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星雲法師:如何實踐佛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篇 慚愧忏悔

壹·前言

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沒有過失固然可喜,但是有了過失能夠勇改前非,更是難能可貴,所謂不美無過,美其過而能改,就是這個意思。例如破戒,在佛教裡並不是不可原諒,只要能夠心存慚愧,至誠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因為破戒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行為上的過失還是可以醫治的;怕的是,犯了戒不但不以為錯,還自鳴得意,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這就叫做破見。破見,就如病入膏肓的人,無藥可救;因為破見是根本思想的變動,根本思想一旦發生偏差,真理佛法就再也不能進入心中,如此勢必永遠與佛道無緣,所以佛經上說:“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佛教不怕人犯錯,只怕有錯不改,如果犯了錯而能生起慚愧忏悔的心,就能重新納受佛法,就有得救的動力。因此,慚愧忏悔是實踐佛法的重要一課。

貳·慚愧的意義

與重要性所謂“慚愧”就是一種羞恥之心。根據《俱捨論》卷四說:自省所造的罪惡而感羞恥的心為“慚”,以自己所造的罪面對他人時,引以為恥的心為“愧”。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更積極的解釋“慚”就是自己不造罪,“愧”是不教他人造罪。在唯識學的五十一心所中,慚、愧與信、不放逸、輕安、捨、無貪、無嗔、不害、勤,合稱為“十大善地法”,也就是相應於一切善心的心所。

由於慚與愧二者能使我們的心地清淨,諸行光潔,因此稱之為二種白法。又,慚愧的心一生起,能長養一切善行功德,因此列為佛教七聖財之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有慚愧心的人,不但能時時自我反省檢討,而且處處替他人著想,他的道德人格必然是高尚磊落的,就像一個人披上璎珞,人身也為之莊嚴起來,因此《佛遺教經》說:慚恥之服,無上莊嚴。

相對於慚愧者,為無慚無愧。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慚愧,縱使有過也不肯改,甚至無惡不作,終至道德淪喪,失去人格;一個沒有人格的人,猶如一棵被剝了皮的樹,樹無皮,則根莖、枝葉、華果皆不得成,可見慚愧對於人是何等重要!

在《雜阿含經》卷四十七中,佛陀告訴弟子:“有二淨法能護世間,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以有二種淨法,所謂慚愧,是故世間知有父母乃至師長尊卑之序,則不渾亂如畜生趣。”

由佛陀的開示可知,人之所以異於畜生者,是因為人有慚愧心,有了慚愧心,所以能正人倫、明義理、尚道德、守秩序,國家社會才不致於脫序紊亂。慚愧心之於社會人生的重要,於焉可見!

參·忏悔的意義與重要性

“忏悔”就是悔謝罪過以請求諒解的意思。《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五說:忏與悔具有不同的意義,忏是請求原諒;悔是自申罪狀。《六祖壇經·忏悔第六》說:“忏者,忏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盡忏,永不復起,是名為忏;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忏悔。”忏悔二者合起來,其實就是向別人認罪的意思,含有改往修來的意義。

根據經典所說,我們凡夫一日所作,功少過多,甚至舉心動念之間,無非是罪、無非是業。這些罪業就像烏雲遮日一般,障蔽了我們的佛性,使我們在生死海中流轉,輪回不已。

不過,佛經也告訴我們,一個人不怕犯罪,只怕不忏悔;忏悔可以消除罪業。正如衣服髒了,只要用清水一洗,自然潔淨如新;一田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壯,旁邊縱有一些雜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一把鹽巴在一杯水中,水的味道奇鹹無比,如果再多添加一些清水,鹹味自然轉淡;一塊石頭,把它放在船上,藉著船的浮力,它就不會下沉。忏悔一如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忏悔就像船筏,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忏悔譬如藥草,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忏悔好比明燈,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忏悔一似城牆,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忏悔有如橋梁,可以引導我們通往成佛之道;忏悔猶如璎珞,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菜根譚》裡說:“蓋世的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改字。”犯了錯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因此,有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見忏悔有無比殊勝的功德!

在佛教的萬千法門中,無論我們修學那一個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無垢的心田去納受,因此忏悔是必要的修行。原始佛教的教團中,佛陀為了讓犯罪的弟子得以忏悔罪行,每半個月定期舉行布薩一次,並且制定夏安居的最後一天為“自恣日”,由此可知忏悔在佛教僧團中的重要性。

肆·如何忏悔慚愧與忏悔

雖然同樣含有改過遷善的意思,惟前者較偏重於內省,是一種“誠於衷”的功夫;後者則屬於“形於外”的行為,因此忏悔有一個先決的要件,就是要“發露”忏悔,所謂“發露”,就是把自己所犯的過錯一一表白出來,如果有所隱藏,忏悔就無法得到完全的清淨。

一、忏悔的對象與因緣

忏悔既然需要發露、表白,因此,就必須要有一個對象。究竟應該向誰忏悔呢?以下幾個對象可以讓我們忏悔:1.佛像 2.菩薩像 3.師長 4.大眾至於忏悔所須具備的因緣,依《四分律羯磨疏》卷二十二所載,忏悔必須具足五緣,即:

1.迎請十方諸佛菩薩。

2.誦經、持咒。

3.自白罪業。

4.立下誓願,絕不再犯。

5.明證教理。

另據《圓覺經略疏鈔》卷十二所載,小乘之忏悔須具五法,即:

1.偏袒右肩,便於執侍作務的意思。

2.右膝著地,表示奮勉懇切。

3.合掌,表示誠心不亂。

4.表白自己的罪行,毫無隱藏。

5.對佛菩薩、師長、大德行接足禮,表示卑下謙恭,至誠禮敬。

大乘佛教則主張忏悔須具備五事:

1.先嚴淨道場。

2.次以香花鋪地。

3.設壇、懸五色幡、燒香、燃燈、敷高座、請二十四尊像。

4.七日長齋、三時沐浴。

5.供僧。

其他,也有不依律的規制,采行禮拜、誦經或禮忏等。

談到禮忏,我國佛教中的忏法,起源於晉代,漸盛於南北朝,及至宋代,為忏法的全盛時期。其間,各宗各派依據各種經典所作的忏法,不勝枚舉。近世通行的忏法有:

1.梁皇寶忏:為我國流傳最久的忏法,今人每於滅罪、消災、濟度亡靈時,延僧虔修此忏。

2.慈悲三昧水忏:略稱水忏。唐代悟達國師知玄以三昧水洗瘡而濯除累世冤業,為此忏法之典故。知玄依宗密所撰《圓覺經道場修證儀》,輯成慈悲水忏法,令眾生依此忏法至誠忏罪,以消釋宿世冤業。

3.大悲忏:又稱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是根據“大悲咒”而作的忏法,為現今普遍流行的忏法。

4.藥師忏:又稱藥師三昧行法。是根據《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而作的忏法;凡消災延壽的法事,多禮拜此忏。

