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法藏法師:法藏法師簡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藏法師簡介
 
一、在俗簡歷:
 
    法師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北投,俗姓陳,祖籍關西客家人,因家貧及生父以白色恐怖而入獄等因緣,故出生四十日即受領養,養父姓梁,安徽合肥人,養母潘氏為台灣人。
 
出家前大學時代,主要親近蓮因寺  上忏下雲長老,對於日後僧格之養成影響甚深。復以蓮因寺齋戒學會之因緣,得以親近  上顯下明長老(任侍者),學習《教觀綱宗》等天台教理,自覺與天台教理宿有因緣。大學期間又陸續親近(依序)過:智谕長老、白雲長老、星雲長老、煮雲長老、聖嚴長老、廣欽老和尚等尊宿大德。一九八五年畢業於成功大學物理系,旋即入伍服義務士官役。
 
八七年空軍義務役畢,是年秋出家於台中清涼寺  上慧下顗長老座下(為上煮下雲長老於大陸普陀山之同參,後於長老座下重新出家之弟子),是年(1987)冬,於台北臨濟禅寺受三壇大戒(上白下聖長老為得戒和尚、上悟下明長老為羯摩和尚、上了下中長老為教授和尚)。
 
二、出家簡歷:
 
  <1987至1992> 於台中清涼寺
 
受具戒已,回寺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五年(1988至1992),學習南山律學,並於佛學院講解《小止觀》、《二課合解》、《大愛道經》、《南山在家備覽》、《戒本疏》、《淨心誡觀法》及《不淨觀》(自編講義)等經論。  法師在寺六年期間:對內,建立學院解行及生活規矩,除講課教學、處理行政事務、投入生活管理及協助常住必要的經忏佛事外,每月又定期領眾熏修<大悲忏法>不辍。對外,則參加圓光佛學院第二屆佛學院院務會議,發表論文《完整佛學院體制之嘗試提出》,參加佛光山「第三屆佛學院教務會議」,並於學院聯合會議上,發表講題為:〈關於尼人八敬法之實踐教育〉之演說;擔任正*輪弘法團之總干事,舉辦第三、四兩屆「僧伽講習會」,分別邀請  道海長老、  聖嚴長老、  淨心長老、  日常長老等為講師。乃至前往中國大陸,協助促成如法比丘僧團之成立;至北美東西八州巡回演講一個月(其間於於舊金山萬佛城開示「八敬法」)。並於1991年創辦《僧伽》雜志(季刊)至今。
 
  <1992至1996> 於昆侖山茅蓬
 
於清涼寺淨土專宗佛學院帶領兩屆畢業後,遂往谷關住山自修,前後四年(1992至1996)。期間曾往馬來西亞巡回演講二周;往燕巢悟光精捨,第三次開講《大愛道經》一個半月;參加台中慈善寺第五屆僧伽講習會,並發表演說:〈宗教立法的新思考〉;參加高雄光德寺「第六屆僧伽講習會」,於會上發表題為:〈從台灣到大陸 談中國僧青年的僧涯規劃〉專題講演。參加慈善寺「第四屆佛學院院務會議」,並發表論文:〈常住即佛學院的體制初探〉(1994)。並參學藏傳佛教的淨土法門,進行兩次閉關專修。此外,更於埔裡正覺精捨兩年的結夏安居中,親近  上道下海長老學習戒律,並聽聞  上妙下境長老講解《法華經》。安居中除聽經外,自於埔裡法華茅蓬中誦持《法華經》,並開始校、注《法華三昧忏》經年始畢。之後乃倡印《法華三昧忏法輔行集注》、《法華三昧忏法儀軌校訂本》,發願以禮拜《法華忏》、誦持《法華經》、《般若經》等為功課。第二年夏安居期間(1994.5),於正覺精捨開山長老  上了下一老和尚座下,受天台第四十六代之法卷,後即隨緣於各地領眾禮拜<法華三昧忏法>。
 
