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七菩提分略說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摘自淨空法師《阿彌陀經要解講記》

  ‘七菩提分,亦名七覺分’。“菩提”是梵語,翻成中文是覺悟的意思。“七”是數字,一共有七個項目。這一段對我們修學來說也非常重要,它的作用是防止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所發生的一些障礙。

  ‘智慧觀諸法時,善能簡別真偽,不謬取諸虛偽法,名擇法覺分。’智慧從哪裡來的?諸位一定要曉得,五根最後一個是智慧,五力最後一個也是智慧,這個智慧就是從根、力裡面產生。由此可知,如果沒有根、沒有力,你就沒有這個能力來區分一切法的真妄。說一個真妄,這裡面包括得很多,像邪正、是非、善惡、偏圓,都在這個意思當中。必須有真實的智慧,他才能夠觀察,才能夠簡別,我們應該要修學哪一種法門。對於法固然要用智慧觀察,對自己的根性,同樣也要用智慧觀察,決定不是感情用事,人家學什麼,我要跟著學什麼。人家學得有成就,我們跟的人未必有成就。原因就是“法”未必能契合自己的根性,這是必須要知道的。所以這個地方講的智慧,他不用別的,特別用“菩提”這個字樣,是非常有道理的,使我們不至於發生誤會。

  “諸法”是一切法,這裡面不僅是包括出世間法,連世間法也包括在其中。三十七道品,前面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我們好懂,也容易修學。這個地方就難懂,也難學了。原因在哪裡?就是我們沒有真實的智慧,一切諸法真妄邪正很不容易辨別。因此,往往我們選擇法門就選錯了。選錯了,對於我們損失很大,至少我們的時間、精力都浪費了。如果覺悟得快,回頭得快,那還算相當幸運;假如是執迷不悟,不知道回頭,那這一生都空過了,一生都不會有成就。由此可知,這個關鍵實在是非常之大。沒有智慧,如果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他也能成就。有善根的人他能信,有福德的人他肯修,所謂是老實忠厚人,這種人容易成就。特別是淨宗這個法門,自古至今念佛往生的,一大半以上都是憑著善根福德而成就的;也就是說,他心地真誠、恭敬,聽到這個法門,雖然他沒有深入去了解、去研究,但是他相信聖言量,相信佛菩薩不會騙人,相信這些祖師大德也不會騙人,教我念這句阿彌陀佛,我就老實念。“老實”就是成功的秘訣。說到知識分子,那就麻煩多了。知識分子一定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沒有搞清楚,他不能完全相信,也不可能認真的去修學。所以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余會,對象實在講都是知識分子,這是最難度的一群人。顯示出佛的大慈大悲,不厭其煩詳細來解釋,幫助這些人破迷開悟,幫助這些人建立信心。

  擇法的能力來自二個根源,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善根福德。這是第一,擇法。以智慧觀察世間,了解世法的真相,我們在這個世間就不至於浪費太多的精力、太多的時間,去做一些不相干的事情。因為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佛法講是造業,造業後面必定有果報。你造善業在三善道輪回,造惡業是三惡道輪回,總而言之一句話,是造六道輪回之業,這個錯了,大錯特錯!佛教我們斷惡修善,那個善不是善惡之善,善惡是相對的,兩邊都離掉了,那就叫真善。諸位想想,兩邊都離掉了,六道就沒有了,這才能超越三界,所以它不是一個善惡的善。這是我們必須要把它搞清楚的,要明白它。

  在實際生活當中我們要怎樣做?確實在我們意識裡面有善的念頭,有惡的念頭,善惡念確實是相對的;而在實際生活當中,確實有好事、有壞事,這個善事、惡事也是相對的。我們斷惡修善究竟從哪裡下手?理離不開事,事也離不開理,實際上下手還就是我們身心的造作。身心造作總落在兩邊,如何兩邊都離開?那就是佛法裡面講的“三輪體空”。兩邊都離開了;換句話說,斷惡修善都不可以執著,都不可以有這個意念。有意念就是你有執著了。可是我們最初的下手功夫,還是要從這些事相上、執著上做起。這就是先斷三惡道,再修三善道,再進一步,三善道也捨棄了。縱然做一切善事,利益眾生,利益社會,自己心地清淨,就像沒有做一樁事情完全一樣,所以這個心裡頭不落印象。世間人做好事要居功、邀功;做了惡事要推卸責任,那罪過就更大了。這個都是著相,落在兩邊裡面。佛教給我們是不落在善惡兩邊,這就是真善。所以這個世間好事,我們要做,要盡心盡力去做;可是做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清淨心,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裡,放在心裡你的心就不清淨。我們今天要修清淨心,修一心不亂,我還做了多少多少好事,不知道有起了多少念頭、多少心,就不是一心。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你這心裡頭拉裡拉雜的東西裝得太多,這是錯誤的,那就不是真善。真正的善是本來無一物,善惡統統沒有,統統都離開,這才是真善。……

