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界法師: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有四個辦法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有四個辦法

                                                淨界法師


    前面是一個內心的障礙,這邊是外障,我們先把《文鈔》念一遍。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

                        —  復吳悉真居士書  —

    印祖先標出念佛的種類。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有四種的念佛。「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我們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有四個辦法:

    第一個是執持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以阿彌陀佛的聲相為所觀境,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觀像。這個地方的觀當「觀察」,就是你在前面很實際的安排一個佛像,或者是木雕的,或者是石頭的,或者是紙的,你眼睛打開去取這個像。取了以後,把這個像看很清楚以後,再把眼睛給閉起來,然後把你剛剛取到的那個像的影像。在心中現出來。如果現的時候很模糊,再把眼睛打開,再去取像。一次一次的,取到你能夠把那個像在心中分明的顯現為止,這個就是念佛三昧,「如鏡現像」,《觀經》上說要顯到像一個鏡子,把這個像狀現出來一樣,完全是分明的,這個時候就是觀像念佛成就,這是觀像。
  
    第三個「觀想」。前面的「觀像」,是有一個佛像在前面,這個是佛像不現前,所以這裡的觀當「思惟」,你是依止經文,經文怎麼說, 你就隨文入觀, 去觀察極樂世界這種琉璃地、 寶樹、樓閣,乃自於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等等,這個是「觀想」。當然這個都是依《觀經》,你不能自己去想象,不可以。


    第四個是「實相」。這個「實相」就是念法身佛,諸法的真實相,就是念佛的法身,我空、法空的真如,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去觀察那個畢竟空的體性,這個是實相。前面的持名、觀像、觀想,主要的還是約應化身來觀察的,這個實相的念佛,就是更深更高一點。

    「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在這個四法當中,印祖加以簡別,就是以「執持名號」的方法「攝機最普」。這個根機利根的人,你的心力很強可以修;你一個鈍根的人,煩惱粗重,乃至於你造了很多惡業,造了五逆、十惡的也可以修。

    這個法門它的好處就是這樣,利根的人修念佛,他這個佛號: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它深者見深,他把教理讀通了,這句佛號在心中一運轉的時候,他也是跟真如相應,一一理性,真空的理性,現出佛號的莊嚴;一一的莊嚴,也不離開真空的理性。深者見深,淺者見淺。

    不知道一切法畢竟空,認為佛號有真實性的,也可以修。你認為這句佛號有真實的,沒關系!我這一念苦惱心也是真實的,沒關系。那怎麼辦呢。我就用我這個真實的苦惱心,依止這個佛號,這個佛號是大功德法聚,它能夠救拔我,也可以。

    你完全是自性執,也可以,你也能夠感應道交,你能夠觀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這一念心畢竟空,佛號也畢竟空,在畢竟空當中感應道交,也可以!

    所以這個法門的確是攝受上根的人,也攝受下根的人。

  而且「下手最容易」,你不一定要開悟,也不一定要任何的時間地點,隨時隨處都可以修。

    所以我看這個意思,持名念佛在末法時代,應該是一個最有市場的一個法門,應該是這樣子的,下手最易。而且「不致或起魔事」。

    念佛法門是在整個觀想、觀像、持名當中,最不容易起魔事的。

   這是它的特色,第一個、攝機最普;第二個、下手最易;第三個不致或起魔事。這是說明持名的殊勝。

 

上一篇:淨界法師:心念的改變,正是啟動你生命根本的改變!
下一篇:淨界法師:都沒有安住,你怎麼修行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