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元法師:佛學基礎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淨元法師著:佛學基礎
  【總 序】
  佛教經典浩瀚如海,常令初學者無從入門,如一開始就產生錯誤的觀念,不但造成涉獵經典的偏失,也會使修行證道的過程受到阻礙。所謂非因計因、非果計果,徒然唐捐許多的工夫,而終究不得法益。
  於是匯集有關入門應知的問題和名相,編成一套簡明易讀的課本,名叫“佛學基礎”。並為了方便研讀,及由此深入更廣泛的佛學義理,另外逐文注解,以供學者參考。
  【第一課 釋迦牟尼佛】
  大約在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印度北方有一個由釋迦族建立的國家,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名淨飯,王後名摩耶。有一天,摩耶夫人生了一位太子,名悉達多。
  當太子逐漸長大時,看到人生無常,及世間煩惱所引生的痛苦,想要尋找一個解脫的方法。於是便在二十九歲那年離開王宮,去過著出家沙門的生活。歷經六年苦行,最後來到一棵菩提樹下,專精禅思,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五年,在八十歲時,於拘戶那揭羅城的娑羅雙樹間入滅,他的身教和言教被留傳下來,度化無量無數的眾生。所以佛教徒尊奉他為教主,名“釋迦牟尼佛”。
  《課文注釋》
  “大約在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印度北方有一個由釋迦族建立的國家,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名淨飯,王後名摩耶。有一天,摩耶夫人生了一位太子,名悉達多。”
  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為佛陀誕生的年代,用“大約”二字,表示無法確定。由於古印度缺乏精確的史料,致使迄今尚無定論。但大抵以阿育王登位時間或依眾聖點記的計算方式來推測。今此年代是依钖蘭所傳,為佛滅於西元前五四三年,加上佛陀在世八十年,則推算為大約西元前六百二十二年。
  佛陀的父系,是當時由釋迦族建立的一個城邦國家─迦毗羅衛國的國王,名叫淨飯。釋迦族為雅利安人中的日種系,屬於甘蔗上的後裔。迦毗羅衛是位於喜馬拉雅山麓,即今尼泊爾境內提羅裡克地方,此城在佛陀的晚年遭僑薩羅國琉璃王攻滅,後來便逐漸荒蕪。晉朝時,法顯曾到此旅游,尚見有城址遺跡和數十戶民家,唐代的玄奘西行求法,亦見及捨利塔和阿育王所建的大石柱。現今其城壁遺跡仍舊留存,另有無數群的小土堆,相傳即為琉璃王收埋釋迦族被殺的屍首處。
  佛陀的母系,是拘利城主須菩提的女兒,名叫摩诃摩耶。於四十五歲有妊,便依當地習俗欲回母家待產,行至半途的藍昆尼園中,右手攀著無憂樹枝,產下了悉達多太子。關於藍昆尼園,即位於古印度拘利城與迦毗羅衛城的中間,在尼泊爾境內,離印度聯合省的邊界不遠處,阿育王在此立了一根石柱,上面刻著:
  “天佑慈祥王登位二十年親至此地朝拜,因為這裡是釋迦牟尼佛誕生之地。一塊石上刻著一個形像,並建立一根石柱,表示佛陀在此降生。藍昆尼村成為宗教的免稅地區,只付產品的八分之一。”
  唐朝玄奘所述大唐西域記卷六說:
  “(釋種浴池)其北二十四、五步,有無憂樹,今已枯悴,菩薩誕靈之處。”
  “四天王捧太子崒堵波側不遠有大石柱,上作馬像,無憂王之所建也。....其柱中折僕地。”
  “傍有小河東南流,土俗號曰油河,是摩耶夫人產孕已,天化此池,光潤澄淨,欲令夫人取以沐浴。”
  無憂樹,梵語阿輸迦樹,今已不復見,遺址只長有木蘋果和檸檬等植物。至於中折的石柱,現高十三點六英尺,直徑七點五英尺,其余阿育王石柱大都是七十英尺,或許就是折剩的部份了。水池也已干枯而很難辨認,滄海桑田,憑添幾許思慕之情。
  有關佛陀誕生時的瑞相,諸經論中記載十分詳盡,如中阿含經卷八?未曾有法經說:
  “時天地震動,有大光明普照世間。....有四天子手執極細衣,住於夫人前,贊歎童子。童子觀察諸方,行七步。時大池生,夫人因其水得清淨。虛空雨水注下灌童子身,諸天亦奏伎樂,散諸香華。”
  另外,大智度論說太子行至七步後,作了一首偈:
  “我生胎分盡,是最末後身;我已得解脫,當復度眾生。”
  接著是阿私陀仙人來為太子看相,鑒定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若為人君,必是轉輪聖王,能以仁政王四天下,若出家學道,一定成佛。
  “當太子逐漸長大時,看到人生無常,及世間煩惱所引生的痛苦,想要尋找一個解脫的方法。於是便在二十九歲那年離開王宮,去過著出家沙門的生活。”
  從佛陀逐漸成長到出家修行,可以分成二個重要的階段:
  (一)少年時期─這個階段有兩件大事,一是遍學諸論與技藝,二是見農耕景象而入定思惟。在太子八歲時,淨飯王聘請毗奢婆?密多羅來教論書,犀提提婆教軍戎兵仗,另外還有許多的技藝,如書算、歷數、雕刻、音樂、舞蹈、繪畫、駕御、騎射、天文、祭祀等,一經太子聞見,即使通達,而且都遠勝其授業師,這是宿世善根發露的現象,但太子卻無法於此滿足,反而郁郁寡歡。有一天,淨飯王帶著太子和許多釋迦族的童子出外野游,觀看農耕的情景。當時,那些農夫赤身露體在田裹工作,有的駛牛犁田,如牛的動作較慢,就用鞭子抽打,兼又天氣十分地燠熱,使得人和牛都汗流浃背,又困又喘,饑渴不堪,同時,那些被犁出土面的小蟲,立刻被蛙類爭食,蛙類被花蛇吞噬,花蛇又被天空盤旋的老鷹抓走,這種眾生苦惱的生活和弱肉強食的生命循環,令太子有著難以言喻的感傷,不自覺的坐在一棵樹下思惟,當即捨離一切欲惡不善法,證入初禅的境界。
  (二)青年時期─此階段也有兩件大事,一是隨俗納妃,二是游四城門。太子年十九歲時納妃,據經中所載,曾有一段比武招親的故事,結果太子技壓群英,終於娶得耶輸陀羅。納妃的目的,是為了讓太子享受五欲之樂,忘記出家學道之事,但從太子累劫修行菩薩道而言,不過是隨順世法的方便。所謂外現五欲相,內秘清淨行,為了蓄積更多的善根及福德資糧,不得不暫居於塵垢中,韬光隱晦,其實早已“悟不由他,常自為師”,這不是一般凡夫能夠理解的。另外的游四城門,即前三次看見了老人、病人、死人,使太子深切感受人生無常的問題。無常是指世間一切有為法的生滅遷流而不常住,即依生、住、異、滅四相變化所起的現象。在現實的人生中,一切人、事、物的生成與毀壞,感覺及思想的變易,都在一種相續不斷的幻起幻滅中,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生時為帝王,死後歸塵土”,不管在這世間有多少的恩怨,貧賤或富貴,一樣脫離不了無常的限制。生命,實在是太脆弱。太微不足道了。雜阿含經說:
  “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
