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首宗
賢首宗是中國唐代高僧賢首大師(法藏)所開創的一個宗派,故稱此宗為賢首宗,又因該宗所依經典是《華嚴經》,故又稱華嚴宗。此宗發揮了“法界緣起”的旨趣,故更稱法界宗。
華嚴經 最尊勝 初傳來 在東晉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或稱《雜華經》。其內容主要是發揮展轉一心、深入法界、無盡緣起的理論與普賢菩薩行願的實踐相一致的大乘瑜伽思想。此經漢譯總有三種:1、東晉時佛陀跋陀羅譯,六十卷,三十四品,人稱“舊譯華嚴”,或“六十華嚴”。2、唐·實叉難陀譯,八十卷,三十九品,人稱“新譯華嚴”,或“八十華嚴”。3、唐·般若譯,四十卷,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人稱“四十華嚴”;實際上“四十華嚴”也就是對前兩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詳譯。如上三譯中,當推“八十華嚴”最完備。
杜順師 是文殊 闡華嚴 盤走珠
杜順法師,俗姓杜,號法順,人稱杜順。雍州萬年(今陝西臨潼西北)人,生於陳武帝永定元年(557)。據傳他一出生,便有一位不知住處姓氏的乳娘來喂養他,剛滿三月,乳娘便騰空飛去,年十五便替兄長總領兵眾,當部隊行軍中途,缺乏薪水,杜順以一桶水,一把柴供給十萬大軍,卻用之不盡。年十八歲出家,投因聖寺道珍受習禅業。由於杜順聰慧過人,不到一兩年,盡得《華嚴》奧旨。後隱居終南山,大張《華嚴》教綱。唐太宗聞其德風,召之入宮,禮遇有加,並稱他為“帝心”,後世遂有“帝心尊者”之稱。後游歷各地,勸僧俗念阿彌陀佛,又撰《五悔文》贊詠淨土。據傳杜順法師曾作《法界觀》一書,全書以二千余言總括《華嚴經》的奧義,然後將此書投入大火中,一字不損,當即感得華嚴海會所有菩薩現身贊歎。貞觀十四年(640)十一月十五日,杜順法師示寂於南郊義善寺,世壽八十四。圓寂前有僧人赴五台山禮文殊菩薩,剛到山麓,碰到一老人說:“文殊菩薩已到長安教化眾生去了。”僧問:“是誰?”老人說:“他化身為杜順和尚。”僧人聽了立即到長安,可是剛到達的前一日,杜順和尚已寂化離開了人間。因此,後來傳說杜順和尚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後世稱他為華嚴宗初祖。
相傳杜順法師著有《十門實相觀》、《會諸宗別見頌》、《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等書。
第一傳 得智俨 作搜玄 記十卷
杜順傳智俨,智俨俗姓趙,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智俨剛滿十三歲時,杜順和尚便前往他家,向智俨的父母乞智俨為弟子,當即趙氏夫婦欣然應允。十四歲時出家為沙彌,二十歲時受具足戒,後到各地參學,他當時感覺佛教的經典和派別很多,難以遍學,因而在藏經前發願,信手探取,獲得《華嚴經》一卷,於是決定專學《華嚴》。當時智正法師在終南山至相寺開講此經,他便前去聽受。後來又遇見一位僧人,告以如要深入華嚴一乘,必須理解十地中的六相義。於是他便從事六相義的研究,而豁然開解,並作疏解,以釋《華嚴經》的義理,即《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略稱《華嚴經搜玄記》共十卷,那時他年僅二十七歲,這部著作直到他晚年才在至相寺弘傳。同時他還講說《攝論》,後來又在雲華寺講《華嚴經》,宗風大振,時人稱為“雲華尊者”,或“至相大師”。法藏就在這時投在他的門下。智俨於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十月二十九日圓寂於清淨寺,年六十七歲。後世稱他為華嚴宗二祖。
