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第四種是圓教。圓教所講的三谛圓融,圓修圓證。他看四谛法是“無作四谛”,這個到圓滿了。真妄一如,性相不二,這是心地真正清淨,自性般若智慧現前,你看到這個宇宙人生,跟別人看的確實不一樣。所謂是諸法實相,他見到了,一切諸法的真實相見到了。《心經》裡面告訴我們,“觀自在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行就是用,處事待人接物用什麼?用最深的智慧、最大的智慧,深般若波羅蜜就是甚深的智慧。觀察宇宙人生,他見到了五蘊皆空。這個世間一切萬事萬相,都是五蘊組合的,五蘊皆空就是萬法皆空。空是說的性,《金剛經》上,空講的是性,色講的是相,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性相一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理事不二。這是看到真相了。這是要很大的智慧就見到,圓教菩薩他見到了。
“集谛”,煩惱就是菩提,生死就是涅盤,生死跟涅盤是一不是二。我們凡夫看到是生死,圓教菩薩看到是涅盤;也就是凡夫看到是生滅,圓教菩薩眼睛裡面看的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滅,我們看到是有生有滅,他看到的真相不生不滅。這是一回什麼事情?他並沒有看錯,現在我們科學相當發達,對於佛經裡面所講這些境界,有某些部分確實提出很好的證明。科學家講物質不滅,我們這個身體是物質,死了是不是滅了?不滅。物質不滅,精神也不滅,不滅就是佛法裡頭講的涅盤的意思,涅盤就是不生不滅。所以圓教菩薩看一切法、一切現象,是緣聚緣散。大乘佛法非常重視緣生,一切法是因緣生的,緣聚就有,緣散就滅。實際上緣聚也沒有,也不生,緣散亦非滅,這才把事實真相看出來了。
我們凡夫著相,不知道這裡頭道理。譬如我們這本書,書是什麼?許多紙張聚集在此地訂成一本,我們叫它書;這是這麼多紙張聚集,書相現前了。我們把它拆開,一張一張分散,書沒有了,書滅了,其實沒有滅。諸位從這個比喻上去體會,聚起來有沒有書?聚起來書沒有生,把它拆開散掉,書也沒有失掉,現象不過是緣聚緣散而已,怎麼在這裡頭執著這個相?執著什麼?執著那個書的相,執著這個生滅相。這個執著是錯誤的,叫妄想、執著,是錯誤的。所有一切法都是沒有生滅,《金剛經》講到大,講到世界,世界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叫“一合相”。“合”是組合、聚合,“一”就是我們今天講基本的物質,科學家叫它粒子,佛經上的名詞叫“微塵”,是微塵集聚的,基本的物質聚合組成的這麼一個世界。聚起來現這個相,散開來就沒有這個相,正在聚的時候也沒有這個相,散開來的時候,這個相怎麼可以說相有生滅?這是事實,我們細細去體會,能夠明白幾分。然後對於一切事相,我們就不會執著了。知道這個現象實在沒有生滅,相沒有生滅,我們的精神、心性沒有生滅。
真正達到像大菩薩們這個境界,神通示現,像《普門品》裡面講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他為什麼能現身?因為他對於事實真相完全了解,完全明白,明白之後你就能控制宇宙,那你就得大自在。所以說控制環境,可以隨心所欲的組成這個現象;不用這個現象,立刻就分散,緣就散掉了。緣聚緣散,他能夠自在的控制,這就叫做神通變化,神通變化的道理就在此地。我們想想這個道理是講得通的,對於神通變化這個事情,我們就會相信了。為什麼?它有理,理上講得通。現在科學上的名詞,叫能與質的互相轉變,就是這個道理。質就是物質,能量可以變成物質,物質可以變成能量。能量是空,物質是有,空可以變成有,有也可以變成空,空有不二。但是科學家今天所說的,能跟質是一個事情,這個能是質之能,質是能之質,這是科學發現了。還有一個,科學還沒有發現,還沒有講到。這是給你講物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物質,沒有說到精神,那個心能超過了質能。為什麼菩薩神通廣大變化自在?是用心能來操縱質能。我們今天雖然曉得這個原理,不知道怎麼變法。變法的原理在哪裡?在心能。所以甚深的禅定當中能夠得神通,甚深的禅定是什麼?禅定是心能。心能可以能夠支配質能,可以隨心所欲的變化質能。很遺憾科學家沒有學佛,如果學佛的話,可能這個科學還要突飛猛進,使一切不可思議,不能做到的,統統都能夠變現出來,都能夠做到。今天科學家還是在質能這個范圍,沒有能夠突破到心能。
說到道,它是偏邪皆中正,無道可修,修而無修,無修而修。“滅谛”,生死即涅盤,無證而證,證而無證。淨宗學人裡面如果是圓教的根性,他會偏在“無作四谛”,這就是圓教道品。由此可知,淨土宗藏、通、別、圓,這是代表各種不同的根性,各種不同的層次,它統統都包括了。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廣大,圓滿的包括所有一切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