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願,「稱贊如來,謂愛樂佛之功德,以微妙舌根,出無盡音聲,稱揚贊歎,故雲稱贊如來。」稱贊,誰不願意人稱贊?我想每個人都喜歡人稱贊他,先禮敬,後就稱贊。可是前面講禮敬諸佛,這個地方不說稱贊諸佛,換了個名詞講如來,如來跟諸佛有沒有差別?如果沒有差別,他換了那就毫無意義。真的有差別,稱佛是從形相上說的,所以我們要一心平等的恭敬,從相上;如來是從性上講的,不一樣。如果說是與性德相應的,那要稱贊,應該稱贊,為什麼?讓許許多多大眾觀摩學習。譬如這個人孝順父母,好事,值得稱贊,大家都應該學;尊敬長輩,好事;友愛兄弟,服務老人,這都好事情。也就是中國人講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能把這個東西做出來,值得贊歎。佛法裡面講的十善業,十善這值得贊歎,與性德相應:十惡,十惡就不相應了。這個人造作十惡,殺盜YIN妄,我們見他要不要禮敬?要,要禮敬;要不要贊歎?不要。禮敬跟贊歎意思在這個地方。這個人造惡,為什麼要去禮敬他?他有佛性,他將來會成佛,所以我們要禮敬他。為什麼不贊歎?他現在糊塗,他迷了,我們不能贊歎迷,要贊歎覺。所以禮敬跟贊歎就有差別。
……
所以稱贊是贊歎與性德相應的,那都是最精華的、最好的,好事,要贊歎;不相應的那是不好的,不好的東西不提,這個好。惡人、惡事,恭敬而不贊歎,這種做法確實能夠改善社會風氣,讓那些心行不善的人會感到慚愧。你看看,我做一點點小的好事情,大家都贊歎,我做錯事情的時候,別人都不提,都包容我。他會生慚愧心,良心發現,改過自新,不必責備他。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見到許多人心行不善,決定不可以責備,為什麼?沒人教他。佛在《無量壽經》對這樁事情說了一句名言,我們要把它記在心上。佛說「先人不善」,先人是什麼?你的父母,你的父母沒學過;「不識道德」,古聖先賢的道、德他不知道,沒有學過,所以「無有語者」,沒人告訴他,那他今天做錯事情就不能怪他。你要怪他,你太過分了。他要是知道、學過,明知故犯,這可以責備他;他不知道,不知道犯的這個過失,責備他就過分了,有失厚道。這是古聖先賢對我們的教誨。那怎麼辦?我們要教他,怎麼教?不是用言說,言說他不相信,要做出樣子來給他看。現在五倫不講了,五常、四維、八德都不知道了,我們要把倫常八德做出來給他看,他看到之後歡喜。這個東西不是說,說什麼?說他不相信,做出來之後他相信,他懂了,他就接受,他也跟著干了。這就叫善教,老師教學要善教,善教是什麼?以身作則。釋迦牟尼佛以身作則,孔子、孟子以身作則,所以他學生多,學生都被老師感化了。這種教育可以稱它為叫深度的感化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世世代代都像老師一樣,都懂得深化教育,這個教育成功了。
……
在日常生活當中著重禮敬非常重要。稱贊懂得了,稱贊的標准、分寸的拿捏清楚了,與性德相應的贊歎,與性德不相應的不提,只有禮敬,也有供養,沒有贊歎。供養是平等的,禮敬是平等的,這稱贊標准在此地,我們知道了要認真學習。中國古人講「隱惡揚善」,看到人家不善的不說,也不要放在心上,看到人家好事要贊歎、要表揚。
無量壽經菁華 (第十四集) 2010/1/7 華嚴講堂 檔名:02-0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