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三論宗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三論宗

  佛滅度後六百年間,南印度有龍猛(又名龍樹)菩薩出,根據佛說的《華嚴》、《般若》諸經,廣造《大智度論》、《中論》、《十二門論》、《十住毗婆沙論》等諸論,以弘揚大乘佛法。繼承龍樹學說的當時主要有提婆菩薩,提婆造《百論》以廣破外小諸執。東晉姚秦弘始三年(401)羅什來華翻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及《大智度論》等,是為我國三論宗的起源(但未形成正式宗派)。隋朝有吉藏大師出,他是三論祖師法朗的弟子,一生著作宏豐,成就很大,尤其是對三論有較深的造詣,並對三論注疏解釋,一時大江南北風起雲湧,學者景從,故三論宗從此建立。若加《大智度論》,又名四論宗。

  三論宗  傳最古  秦羅什  來茲土

  由於龍樹及其弟子提婆所著的《中》、《百》、《十二門》三論問世以來,印度先後則有羅睺羅、青目、須利耶蘇摩以及來華翻譯弘傳此三論的鸠摩羅什,他們展轉授受,相繼對三論大力弘揚。
  鸠摩羅什,漢譯童壽(童年即有長者風度),龜茲國人,他的祖先是中印度婆羅門族。父名鸠摩羅炎,棄捨相位而出家,後到龜茲國弘法,被當時龜茲國王禮為國師。同時此國王見鸠摩羅炎一表人才,氣度不凡,便強迫還俗與其王妹耆婆結婚,後生鸠摩羅什。羅什七歲時便與其母一同出家,拜佛圖舌彌為師,開始誦習“阿毗昙”。後與母親到各地參學,曾到罽賓國禮當地著名大德盤頭達多為師。由於羅什聰慧過人,不到十二歲時已對《阿含》諸經,《發智》等論都有深入研究,深得盤頭達多贊賞。十二歲時又隨母親一同回到龜茲。回國後遇到一位名僧須利耶蘇摩,授與他《中》、《百》、《十二門》三論,羅什一見,如獲至寶,從此他便捨小轉大,對大乘經論夙夜匪懈,勤研不拙。二十歲時,羅什已是一位善講三論的大論師了,一時遐迩聞名。苻秦建元十八年(382),苻堅聽說龜茲國有一位才智過人、對大乘佛法有高深造詣的青年沙門鸠摩羅什,便很想他來華弘法。於是遣大將呂光帶領七萬大軍出兵西域(其目的是想羅什來華)。建元二十年,果然呂光攻下了龜茲,得到了羅什,但因呂光不信佛教,不知羅什智慧,又見他年少,便以常人對待,並強迫他和龜茲王女結了婚,呂光還時常對羅什百般凌辱,叫他乘牛和劣馬以作戲弄。次年苻堅被姚苌所殺,呂光得此消息,便割據涼州,自立為王,羅什也就因此而困留在那裡了。後來姚苌繼苻堅稱帝於長安,慕羅什高名,也曾虛心邀請,但因呂光父子忌妒羅什多智多能,不放他東行,直到姚苌的兒子姚興繼位,於弘始三年(401)出兵攻打涼州,涼王呂隆(呂光之子)兵敗投降,羅什才被迎請入關(在涼州整整滯留了一十七年)。羅什到長安後住西明、草堂等寺從事佛經翻譯工作,同時又一面弘宣三論,可以說中國三論宗的初祖就是鸠摩羅什。因此,三論宗在諸宗中便是最古老悠久的一個宗派了。

  真空義  為第一  群弟子  竟傳習

  什麼是真空義呢?1、諸法緣起性空,無有實體,此理遍一切一味處,恆恆常常皆無變異,故名真空義。《中論》雲:“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又雲:“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既然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然於此因緣所生之法上凡夫、外道所執著的實我實法也就完全是空了。這種空的道理,是絕對真實的,非虛假性,所以名為真空義。2、諸法既是緣起性空,無有一法可得,故學佛者則應遠離一切分別執著,念念無住,清淨無相,不僅對有執應空,而且對空執也應空,如《心經》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的一切無所得,證此境界,故亦名真空義。前者是諸法本來就無實體的真空義,後者是證此空義時除盡了心內裡一切遍計執著所顯的真空義。此二結合,方為學佛者所應通達的圓滿真空義,也就是“善取空者”。此空殊勝微妙,斯為第一,真學佛者理應如是通達。
  當時競相究習和弘傳羅什所翻譯能顯真空實義的三論學者有:僧肇、道生、道融、僧睿、道恆、昙影、慧嚴、道常、昙濟、慧觀十人,他們先後對三論都有精深的研究,各有著述,特別是僧肇、道生、道融、僧睿見解獨特,人稱什門四聖,其中僧肇、道睿弘化長安;道生、慧嚴、慧觀宣教建業(今南京);昙影、道恆棲隱山巖;道融講說彭城(今江蘇徐州)。三論空義傳習至此,非常興盛。

