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如本法師:見性成佛 第十九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十九天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

目前我們台灣寶島,有許多學佛的同仁在坐禅的過程中,對坐禅的真義說法已脫出軌道、脫節了。嚴重者歪曲如來當初禅定或坐禅的意思,令人深覺遺憾和心寒,自誤誤人,以訛傳訛,那種傳法令我們很擔心,將坐禅的意思說錯了。有人真的這麼說:「什麼叫坐禅呢?」「坐禅就是坐得讓心情輕松一點,快活點沒有煩惱。」是不是呢?還有人說他坐禅三十六周天,坐得讓他靈魂出竅,這些也都說錯了。有人想坐得讓身體健康一點,因為目前身體狀況支離破碎全是病苦,想坐禅令身體健康起來,以上都不符合坐禅真正的意思。有的人坐禅,說可以和靈界的眾生相通和鬼神打交道,這些全部失去了坐禅真正的涵義,扭曲了它的定義。讓正信的人覺得要再重新調整,如果再繼續如此傳下去,把坐禅的本意歪曲,這樣就變成末法時代了。

到底「坐禅」真正的用意在哪裡呢?諸位啊!你不論坐禅便罷,只要論及坐禅,坐禅就要「見性」,如果不依見性為出發點和動機的話,你的坐禅就亮起了紅燈了,要急診了。所以坐禅要見性,不然你坐了一下午,縱然坐到有辦法和靈界的人溝通,你神通十八變,身體健康得像一條龍,但是這和了生脫死都沒關系,和開悟證果也都沒關系,而你永遠都是凡夫眾生啊!想要出離三界、頓斷六道永遠沒希望,所以坐禅貴在「見性」,大家清楚了吧!

我們說話要有根據喔!如本法師有一個崇拜的偶像六祖惠能大師,他是一位開悟證果的聖僧,在我們佛教的歷史裡,對他的評語永遠是排行第一。諸位,我們看他對坐禅的解釋:

六祖惠能大師雲:「何名坐禅?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禅。」

這才叫做「坐禅」呀!六祖當時距離現在有一千八百多年了,唐朝的人,他對於「坐禅」開門見山就說了,何謂「坐禅」呢?你們大家要了解,在我的坐禅法門裡是無障無礙的,什麼叫做無障無礙?要無障無礙的先決條件,絕對要見性。所以他才說坐禅的「坐」要這樣解釋,就是對外面一切人事物、五欲六塵之境界,得失取捨乃至一切善惡的境界,你的心念不起,心念不動這樣叫做「坐」。你坐在那邊有如此嗎?你坐在那邊心念不動,不被外面一切境界所轉,同時還能轉境自性如如不動,這樣叫做﹁坐﹂。聽起來好象很簡單可是卻做不到,對外面一切善惡境界你的心念不動,這樣叫做「坐」。你坐得住嗎?坐得對嗎?坐得正確嗎?

什麼叫做「禅」?內見自性不動名之為「禅」。所以說「禅」你必須內見自性不動,你絕對要見性,不見性哪裡有禅可言呢?你坐在這裡五年、十年都沒有起來,坐那麼久都不算禅,因為你並未見性,所以要見性才構成「禅」真正的涵義,這非常重要喔!

我們既然知道坐禅的意義,從今天開始要調整你的思想觀念,坐禅的坐,一定要對外在一切善惡境界而心念不起、心念不動,這樣叫做「坐」。接下來內見你的自性清淨不動,這樣叫做「禅」,這點非常重要。所以今天知道坐禅的意思以後,你如何「坐」?什麼叫「禅」?我相信就清楚了,不然你坐禅坐得不了義、不圓滿,不符合佛教所稱「坐禅」的涵義,這與外道、一般流俗的禅沒有什麼兩樣。我們國人若有心要坐禅的人,想要了生脫死的人,想要開悟見性成就佛道的人,我希望人人好好坐禅,要坐得好就要針對這些問題來坐,針對「禅」,你必須聽六祖老人家的話,絕對不會出錯。再念一遍:

六祖惠能大師雲:「何名坐禅?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禅。」

好莊嚴的坐禅涵義。「坐禅」和「禅定」是很接近的,是什麼意思?剛才是講「坐禅」,現在是說你坐禅當中絕對會產生「禅定」。那麼「禅定」的定義又是如何呢?我們不要聽世間人一些流俗禅定的意思,也不要聽外道禅定的意思,我們要聽佛門所說禅定的意思,因為這關系到見性成佛的問題,所以你必須要了解什麼叫做「禅定」。

