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聖嚴法師:四正勤講記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四正勤講記 
 
聖嚴法師著
 
編者序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內容之一 
四正勤的異名 
善法與惡法 
四正勤的內容 
修行四正勤在大小乘的重要性 
精進的種類 
佛教基本三經皆重視精進行 
結論 
 
 
編者序
 
 【隨身經典】系列叢書是法鼓文化在即將跨入新世紀的一九九九年,最特別的一項獻禮,內容收錄了聖嚴法師針對經典、歷代祖師文鈔語錄等的講說著述,書中並附有經典原文,以利讀者參閱持誦。輕薄短小的口袋書采小開本型式,將一般人認為厚重、難以理解的佛教典籍,化為每個人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的隨身伴侶。
  
  近十年來,在東西方諸大德的努力下,佛法的觀念、禅修的方法,已經普遍為全球人士所認同,也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佛法,因此有人說,佛學將會是下一個世紀的顯學。面對佛教三藏十二部佛典,「深入經藏」以便「智慧如海」,相信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與讀書計畫。但是經典浩瀚如汪洋般,如果缺少了指引,難保不會失了方向,徒勞而無功;而且如果只讀經而不解其義,解其義又不能如說修證,則不免淪為「說食數寶」,與消解煩惱、淨化心靈終究是了不相干。
  
  聖嚴法師便說過,他「一向主張『古為今用』,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的,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法師也指出:「『解義』是對聽到、讀到的任何學問都能了解其內容。這又可分成兩個層次:第一種是從語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義,卻不一定是真的意思;第二種則是以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及對佛法的修行來通達、識透文字的內涵,根據實際經驗,根據證悟層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體認。」
  
  由於聖嚴法師特別重視觀念與實踐,所以「義理透徹」、「善巧實用」便成了法師解經的兩大特色;尤擅長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讀者了解經文本意與內在精神,並常以其一貫睿智幽默的譬喻,提示大眾如何將佛法的智慧與慈悲,落實在生活之中,讀後總讓人有當頭棒喝、如夢初醒之感。
  
  【隨身經典】系列所收錄的文稿,都曾經在《法鼓》、《人生》雜志連載過,部分則曾經出版過一般通行開本。內容形式有的是依傳統的講經方式,逐字、逐句解釋,讀者得以循序漸進地深入;有的則是從經典中,一段一段或是一句一句地摘錄下來,濃縮成幾個主題單元,以提綱挈領的方式讓讀者很快掌握到全本經文的重點。
  
  以主題單元來講解一部經,這應該是聖嚴法師的特色之一,也是法師的慈悲善巧。在《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一書的〈自序〉中,法師便特別說明,這樣做「是為了因應現代一般人的需要」。
  
  在這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或許有著所謂世紀末的焦慮與不安,但卻也是法鼓山的「祝福平安年」。法鼓文化謹以【隨身經典】系列的出版,感恩三寶的加護;更祈願所有一切眾生,皆得身心平安,以更多的慈悲與智慧,共同邁向新的二十一世紀。
 
法鼓文化編輯部謹識
 
 
    四正勤講記
  
  四正勤就是四種在修行時一定要具備的態度,如果不具備這四種態度,就容易懈怠,修行是不容易成功的;不論是修出世的解脫道,或修利益眾生的菩薩道,都會相當地困難。接下來便以七個小題來介紹四正勤。
  
  四正勤是三十七道品的內容之一
  
  三十七道品是基本的佛法,是通達涅槃道路的三十七種資糧。《維摩經‧佛國品》雲:「三十七道品是菩薩淨土」、「精進是菩薩淨土」,《自誓三昧經》亦雲:「三十七品具足佛事。」
  
  三十七菩提分法共分七類: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要想完成三十七道品,必須從四念處開始,然後經過四正勤,依此類推,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完成之後,才能夠得解脫道而證涅槃。
  
  三十七道品的基礎是戒、定、慧三無漏學。不論是修持戒、修禅定或修智慧,如果沒有四正勤這四種條件,那是無法完成的。四正勤是由四念處而來,而四念處的修行又是從五停心而來,這是從修定而修智慧。如果修五停心觀,那是修「止」,「止」的功能最多是能夠入定,無法產生智慧,但是經過五停心觀,再修四念處,就能生智慧而得解脫。
  
  沒有智慧而只有禅定,或是沒有智慧而只有持戒,都不能得解脫、得涅槃。如何才能有智慧呢?必須修四念處,那是一種「觀」的方法。過去我曾經講過四念處,相關文章諸位可以參考一下。(案:〈四念處〉及〈日常生活中的四念處觀〉現收錄於《禅的世界》,或參閱「禅修菁華集」之六《五停心‧四念處》。)
  