  ‘精進修諸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進覺分’。“精”就是純而不雜,“進”就是進步不退轉,不退就是進。當然,我們的精進一定是要在佛法上求覺,一定是要在淨念上,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是真精進。都攝六根,怎麼攝法?實在說,六根就像佛在《楞嚴經》上所說的“六根門頭”,是內外交通的一個管道。主要的是意識心,主要是意識。因為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相宗經典裡面講得很清楚,它的作用只是“了別”。就好像照相機一樣,我們眼像照相鏡頭,打開之後外面境界就照得清清楚楚,明了,它沒有分別。誰去分別?不分別,不造業。了別好,了別是覺。第六意識在裡頭分別,分別善惡,分別好丑,這個事情麻煩,所以它起了作用。我們收攝六根,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意根。我們眼不是叫你不見,眼當然要見。見怎麼樣?見不要分別,不要執著。在一切法裡頭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你所見的這個境界是平等的境界,這叫真平等。這就是都攝六根。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乃至於意知法,意根是對法,真正在境界裡頭去學,修就是修學。學什麼?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諸位要曉得,真正能夠做到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你就得定,你的心就定了。外面六塵境界,你也看得清楚,你也聽得清楚,樣樣都清楚,那是慧。一切明了那是慧,心是定的,外面樣樣清楚這是智慧,這叫定慧等學。……

  所以不管說多少法門,佛講《華嚴》,最後念佛;佛說《法華》,最後也念佛;乃至於性相各宗,歸根結柢統統念阿彌陀佛。在中國禅宗那麼樣的盛行,我們看《禅門日誦》,就是禅宗用的課誦本,他晚上也念《阿彌陀經》,念阿彌陀佛。這是祖師大德們真正明白了,真正透徹這個事實的真相,所以沒有不念佛的。凡是學佛,不願意念佛求生淨土的,這是祖師說的話,“他的佛法沒通!”換句話說,沒有真正明了,如果真的通達明了,沒有一個不念佛求生淨土的,這些都是事實。所以他才“精進修諸道法,善能覺了”。“善”,不是他去研究,不是他去思惟,不是!他是從修學功夫裡面悟出來的,那叫善,是自己親身體驗出來的,覺悟了。所以我們讀經,每讀一遍多少都有一點悟處,只要你恭恭敬敬的念。心浮氣躁,要趕時間,趕功課,那個沒用處,那個不會有悟處。心要清淨,心要恭敬,會有悟處,遍遍都有悟處;換句話說,你每天讀經,每天都有悟處。這個悟處不要去記,那就是毛病了,那就變成障礙。這段經文起先不懂,聽講也聽不懂,這一下,一念它意思出來了,趕緊把它記下來,這是錯誤的,不需要。根本不需要去記,忘掉,忘掉隨它忘掉,過兩天它又有悟處,而且是愈悟感深入,何必去記它?記它就打妄想,起了妄念,根本就用不著。這叫“善能覺了”,這叫善。……

  所以凡是無益的苦行,沒有必要,不必要修。即使持名念佛,蕅益大師也給我們說得很明白,也不在乎一天念多少佛號,而是在乎功夫之淺深。所謂是功夫的淺深,就是我們念得相應不相應。什麼叫做相應?我們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信願行,這一句佛號裡面圓滿具足信願行就相應。如果這個佛號裡面信願行不足,你一天念得再多都不相應,這是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解釋,大家也很容易明白。常勤心在真法中行,這叫精進覺分。……

  ‘若心得法喜,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覺分’。法喜,這是要功夫。功夫愈深,歡喜心自自然然生出來,人在修學當中能有喜悅的心,他修學的精神就飽滿了。法喜不但在佛法裡面有,世間正法裡頭也有,孔夫子在《論語》第一句,《論語》是學生們編的,不是他自己寫的,學生們他們的見解能把這一句放在這部書的最前面,可見這句話非常重要。“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悅)就是法喜,這個歡喜不是由外面境界刺激而來的,是從內心裡面生出來的,所以叫悅。喜跟悅,它還是兩個意思,悅是內心發出來,喜是外面境界刺激過來的。但是在佛法裡面講“法喜”,跟悅是一個意思,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來的叫“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那是外境,那是外面的境界,那是樂。悅就是佛法講的法喜,是從內心裡面生起的。這功夫深,你以真誠恭敬心讀經,每一遍有悟處,這個悟處就是法喜,就能生歡喜心,然後這個力量使你精進不懈,使你百讀不厭,永遠都不厭,那就是你遍遍都有悟處。跟這個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譬如學校的老師,教一年級國文的老師,每年都用這個課本,每一年都是那一份講義,他那一份講義可以用一輩子,為什麼?沒有新的意思出來。所以就有疲厭,有疲倦,有厭倦。不像佛法,不像經典,不要說佛經,儒家的經典《四書》,在從前,小朋友七、八歲上學老師就叫他念,念到七、八十歲胡須都白了,他每天還搖頭晃腦在念,念得還津津有味,那就是這個書裡頭意味無窮。你每年去讀它體會不一樣,所以他才願意去讀,沒有人督促他。學校有老師督促。沒有人督促,為什麼他歡喜,為什麼天天在讀誦,道理就在此地。所以他真的有領悟,真的能生歡喜心。古人常講“讀書樂”,那個樂就是因為他有法喜,他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是不深入的人,他嘗不到。這是人生真正的享受,決不是其它一切物質享受,或者是精神享受能跟它相比的。可以說這是最高的享受。你如果能得到,你這一生非常幸運,也是你真正有福,這是真實的幸福。