  內而五蘊的根身、心識,外而一切器世間,無非受此剎那剎那的生滅流轉所拘縛。究竟人生何為?究竟世間何以如此?太子的內心思惟復思惟,愁悶積於胸臆,不知如何排解。最後在第四次的出游中,看見一位威儀整肅、行步徐庠的沙門,得知沙門出家的原因是由於“看見一切世間諸行盡是無常”,想要捨離世間的煩惱痛苦,然後處於空閒處,修習無漏聖道,調伏諸根,獲得清淨的涅槃,遂使太子興起了出家的念頭。於是在二十九歲的某個夜晚,命車匿駕馬逾城而去,從此過著出家沙門的生活。
  “歷經六年苦行,最後來到一棵菩提樹下,專精禅思,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太子出家後,就到處去尋師訪道,比較著名的有跋伽婆、阿羅邏迦藍、優陀羅羅摩子三位仙人。
  跋伽婆是住於毗捨離苦行林的仙人,該處修苦行的方式有披草、披樹葉樹皮、食草木、花果、牛糞、麻滓等,或只飲水、或翹一腳站立、或臥於塵土、荊棘,或浸在水中等,其目的為欲求升天享樂,所以利用極端摧殘自身,斷除肉體欲望的方式,把今世應受的苦報全部受盡,來世就能往生天上得享天福。
  阿羅邏迦藍為數論派學者,住於昆捨離城附近。優陀羅羅摩子住於王捨城附近的阿蘭若林中,他們都是觀察“我”及“世間”,主張“我”的自性不變,雖然隨業受報,在六道中輪回,也是“我”在世間依存所生的變化。只要修習四禅八定,把這個變化的現象除滅,就能進入梵我一如的境界。
  悉達多思考這些理論和修行都尚未究竟,於是來到一個叫優樓頻螺的聚落,過著每日食一麻一麥的苦行。經過了六年,使得形體贏瘦,皮骨相連,喘息甚弱,手腳不隨,就像八、九十歲的老人一般。誠如佛陀自言:
  “過去的修行人、現在的苦行者、還有未來的出家人,盡管如何地修行,也沒有比這更甚的苦行,相信今後也不會再有。”(巴利本中部經)
  但苦行的結果,除了身心受苦之外,仍無法證得無上菩提,於是幾經思惟而放棄了苦行,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養,並踴身入尼連禅河中沐浴,然後走到一棵菩提樹下,結跏趺坐。菩提樹,原名缽多樹、其果實叫畢缽羅,又名畢缽羅樹,因佛陀在此樹下成道,從此稱作菩提樹、覺樹。
  此樹歷代屢受砍伐,在阿育王時代,其女僧伽蜜多曾持樹枝移植於钖蘭。回教入侵印度時,原樹被完全摧毀,後由钖蘭移植,到了十九世紀,考古學家康林罕重修大菩提寺,見老樹已倒,又切下一根樹枝在原地栽上。現樹下有一金剛座,是一石刻高座,長七點六英尺,寬四點一英尺,其上安置佛陀的石相。
  當太子坐在菩提樹下時,曾發一大誓言︰
  “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是身,終不起此座。”(方廣大莊嚴經卷八)
  於是入深禅定中,作正思惟,到了黎明晨星升起之時,大澈大悟,成就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梵語音譯。阿耨多羅意譯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全稱作“無上正等正覺”。佛陀所覺悟的道理是最究竟的,再沒有任何道理能夠超越,即是無上;這個道理真正千等而圓滿,即是正等;遠離一切的我見邪執,即是正覺。綜合的說,就是成佛的意思。
  佛陀二十九歲出家,三十五歲成道,若從一般凡夫來看是不可能的,但經過無量世修行菩薩道的佛陀,終能以大悲願力沖破一切困境,斯有所成,其精進的精神堪為人天楷模。
  “佛陀一生說法四十五年,在八十歲時,於拘戶那揭羅城的娑羅雙樹間入滅。”
  佛陀成道後,從在波羅奈國鹿野苑度五比丘,到八十歲入滅為止,一共說法四十五年,因事跡甚多,無法一一描述,今依所化的人與所化地區略加說明:
  一、所化的人─比較著名的有五比丘、十大弟子,及一千兩百五十位比丘等。
  (一)五比丘─當初佛陀出家時,其父淨飯王派遣王師欲予追還,不果,於是挑選五人伴隨佛陀修苦行,但因該五人見佛陀接受牧羊女供養,又跳入尼連禅沐浴,以為佛陀已經退失道心,便離開而至鹿野苑繼續苦行。由於他們與佛陀的因緣非常特殊,所以佛陀首先前往度化。起初,他們看見佛陀走來,都心生鄙視,直到聽聞佛陀說法,才歡喜踴躍地依歸,成為佛陀第一批的出家弟子。這五人是僑陳如、跋提梨迦、摩诃那摩、波沙菠、阿奢逾時(佛本行集經)。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佛陀為五比丘所說的法就是四聖谛,其中僑陳如最先“於諸法中,遠離塵垢,得法眼淨”,余四人亦陸續證悟。至此佛教的三寶全部具足,即佛陀為佛寶,佛說四聖谛法為法寶,五比丘漏盡見道,為僧寶。
  (二)十大弟子─即智慧第一捨利弗、神通第一目楗連、解空第一須菩提、多聞第一阿難、頭陀第一摩诃迦葉、密行第一羅睺羅、論議第一迦旃延、說法第一富樓那、天眼第一阿那律、持戒第一優波離。
  (三)一千兩百五十名比丘─此是佛陀初成道時所度,常跟隨佛陀,為各種法會的上首比丘,如金剛經說:
  “一時,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耶捨長者子與朋類五十人、迦葉三兄弟中的大迦葉與弟子五百人、那提迦葉與弟子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與弟子二百五十人、目建楗連與弟子一百人、捨利弗與弟子一百人,合計一千二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
  其他尚有無數的人、非人等眾生,人類可分四眾─比丘、比丘尼屬於出家沙門;優婆塞、優婆夷屬於在家居士,這是不分種族、階級、性別、貧富,一律平等對待的。非人類即所謂天龍八部─天、龍、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乾闼婆。總括地說,一切眾生,從菩薩、緣覺、聲聞的三聖、到六道凡夫,都遍攝無遺。
  二、所化地區─佛陀在世時的弘化地區大約以恆河流域為主,即所謂東方之地,再逐漸往南方及西北。因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環境,西方代表傳統婆羅門的信仰,而東方即代表新興宗教─反婆羅門思想勃興的地區,所以六師外道亦源出東方。佛陀的教法揉和了東方新思潮,而又超越它,成為眾生究竟的依歸處。
  在佛陀八十歲時,自知時之將至,便帶著阿難等人,來到拘屍那揭羅城的婆羅樹林中,枕右脅,躺臥於雙樹間而入滅。據長阿含游行經記載:當時有一位末羅族大臣執大炬火要點燃,但火始終不能燃燒,其他人依次上前,也都無法點燃。此時阿那律尊者向眾人說,火滅不燃,是諸天的意思,因現在迦葉尊者正帶著五百名比丘要趕來見佛身、所以諸天才令此火不燃。後來,迦葉尊者抵達天冠寺荼毗現場,欲親見佛身,而阿難答以佛身已放置於重重的棺廓中,不復可見。忽然,佛身從重廓內伸出雙足,迦葉尊者看見了,便向佛身禮拜,四眾亦同時禮拜,而佛足才又消失不見。迦葉尊者於是繞行佛積三匝,作誦贊佛,感得佛積不燒自燃。佛身荼毗後的捨利由八國平分,各於其國中起塔供養,稱為捨利塔,另外,有香姓婆羅門持捨利瓶回去建塔,稱為瓶塔;畢缽村人持地上的焦炭建塔,稱為炭塔;又有供養佛陀在世時的頭發,稱發塔。