  曰中論  曰百論  十二門  為三論

  《中論》、《十二門論》是龍樹菩薩所作,《百論》是提婆菩薩所造。《中論》又稱《中觀論》,全論五百頌,二十七品,青目作釋。主要內容是闡發“八不中道”和“實相涅槃”的。八不中道是“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的八不法門,以明真俗二谛之義,也就是要從八方面來體會緣起性空的意義。本來種種邪執歸納起來不出“生、滅、斷、常、一、異、來、出的四雙八計。其中生、滅、斷、常是對時間的計執,一、異、來、出是對空間的計執,這些計執都與去掉妄見戲論的中道實相背道而馳,而眾生卻把它當成真實,以致墮入無因、邪因、斷常等邪見之中,展轉迷執,不得出離,《中論》恰好就是針對這些計執一一用“不”字來遮遣它,以顯無所得的中道實相義,故稱為“八不中道”。
  《中論》認為世間與涅槃無有少分別,離開了世間,也就沒有涅槃,所以該論雲:“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厘差別。”因此,欲證得涅槃,必須於世間一切法上善達其中道實相,而絕不能遠離世間。
  《中論》的“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一頌,是全論的中心思想。它主張人生宇宙萬事萬物,無一不是緣生,既是緣生,又無一不是空者。要求人們認識事物一定不要偏於兩邊,應行中道。所以此論又名《中觀論》。
  《百論》,因梵本有百偈而得名(即不論句子長短,凡滿三十二字即為一偈)。主要內容是破斥古印度佛教以外其他哲學流派的邪見執著的。其方式是“唯破不立”。設一論題,加以破斥;再設一論題,再破斥。通過“外曰”(代表外論共說)和“內曰”(代表提婆自己的觀點)來對論辯難,從而達到遣一切邪見、顯真勝義谛一法不立的道理。全論有〈捨罪福品〉、〈破神品〉、〈破一品〉、〈破異品〉、〈破情品〉、〈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無果品〉、〈破常品〉、〈破空品〉等。《百論》吸收《中論》破有破無的觀點,以“畢竟空”的思想作為貫穿全論的中心思想。
  《十二門論》,本論立十二門以發揮大乘空觀,為中論之綱要書。十二門為:〈觀因緣門〉、〈觀有果無果門〉、〈觀緣門〉、〈觀相門〉、〈觀有相無相門〉、〈觀一異門〉、〈觀有無門〉、〈觀性門〉、〈觀因果門〉、〈觀作者門〉、〈觀三時門〉、〈觀生門〉。本論是由二十六首偈頌與釋文組成,但其中有二頌引用自《七十空性論》,十七頌引用自《中論》,其他的偈頌則近似於《中論》的偈頌。本論是否為龍樹所造,古來多有異說。

  唐吉藏  施大功  三論疏  傳海東

  吉藏大師是三論宗的集大成者,俗姓安,西域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海關,住在今越南和中國廣西一帶,後遷居金陵(南京),於梁·太清三年(549)而生吉藏,幼年時父親帶他去見真谛,真谛為他取名吉藏。吉藏七歲時與父一同出家,師事法朗。十四歲時從法朗受學《百論》。十九歲時為眾講經,受到大眾稱贊。陳末,隋兵進攻建康,社會極為混亂,吉藏於是住嘉祥寺,搜集佛教文疏。隋平定江南後,吉藏在嘉祥寺弘傳佛法,從他受學者多至千余人,所以世稱嘉祥大師。隋·開皇最後幾年(581—600),晉王楊廣(即隋炀帝)總管揚州,在揚州建置四個道場,延請佛教名僧入住,吉藏以盛名被延入慧日道場,受到特殊禮遇。開皇十九年(599),楊廣自揚州赴長安,邀吉藏同行。到長安後被安置於日嚴寺,即埋頭整理《維摩經》的著述。他的《淨名玄論》就是這個時期的作品。隋炀帝的次子齊王楊暕,早聞吉藏盛名,於大業五年(609)請他莅臨私第,邀集長安名士六十余人舉行辯論會,並推吉藏為論主。當時有僧粲和他對論,往復四十余番,結果吉藏獲勝。因此名傳四方。唐·武德元年(618)高祖親自召見,次年入選為十大德之一,命其管理佛教事務。在長安住實際寺、定水寺,後應齊王李元吉之請去延興寺,被奉為師表。武德六年(623)五月得病逝世,世壽七十五。據《續高僧傳》卷十一說,吉藏臨終時還寫了一篇《死不怖論》,葬於終南山至相寺的北巖。
  吉藏學說初承法朗的思想,深究《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同時又為三論作疏,如《中觀論疏》十卷,《百論疏》三卷,《十二門論疏》三卷。吉藏還對《維摩诘經》、《華嚴經》、《法華經》、《仁王經》等先後進行疏釋。吉藏的注疏自隋唐以來陸續流入朝鮮和日本(海東),並被廣泛研究和翻譯刻版,因而有一定的影響。近年來又從日本把吉藏對三論的疏釋取回中國,但是《十二門論疏》已缺少了前二門。
  吉藏博學多識,歷受陳、隋、唐三代王室的崇敬。但不免恃才傲物,加之生活不拘細節,故而招人非議。他在學問上雖有成就,並不善於處眾,所以道宣律師對他的評價是:“縱達論宗,頗懷簡略,御眾之德,非其所長。”(《續高僧傳》卷十一)

