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諸欲塹』。「塹」是比喻,從前城市有城牆,城牆外面有護城河,護城河就叫塹。佛在此地把煩惱比作城,把欲望比作護城河。一切眾生在這個世間都有欲望,「五欲」,五種強烈的欲望:財、色、名、食、睡;「六欲」:色、聲、香、味、觸、法,也叫六塵。這個東西要遠離、要捨棄、要放下,把我們生活的欲望降到最低的水平,你的生活就得大自在,你這一生真正幸福美滿。誰懂得?釋迦牟尼佛懂得。誰做到?佛與他的學生們做到。他們過的生活,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什麼負擔都沒有,他多自在!世間人迷惑顛倒,貪著五欲六塵,想盡方法要成家立業。成個家,家是什麼?諸位要看看「家」那個樣子,中國的文字像篆字的樣子,你就看出來是個小房子。小房子裡面是什麼?是小豬仔,那就是家。所以佛聰明,佛不干這個事情。「業」是什麼?業障。還要立業,障礙你明心見性,障礙你了生死、出三界,家業之累,覺悟的人就把它捨棄掉。我們今天看看,我們出家有沒有真的出家?沒有,出了小家,搞了個大家,捨棄個小業,搞了個大業,苦不堪言!所以要仔細去思惟,想想佛陀在世,他是怎麼教給我們,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又如何教導我們。
世尊在世的時候沒有道場,雖然在晚年的時候,有一些國王大臣提供一些精捨、園林來供養出家人,請佛在這裡講經說法,那是請佛在那裡暫住,沒有把這個地方送給釋迦牟尼佛,沒有。園林道場還是信徒們自己的,他們有所有權,主權是他們的。釋迦牟尼佛跟這些弟子們,要用現代話,他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他們使用,好像我們住旅館一樣,我們住個幾天,這幾天我們有使用權,老板他有所有權,所以還是沒有。豈不聞前輩的老和尚告訴我們,這個房子下雨,這個地方漏了,出家人住的,這漏了,搬一個不漏的地方;這個地方再漏,算了,離開,搬走了。修理房子是主人的事情,他們修理,住房子的人不管這個事,那一種供養是有真實功德。今天這些信徒買了房子,把所有權供養法師,法師就上了圈套、上了大當,你不是想出家嗎?又把你拉回來,這是你的家,你又回來了,又有個家,一「家」就把他枷死了,永遠脫不了輪回。希望我們出家同修,要有高度的警覺,絕不上當。
如果你要問:什麼都沒有,我們還能夠身心安穩、還能辦道嗎?我這一生給你們做榜樣,給你們做例子。我這一生沒有道場,都是住別人道場,這一生不是過得很自在,不是也過得很快樂?沒有家業更自在、更快樂。我如果要真的沒有人照顧我,沒人再請我講經,沒地方住,給諸位說我就歡喜得不得了,我馬上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就來接我走。你們還知道供養,找我講經,那沒法子,再多待幾天,這是事實。欲望降到最低,現在我幾乎沒有欲望,弘法利生你們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在這裡講經,你們要把它錄成錄像帶到處去播放,利益眾生,是你們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從來不聞不問,這不是我的事情,誰歡喜誰去做,反正我也沒有版權,也不跟你們打官司。所以要學個聰明人,要知道這個東西不是好事情,決定有障礙,捨棄一切障礙才能得大自在。
……
我們不能說沒有善根,如果說沒有善根,你今天不可能在此地坐兩個小時,你能坐兩個小時表示你有善根,你的佛緣很深,過去生生世世親近過諸佛如來、諸大菩薩、祖師大德。為什麼你不能往生?為什麼你還搞六道生死輪回?你煩惱不斷,欲望沒有把它捨掉。你要常常想到這樁事情,愈想愈可怕,愈想這個問題愈嚴重。我們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遇到殊勝的機緣,這一生當中能不能順利往生,就看你肯不肯把煩惱、欲望降低到最低的水平,果然能夠捨棄、能夠降低,我們這一生就成功了。這一生如果還是被習氣相牽,還是不肯放下;換句話說,這一生依舊像以往一樣,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去不了。實在話,這一生是又空過了,你說多可惜!經文一展開第一句話就講煩惱、欲望,你曉得它的嚴重性,我們無量劫來深受其害,還能不覺悟嗎?
大乘無量壽經 (第十七集) 1998/7/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34-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