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
各位觀眾、各位菩薩大家好:
我們修道就是要「見性成佛」,凡夫之所以凡夫是因為未見性,隨妄想意識而起情緒變化,取捨得失當中染污自性,不能轉境反為境轉,因此做了名副其實的凡夫眾生。十方三世所有諸佛乃至四聖,是因為見性以後,徹底頓斷三界脫離六道,差在這個竅門而已。竅門在哪裡?要「見性」。
所以【涅槃經】裡佛陀才如此說:「未見性之人名為凡夫,見性之人是名為聖人。」所以聖人和凡夫的差別,就在有見性、沒見性的區別而已。正因為這麼重要,學佛之人哪會不想見性呢?即使你往生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乃至清淨大海所有的眾菩薩,仍然要教你如何見性,見性以後再修福慧,見性以後莊嚴自性,最後成就佛道!所以在娑婆世界沒有見性沒關系,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老人家很慈悲,會教你如何見性。因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離開見性可以成佛的。也就是要經過見性這個大前題,莊嚴的法門來成就佛道。
唐朝彌勒菩薩示現一位布袋和尚,耳朵大大的,額頭很飽滿,肚子大大的,背了一個布袋,將化緣所得一一布施,幫忙需要幫忙的人,做神聖的工作,唐朝布袋和尚開悟證果以後,說出他如何開悟、如何見性的方法和理論。來,諸位來看布袋和尚說什麼話: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好莊嚴的四句偈。第一句告訴你,我們修道要無盡的修福和修慧,廣結善緣,就如同農夫辛辛苦苦在炎熱的太陽下插青秧一樣,你現在不插青秧,秋天怎麼可能豐收呢?要豐收唯一的不二法門,就是在春天插秧苗。「手把青秧插滿田」青秧就是秧苗,將它插種下去,種完後灌溉、施肥、除草,種種動作要做出來,有因就有果啊!秋天一到,這些稻子每株都長得很茂盛,一年下來五榖大豐收,他所以能大豐收,有插秧苗就是因,照顧就是緣,大豐收就是果。
「手把青秧插滿田」代表我們修道人,平常要多聽經聞法,如同插青秧,種下善因才能得到善果,多聽聞佛法研究教典,多念佛多參禅多悟道。平常就要多布施喜捨、持戒、忍辱、精進,學盡三藏十二部教典,這些都是構成以後開悟證果的因,就好象「手把青秧插滿田」是同樣的意思。
「低頭便見水中天」我們要看見本來面目,必須謙虛一點,凡事要低聲下氣,做人要留三分情,不要十分之十全豁出去,會傷到別人也害了自己。所以稻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如果稻穗裡沒有稻漿,空空的,那麼稻的植株就會站得直又挺,越是直挺的稻穗越有問題。不夠重,稻穗裡空空的沒有稻漿,稻穗越飽滿就越重,會低垂下來。做人也一樣,有道行的人、有德行的人、有學識的人、有修持的人,他為人就很謙虛,很多事情都不愛出鋒頭,這種人就是大智若愚,他的若愚,看起來好象愚癡愚癡傻傻的。我們世間人都笑他傻八次(笨),其實他什麼都知道,他只是不愛表現而已,該他表現時他自會表現,不該表現時他靜悄悄,不會多話也不會少話,他不愛出鋒頭,但該他表現時他自會表現,這就是中道。中道剛剛好,日本人就說:「伊拜、伊拜呀!」( 、 )剛剛好的意思。