第二傳 是賢首 探玄記 世希有
智俨和尚傳賢首和尚。賢首又名法藏,本是康居國(古西域)人,他祖父僑居長安,因而以康為姓。法藏生於唐·太宗貞觀十七年(643)。十七歲時入太白山求法,後來聽說智俨在雲華寺講《華嚴經》,便前往聽講,因數問請教,深為智俨所贊賞,從此列為門徒,前後數年。高宗總章元年(668),法藏二十六歲時還未出家,智俨和尚圓寂前把他托付給弟子道成,說他將來要紹隆遺法。高宗鹹亨元年(670),法藏年二十八歲,榮國夫人(楊氏)死,武後為樹福田,度僧,並把住宅施捨作太原寺。於是道成、薄塵等京城耆德連狀薦舉,度他為僧,得到許可,並且令隸屬太原寺。此時法藏只受了沙彌戒,奉诏在太原寺講《華嚴經》。後來,又在雲華寺開講,有旨命京城十大德為授具足戒,並把《華嚴經》中賢首菩薩的名字賜給他作稱號,一般稱為賢首國師。自此以後,經常參加翻譯、廣事講說和著述,大振華嚴宗風。據《宋高僧傳》載:賢首為武則天講《華嚴經》,講到天帝網義十重玄門、海印三昧門、六相和合義門、普眼境界門時,武後驟聽之下,茫然不解,他於是指著殿上金獅子作譬喻,講到一一毛頭各有金獅子,一一毛頭獅子同時頓入一毛中,一一毛中皆有無邊獅子,重重無盡。武後於是豁然領悟,因而把當時所說輯錄成文,叫做《金師子章》。法藏前後講新舊《華嚴經》三十余遍。中宗、睿宗都禮請他作菩薩戒師。睿宗先天元年(712),在長安大薦福寺圓寂,年七十歲。
賢首和尚繼承智俨和尚的《搜玄記》後,又作《探玄記》,而《探玄記》實際上是對舊譯《華嚴經》的疏釋,從而使《華嚴經》的精義有了更進一步的闡釋和發揮。也就是說,智俨所創教相和觀行的新說,得到法藏詳盡的發揮,才使一宗的教觀建立周備,所以法藏是華嚴宗的實際創立者,世稱他為華嚴宗三祖。
賢首的法界緣起思想,用緣起因分、性海果分二門闡明宇宙萬法的實相。性海果分就是諸佛的境界;緣起因分就是法界緣起,其相狀為無盡圓融。宇宙萬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現、未來,皆是互為因果。因此,一法為因,萬法為果;萬法為因,一法為果。自他互為能所緣起,相資相持,圓融無礙,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舉一盡收,以一塵為主,諸法盡攝,相即相入,重重無盡。華嚴法門因賢首等的發揮和弘揚,由此大行,所以華嚴宗又名賢首宗。
清涼疏 釋新經 並作鈔 博而精
清涼國師,名澄觀,字太休,俗姓夏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十一歲時從本州寶林寺霈禅師出家,肅宗至德二年(757),在妙善寺常照律師處受具足戒。後到各地廣學天台《法華》、《止觀》等經論,同時又一面研習律、禅、三論、華嚴各宗的教義。曾游歷五台、峨眉諸山,後仍回五台,住大華嚴寺,應寺主賢林之請講《華嚴經》,時感《華嚴》舊疏文繁義蔽,發願撰釋新《華嚴經》,並隨即對實叉難陀所譯八十卷《華嚴經》作疏。從德宗興元元年(784)正月開始,到貞元三年(787)十二月,歷時四年,撰成《華嚴經疏》二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然後在本寺及崇福寺一再講演。又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義數十卷,即是現行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貞元十二年(796)朝廷召他到長安,協助罽賓沙門般若翻譯南印度烏荼國送來的《華嚴經》後分梵本,由他加以審定,到十四年譯成四十卷,即是前說的“四十華嚴”。