  關於入滅地點的拘屍那揭羅,為古印度末羅國都城,即今北印度哥拉克浦縣凱西以北,現名摩達孔瓦爾之地。此城於佛陀滅後,被並入摩揭陀國,至西元五世紀,法顯來比時已人煙稀少,寺院毀圮。西元一八五三年,卡萊裡發掘該城古跡,現已發現者有臥佛殿、大涅槃塔及寺院遺址、石窟、安加羅塔、聖者殿等。另外,唐玄奘於大唐西域卷六中,有一段記載佛陀入滅的娑羅樹林:
  “城西北三、四裡渡阿恃多伐底河,西岸不遠,至娑羅林,其樹類檞而皮青白,葉甚光潤。四樹特高,如來寂滅一所也。”
  又因該樹林色白,遠望猶如群鶴聚集,故名鶴林。
  入滅,是佛陀八相成道的最後一相,對佛教徒來說,再沒有比這件事更今人悲惋了,因此,後世許多佛經均特別敘述,並詳記其最後遺教,其中談到佛身的問題,可分三個層次論說:
  (1)佛身已入滅,從此永別世間─此是癡闇凡夫,只見佛陀示現於世間的應身相。
  (2)佛陀應身已滅,雖有法身常住,但已不再重履世間─此是否定佛陀的大悲與大能,以為佛陀一但入滅,便惟存法身,而不再應化度生了。
  (3)佛身常住不滅─法身常住,應化身亦不斷的應化,而視眾生與佛的因緣如何、以判定能否親見佛身。這是將法身與應化身完全結合的思考方式,才是成佛的價值所在。
  因此,佛陀的示現入滅,只不過從某一個因緣采取的權變,並非灰身滅智,或永離世間,對於真正的智者,佛身是不生不滅,卻又隨緣普現,亦隨緣示寂的。
  “他的身教和言教被留傳下來,度化無量無數的眾生。”
  身教,指佛陀的行、住、坐、臥四威儀及待人處世的態度。言教,指佛陀所說的法與律。法,主要是四聖谛和緣起論;律,是出家沙門─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和專為比丘尼設的八敬法,及在家居士的五戒。
  由於佛陀在世時,未有文字經典,全憑師徒之問口耳相傳,把佛陀的教法保存下來,致使傳承的弟子各依己見誦持佛法,形成思想體系互異,壁壘分明的情形。佛教史將這整個佛法衍化過程,歸納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三個時期,而各時期內,又劃分許多不同的思想源流及時期,相互激蕩,排斥與融合,再逐漸往各地傳布。其中,部派時期的上座部分別說系傳到錫蘭及東南亞的緬甸、泰國、寮國、高棉等地,稱為南傳佛教。而傳至中國、韓國、日本的佛教、主要為大乘時期的思想,稱做北傳佛教。另一支傳入西藏的是大乘後期的密教。
  時隔二千五百多年,如今佛教已遍及世界各國,甚至成為該國的主要信仰,度化了無量無數的眾生。
  “所以佛教徒尊奉他為教主,名‘釋迦牟尼佛’。”
  佛教徒有廣義和狹義的說法。廣義指“佛以一切眾生為佛子”,佛陀的教法代表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任何一位眾生都必須遵循的,因此一切眾生都是佛教徒。狹義指依佛教的教團規定辦理歸依儀式,正式進入佛門的佛教徒。佛陀被尊奉為教主,應是狹義的佛教,不是廣義佛教。
  釋迦牟尼佛,為梵語音譯。釋迦,意譯作能仁;牟尼,意譯聖者。釋迦牟尼即是“釋迦族的聖者”之義。佛,全音譯為佛陀耶,或作佛陀、浮圖,意譯覺者。覺有二義:
  (1)覺察─能以正智慧覺知一切法的真相,審察不虛。
  (2)覺悟─由覺察真相而達到澈底的證悟。
  這個覺察與覺悟的修行過程,又可分成二種:
  (1)自覺─指自己覺悟,自得解脫。
  (2)覺他─為能自覺的人,又能發大願心,度化一切眾生,令同獲解脫。
  當自覺、覺他都已圓滿成就時,即永斷根本無明,具足一切種智,獲得三德,即為“佛”的境界。
  釋迦牟尼佛自兜率天降胎於此娑婆世界,然後出家學道,成佛,轉無上*輪,受到一切佛教徒的恭敬,因此稱他“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
  【第二課 歸依三寶】
  進入佛門,應先歸依三寶。
  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即為諸佛的教法;而依此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就是僧寶。
  三寶的威德十分殊勝,祂能使一切眾生遠離苦惱,攻除邪見惡念,消減無始以來種種的我執習氣,是世間的明燈,真正的歸依處。
  歸依三寶必須心誠意正,堅信自力亦可成佛,然後發大誓願,精進修行,才能與三寶的精神相應,得到三寶的利益。
  《課文注釋》
  “進入佛門,應先歸依三寶。”
  三寶是佛法的總綱,凡是要修學佛法,即應先歸依三寶,這好比學生要到某個學校讀書一前,必先辨理入學手續一樣。從佛教的立場,歸依三寶非常重要,如果一個人自稱佛教徒,或已開始修學佛法,卻不願歸依三寶,就像是有了人身,卻不承認此身必由父母所從出,可謂十足的大邪見,終將墮入三塗惡道中。
  所以進入佛門與歸依三寶是一體而密不可分的。三寶,即是佛寶、法寶、僧寶。
  “佛寶,是指已經成就圓滿佛道的一切諸佛;法寶,即為諸佛的教法;而依此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就是僧寶。”
  佛寶的條件,為成就圓滿佛道,此分佛身與佛德二種:
  (一)佛身—指於無量阿僧祇劫,不惜身命,勤修六度萬行圓滿,獲一切種智,具足一切勝妙功德的佛果者。此佛身有三:為法身、報身、應化身。法身是諸佛的清淨無漏功德所依,為真如實相的理體,常住不滅;報身是諸佛修集無量福慧資糧,顯現相好莊嚴的身相;應化身是諸佛以不思議神通力,為了因應一切眾生的機緣,隨類變化,示現六道,攝受一切眾生於佛法生深信樂,逐漸證得道果的身相。法身屬於真身,而報身和應化身都是由法身所現起的。
  (二)佛德—成就佛果的諸佛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量心及壽命自在、神通自在等德相,綜言之即是智、斷、恩三德,智德,指佛的智慧圓滿;斷德,指佛能斷盡一切煩惱惑業;恩德,指佛有救度眾生的大願大能。
  具足佛身、佛德的一切諸佛,才是真實的佛寶。一切諸佛,包括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及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等十方成就圓滿佛道的佛陀。
  法寶是指諸佛的教法,此亦有三個構成的要素:
  (一)以涅槃解脫,常樂我淨為體性—世間種種的煩惱,猶如毒熱塵穢,常使眾生陷於怖畏、痛苦、不自在的境界中,而諸佛的教法就像甘露法雨,能除滅一切毒熱塵穢,滋長一切善法種子,使眾生獲得清涼的涅槃解脫果實。