  小乘的四念處觀
  
  四念處分小乘與大乘兩類。現在先來介紹小乘的四念處觀。四念處在小乘是修觀慧,次第觀身、受、心、法。一、觀身不淨:人們都很喜愛、很執著自己的身體,但是身體其實是不淨的。二、觀受是苦:一般人總是在追求自己感官的享受,事實上,所有的覺受沒有一樣能帶來真正的快樂。三、觀心無常:人們都認為自己的心是永遠的,其實心是無常的,它的念頭不斷、不斷地在變。四、觀法無我:法是指一切所有的現象,如果把法當成我以及我的,這便是顛倒。
  
  一般人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以無常為常、以無我為我。因為有這四種顛倒,所以有煩惱;因為有煩惱,才無法得解脫。為了要除煩惱、得解脫,必須要有智慧。修了四念處後,知道身體是不淨的,就不會那麼執著;知道所接受的是苦,就不會那麼貪戀;知道心是無常的,就不會把自己所追求的當成是永遠的;知道一切的法、一切的現象都是無我的,就不會那麼在乎臧否得失。如果能用四念處觀,將四種顛倒轉變過來,就能開智慧,得解脫、得涅槃。
  
  大乘的四念處觀
  
  大乘以四念處修空慧,其觀空的方法是:
  
  一、觀身,性相同於虛空:觀身體的本性和身體的形象,跟虛空完全相同,當下觀空,當下就得智慧。
  
  二、觀受,不在內外,不住中間:受就是身體跟外在環境的接觸,也就是身體的五根與外在環境的五塵相接觸時,所產生的種種感受。這些感受既不在內也不在外,同時也不在中間。意思是說,身體之內是五根,身體之外是五塵,因此覺受既不在身體之內,也不在身體之外,但也不是在中間。
  
  事實上,如果僅僅是五根,是不可能有受的,一定要有五塵;如果只有五塵,也不可能有受的,必須要有五根。當五根與五塵接觸時,中間產生了受;然而中間是空的,又如何能產生受呢?因此,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當下就是空。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種詭辯,其實是一種因緣觀,因緣和合才有五根與五塵的接觸,才會有受。因此,受並不是真的存在,只是因緣產生的。所以觀因緣,當下就能觀空,就是智慧。
  
  三、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所有形容心的名詞,其實都跟心的本質是沒有關系的。也就是說,所有心的活動現象,喜歡的或不喜歡的,包括貪、瞋、妒忌、懷疑、憂慮、滿足、喜悅等,這都只是人們所賦予的一個名詞,實際上跟心的本身並沒有關系。因為如果真的有一個東西叫作「心」,它應該是不變的,不會現在我喜歡,等一下又不喜歡;現在我愛,過了不久又變成了恨。所以說,心其實不過是一個假名。
  
  更進一步說,凡是有心,都是煩惱心,跟煩惱相應的,都是壞心;因此,真正的好心是無心。如果能夠當下觀心,知道真正的心是無心,那就是智慧,就不會有煩惱而得解脫了。
  
  四、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心法是心的活動,色法是心外一切心理和物質的現象。既然心法是假的名字,色法如虛空,那還有什麼善與不善呢?無非只是在形容你的心。既是無心,此時看一切法,無善無不善,當下就是空,就是智慧。如果還有善、惡的分別,都稱不上是智慧。
  
  修大乘的四念處,不論遇到什麼都說它是空的,看起來似乎很容易,真正遇到考驗,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曾經有一位老師在上佛學課程時談到「空」,並教大家觀空,才能有智慧。課後有人拿了一份鐘點費給他,一旁的人突然一把搶走,上課的老師急著說:「嘿!豈有此理,錢是人家給我的,你怎麼拿走了?」那人說:「既然我是空的,錢自然也是空的,什麼都是空的,那你還要它做什麼?」老師說:「什麼都是空的,不過錢是我的,沒有空,所以我還是要。」那人一邊將錢還給他,一邊說:「我只是跟你開個玩笑。看起來,什麼都是空,只有錢是不空的!」
  
  事實上,什麼都可以空,但是對金錢與愛情,要做到空是很不容易的。因此,當擁有的時候,不要執著,不要貪心,要知道那是空的,這才是智慧。
  
  我在日本讀書的時候,有一位學者發表論文談「空」,會後我們一起吃飯時,大家說:「你講空講得真好,你既然是研究空的,那你今天中午不准吃飯,反正都是空的。」這位年輕學者回答得很妙,他說:「一切都是空,現在我的胃是空的,食物也是空的,把空放到空之中,還是等於空啊!」
 
 
   四正勤的異名
  
  四正勤一共有四個名字:四正勤、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一般的經典都稱為「四正勤」,其余三種用的較少。
  
  一、四正勤:就是四種正確的勤勞和精進。在修四念處觀的時候,必須要袪除懈怠心,離開五種煩惱心。五種煩惱又稱為「五蓋」,那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要如何袪除呢?就是要用四正勤;因為修行禅觀法、禅定法時,必須以精進心來離懈怠、五蓋,否則懈怠一產生,五蓋馬上出現,禅觀就不會成功。
  