5.淨土忏:又稱往生淨土忏願儀。是采用《大無量壽經》及《稱贊淨土經》等諸大乘經典而立的忏法,此忏法隨著淨土信仰的流行而廣行於民間。

6.地藏忏:又稱慈悲地藏忏法,為較晚出的忏法。凡報親恩或祈父母冥福的法事,多禮拜此忏。

此外,金剛忏、八十八佛洪名寶忏、千佛洪名寶忏等,也都是一般常行的忏法。

二、忏悔的方法與類別

忏悔的方法與性質,依各經所載,有多種分類。

《四分律羯磨疏》卷一載,忏悔有制教忏與化教忏二種。犯戒律的罪,須行制教(戒律之教)的忏悔,僅限於出家之五眾、小乘、現行犯等;犯業道的罪,須行化教(經論之教)的忏悔,此則通於所有行者。

制教的忏悔又分為三種:

1.眾法忏:對四人以上的僧眾行忏悔。

2.對首忏:對師家一人行忏悔。

3.心念忏:宜對本尊行忏悔。

《摩诃止觀》卷二載,忏悔分事忏與理忏:

1.事忏:藉禮拜、贊歎、誦經等行為所行的忏悔,又稱隨事分別忏悔。一般的忏悔都是屬於此類。

2.理忏:觀實相之理,以達滅罪的忏悔,又稱觀察實相忏悔。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載,忏悔有三種:

1.作法忏:依律儀的作法而行忏悔,如禮拜梁皇忏、大悲忏等忏儀。

2.取相忏:觀想佛像的相好、功德等,以為除罪的忏悔。如能觀想成功,表示心念都在佛的慈悲、功德上,罪業就不容易現前了。

3.無生忏:無生忏就是觀實相之理,念罪體無生的忏悔。無生者,法本無生,所謂“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又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無時罪亦滅”。罪業在相上雖然有善惡,但是在性上並無善惡,因此在本性上、在佛性裡並沒有罪業可言。

天台宗行者也立有三種忏悔法門──1.以戒律門忏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猶如大火,燒去一切情識障。

2.以功德門忏悔:常行功德,供養三寶的修持,猶如春風,拂去一切煩惱障。

3.以無生門忏悔:勘破生死,修習無我的修持,猶如淨水,洗去一切知見障。

又,天台宗依智顗大師所著的《法華三昧忏法》而作“六根忏悔”,即忏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的罪障。又稱法華忏法,是天台宗重要的忏儀。

據《觀普賢菩薩經》載,在家眾的忏悔法有五種:

1.不謗三寶,乃至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2.孝養父母、恭敬師長。

3.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

4.六齋日不殺生。

5.相信因果。

除了以上各經所載的忏悔方法外,一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以下六種忏悔:

1.說好話忏悔。

2.捐善款忏悔。

3.勤勞服務忏悔。

4.成就他人忏悔。

5.用感恩報德的心忏悔。

6.以禮佛謝罪的心忏悔。

三、忏悔的功德與忏相

忏悔不但可以滅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經典記載,忏悔可得五種福德:

1.終不遠離一切聖人。

2.一切眾生樂見樂聞。

3.入大眾時,不生怖畏。

4.得好名聲。

5.莊嚴菩提。

忏悔之後,罪業是否究竟清淨,可以依忏悔當時的情狀自我審查。忏悔之相有三品之別:

1.下品忏悔:全身微熱而眼出淚。

2.中品忏悔:全身毛孔發熱出汗,從眼出血。

3.上品忏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這是最高的忏悔。

四、忏悔與感應的原理

一般人學佛修行總希望有所感應,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有感應,有的人沒有?感應的原理就如同“月現江心”一般。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菩薩就像一輪皎潔的明月,常游在畢竟空裡,對大地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心中清淨無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無波,月亮自能影現江心。所以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應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能時常藉著忏悔的法水來滌淨心垢,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伍·結語

經雲:“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心是我們的主人翁,成佛作祖端賴它;五趣流轉也因它,心的重要,不言而喻。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只知道澡浴淨身,卻不知道“淨心”的重要,任由我們的心在五欲塵勞、人我是非中奔馳攀緣,計較得失,終至永無解脫之日。

我們的心要如何淨化呢?慚愧忏悔是淨化身心的力量,一念慚愧忏悔的心,能使我們原本缺憾的生活,轉化為時時風光,處處自在,豐足無憂。慚愧忏悔是袪惡向善的方法,當前社會亂象紛陳,人人為了一己之私,罔顧多數人的利益,造成社會脫序不安,此時如果人人都有一顆慚愧忏悔的心,自忖對不起國家民族、對不起社會大眾、對不起父母師長、對不起親朋好友,由於“對不起”的這份慚愧忏悔的心,必能激發感恩回饋的情操,繼而化暴戾為祥和,何愁社會不安定?所以,慚愧忏悔不但是學佛者必修的法門,更是建立祥和社會的救世法寶!

第二篇 發心立願

壹·前言

我們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訂定目標,有了目標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方向,做事才能著力。訂定目標就是“立志”,在佛教稱為“發心立願”。

貳·何謂發心立願

發心立願,是學佛的根本。發心,又稱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等,是指發自內心的意念。《華嚴經》說,學佛要不忘初心,也就是勉勵我們不要忘記學佛最初所發的“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學佛是一種修心養性的功夫,心要如何修呢?修心先要“發心”,經中譬喻我們的心如田、如地,心田要開發才能播種,開發了的心地才能成長萬物。所以學佛的第一步先要發心,發心睡覺,覺會睡得好;發心吃飯,飯會吃得飽;發心作事,則無事不辦,所以修心的第一步就是發心。

所謂“立願”,是指想要成就自己所期許的目標的一種決心,也就是一般所稱的“立志”。

立願如同時鐘上緊了發條,汽車加足了汽油,能產生前進的動力;又如船只裝了羅盤,學生訂了功課表,有了前進的目標。所以,發心就是開發心田,立願就是確立目標。學佛不發心立願,譬如耕田不播種,船只沒有指南針。種田不播種,如何能收成?航海缺乏指南針,如何渡向彼岸?所以學佛首先必須發心立願。

參·發心立願的重要

學佛首重發心立願,發心立願是表示自己對未來的期許,由此可知佛教對未來價值的重視。

《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大智度論》卷七說:“作福無願,無所標立;願為導御,能有所成。譬如銷金,隨師而作,金無定也。”“莊嚴佛國事大,獨行功德難以成就,須藉願力方能達成。如牛力雖能挽車,亦須御者方有所至。”

此外,《大集經》說:“發願能摧伏煩惱魔軍。”《發菩提心經論·誓願品》說:“菩薩發心,先建至誠,立決定誓,立誓之人,終不放逸、懈怠、緩慢。”由此可見,入道之由,莫不行願,因為“果”雖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沒有“願”力,即使是行,也無法到達所期望的目的,所以發心立願是成就一切事業的重要助緣與動力。

發心立願猶如播種,種子的好壞可以決定未來的收成;發心立願的動機與大小,均可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其重要可見一斑。

肆·學佛應發何心,立何願

《楞嚴經》說:“因地不正,果遭迂曲。”發心立願要合於大、正、圓、真,也就是所發的願,不受世間物欲、名位、權勢所誘惑,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艱難困苦,即使攸關生死,也絕不忘失自己的誓願,一心只為求證無上菩提,只為救渡眾生出離生死洪流,如此發願,才不會偏離正道。