  這一句裡面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善能覺了此喜,不依顛倒之法而喜”。顛倒之法,顛倒也有層次。要以比較的方法來看,世間的正法,像中國儒家所選的這些經典,跟一般書籍來比,這些經論是正。世間法跟佛法來比,佛法是正,因為世間法的修學不能出三界。你要問他為什麼原因不能出三界?世間法修學的目標都不斷煩惱。儒家講求的是伏煩惱,沒有斷,它是伏,所以不能超越三界,不能超越輪回。小乘法跟大乘法比,大乘法是正,小乘法就是邪,這就是顛倒,我們佛法裡面講了義、不了義,就是這個意思。大乘佛法跟持名念佛相比,持名念佛則是純正,超越一切大乘法門。這個我們在講席裡面說過很多,不能不知道。唯有真正的明白,我們才會死心塌地,這一生當中就守這一部經,專修這個法門,那就決定不錯了。我們修學其它的法門,也都是變成無益的苦行,我們將精力、時間都浪費在那個地方,都變成沒有意義,沒有利益。所以一定要專,一定要精。蓮池大師就說絕了,“持名念佛是正行,持名念佛也是助行”。淨宗常說正助雙修,他正助都是一句名號,這個真的是教我們“專”到了極處。這個法門得到實在是不容易,古德常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我們今天遇到了,怎麼不歡喜?遇到了,認真的修學,你會愈學愈歡喜,愈學領悟得愈深。愈學,你對於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信心愈真切,隨著你功夫去增進。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除”跟底下的“捨”,意思好像是相同,其實最簡單的區別方法,除是除內裡面的,捨是捨外面境界的,這就很容易辨別了。所以這是諸見煩惱,“見”是指我們一切錯誤的見解,“煩惱”是我們錯誤的思想;就是我們今天所謂是,對人對事對物想法、看法錯了,這叫見思煩惱。一定要斷除,它是六道輪回的根本,它也是我們造業的淵源。人為什麼要造業?就是因為有這個東西他才會造業。這些東西排除掉,人就不造業,六道輪回也就沒有了,所以輪回是它變現出來的。我們世間一般人重視正確的思想,所謂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這就是講的思想跟見解。但是世間人所講的正邪,跟佛法講的邪正標准不一樣。世間人,實在說對於宇宙人生,無論是哲學、科學、宗教,一直到今天都還在摸索、在探討,事實真相沒有見到。我們要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原因在我們用的方法錯誤。世間人用什麼方法?用思惟、用思考、用研究,用這些方法;換句話說,用的是心意識。用意識,這是決定見不到真相。佛法為什麼見到真相?佛法它用的方法,它不用意識,心意識都不用,於是真相大白。這個心意識都不用,就是定慧,他用這個方法。所以,一個人見到真相,一個人是永遠見不到真相,雖然他很想見真相,他見不到。佛法的標准跟世法的標准就不相同,佛教給我們,你能把這些東西捨掉,你心就清淨,就得定,宇宙人生的真相你自然就明了。

  我們今天煩惱在,見思煩惱在,只是從經典上聽佛說的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是聽說的,不是自己親自見到的。佛法最殊勝之處,最令人佩服的地方,那就是佛不是叫我們相信他,佛是叫我們自己親證。他說出來了,他把他的這個方法教給我們,我們用這個方法,看看我們所親證的,跟他講的一樣不一樣?他見到了,我們定慧要得到,我們也見到了。昨天跟諸位說“一經通一切經通”,為什麼會通?你也見到了。佛見到說出來的,你也見到了,你見的跟佛見的是一樣的,那佛講的,你怎麼會不懂?佛所說的就是自己所說的,自己所見、所聞、所說,就是諸佛如來所說的,沒有兩樣。所以這個東西是障礙,障礙了我們本性本有的智慧德能。德能就是親自見到宇宙人生真相,這個能力是被錯誤的思想見解給障礙住。這個東西必須要斷除,這個東西斷除之後,我們真正的善根就現前,五根就真的現前了。有這些障礙在,我們的信心沒扎根。聽聽這個人這個說法,聽聽那個人那個說法,心裡就會動搖了。為什麼會動搖?信沒有根。你這個妄想雜念還存在,對於一切言論,沒有能力判斷,沒有能力辨別,才會產生這些現象。所以,一定要把煩惱除掉。