  <1996至1999> 於台中南菩陀佛學院
 
住山末後近半年,照顧母親(法妙比丘尼)至往生(1996),遂以此因緣於全台七處道場打佛七(始自高雄光雲寺,終於汐止廣修禅寺)。繼而受  上廣下化老和尚之命,擔任台中南菩陀寺三壇戒會之尊證及戒會講師,同時並出任南普陀寺佛學院教務主任(1996至1999)。讵知開學前  老和尚竟示寂於戒會期間,因此乃戒會結束後,排除萬難多次領導阖寺大眾,一同禮請正覺精捨退居住持  上道下海長老來寺擔任住持兼院長(1996)。亦以此因緣,得以再次親近、依止  海公長老。任教務主任期間,一方面主理教育行政及學僧解行管理,二方面則努力建立南普陀寺的各種規約制度,另外則致力於講學。主要講解:《得戒教育》、《沙彌律儀要略》、《沙彌教育的精神與要義》、《天台宗入門》、《法華三昧忏儀軌》、《菩提心修要》、《南山律行事鈔–敘緣發起》、《佛七精要》等課程。對外,則至逢甲大學教職員佛學社開設:《天台宗入門》略講,與《法華三昧忏儀軌》略講等系列講座;至蓮因寺男生齋戒會上講《出家功德經》,北部女生齋戒會,講《沙彌五德十戒》,北部居士齋戒學會講《無量壽經要疏》等;慈光禅學研究所講《彌陀要解》略講、《淨土生無生論》略講等課程。並於第一屆禅學會議上,發表論文:<天台禅法的特質 兼論《法華三昧忏儀》之修持>。 此外,更與  海公長老及  日常長老一同前往北印度達蘭沙拉,參加藏傳佛教對於比丘尼傳承之討論會議,  海公長老於會中代表漢傳佛教,發表由法師所整理,關於漢傳佛教比丘尼傳承考察的二萬多言報告書。 
 
  <1999至2002> 於車城青龍寺
 
南普陀寺佛學院三年辦學畢(1999),復與福嚴佛學院院長大航法師一同禮請  海公長老至車城青龍寺,傳授三壇大戒;並與諸道侶留住彼處三年,首度成立比丘僧之共學團體。期間,除修治寺院內外環境,並繼續領導修持「法華三昧忏」外,更講《僧團共住理念》(2002)以建立僧團共住之核心價值與共識,重講《淨心誡觀法》(第三次)以加強大眾共住之道心。至鹿谷淨律寺講《中國佛教史》,復於第二、第三屆禅學學術研討會上,分別發表論文:<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的統一  ---以天台思想為核心>及<從天台圓教之建立試論圓教止觀之實踐>。
 
  <2003至2006> 於滿州千華寺
 
二○○○年,因一慧比丘尼捐獻千華寺(滿州鄉)與僧團之緣,乃先建設「永淨精捨」以安置之,同時亦為僧團日後退居之所。並於○三年起,僧團即由青龍寺遷往千華寺常住。期間除領導大眾整修寺院外,  法師尚宣講《天台小止觀》(第二次)、《在家佛教兒童教育》、《二課貫述》、《中國佛教史》(第二次)及《大乘起信論》等。○四及○六年春,前往福建平興寺,分別講演《法華三昧忏儀》及《天台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之統一    本願即心念佛之提出》。○四年夏季,為避免政府不當宗教法之立法,乃整理各方意見,撰寫《宗教界對當前「宗教立法」議題應有的了解與共識》論文,其後數月則為<宗教法>立法事而奔走南北各地。另於○四及○六年春,兩度前往美國紐約州觐見  顯公老和尚,除於莊嚴寺領眾熏修「法華三昧忏」及禅修外,並於○六年講演《始終心要》及針對西方人士介紹天台宗,甚得老人贊許。遂於該年冬(2006.11)更飛美東,於華盛頓特區的禅學講堂,老人慈悲授予傳持天台第四十六代之法卷。
 
  <2006 ~>
 
鑒於共住僧俗的增多,及僧團大眾解行教育的提升之需要,千華寺的空間及因緣已不敷使用,因緣和合故,遂於○六年仲春,有圓靓比丘尼,發願將已建設近二十年之楠西鄉萬佛寺,無條件供養於僧團。  法師乃與僧團大眾,於該年(2006)解夏後移錫於此,繼續共同進行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至今。(原千華寺以其環境幽靜,氣候宜人故,則立為僧團久修比丘的靜修或老年退居自修之道場)
 
三、參學經歷:
 
    法師學佛乃至出家以來,曾先後親近(依序)過:
 
