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生氣的時候怎麼辦?摘錄幾則開示供養大家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如何克制憤怒與仇恨】 (大寶法王的一段開示)

    按:許多朋友特別容易生氣,乃至對他人產生仇恨,導致各種不可思議的惡果。若是佛門修行者,只要生一次氣,就能使以前修行的全部功德化為烏有(做了回向的除外)。那麼,如何做到不生氣,尤其是,如何做到不憤怒與仇恨呢?以下是第十七世大寶法王2005年6月25日在印度上密院的開示,希望能利益各位有緣。       觀音是愛與慈悲的化身。我們的內在已經具備了愛與慈悲的種子─愛自己以及他人!愛與慈悲之種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種,如果我們要對兩者加以區分的話,可以說仇恨是破壞性的,而仁愛則是能帶來利益的。

    有時候我們會從他人那裡感受到敵意,但如果我們反省一下就會發現其中必然會有原因。這裡有一個小故事:在西藏,有一位偉大的瑜伽士名叫密勒日巴,他受到西藏所有佛教學派的尊崇。密勒日巴的故事和印度著名的詩人蟻垤很相似。蟻垤在早年曾是一名專門搶劫朝聖者和旅行者的強盜,他的內心充滿憤怒,直到有一天蟻垤碰到了一位身無分文的瑜伽士(悉達)(注:梵文siddha,音譯『悉達』,既有成就的佛教修行者,或成就者),蟻垤試圖殺害這位瑜伽士。但最後,蟻垤與瑜伽士的相遇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注:在法王五月二十一日的開示中講到了這個故事)

    密勒日巴在他年輕時也曾犯下了許多惡行。密勒日巴出生在一個偏僻地區的富裕家庭,他的祖先很早就遷徙到這裡,並慢慢富裕起來,當地人並不樂於見到他們的成功,人們非常的妒忌他們。密勒日巴有一個妹妹,他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重病而去世了。密勒日巴父親的財產全部落入到他伯父的手裡,這些財產原本是應該在密勒日巴長大成人時交還給他的。

    關於這個故事有兩種說法,其中一個是說當時密勒日巴的母親只有27歲,他的伯父希望她能夠改嫁給他的兒子,但她卻不願意。因為她的拒絕,密勒日巴的伯父開始非常惡劣的對待她。密勒日巴一家只能得到極少的一點衣食,還經常遭到伯父一家的虐待,他們饑餓不堪還被迫要去做苦工。當密勒日巴長大成人可以管理父親留下的財產時,他的伯父卻不願意還給他。不幸的是,密勒日巴的母親是個天生心胸狹窄的人,無法原諒他的伯父,她希望能夠復仇,於是將密勒日巴送去學習黑巫術。經過諸多艱難困苦,密勒日巴成為了熟練的咒師並殺死了25個人。村莊裡的人們非常的難過,並因為密勒日巴的所作所為,人們由原來的同情轉變成反對他。

    我(注:法王噶瑪巴)對雙方都能夠理解,也明白為什麼他們會仇恨對方。但密勒日巴和他的伯父有著巨大的不同:他的伯父對密勒日巴始終懷著仇恨;而密勒日巴在殺死如此多人之後,出於悔恨和愧疚,他放棄了對伯父的仇恨。密勒日巴選擇了佛法的道路,開始接受和練習如何去愛所有眾生的修持,這樣一來他瞋恨的傾向就得到了徹底的消除。

    密勒日巴的母親去世後,他的妹妹仍然遭受著貧窮的折磨卻再也沒有理由去懷恨了。自從密勒日巴消除了他的仇恨,他伯父的態度也開始變得緩和。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們開始明白密勒日巴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做。在深深的自責下,密勒日巴也努力地去清除自己的罪行,並經歷了修行佛法的眾多困難。

    一日,密勒日巴的姑母前來祈求原諒。那天當她到來時,密勒日巴正在說法。她遠遠的就被看見了,密勒日巴和他的妹妹開始討論是否應該讓她進來。密勒日巴的妹妹說,這位姑母曾經給他們帶來了這麼多的痛苦,如果允許姑母進來的話,她就會離開。