根據《翻譯名義集》卷十二說,學佛應發三種心:

1.發大智心: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普令眾生皆得法喜之樂。

2.發大悲心:慈愍一切眾生輪回生死,受種種苦,誓願救拔。

3.發大願心:依四弘誓願,發無上菩提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此外,諸如感恩心、慚愧心、向道心、功德心、深信心、尊敬心、廣大心、忍耐心等,凡能幫助我們完成“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學佛最高目標的願心,都是學佛者不可一刻或忘的發心。尤其應該發以下四種心,立四種願:

一、四心

1.發慈悲心,人我無間:學佛就是向佛學習,佛是慈悲的體現者,學佛如果沒有慈悲心,便無法與佛法相應。佛法的根本目的是“拔苦”“與樂”,而“慈”便是“與樂”,“悲”就是“拔苦”,所以學佛如果不能慈悲,則空有學佛之名。佛教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慈悲心的人必能泯滅人我對待,必能不分親疏,照顧所有的人,自然能與別人沒有隔閡,達到人我無間。

2.發信願心,常隨佛學:常隨佛學是普賢菩薩所發的十大願之一。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菩薩的發心立願,我們要常跟隨善知識、老師、大德們學習,有一份發心,必有一番成就。

3.發菩提心,上弘下化:古德說:“菩提心為因,大悲心為本,方便心為究竟。”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大悲心就是下化眾生,方便心就是方便行四攝法。一個菩薩行者發心,一定要有菩提心,有了菩提心的種子,再配以大悲心、方便心為助緣,如此融合三心,才算是發大乘心,這是學佛的人都應該發的大心,能夠發菩提心,必能進趣菩薩道。

4.發無我心,擴大完成:無我是說我們的心境可以包容一切,將別人看成與自己一樣,甚至為了完成大我,可以犧牲小我。能夠發無我的心,把自己融入大眾,融入團體,那麼大眾就是我,團體就是我。所以無我之我,反而更大、更高,更能成就一切,完成一切。

二、四願

1.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學佛,除非甘心做個小乘的自了漢,否則弘法度眾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所謂“弘法為家務、利生是事業”,因此,只要是大乘行者,都應該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心。

2.煩惱無盡誓願斷:學佛,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能夠戰勝煩惱,自然能顯發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無法斷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輪回不已,更遑論度人。所以學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斷一切煩惱。

3.法門無量誓願學:學佛既然要發度眾之心,首先自己要具備各種知識、能力。在古代印度有所謂的“五明”:

(1)聲明:語言學、聲韻、訓诂、音樂。

(2)工巧明:科技工藝的知識。

(3)醫方明:衛生保健、醫藥的知識。

(4)因明:邏輯推理、論理學。

(5)內明:專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學。

以上五明,涵蓋面雖廣,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似乎已不敷所需,這不過是在說明菩薩為度一切眾生,當學一切法門。

4.佛道無上誓願成:學佛最終目的是為了成佛,成佛雖然不容易,須經“百劫修相好,千只修福慧”,但是我們要難行能行,尤其不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共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伍·諸佛菩薩的行願

根據經中所載,過去諸佛莫不由發願而成。如《無量壽經》卷上所載的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悲華經》卷七所說的釋迦牟尼佛五百大願、《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所說的彌勒奉行十善願、《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中,藥師如來為滅除眾生病苦而發的十二大願等。乃至文殊菩薩十八大願、普賢菩薩十大願、觀音菩薩十大願、地藏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都是諸佛菩薩的偉大行願。茲列舉四大菩薩行願於後,以為佛子效法:

一、文殊菩薩行願

1.願以恆河沙諸佛世界為佛剎。

2.願佛土光明遍照。

3.願於菩提樹下成就正覺,若不滿願,誓不起座。

4.願於諸佛國土為眾生演說妙法。

5.願佛土中無有女人及諸惡道。

6.願諸眾生離煩惱垢,見淨梵行。

7.願佛土眾生,生時袈裟隨體。

8.願眾生思食即得百味盈滿。

9.願廣施貧窮苦惱眾生資財法味。

10.願鬼道眾生悉獲飽足。

11.願眾生悉得五神通,乘空無礙。

12.願為眾生說法,令離渴愛。

13.願諸眾生思衣即得妙寶衣服。

14.願於諸佛土,供養財寶資具。

15.願諸眾生遠離八難及不善法。

16.願諸眾生無有苦惱及諸不悅意。

17.願以無量妙寶莊嚴佛土。

18.願所有佛剎功德莊嚴,皆令置我佛剎中。

二、普賢菩薩行願

1.禮敬諸佛。 2.稱贊如來。 3.廣修供養。

4.忏悔業障。 5.隨喜功德。 6.請轉法 輪。

7.請佛住世。 8.常隨佛學。 9.恆順眾生。 10.普皆回向。

三、觀音菩薩行願

1.願我速知一切法。 2.願我早得智慧眼。

3.願我速度一切眾。 4.願我早得善方便。

5.願我速乘般若船。 6.願我早得越苦海。

7.願我速得戒定道。 8.願我早登涅槃山。

9.願我速會無為捨。 10.願我早同法性身。

四、地藏菩薩行願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此外,古來多少高僧大德為“正法能久住,眾生得離苦”而發下弘願。譬如:玄奘大師“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終於完成西域取經的大願;鑒真大師“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終於將佛法弘傳於日本。乃至近代慈航法師的“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是後世佛子學習的典范。

陸·今日佛子如何發心立願

發心立願,可以堅定信心與毅力,可以增長菩提心,提升信仰,使我們的道德、人格臻於至善。尤其今日社會,如果多一個人發心立願,志求菩提,就多播下一粒成佛的種子;多一個人學佛成佛,社會就少一分暴戾之氣。所以希望人人都能經常發心立願,發願為自己留下信仰,為家庭留下貢獻,為社會留下慈悲,為生命留下歷史,為道場留下功德,為眾生留下善緣,為未來留下願心,為世界留下光明等。

以下為現代佛子撰擬發願文,祈願人人發心得度。

一、弘法師的發願文

一願佛光普照,眾生隨緣皆得度。

二願法水長流,護法檀那悉蒙益。

三願佛教興隆,人人學佛福慧增。

四願每日所作,普皆利益法界眾。

五願學佛所學,常作佛事永不倦。

六願於諸眾生,常起大悲施法益。

七願心平如地,普載眾生無怨親。

八願世間大眾,明因識果行正道。

九願貧病眾生,身心安樂眾病除。

十願社會安定,無諸世間憂悲苦。

十一願國家富強,眾等悉發菩提心。

十二願世界和平,佛光淨土在人間。

二、佛光會員發願文(一)

一願我們禮敬常住三寶,正法永存佛光普照。

二願我們信仰人間佛教,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三願我們實踐生活修行,隨時隨地心存恭敬。

四願我們奉行慈悲喜捨,日日行善端正身心。

五願我們尊重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

六願我們具有正知正見,發掘自我般若本性。

七願我們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

八願我們發願普度眾生,人間淨土佛國現前。

佛光會員發願文(二)