  ‘若斷除諸見煩惱之時,善能覺了,除諸虛偽,不損真正善根,名除覺分。’這是“七覺支”的第四。除跟捨意思很接近,它的內容,除是對內,捨是對外,這樣子區別就比較容易。“諸見煩惱”四字,就是一般經論上所說的“見思煩惱”,也叫做“見思惑”,惑是迷惑;這是煩惱的總稱,也是佛給我們說的,三界六道的根源。六道輪回從哪裡來的﹖佛告訴我們,是從見思煩惱裡面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這個東西沒有了,見思煩惱要是斷掉,六道輪回也沒有了。正如同永嘉大師所謂“覺後空空無大千”,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換句話說,你有迷惑,就好像在作夢,惑沒有了就覺悟了。這是常說的“人生如夢”,整個六道說穿了,也就是一個夢境而已,不過它的延續時間長一點而已。

  “見”是錯誤的看法。第一、“身見”。一般人總執著身是我。這五種,第一個執著身,這就是五種錯誤的觀念。佛經面講“我”字這個定義,細說很多,通常說得最普遍的,就是有主宰、自在的意思,這兩個意思最普遍。試問問,我們自己能不能做得了主宰?在這個身裡面,確實找不到主宰,不但身裡頭找不到主宰,心也找不到主宰。由此可知,身、心確確實實是虛妄的。如果自己能夠做得了主宰,諸位想想看,誰願意老,誰願意生病,誰願意死?換句話說,生老病死我們就做不了主,哪來的主宰?主宰沒有了,自在就更不用談了。我們現在日子過得很苦,哪來的自在!所以,實在沒有我。沒有我,自己以為有我,這個觀念就錯誤,這個見解就錯誤,這叫做“身見”。執著這個身是我,是錯誤的。身既然不是我,它是什麼?說實在話,它是“我所”,它不是“我”。我所就是我所有的,譬如這個房子,房子是你所有的,衣服是我所有的,身體也是我所有的,不是我,我們常講這是身外之物。實際上我有沒有?有。有“真我”,那個“真我”是真正主宰,真正自在。什麼時候你才把那個“我”找到?大乘佛法常講“明心見性”。那個真如本性就是真我,它能變現十法界依正莊嚴,它做主宰,它是能變。所以真我是本性,這個才是真我。沒有見性的人,雖然有真我,迷了!把我迷失了,把假的“我所有的”當作“我”,這個錯誤太大了。譬如這個衣服是我所有的,我把自己忘掉了,把衣服當作我,就跟這個例子差不多,這是個很胡塗的人,把這所有的當作我。我們迷惑的時間太久,無始劫以來一直到現在並沒有覺悟,都把這個身當作我,所以帶來許許多多的痛苦。錯認了!

  第二、“邊見”。邊是兩邊,凡夫所有見解都是執著在兩邊,兩邊就是相對的。有我就有別人,有自就有他。它都有個對面。有大就有小,有長就有短,有生就有死,總是有個相對的觀念,沒有辦法超越這個邊際,這也是錯誤的見解。在佛法實在講,也沒有辦法離開相對,離開相對沒辦法說法,比方佛法說凡夫、說聖,凡聖就是相對的,眾生跟佛也是相對的,世間跟出世間意思相對的。所以佛教我們,佛是用這個方法做為教學的手段,你可不能執著,你一執著就錯了。執著是什麼?落在邊見裡頭,雖然學佛還落在邊見裡頭,你想想看你怎麼能斷見思煩惱?要怎樣才不落在邊見裡面?佛給我們說得好,教我們“離言說相”,不要執著言語;“離名字相”,所有這些名詞術語不要執著;“離心緣相”,心裡頭不要去胡思亂想,那就不落在邊見裡頭。所以佛說法,說而無說,不落在邊見裡頭。說、無說是兩邊,聽、無聽也是兩邊。“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兩邊都不落;“說而無說,無說而說”,說法的人也是兩邊都不執著。不得已說一個“中道”,如果你又執著中道,中道跟兩邊又對立,這就麻煩了。所以佛法要我們領悟,決定不能夠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

  第三、“見取見”,第四、“戒取見”,這兩個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講的“成見”。說某人成見很深,你有了成見,就先入為主,自己有了一個標准,你見到、聽到都會拿這個標准來衡量,這個標准是錯誤的。怎麼知道標准是錯誤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哪來的標准!佛說得好,真妄沒有標准,邪正也沒有標准,善惡是非都沒有標准,你怎麼可以執著一個標准來衡量?所謂標准是臨時假設的一個現象,在此時此地適用,換一個時間,換一個空間,它就不適用。這種情形,我們現在比較容易懂,譬如時間,我們這個地方現在是十點半,離開這個地方,我們飛行一、兩個小時,就知道有時差了。那個地方現在時間跟我們這裡不一樣,拿我們這個時間標准到那裡去不適用。可見得,這個標准只能在這個地區、這個時候適用,過了這個地區、這個時候,它就不適用,所有一切標准都是臨時建立的。