  二、四意斷:《增一阿含經》卷十八共有十經,都在敘述四意斷,例如第二經雲:「諸善三十七道品之法,無放逸之法最為第一,無放逸比丘修四意斷,於是比丘,未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恆欲令滅。已生弊惡法,求方便令不生,心不遠離恆欲令滅。未生善法,求方便令生。已生善法,重令增多,終不忘失。具足修行心意不忘。如是諸比丘修四意斷,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所謂意斷,就是所有的煩惱心都是從意識產生活動,要把意識跟種種煩惱相應的活動全部斷除,必須要用四種方法,這叫做四意斷。
  
  還有在修四念處的時候,自己的心不能休息,也不能忘掉自己是在修行,必須不斷、不斷地知道自己是在修行,用這種方法來斷除煩惱,也叫作意斷。
  
  三、四正斷:《俱捨論》卷二十五雲:「何故說勤名為正斷?於正修習斷修位中,此勤力能斷懈怠故。」主要是以四種正確的方法,來斷除懈怠心和放逸心。
  
  四、四正勝:或名正勝,《俱捨論》卷二十五雲:「於正持策身語意中,此最勝故。」用修善斷惡的四種正確方法,來策進、勉勵我們的身口意三業。
  
  四正勤的這四種名稱,從不同的角度來講,也可以說它有四種不同的功能。《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雲:「一心勤精進」,修此四法,故名四正勤。修此四法,另有三名:能斷懈怠故名四正斷;於正策勵,身語意業,此為最勝,故名四正勝;於意中決定,此四斷行,故名四意斷。
 
 
   善法與惡法
  
  四正勤只有四句話:「已生惡法為除斷,未生惡法不令生,未生善法為生,已生善法為增長。」
  
  修行佛法,就是斷惡而生善。斷惡分成兩項,生善也分成兩項,加起來就是四正勤。那麼,善法是什麼?惡法又是什麼?有必要先加以說明。
  
  十善法與十不善法
  
  所謂善法,就是十善法、十種善法、十善業道;惡法,就是十不善法、十種不善法、十不善業道。修十善業道是普通人的道德標准,也是解脫道及菩薩道的基礎;解脫道是小乘的阿羅漢,大乘則是成佛的菩薩道。
  
  十善分成身、口、意三類,就是身體的行為、語言的行為、心理的行為。身體的行為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三種;語言的行為有不妄語、不绮語、不兩舌、不惡口四種;心理的行為有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三種。十善法的相反,就是十不善法。
  
  心的善與不善
  
  一般人認為只要沒有犯法、坐牢,這就是善;坐過牢、犯過法的就是不善。其實,如果吏治不清明,做了好事的人也有可能坐牢,做了壞事喪盡天良的人,卻未必坐牢。因此,好與壞是不能以坐牢與否來作為標准。
  
  又,一個小偷或是強盜,只搶了一百元或一千元,就算犯法要坐牢;可是,有人搶了半個或是整個國家,反而可以稱王、作總統。也有殺了一、二個人,可能會被判死刑;然而,有人殺了許多人甚至數萬人以上,反而當了國王、大總統,甚至民族英雄。因此,一般人所講的善與不善,是有問題的。
  
  如果以十善與十不善的標准,便可以看出什麼是真的善與不善。因為佛法除了語言、身體的行為之外,特別重視心理的行為。一般人只知道身體行為、語言行為的好與壞,但是,意念行為的好與壞卻不容易判斷。
  
  心的善與不善又可分為兩個層次:
  
  一、日常生活中:根據印度天親菩薩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指出善法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不善法則包括:根本煩惱六個:貪、瞋、慢、無明、疑、不正見;隨煩惱二十個:
  
  忿、恨、惱、覆、诳、谄、憍、害、嫉、悭、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
  
  二、修禅定中:《大乘百法明門論》的二十個隨煩惱中,有八個是與修定相違背,那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由於有了以上這幾個原因,所以修定不成功。其實,在剛開始修定時,每個人都會出現這八種現象,必須一樣一樣去克服它。
  
  許多參加禅七的人,前幾天都是在這種狀況下度過,漸漸地心比較輕松安定之後,掉舉或昏沉的情形才會減少。因為在輕松安定之後,對自己會產生信心,比較不會懈怠、放逸,並且有了正確的觀念,知道打坐是為了求得身心的安定和煩惱的解除。當一個人的心能夠安定之後,就會比較清楚自己心念的活動,許多心念微細的狀況出現,就知道這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不好的袪除,好的繼續成長,這就是四正勤。
  
