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果煜法師:天心明月 16.了願與消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了願與消業
 
我們常說學佛是為了斷煩惱,為了了生死。關於怎麼了生死,過去我們講經時,都一直在強調一個觀念:眾生之所以生死輪回,主要由於我見──認定有一個不變的我。這在某方面來說,是相當抽象的理論;甚至講到「自性見」者,說自性見或我見,才是生死的根本,這些當然沒錯,但我們今天要從另一個角度來論生死的根本。如把無明、我見稱之為理性的偏執,那麼今天所要講的就是情感的蠱惑。
 
從愛造業
 
眾生因於造業而有生死,然業是什麼造的呢?是從愛去造的!在十二因緣裡講愛、取、有、生、老死,故乃由愛去造業;因為造業所以有生死,故愛才是生死的根本。即人在生死中,業是主導,或上生天道或下墮地獄都是業的關系,甚至今天我們修行不能得力、煩惱不能斷除、生死不能解脫也都因為業,所以必須消業,才能了生死。但究竟如何才能消業呢?靠誦經嗎?或依拜佛、禅坐來消業?其實我們今天要說的是:「要了願才能消業。」
 
有願即非淨
 
首先我要對大乘佛法某種理論提出質疑,在大乘佛法裡常講到大菩薩為了眾生所以留惑潤生,發「淨」願再入娑婆慈渡眾生。然從禅的觀點來看,有心有願就已不是淨了。故在原始佛教裡有稱為三解脫門者:空、無相、無願──要達到無願的境界才能解脫。又真了解大乘的人都知道,大乘從初地到七地還不算解脫,到八地以上才能稱為解脫,八地以上即是無願解脫或稱為無功用心解脫。故最初講要發大心、發大願,那絕不是八地以上的菩薩,甚至不是地上的菩薩。關於此我已講過很多次了,從「有」入門者都是方便。因此,我們講願都不是真正的解脫法門。所以我們首先要認定的是:從愛造業、或者說從願造業,故要斷愛了願才能出生死。
 
業故障出離
 
我們常說業障,業,障你什麼呢?障你的出離,這我們可簡單舉幾個例子:第一很多人抽煙、喝酒,待抽上瘾了,他又想戒煙。可是那瘾讓他沒辦法立刻斷除。那最初是誰逼他上瘾的?是自己願意的。故是先以願來造業,後因為受到業的束縛而不得出離。第二更現實的,如現在很多人因玩股票被套牢了,被套牢這就是你的業,障你不能出離。然最初又是誰誤導你去玩的呢?當然是自己,惑以為那有利可圖!所以最初讓愛願為主導,而去造業,爾後才被業束縛而不能出離。以在佛教裡經常說眾生業障深重,所以我們便都很討厭業障,但有誰曾深深反省:業都是從愛、取而有的。
 
貪心者才被騙
 
前陣子有位居士告訴我:「他處理了很多個案,但被騙的人都不是笨,而是因為貪心才會被騙。」笨的人未必會被騙,有人說要給我一百萬!我想不需要吧!於是因不起貪心,就不會被騙。我們常聽說的金光黨,就都是利用人貪財的心理去騙他的。前幾天報紙說,台中有一種叫「干洗」──專門利用色情去剝削財物。那也是因為貪(色)才會中計。所以愛為前因,願為動機,而造業不得出離,故稱為業障。內此,若想消除業障,除非先斷除愛因。
 
從思心所造業
 
也許有的人會說:你舉的例子我都知道了,什麼金光黨、仙人跳、喝酒、抽煙等,那都是壞事,被騙上當活該啊!但我們世間還有許多願是好的願,譬如發願救人、救世,發願去幫助更多的人!難道這也是以愛為因,以害為果嗎?就佛法來看,佛法雖承認世間有善業有福報,善業可以生天,而福報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資糧;但佛法裡從未說過善業福報可以解脫。故或助人、或濟世都是善業福報,但卻未必有助於解脫。所以不管是利己或利人,只要是存心做的,那就是業。因為業就唯識的講法是從「思」心所造的。故已在心中思惟過而作的選擇就是業也。五蘊中色、受、想、行、識,主要是行在造業,而行就是通過我們的意識判斷而作的選擇。所以問題不在於那抉擇是善事還是惡事,而在於你已否用心了,而用心了就有業。
 