  我們今天學佛,我們的目的是要“明心見性”,心性裡面可不能有標准,有了標准決定見不到心性。所以拿世間法去學佛法,是決定得不到佛法的。一定要離開一切世間法,那佛法也就不必學了,佛法就在面前。離開妄就是真,不要再去找真,找真,你又立一個標准,那就又錯了,沒有真。沒有真,就是真。所以見取見,它為什麼說成見有兩種?一個是果上的,一個是因上的。“見取見”它講的是果上的,這是因;換句話說,一個是我們把果報看錯了,一個是講修因看錯了。佛在經上為我們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從這個例子上能夠體會。古時候印度的外道,印度外道修行,說實在話,比我們現在所見到的,在西方常見的基督教、天主教,乃至於伊斯蘭教、猶太教,比他們的確高明。為什麼?印度外教都修定,都有相當的定功。我們知道定能發神通,人修定的時候能夠得“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看你這個定功的淺深,能力大小,大不相同。他在定中看到耕田的牛,牛死了,牠這個靈魂生天,他在定中親眼看到的。人死了墮三途,牛死了生天,他看到這樁事,於是他就誤會了,牛會生天,我們學牛,我們將來也就會生天。這叫什麼?持牛戒。他去幫人耕田,他也去吃青草,這是我們前面講的無益的苦行,這是他錯了。他不知道作牛是果報,死了以後牠能夠生天,是牠過去生中累積的善業,是那個因緣生天的,絕對不是作牛的這一生有什麼功德可以生天,這就產生很大的誤會。所以印度奇奇怪怪這些戒律,它的來由都是他在定中親眼見到的,這是誤會,這是錯誤的見解。這叫非因計因,生天不是這個因,他以為是這個因。

  再講到果報,定功深的人見到天上果報殊勝,壽命長遠,以為天上就是永生。我們這邊宗教稱永生,在印度一般宗教稱涅盤。佛家涅盤的意思,就相當於基督教裡面講的永生,那個意思很接近。“涅盤”翻成中國意思就是“不滅”,不滅就是永生,所以這個意思很接近。其實他的功夫並不到家,天人壽命雖然長,縱然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到時候他還要墮落。不但這些修定的人見不到,即使生到四禅天、四空天的人,他們也產生錯誤的觀念,認為他已經證大涅盤,已經不生不滅。到後來還要墮落,於是對於傳說當中佛講的不生不滅就懷疑,就毀謗。這個毀謗,謗法!謗法的罪過墮落得很重,所以生天不是真正的果,誤會認為是真實的果報,這叫非果計果;不是真實的果報,誤會以為它是究竟的果報。所以三界當中決定沒有真實的,包括四禅天、四空天,都不是真實,都不是究竟,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大乘學人為什麼他不願意生天,道理就在此地。生天白白浪費了許多的時間,浪費自己修行的功夫,到頭來依舊還要輪轉。

  除了上面四種錯誤的見解之外,所有一切其它的錯誤見解都叫做“邪見”,用這個統統包括了。這五種叫“諸見”,諸見是把它歸納成五大類,這五大類叫見惑。煩惱是思惑,就是錯誤的想法,你想錯了。這裡面也有五大類,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貪、瞋、癡、慢、疑;慢是傲慢,疑是懷疑,這個懷疑是專指對於諸佛菩薩聖教的懷疑,不是指其它的懷疑。尤其是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給我們指點的淨宗法門,信願念佛,求生淨土。蕅益大師前面講得好,這的確是諸佛如來真實教誨,我們對這個產生懷疑,那實在是非常大的錯誤。這是五種錯誤的思想,貪、瞋、癡、慢、疑。合起來叫見思惑,也叫見思煩惱,就是此地所講的“諸見煩惱”。這都是我們內在的,不是外面的,我們要把它斷除。說斷除,實在講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了。小乘人專在這上做功夫,釋迦牟尼佛比喻他們修學的困難,“如斷四十裡截流”,截流就是很大的瀑布,這瀑布多大?四十裡,我們世界上沒發現這麼大的瀑布,四十裡這麼長的瀑布,沒有發現過。這樣大的瀑布,你把它攔阻起來,叫它不流,這是比喻小乘人斷見思煩惱的艱難,真正不容易。經上告訴我們,從初果,初果就是見惑斷掉了,思惑還沒斷。見惑斷掉了,就是這五種斷掉了,證小乘初果須陀洹,那就很不容易,很難。這個錯誤的見解沒有了,還留著有錯誤的思想,從證得初果這天起,天上人間七次往返,才能把這個思惑斷掉。這兩種錯誤,斷見解比較容易,斷思想難。這個思想,所謂是藕斷絲連,很難斷。天上人間七次往來,人間壽命不長,天上壽命長,七次往來,諸位想想,這是多麼長的時間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