  以善止惡即是修行
  
  一般人多半不清楚什麼是善與不善,什麼是好的心與不好的心。有一次有位先生告訴我,他什麼宗教都不信,他只知道宗教是教人做好事、存好心。
  
  我問他說:「沒有錯,那你有沒有宗教信仰呢?」
  
  他說:「像我這樣的人,還要什麼宗教信仰?我既不做壞事,也不存壞心,只有像你們這樣的人,因為常常做壞事、存壞心,才會有罪惡感,所以要信宗教。」
  
  然後我又問他:「你真的是一個好人嗎?真的是一位好心的人嗎?我才不相信像你這樣的人會是個好心的人!」
  
  他馬上火冒三丈:「你怎麼能證明我不是好心的人?你說,我做了什麼壞事?」
  
  我說:「你現在就不是個好心的人,因為你的心在生氣,對不對?」
  
  結果他更生氣:「我本來沒有生氣,是你讓我生氣的!」
  
  許多人認為生氣不是壞事、不是壞心,是別人讓他生氣,而不是他自己要生氣的。其實,人們經常都是在煩惱痛苦之中掙扎,卻還不知道自己的心有問題。貪心求不得就變成瞋,如果得到了又希望貪得更多一些;與人相比,比不過人就會妒忌,比人稍強一些就會驕傲;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得到時,就認為這個世界不公平,於是產生忿怒。這種種狀況,經常在我們的身上發生,這究竟是好心呢?還是壞心?
  
  從佛法的修行立場來看,這都是煩惱、痛苦的心。佛法希望人們能從痛苦轉成快樂的,從煩惱轉成有智慧的,從瞋恨怨恨轉成慈悲的,從貪取轉成布施的。以善來對治不善,以善來糾正不善,這就是修行,如此,才能夠使我們的心真正的清淨,真正的安定。
 
 
  四正勤的內容
  
  如前所說,如果沒有禅定的基礎,是不容易發現自己的心是善或不善,是清淨或不清淨。修了禅定之後,心較為寧靜、安定,比較清楚自己的心,隨時隨地可以糾正。因此,修行佛法,禅定是一個基本的工夫。
  
  《大智度論》卷十九雲:「破邪法,正道中行故,名正勤。」又雲:「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心、五蓋等諸煩惱覆心;離五種信等善根時,不善法若已生為斷故,未生不令生故;勤精進,信等善根未生為生故,已生為增長故,勤精進。」
  
  四念處在前面已介紹過,是修禅定的一種方法,也是能夠產生智慧的一種修行方法。《大智度論》便指出,在修四念處時,沒有四正勤,就會有懈怠心;有了懈怠心,種種的障礙就會出現。這些障礙會產生五蓋,而離五種善根;也就是說,五蓋是不善,五種善根就是善,由於五種不善的現象,會使得另外五種善的現象不能產生。
 
  五蓋
  
  所謂五蓋就是貪欲、瞋恚、睡眠、悼悔、疑等五種,能蓋覆行者清淨心,令善不得開發。下面分別介紹這五種蓋:
  
  一、貪欲:多數的人貪錢、貪名、貪吃、貪男女的愛,貪的東西很多。凡是跟自己的身體、生活有關時,不論是有形的或無形的,大家都很喜歡去追求。
  
  在修禅定時貪的又是什麼呢?那就不是一般人所貪的那些東西了。貪的是自己想象中的禅:「打坐可以讓我得到什麼?聽說禅會開悟,怎麼還沒開悟呢?什麼時候開悟啊?」還有:「禅可以得神通,我什麼時候能夠得神通?神通究竟會怎麼樣?」或是:「嗯!禅能使人將身體忘掉,身心會統一,身心統一究竟是什麼?我怎麼還沒得到呢?」……諸如此類,都是在打坐時貪著的東西,而不斷在等待、期待、追求。
  
  另外一種情況是在打坐時,身體感覺軟軟、輕輕的,心裡也好象很安定,這時的感覺真好、真舒服,一坐就坐一、二個小時,甚至坐了一天,坐在那裡很快樂。但是,這不能入定,也不能得智慧,為什麼呢?因為在貪,因為不能捨。
  
  二、瞋恚:當所貪求的目的達不成,或是很喜歡、很執著的那種舒適狀況突然消失;也就是想追求的沒有追求到,已經得到的又失去了,這時候就會產生另外一種念頭和心理狀況,那就是瞋怨、悔恨、討厭。
  
  三、睡眠:瞋恨心一產生,心頭就會浮動,使得身體發熱、頭腦發脹,坐在蒲團上如同坐在火山上,非常痛苦;想站起來又覺得應該繼續打坐,於是坐在那裡跟自己戰爭、掙扎、痛苦,煩惱不已。掙扎了一段時間後,由於體力消耗太多,於是感到累了、疲倦了,接著就會打瞌睡。
  
  四、掉悔:睡眠之後,體力恢復後,繼續打坐,貪、瞋又再度交互出現。因此,疲倦時想睡,恢復體力後又跟自己掙扎,心緒念頭不斷地上下上下,這就是掉悔。
  
  五、疑:在掉悔狀況下,開始產生懷疑,懷疑師父教的方法有問題,懷疑自己身體的狀況、體質不適合打坐,可能就會放棄禅修。
  
  以上所講的五蓋,就是把善根蓋住,把能夠開智慧、除煩惱的善門關起來,把慈悲與智慧的門掩蓋住了。
  
  諸位在修行時,如果遇到這五種心的蓋,就知道這些狀況的發生其實都是正常的,只要持續精進,這五種蓋子是蓋不住你的。也就是當五蓋出現時,要不斷、不斷地回到四念處的方法上,五蓋自然就會離開,這就是四正勤所說的「已生之惡令斷除,未生之惡令不生」。
  
