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王雷泉教授:觀音信仰與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觀音文化論壇的講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觀音信仰與佛教慈悲精神

——在普陀山觀音文化論壇的講演

(2009年11月15日)

王雷泉

各位善男子、善女人:

今天給大家講四個方面的問題。第一,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宗教?剛才主席在致辭中講到世界現在正面臨的災難,其實我們的人生本身就是苦難。有人生就有宗教的需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宗教呢?當今中國,需要有觀音菩薩那樣悲憫眾生的宗教。這就引出第二點,悲智雙運,從心開始。2006年,在普陀山舉行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了一個劃時代的主題:“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對這個口號的哲學意義,結合“悲智雙運”,對大家做一個交代。第三,做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什麼才是真正的觀音崇拜?指望菩薩為自己做事的,進行利益交換的,那是迷信;願意為菩薩做事付出的,那才是宗教!所以,我們不僅要指望觀音解救我們,我們更應該做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苦海茫茫,何時才能抵達解脫的彼岸?我發現在佛教信徒中,存在一種急於求成的焦慮:怎樣才能尋找到一個最好、最快、最便宜的成佛途徑。我把這樣一種心態,稱之為“學佛焦慮綜合症”。這就引出第四點,路在腳下,途中即是家捨。我們要用觀音菩薩慈悲和智慧的精神,克服我們人在旅途中的鄉愁,對治這種焦慮症。

一、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宗教?

國父中山先生曾經到過普陀山,據記載還有靈異的事件。他有一句名言:宗教可以彌補法律、道德之不足。我們當今中國需要什麼呢?在經濟、政治、精神三大層面,我們需要的是財富、社會正義和天理良心。21世紀的中國,無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是,君子愛財,必須取之有道。那麼,道在哪裡?道,第一個層次,屬於世俗社會的法律和道德。道還有更深層、更本原的來源,那就是超越世間的神聖的宗教精神。

我對當今中國大陸宗教有一個基本評價,百廢待興的宗教正處在復興的前夜,蓄勢待發。當今中國人有很強烈的宗教需求,但又非常的盲目。社會巨大的宗教需求,跟我們現在存在的種種體制性障礙之間,有著一個巨大的緊張關系,所以宗教出現了很多的亂象。那麼,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宗教呢?不妨借用佛教的五眼術語,從五種觀察視角來觀照,當今中國宗教處於哪些層面?

1、肉眼層面的宗教。在物質主義、科學主義的籠罩之下,社會把宗教高度俗化了。所謂宗教搭台、經濟唱戲,宗教要為政治和經濟利益集團服務。現在大量的宗教亂象,究其實還處在凡夫俗子的肉眼層面,於是賄賂的、低俗的行為隨處泛濫。

2、天眼層面的宗教。人類的有限性,決定了人對未知世界和神秘事物的迷思。當人無法徹見宇宙的實相,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時,就會流於對怪力亂神的迷信,於是出現大量巫術式的、神秘主義式的崇拜。對神靈的崇拜,充其量我們把它放在天眼的層面。在佛教的世界觀裡,肉眼和天眼所觀的世界,都屬於凡夫俗子的層面。

3、慧眼層面的宗教。雖然天眼所觀,遠高於我們人類世界,但是人之上的天人系統依然屬於三界內的凡夫。所以,我們需要有一雙慧眼,讓我們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對佛教來說,這個慧眼就是徹見世界的本質,就是緣起性空的真理。

4、法眼層面的宗教。光把這個世界看破、看透、看空,那還是不夠的。超越塵世,是要提升、轉變塵世,並不意味著逃離這個塵世。這就進入了菩薩的法眼層面。菩薩不捨棄眾生,面對這個五濁惡世,菩薩倒駕慈航,深入到我們這個苦難世間,普度一切眾生。法眼,就是空有不二、悲智雙運的菩薩精神。

5、佛眼層面的宗教。佛,是已經成就了的菩薩。我們雖不能至,但心向往之。

普陀山的海水一片濁黃,淨旻法師詩意地描述為“牛奶加咖啡”。其實,這就是我們生存處境的形象寫照,也正是菩薩在五濁惡世度化眾生的場景。我們的刊名定為《佛教觀察》,英文網名Buddha-eye(佛眼)。讓我引用《佛教觀察》第一期卷首語:“《法華經》有言: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為使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即佛的智慧。我們都是肉眼凡胎,但發願取法乎上,力圖以佛眼觀察世界、觀照人生、觀注佛教的發展。”

