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強於行己 弱於受谏 怵於待祿 慎於持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談到老實、聽話、真干,談到不自欺、務本、先難,從起心動念下手。而在這個務本,我們舉顏回夫子為榜樣,因為當時候的人問夫子,你的學生當中誰好學?夫子說,“有顏回者好學”。夫子講完之後,“今也則亡”,只有顏回好學,現在沒有了。諸位學長,大家要善於去體會,假如我們是當時候夫子的其它學生,聽到夫子講,只有顏回好學,現在沒有了,當下我們什麼心情?    

    而顏回為什麼好學?夫子強調,“不遷怒,不貳過”。不遷怒就不瞋恚,一個人要先能定得了自己的火氣,他才有可能提升他的境界。人修得再久,發一場脾氣,火燒功德林,全都沒了,而且還要好幾天,身心才調整得回來。而這都是格物的功夫,不貪、不瞋、不癡、不慢。不貳過,這是不愚癡,錯誤一發現了,絕不再重犯。所以在《易經》當中夫子贊歎顏回,“有不善未嘗不知”,自己有什麼過失,馬上可以察覺;“知之未嘗復行”,已經知道錯了,不讓這個錯再重犯。這些態度都相當值得我們學習。夫子也提到,“回,若有君子之道四:強於行己,弱於受谏,怵於待祿,慎於持身”。我們在學習當中常常提到的是孔子、曾子、顏子,這些都是聖人,孔子是至聖,曾子是宗聖,顏子是復聖,都是入聖人境界的,是我們的好榜樣。

    “強於行己”,這個強有自強的意思在裡面,“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而這個自強來自於自重、自敬,真正相信自己有本善、有明德,要好好把握自己,不再糟蹋自己,他不斷提升自己,那都是主動的,不用人家去叮咛。所以這個表現是什麼?尊重己靈,尊重自己的靈性跟本善,這也是一個人不斷提升很重要的動力,自重自愛。再來,這個強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面對習氣的時候,趕盡殺絕,絕不逃避退縮。所以我們在修學的道路當中,“探理宜柔,優游涵泳,始可以自得;決欲宜剛,勇猛奮迅,始可以自新”。我們對經典這些義理要怎麼樣去深入?身心要放松,就像我們每天看那個魚在水中游,放不放松?那個魚不放松它就抽筋了。所以相同的,你在深入這些經典很緊張,然後在那一直抄筆記,回去有人要問我學到什麼了?這種狀態都不放松,悟性出不來。悟性出來的時候見一切人事物智慧就出來了,所以要優游涵泳才能夠有所悟、有所得。放松沒有?每天早上練這個放松。

    “決欲宜剛”,面對自己的習氣、欲望的時候那就要剛,沒得商量,就像毒蛇嚙指,你的手指頭被毒蛇咬到了,接下來,下一個念頭,怎麼樣?剛好佩了一把寶劍,唰!就要把它砍斷,不然它就要傷及你的身命了。相同的,習氣放縱了就要傷及我們的慧命。一個人為什麼不能夠成就學問?都是因循茍且,不肯面對嚴重的習氣,才變成這樣的。所以這個要勇猛奮迅,要下大決心,一發現,馬上對治,馬上放下,這樣才能德日進,過日少,日日新,又日新。所以這個強於行己當中,也包括對自己習氣下功夫。所以夫子回答顏回問仁的時候,回答了“克己復禮為仁”,這個行己當中就有克己,克除習氣在其中。

    顏回很好學,他也善問,夫子講克己復禮了,顏回緊接著問,“請問其目”,就是從哪裡下手?從這裡我們看到,顏回的學習態度,任何一個道理它一定強調落實。老師,這個道理我明白了,應該從哪些地方下手?夫子告訴他,“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其實我們看,勿視、勿聽,這個都還沒有付諸言行,代表什麼?要守好自己的意念,看的、聽的會擾亂自己清淨心的,絕不能去看、去聽。大家可以去體會看看,今天我們,比方一起共學四十五天,一月十二號早上我們結業典禮結束了,下午你找兩、三個同學,“走,我們去看一場武打片”,看一場電影,殺盜YIN妄都有了,兩個小時,試看看,保證四十五天全部摧毀,大家相不相信?真是這樣!除非已經到什麼?已經到有定力可以不受這些境界影響,甚至可以轉。還沒到這個功力,還是老實一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來保護好人這一顆清淨的心。