一願做個共生的地球人。

二願做個同體的慈悲人。

三願做個明理的智慧人。

四願做個有力的忍耐人。

五願做個布施的結緣人。

六願做個清淨的修道人。

七願做個樂觀的歡喜人。

八願做個融和的佛光人。

三、家庭主婦的發願文

一願護持佛教,恭敬三寶,永遠做佛教的護法。

二願實踐佛法,建立美滿家庭,使家人平安幸福。

三願教育兒女,以身作則,使成大器,做國家棟梁。

四願幫助先生發展事業,使無後顧之憂。

五願孝順公婆,克盡子媳之道,確保家庭和諧。

六願多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做好環保、護生工作,為後代子孫建設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

七願每日布施歡喜,把快樂分享別人,使社會充滿詳和之氣。

八願人人知足感恩,勤奮工作,民生富足,而無殺、盜、搶劫、詐欺等惡事滋生。

四、警察的發願文

一願克盡職守,勇於承擔,保障人民安居樂業。

二願伸張公權,打擊犯罪,消除社會暴戾風氣。

三願端正身心,奉公守法,樹立警察優良風范。

四願自身安全,不受侵犯,免使家人擔憂受怕。

五願維護正義,布施無畏,使世間無邪惡恐怖。

五、小學生的發願文

一願用功讀書,充實知能,將來做大事業,報效國家。

二願孝順父母,友愛兄長,做個不令父母擔憂的好孩子。

三願尊敬師長,與同學和睦相處,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四願遵守校規,不做有損校譽的事。

五願樂觀開朗,主動助人,日行一善。

六願校園風氣善良,沒有安非他命的毒害侵襲。

七願世間都是好人,沒有綁票、勒索等恐怖事情。

八願人人都有幸福美滿的家,都能在父母的愛護,師長的教育下,快樂而健康的成長。

柒·結語

一般學佛的人,經常勸人要發心、要立願。其實,發心立願不是佛教徒的專利,社會上任何一個人都應該發心立願。發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願,做事才有目標。發心立願就像開采能源一樣,心裡的能源是每個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大財富。《勸發菩提心文》說:“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虛空非大,心王最大。”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願力有多堅,力量就有多強。心發則佛道堪成,所以,學佛一定要發心立願,發心立願才會有成就。

第三篇 六度四攝

壹·前言

佛法浩瀚無邊,但是歸納起來總不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五乘佛法。此五乘佛法是依發心、目的與方法的不同而區別。人天乘是佛陀所施設的方便法門,是世間法,不能了生死。聲聞、緣覺乘雖然可以了脫生死,超出三界,但是只為自度,只能“拔一己之苦,得一己之樂”,未能度眾利他,佛陀斥為“焦芽敗種”,可見仍非究竟。唯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發四弘誓願,修六度四攝法門,圓滿佛果的菩薩乘,才是佛法的究竟法門。

發心趣求大乘的菩薩,以六度為主要修行方法,《增一阿含經》序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禅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

菩薩如果修行六波羅蜜,具足福慧資糧,圓滿所修,便得證悟無上正等菩提。如《發菩提心經論》卷上說:“布施是菩提因,攝取一切諸眾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眾善,滿本願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精進是菩提因,增長善行,於諸眾生勤教化故;禅定是菩提因,菩薩善自調伏,能知眾生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諸法性相故。取要言之,六波羅蜜是菩提正因,四無量心三十七品諸萬行共相助成。若菩薩修集六波羅蜜,隨其所行,漸漸得進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六度四攝是成就菩提道果的必備條件。

貳·六度的意義與內容

“六波羅蜜”,梵語sad-paramita,sat-paramita。全稱“六波羅蜜多”,譯作“六度”、“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波羅蜜譯為度,是指到彼岸的意思,也就是達成理想,完成的意思,是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的六種修行方法。

六波羅蜜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其意義、內容如下:

一、布施

布施,梵語“檀那”,此雲“布施”,布己所有,施與眾生,這是攝受眾生的第一步。“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在生活上先給予滿足後,才容易引領眾生修行入道。布施有三種:

1.財施:內財施與外財施。布施頭、目、腦髓生命,叫做內財施;施捨田園捨宅、衣食財寶,稱外財施。

2.法施:以佛法化導眾生,使其得度,稱為法施。“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金剛經》雲:“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乃至為他人說。”法施的殊勝難得,可見一斑。

3.無畏施:屬於精神力量的布施。給予苦難者以精神上的慰藉,使他遠離恐怖畏懼;或者自己持戒忍辱,不侵犯他人,使對方免於畏懼。譬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使眾生遠離怖畏,便是施無畏。

布施的可貴,就其功德而言,除了可以去除悭貪的煩惱障之外,行布施可以去除怨害,廣結善緣,得到富貴安穩。如《四十二章經》說:“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布施功德之大。

二、持戒

持戒,梵語屍羅。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淨戒。戒是修行的基礎,解脫的根本。三無漏學中,戒學居首。《大智度論》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暗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梁;死海水中,戒為大船。”可見戒的重要。三聚戒為:

1.攝律儀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薩戒。是捨斷一切諸惡,含攝諸律儀的止惡行,是出家、在家等七眾弟子所共受的戒。而隨在家、出家的不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

2.攝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是指修習一切善法。此戒為修善門,是菩薩所修持的律儀戒。

3.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為利生門。

菩薩戒雖然眾多,但是總不出這三聚淨戒。持守律儀戒,便能離惡防非,使身語意三業正行清淨;持守攝善法戒,便能廣集一切善行;持守饒益有情戒,便能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三聚淨戒兼持具足,便能自利利他,功德圓滿。

三、忍辱

忍辱,梵語羼提。意指凡是加諸於身心的苦惱、侮辱、迫害等,都能忍受。忍辱可以讓身心安穩,分為三種:

1.耐怨害忍:受他人的怨憎惱害,而能忍耐。

2.安受苦忍:對疾病、天災的逼害,能夠安忍而不退失修行道心。

3.谛察法;忍又作觀察法忍,即觀察諸法不生不滅的真理,心能安住不動。

菩薩修行忍辱,能忍受別人的辱罵,忍受別人的毒打,忍受別人的嗔恚,而不加以報復;對於世間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心不為所動,一切煩惱皆不能染。因為能夠忍辱,因此護戒清淨,所修善法皆能成就。從前佛陀在因地作忍辱仙人,被割截身體,卻絲毫不嗔不動,而能成就大道。因此,忍辱的力量最大。

四、精進

精進,梵語毗離耶,意思是勇猛勤策進修諸善法,依照佛教的教義,在修善斷惡,去染轉淨的修行過程中,不懈怠地努力上進。

精進能普遍一切善行,與一切功德相應,因此,《大智度論》卷十五說:“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精進有三種:

1.披甲精進:菩薩修行精進,不畏懼諸苦,勇往直前,譬如戰士披铠甲,自然有恃無恐。

2.攝善精進:大小諸善,能勤行不倦。

3.利樂精進:菩薩利益勸化眾生,不疲不厭。

精進能使善法日增,速得成就,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因為精進的原因,比彌勒菩薩早九劫成就佛道。