我們看六祖惠能大師,他對「禅定」兩字的解釋:

六祖惠能大師雲:「何名禅定?外離相名禅,內不亂為定。心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外離相即禅,內不亂即定,外禅內定,是為禅定。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自修自行自成佛道,佛是要靠自己修、自己行、自己證果的,別人無法代替你來修行證果。所以他告訴你「自修自行自成佛道」,我看過三藏教典,所有三世諸佛,沒有一尊佛說是別人代替他修行讓他成佛的,佛佛都是自己修、自己行、自己證、自己成就佛道的。要如何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呢?這要符合正法,就是見性法門之法,要得到禅定是好事,但是法門要摸清楚,他告訴你「何名禅定?」單刀直入向你開示,什麼是禅定?他說「外離相為禅」,我們人無非就是能念所念、能看所看,有著內心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他才說外面所有的境界、所有的相要離掉,這樣叫做禅。外離相名為禅,譬如說外面有紅男綠女,看完後你冷暖自知,最後要將它離相這叫做禅。看到外面這輛轎車那麼美!你冷暖自知不要起貪欲要離相,這樣叫做禅。外面的高樓大廈建得非常富麗堂皇、金碧輝煌,你冷暖自知不去染著離掉它,叫做禅。看到有人長得婀娜多姿很漂亮,你清楚不去染著離掉它,叫做禅。這位男孩長得很英俊、很有人緣,體格又好氣質更是一級棒,你冷暖自知不去染著離掉它,這樣叫做禅,禅就是這個意思。再來,你內心不亂名之為「定」,你看了外面的境界以後,事過境遷不會在那邊蠢蠢而動或心癢癢的。若心常常耿耿於懷想那件事情的話,那樣不名為「定」。當內心不亂安定下來了,才叫做「定」。

六祖再加解釋,心如果著一切境界著一切相,當下你內心就亂了,外在如果離相的話,心當下就不亂呀!你我大家如果開悟證果以後,人人的本性本來就自淨自定,本來就清淨、本來就禅定的,只是因為看到外在種種境界,因此見境思境心才亂的。如果看到一切外相、外在境界而心不亂的話,這才是真正的禅定。這麼干脆的話,讓人人皆聽得懂,人人仿佛快要證果似的。他的結論「外離相就是禅,內心不亂就是定。」外禅內定這才叫做真正的禅定。

接下來再加上最重要的一句,在念念當中,自見本性清淨,必須要這樣哦!就是每一個念頭生起和每一個動作出去,你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性之用。你的作用沒有離開性,你的性能起無量的作用,作用和體是一體的,體用是不二的。在念念當中處處、刻刻、秒秒都看到你自性清淨,這樣就對了。到最後自修自行自成佛道。自從如本法師講經以來,今天將六祖大師的「禅定」解釋到淋漓盡致,清楚了你才懂得如何坐禅啊!否則你完全不知道禅定的本意,因此引用六祖大師的語錄說得更明白點,從此以後坐禅、禅定,你就有一個軌道可遵循,這樣要入道、證果易如反掌。來,如本再念一遍,記下來終其一生你受用不盡。

六祖惠能大師雲:「何名禅定?外離相為禅,內不亂為定。心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外離相即禅,內不亂即定,外禅內定,是為禅定。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這才叫做禅定的定義,向諸位恭喜了。人家說「得道」這真的是「得道」了,得到這個道理啊!得道以後要證道,證道才叫做「所作皆辦」該作的都做好了,了生脫死了。

綜觀六祖大師在他一生中弘法布教,禅定、解脫乃至見性,他永遠都將見性擺在第一,所以他老人家說:

六祖大師雲:「但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

「見性」永遠排第一,沒見性就沒禅定可言,沒見性就沒解脫可言,要先見性然後禅定,再來解脫等,慢慢的解決並將它們擺平。但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這個「不論禅定解脫」不是意味了否認禅定解脫喔!只是有一個前後輕重的差別,難道見性就沒有禅定嗎?見性就沒有解脫嗎?全都有。只是他將見性列在修道過程中,先要處理的事情;列為他的首務。

你看有多少人在坐禅,往往一坐就是五天、十天都沒站起來的,甚至坐一整年的皆大有人在,但是若沒見性哪怕你坐百千萬億劫,同樣是凡夫眾生一個。所以外道也有坐八大劫的,八大劫醒過來以後,還是凡夫一個煩惱叢生啊!他並無見性啊!所以見性這麼重要,要先見性再說。