  五種善根
  
  沒有五蓋,修四念處就會產生五種善根:一、信根:確信三寶四谛。二、精進根:又名勤根,勇猛修行善法。三、念根:憶念正法。四、定根:心止一境,令不散失。五、慧根:思惟真理。
  
  此五法為能生其他一切善法之本,故名五根。
  
  修行四念處,是由定而產生智慧;但是僅僅入定,不一定就有智慧,也不能得解脫。因此,必須經過信、精進、念、定、慧這五個過程,精進地修行,始能達到煩惱脫落,智慧出現的目的。
  
  五種善根的第一項就是信根,信的種類有三種:
  
  一、仰信:許多人聽到別人說信佛有很多好處,值得去信,所以也跟著去信,這是從善如流,也可能是迷信。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因為家中的父母輩或配偶信佛教,所以跟著信,但是不清楚為什麼要信。
  
  有一次,我問一位先生怎麼會信佛教,他說:「唉!本來我沒有要信,可是我太太跟我結婚時立了一個條件,如果我不信佛教,她就不嫁給我,沒有辦法,我只有信了。」像這樣開始信仰的人很多,不過這也不壞,一開始是盲信,最後也有可能變成真正的佛教徒。
  
  二、解信:對於佛教的理論、觀念已全然了解,並認為其中所講的道理,正是他所需要的一種宗教。知識份子以及西方人的佛教徒,多半是這種信仰。
  
  三、正信:根據自己的體驗、經驗信了佛教,並且照著方法、觀念去做、去練習,對自己的身心有幫助,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家人都有幫助,感覺到這真是有用的一種宗教,因此產生了信仰。這種信,就是五善根裡的信根,又叫善根發或發善根。
  
  有了信根、精進根之後,就會有念根,念根就是心不會忘掉自己要修行。譬如有很多人皈依之後,就不再親近道場修行,這就是念根沒有了。有念根的人一定會說:「我現在皈依了,佛法對我們一定是有用的,我要繼續地學習,繼續地練習!」這就是念。能夠這樣持之以恆,就能入定,就能產生智慧。
 
 
 
  修行四正勤在大小乘的重要性
  
  四正勤不論在大乘和小乘,都是修行方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修行善法,才能把善的基本和善的根,在心裡生起。善根雖然是本有的,但若未聽聞佛法,也未修行,善根不會生起;聽聞佛法,善根種子才會發芽,依著這個善的種子去修行,善根便會不斷持續往下深生。如同種子在剛開始生長時,它的根是往下延伸的,根發展的愈快,上面的枝葉就長得愈茂盛;沒有根的東西是長不大的,甚至很快就會枯萎。因此,要增長善根,必須要聞法修行。
  
  諸位來聽聞佛法,就是在使得善根種子接受灌溉,然後種子才會發芽、生根,如此便能使人格健全成長,精神層面提升,信成就、戒定慧成就,這就是善根成就。
  
  佛法將眾生分為三等:一、凡夫:聽了佛法,懂得佛法,但是沒有修行或是修行尚未得力。二、賢人:聽了佛法,修行已經得力,善根生起,信心堅定,其人格已在轉變中,精神面已提升,但有時仍會有煩惱現行。
  
  三、聖人:初地以上的菩薩,已經斷了部分的煩惱,從此以後,不會再麻煩自己,困擾他人;煩惱雖然沒有完全斷盡,但是不會再現行。
  
  因此,不論是大乘、小乘,一定要用四正勤精進地修習佛法,就可以從普通的凡夫生起善根,變成賢人、聖人。
  
  一般人認為修行就是打坐,只要坐在那裡就算是在修行。事實上,打坐只是修行方法的一種,還有禮佛、拜佛、念佛、誦經、抄經以及背經等。只要不斷地將心放在正知見的熏習以及正法的實踐上,都算是在修行。
  
  修行在佛經中有幾個譬喻:一、如母憶子:修行就像母親不管到哪裡,都會不斷的思念她的孩子。二、如雞孵卵:修行就像母雞在孵小雞時,它不會讓雞蛋冷了之後再去孵,必須不斷地去孵蛋。三、如兒念母:修行就像嬰兒一樣,肚子餓了,不斷地要找母親喂奶。四、如水滴穿石:細水長流,持續不間斷。以這四種情況來比喻修行時的心態,修任何法門,以這種精進的態度,一定會發起善根。
  
  以下略舉幾部論典,說明四正勤的修行在大小乘法中的重要性及其關系:
  
  一、小乘的《俱捨論》一共有七十五法,其中有十個大善地法:信、勤、行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輕安、不放逸。此十法與一切善法相應,故名大善地法。善之中的第一個是信,第二個就是四正勤的勤。也就是說,首先要信,相信之後才能接受它,接受之後才會修行練習。「勤」就是修行善法,於心勇猛之作用,不斷地練習之後,漸漸會產生善根。因此四正勤在《俱捨論》中是最基本的兩個修行條件之一。
  