  (二)以三十七道品為方便—即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正勤=已生之惡令斷、末生之惡令不生、已生之善令增長、未生之善令生;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念如意足、思惟如意足;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信力、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七覺分=擇法覺、精進覺、喜覺、除覺、捨覺、定覺、念覺;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共有三十七丈人道的修行方法,作前項清淨法寶的方便助成,而能證得清淨法身。
  (三)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若總說即為四悉檀教學法:一名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二名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三名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淨觀,對治慎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癡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修界分別觀,對治業障修念佛觀;四名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前三種為權教,後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槃路”,得證解脫。
  第三是僧寶,即依著前說諸佛的教法,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為僧寶。何謂如實修行?如,是契合;實,是真實。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何謂出家沙門?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出家修行的人,不論佛教或外道,都稱做沙門,此處專指佛教的出家眾為沙門。
  僧寶可分成三種:
  (一)第一義僧—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二)賢聖僧—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
  (三)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隱快樂,所以為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佛、法、僧三寶涵義與此相同:
  (一)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二)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形容法身體性為真如平等,不增不減,又具足無量恆沙功德,能滿足一切淨法,使眾生獲證涅槃,離苦得樂。
  (三)僧寶—“如實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實修行的賢聖僧與凡夫僧。
  其次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曾有釋迦牟尼佛應化於世間,為一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後來凡夫誤以為佛已入滅,不再重履世間、便作種種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紙繪、石刻等,以供禮敬;結集佛的教法載於典籍,以供流布;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於世間,稱之為“住持三寶”。實際上三寶本就常住不滅,惟依眾生根行機緣及證道的層次,其感得的三寶自然有所差別了。換句話說,化相三寶永遠存在,住持三寶卻有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湮沒,但如住持三寶中的僧寶有一人成佛,就成為化相三寶了。
  “三寶的威德十分殊勝,祂能使一切眾生遠離苦惱,攻除邪見惡念,消減無始以來種種的我執習氣,是世間的明燈,真正的歸依處。”
  三寶的威德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擬議思量,其理有:
  (一)能破惡業障道—未歸依三寶之前,人生猶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導航的人和羅盤,必將漂流沉沒,永遠沒有靠岸的時候。一切眾生被煩惱系縛,流轉於三界六道,無有窮盡,現在藉著歸依三寶的勝緣,產生了防阻惡業的勢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覺生起,分分除斷煩惱,如舟船喜獲導航人和精密的羅盤,終於安隱的航入港灣。
  (二)能獲祐加持—因眾生於生死中,常遭遇許多苦難,不能自拔,就像被狂暴的怨賊所侵害,無法逃脫而心生恐懼,現在歸依三寶,依怙三寶功德的護祐加持,使苦難怨賊捨怨心順,不復作出損害諸事,而令眾生吉祥安樂。
  (三)能除邪見惡念—眾生不能解脫的原因,是由邪見惡念不除,不斷的造出新業,如貧苦的人又不勤奮營生,致貧上加貧,潦倒一生,而三寶是蔽衣內的明珠,適時解除危厄,令眾生歡喜踴躍,重新振作,於是翻邪歸正,斷惡修善,達成轉迷成悟的道果。
  (四)能消減我執習氣—無始以來,一切眾生因一念無明不覺,執取身心為我,復由此我執的起念造作,累積無量無數的習氣,形成了六道輪轉的勢能,今由歸依三寶,而將此我執消溶,習氣減除,使得身心清淨,覺性顯發。
  “一燈能破千年暗”,世間即是大幽闇處,而眾生眼盲無智,長劫沉淪,不得出離,今藉三寶明燈的指引,終於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所以三寶是真正的歸依處。
  “歸依三寶必須心誠意正,堅信自力亦可成佛,然後發大誓願,精進修行,才能與三寶的精神相應,得到三寶的利益。”
  這裡談歸依三寶的心態和方式,在心態上必須做到心誠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從三寶的內涵及其威德,可知歸依三寶並非只是形式上的歸依,而是從澈底的仰信出發,深切體會三寶確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歸依時的至誠懇切,把自己的身心歸向三寶、融入三寶,是十分重要的,大乘起信論說:
  “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由信心生愛敬,由愛敬而歸依,“信解觀察,供養歸依”,是上求無上佛道,最初一念照破無明癡暗的覺性作用。這個覺性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佛性,從前禅宗六祖慧能大悟了“一切萬法不離自性”,於是五租弘忍便對他說︰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自性、本心、本性,都是佛性的意思,由相信、認識自心佛性,到修行成佛的思惟,應當如何呢?觀無量壽佛經說: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觀十方諸佛成就的條件,必先由觀自心佛性成就做起,這才是歸依三寶的本意—歸依自性三寶。六祖壇經所謂“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即說自性中蘊含三寶的理,如一念迷,自性三寶不能顯發,就是凡夫;一念悟,自性三寶全體顯發,就是佛,因此一切修行均應“銷歸自性”,見性,即成佛道。
  在歸依的方式上,首應發大誓願,然後精進修行。大誓願即四弘誓願,是依觀察四谛的真實,憐愍一切,起大悲心: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觀察世間諸苦的逼迫,欲令一切眾生出離苦海,即“未度苦谛,令度苦谛”。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觀察諸苦都由煩惱所招感,欲令一切眾生永斷煩惱,同獲解脫,即“未解集谛,令解集谛”。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為了自行化他,應遍學一切法門,即“未安道谛,令安道谛”。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自行化他的究竟在於證得涅槃安樂的境界,即“未證滅谛,令證滅谛”。
  發四弘誓願,又名發菩提心,若此願心不發,則道業將不堅固,容易退失疑悔。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
  “歸依三寶應發是心:我今此身已生人趣,得離八難,難得能得,以善方便,當習一切勝妙一法。若我違於如是上願,不求善法,則為自欺。亦如有人乘船入海,至於寶所,空手而歸。如是歸依佛法僧寶脫苦方便,若不歸依,後悔何及?”
  依大願心的驅使,沉浸於“法”的喜悅中,精進修行五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卒能與三寶的精神內涵相應,成就了“修證三寶”—體證真如法性,得一切種智,為佛寶;具足萬行法門,為法寶;清淨自在,為僧寶,如此,才真正得到三寶的利益。
  【第三課 善知識】
  修學佛法,要常親近善知識。
  有三種善知識能使眾生行善去惡,安隱的趨向佛道:
  一、教授善知識—以善巧方便分別解說佛法,並作眾生的典范,引領眾生修行。
  二、同行善知識—彼此之間身心和合,相互策勵的修行人。
  三、外護善知識—能護持給養、使修行人得以專志道業的人。
  自心佛性是成道的正因,譬如一粒種子;而善知識是成道的助緣,譬如灌溉、除草、施肥、守護等。但這粒種子要播在哪裡、怎麼播法?以便結出更好的助緣,就有賴修行人的願力和精進心了。
  《課文注釋》
  “修學佛法,要常親近善知識。”
  修學佛法,最初不可獨修,必須要常親近有德、有能的善知裁。大乘起信論說:
  “雖有正因熏習之一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熏習,是修學的過程,就像一件衣服本來沒有香氣,如用檀香熏之,則成為“香衣”,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熏習的過程中,如熏習染法,最後就成為染相;熏習淨法,也會有淨用。這一切都與所親近的人如何引導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善知識的選擇,即為修行成就與否的決定關鍵。
  何謂善知識?善,是有益於我,導我入善道;知,是知修行人的覺受、思想;識,是能識別修行人言行的邪正。善知一切眾生病,善識一切法門藥,知病識藥,應病設藥,使眾生離苦得樂,即是善知識。
  善知識的反面為惡知識,有些修行人對於佛法尚無正知見,兼又缺乏上求下化的大悲願,只是順從己意,滿足欲求而已,因此常將惡知識當作善知識,而走入了歧途。在諸經論及高僧大德的教說中,每勸人要辨別何為善知識?何為惡知識?凡能教令伏斷煩惱,寂靜內心,增益德能,得證涅槃解脫的,就是善知識;如依彼人所教修學,卻使煩惱增盛,內心更加不安,智慧不長,而且逐漸言行怪誕,違背倫理道德,這就是惡知識。雜阿含經卷二十七提出一個做善知識的條件:
  “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從七覺支的道品觀察,能使眾生遠離煩惱,斷除五欲、五蓋,達到寂靜涅槃,捨離世間垢染的人,才能稱為真正的善知識,可作親近的對象。所謂“當親近善知識,莫近惡知識”,尤其識初學者更應慎其始。摩诃般若波羅蜜經釋知識品第五十二,佛陀曾殷殷告誡須菩提:
  “新學菩薩摩诃薩,若欲學般若波羅蜜、禅、精進、忍、戒、檀波羅蜜,先當親近供養善知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沒有善知識的示教利喜,一切的善根絕對無法發露,更何況是進趣菩提涅槃的大道呢。
  “有三種善知識能使眾生行善去惡,安隱的趨向佛道。”
  在一般人的觀念,常誤為只有諸佛菩薩、高僧大德,或能教導啟發的人,才是善知識,但實際上,凡能幫助修行人斷除一切惡法,勤行一切善法,並於趨向涅槳佛道之時,安隱無憂的人,都是善知識。以此分析,即可分成教授、同行外護三種的善知識。
  “一、教授善知識—以善巧方便分別解說佛法,並作眾生的典范,引領眾生修行。”
  直接傳授佛法給修行人的、就是教授,是通常所稱謂的善知識。華嚴經中對善知識的講求可說十分完備,今依六十華嚴卷三十六離世間品列舉十種:
  (一)能令安住菩提心善知識=菩提心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成就佛道的願心,為一切諸佛的種子,長養淨法的良田,一切修行必定從發菩提心開始,但凡夫眾生無自智力,又乏大悲願,惟有依賴善知識的加持,示現無上微妙不思議佛果,令眾生起欣慕意,而安住菩提心,直到成佛。
  (二)能令修習善根善知識=善知識不但要今眾生安住菩提心,又能令眾生長養善根,將一切的善根思惟作自內熏發,並且均能成為“生菩提種子”的善因緣。如大乘起信論所明:
  “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
  (三)能令究竟諸波羅蜜善知識=波羅蜜,是梵語,意譯到彼岸,指接引眾生同度苦海,同登涅槃彼岸的意思。波羅蜜的修習可分兩個階段,一為六波羅蜜,是般若智的成就階段,一為十波羅蜜,是於般若智上發揮方便智的功用,達到圓滿度化的效果,這就是究竟波羅蜜。是由善知識的勸令修行人不捨一切眾生,行一切波羅蜜菩薩大行,而能究竟滿足菩薩諸願。
  (四)能令分別解說一切法善知識=一切法,是指能出離生死的善法,若於比法不知不明,不能條分縷析的理解辨說,即難以深入其奧義,所以要由善知識教授觀察一切的方法。
  (五)能令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善知識=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不外是“嚴土熟生”,嚴土,為莊嚴佛國淨土,其理想在於成熟一切眾生;熟生的結果,也終於莊嚴了佛土。此為善知識所行,亦是善知識教修行人所行。
  (六)能令具足辯才隨問能答善知識=要嚴土熟生,行大行、成大願,滿足一切波羅蜜門,若不具足辯才,隨問能答,要如何應付無量無數根行機緣都不一樣的眾生呢?所謂辯才,即是四無礙辯: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為四種自在無礙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言語表達能力及對答能力。
  (七)能令不著一切生死善知識=生死有兩種:一分段生死,為凡夫眾生於六道流轉,有一期一期壽命的生死方式;二變易生死,為未成佛之前的三乘聖者,其意識尚未達澈底的純淨,尚有粗細不等的根本無明惑,致使意識遷流變易。善知識能隨順生死流轉,度令凡夫離分段生死,亦能令三乘聖者離變易生死。
  (八)能令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善知識=廣大發心的菩薩行,是於無量劫來勤修不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樣的大力大能,由誰來激起促成呢?只有苦口婆心的善知識了。
  (九)能令安住普賢行善知識=四十華嚴卷四十將普賢菩薩的十種廣大行願,加以敷衍诠釋,可說是一切菩薩的共同願行:
  “爾時普賢菩薩摩诃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忏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十大行願的行法即是縱使“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而此願心卻“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十)能令深入一切佛智善知識=一切佛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從令安住菩提心,種下了成佛的種子,然後修習善根、究竟諸波羅蜜、分別解說一切法、安住成熟一切眾生、具足辯才隨問能答、不著一切生死、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厭倦、安住普賢行,一共有九個次第,可說是修學菩薩道最完備的學程,到最後即深入一切佛智,成就了圓滿的佛道,此指諸佛善知識的示現於世間,以四無量心度化眾生的情形。至於一般的善知識,雖無諸佛度眾的大智大能,但以少分攝受,教學相長,一面自行,一面化他,不但自身成就,也接引無量眾生成就。所以真正的修行,從不斷請益許多的善知識,而後自己也是一位善知識,又成為他人請益的對象,輾轉相因,互相增上,則清淨光明的世界便逐漸地被創造出來。又如華嚴經記載善財童子曾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其中不分貧富、貴賤、凡聖、男女、出家或在家,亦不分什麼種族、身份、職業,只要彼等能教導眾生斷惡修善,太於佛道,均可稱為善知識。
  所以教授善知識是黑夜中的明燈,迷航的指針,以善巧方便決了修行人的通塞妨障,調伏修行人內外身心,並能作眾生典范,為導為師,引領眾生修行,因此“隨順善師學,得見恆沙佛”,此理不可不知!
  “二、同行善知識—彼此之間身心和合,相互策勵的修行人。”
  同行就是同修,指同在一處,或修同一法門,或依隨同一位師父,或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思想等。同行的要求標准,如以出家僧團即是“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利和同均、戒和同行、見和同解。至於在家居士雖無財利共享—利和的問題,亦無共住的規定,但基本精神完全相同,凡能彼此互相勸勉策勵,切磋琢磨行法,同心齊志,又不會擾亂他人道心者,內而夫妻子女、長輩,外而親友或結伴同來道場修行的,都叫做同行。四分律卷四十一說有“善友七事”,即:難與能與、難作能作、難忍能忍、密事相告、遞相覆藏、遭苦不捨、貧賤不輕七事,可說將同行善知識的應有態度與言行,诠釋得最為貼切了。
  “三、外護善知識—能護持給養、使修行人得以專志道業的人。”
  所謂外護,包括照應修行人的衣食、守護道場,又予種種供養使喚,不使修行人匮乏而難行。最好的外護如摩诃止觀說:
  “不簡黑白,但能營理所須。莫見過、莫觸惱、莫稱歎,莫帆舉而致損壞。”
  只要默默地護持、給養,不過問修行人的是非好惡,不干擾修行人的道心,不列舉修行人的過錯,不破壞修行人的德行,便是最佳的外護善知識。
  或問:同行、外護兩種善知識尚且易得,但教授善知識將如何揀別呢?
  答:若佛未入滅,佛即是最殊勝的善知識。佛入滅後,歷代的菩薩、祖師、高僧大德,都可做為善知識,彼等無不是道眼明師,善知修行人的根機,善識修行人的心病。但要認同彼人是否為善知識,和求學的修行人自身心態關連甚大,譬如佛陀在世時,仍有很多人反對他(如六師外道等),甚至毀謗破壞的也不少(如提婆達多、善宿等),有的佛陀自承無方教導,有的雖經佛陀再三規誡,仍舊冥頑不靈,非如現今佛徒心中理想化的佛陀,仿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只要一聞佛言,則一切大眾都得度。事實不然!佛陀對於那些無緣的眾生—不信、毀謗、重罪、一闡提,幾乎一籌莫展,因為我執甚重的人,即使佛陀親自跟他說法、鑒機、現通,他也能反向思考,全盤否定。因此,一位修行人真要求得善知識,首當反觀自己是誰?是用什麼立場、什麼想法、什麼態度來求?如自己已斷貪、慎、癡,那應該是一位覺者了,不必再去求善知識;如未斷煩惱,便有無明蓋覆本心,自尚糊塗,豈可用分別心、執取心,判斷誰才是善知裁?