「禅定」我們不否認也沒有回避,只是有前後、輕重的差別,所以才說「但論見性,不論禅定解脫。」道理在此。如此說來,那「見性」的定義為何呢?什麼叫做「見性」?如何「見性」呢?你我大家都有一個「性」,「性」每天在運籌作用為你服役,但是你卻從來不曾見過自己的本性,這才是讓人覺得很悲哀很煩惱之處。

所以「見性」如何見?「見性」的定義如何?我們來看六祖惠能大師怎麼說:

六祖惠能大師雲:「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自性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

一句「是名見性」,你看修道修到此處這是果報,到這裡是我們應得的,到這裡是我們應該與它相應的時候。他說「若悟自性」是說有見性的人,有開悟見性之人,你就不用立菩提涅槃,也不用立解脫知見了。立解脫知見也好,立菩提涅槃也好,對初機者還沒開悟證果、還沒見性的人而言是相當需要的,因為你沒煩惱沒生死,從何而立菩提涅槃呢?菩提涅槃是應著生死煩惱來說的。

有一個凡夫,有一個聖人,有聖人就有凡夫是對立的,方便的假名讓你知道,你有煩惱好好修行以後就得菩提。你有生死輪回,他告訴你以後就有菩提、涅槃可得是這個意思。你不了解如來的知見,所以為你立一個解脫知見,因此凡夫和聖人差別就那麼大,一切法都是方便假名安立的,開悟證果以後知見解脫就不用立了,菩提涅槃也不用立了。為什麼?因為實相無相的自性當下無一法可得,見到法身的時候是無相,沒有形式的,雖然沒有形式,但是見到本體時方名建立一切萬法,就是先真空再妙有,妙有為真空所得。

見到空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見到空不是頑空、斷滅空,是越空越有。見到真如本性是空寂、寂靜的,這樣才能夠建立無量無邊的萬法出來,叫做「無住生心,真空妙有。」如果你了解這個道理,是名為佛心,亦名為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什麼名稱都可以。如果你是見性之人,你立菩提涅槃也好,解脫知見也好,有立也好不立也好都無所謂了,但是對凡夫眾生還未見性之人是有需要的。

見性之人也不是證得涅槃後就長成奇形怪狀,開悟證果之人不是代表他多一只角、兩只角,我說這樣不如稱呼「生毛戴角」去。開悟證果以後雖然得菩提、涅槃、解脫知見,但是和正常人一樣,只是他不會被一切萬法染污如此而已。所以說立也得不立也得,到達見性之人他的自性解脫,自由來來去去無所障礙,這樣才清涼快活啊!

「應用隨作」,什麼是「應用隨作」?我要做什麼事,隨時可以做什麼事,你叫我做什麼,我就能夠做什麼,就是「應用隨作」。「應語隨答」你問:「師父這朵花什麼顏色?我說這朵玫瑰花是粉紅色的,前面這支就是麥克風。」你問我:「如本法師,你今年幾歲?」我說:「我今年四十八歲生肖屬羊。」這樣諸位清楚嗎?你問我我會立刻回答。「性」在哪裡?「性」在作用叫做「應語隨答」,見性之人他很敏銳、清楚,不會昏昏沉沉、呆呆板板,他絕不會這樣。當下普見他能百千萬億化身,起無量的妙用當中一切不離他的自性,當下得到自由自在的神通,游戲三昧的時候了。這樣才堪稱見性啊!這非常重要。

所以見性之人,他立涅槃、解脫也好,不立涅槃也好,對他而言可有可無了,這是方便教化眾生一個假設的名詞而已。但是在凡夫眾生還未見性之人,要立煩惱、生死,要立涅槃、菩提,要立解脫知見,不能說立亦得不立亦得,對凡夫還未見性者,不能這麼說。對一個見性之人就可以這麼說,因為他每一個念頭、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全都見性,這才是我們的訴求啊!來,我們將「見性」的定義再念一遍:

六祖惠能大師雲:「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自性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戲三昧,是名見性。」