  經典裡面也常常說,我們修行成佛時間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從哪一天算?從斷見惑那一天開始算。因為見惑一斷,一般講這就是聖人,就不是凡夫;雖然沒有出三界,但是他決定不墮三惡道。小乘初果叫入流,“須陀洹”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入流,入聖人之流,他不會墮三惡道。沒證果之前,他是人天兩道,不會落三惡道。所以從這一天算起,要經歷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夠成佛。成佛就是禅家講的見性,明心見性。從這個地方我們也能夠體會到,小乘人修行的方法確實很笨拙,不是一個聰明的方法,要吃這麼多苦頭,要用這麼長的時間,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他是有意在做,所以小乘不如大乘。大乘的方法巧妙,因此修學的時間縮短,不需要那麼長,大乘比小乘巧妙。大乘裡面禅宗尤其巧妙,超過其它大乘的法門。禅宗雖然巧,也得要有巧人才能夠修學,不是一般人能夠修學的。這就是所謂上根利智,他才信,普通根性的人他不信,他沒有能力修學這個法門,因此就遠不如淨宗。淨宗的修學,一定要依據《無量壽經》跟《彌陀經》講的這些理論。《彌陀經》,我們從經文裡頭很難看得懂,但是蓮池大師的《疏鈔》跟蕅益大師的《要解》,我們得這兩位善知識的引導,接受他們的教誨,我們對於《彌陀經》的義理可以明白個幾分。依照這個理論、依照這個方法老實念佛,只要念佛功夫深,禅宗裡面所說的境界我們也能得到。換句話說,他們用參究的方法,我們用一心專念的方法,一心專念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但是參究的方法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可是效果境界完全相同。這是淨宗又勝於禅宗之處。

  底下這兩句話非常要緊,當我們斷除諸見煩惱的時候,善能覺了。這個關鍵就是“善”,非常的善巧,他覺悟到除諸虛偽,並不損壞真正的善根。善根,世法善根是無貪、無瞋、無癡,叫“三善根”。三善根是世間法,假如我們把諸見煩惱都除掉,這個貪瞋癡沒有了,世間壞事當然不做了,好事也不做了。你的善根就損壞了。那就又錯了。這個路子又走偏掉。不能損壞三善根;換句話說,世出世法裡面的斷惡修善天天還在做。沒有惡了,沒有惡故意做一點惡;沒有善了,故意修一點善,做什麼?這是游戲神通,做給那些迷惑顛倒還沒有覺悟的人看,表演給他們看。什麼意思?幫助他們覺悟,啟發他們覺悟。這就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在自己真的清淨,諸見煩惱斷干淨了,可是在生活中照常還在做,還在表演,這個就是善能覺了。“善”是善巧方便。這是空有兩邊都不墮,真正是自利利他,自利是無作,利他是有作。作而無作,作是利他,無作是自利。這個我們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白。不是說學佛之後什麼事都不要做了,那完全消極了,這個就把佛法破壞了。這樣消極,這個佛法在世間沒有意義,沒有價值,必然被社會所唾棄。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佛法永遠是積極的,永遠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菩薩善根就是“精進”,三善根是世間的,精進是出世間善根。出世間的善根只有這一條“精進”,勇猛精進,不疲不厭,無有疲厭,永遠在精進,所以不損害真正的善根。

  “除諸虛偽”,這句我們也不能夠疏忽。凡是一切個人的欲望、享受,所謂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統統是虛偽的。世間人斷惡修善,他有目的,如果沒有目的,沒有利益可圖,他就不會去做了。佛告訴我們,這些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佛菩薩利益一切眾生沒有企圖,絕對沒有個人的得失利害在其中,因為得失利害是假的。這是佛菩薩跟我們凡夫不相同的地方。經上常說,“諸佛菩薩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悲”是拔苦的意思,看到眾生有苦難,幫助他解決,這叫悲。“慈”是與樂,給與眾生安樂,幫助他得安樂,這叫慈。慈悲加個“大”字,就是沒有條件的,無條件才叫做大,有條件就不能稱為大慈大悲。我們凡夫幫助別人多少都還有條件,不像佛菩薩完全是無條件的。我們在此地可以用這個來解釋,一切有條件的就是虛偽,要把這些統統除掉。換句話說,我們喜歡的人,我們要幫助他;我們不喜歡的人,我們也要幫助他;對我們善意的人,我們要幫助他,甚至於對我們有惡意要害我們的人,我們也要幫助他。沒有條件的,一視同仁,一律平等,這叫大慈大悲。這個才不損真正的善根,這叫“除”。