五、禅定

禅定,梵語禅那,指令心專注於某一對象,而達於不散亂的狀態。

凡夫攀緣五欲六塵,心如猿猴,又如脫缰的野馬,到處流蕩,片刻不止,因此修行難成。《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靜慮能生智,定復從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為根本。……眾生妄心起,如翳見空花,唯定慧能治,諸佛說如是。眾生心躁動,猶如旋火輪,若欲止息時,無過修靜慮。”禅定除了能止息內心的妄念之外,並且可藉由禅定而啟發智慧。禅定分為三種:

1.世間禅:指色界、無色界的四禅八定,為凡夫所修的禅定。

2.出世間禅:有觀、練、薰、修四種,為超出三界的大小乘禅定。

3.出世間上上禅:如自性等九種大禅,為佛的大定。

禅定不可思議,可引發神境通,得以飛行自在,並且可得到十種利益:

1.安住儀式:習諸禅定,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無有勉強。

2.行慈境界:常有慈愛心,無傷殺眾生的惡念,對於眾生,悉皆安穩。

3.無煩惱:諸根寂靜,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

4.守護諸根:常防護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

5.無食喜樂:得禅味以資道體,因此雖然沒有飲食,也自然欣悅。

6.遠離愛欲:心不散亂,對一切愛欲都無染著。

7.修禅不空:雖然有諸禅的功德,證得真空的道理,但是不墮於斷滅之空。

8.解脫魔: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都不能纏縛。

9.安住佛境:開發無量智慧,通達甚深法義,對於佛的知見自然明了,因此心地寂滅,住持不動。

10.解脫成熟:惑業不能迷亂,無礙解脫自然圓熟。

六、般若

般若,梵語般若,此翻智慧。指修習八正道以及諸波羅蜜,而顯現的真實智慧,此智慧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因此稱為般若。

般若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淵源,能夠度越生死之海,到達菩提彼岸,因此稱為諸佛之母。《大智度論》說:“諸佛及般若,能利益一切;般若為之母,能出生養育。佛為眾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則為一切眾生之祖母。”般若分為三種:

1.實相般若:是般若的理體,眾生所本具,離一切虛妄之相,是般若的實性,即一切種智。

2.觀照般若:是觀照實相的實智,了知諸法沒有自性,所以稱為觀照,即一切智。

3.方便般若:是分別諸法的權智,善巧分別諸法,稱為方便,即道種智。

大乘般若的妙用,不僅在徹悟諸法實相,離一切虛妄而得解脫,更重要的是菩薩以此無所得的般若大方便,廣行六度萬行,而能“一切捨不取施想;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行於精進而離身心;修禅而無所住。”不著一切而具足一切,以完成佛道。

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學所攝,根據《解深密經》卷四載:施、戒、忍三波羅蜜為增上戒學所攝;禅波羅蜜為增上心學所攝;般若波羅蜜為增上慧學所攝;精進波羅蜜則通為三學所攝。

關於六波羅蜜與福智二資糧的關系,依《解深密經》卷四與《菩薩地持經》卷一所說:施、戒、忍三波羅蜜是福德資糧,般若是智慧資糧,精進與禅定二者通福、智二資糧。六度修滿,具足福慧莊嚴,則能成就佛果。

菩薩修行的中心德目,於法相宗等,又將六波羅蜜的智慧波羅蜜開為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四波羅蜜,合為十波羅蜜,作為菩薩的勝行,以配菩薩十地,說明修行次第。

菩薩修行六度,主要為對治自心悭吝、惡業、恚心、懈怠、亂心、愚癡等六種煩惱,除了利益眾生外,並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以深入人群,普度眾生。四攝法正是菩薩攝受眾生,令其生起親愛心而引入佛道的四個方便法。

參·四攝法的意義與內容

四攝法是權巧度眾的方便法門,皆以巧慧為根本。但因眾生的根基與需要的不同,在每一法中又另有它的差別,分類如下:

一、布施攝

布施攝,又作布施攝事、布施隨攝方便、惠施、隨攝方便。以無所施的心,施授真理(法施)與施捨財物(財施)。如果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如果樂法,則布施法,令眾生生起親愛的心,而依附菩薩受道。布施攝分為三種:

1.財施:施捨財物,濟惠貧乏。

2.法施:以法示人,使明真理。

3.無畏施:濟拔厄難,使離怖畏。

二、愛語攝

愛語攝,又稱為能攝方便愛語攝、愛語攝方便、愛言、愛語。依眾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親愛的心而依附菩薩受道。愛語攝有三種:

1.慰喻語:對生病或受到災難、恐怖的人,以柔和慈愛的語言去安慰他、鼓勵他,使他在精神上得到慰藉。

2.慶悅語:對人的長處,或所做的善事,給予贊歎、肯定,使他更具信心,激發他往好的地方發展。

3.勝益語:令人聽了能增勝增益的語言。譬如對小乘行者宣說大乘佛法,使進趣大乘。

三、利行攝

利行攝,又稱為利行攝事、利益攝、令入方便、度方便、利人、利益。指以身口意的善行利益眾生,令眾生生起親愛的心而接受教法。利行攝分三種:

1.現世利行:勸令眾生如法修持,現世便得大財富,乃至世間一切利樂。

2.後世利行:眾生於現世得大利樂,勸捨大財,發廣大出離心,乃至出家,得後世利樂。

3.現世後世利行:勸在家、出家次第離欲,故名現世後世利樂。

四、同事攝

同事攝,又稱為同事攝事、同事隨順方便、隨轉方便、隨順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與。能夠站在眾生的立場,和眾生同一苦樂,並且能以慧眼觀照眾生,給予眾生最適宜的教化,方便引導而入佛道。同事攝分為四種:

1.是他同事而不自顯與他同事:我與眾生功德威力皆悉平等,但是隱藏己善而不顯自己的功德威力。

2.非他同事而自顯與他同事:對於比自己能力低劣,沒有信心的眾生,為了方便化導對方而自顯己身與他同一層次。

3.是他同事亦自顯與他同事:看見所化導的對象善根猶可搖動,為了讓他善根堅住,現在暫時與同事,漸次增長對方。

4.非他同事亦不自顯與他同事:對於自行放逸,棄捨他事者,不與對方同樣退墮懈怠。

肆·六度與四攝的關系

六度是大乘菩薩為了成就佛道而實踐的六種德目,是菩薩行者自利利他的總綱;四攝則是菩薩為了教化眾生所施設的方便法門,專為利他。六度的第一度與四攝的第一攝,同是布施,彼此之間有共同相攝之處,他們的關系極為密切。如《阿差末經》說:

1.布施攝具足六度的每一度。因為布施攝中有財施、法施、無畏施。其中,財施攝布施;無畏施攝持戒、忍辱二度;法施攝精進、禅定、般若三度。因為布施攝中具有這三義,因此具足六度。