  二、大乘的《百法明門論》一共有一百法,善心所共十一個: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其中的第二項「精進」即為四正勤,就是勇猛修善法、斷惡法之心的作用。
  
  三、《成唯識論》卷六雲:「勤謂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
  
  以上三部論著,都相當重視「勤」,也就是精進用功修行,使善法增長,惡法斷除的一種力量。有了「勤」,就會勇敢又非常強悍,用它來對治懈怠、放逸,就不會退縮、畏懼,不會遇到阻礙就放棄。因此,要有勇敢而強悍的心,才能使得善根、善業持續不斷圓滿完成。
 
 
   精進的種類
  
  精進就是四正勤,在論典中提到的有:
  
  一、《大智度論》卷八十提到有兩種精進:「身精進者,如法致財,以用布施等。心精進者,悭貪等諸惡心來破六波羅蜜者不令得入。」
  
  二、《成唯識論》卷九提到有三種精進:
  
  (一)被甲精進──菩薩被大誓心甲,不怖種種難行,如《法華經.從地湧出品》雲:「被精進铠,為堅固意。」發了大願心之後就如同身上披著盔甲,勇敢強悍,遇到任何危險的敵人,都不會受到傷害,也不會恐怖、退縮、逃避。
  
  (二)攝善精進──菩薩勤修善法而不疲厭,修六度萬行,不會遇到困難就退縮。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努力於布施等前面的四個項目之後,就能完成禅定,出現智慧。
  
  大乘菩薩的禅定,並不是坐在那裡身體不動,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眾生的社會環境之中,不受污染與影響,反而能使整個社會環境因此而安定、和平。
  
  所謂智慧,是超越自我以及所有是非好壞的執著,超越於主觀及客觀,以此處理所有的人、事、物,呈現的就是純智慧的一種判斷力和抉擇。
  
  許多人認為修行很容易,希望一下子就能得禅定,很快就能有智慧。當禅定、智慧得不到時,馬上就會疲倦、起退心,這就是修善法不夠精進,不懂得用四正勤的道理。
  
  (三)利樂精進──勤化眾生,永不疲厭。以精進的慈悲心對眾生奉獻,幫助、救濟眾生。大多數人從事於社會工作幾年之後,就會覺得疲倦,不容易維持。但是作為一個菩薩,為了一個眾生,可以多生多劫護持著,使其得度,助其成佛。而在幫助眾生的過程中,成長最快的是自己,這就是「利人便是利己」,以利他來作為自利的修行方法。
  
  度眾生並非一定要有多大的能力、學問或財富,只要有精進心願意奉獻,就有機會幫助他人。我經常鼓勵信眾們,能在一星期或一個月之中,抽出一些時間到寺院來做義工,做義工就是幫助我們一起做弘揚佛法的工作,就是在利樂眾生。也許有人實在沒有時間,也懂得不多,聽我這麼一說,就不好意思再來了。如果真的條件因緣不許可,那也沒關系,只要發個願說:「我現在只能來聽經,沒有空做義工,但是我將來有空時一定來!」這也算是發心護持道場,自利利人了。事實上,做義工也要有精進心,沒有精進心,就不會有時間;沒有精進心,也不會持續下去。
  
  三、〈七佛通誡偈〉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為基礎,直至菩薩的三聚淨戒:「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饒益一切有情。」都必須精進。又如大乘六度及十度中,精進波羅蜜乃極重要。故在一切大小乘善法中,若無精進,則不得成就。
 
 
 佛教基本三經皆重視精進行
  
  在三部佛教基礎經典中,都有講到關於精進、四正勤的重要。
  
  《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的第四覺知雲:「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意思是說,只要懈怠的人,就會墮落。如何糾正改善呢?就要經常以精進心來修行。
  
  所謂墜落,就是從善法而墮落至不善法。譬如本來是要修行禅定的,結果因為懈怠,禅定不修了,反而變得心非常紊亂,情緒非常波動,意志力非常消沉,這不是墮落了嗎?所以只要不精進,就是懈怠,懈怠就是墮落。
  
  但是,請諸位不要誤解佛經中講的精進,將四正勤的「勤」當成是拚命。精進不是拚命,而是持續地不放棄、不中斷。
  
  持續不斷也有兩層意思:
  
  (一)正在用方法時,不離開方法,不斷、不斷地將心拉回到正念的方法上,
  
  這就是「勤」。如果修行一段時間,對方法沒興趣就不修了,或是方法換來換去,這也是不精進。
  
  (二)在完成一項工作的過程中,一樣要睡覺、吃飯、休息,但是要持續不斷地一直將工作全部做完,不做完絕不放棄,這也是「勤」。
  
  四正勤是已經做的壞事不要再做,要開始斷;還沒有做的壞事,不要開始;應該修的善法還沒有修,要趕快修;已經在修的,要修得更好。因此,修學佛法需要四正勤,即使是平常的人,也需要用這種態度來斷惡修善。
  