  一般來說,尋求善知識的修行人可分三種類型:
  (1)讀書型=或稱知識份子型。專門喜好消文釋義,辨析文言名相。其一但發現某人寫了很多書,就盲目地崇拜,認為那即是善知識。(當然也必須合乎其人的口味才行,否則,反作攻诘之詞。)此類讀書人常鄙視某些專志修行,卻無論述出版的修行人,譏評之為不學無術、鄉俚野人。殊不知,斷不斷煩惱、解不解脫生死,和會不會舞文弄墨、成不成一家之言無關(如六祖慧能可為明證),是和一位修行人能否“明白本心,見自本性”,透得威音那畔消息密切關連。更何況,有些真參實證的大修行人,縱無著書立說,亦非斗大的字認不得的文盲,他們一面深入經藏,一面運用禅觀加以銷融,使文字轉成般若,使義理化作現實,直接引導眾生從生活中去實踐,不一定是靠寫書說話的,惟讀書型的修行人往往於此厘不清真相,致遭己欺。
  (2)信仰型=或稱天慢型。喜愛追逐感應神通,或講求宗教上的儀軌,注重修行表相。因此,若彼聽聞某人藏匿深林山野,吃野果、喝泉水,便呼之為“尊者”、“羅漢”;若見某人名滿天下,徒眾甚多,道場林立,即是乘願的大菩薩。於是終日探訪,盲目跟隨,也不管到底彼人為何等,即四處矜誇,傳播一些與佛法全不相應的事物,此種行徑類似梵天王,雖有佛教徒名義,卻非真正的佛教徒。
  (3)倫理型=佛法中的“長老”,本為尊稱有德、有能的悟道者,非指年紀老大,僧蠟、戒臘較他人多者,經上說:“不重久修,不輕初學。”雖彼人已修行數十年,而此人才剛入佛門,但從三世因果推之,彼人或許今生初嘗法味,而此人已千萬長劫宿植德本,究竟誰才是初學呢?所以古聖先賢每勸人“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不看名言假相而生淆訛,不別世間成就致亂己心。由此,谛審昔時祖師的慧眼明鑒,可為佐證:六祖目不視丁而接祖位,龍女八歲成道,蘇陀夷七歲入比丘位,又世間學問中也有四歲上大學,少年得博士的實例。反觀大多數的修行人,心目中的“德高望重”、“善知識”,卻一概朝向齒搖發白,五體失靈的老年人,這或恐受到中國人傳統“敬老尊賢”的觀念所誤吧!須知,“敬老”與“尊賢”都很正確,但老者不一定即賢,賢者也不一定非老,倫理型的修行人常在揀擇善知識時,造成一廂情願的看法。
  總括地說,要正確的揀別善知識,必須捐棄成見,不以個人的知識、經驗來判斷現象,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師”、“盡山河大地無非善知識”,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蠢動含靈皆是明師,“若淨其心如虛空,是人能解佛大道”。所謂欲納百川,唯有深谷,“大海不捨細流,故能成其大”,若能秉持至誠懇切的心,自然會與大善知識相應,這個至誠懇切源出一念始覺,所以說“法性實際,是善知識”
  “自心佛性是成道的正因,譬如一粒種子;而善知識是成道的助緣,譬如灌溉、除草、施肥、守護等。”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即此“佛性”非從外求,而是本來具足,自心本有,故言“自心佛性”,若無佛性,則無成佛的可能,所以是成佛正因,譬如一粒種子。但空有正因佛種,沒有助緣方便,種子亦不會萌芽、成長、開花、結果,這個助緣,即是善知識,而助緣的方法就像灌溉、除草施肥、守護等。大乘起信論有一段話:
  “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有正因的佛性,加上諸佛菩薩、高僧大德等善知識為助緣,因緣和合,才能斷煩惱,入涅槃。
  “但這粒種子要播在哪裡、怎麼播法?以便結出更好的助緣,就有賴修行人的願力和精進心了。”
  善知識的責任是幫修行人管理這粒已播下的佛種,而播種的時機、地方,及播種的方法,即為修行人自己的抉擇。大乘起信論說: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內淨法即佛種、內淨法的熏習力就是修行人的願力和精進心,所謂“自助天助”,只有自身能淬勵奮發,勇猛不懈,諸佛菩薩等善知識的助緣,才能應化於修行人的身上,因緣具足,成熟本有的善根,逐漸地趨向菩提大道。
  【第四課 教和觀】
  開始修行,必先識知法門。
  一切的佛法都是為了啟發智慧,斷除煩惱,令眾生通往涅槃的境界,所以稱為法門。
  佛教的法門無量無邊,歸納起來可分教和觀兩種。教門,是研究經典義理,從理論上求得知解;觀門,是由禅定中起正思惟,進而依法實踐,體證事物的真相。
  教、觀二門就像車的兩輪、鳥的雙翼,必須相輔相成,同時並行,才不會有所偏失。至於正確入門的方法,一定要經善知識指導,以免墮入邪見邪行的歧途。
  《課文注釋》
  “開始修行,必先識知法門。”
  修行,這個名詞對佛教徒來說十分熟悉,但修行的內涵卻鮮少佛教徒了解。修,是修改,即將錯誤的思想言行加以次正;行,是實行,即依著正確的思想言行去做。修,為消極的止惡;行,是積極的行善,合稱叫修行。任何宗教都可分成信仰與修行兩種,信仰是對該宗教教義的虔誠信奉,仰賴該宗教神祇(佛教為諸佛菩薩)的大力大能;而修行是從親身實踐中,去體驗宗教精神,及印證教義的內涵。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尤其特重修行,因此在修行方法的講求、次第的分析、結果的印證上,都有建立一套嚴密且合理的理論系統,這就是“戒、定、慧”三增上學。由此三學擴充推衍,即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乃至於八萬四千法門。所以要開始修行之前,自應先識知法門是什麼?從何著手?
  “一切的佛法都是為了啟發智慧,斷除煩惱,令眾生通往涅槃的境界,所以稱為法門。”
  佛法,是一種具有本然性、安定性、普遍性的常軌,而被稱為“法性、法住、法界”,所謂“法爾如是”的。這個常軌從佛教的立場,認為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創見,因此稱它為“佛法”。
  要正確了解佛法的涵義,應自四個方面作考察:
  一、創見佛法的源頭—在現有文字的歷史上,創見佛法的人是釋迦牟尼佛,但於經中隨處詳載諸佛名稱,可見創見佛法的人應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二、佛法涵義的廣狹—狹義的佛法,指佛陀的一切教法,此又分二種︰(一)在理論上,佛陀的身教與言教直接演示於弟子面前,而弟子亦直接聞見。(二)在事相上,佛陀在世時,其弟子得直接從佛陀受持佛法;佛陀入滅後,依經典中的法與律作為佛法。
  廣義的佛法,包括菩薩、高僧大德等言論或教法,及世間一切微妙善語,或人、事、物的現象,凡能表诠宇宙人生真理的,都可稱之為佛法。所謂“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佛法不一定佛說,別人說,而不違緣起法則,也是可以的。大智度論卷二說:
  “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
  只要所說的法能夠“入佛法相”,則與佛說無異。佛陀曾自言:
  “我所說法,如爪上塵,我未說法,如大地土。”(升攝波經)
  這是最能感受佛陀慈悲與包容的襟懷,不若某些宗教的專制,不許他說。佛法的平等精神,從此顯露無遺!