2.愛語攝通持戒、忍辱二度。因為愛語攝乃離惡口、妄語、绮語、兩舌等四過,因此通攝持戒;對人說愛語,不管遭受任何毀謗、怒罵,都不會以惡還報,因此通攝忍辱。

3.利行攝通精進度。因為要利益眾生,必須勤於教化眾生,因此通攝精進。

4.同事攝通禅定、般若二度。因為自己所成就的定慧,與人相同的緣故。

此外,四攝法中,每一法又各具四攝,譬如布施攝中,布施好語便是愛語攝;布施佛法,使生善去惡,便是利行攝;布施無畏,去其恐懼,繼而親近,予以化導,便是同事攝。

至於實行四攝法的先後次序,則因為化導的對象有貧、惡、賢、愚等差別而不同。對於貧人要先行布施,濟其貧苦;次行愛語,受之以法,後明利行,勸令起修。如果對於惡人,則要先行愛語,令他捨惡,次行布施,隨順資養,後以利行,勸令起修。

四攝法的實踐,應以眾生的需要而權巧觀機逗教為主。

伍·六度四攝的實踐

學習菩薩道的修行者,應該如何實踐六度四攝法門呢?在家菩薩修行布施要體悟無常,對苦難眾生能廣行財施。出家菩薩則要以佛法開導一切眾生,使其入道學佛,並對苦難眾生施予無畏,使其身心得以安樂。在慈心布施之後,為進一步砥砺自己,利益眾生,而發心受持菩薩戒,學習一切善法,具足威儀,並修行忍辱,對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八法,能夠忍辱,不為所動。對諸行善法能精進學習,對惡法能斷除,後以禅定力量調伏五根,安定內心的混亂,並藉由禅定方法,啟開智慧,開悟了道。

菩薩在修行六度的同時,為廣度眾生,並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攝取眾生。以布施醫藥、飲食、財物,使眾生滿足而入道;以慈愛、安慰、贊歎、鼓勵的語言,使眾生生起歡喜,而聽從指導;對於有利於眾生的事業,菩薩更要不惜一切的辛勞,能承擔服務;並站在眾生的想法上,去了解眾生的需要,而給予更多的利益與協助。

菩薩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可知菩薩道的修行實為不易。雖然不易,但是學佛者還是要砥砺自己,勇猛直前,因為學佛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精進向前,佛道終究難以達成。

最後,提出實踐六度的幾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一、布施:是給人呢?還是給自己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人,其實是給自己;是自己發財之道!

二、持戒:是束縛呢?還是自由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束縛,其實是自由;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虧呢?還是占便宜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吃虧,其實是占便宜;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進:是辛苦呢?還是快樂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辛苦,其實是快樂;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還是活潑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呆板,其實是活潑,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向外求呢?還是向內求呢?

表面上看起來是向外求,其實是向內求;是自己明理之道!

所以,實踐六度是自己幸福安樂之道;更是究竟解脫的得度之道!

第四篇 四無量心

壹·四無量心的意義

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無量”兩個字,涵蓋了“四心”的因、緣、果、德種種相狀,具有下列殊勝的意義:

1.因無量:也就是發心無量。我們的思想主宰了一切的行動,因此唯有發心,才能產生力量,尤其像普度眾生這麼艱钜的使命,如果沒有無量的發心,徒有行動,還是無法產生廣大的效益。因此,我們要行長遠的菩薩道,就必須發起無限的菩薩心。

2.緣無量:指無量的助緣。

(1)眾生無量:佛法在眾生中求,眾生就是菩提的根,若無眾生可度,就沒有菩提可修,也就完成不了菩薩道,成就不了佛果。我們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就要以無量的眾生為助緣,做到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

(2)時間無量:在世間上,我們想要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都需要長久的努力,何況是要成就無上的菩提,更需要將自己投入無限的時間裡,勤行佛道。十方三世諸佛也都是在累劫精進中,累積自己的福德因緣,方得以成就正覺。所以,我們凡夫福薄德淺,更需要以無量的恆常心來求得佛法。

(3)空間無量:根據《本生經》的記載,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輪回苦趣,猶不忘以各種身份來度脫六道眾生;不僅如此,在《法華經》中,佛陀曾自述:“我於塵點劫前,早已成佛,自是以來,常在此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余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其他如: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成就正覺,但為度脫眾生,因此倒駕慈航,游諸國土,常行佛道;普賢菩薩遍一切處實踐十大願,無怨無悔;地藏菩薩發誓度盡地獄眾生,方證菩提……凡此都說明了諸佛菩薩之所以會成為佛菩薩,就在於他們將慈心悲願遍覆法界,而無有揀擇憎愛之心。我們要實踐菩薩道,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應當效法諸佛菩薩的勇猛精進,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無論在何時、何處,都要以廣度眾生為己志。

3.果報無量:“因”無量加上“緣”無量,我們與無量的人、地、時、空結下善緣,自然會產生重重無盡不可思議的無量依正“果報”。

4.福德無量:“四無量心”的福德無有窮盡,在諸經論中多有記載,今舉《清淨道論》說明如下:

(1)安穩入眠,不作惡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由於日間心懷慈悲,常行喜捨,所以不但在夜晚能夠安穩入眠,而且能見吉祥之夢。

(2)常為一切眾生所愛敬:常行“四無量心”的人,猶如戴上道德的寶冠,常為人、非人等一切眾生所敬愛。

(3)諸天守護,善神擁戴:常懷“四無量心”以度眾利他的行者,便能得到諸天善神的守護愛戴。 (4)逢凶化吉,消災免難:常行“四無量心”,積集無量福德以為善緣,自然能減輕業障,逢凶化吉,消災免難。

(5)容光煥發,儀表堂堂:常懷四無量心的人,因為常行正念,相隨心轉,自然就會顯得容光煥發,儀表堂堂。

(6)臨終不亂,趣向善道:以“四無量心”為行持的人,直至臨終也能提起正念,所以能趣往善道。即使終其一生不能證果,死後必能上升梵天享受諸樂。

貳·“四無量心”的內容

菩薩懷抱慈無量心,慈愛眾生,因此常求安穩樂事以饒益有情。以悲無量心,悲憫眾生輪回六道,受種種身苦、心苦,所以發心為之拔除。以喜無量心,令眾生得大歡喜。以捨無量心,捨以上三種心,對眾生不憎不愛。

一、慈無量心

慈無量心是一種希望眾生得到快樂的心。慈與悲合稱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經上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可見慈悲思想與佛教關系的密切。

《大智度論》卷二十將慈悲分為三種:

1.生緣慈悲:觀一切眾生因起惑造業,而在生死中輪回受苦,因此而生起與樂拔苦的慈悲心,稱為生緣慈悲。這是一般凡夫的慈愛,因為不明我、法二空,所以還是不能出離生死。

2.法緣慈悲:證悟無我所起的慈悲。這是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的二乘,以及初地以上的菩薩的境界。

3.無緣慈悲:是諸佛如來無限的慈悲,即徹證我、法畢竟空的般若智而生起的慈悲。因為心中已無差別,所以視眾生與自己平等一如。一切有緣無緣的眾生都給予所需。

此外,依慈悲的層次,又可分為:

1.消極的慈悲、積極的慈悲 2.熱鬧的慈悲、寂寞的慈悲

3.直接的慈悲、間接的慈悲 4.廣大的慈悲、微小的慈悲

5.一念的慈悲、無限的慈悲 6.有緣的慈悲、無緣的慈悲

7.有情的慈悲、無情的慈悲 8.有求的慈悲、無求的慈悲

9.有相的慈悲、無相的慈悲 10.一時的慈悲、永恆的慈悲

二、悲無量心

悲無量心,是解除眾生痛苦的心。《法華經》說:“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惱眾生。”菩薩經過累劫修行,斷除一切煩惱,成就一切梵行,本來可以證得清淨涅槃,然而為了憐憫眾生,不住涅槃,不斷生死,乘願受生六道,廣開甘露法門,轉無上法 輪。例如:佛陀因地割肉喂鷹、捨身飼虎;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等等,都說明了菩薩之所以能普度眾生,正是由於悲心願力所產生的偉大力量。所以經上說:菩薩因眾生而生大悲心,因大悲心而長養菩提,因菩提而成就佛道。如果菩薩看到眾生的憂苦,不能激發感同身受的悲心,進而上求下化,拔苦與樂,就無法成就菩提大道,因此悲無量心是菩薩成佛的必要條件。

三、喜無量心

慈心令眾生樂,喜心令眾生喜,喜與樂有什麼差別呢?《大智度論》卷二十說:樂是在五塵中所生的快樂,而喜是在法塵中所生的喜悅。譬如:憐憫窮人,先施與財寶,是先給他快樂;然後教導他謀生的技能,則是使他在生活中產生歡喜。所以,樂是比較表相的感受,喜是深層的感受。因此,《大智度論》說:“初得樂時名樂;歡心內發,樂相外現,歌舞踴躍,是名喜。譬如:初服藥時,是名樂;藥發遍身,是名喜。”

我們為什麼要給眾生歡喜呢?因為歡喜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產。一個人沒有了歡喜,即使坐擁金山銀窟、華廈美眷,也沒有意義;只要我們心中歡喜,即使是粗食淡飯,梅妻鶴子,也覺得充實自在。

佛陀以“苦”來教誡弟子,是要我們正視苦的原因,然後實踐佛教真理來離苦得樂。所以,“示教利喜”才是佛陀說法的真正目標。在佛經上,我們常看到諸弟子請法時“願樂欲聞”,及聞法後“歡喜踴躍”、“歡喜贊歎”的辭句,可見法喜禅悅才是佛教的真谛寶藏。

因為歡喜修道而體悟者,在佛經中也多有記載,例如:

《釋提桓因問經》:“我於喜樂念樂中,欲求五功德果。”

《華嚴經·入法界品》:“歡喜恭敬心,能問甚深法。”

《十地經》:“諸佛子菩薩,住於極喜地,極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忻慶。”

諸佛菩薩中,以“歡喜”成就佛道者,除了彌勒菩薩以外,還有:歡喜自在佛、歡喜莊嚴佛、歡喜藏佛、歡喜德佛、歡喜無畏佛、歡喜威德佛、歡喜王菩薩、歡喜念菩薩、歡喜意菩薩、歡喜力菩薩等,可見佛教是一個提倡歡喜的宗教。

因此,我們奉行佛教,除了自求清淨安樂外,更應該散播禅悅法喜給大眾受用,使大家在佛光的普照之下,遠離憂苦的陰影。

四、捨無量心

慈悲固然能使眾生得到福樂,但是行慈心、喜心時,容易生貪著心;行悲心時,又容易生憂愁心,因此佛陀告訴我們:需以捨心來去除一切分別妄想,並令一切眾生都能以平等心進入佛道。

捨,是一種無上的智慧。所謂:“捨得,捨得。”小捨小得,大捨大得。放開腳步,才能使我們向前邁進。同樣地,我們以慈心、悲心、喜心來弘法度眾,更要捨除對三心的執著,才能有更大的成就。“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萬法因緣和合而成,所以就勝義谛而言,無一眾生可得,也無一心可得。若有得者,皆是有求,不能成就無量的功德;若能捨去一切分別妄想,就能冤親平等,廣度一切眾生有如己子。好比虛空因為能包容萬物,所以能成就一切萬物。

捨,是一種最高的境界,唯有“捨”,才能容納異己,唯有“捨”,才能心包太虛。世界之所以動亂不息,就是因為世人都只知道向前獲取,而不知道回頭反省;只拼命向外追求有形有相的物質,而忽略了心內的精神世界更為遼闊。如果大家都能放下我執,尊重他人,捨得犧牲奉獻,自然就能擁有一個圓融和諧的世界。

五、慈悲喜捨,本為一體

由慈悲喜捨的內容看來,四無量心雖類別為四,其實都是慈心悲願的延伸:先是欲令眾生都能得到快樂,而施以慈心,繼而看見有人不能得到快樂,悲心油然而起。接著又想令眾生都能離去苦惱,得到無上法樂,喜心繼之產生。以慈心、悲心、喜心度眾,而不起憎愛貪憂,不生人法執著,就是捨心現前的境界。因此《大智度論》說:“慈是真無量,慈為如王,余三隨從如人民。”

參·長養四無量心的方法

《華嚴經》雲:“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慈悲喜捨是我們依止安住的所在。我們想要培養“四無量心”,應從下列兩點著手:

1.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常常換個立場為他人著想,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長養“四無量心”。

2.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以業力輪回而言,眾生沉浮在生死海中,已不止千萬劫以上,因此,六道眾生無非是我們過去世中的父母親朋;以法界緣起而言,眾生與我本為一體,又何有親疏之分?如果我們能由此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就能泯除計較分別心,長養慈悲喜捨心。

此外,當我們實踐“四無量心”時,應該要有智慧做為引導,否則濫用、誤用的結果,只會形成社會的亂源。例如:濫行布施,造成一些人不勞而獲的觀念;見到有人破壞社會正義公理,不能挺身而出,仗義直言,反而臨陣逃脫,勸阻他人;父母供給兒女金錢吃喝嫖賭,甚至一意姑息,縱子犯罪;社會人士不當的放生,害死更多的生命等等,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第五篇 回向

壹·回向的意義與種類

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炬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於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裡,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珠寶散於各處容易遺失,如果將它集中放在聚寶盆裡,就能萬無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個聚寶盆,它使我們的功德不但不會流失,並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會轉大。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於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並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

華嚴宗四祖澄觀的《華嚴經疏》卷二十三解釋回向的意義說:“回”為回轉,“向”是趣向,也就是將自己所修持的萬行,回向眾生、菩提、實際等三個方向。 根據各家的看法,回向有種種不同的種類,今略述如下:

一、華嚴經疏十大回向

澄觀的《華嚴經疏》卷二十三,列舉十種回向:

1.回自向他:將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饒益一切眾生。

2.回少向多:以芥子般少許的功德,發廣大歡喜心,回向法界一切眾生,普獲利益。

3.回小向大:將自覺的小乘之心,回向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4.回因向果:將因中所修的一切善根,回向成就一切菩提佛果,令一切眾生同證菩提佛果。