同樣的道理,如果是盛氣凌人的人,他的德行就不好,做人的身段就不好,無論到哪裡就跟人斗到哪裡,稜稜角角的這種人很不好相處,他認識的人很多,但是沒人要和他真正做朋友,都是表面應付而已。所以做人要客氣一點、謙虛一點,這種人比較實在,盛氣凌人處處要出鋒頭的人,愛表現的人,這種人往往德行比較差,所謂「低頭便見水中天」代表你若客氣一點,低聲下氣一點,不要硬沖,硬要出鋒頭,那會出問題,禍在眼前,你無法看到本來面目。
我們的貪瞋癡不要那麼熾盛,貪瞋癡如果熾盛,法身就無法顯露,貪瞋癡若淨化,你的法身就顯露出來了。所以修道也一樣「低頭便見水中天」,意味著修道人對五欲六塵之境不要與它相應,相應的話會傷害了法身慧命。客氣一點、謙虛一點、收斂一點,如此才能讓你的心淨化、塵埃落地,否則多生累劫的業障,這些塵埃攪和得讓你起心動念無法收拾。
他又說「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好莊嚴的兩句話呀!什麼叫做「道」?就是六根要清淨,六根若不清淨,縱然說得天女散花、天花亂墜,你仍然未與六根清淨相應,不名為「道」。在三藏十二部教典裡講了那麼多「道」,你若無法見性,清淨你的自性則不名為「道」。任憑你多會說道,說世間法,世間法說得很多。物理、化學、天文、科學、數學,說了多少,你的六根若沒有清淨,同樣是凡夫眾生,不名為「道」。「道」者「道在心」,所以六根清淨才稱為道,你看開悟祖師講經說法,一針見血一語道破不會啰嗦。
什麼是「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當下就是「道」。那麼道要向何處求呢?道要去哪裡看?說物理化學的道理,對!那也是道,但是說到最後了解真相,你沒有見性,心沒有清淨,你也是凡夫眾生一個。道在心裡,六根清淨就是道,簡單講就是如此。「退步原來是向前」向前沖代表你積極去造業,積極造業向前沖全都是災禍,我們之所以無法出離三界、頓斷六道,就是我們自古多生累劫以來都是向前沖啊!向前硬闖,逞匹夫之勇,無止境的向前沖,你沒有智慧看清楚就向前沖會上當,會跳到陷阱裡去,會跌到讓你不堪設想的沼澤裡,沒有眼睛還向前沖,那還得了!發生車禍了,跌入斷崖下,跌落水溝裡,撞到牆壁。所以要向前沖,可以,但要有智慧,有智慧後,該不該、對不對、是非善惡都有個拿捏。所以向前沖是好事,但是要有摩诃大般若智慧,有佛法的觀念,這樣做事情才不會落入因果。所以三不五時︵偶而︶,我們不要硬沖,停下來也沒關系,甚至不要去做也不要緊。貪瞋癡做下去會墮落,批評別人的人我是非就是墮落。向前沖啊!積極啊!這種積極是不好的,所以說「退步原來是向前」,這個「退步」意指不積極做壞事,做壞事要消極,這樣懂嗎?做壞事要消極,不要那麼認真,你沒做壞事,就是退步,不過這種退步是向前,保障你的法身,你沒有向前作惡,就是保障你自己,讓你法身慧命復活,給你見性成佛的條件,在佛教叫做回光返照。
所以你看以前農夫是親自下田插秧苗,現在都改成機械化了,過去在四0、五0年甚至六0年代還有,如在較不文明、不進步,經濟較差的非洲或別的國家,都還存有插秧的方式,仍停頓在台灣四0、五0年代的情況。諸位,插秧要一面走一面退,用倒退法來插秧,退一步插三排、四排,再退一步插三排、四排,一面退一面插,插滿了青秧,「退步原來是向前」成就啊!把青秧插滿了田。相反的,你插秧向前走,會出狀況,你插下青秧向前走,秧苗會被你踩得東倒西歪,全部踩死掉。所以插秧兩只腳一定要向後退著走,然後邊插秧邊退,越退步就是越向前。如此退步對不對呢?對的,代表我們在這世間,許多事情不能做要退步,殺盜YIN妄要退步,造口業要退步,倒人家的會錢要退步,做壞事為非作歹要退步,犯科累累的事我們要退步,這些退步就是進步,保障自己、成就自己、升華自己,最後成就佛道,也是你自己。