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問答

 

修顯宗淨土與密宗淨土、西方淨土與其它淨土的差別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問:修顯教淨土與修密宗淨土之功德,有無差別?

答:功德一樣,所不同者,修顯教淨土,須往生西方,得阿彌陀佛授記後,方能成佛;修密宗淨土,即身即阿彌陀佛,不得彌陀授記,即能成佛。但無論修顯教或修密宗,若有疑心,則均不能往生。其品位之高下,與花開見佛之遲早,乃因菩提心與信心大小之所由定。唯顯教淨土,平時修持,人佛分為二,故見佛功德有遲早之分,密宗淨土,人佛合而為一,故見佛功德有即身成佛之證

問:修西方淨土,如顯密兼修,有無妨礙?

答:顯密之理,本為圓通無礙。一般居士,對於顯密經典未經徹底研究者,往往各執一是,互相诋毀。修密者笑修顯教人,只知拜佛誦經,未聞即生證佛大道,視為可憐之人;修顯者罵修密之人,飲酒食肉,視為地獄種子。此種偏見,恰如將整串念珠,截為兩份,此份為修顯者所用,彼份為修密者所用之比喻相同。但不知此整串念珠,修顯教者可用,修密宗者亦可用,如硬將整串截為兩段,則修顯者不適用,修密者亦不適用,豈非可惜之至哉!修淨土者,顯密兼修,最有把握,所謂萬修萬人去也

問:修西方淨土與修其他佛土,有無難易處之別?

答:諸佛均普度眾生,其功德相等,唯阿彌陀佛為誓願最為特別之佛,觀世音菩薩為菩提心甚大之慈悲菩薩。凡修西方淨土者,除弑師父大逆不道,與已皈依三寶或皈依四寶之人,忽又叛教改修外道毀謗正法者,其業障太重,阿彌陀佛不能救度外,其余縱屬十惡之人,只要誠求忏悔,一心求佛,便蒙接引觀世音菩薩之誓願,為我之一切功德,均普施於眾生,十方三世眾生一切業障苦惱,均歸我代受,眾生不成佛,我不成佛,眾生都成佛,我方成佛。凡求子、求財、求壽、求權、求福、求解除疾病苦厄危險災難、求往生、求證菩提,以及一切所求,無不如願成就故修密者,任修何佛為本尊,均須兼修西方淨土,因其他佛土,多賴自力,須修證至二地以上之菩薩果位,方可隨願自在往生,修淨土者,或多賴佛力,少賴自力,或少賴佛力,多賴自力,只要一心求佛,縱具縛凡夫,亦可蒙佛接引,帶業往生。如行者誓願往生毗盧遮那佛土(即中央金剛),或願往生其他佛土,若自力不能往生,可先往生西方淨土,後阿彌陀佛再按行者誓願,以佛力轉送於願生之佛土。行者如兼修淨土,賴佛力為階梯,任何佛土亦易往生,如不賴佛力專仗自力,則任何佛土亦難往生。

問:顯教法門修西方淨土者,照阿彌陀佛經所說,須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方可決定往生。但一般居士,世務憧憧,終日奔走,衣食不暇,且人命無常,一口氣不來,便成隔世。倘忽得急病,尚未能念到一心不亂程度,不知臨命終時,亦可往生否?

答:修淨土以信、願、行三字為主。“願”字是否懇切,尤為能往生與不能往生之重要關鍵。只要汝一心願去,毫無疑心,雖功德淺點,亦可往生。如誓願不堅,往生心不切,雖功德甚大,亦未必能往生。我講個譬喻汝聽:阿彌陀佛之慈悲願力,譬之為一大圓圈,行者之心,譬之為一條堅牢長繩,繩端還要系一鉤子,將此鉤確確實實鉤住大圓圈,不使活脫,則臨終時,無論何人,佛力一吸,便蒙接引往生矣。如行者之心,雖為一條長繩,但繩不堅牢,或繩端無鉤,鉤不住大圓圈,則功德再大,亦恐怕未必能往生。總之,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平等普度眾生,汝能往生與不能往生,只看汝是真願意去與不願意去為斷。

問:修顯教淨土者,命終時能否往生,以願去不願去為斷之理,已蒙上師開許,請問命終時,應如何發願,方可決定往生?

答:修顯教淨土者,臨命終時,對於一切事務,不管他亦不理他,亦不問自身四大分離痛苦不痛苦(平時念佛精進者命終時不痛苦),萬緣放下,一絲不掛,將心團結為一,不使散亂,一心觀想彌陀,求佛接引,如平時失足落海,求人援救,又如頭發著火,撲救頭燃之心一樣;更要有堅固往生之自信力,我自信一定能往生,一定能蒙佛接引,果能如此發願,無論何人一定往生。如稍存個恐怕自己功德不大,不能蒙佛接引之猶豫心、懷疑心,則一念之差,心力散亂,不能往生矣!學佛恰如打仗之理相同,決心不堅確者,往往功敗垂成,決心堅確不顧成敗者,終獲最後勝利。命終之頃,正如打仗者,判分勝負最後五分鐘之有決心與無決心耳!

顯密淨土差別之開示——諾那活佛

 

上一篇:淨空法師:著相修福,離相修功德
下一篇:湖心亭看雪客:當乞丐向你伸出手,你會給他錢嗎?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