    關於這一段也是有很多說法,其中一個說法是,密勒日巴很和藹地回答他的妹妹,說道:『如果你有別的事情,我會答應你離開,而且不讓姑母進來。』但是考慮了一小會,基於佛法的觀點,密勒日巴決定,不能捨棄他的姑母或者任何眾生,無論是親戚還是敵人,對所有眾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包括對他的姑母,也是一樣。所以,密勒日巴讓他的姑母進來,但他並沒有正面看她,而是隔著一塊屏風和她說話。一開始,密勒日巴很嚴厲的提醒他的姑母,當他和妹妹沒有食物的時候,她從來都沒來過,也沒有提供過任何食物,更不承認她是他們的姑母。

    當密勒日巴這樣說時(注:據《密勒日巴尊者傳》記載,密勒日巴當時是以道歌的形式唱出這段話的),她的姑母感到強烈的自責與後悔,並且由於她深深忏悔的力量,使她後來成為了密勒日巴傑出的弟子之一。

    這裡關鍵的部分是,即使有人對你非常的仇恨,對你來說最好的是:生起忍耐並在心中為他人創造一些空間。因此,與產生瞋恨相反,我們應該發展的是仁愛和慈悲。如果我們這樣去做,將有助於減少我們的敵意和他人心中的怒氣。畢竟,仁愛與慈悲是所有眾生心中,與生俱來的特質,我們必須珍惜這種特質。如果我們可以生起仁愛與慈悲,並一直延續,這將會給我們自身和他人都帶來極大的利益。

    但是如果我們持續以敵意和仇恨作為響應,那將會是非常有害並具有破壞性的,這會摧毀愛與慈悲的種子。

    假如一個人正在生氣,心中充滿憤怒,那就不要以憤怒相報復,而應該以利益他們的發心相對待。這些不僅僅是口頭上說的話而已,它們來自我的親身體驗。

    我是一個佛法小學生,我不能說已經證得圓滿,只是在很小及有限的方面我認識到了修持佛法的利益。當我經驗到憤怒,我明了外在因素是如何地激發我們的憤怒,然而對於那些令人生氣的外塵緣境,其實最好的對待方式即是「一笑置之」,如此我就不會被憤怒和那些外在因素所征服。我會試著不去把憤怒和外在因素看得太重。

    假如我們不能在憤怒的狀態中解脫,那麼我們就應該嘗試去辨認它,這樣無論它何時出現,都可以讓它停止。最好的是可以讓它停止,但如果不能,我們也應該試著盡快調整狀態。不要讓憤怒延長或者在心相續中停留,否則憤怒會傷害到我們的體質。

    並不僅僅是因為別人的刺激或者錯誤,使我們生起憤怒;我們應該知道當憤怒的種子在他人內心生起的同時,這些種子也在我們的內心相應滋生。如果你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之中,內心都保持慈悲,那將會非常具有利益。

  • 【生氣的時候要立即想起這句話】

有一次,一個大施主請修道士們吃飯,右邊坐著另一個門派的修道士,左邊坐著密勒日巴尊者和他的大弟子們。因為密勒日巴尊者的威德,那個門派的人有一部分歸依了密勒日巴尊者,他們也坐在密勒日巴尊者的旁邊!剛開始還沒有事,過了一會兒,那個門派的頭目就開始攻擊密勒日巴尊者了。剛開始還旁敲側擊,後來居然敢辱罵密勒日巴尊者。這還了得!大弟子惹瓊巴抄起木棍,奮身而起!這時密勒日巴尊者拽住了他,說了下面的話,這句話讓我的修行終身受益:趕快抓住這個機會,去掉自己的習氣啊!