那麼這種退步有意義嗎?有意義,就像插秧,修道也是一樣。所以唐朝這位布袋和尚,他開悟證果以後有感而發,說出了這四句莊嚴解脫的法語。諸位聽清楚了嗎?太莊嚴了,因此如本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再念一遍,記下來,那麼這四句永遠是你的: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可見貪瞋癡若退下來,法身就顯露,貪瞋癡如果一直逼近逼前,你的法身就隱沒了,被遮住了。所以向前未必是好,退後也未必是壞啊!你說向前是好,那我說一個典故給你聽。在過去二十幾年前,將近三十年了,有一位電影明星,如果老一輩的四0年代五0年代的人就知道,有一位影星叫做谷名倫,長得像白馬王子,很英俊。在一次電影頒獎典禮榜上無名,不論他愛名也好,愛利也好,我們不明白他的心態,但是他一直向前走,貪名想得第一名,結果榜上無名想不開,卻有勇氣向前沖,從十一樓跳下去,全身骨折當場死亡。像這樣向前沖對不對?百分之百不對,現在很多孩子讀書,榜上無名聯考未上,甚至資優班的孩子為了對爸爸媽媽交代,榜上無名愛面子虛榮心作祟,自己無法排解,被虛榮心考倒,因而吃藥自殺、割手腕自殺、跳樓自殺或是自己想不開而輕生,這一點一滴都是向前沖的結果。今天如果他能知道「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的道理,也就不會有此不智之舉。所以布袋和尚說的話是相當有道理啊!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目前很多學子想不開,社會上也有很多男男女女想不開,情感理不清因而跳樓自殺的案例,無量無邊無法估計。你找不到經典說十方三世諸佛去跳樓的,為什麼他不會跳樓?因為他不會貪心沒有貪欲,他不會被境轉,知道這不該做他不會去做,不會一味的向前沖。可見修道要多聽一些開悟祖師的法語,見性成佛的道理,你慢慢會轉凡入聖。在修道過程中,實在沒什麼秘訣,只要你三業清淨,身口意若清淨,當下如同佛出世,三業若不清淨,如同佛滅度。所以佛的滅度或不滅度,關系在他的三業有無清淨,這樣諸位明白嗎?所以唐朝布袋和尚才說出了這麼莊嚴的法語,讓我們修道有一個方針,讓我們開悟證果有一個方法和理論,否則你持戒,聽教理,又悟道,也布施喜捨作功德,幫忙需要幫忙的人,做盡了那麼多的功德好事情,結果修行沒有個門路。
若問他要修行嗎?「我不敢想啦!不知從哪裡修起呀!我也不會修。」說這些話都沒有用,你要真正有一個入門處,鑰匙要找到鎖孔,還要合鎖,若不合鎖永遠打不開。開悟證果也一樣,理論要正確、方法要明了,這樣才能打開你的心房,見到你本來的面目,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旁邊有一位開悟聖僧講話了:「阿本啊!留一點時間讓我講吧!我很想將我見性的道理,布施給末法所有眾生聽聽我心裡的話,見性的話。」來,我們看這位開悟聖僧怎麼說,他說:
「一念不覺遠家鄉,狂心歇處見娘面,
菩提涅槃非外得,溪聲山色悉皆然。」
好一句「溪聲山色悉皆然」。「一念不覺遠家鄉」意指你一念心迷,迷,當下就遠離自性,去聖遙遠。「一念不覺遠家鄉」「家鄉」代表你清淨的佛性,迷的人離佛性越遠,迷的人離涅槃越遠,迷的人離清淨光明如來藏八萬四千裡。所以「迷和悟」是一念之間而已,一念若大覺,覺,當下就是佛菩薩。所以修道我常說就一個竅門,指的就是這個,會修的人不費吹灰之力輕輕松松,像在桌上拿橘子,一念心而已。