  通常我們都認為自己沒做過什麼壞事,事實上,每個人從生下來開始,多多少少都帶著一些不好的習性;知道有不好的習氣願意去改,願意一次一次地去糾正它,這就是精進。但是,也有人不知道,或不承認自己的習性是不好的。
  
  我認識一位女士,她講話的音量很大,即使只對一、二個人談話,也是很大聲,在群眾中,聲音當然更大,只要她講話,別人的聲音都聽不見了。我問她說:「有沒有人說過你的聲音太大了?」她不承認地說:「有呀!但是這個聲音是我媽媽生的。別人也可以大聲,這是他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像這樣的人,認為自己沒有問題,可是與人相處時,卻使得別人不舒服。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們的團體曾經登廣告,征求一位工作者,有位先生來應征,我看了他的履歷表,幾乎平均每兩個月就換一次工作,我問他說:「你怎麼常常換工作呢?」他回答說:「這是個吃人的社會,不論我走到哪裡,都會有人欺負我!」我反問他:「那你怎麼敢到我們這裡來呢?說不定你還沒有熟悉情況,兩個月又要走了。」他說:「沒有問題,外面是吃人的,而你們這裡是慈悲的,所以我選擇到這裡來工作。」
  
  我看他的資歷不錯,人也很努力,所以跟他說:「這樣好了,我希望你能了解自己的狀況,為什麼會常常換工作。這裡也是普通人的地方,凡是外邊有的問題這裡也有,不過,我們是講慈悲的,會告訴你有些什麼問題。現在給你兩個月的時間試試看,能不能改變一下,試得好你就可以留下來。」兩個月後,我們並沒有開除他,結果是他感到我們這個團體也是吃人的,而自動離開了。
  
  這樣的人實在非常辛苦,也非常可憐,臨走前我勸他說:「世界上並沒有吃人的地方,而是你自己在吃人啊!因為自己的心、自己的觀念、自己的習氣沒有調整,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可怕的。但是,世界上每個人真的是那麼可怕嗎?這可能是你自己有問題。這是我對你的勸告,希望你能改善。」
  
  所以,所謂好與不好有兩種狀況:(一)自己感到很麻煩、不舒服,受了損失。
  
  (二)自己沒有覺得麻煩、損失,但是令其他跟你生活在一起的人感到不舒服。
  
  《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一共有四十二段,其中有四段講的就是精進:
  
  一、第一章雲:「常行二百五十戒,為四真道,行進志清淨,成阿羅漢。」這裡持的戒是對比丘而講,比丘要持戒清淨,並且以精進心不斷地修四聖谛,才能成為阿羅漢。證阿羅漢果,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卻很慢;如果精進的人,在一生之間就能證得阿羅漢果,不精進的人是沒有希望的;不精進就是沒有持續地修行。
  
  所謂修行,就是照顧自己的心,使自己的行為不懈怠、不放逸。這種修行,似乎是只對出家人而言,那麼,在家人是不是也可以精進呢?
  
  在家人不住在寺院內,但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就是隨時注意自己應該要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必須做什麼?並且用一點時間來幫助自己,使得自己的身心平靜、安定。譬如說,早晨起來梳洗過後,可以打坐、拜佛、誦經,每天養成習慣。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則不要讓邪惡、負面的念頭出現;當不好的念頭出現時,馬上跟自己說:「真是不好意思,一定要改。至少我要讓它出現得少一些。」當邪惡的念頭實在很強烈時,馬上用修行的方法化解,例如忏悔、反省自己的行為,否則很可能會轉變成身口的邪惡行為。養成這些習慣之後,邪惡的身口意三業,就會愈來愈少,這就是精進。
  
  二、第二十五章雲:「人為道,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诳,精進無疑,吾保其得道矣。」人如果要修行佛道,要不被情欲所迷惑,不被許多的邪說、邪見、邪行所欺騙,隨時提高警覺,精進不退失,那就容易得道了。此處所說的道,是從痛苦、煩惱中而得以出離的解脫道。
  
  所謂情欲,對出家人來說,指的是男女的愛情;對在家人來講,就是不正常或是泛濫的愛。譬如說有了一個配偶,還想要第二、第三甚至更多,結果煩惱、痛苦、心裡的問題障礙更多,對於身心都不健康。
  
  我遇到過一位先生已經是結了婚的,但是他的女朋友不少,他太太經常跟他吵架,他也隨時准備離婚,他認為反正他有那麼多女朋友,一個太太離婚了又有什麼關系。我問他:「離了婚之後,另外一個女孩跟你結婚,她也會跟你吵啊!」他說:「沒有關系,那我就再離婚嘛!」
  
  另外有位先生跟我抱怨說:「最好不要結婚,結婚以後就被太太綁住了!」
  
  我反問他:「不結婚跟女朋友就沒問題嗎?」他說:「也很麻煩,我有好幾個女朋友,每一個都希望我給她多一些時間,多一些愛。最初我認為可以享受更多的愛,結果不是,她們給我愛,但是也要我的心,而我的心只有一個,所以很痛苦!」
  