  ‘若捨所見念著境時,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永不追憶,名捨覺分’。捨,是對外境的,是對外面來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講身外之物。身外之物要放下,內要放下見思煩惱,外要放下五欲六塵。捨就是捨五欲六塵,要捨名聞利養,叫所見念著境時。境是境界,經上把境界歸納,我們五根所對的,眼所見的統統叫做“色”,佛經裡面色的意思是很廣泛,眼能夠見的都用這一個代名詞,全部都包括了。耳所聽的都叫做“聲”,鼻所聞的都叫做“香”,用這一個代名詞。香,臭也包括在這一個字裡頭,就用一個代名詞。乃至於意,“意”是我們念頭,念頭所對叫“法”。六根對六塵,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外面色、聲、香、味、觸、法,對外面六大類的境界。這六大類的境界是虛幻不實的,換句話說,它不是真實的存在。佛法裡面凡是講到真實,它的意思就是永遠存在、不會改變,這是真實的。如果它會改變,那就是假的,就不是真實的。

  我們人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它時時刻刻在起變化,這就不是真實的。一切萬物也是如此,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天親大士將一切法歸納成一百大類,稱為“百法”。相宗有個入門的小冊子,叫《百法明門論》,這是法相宗入門的。對於這一百類的法,你要明了,你要明白,這叫“百法明門”。你明白了,你就可以入大乘之門,那是大乘入門的一本書。這一百大類裡面又分成兩大類,“有為法”跟“無為法”。所謂“有為法”就是有生有滅的,就是生滅法,“無為法”就是沒有生滅的。無為法有六種,有為法有九十四種。九十四種包括心法、心所法、色法,換句話說,整個宇宙人生都包括在其中了。無為法裡面第一個是“虛空無為”。虛空,好像自古至今沒有改變,老樣子,它沒有起什麼變化,虛空是無為的。現在在我們這個感觸當中,只能夠見到虛空是無為的,除虛空之外,哪一樣東西不變?都在變化,變化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既然不是真的,你就決定不能執著。你執著,就叫自找煩惱,煩惱本來沒有,是你自己找的。你自己不找,哪來的煩惱!煩惱,實實在在講,就是從妄想、執著裡面生出來的。人要是把妄想、執著破除,你就永遠都沒有煩惱了,你的心才會得清淨,得自在。這是講我們“所見念著境時”,著重在這個“執著”,你執著境界的時候,“善能覺了所捨之境虛偽不實”,這個境界不是真的。

  既然曉得它不是真的,也應當要知其所以然,你才會真正把它放下。那就是這些境界從哪裡來的?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這些境界不但我們眼前所見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我們真心本性的相分。本性是能變,相分是所變,由此可知,能變是真的,所變是假的。所變是“假有”,佛經裡面也叫“妙有”。能變是“真空”,本性是真空。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心性裡頭什麼都沒有,但是它能夠變現一切法,它能夠變現,它能夠現相分,能夠現相。所以本性是體,相分是現象,是這麼來的。《華嚴》為我們說的,這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相裡頭會有變化,為什麼有變化?識所起的作用。“識”是什麼?分別、執著。譬如本性現相,這個相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為什麼又變成六道輪回?是你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見思的分別執著,變現出六道輪回。由此可知,不但六道輪回是自己本性變現之物,十方無量無邊諸佛世界、一切諸佛菩薩,也是我們自性變現之物。不要只聽說“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我們此地何嘗不是“唯心穢土,自性釋迦”?一樣的道理。離開心性,無有一法可得。這是善能覺了,把這個事情統統搞清楚、搞明白了。

  何況佛在經上更明白的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句開示實在是了不起。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心想什麼就變什麼,這才是真正的主宰。大多數人死了為什麼墮三惡道,我們這才恍然大悟!他想貪,貪是餓鬼,他就墮鬼道;他想瞋,瞋是地獄,他就墮地獄;他想癡,癡是邪正、善惡、是非、利害都辨不清楚,胡裡胡塗,這就是畜生道。念佛想佛,他怎麼不成佛?念天想天,他會生天。基督教、天主教講生天堂,我們同意點頭,真的不是假的。但是他真的念天想天才能夠生天,打著天的招牌還想貪瞋癡,那不行。我們念佛也是一樣,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心裡也想貪瞋癡,三惡道還是有分,西方極樂世界去不了。一切法從心想生,這個道理搞清楚了,事實真相搞明白了,我們就會一切放下,死心塌地念這句阿彌陀佛。我們自家的事情,自己這一生真的能夠超越三界,一生作佛。對於別人隨緣隨分,盡心盡力幫助別人開悟,幫助別人離苦得樂,這是發自於大慈悲心,並沒有什麼條件,也就是我們本分上應當要做的。為什麼?一切眾生與我同體,同體大悲,這裡面產生的無緣大慈,這個慈悲就像父母愛護子女一樣,無條件的。“永不追憶”,捨離開了,永遠不取,沒有後悔,也不要去想它,這叫“捨覺分”;這是真正放下了,真正能捨了。