「一念不覺遠家鄉」意指你沒有明心見性,迷了你的菩提自性,如同離開家鄉八萬四千裡那麼遠。「狂心歇處見娘面」「狂心」就是你的心猿意馬、抓狂的心、怨妒心、貪瞋癡的心、吃醋的心,都是你的心不清淨,起心動念像七級台風,把海水掀起、海水澎湃洶湧漲起十幾層樓高。我們的心像狂海一樣,狂心若停,歇就是停,妄想不生,一念不生即如如佛,狂心若停下來時,當下見你的自性。你我大家之所以無法見娘面,也就是見我們的自性,原因在「狂心不停」。所以經典中【楞嚴經】這麼說「狂心若歇,歇即是菩提。」就這樣而已,但是叫你停,你的心可以停得下來嗎?沒有那麼簡單喔!其實就這麼簡單呀!做無事道人。不要吃飽沒事想東想西,想過去想未來,這一世想不夠還想到下一世去。「狂心不停」停不下來,這要如何見性呢?因為一念心若不生,當下就如如佛。你之所以無法如如佛,就是因為你心停不下來,不但無法一念不生,反而一生再生,煩惱叢生亂成一團。所以狂心無法停,始終無法見到你的娘面,娘面就是你本來面目,你的佛性就是了。他說:「我今天證到涅槃,證菩提,不是向外求來的,不是向外去討來的,也不是外得的,菩提不離自性,涅槃不離自性。」所以聖僧知道「修道」要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不二門,你要「回光返照」照見你的自家本來面目。因為涅槃菩提不是外得的,外來的,你只要有心,只要有佛性,只要有一個靈性,只要有一個覺知,這樣你就能成佛,但是會不會成佛,就問你是不是能狂心歇止,問你是不是能回光返照?問你是否了解「道」?「道」就是心。這才重要。開悟聖僧才說:「菩提涅槃非外得」不是向外追求而得到的。你的狂心停下來,菩提自性當下顯露,如此便是「狂心歇處見娘面,菩提涅槃非外得。」
最後,講話不離自性,吃飯不離自性,走路不離自性,與人應對也不離自性,乃至稱心如意、得意時、染污、成佛、成魔、上升、墮落也不離自性,若能如此,最後成就佛道也是非你莫屬。為什麼?因為「心」主宰一切,萬法不離自性,自性能生萬法,如此就見到不二門入中道。所以修道不可離開心,離開「心」修不到「道」,因為道就是心,心就是道。
「溪聲山色悉皆然」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你每天在嶺上找嶺,不對!當下就在嶺上啊!魚兒在水裡,不知道水就是它的家,不知身在水中。我們每天呼吸,有時候你不注意,沒有察覺自己在呼吸。虛空每天在相應,卻找不到虛空,同樣的道理啊!「溪聲山色悉皆然」就是說你已經見到本來面目時,當下便是,離開這「念」並不會講話,離開這「念」無法見物,離開這一「念」你施為動作無法起作用,搬柴運水也已經停下來了,都是「心」在那邊作用而已,離開「心」並無生活,「心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心」,這樣已經徹底相應,見性的時候了,你所有的動作都是性的妙用而已。
「溪聲山色悉皆然」原來你見性以後,你的生活就是悠哉游哉沒事情。見性以後你的生活是「覺」的生活,「正覺」的生活,見性以後,你和諸佛菩薩沒什麼兩樣。你見性以後,行住坐臥二六時中都保持安泰,吉祥光明解脫。所以「溪聲山色悉皆然」就是見性以後的生活,處處和光明的本性相應的意思。
如本曾說過,如本法師的偶像就是六祖惠能大師。大家知道六祖說過一句話嗎?他說:
「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你看千年暗室,一千年裡都是黑天暗地,無法見光明,只一盞燈打開,千年的暗室頓時亮起來,名為「一燈能除千年暗」。接下一句「一智能滅萬年愚」一萬年以來,多生累劫以來,全都生活在愚癡、沒有智慧、造業當中,現在聽經聞法以後,一念之間,一智就可以滅除你多生累劫萬年的愚癡,真的嗎?用世間人的一句話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對不對?你看了幾萬卷的書,不開竅就是不開竅,和朋友、師長相聚,說一些話,點化以後,你讀的那些書當下就通達了。所以有人為你點化,有人對你開示,有人為你解迷,要有感恩的心啊!所以「一智能滅萬年愚」代表你聽到見性法門的道理以後,當下滅除多生累劫的愚癡。
見性的生活是正覺的生活,所以迷悟一念間,光明或黑暗,也是一燈能解決的。六祖才說「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實在是相當解脫的名言。六祖老人家他又說:「一念愚般若絕,一念智般若生。」所以一念間的愚與智,關系了你般若生、不生的問題。所以,我願意多生累劫能夠親近諸佛,希望永遠都和菩薩在一起,和開悟證果的聖僧在一起,和善知識在一起,嗯!我曾發過這個願。不願意和那些邪見的人在一起,因為和他們在一起,如果我們已有開悟證果那沒關系,如果沒有開悟證果,你和那些邪知邪見的人在一起久了,物以類聚、耳濡目染,說不會被影響,十個找不到兩個,到時要轉化他的思想、扭轉他的觀念及行為,有那麼簡單嗎?如果那麼好轉,那麼好改的話,佛陀早就將眾生度盡了,為何眾生還度不盡?因為眾生自性自度,佛不能度。如果佛能度無量眾生的話,為何自古以來有無量無邊的佛,一尊佛度一個眾生早就度盡了,為何眾生如今尚未度盡?因為眾生的自性要自度,這樣了解嗎?
有人說佛陀神通廣大,用他的神通度就度完了。你誤會佛陀的意思了,佛法不是這麼說的,佛法說「眾生自性自度」,你自己有一個如來藏性,有一個大圓鏡智,有一個本來面目,有一個清淨的佛性,但你不修行,佛陀也拿你沒辄。心在你的心裡,佛陀無法干涉,你愚癡造業,佛陀拿你沒辦法。但是佛陀說了一句話,只要你肯、有緣,你願意聽就可以得救,你要修行就有辦法得救,就是這個道理。因為眾生自性自度,你不修行,佛陀無法代替你修行。就如同你不吃飯,肚子就不會飽,佛陀是無法代替你吃飯的。
同樣的道理,修道,眾生自性自度,佛陀無法代替你修道,代替你完成你的道業,修行是本份事,所以佛門說一句很莊嚴的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沒修就沒得,阿婆修行阿公不會悟,阿公吃飯阿婆不會飽,要飽各人要吃,道要成就,要自己修。所以同樣的道理,在修道的過程當中,我從來不曾期望佛陀代替我修行,因為我了解,佛道要自己修,自己的行為若不改變,思想不扶正的話,佛陀也拿我沒辦法。所以要改變我的行為,改變我的思想和諸佛菩薩的智慧思想打成一片,這是我的當今之務,因為我清楚道理啊!
在我們修道過程中,如本無論如何要再強調一句話:一念心若迷,心就是凡夫;一念心若迷,心就是畜牲;一念心若迷,心就是地獄;一念心若迷,心就是餓鬼;一念心若迷,當下就是天道;一念心若迷,當下就是阿修羅;一念心若迷,就愚癡造業、墮落,這些是負面的、不好的。反之,一念心若悟就上升;一念心若悟,心當下就是菩提;一念心若悟,心就是涅槃;一念心若悟,就光明解脫自在;一念心若悟,當下就是聲聞;一念心若悟,當下就是緣覺;一念心若悟,當下就是菩薩;一念心若悟當下就是佛,這是正面的說法。所以我們的心能正面也能負面,至於正面還是負面,事在人為,佛陀無法干涉你。要上升還是墮落,關鍵操縱在你的手裡,為何你做得到,卻不去做呢?可以開悟證果這麼莊嚴的權益,為何要喪失在自己手中呢?是不是很可惜?不但可惜,台灣人說的「暴殄天物」。
