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四無量心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無量心

  慈與悲 喜與捨  四無量  稱聖者

  四無量心者:謂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和捨心無量。慈謂與樂,見眾生無有涅槃安樂,而施之以樂,故名慈心。悲謂拔苦,見眾生有生死大苦,而拔其大苦,故名悲心。喜謂歡喜,見眾生離苦得樂,破迷開悟,心生歡喜,故名喜心;同時學佛之人,內心清淨,無我我所執,而常受無量法喜,故亦名喜心;捨謂棄捨,菩薩見眾生有苦無樂,不得解脫,故對身內髓腦、血肉,身外金銀財寶以及破迷開悟的佛法,盡其所有而施捨之,以利眾生,故名捨心;又安住上捨,心不取相,無有我我所執,一心清淨,故亦名捨心。
  菩薩對此慈悲喜捨四種,常起周遍廣大圓滿之心,故名四無量心。又因此四種,能緣無量有情,能生無量善法,能招無量勝果,故亦名四無量心。
  此中慈是以與樂作意相應,悲是以拔苦作意相應,此二同以無嗔善根為性;喜是慶慰作意相應,以喜根為性;捨是平等作意相應,以無貪、無癡善根為性。
  問:起四無量心是佛菩薩心嗎?
  答:是的。菩薩與佛所起之心,不外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不同者,前者還未徹底圓滿清淨,後者已經圓滿清淨。因為四無量心就是菩提心。下化無邊眾生就必須起慈悲之心,上成無上佛道就必須起喜捨之心。喜捨之心是自覺,慈悲之心是覺他;起自覺覺他的四無量心,是名發菩提心;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為菩提心的圓滿。所以說起四無量心,就是發菩提心,也就是佛菩薩心。反之,不起四無量心,則不得名為佛菩薩了。
  再者:四無量心中,慈與悲是不捨世間一切眾生,與《金剛經》中“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的一段經義相符合;喜與捨是不取世間一切眾生相,與《金剛經》中“如是滅度無數無量無邊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的一段經義相符合。因此,起四無量心,就是行不取不捨,悲智等運的菩薩行;也是不增不減,真俗圓融的善取空者。如是行持,既能積福,又能積慧;既不落空邊,又不落有邊;既異凡夫,又異二乘;既能對治嗔恚,又能對治貪癡。故真正的學佛者,理應常起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

 

 

上一篇:果煜法師:禅林風雨 21.修道與降魔
下一篇:果煜法師:禅林風雨 22.修行──修不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