    所以最好報紙少看,閒話少聽,“非聖書,屏勿視”、“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你說不看報紙,很多事不知道。告訴大家,該你知道的你還是會知道,很多大事人家還是會告訴你的。可是你看現在報紙裡面烏煙瘴氣的東西很多,殺盜YIN妄的東西太多了,人一看很難不落印象,就被它給干擾了、被它給污染了。所以一開始學的時候,會動自己的心的,會起邪念的東西,一定不能接觸,這個顏回都幫我們問出來了。非禮勿言,只要心有傲慢起來了、有情緒起來了,不要講話,這已經非禮了。失去恭敬心,講出來的話,對人一定沒有益處,反而有傷害,不只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隨順習氣了。非禮勿動,這個動,講根本,念頭,調伏妄念。

    “弱於受谏”,這個弱就是很容易接受別人的勸谏,他的道德學問這麼好,卻非常能接受別人的勸谏。在這裡我們舉一個曾子的教誨,曾子說道,“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在“泰伯第八”裡面,曾子贊歎顏回的修學跟處世態度,他能夠以能問於不能,他很有道德能力,但是他還是很謙虛可以不恥下問,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這個都是體現顏回的謙卑。而且很有修養,犯而不校,能謙虛去請教別人,而自己非常有能力跟道德,可是內心都是覺得自己還很缺乏,而且人家冒犯他,從不跟人計較。而大家看,這是誰觀察出來的?曾子。為什麼不是其它的同學觀察出來?所以曾子不只很用心的跟夫子學,曾子還從所有同學當中看到、學習到他們的優點,所以雖然曾子的特質是魯鈍,可是他還是有很高的成就。所以曾子又說,“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這些句子其實都可以看出這些聖賢的心境,他看著每個同學、朋友的優點,來效法他們,輔助自己提升道德,以友輔仁。

    所以顏回很謙虛,很容易接受別人的勸谏。“怵於”,“ㄔㄨˋ”,沒錯吧?“ㄔㄨˋ”,對,卷舌的。我們今年過年期間會上“ㄅㄆㄇ”的學習,台灣的“ㄅㄆㄇ”,因為台灣很多古籍都有注音,把這個“ㄅㄆㄇ”學會了,這些古籍你可以自己深入學習。我們會把它攝像下來,到時候也歡迎大家網絡可以一起來交流。這個“怵於待祿”,待祿其實就是做官,領國家的俸祿,怵就是戰戰兢兢,就是怕做官。為什麼?責任重大,就像《孝經》裡面講,“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我也是公務員,當時候在學校,我們教孩子,接受政府的俸祿,我得要對得起台灣的下一代。那當然是要這個“怵”,戒慎恐懼,不能對不起人,不然就對不起台灣老百姓的信任。而且公務員是老百姓跟政府最好的橋梁,這才是盡了本分,為什麼?公務員代表整個國家政府的形像。最後,“慎於持身”,重要的就是潔身自愛,不敢以言行污辱了父母,污辱了聖教。

    所以剛剛舉的顏回不瞋、不慢、不愚癡。再來,顏回也不貪,夫子講,“賢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飲”,他不會貪求物質的享受。諸位學長,您現在有沒有不吃什麼受不了的?有沒有?都沒有了,請受小弟一拜。有些人學了傳統文化以後,愈學煩惱愈多,為什麼?他說每天吃東西,都覺得很好吃,他愈想愈苦,你看我貪念又動了。東西本來就很好吃!你不要學完傳統文化以後,吃什麼東西都沒有味道,愈學,你不是學到最後變麻木了嗎?變木頭了。吃得很好吃,這叫享受。你可以享用,可以享受,不要執著,不要貪著。吃得很好吃,哇,廚房裡的阿姨她們技術很好,這麼多義工幫忙,吃著吃著,把他們的愛心都放在心上,很好,不只肚子飽了,心裡也飽了。什麼是貪?是吃完以後,現在上課的時候還在想,哇,好香,那叫貪。大家在我們以前年輕的時候,比方說去哪一家吃了什麼東西,結果回來兩、三天都忘不了,就在那裡等,趕緊下班,再去喝一杯,不然我都快發抖了,那個叫貪。貪裡面都有點味道,有點像吸毒一樣,上瘾了,沒有不行。

 

上一篇:蔡禮旭:身教者從 言教者訟
下一篇:如本法師:投胎轉世情況是怎麼一回事!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