5.回劣向勝:菩薩能夠隨喜凡夫乃至二乘人所修的劣福,並且使他回向殊勝的無上菩提。

6.回此向證:一切善根回向永離痛苦的此岸,而到涅槃清淨的彼岸。

7.回事向理:將所修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滅的真如理體。

8.回差別行向圓融行:從千差萬別的現象界,回向圓融無礙的平等法性。

9.回世間向出世:所有世間善法都能隨順回向出世間法,心常回向出世之道,成熟教化一切眾生。

10.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從宇宙萬有如如不動的理法界,回向本體與現象“相即相入”的理事無礙法界。 以上十種回向,又可總括為三種:

1.菩提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無上菩提的完成,如回因向果、回劣向勝、回此向證。

2.實際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善行回向真如實際的證得,如回事向理、回差別行向圓融行。

3.眾生回向:將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法界眾生都能獲得利益,不受諸苦,如回自向他、回少向多、回小向大。

此外,回世間向出世、回順理事行向理所成事二種回向,則通於菩提回向和實際回向。

二、大乘義章三種回向

慧遠的《大乘義章》卷九,將回向分為三種,內容與澄觀相同,也就是菩提回向、眾生回向、實際回向。

三、安樂集六種回向

根據道綽的《安樂集》卷下說,一切眾生雖然都具有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心願,但是依各人所修行的業果,尚不能出離三界火宅的痛苦,仍然在輪回之中。聖者慈愍眾生長受此苦,因此勸誘淨土行者將一切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成就大益。並將回向分為下列六種:

1.回向彌陀:將所修的一切善業回向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既至彼國,證得六神通之後,再返世間救度眾生。

2.回因向果:將持名、禮拜等一切善因,回向往生西方淨土的果報。

3.回下向上:回向下品下生而得上品上生,金台來迎。

4.回遲向速:一切功德回向速得往生西方。

5.回施眾生悲念向善:一切功德回向救護眾生,使眾生念念向善。

6.回入去卻分別之心:一切功德回向心無差別妄想。

四、淨土宗二種回向

依淨土宗的說法,回向可分為二種:

1.往相回向:將自己過去以及今生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發願共同往生西方淨土。

2.還相回向:已經往生淨土之後,更生起大悲心,不忍自己獨享安樂,不忍眾生受無量苦,再回入此土教化眾生,以期共同趨向佛道。

往相回向是上求菩提,完成自我的上回向;還相回向是下化眾生、利益大眾的下回向。佛道的完成要不斷的上求──上回向,才能具備足夠的資糧完成下化──下回向的工作。為了要下化,所以要上求;唯有能上求者,才能圓滿地自利利他,做好下化的度眾工作,因此往還、上下之間是二而一、一而二,相輔相成的。

貳·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十回向

位《華嚴經》把菩薩的修證次第分為四十一位或五十二位,也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經過自利的十信位、十住位,菩薩要行利他萬行的十行位,由自利趨入利他。但是如果貪執一切功德為己有,妄起我想、眾生想,就不是大悲心的菩薩,由此十行位之後要進階至十回向位,一切功德要普皆回向眾生,不覺有一功德可得而修一切功德,不覺有一眾生可度而度一切眾,一切自然天成,如此才能跻登十地的果證之位。因此,十回向位是銜接前面的十信、十住、十行,以及後面的十地、等覺、妙覺等位的重要階位。佛說十回向位時,膝蓋放光,膝蓋是連接上下腿股的部位,道理即在此,可見十回向位在菩薩五十二階位中的重要性。以下簡略說明十回向位:

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眾生為愛欲所纏縛,為無明所覆蓋,展轉於三塗痛苦之中,不知道何處為安穩的地方。菩薩為了救度受苦眾生,將自己所修行的無量善根回向一切眾生,願意代眾生受一切苦,為眾生做依怙,並且不著一切相,不覺有一眾生為我所救度。

2.不壞回向:修一切菩薩善根,沒有疲厭的感覺,對於諸佛的教法生大信心,奉行不違;對於一切眾生能夠以慈眼平等觀愛,並且能夠將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令他們增長菩提心,依照佛陀的教法而行。

3.等一切佛回向:行者依三世諸佛所修的回向法門修學,見一切法不生愛染,無諸過失,所以心意柔軟,諸根清涼,而以此功德再發心回向一切諸佛。

4.至一切處回向:修一切善根時,願此善根功德的力量能遍及一切處。

5.無盡功德藏回向:回向一切善根功德,莊嚴一切佛剎。由此回向可得十種無盡功德藏:

(1)常見諸佛無盡功德藏:見無量阿僧祇諸佛。

(2)入無盡法功德藏:以如來的智慧,等觀一切法就是一法。

(3)受持正念無盡功德藏:聞佛所說的正法,能夠持奉不忘。

(4)得無盡慧功德藏:對於如來所說的法,能夠次第了解其中的意思。

(5)無盡趣法功德藏:能夠分別一切法。

(6)無盡佛願功德藏:智慧如虛空,遍於三世一切諸法。

(7)無盡功德功德藏:功德充滿一切眾生,意不可盡。

(8)無盡智功德藏:智慧能滅一切眾生愚癡。

(9)無盡辯才功德藏:能夠演說一切法,使眾生都能如實明了諸法平等。

(10)無盡十力四無所畏功德藏:具足菩薩一切行,得法王一切智。

6.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行一切布施,長伸廣長舌,為眾生說一切善法,並且以此善根回向一切眾生。

7.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如佛陀一樣,常持平等心,行無量的善根,做眾生的無上福田。

8.真如相回向:對於菩薩道信樂堅固,專意修行,成就無量淨妙善根,不著世界,也不著眾生界,悉皆回向一切種智。

9.無縛無著解脫回向:於一切善根心生尊重,於一切相不生執著,並以無著無縛的解脫心回向善根。

10.法界等無量回向:以離垢心,廣行法施,並以大慈悲心及菩提行饒益眾生而心無谄诳。觀察思惟一切智無量無邊,並以此善根回向眾生。

參·回向的生活實踐

有形的財,布施給了對方,東西會愈來愈減少;而無相的法布施,功德不但不會減少,反而因此轉多。譬如手中有幾個橘子,送給了別人,自己所剩無幾;一句慈悲結緣的好話,送給了別人,對方實際運用於生活中,自他都能蒙受利益。尤其回向是法布施中最討巧的法門,一碗飯自己吃固然津津美味,與人共享,更有味道;一片花園獨自觀賞固然賞心悅目,與人共同浏覽,別有一番情趣。回向就是這種“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無私無我的廣大心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常實踐回向的修行,譬如課誦或法會結束時,唱誦: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此外,如《法華經·化城喻品》:“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唐朝善導大師的《觀經玄義》:“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都是千古流傳的回向文。另外,古德高僧的回向文:“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看出願心之遠大,悲心之深切!

國際佛光會提倡人間佛教,也有四句回向文: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禅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管何時何地,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時時都能與佛光四句偈的各種善行相應,並且將這些功德回向給一切有情或無情眾生,當下就是佛果,當下就是淨土。

 

上一篇:達真堪布:戒律的總結
下一篇:星雲法師:佛教的真理是什麼?(中道)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