  • 【盛怒之下勿與人語 ---七步法】

中國的儒家,經常教人,盛怒之下,勿與人語,也勿許人物,因為,盛怒之下,人往往會失去理智,做出錯事。所以,氣憤難平時,千萬不要輕易做出決策。但是,有時候,雖是生氣時,但時機卻不允許等待,必須馬上做出決策,這時,該怎麼辦?古代的老和尚給了我們一個智慧的方法:那就是,急事時,你朝前走7步,再後退7步,如此三遍,你的心就靜下來了。據說,這方法還真有效:例子是,一個急性子的人雨夜回家,推進門去,蒙胧中,居然發現妻子與一男人同眠,他頓時怒火萬丈,就到柴房拿刀,要把妻子連同奸夫給殺了,但他忽然想起老和尚的“七步法”,心想,何不試試,就前進七步,後退七步,如此這般,連續三次,果然,怒氣已消不少,於是,他點亮燈,認真一看,原來與其妻同眠的是他自己的母親,母親因為外出回來,衣衫濕透,拿兒子的衣服臨時替換一下。社會上,好多小青年,因為一言不合,生起氣來,就動刀子戳人,事後,往往後悔的不得了,但已經來不及了。

  • 【嗔心大的佛友必讀:忍辱有六種境界】

人生總不免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許多冤枉,有許多無理橫加,種種的這些事情。但我們要怎樣忍辱呢?第一種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說,別人無緣無故打我一拳,唾我一臉唾沫,我當然是生了氣了,動了真心了,但是自己要克制自己。我是修行人,我不應當跟他一般見識,自己努力克制,這樣也就不思報復了。他罵了我,我沒罵他,他打了我,我沒有打他,他批評我向上級匯報我,我不打擊報復,這樣不報復就叫 “力忍”。我受了,但是我生了氣了,還是動了心,動了煩惱,但是不去回報他,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忘忍”,凡是事我就把他忘了,這就高了一步。度量很大,宰相肚裡能撐船,別人對於我如何,我從不計較,於是就把這個事給忘了。過去有個宋襄公,他手下的元帥把敵人的元帥抓了來,因為他把敵人的元帥都給放了,於是自己的元帥就生氣了,“啊!我這麼辛苦把他抓來,你卻給放了”,說著就在宋襄公的臉上唾了一臉唾沫。而這個宋襄公度量很大,唾面自干。唾了一臉唾沫他擦都不擦一下,讓它自己干,把這事給忘了。這又進步了。再進一步叫“反忍”,雖然人家對我無理橫加種種事情,我回頭想是我不對,責怪自己,一定是什麼什麼原因,由我引起來的,這就叫“反忍”。第四種就是“觀忍”。那就用上了咱們的《金剛經》所講的道理了。這個來誨辱我的、我受的侮辱以及我被受的人,都是肥皂泡,將來都是要破滅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語)這樣一觀,也就沒有什麼可計較的了,總之是肥皂泡。這個肥皂泡還是紅的,還是綠的,還是藍的,各種的顏色,有種種的差別,這差別反正是轉眼就空的,這麼一觀,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一觀照,一空就度一切苦厄。這是第四個忍。我們學佛,“忍”不是無用,而是大有用,是大安樂法門。咱們對於“忍”受用一點,就能安樂施慧。你就變了,種種問題就改了。第五種是“喜忍”。碰見種種無理橫加的事,別人忍受不了,我卻很歡喜。沒有苦這個事怎麼能鍛煉我的忍呢!歡喜有這麼個機會,那就不是生氣了,排除了煩惱,一步一步高上去了。第六種就是“慈忍”。對於我的種種無理取鬧,是愚癡的人所為,我要憐憫他,因此我就要度他。這就不是要報復了,最初一步只是不報復,後來想讓對方得到好處,得到度脫。