  法藏釋  十二門  宗致記  至今存

  唐代法藏(華嚴宗的賢首國師)曾對龍樹的《十二門論》作過疏釋,全稱為《十二門論宗致義記》,直到現在還保存得非常完好,可以補吉藏疏釋《十二門論》的前二門。
  總之,此宗雖然已經講完,但他的主要教理思想有如下幾點,應該注意:
  一是諸法實相:如《大智度論》卷十八雲:“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三論學人認為,實相在教理行果的分位上有種種不同,因而含義也各有異。在理名為實相,又名法性,又名空性;在因名為佛性;在行名為一乘;在智名為般若;在果名為法身、涅槃。
  二是真俗二谛:真谛又名勝義谛或第一義谛,俗谛又名世谛或世俗谛。谛是真實的意思,也就是真理叫做谛。一般說來,世俗谛是相對真理,勝義谛是絕對真理。世俗谛是肯定事物的有,而不墮空,以顯因果律。勝義谛是否認事物有其實體,而不墮有,以顯無我律。三論認為僅從有或空來理解一切事物都是片面的,甚或是不正確的,因此,必須從空(真谛)有(世谛)兩方面來等量齊觀一切事物,才能與諸法的實相相契合。所以《中論》說:“諸佛依二谛,為眾生說法,一依世俗谛,二第一義谛。”正顯不離二谛而觀實相義。
  三是八不中道:八不是該宗的基本原則,如《中論》卷一觀因緣品雲:“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龍樹總以四對八句來破一切外小凡夫的分別計執。其中“不生不滅”一句,是破一切凡夫認為事物有生有滅的生滅見。“不斷不常”一句,是破二乘人斷煩惱而證涅槃的法我見;聲聞人畏生死而急斷煩惱,希求安樂而常住涅槃,論主之意是煩惱如幻不可斷,涅槃性空亦不常,所以用“不斷不常”來破之。“不一不異”一句,是破外道的人我見;外道執著有神我,認為我(神)與五陰合,故體是一,神我與五陰離,故體是異,論主之意是人法本空,了不可得,怎麼可以說是一是異呢?“不來不出”一句是破緣覺和初發心菩薩的有所得見;緣覺一向自利,不求利他,而觀十二因緣;初心菩薩一向利他,少觀十二因緣,但都存有所得見,認為乘因來至於果而得從三界出,論主之意是諸法實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如如不動,怎麼可說有來有出(去)呢?因此,如上所說種種計執,龍樹一一皆用“不”字來加以遮遣。
  四是從“六喻、十喻”看該宗明心的要道:《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意思是說,人們對宇宙一切生滅諸法,要像如夢、幻、泡、影、露、電的六喻一樣來進行認識,要知它是緣起性空,本無生滅,只有假相,而無實體,不可言有,不可言無,應離兩邊,而行中道。《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也說有“解了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達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是喻。人們若能在衣食住性、視聽言動的現實生活中,用此六喻、十喻的道理來體驗當前的事物和指導自己的認識,自能離分別,去執著,證實相,而入於不二法門。所以該宗稱此六喻、十喻是:入道的要門,解脫的捷徑。

 

上一篇:果煜法師:禅林風雨 6.昏沉與散亂
下一篇:果煜法師:禅林風雨 7.修定與發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