哦!有莊嚴嗎?要見性者按照這個方法去修就對了。

所以六祖老人家,不講經說法度化眾生便罷,每當講經他就萬法不離自性,如果離開本性說一切佛法,一切都是染相之法,這是相說、是有為生滅的,他也不可能這麼說。所以萬法不離自性,一切乃由自性所起的作用。我們看【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雲:「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恭喜各位,看到了六祖親自說:「我所演說的戒定慧、三藏教典,一切萬法全都不離我的自性,如果離體說法,一切皆為相說。」什麼叫做「離體」?「體」就是他的本性,也就是本性無形無色,無形無色不是代表沒有。如果離開我的本性說法,就叫做「相說」。「相說」簡單講,就是他並不是依本性來說,當然這「相說」是指外在一切山河大地的物質界,是指染污法、有為法、生滅法,也就是妄想心說法。簡單講「相說」就是用染污之心來說法,相說有生滅啊!此人自性常迷,用自己的性說法自己都不知,當然是相說,有為生滅、染污法。

接下來又說「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一切萬法既然由自性起的妙用,當然這是真正的戒定慧了。所以戒定慧在哪裡?難道持戒能夠離開心嗎?你有禅定可以離開心嗎?你有般若智慧能夠離開心嗎?絕對不可以。如果離開心,另外有戒定慧的話,這是魔說不是佛法。

六祖很慈悲,用一偈頌來啟示我們,你看他如何解釋我們的菩提自性,他將戒定慧如何解說呢?

六祖雲:「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

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這五句將戒定慧說得很清楚,同時將法身、自性的妙用,用此五句就全盤托出。他說:心如果沒有人我是非,當下自性戒了。身心如果沒有殺盜YIN妄,自性戒呀!一切萬法都由心所生,心未生哪來殺盜YIN妄呢?心有動,心有染污,起了某個念頭,這樣才有所謂的「犯戒」。你的心地無非不動,何用再持什麼戒不戒的呢?戒在心裡,你的心裡沒有戒,你的動作全都不可能會產生作用的,心動身體就動,心若停止身體就停止,是心在指使的,心是司令台、主人,這點要弄清楚。他才說「心地無非自性戒」道理在此,戒在心裡。「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若沒有愚癡,已經全部了解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的道理,生死流轉的狀況都知道了,你的心知道就沒有愚癡了,既然沒有愚癡,慧由心所生,離開心,一切般若智慧是不可得的,處處都在說你的心,離開心則一切都不用說了。

「心地無亂自性定」心地如果已經沒有錯亂,心頭不會亂紛紛,不會看到境界心就思境或心即亂,既然心不亂了,自性當下就禅定了,處處說法沒有離開心地。再來「不增不減自金剛」我的菩提自性處在四生六凡當中,並未減少一丁點,將來我開悟見性以後,我的性也沒有增加一丁點,不增也不減,不增不減當下就是自性,也就是法身、自金剛。「金剛」是指我們的自性而言。「身去身來本三昧」在乍看之下,表面有來來去去,但是在來來去去當中,他的心冷暖自知,他不動沒有來去相。沒有來去之相,本三昧當下就禅定了、解脫了,是看到本體的時候了。現在,我們將六祖老人家這五句莊嚴解脫的法語再念一次:

六祖雲:「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這就是所講的心地法門、見性的法門。

我們常說你要「無念」,這「無念」要如何解釋呢?無念是指解脫之語,是在有念當中達到無念的境界,如果離開有念另外冒出一個無念,這不是佛教所講的意思。無念是建立在有念的淨化,有念淨化名之為無念,佛法所說是不二法門,講的是中道,而不講極端的兩極化,如有是絕對有的念,無是絕對無的念,不是這個意思。無念是建立在有念的身上來說無念,離開有念,無念不可得。如此說來,什麼叫做無念呢?來,我們來看六祖惠能大師,如何教導他的弟子見性成佛。他「無念」的說法是如此:

【六祖壇經】雲:「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

太莊嚴了!以上是六祖老人家對他的門人苦口婆心所說。他說在一切境界上面,你的心無所染,無所染當下就是所謂的無念,他當下就講出來了「無念」不是百物不思、心念而絕,不是這個意思。每件事都不去思考、不去看、不去想,這樣叫做無念的話是外道所說。我們佛教是要了解、思想清楚,了解真相而心不染如此而已。可見你不去染的當下就是無念,無念是建立在有念的淨化而說無念,離開有念無念不可得,道理在此。

在心念上時常離開一切境界,在境界中不生一切心念,這才是真正的功夫。如果在一切的境界上生心,有念頭的話,那麼這個念頭當下就生了一切邪見、妄想、煩惱心、取捨得失之心,因此,當下一念有染,一切的塵勞、妄想就誕生出來。