  • 【沖子女發脾氣,會壞了孩子的性靈】

沖子女發脾氣,會壞了孩子的性靈,讓他愈加愚笨福薄,還會讓他得頭痛病等各種病。

父母親注意不要對小孩發脾氣,生氣上火。不要用脾氣管孩子,你一用脾氣管孩子,你的氣火就跑到孩子的頭上,壞了孩子的性靈,在孩子的頭上加了一個緊箍咒,生一次氣上一回火,就加一回緊箍咒。日積月累,緊箍咒越來越多,虛的緊箍咒就變成了孩子實實在在的頭痛病,做父母的年齡大了就會下肢腿腳痛,既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孩子性靈被牢牢的禁锢了損壞了,智慧無所從來,越想讓他學習好,他的學習會越來越不好,與家長的期望越來越背道而馳。這都是用脾氣管孩子的結果。君子反求諸己,要改正自己,改自己的性格,你變孩子就變。“兒孫不用管,全憑德性感”這是有深刻道理的,要改變我們生氣發火的脾氣秉性。對孩子要采取“率性”的教育辦法,率是統帥,把孩子的性往好的方面引導,要經常找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閃光的地方,多鼓勵孩子。在表揚的同時,勸化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的習慣嗜好。幫助孩子打開性靈的寶藏。煩惱脾氣是一種陰性病毒,害人又害己。特別是親人之間,互相非常珍惜對方、在乎對方,用心較重。越是這樣煩惱脾氣對對方的傷害越重。親人之間生活在一起,受彼此煩惱脾氣的傷害幾率非常高,病就是這樣慢慢累積,從虛變實,由輕變重。怨傷脾;恨傷心;惱傷肺;怒傷肝;煩傷腎。大家應該警醒,不要看輕日常的小小煩惱脾氣。千裡之堤,潰於蟻穴。人到中年一般處於亞健康狀態大部分原因主要是因為煩惱不健康的性情所致。大家可以去觀察,沖子女發脾氣的父母,他的子女不但重要考試不順利,工作不順利,姻緣不順利,各種打壓挫折一個接一個,福分非常薄!為什麼呢?自己發脾氣一次,毀滅一百個大劫以來的善業,所以沒有福可享,子女沒福給自己享。而父母粗暴,子女就也會沖父母發脾氣,這下子女因為抵觸頂撞親長,自己的各種福也都沒有了。

---------------------------------------------------

問1:我這個人脾氣不好,火氣蠻大的,每次對人發過火,我都很後悔,知道這樣會傷害別人,也很慚愧。人生無常,我很想做一個善良的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我應該怎樣去對治?

答:首先要明白這脾氣是從何而來,脾氣的果報是什麼,根本的害處是什麼?我們講脾氣從無明中來,也叫無明火,無明火起來後產生對立,形成嗔恨。由於嗔恨的次數增加,人的嗔心會越來越大,甚至生起殺別人的心,看到他人受苦還心生歡喜。這是下地獄的種子!所以修行上對治嗔恨的第一方便是忍辱。修忍辱的方法很多,如培養憐憫心、相對的菩提心和自他交換心。可以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對方,會怎麼樣?要發大願,發觀世音菩薩和地藏菩薩的願,把他們觀為自己的父母來修相對的慈悲心。

問2:明明知道發脾氣不好,可是還是常常會忍不住,上師能否傳我一個不生氣的方法?

仁波且:眾生都有煩惱。沒煩惱那就是聖人了。嘴上發脾氣可以,但心不能生氣。如果心生氣了也不能耿耿於懷。有些人早上生的氣到下午,甚至明天那口氣還堵在那裡,有的一氣就是十天。這樣自己修行的功德林不一把火燒光才怪呢。能做到不生氣最好,如果做不到,那就應當少生氣。生氣就只能在10分鐘以內生氣,超過10分鐘就不能再生氣,生氣過程中要趕緊忏悔,趕緊祈請上師,告訴自己我這樣生氣除了懲罰自己以外,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何必生氣呢?然後,從對方的立場來看看,想想我如果在他的立場,也許也會這麼做。這樣慢慢訓練,減短時間,今天生氣10分鐘,慢慢可以把生氣控制在1分鐘之內,直到以後做到任何事來了,

心都能平靜地對待。無始以來的業障習氣深重,有時即使是一個人坐在那裡都會生氣。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生的氣存在第八意識的銀行裡,積久了還會加息。現在上師給你10分鐘生氣的時間,超過了這時間就不能再生氣了!

問3:在歷練忍辱如地,仍有抱怨冒出,這個怨因還得輪回,怎樣才能逐步開闊,放下,覺悟?

答:首先你沒有明白,忍辱的目的是放下抱怨,否則又怎能覺悟?你回過頭去看抱怨的本來面目,不是覺悟的體性嗎?

 

上一篇:道證法師:帥小伙的釣魚果報—血癌(太可怕了)
下一篇:若專修一法,修何法最為重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