「菩提涅槃沒有離開心,離開心並無菩提和涅槃。」諸位,我們修道要念念不忘此心,都是心在做主,可以做主,自己卻不要作主,這豈不是很愚癡嗎?所以有一個人問一位禅師:「大師,你是明眼人,請問所謂菩提在哪裡?你字字句句都說有菩提,但是為何我不見菩提呢?何謂菩提呀?」大師是明眼人一針見血告訴他:「菩提不離你的自性,離開你的自性,菩提不可得啊!」諸位,這樣悟到了嗎?這也難怪六祖老人家說一句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道,在你的心裡,離開你的心,道是不可得的。所以離心無道,道即是心,心道是不二的,如果修行的人,沒有這個認知的話,此人離道,離菩提八萬四千裡遠。沒錯,道在哪裡?在你的心,既然道、菩提涅槃就是你的心,怎能離開你的心,向外追求菩提,向外去找涅槃呢?分明是顛倒呀!所以千經萬論,諸佛菩薩再三呼吁、再三叮咛,叮咛什麼?叮咛你要回光返照,要照見你的本性,如此才是與道相應。
有人修道都是心外求法求佛,心外求佛不對,心外求法更加離譜。因為心就是法,心就是道,有人向佛陀求感應來摸他的額頭,這人頭腦壞掉。求佛陀為他加持,這人頭腦有問題。希望能看到蓮花,看到佛陀放光,這些都與法不相應。所以真正入道的修行人,他是過來人,他知道「道不離心」,離開心並無道。所以自從我悟入心地法門,見性以後,我從來不曾心向外去追求一切萬法,因為萬法不離自性,心能生萬法,大家了解嗎?所以修道要記得回光返照,照見你的本性,這是當今之務。禅宗再怎麼說,都沒有離開一個大原則,你的心就是性,性就是佛,見性就是見到你的自性佛,重點在此。
有一位宰相,問菩提達摩祖師:「你說見性,性在哪裡?為何我見不到性呢?請大師指點迷津。」達摩祖師有善巧的方法,知道這位宰相學佛多年,道理也懂很多、聽很多,研究很深,多言無益,不用講那麼多話,用動作度他開悟。他說:「宰相,麻煩你將我的鞋子拿來給我。」宰相很歡喜地跑去要將僧鞋拿來給達摩祖師,當他彎下腰要拿的時候,達摩祖師開口了:「宰相,鞋子且慢拿,麻煩你到花園,園裡已經兩天沒澆水了,麻煩你幫我澆水好不好?」宰相拿了水桶和勺子正要接水的剎那,他叫他停下來:「宰相,不要緊,下午黃昏時會下雨不用澆水了,麻煩你,這大殿地上很髒,麻煩你幫我擦地板。」宰相心裡很納悶,心想:「奇怪!叫我做兩三樣工作,我都還沒做,當下又叫我停下來,用意在哪裡呀?」心裡突然起了煩惱,心想:「不對!大師一定有他的用意,有他的動機,有他的用心呀!」他轉煩惱為菩提,他想:「我問如何見性?性在哪裡?」他突然想到,哦!當他彎下腰要拿水桶拖地的剎那,他悟到了,一語不發,向達摩祖師頂禮三拜,感恩的眼淚直流,真的見性了。他知道沒有性的話,什麼人可以去拿他的鞋子?沒有性的存在,什麼人能夠拿水桶接水擦地板?我每天生活在性的當中卻不見性,怪我無法見性,慚愧呀!現在,宰相才見性了,性在那邊拿水桶,性在那邊接水,性在那邊擦地,性跑去要拿他的鞋子,沒有性,身體如同屍體呀!沒有性的話,哪裡可以吃飯、說話、睡覺、運籌呢?達摩祖師很有善巧的智慧,不必多說話,用動作去點化使他悟性。
所以佛經說懂得修行的人在日常生活裡,行住坐臥都有辦法悟他的性,在搬柴、運水之中見性,在吃飯、對答當中見性。因此見性之人,他本身的生活是正覺的生活,是沒有染污的生活,是光明的生活,是自在的生活,遠離得失取捨的生活,自性光明出離三界的生活,已經證成菩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