又诏令他作疏解釋,於是在終南山草堂寺撰成《華嚴經行願品疏》或《普賢行願品疏》)十卷。次年,為德宗皇帝講《華嚴》,被授以“清涼國師”的稱號。不久又參與翻譯《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由他證義。以後順宗、憲宗、穆宗、敬宗各朝,都很尊重他。文宗開成三年(838)三月圓寂,年一百零二(這是依《隆興佛教編年通論》卷二十五所說,古來佛教史家多取此說;《宋高僧傳》卷五本傳說在元和年中圓寂,年七十余)。後世尊他為華嚴宗四祖。
澄觀一生對《華嚴經》研究造詣頗深。著有《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華嚴經行願品疏》、《大華嚴略策》、《華嚴心要法門》、《華嚴經綱要》等,共計四百余卷(後世把疏、鈔合刻,略稱《華嚴經疏鈔》),故有“華嚴疏主”之稱。
小與始 終與頓 至於圓 五教振
賢首對佛一代聖教判釋為五教:1、小教:為小根鈍機不能接受大法的聲聞,獨覺說四谛、十二緣起的《阿含經》等,使二乘人破我執、斷煩惱,從而證得無學圓滿的阿羅漢和辟支佛果。2、大乘始教:是為小轉大者所說的教法,於中分為“空始教”和“相始教”二類:空始教指般若諸經,以表明一切皆空,而破除法執;相始教指深密諸經,以表明萬法唯識,而融通心境。3、終教;又稱為實教,指《楞伽》、《密嚴》等經,以表明“如來藏心”;認為二乘甚至連一闡提的眾生皆能成佛。4、頓教:指頓悟頓修的教法,如《維摩》、《勝鬘》等經。5、圓教:即圓融無礙的教法,指《華嚴經》。賢首和尚立此五教,以頓教攝禅宗,以圓教赅融四教,後來依此判教的人很多。
四法界 十玄門 及六相 義最純
賢首宗的主要教理是法界緣起說,它以四法界、十玄門、六相義等,來闡明這無盡緣起的意義。
四法界:1、事法界:此法界指宇宙萬有一切色心諸法皆各具一定的特性,彼此之間各有分齊,互不混淆。2、理法界:一切色心諸法雖有千差萬別,但彼此之間都無實體,真如實性畢竟平等,此理窮於三際,周遍圓滿。3、理事無礙法界:是說差別的事相和平等的理性交融無礙,所謂理由事顯,事攬理成,理事不二,相即相入。4、事事無礙法界:一切色心諸法皆屬緣生,無有實體,如夢如幻,大能容小,小能容大,一一稱性融通,重重無盡。這便是賢首依四法界來對一切諸法由淺入深的不同觀法。
十玄門者:此有古新兩種差別。智俨在《華嚴一乘十玄門》及法藏前期在《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簡稱《五教章》)、《華嚴經文義綱目》所立,叫作“古十玄”;法藏在《華嚴經探玄記》卷一所示,澄觀於《華嚴玄談》卷六中祖述其意,稱為“新十玄”。茲分別略解如下:
古十玄者:1、同時具足相應門:此即顯示事法界的十對(教義、解行、理事、因果、人法、依正、體用、主伴、成壞、感應),此十對於事法界中同時具足,互相攝入,層層無盡,而成一緣起。2、因陀羅網境界門:“因陀羅網”是帝釋天殿上的珠寶網絡,珠珠相映,交織互攝,此顯一一法中有無量法,重重輝映,無有窮盡。3、秘密隱顯俱成門:是說一法即一切法,或隱或顯,但隱顯二相同時成就,如秋空片月,晦明並存。4、微細相容安立門:這是就諸法性空,無實大小相狀而說的。既然諸法性空,當然大能容小,小能容大。以示一毛一塵之中有其事相。5、十世隔法異成門:此指時間而言,世是過、現、未三世,三世之中又各有過、現、未三世,便成九世。九世相互攝入,共成一總世,總別和合,而成十世。此十世隔歷之法同時具足顯現,謂之隔法異成。《華嚴經·發心功德品》雲:“知無量劫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6、諸藏純雜具德門:此門主要是針對行法而言,一行之中具足萬行為雜,萬行只是一行為純。