智谕長老(最初佛法之接引及淨土信仰之開蒙)、
 
忏雲長老(僧格養成影響最深)、
 
顯明長老(天台教理之啟蒙、天台行者之典范)、
 
白雲長老(禅學思想之開啟)、
 
星雲長老(處眾圓融,心量廣大之熏陶)、
 
煮雲長老(精進佛七之學習及淨土信仰之堅定)、
 
聖嚴長老(禅教一致、化眾善巧之學習)、
 
廣欽老和尚(難行苦行之示現,道行成就之典范)、
 
白聖長老(教會工作之苦心及得戒和尚之成就)、
 
道海長老(於南普陀親近、共住三年,戒法圓融之教導)、了一長老(受天台法脈之法師父)、
 
廣化長老(悲願忍志之示現)、
 
妙境長老(聽學《法華》,學者風范)、
 
慧岳長老(天台教史及弘宗護教之學習)、
 
文戒長老(叢林規矩與道格風范之熏陶)、
 
心田長老(護法護教之精進與堅定)、
 
淨心長老(教會工作之發心與善巧)、
 
寬裕長老(圓融處事、提攜後進)、
 
廣慈長老(漢傳梵呗之傳持)、
 
夢參長老(堅忍卓決、不畏權勢、精進修持)、
 
壽冶長老(刺血書《華嚴經》而隱居市囂之典范)、
 
乃至仁俊長老、敏智長老、印海長老、幻生長老、妙峰長老、水月長老等。使法師得以廣泛學習出家道格、天台教觀、戒律開遮、淨土信仰、禅修基礎、梵呗唱誦、忏儀行止、道人處事、弘法利生、護法衛教乃至僧團事務等,各種教理及實踐法門。
 
四、住持弘化:
 
    法師出家以來,一直以住持道場及僧伽教育為己任,並以「教學天台、行尊律儀、住依僧團、修歸淨土」,為住持道場、自利利他之宗旨;以「敦倫盡份、歸敬三寶、具足正見、順於解脫」,為化導信眾、成熟眾生之根本。早期除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及教會負責人之外,平時則常受邀至國內、外(美國、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大專院校等)各地演講、領眾熏修「法華三昧」。  法師一向堅信並且強調:僧伽對於大乘佛法的真解實修,以及此類真解實修之僧伽的人數增加,且都能依律而如法的和合共住,樹立解行並進、自他兩利的清淨僧團幢相,才是佛法住持與興盛的最根本保證!
 
為了實踐以上的理念,因此僧團近幾年來,除了道場必要的後續建設,需要善巧繼續予以完成之外,  主要則是以僧團內部的自我教育及解行修持增上,為  法師及僧團大眾共同而首要的努力目標。
 
五、曾 任:
 
  1、淨土專宗佛學院教務主任(1988~1994)
 
  2、正*輪僧伽聯誼會總干事(1989~1992)
 
  3、《僧伽雜志》創辦人兼總編輯(1991~1994)
 
  4、南普陀佛學院教務主任(1996~1999)
 
  5、屏東車城青龍寺副住持(2000~2003)
 
  6、中國佛教傳布協會會長(2000.2~2008.2)
 
六、現 任:
 
  1、《僧伽》雜志發行人(1991~)
 
  2、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長(1999~)
 
  3、僧伽林文教基金會負責人(1999~)
 
  4、僧伽林文化事業出版社負責人(2002~)
 
  5、屏東滿州千華寺、永淨精捨住持(2003~)
 
  6、佛教衛星慈悲電視台台長(2003~)
 
   7、楠西萬佛寺管理人(2006~)
 
七、理 念: 
 
以教學天台、行遵律儀、住依僧團、修歸淨土為總綱;
  以痛念生死、發菩提心、三學總持、信願持名為宗旨;
  以廣學多聞、隨緣作務、忏悔業障、觀心修德為助行;
 
  以盡壽學戒、定慧等持、恆課不斷、閉關專修為目標。
 
八、著 作:
 
  1、《水月抄》、《法華三昧忏輔行集注》、《法華三昧儀軌》、《天台入門》(講義)、《彌陀要解五重玄義》、《佛七精要》、《信願念佛》、《彌陀攝生三願》(以上三部目前僅有大陸簡體字初版流通過)、《僧教育》(編輯中)、《傳戒改良刍議》(編輯中)。
 
  2、各類教團評論文章及論文(大部份發表於《僧伽》雜志上)。
 
  3、各類弘法、演講影、音光碟。
 
 

上一篇:周貴華博士:釋印順“人間佛教”思想之特質評析(三)
下一篇:周貴華博士:佛教與“和諧”理念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