  這就是過度的情欲,表面上看起來好象很享受,其實會帶來更多的痛苦。因此,一個學習佛法的人,在情欲方面一定要節制。
  
  何謂眾邪?邪不僅僅是指邪惡的身口行為,主要是邪惡的觀念及想法。譬如說,有人認為賺錢不一定要工作,只要用頭腦就可以了。沒有錯,用頭腦賺錢是一種智慧的賺錢方式;但是如果用欺騙的手段,甚至挖空心思,想不勞而獲,將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因自己受益而使得他人損失,這是不道德的,這就是邪惡。
  
  曾經有一群專門闖空門的年輕人,做案無數,終於有一次失手被抓,關在監牢裡。有位法師去感化他們,其中一個人說:「我不信佛,你不要來跟我噜蘇!」法師說:「你們一定認為自己沒有做錯,能不能告訴我是什麼道理呢?你們為什麼年紀輕輕的不去找工作,而去做小偷呢?」他說:「亂講!這也是我們的工作!你要知道,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去研究、計畫,才能拿到東西,這不是簡單的,換作是你辦得到嗎?這次是倒楣被抓到了,下次更注意一點,他們就抓不到了!」法師又說:「別人的東西及財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你們拿走,不是不公平嗎?」這個年輕人說:「哼!世界上的人都在偷、都在騙、都在搶,只是方法不一樣而已。」
  
  這就是邪惡的思想,對他人造成傷害,還認為是正常的、正確的、有道理的。當我年輕的時候,也有許多觀念上的誘惑,譬如我吃素,很多人誘惑我,他們說:「世界上的動物就是給人吃的,你現在不吃,等到世界上全都是動物時,人就被動物吃了。」我說:「這沒道理啊!照你的說法,現在不吃豬,世界上到處都會是豬。其實豬是人養的,沒有人養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豬啊!」他們說:「現在的豬本來都是野豬,是人養了之後使它們變成家豬。假如每個人都不吃豬,家豬都變成野豬,野豬就會來吃人了!」我說:「對不起!我是為了慈悲而不吃肉,不管你怎麼說我還是不能吃肉的。」這種強詞奪理、似是而非的說法,就是一種邪的觀念。
  
  三、第三十二章雲:「夫人能牢持其心,精銳進行,不惑於流俗狂愚之言者,欲滅惡盡,必得道矣。」
  
  四、第三十四章又雲:「夫人為道,猶所鍛鐵漸深,棄去垢,成器必好。學道以漸深,去心垢,精進就道。暴即身疲,身疲即意惱,意惱即行退,行退即修罪。」
  
  《佛遺教經》
  
  《佛遺教經》中有四段經文是講精進的:
  
  一、有雲:「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比丘),當好制心。……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其心。」
  
  二、又雲:「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意思是說,諸位比丘們,如果你們能夠精進的話,任何事情都不會有困難。假如一個修行人的心經常懈怠,就像古代的人鑽木取火,木頭還沒有轉熱就停止了,那是不容易得到火的,所以要好好地精進。
  
  經文中另一個譬喻是說,即使是小小的水滴,只要不斷地滴在石頭上,時間久了,石頭也會穿出孔來,這就是精進。精進的意思是持久地,不斷照顧身、口、意三種行為;如果不照顧,就會變成懈怠、放逸,那麼,任何事都完成不了。
  
  因此,要修道完成,一定要持續不停地努力,許多人學佛一陣子,新鮮感沒了以後,覺得修行佛法好象也沒什麼用。打坐,坐在那裡不能動,不能講話,得到的只是腿痛,其他一點好處也沒感受到,不禁懷疑起自己:為什麼要這麼辛苦?結果打坐不坐了,修行也中斷了。這樣的人想要得到修行的利益是不可能的,因為木頭還沒有鑽熱就放棄了,又怎麼會有火呢!
  
  三、又雲:「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也,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
  
  四、又雲:「常當一心,勤求出道。」
  
  除了前面的《佛遺教經》,在《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遺教品〉第一也有:「我涅槃後,汝(阿難)當精勤,以善教誡我諸眷屬。授與妙法,深心誨誘,勿得調戲,放逸散心。……無常大鬼,情求難脫,憐愍眾生莫相殺害,乃至蠢動,應施無畏,身業清淨,常生妙土,口業清淨離諸過惡。莫食肉,莫飲酒,調伏心蛇,令入道果。……此生空過,後悔無追,涅槃時至,示教如是。」
 
 
 
 結論
  
  四正勤不是拚命,而是像細水長流般地精進,如果像洪水那樣猛烈,只會傷害自己傷害他人,修行不得力,馬上起退心。如果能像細水長流般的不懈怠,在時間、精神、身體上都不會受到傷害,才能使我們的心真正的清淨,真正的安定。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四日、十一月七日、十四日、二十一日聖嚴法師講於紐約東初禅寺,姚世莊居士整理)
 

上一篇:楊雲唐居士:中觀與三解脫門
下一篇:楊雲唐居士:佛教面臨的問題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