二、悲智雙運,從心開始

我有幸參加了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的相關籌備工作,包括會議的主題,也吸取了我們的意見。“和諧世界,從心開始”,這個口號在哲學高度上奠定了佛教存在的神聖性基礎。和諧,在中國哲學中意味著和而不同,即在政治、宗教、學術等構成的社會共同體中,承認佛教與世間不共的主體性和宗教品格。“和”,是無限多樣性的統一,不是搗糨糊,不是泯滅是非。在理上,是和諧,是不二;在事上,善就是善,惡就是惡。現在一些混淆是非的、似是而非的說法,已經嚴重危害了佛教的發展。

從心開始的這個“始”,還有“覺今是而昨非”、“重新開始”的意義。那麼,“從心開始”,從哪裡開始?要走向何處?按照佛教的說法,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但在我們凡夫的立場上,從轉凡成聖的因地入手,我們主體的心跟佛之間還存在著巨大的距離。所以,我們必須抬頭仰望星空。這個仰之彌高的佛,就是生命的高度。要用佛的智慧、佛的知見,來提升我們的生命高度,用佛的智慧來打開我們的眼界,這是智慧的一面。從心的橫向面來看,聯結著廣大的眾生和眾生所依存的環境,這就是生命的廣度。要以菩薩慈悲、大愛之心,來放大我們的心量,拓展我們的生命廣度,這是慈悲的一面。

這次會議的論文集,有一些學者提出了感應的問題。感應,是眾生與佛菩薩的雙向交流。眾生對菩薩的信仰,要有信才有感,才有菩薩的回應。感,是眾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應,佛菩薩應我們眾生的根基而來幫助我們。眾生的根性有百千萬種之多的差異,諸佛菩薩於是而有各種不同的機應。所以,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都是為解決眾生的生命問題而成立的。

如果僅僅停留在凡俗的肉眼或者天眼層次,把宗教信仰作為利益交換關系,作為賄賂交換關系,這是大大貶低了宗教信仰的層次,也大大貶低了菩薩的精神。只有見賢思齊、一心向善,才是宗教。西方有句話說:人必自助,而後天助之。那麼我們中國人說:人必自助,而後佛菩薩助之。只有我們向菩薩看齊,接受佛法的精神,菩薩才會來幫助我們。

菩薩悲智雙運的精神,就是以智慧提升眼界,以慈悲放大心量。佛教哲學有緣起論和業力論兩個基本點,從緣起論引出普遍聯系、性空無我的基本原理,從業力論引出依正不二、自他同體的基本原理。這兩組基本原理,也就是智慧與慈悲兩輪。而連結悲智兩輪的主軸,則是我們的“心”。走在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的大道上。

心是實踐的樞紐,縱向展開以成佛為中心的向上途徑,橫向展開為心與眾生及環境的關系。“從心開始”這個命題,在哲學上的革命意義不言自喻,恰可對治當前人欲橫流、物質主義盛行的時代病。  

三、做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

讓菩薩為自己做事,為自己謀利益,那是迷信;讓我們自己為菩薩做工,幫助菩薩一起來普度眾生,那才是真正的宗教。“菩薩”的本義就是覺悟眾生,不僅使自己覺悟,還要使眾生覺悟。自覺是智慧,使他人覺悟就是慈悲。

菩薩有四層含義:智慧、慈悲、願力和行動力。普陀山有個名聯:“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無機不破,萬裡無雲萬裡天。”上聯是講慈悲,也就是心腸要熱;下聯是講智慧,也就是眼光要冷。

“有感即通”,是說觀音菩薩尋聲救苦,普門示現而救眾生的苦難。就好像月印萬川,眾生的千江水中,皆蒙受觀音菩薩慈悲月光的普照。《悲華經·諸菩薩本授記品》:“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憂愁孤窮,不得救護,窮其心力,無法脫苦,若心中念我,稱我名字,無論我在何處,鹹以天耳聞之,天眼觀之,脫其苦惱。即使一人無法得除如斯煩惱,我亦誓不成佛道。”