  ‘若發諸禅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禅虛假,不生愛見妄想,名定覺分。’做功夫,前面這兩種要做到有真實效果一定得禅定。因為“除覺分”是內心清淨,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捨覺分”是決定不會被外面境界所動,可見得這個定自然就現前,禅定就現前了。定的淺深,實在講就看你前面除捨功夫的深淺。你除捨功夫深,你的定功也深。定現前的時候,要知道這個禅定不是我們究竟的目標,它是我們中程的目標,是中途站。而且禅定淺深層次無量無邊,萬不可以得少為足。得一點禅定,有一點小通現前,就覺得很了不起,炫耀於人,那就大錯特錯。所以禅定現前也不能夠執著,也要把它放下,不生愛見妄想。世間禅定,我們講的“四禅八定”,它為什麼不能夠達到九次第定,不能證得阿羅漢,不能超越三界?他的病根就是愛見妄想。他對定中的境界非常喜歡,就安住在裡面。妄見是以為甚深的禅定就是佛所講的般涅盤,他誤解了,以為自己證入大涅盤。這是他的妄想,完全看錯了。我們要曉得,如果不生愛見妄想,這個禅定就生智慧,因定開慧,就生智慧。得定而智慧不能現前,毛病就發生在這個地方,這些都是我們這一生當中修學過程可能會遇到的。

  念佛人念到功夫成片,就接近禅定,心地就清淨了,念到事一心不亂,就是禅定,這個時候決定不能生起愛見妄想,這句佛號要老實念,一直念下去,那就對了。常常想著諸佛菩薩,這就是我們要跟諸佛菩薩比,不要跟凡夫比。跟凡夫一比,自己貢高傲慢都起來了,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跟佛菩薩比我們還差得遠,才會勇猛精進,永遠保持自己謙虛,一切恭敬。這就是我們要拿上面的標准來看,不可以往下比。這是定覺分。

  ‘若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沒,當念用擇法精進喜三覺分以察起之。’這是說七菩提分,應用在我們平常修行的功夫上,如果用得很妥當,對於修學有很大的幫助。學人無論是學哪一個法門,任何宗派,這個毛病的現象總不外乎兩種。一種是昏沉,這一段講的,昏沉是提不起精神,打瞌睡。用功的時候,他就疲倦了,精神提不起來。這種現象我們看得很多,我們雖然不是參禅,念佛的時候也有這些現象,甚至於這種現象都發生在自己身上。當我們念佛,一止靜坐下來念的時候,念了沒多久就打瞌睡,佛號也忘掉了,這個現象叫做昏沉,就是此地所講的。功夫一定要保持“定慧均平”,定慧平等就沒有這個現象。定要是多了就昏沉,慧要是多了,這個慧不是講智慧,慧多了心裡頭浮躁,妄念七上八下,我不念佛、不靜坐的時候沒有這些妄念,一打坐妄念特別多,那就是慧多定少,用這兩個名詞來做代表。如果遇到昏沉的現象,我們就要選擇法門,擇法、精進、法喜,用這三個方法來調整。……

  ‘或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心浮動就是掉舉,心裡七上八下妄念很多,這是一個毛病。跟前面那個恰恰相反。當念用除捨定三覺分以攝持之,就采取這個方法,心裡妄念很多的時候,我們就要定下來,把念頭統統放下。妄念雖然有,放下就是根本不要理會它,隨它去就好了。不要想到我這個妄念這麼多,業障這麼重,愈想愈多,不想慢慢它就沒有了,自自然然就沒有了。昏沉、掉舉這兩種現象是很普遍的,自古以來每個修行人都有這個經過,我們遇到不要害怕,知道這是正常,這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作祟,只要不理它就好。把我們的精神、注意力,注意在佛號上,集中精神在佛號,這些事情不理它就好。這些功夫都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煉,不但在念佛堂,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都是我們修煉的場所。

  ‘調和適中,名念覺分。’調和適中,時時刻刻要懂得調和,要知道調整,就是自己的定慧要平等,時時刻刻注意這個,我們功夫才能夠延續不斷。真正做到不間斷、不夾雜,昏沉、掉舉都是夾雜的現象。雖然一時不能除盡,不怕!慢慢的去除,慢慢的去斷,不能夠操之過急。用功的人很多人失敗都是操之過急,欲速則不達,功夫要慢慢的進展,逐步的進展,不可以太勉強,不可以太快。總而言之一個大原則,就是我們修學一定要身心歡喜,身心舒暢。舒暢、歡喜,這就是修學的收獲。如果在現前得不到舒暢、歡喜,那就錯誤了。經上常講,修行是離苦得樂。愈學愈苦,這裡頭就有問題。愈學愈快樂,愈學心愈清淨,愈學煩惱愈少,智慧增長,這就對了,這就沒有錯誤了。如果與這個效果相反,我們就要認真去反省、去檢點,來改正,這就對了。

 

上一篇:淨空法師:五力略說
下一篇:淨空法師:八聖道分略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