當悟到不生不滅的自性,見到本體時,自性本無一法可得啊!若有所得,比如:有災禍、有福報這都是多余的,都是塵勞邪見、邪見塵勞。所以「無念」簡單講,就是說處在一切境界上而心無所染,名之為無念,這才是真功夫。我們的心若有所念,人家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想一大堆消化不了,晚上再加上做夢,凡夫眾生心有所念就是這麼一回事!無念是解脫的意思,總而言之,無念就解脫了。

【六祖壇經】雲:「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

諸位!清楚了嗎?向諸位恭喜,你今天已經知道什麼叫做「無念」的意思了。這麼說已經很入骨了,我們還要見髓喔!「無念」的定義、真谛如何呢?我們來看六祖老人家,將「無念」再深一層的解說。

【六祖壇經】雲:「無者無何事?念著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這些話將「無念」二字的意思全部講入骨髓了。「無念」無念是什麼意思?他先告訴你,「無念」的「無」「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是指無什麼東西?念又是念什麼呢?將這無念兩字拆開先解釋,再合起來講,他說無念這個「無」者,無二相,沒有塵勞之心,一句話就講得清清楚楚。無什麼?無二相,什麼叫做「無二相」?外離一切相,內心不著一切空,叫做無二相。遠離空、有二法,入中道實相,破二而不著一,這才是真正的無二相。破色心緣起兩極化,破煩惱菩提兩極化入中道實相,中道也不可得,叫做破二不著一,叫做無二相,無者無二相。

一般來說,有男人就有女人,有高就有低,有黑就有白,都是相對立的。佛法為你剖析,男性女性是兩極,但是性沒有男女。男女全都是凡夫的塵勞之事,污染之心、妄想之心、習氣之心。性,無男無女但是可男可女,破了男性女性,破了兩極化就對了。所以叫做無者,無二相,進入實相中道的不二法門中,將此不二的二也破除,叫做破二不著一。

六祖不愧是六祖,「無念」的無,就是無二相、無塵勞之心。凡夫塵勞之心一大堆,苦惱事是無窮無盡,世間人說一句話「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家庭就有煩惱,你看家庭的「家」就好,上面一個蓋子,下面一個豕,俗稱豬,豬仔用一間厝關起來,豬欄裡的豬沒自由。過去的人在制作這字真正厲害,有家庭注定一輩子判了一個無期徒刑,被綁住了、軟禁起來,不知要哭還是要笑,北京語叫做「哭笑不得」啊!真的,不知該哭還是該笑。所以有塵勞就有煩惱,有塵勞就有生死,有塵勞注定一輩子沒自由可言。

所以無者無什麼?無二相、無塵勞之心,這是解釋「無」。再說「念」是什麼?「念」是念真如本性,念念見自性,念念見真如本性,真如當下就是念之體。我在這裡講經說法已經將近五十分鐘了,真如就是念之體,我能無量的講經說法,這些妙用來自於真如本性,真如就是我的念之體,念當下就是真如的作用,叫做體用不二,真如妙用不二。真如所起的念頭,不要當做是眼睛、鼻子、嘴、舌頭,還是身體它能念喔!這樣就誤會了。真如之念,你的身體四大,它沒有念的作用,若能念,不妨說是由你的「性」所起,然後牽動所生的一種作用,最主要的根源是來自於本性。他才說「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能起無量之念,真如如果沒有性,沒有作用的話,那麼眼耳色聲當下就壞了,就停下來,沒有作用了。

最後就是教你要見性,「無念」的當下你見到本性了。所以今天如本講五十分鐘當中,處處教你見性,性在哪裡?如何回光返照照見本性呢?是今天的課程。來,如本再念一遍,把六祖老人家這「無念」的定義,重新再說一次:

【六祖壇經】雲:「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自從講見性法門以來,今天講得見骨見髓,說到核心進去,教如何坐禅,什麼是禅定,什麼叫做自性戒定慧,什麼叫做無念的境界,恭喜各位!如果見性之人,如本向你恭喜祝福;如果還未見性之人,快馬加鞭,以後DVD、CD制作出來以後,重新多聽兩遍,沒有大徹大悟、開悟也會小悟;沒有小悟也會在八識田中種下甚深的種子,構成你以後開悟見性的原動力。

 

 

上一篇:楊雲唐居士:勇敢面對煩惱
下一篇:洪啟嵩居士:數息心要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