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達真堪布:略談大小乘的區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現在很多人將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混在一起,沒有分清楚,內心經常有矛盾和沖突。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界限是什麼?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界限是什麼?這些都弄明白了才能真正地修行。

  我們修行要先發出離心,這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界限。然後,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發菩提心,這是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界限。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修法的前提,然後通過修持大乘佛法才能成佛。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有很多種,我們要先發出最起碼的菩提心——願菩提心:為度化一切父母眾生而發誓修持成佛!一切眾生都當過我的父母,現在我就是為了這些父母要學佛、要成佛。那時候你沒有自私自利心,完全是為眾生。你對世間法不會有絲毫貪圖和留戀,無論做什麼事都是為了眾生的解脫。為了眾生的解脫,無論修什麼法都是大乘佛法;自私自利,為自己解脫,不管修什麼法都是小乘佛法。

  大乘和小乘的修法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大乘佛法裡強調發心和動機,小乘佛法裡強調表面和形式上的東西。小乘修行者是為了自己的解脫,最終還是有自私心,所以修法中對表面上、形式上的要求也高,不僅強調動機,也強調行為。大乘修行者完全看心,心善一切善,心惡一切惡。佛經裡有很多這樣的比喻:有一棵樹,樹根是毒,樹枝和樹葉肯定也是毒;樹根是藥,樹枝和樹葉也肯定是藥。發心動機是善,外在的一切語言和行為也是善;發心動機是惡,外在的一切語言和行為也是惡。為自己怎麼都不行,為眾生怎麼都行。在善惡的判斷上,大乘佛法裡主要強調的是心——心的善惡,小乘佛法裡主要強調的是行為——行為上的善惡。

  大乘與小乘在結果上區別很大。小乘修行者是為自己的,所以不能成佛;大乘修行者是為眾生的,所以能成佛。如果在自己的相續中沒有菩提心,不管你念的是什麼佛、誦的是什麼經、修的是什麼法,所修的都是小乘佛法。再努力、精進,最後只能成為阿羅漢,不可能成為菩薩,不可能成為佛,也不可能往生。你只有能發心為眾生,才能修持大乘佛法,這樣才能成就。

  你是小乘修行者還是大乘修行者,就看有沒有菩提心。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地上。心不到位,做什麼也不到位;心到位了,一切都到位了。這樣你的生活就是修行的過程,你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為眾生:為眾生學,為眾生修,為眾生吃,為眾生穿,為眾生喝,為眾生工作,為眾生上班。這個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動機:不能為自己,一定要為眾生;不能為某某眾生,一定要為一切眾生。

節選自《佛法是種活法》

 

上一篇:達真堪布:有具足的信心才有真正的皈依
下一篇:達真堪布:慈悲心是平等的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