“無機不破”,是說在般若智慧的觀照下,破除任何我執和法執,其空寂靈動的心靈,如萬裡天空,晴朗無雲。觀音以深湛的智慧,照破五蘊皆空,度脫身、心的一切苦厄,所以又稱為“觀自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們要以觀音菩薩作為榜樣。菩薩是悲智雙運的,智慧如果沒有慈悲心量的拓展,那就不是大智慧;而慈悲如果沒有智慧的引導和提升,其作用就非常有限。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蓋了這麼多廟,度了這麼多僧,功德有多大?達摩說沒有功德,因為這些都是人天小果。所以不是向觀音菩薩索取什麼,而是學習觀音菩薩普度眾生的精神,成為社會各個階層的榜樣。在菩薩精神的感召下,以自己的能力,承擔起更多的更大的社會責任。

台灣慈濟功德會的標志性口號:哪裡有災難,哪裡就有慈濟人。慈濟功德會在台灣有四百萬會員,在全世界有八百多萬會員,現在大陸也有活動。這個八百多萬的會員就是觀音菩薩的千手千眼,有八百萬雙眼睛,八百萬雙手,來幫助菩薩一起普度這個苦難世界的眾生。所以慈濟有句名言:手心向上是索取,手心向下是奉獻。

西方也有句名言:施比受更有福。信奉觀音,到底是手心向上向菩薩索取,還是手心向下幫助觀音一起普度眾生?

四、路在腳下,途中即是家捨

剛才講到“學佛焦慮綜合症”:要尋找一個最好、最快、最便宜的成佛途徑。1998年我第一次去台灣參加學術會議的時候,曾經當面請教過印順法師關於悟道的問題,所謂菩薩留惑潤生,既然自己都度不了自己,如何解決自己成道和普度眾生的問題呢?印順法師語重心長地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發菩提心,及永度眾生的精神;包括開悟在內,都是無數世之熏習,時機成熟才會成就,故勿急功近利!要盡未來際行菩薩道!” (《第三只眼看台灣佛教》,《佛教文化》1999年第1期)

這就是說,成佛是累生累世行菩薩道的無窮過程,不要奢望在今生今世就能完成。人間佛教運動的宗教歸宿,就是在我們生存的大地上建設人間淨土。這是一個眾緣和合、盡未來際的宏遠目標,所以需要我們各界人士一起共襄盛舉,一起幫菩薩打工。

怎麼克服這個學佛焦慮綜合症?在《金剛經》中,須菩提向佛陀提出二個問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這個所需要降伏的心,其實就是學佛焦慮綜合症。也就是說,我們如何把心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克服各種錯誤的認識和患得患失的心理。當我們處在修道過程中,而目標遠在天邊時,難免會產生焦慮,也就是所謂的“學佛三年,佛在天邊”。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把成佛的目標跟行菩薩道的過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我們在佛教觀察的博客上,討論過怎麼來克服“人在旅途”的鄉愁問題。“途中即家捨,家捨即途中。”此為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成佛作祖的終極理想,即體現在菩薩道修行的過程之中。所以,理必須圓,必須頓,必須把心安立在佛菩薩所在的法界之中,我們才能真正地得理而安心。但在事上,我們要展開循序漸進的實踐,大乘菩薩道必須進入到社會,跟我們入世的事功打成一片。

這就是沩山禅師所提倡的:“實際理地,不受一塵;萬行門中,不捨一法。”亦即藥山禅師所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頂立,是眼光要冷的智慧;深深海底行,是心腸要熱的慈悲。

菩薩是世人的不請之友,不請之師,是熱血沸騰的英雄好漢。所以我非常欣賞元代耶律楚材居士的一首詩:“從征萬裡走風沙,南北東西總是家;落得胸中空索索,凝然心是白蓮花。”我們不必拘泥於要把世情拋棄才能使道情通達,這個“世情”與“道情”本來就是貫通的。我們也沒有必要把這個紛繁惡俗的世間看成是異鄉,以“過客”的心態意欲厭離這個世界,而去追求與這個世界完全隔絕的理想國,也就是所謂“故鄉”。

我們不是異己的、他在的異鄉中的過客。走上菩薩道的善男子、善女人,就在這個五濁惡世創建理想的佛國淨土,也就是家鄉,也就是故鄉。所以途中就是家捨,而家捨就在我們行菩薩道的過程之中!

我的報告到此完畢,謝謝大家!

(2009年11月15日,在普陀山觀音文化論壇上的講演。2010年1月2日,據劉紅青錄音整理稿修訂。)

 刊於《佛教觀察》總第八期,2010年1月

 

上一篇:惟覺法師:生處轉熟 熟處轉生
下一篇:惟覺法師: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