法法交徹,功德互具。如六度中諸度攝於布施為純,布施之中具足諸度為雜。7、一多相容不同門:這是就理性而言,一入多,多入一,是相容的,無有先後,但就相狀而言,有一多之異,稱為不同。《華嚴經·毗盧捨那佛品》曰:“以一國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余,世界本相亦不壞,無比功德故能爾”。8、諸法相即自在門:是說諸法融通,無盡緣起,相即相入,自在無礙。故《華嚴經·十住品》雲:“一即是多,多即是一。”9、唯心回轉善成門:謂金與獅子或顯或隱,或一或多,各無自性,由心回轉。法無定法,隨心轉變。10、托事顯法生解門:借淺近的事法,以顯深妙的道理,而所托之事和所顯之理無有差別,隨一事理,皆能顯法界之實相。、
新十玄者:1、同時具足相應門:其義與古十玄第一相同。2、廣狹自在無礙門:是說一切諸法廣大、狹小,自在無礙。至大身剎,置毛端而不窄,狹不礙廣;極小塵毛,含太虛而有余,廣不礙狹。毛端現剎,不壞毛相,即狹而廣;剎入毛端,不壞剎相,即廣而狹。任運俱現,彼此各不相妨。3、一多相容不同門:是說一法與多法互為緣起,力用交徹,遞相涉入,如一遍於多時,就多能容一;多遍於一時,就一能容多。但雖遞互相容,而一多歷然可別。4、諸法相即自在門:是說一切諸法不但就用說相入無礙,就體而說也是空有相即。所謂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互融互即,不相障礙。彼此二體和融一如,如水波相收。5、隱密顯了俱成門:此是說一切諸法,互攝無礙。此全攝彼,就此顯而彼隱;彼全攝此,就彼顯而此隱。一法攝一切法,就一法顯而一切法隱;一切法攝一法,就一切法顯而一法隱。顯與顯不俱時,隱與隱不相並,然而隱顯同時,並存無礙。6、微細相容安立門:諸法相即相入,重重無盡,然而千差萬別的諸法,各住自位,於一法中,炳然同時,齊頭顯現,如琉璃瓶透露出所盛許多的芥子。如此一能含多,法法都是這樣,一多的法相不壞不雜,相容安立。細如微塵,都能互相融入。7、因陀羅網法界門:森羅萬象一一互相顯發,重重無盡,如因陀羅網。8、托事顯法生解門:深妙的道理可托淺近的事法加以彰顯,所托之事與所顯之理無二無別。9、十世隔法異成門: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一一各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九世。此九世亦唯攝入一念,合九世與一念為十世。而此十世雖有時間的間隔,然彼此相即相入,先後長短同時具足顯現,時與法不相離。10、主伴圓明具德門:隨舉一法為主,一切法為伴,而互為主,互為伴,如是圓滿明顯,具足一切德用。
六相義者:1、總相,2、別相,3、同相,4、異相,5、成相,6、壞相。此是《華嚴經·十地品》中初地十大願的第四願所說,即八十《華嚴》卷三十四說:“願一切菩薩行,廣大無量攝諸波羅蜜淨治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所有菩薩行皆如實說。”晉譯《華嚴》作“總相、別相、有相、無相、有成、有壞”。《華嚴》六相的解釋歷來諸家多用譬喻顯示。法藏《金師子章》中說:“師子是總相,五根差別是別相,共從一緣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濫是異相,諸根會合有師子成是成相,諸根各住自位是壞相。”周叔迦對六相義的解釋為:“1、總相:凡是從各各立場、各各趨向所得的結論合起來方是這一事理的全體,這是各結論的總相。2、別相:凡是從各各立場、各各趨向所得的結論各有他各自獨立的體性,這是各結論的別相。3、同相:凡是從不同立場、不同趨向所得的結論同是解釋這一事理,這是各結論的同相。