願無止盡
 
且從世間相來看,願,即使是善願,也都愈發愈大,所以必愈陷愈深。以前看過一首詩感觸甚深,那主題是雁與地平線。雁在天空飛翔,遠遠看到天邊有條地平線,它想,嗯,那地方就是天盡頭吧!然後就拚命地要飛到天盡頭。但結果呢?它飛近了,抬頭一看!天盡頭還在遠方招搖,它拚命地去逼近,而地平線卻神秘地永遠向後延伸。所以它一直飛一直飛,而永遠飛不到天的盡頭。這就像很多人努力地去滿願,但願如何能滿呢?總發覺我的願又變了,又在前面向我招手。於是因願不可能滿,眾生就永遠陷在願的世界裡糾纏不清,故願不一定都是壞事,但都不是解脫道,這是第一段說眾生都是從愛去造業的。
 
從業發願
 
而第二部份則過來講,是因為眾生有業而發此願。在佛法裡常把願力跟業力分開來講:業力就是染濁的,而願力就是清淨的;但事實上,前面既講到從願造業,而現在更要講從業發願。
 
補償作用
 
上次我已講過一個題目,叫〈理想與現實〉,人似乎都有理想,但很多人的理想其實並不理性。很多所謂的理想,只是因於對現實不滿而產生的補償作用。譬如因我從小貧窮,故我發願將來賺大錢,此不正因貧窮的業,所以發賺大錢的願嗎?也有的人從小被人家輕視,甚至欺侮,於是他發願將來一定要出人頭地、要讓大家刮目相看,這願也是因為業而有的補償作用。於是本來是這邊的業,而現在發願向那一邊;然如用中道的佛法來看,這邊是業,那邊當然也是業,如何能出煩惱邊呢?
 
仿同作用
 
另有一類理想乃出於仿同作用。聽說某人因寫書而受到很多人的尊敬,嗯!將來我也來寫書好了。有人唱歌唱得很轟動,所以我也去學唱歌吧!更有的人因打棒球賺了很多名利,唉!我還是去打棒球吧!他並沒有好好想過:打棒球竟有什麼用?即使天天全壘打,對這個世界或你的生命能有什麼貢獻呢?只是人家都這樣成了名,發了財,那我也來參一腳吧!
 
本願與末願
 
簡單講,這願或理想,其實只是情緒的反應而已!理想其實並非理性。如一個人真有理性,大概就沒有理想了。因為佛法常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就因為我們看不到諸法實相,所以才有這麼多願或理想。故即使很多人有願,但都只是末願而非本願;因為以他的智慧看不到本嘛。而真正看到本的,便知道這個世間不出無常無我、寂靜涅槃,那還有什麼願可以發的呢?因此,就最高層次而言,是沒有願的。若退而求其次,也只有一個願──就是求出世解脫而已!
 
藉事安心
 
從個人的業去發願,還有另一個緣故,這說了既可憫又可笑──因為人活著總要找事情做,總要找借口活。人不能整天沒事,各位覺得整天沒事的日子好過嗎?不好過!因此,趕快找些事來做吧!說我有什麼興趣、嗜好,我的興趣是種花,你的嗜好是練書法。說實在的,花真值得你這麼去種嗎?毛筆這樣撇來撇去,有撇跟沒撇還不是差不多!但因為很多人必須把心安在一些事情上,所以人間就有很多興趣、嗜好、理想、抱負之類,或總說什麼義務責任還沒有了。以上是從個人的別業講的。
 
共業的配比
 
下面從共業世間來看,今天某人或成為一個醫生,成為一個工程師、農夫或經理等,這雖可從他個人的背景、興趣、努力及所遇的機緣,去說明他何以終究成為醫生或經理等。但如從整個社會來看,有多少人會成為醫師,有多少人會成為工程師,這有一定的配比關系──就是經濟學上所講的供需關系。如社會中一千個人需要有一位醫師的話,則台灣兩千萬人口,那有多少個醫師可以出頭是一定的;又一間工廠裡能有幾個經理,那也是一定的;既不可能每個人都當經理,也不可能沒有人當經理。因此,在配比的關系下,芸芸眾生中就是有人需要去當醫師,有人需要去當作家,有人需要去掃地。
 
無形的操縱者
 
因此,我們自以為我的興趣是醫師,所以當成了醫師,其實在冥冥之中另有只無形的手,在操縱著這些人當醫師去吧!甚至掃廁所去吧!我們或以為那些人大概是先天不濟後天失調,故使他變成掃廁所的。可是就整個社會來看,仍有它的需要。而這無形的手,其實就是眾生的共業。因此,我們不要自以為我有興趣、我有嗜好、我有理想。其實你早就被分配好了。於分配的過程中,當然不是那麼絕對,可是在共業中,已有它大致的趨勢。譬如我們這麼多人來打禅七,就是要有某些人下廚房,某些人掃禅堂,某些人掃廁所。這不管是誰來分配,總有它客觀的原則在。
 
