧,等觀一切法就是一法。
(3)受持正念無盡功德藏:聞佛所說的正法,能夠持奉不忘。
(4)得無盡慧功德藏:對於如來所說的法,能夠次第了解其中的意思。
(5)無盡趣法功德藏:能夠分別一切法。
(6)無盡佛願功德藏:智慧如虛空,遍於三世一切諸法。
(7)無盡功德功德藏:功德充滿一切眾生,意不可盡。
(8)無盡智功德藏:智慧能滅一切眾生愚癡。
(9)無盡辯才功德藏:能夠演說一切法,使眾生都能如實明了諸法平等。
(10)無盡十力四無所畏功德藏:具足菩薩一切行,得法王一切智。
6.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行一切布施,長伸廣長舌,為眾生說一切善法,並且以此善根回向一切眾生。
7.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如佛陀一樣,常持平等心,行無量的善根,做眾生的無上福田。
8.真如相回向:對於菩薩道信樂堅固,專意修行,成就無量淨妙善根,不著世界,也不著眾生界,悉皆回向一切種智。
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一切相不生執著,並以無著無縛的解脫心回向善根。
10.法界等無量回向:以離垢心,廣行法施,並以大慈悲心及菩提行饒益眾生而心無谄诳。觀察思惟一切智無量無邊,並以此善根回向眾生。
參·回向的生活實踐
有形的財,布施給了對方,東西會愈來愈減少;而無相的法布施,功德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因此轉多。譬如手中有幾個橘子,送給了別人,自己所剩無幾;一句慈悲結緣的好話,送給了別人,對方實際運用於生活中,自他都能蒙受利益。尤其回向是法布施中最討巧的法門,一碗飯自己吃固然津津美味,與人共享,更有味道;一片花園獨自觀賞固然賞心悅目,與人共同浏覽,別有一番情趣。回向就是這種“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回向的修行,譬如課誦或法會結束時,唱誦: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此外,如《法華經·化城喻品》:“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唐朝善導大師的《觀經玄義》:“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都是千古流傳的回向文。另外,古德高僧的回向文:“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看出願心之遠大,悲心之深切!
國際佛光會提倡人間佛教,也有四句回向文: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禅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佛光四句偈的各種善行相應,並且將這些功德回向給一切有情或無情眾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