4、異相:凡是從不同立場、不同趨向所得的結論對於解釋這一事理的條理是不同,這是各結論的異相。5、成相:由各各不同立場、不同趨向所得的眾多結論互相聯合成一具體學說,這是各結論的成相。6、壞相:由各各不同立場、不同趨向所得的眾多結論互為反正,互相違破,這是各結論的壞相。”(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佛教的辯證法》卷22)總之,圓滿一心為總相,出生諸法為別相,法法皆齊為同相,隨相不等為異相,建立境界為成相,不動自位為壞相。六相義,筆者在前禅宗五家中的法眼宗一章中也有解釋,讀者可以前後對參。
因該果 果徹因 攝萬法 歸一真
從一切事物的因果來說,一因之中可以引出無數的果,一果之內也包含著無數的因,如:一人成佛是因,可以引發無數的人證果;同時每一果內又蘊藏著千絲萬縷的因緣關系,所以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因果是不可截然劃分的。雖然因更有因而因無盡,果更有果而果無窮,但因果離開了因緣條件之外,本性空寂,故爾統歸攝於諸法實相的真如自性之中。
圭峰密 疏圓覺 大鈔詳 小鈔略
圭峰禅師,又名宗密,俗姓何,果州(今四川西充)人,生於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少時精通儒學,憲宗元和二年(807)二十八歲時參加貢舉考試,偶然的機會與神會的弟子道圓相會,言下相契,便從他出家,當年從拯律師受具足戒。有一天偶得一本《圓覺經》,讀後有悟。於是道圓又授與《華嚴法界觀門》,後又遇澄觀的弟子靈峰,授與澄觀所撰《華嚴經疏》及《隨疏演義鈔》,晝夜研讀,認為此書疏解,辭語流暢,義趣盎然,遂親自到長安見澄觀,便常隨澄觀受學《華嚴》兩年有余。後到終南山智炬寺閱藏三年。長慶元年(821)閉關於終南山草堂寺,隨即遷至寺南的圭峰蘭若,專事誦經修禅,其間弘法著述長達十余年。武宗會昌元年(841)正月,在興福塔院圓寂,世壽六十二。宣宗即位(847),追谥“定慧禅師”,世稱“圭峰禅師”,尊為華嚴五祖。
宗密禅師初出家時因讀《圓覺經》而心開悟解,後來疏釋了此經,有《圓覺經大疏》十二卷、《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十三卷、《圓覺經大疏鈔科》二卷,《圓覺經略疏》四卷,《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十八卷。另有《禅源諸诠集都序》四卷及其他《華嚴經》的許多疏釋。
此一派 號賢首 亦行布 亦圓融
由於賢首對《華嚴》一乘妙義的弘傳,華嚴法門由此大行,所以此宗又稱為賢首宗。關於賢首宗的修行階位,有“次第行布、圓融相攝”二門。“次第行布”有十信(信、勤、念、定、慧、戒、願、護法、不退、回向),十住(發心、治地、修行、生貴、方便、正心、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頂),十行(歡喜、饒益、無嗔恨、無盡、離癡亂、善現、無著、尊重、善法、真實),十四向(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不壞、等一切佛,至一切處、無盡功德藏、隨順平等善根、隨順等觀一切眾生、真如相、無縛解脫、法界無量),十地(歡喜、離垢、發光、焰慧、極難勝、現前、遠行、不動、善慧、法雲),等覺,妙覺,次第從淺入深,階位歷然。“圓融相攝”是說得到一位,就能前後諸位相即相入,因果不二,而得後位。但圓融不礙行布,行布不礙圓融,互相貫攝,一行即一切行,融通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