英雄的悲劇
 
我們從歷史上看,很多曠世的英雄、天才都是悲劇人物,因為那冥冥中無形的手昭示他說:「去造反吧!即使上了斷頭台也不必後悔。」於是他就真的去造反,然後也上了斷頭台。又如歷史的暗流告訴他說:「你到孤島去創作好了,即使餓死了也不可回頭。」他就真的去了,在歷盡窮困潦倒後,他的作品也留下來了。他們奮不顧生,死而無悔!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能作主啊!真正的天才跟英雄都是命定的──被鎖於眾生共業的磨心中。
 
無悔的羔羊
 
所以在世間中,積極的我們說:「因我有興趣、嗜好、理想,所以我去努力。」或消極的說:「我有責任、義務,人家對我有恩情,我不能不回報。」但最後總是一樣,環環相扣,像彌天漫地的網把我們困在裡面。所以從共業的理論來看,我們都是共業下的羔羊。所以它需要你去死,就可以把死講得很莊嚴,讓你勇敢的去死;需要有人掃廁所,它又把掃廁所講得很有功德,以致你還搶著去掃。世間中共業的羔羊,既包括很多曠世的英雄、天才,也包括歷史上很多被人尊敬的聖者。因此,當我們冷靜的旁觀,這些芸芸眾生,在那邊搶著作羔羊時,你將有何感想?
 
在佛教中有一種說法:「修行就像要跟萬人作戰一般。」為什麼要跟萬人作戰呢?因為要克服眾生的共業也。我們剛才講,共業就像一個無邊的網,或像地心引力、像黑洞的磁場一樣強;你掉到那裡,它就把你緊緊的吸住、網住而不讓你出離。眾生都希望我們跟他一樣,因此,在無形之中就會制造很多的困境,把我們粘住。很多人發心修行,結果未到一半,就被其他的染願轉走了,或被其他的責任、義務、恩情……一大堆網住了,反正出不來了!修行的路其實是非常的寂寞,因為我們走的,全跟別人不同方向。向下掉很容易啊!借著地心引力,「撲通」就下去了;但要上升,那是很難、很難的。
 
一呼百應
 
有時候,我們看歷史上的某些英雄,能一呼百應,眾皆跟隨,你大可不用羨慕!那只因為他的業跟眾生的業相應,所以便有很多人跟他感應,那絕不是智慧的統合。台灣前陣子吹起了一股搖滾旋風,那個外國明星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麥可,很有魅力,你知道為什麼嗎?就是眾生的共業而已!現代就是需要有這樣的人出來搔首弄耳,以讓某類人歡喜一下。所以我們不用羨慕、嫉妒,最重要的我們要去抉擇,要以智慧去發願,而非順著眾生的業去「取、有」。如果這一點都不清楚的話,那即使發了大願,也還只是造業而已。因為真正理性的人並不多,尤其能以智慧去降伏自己的業習,去超越眾生的共業,而作自己該作的事,更少之又少。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聰明、發願,結果還是造業而已。
 
眾生往生時,在中陰身中將要入胎,如是個理性者,絕沒有人會去投胎變豬,對不對?但那時候的豬胎,變成像天宮一樣豪華,於是他就去了,待發覺時已經太晚。我們當生也是這個樣子,很多時候自以為我已發願、我有理想,於是奮勇向前,最後卻被套牢出不來了,然後再說我的業障好重呀!是誰叫你去的呢?
 
出世本願
 
我們常說修行的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為不管個人的別業,或眾生的共業,都會變成無邊的網、無邊的吸引力,把我們拖下去。然它們基本上都有一種特質──就是愛欲。愛欲可化做很多不同的形式:理想、興趣、嗜好、使命、恩情、責任……修行要降伏魔道,要消除業障,唯有從斷欲去著手。我們平常也聽開示要寡欲知足,但很多時候又說要發心滿願,其實欲跟願,對大部份人而言,只是五十步跟百步之別而已。沒有真正的智慧,都是在欲跟願之間打迷糊仗,所以最後總是造業生死。因此,我最後還是一句話:消業要從了願,如果人間還有一種願能稱為本願,那一定是出世解脫的願。
 
民國八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講於龍善寺禅五,杜英蕙整理
 
 

上一篇: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前言
下一篇:唐思鵬居士:《佛教三字經》新注 法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