  三、佛法的功能—凡能利益眾生,今其離苦得樂者,無非佛法的功能,若約言之則有能滅、能到、能生、能導四種:
  (一)能滅=佛法能息滅貪、慎、癡等煩惱火。如修不淨觀,滅貪欲火;修慈心觀,滅慎恚火等。
  (二)能到=佛法能究竟到達涅槃彼岸,不似一般外道法,住著於有為過患,非究竟處。
  (三)能生=佛法中有真智妙慧,如從聞慧生思慧,從思慧生修慧,所以說能生正智。
  (四)能導=佛法的作用能使自己善根成就,又能引導他人住於正法中,所以為能導。
  四、佛法的顯發—因為佛法是在世間流行,自有他表現於外,且有別於外道法的方式,此可分六種:
  (一)善說=諸佛菩薩及高僧大德等演說佛法,均能契合諸法實相,及施設種種善巧方便,“若不善法說不善相,善法說善相”。
  (二)現報=依佛法行持,能獲得現世的果報,如經中說“晨朝受化,夕令得道;夕為說法,今朝得利”,只要證得某種沙門果位,便於現世受到恭敬,致生名聞,常住禅定,感得神通,證人涅槃等。
  (三)無時=一般外道法的修學,常有時間、地點、吉凶等的限制,而佛法不論在行、住、坐、臥,或任何的場合、情況,都可修學或演說,最為自在。
  (四)能將=將,是帶領的意思。能以正法帶領眾生至解脫處。
  (五)來嘗=修學佛法,應當自身作證,親自嘗試體驗現前法樂及不思議的解脫境界,並非盲從附和,仰信無疑,如佛告諸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當自思惟:是法可行,是不可行”。
  (六)自知=經上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智慧的修行人,能分辨何者是正法,何者是邪法,何者能斷煩惱,何者反增貪嗔,譬如一位病人,自能感受究竟病苦是減輕或加重。
  由前述四方面考察佛法的涵義,就可明確了知所謂“法門”,都是為了啟發智慧,斷除煩惱,今眾生通往涅槃的境界。
  “佛教的法門無量無邊,歸納起來可分教和觀兩種。”
  軌生物解為法,聖智通游為門。法,是一種世間的准則,門,有能通和顯示差別的意義。無上佛道若無法門,則無由得入。從法門的絕對性來說,稱為“不二法門”,即“歸元無二路”;從相應眾生的差別性來說,稱為“八萬四千法門”,即“方便有多門”,因此說“法門無量無邊”,但從修學的方法分析,卻可總別兩門—教門和觀門。教觀綱宗說:
  “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
  “教門,是研究經典義理,從理論上求得知解。”
  從佛陀一代時教開始,歷經諸菩薩、高僧的論著,及現代佛教學者等人的研究成果,凡是用語言、文字表诠佛法,使經典上的義理得以讓每一個時期的眾生所理解的,都可稱為教門。由此觀之,經、律、論、疏、傳、語錄等,都是教門。若從類別分析,又有如下差異:
  一、教門的范圍—有大乘和小乘。
  (一)大乘=令發廣大願心,自利利他,遍學一切諸法,勤修六度萬行,斷我、法二執,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證一切種智的教法。修學大乘教的,稱做菩薩道。記載大乘教的經典,叫大乘經典。
  (二)小乘=唯自求解脫,不欲利他,斷除我執,離分段生死,證一切智的教法,稱做“聲聞道”,其經典為小乘經典。此教又有利鈍之分,利根人為緣覺,鈍根人為聲聞。
  二、教學的根機—有權教和實教。
  (一)權教=以權巧方便隨順眾生根機,施設種種的教門,化導眾生逐漸體解佛法。此是一時權宜,而究其目的,即為了攝其進入接受實教的能力。如天台宗所立四教義中的藏、通、利三教,華嚴五教的小、始、終、頓四教,都是權教。若以四悉檀教學劃分,即世界、為人、對治三種悉檀為權教。即“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道”,叫“為實施權”。
  (二)實教=對利根人,所謂機緣已熟,便直說佛陀自證的真實根本教義。天台宗、華嚴宗的圓教,四悉檀中的究竟悉檀,都是實教。即“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叫“開權顯實”。
  三、教理的內容—大別有空、有二門。
  (一)空門=闡明一切法無非因緣假合,皆無實體存在,而生、住、異、滅的現象,不過是眾生的一念妄執,即屬空門。惟各宗派對於空的解釋互異,並無定論。如般若經典、中觀論、成實論等,都屬於空門。
  (二)有門=闡明一切法實有,常住不變的,為有門。此門亦眾說紛纭,難以概分。如真常系的經典、俱捨論,大抵屬於有門。
  另外,尚有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均不出空、有二門的思想體系。
  四、教法的體裁—即十二分教,或稱十二部經。
  (一)修多羅=意譯契經。指長行的文體,或稱散文。
  (二)祇夜=意譯為重頌。即附於契經內,以偈頌重覆闡釋契經的教法。
  (三)記別=是把簡單的教法做詳細解說,其後轉化成佛陀對弟子所作的證言,而成了“授記”的意思。
  (四)同諷誦=是一種只有偈頌,而沒有長行的文體,又名孤起。
  (五)自說=即無問自說。為有感而發,不經由啟請及問答的說法方式。
  (六)因緣=指在某種因緣下,即說出某種的經,如經典中的序品,或由偈所說的因緣故事,或制定戒律的因緣。
  (七)譬喻=即以種種因果報應的事跡,解說法義。
  (八)本事=指記載本生譚及譬喻以外,有關佛陀與弟子前世的故事。
  (九)本生=為佛陀的前生故事,敘說菩薩六度萬行。
  (十)方廣=即廣說種種甚深法義。
  (十一)未曾有=指佛所說的未曾有、不可思議的事情。
  (十二)論議=指注釋經典的論書,或以論的形式所寫的經。
  十二分教,即通稱的三藏經典,實際上,一切有關佛教的著作、其文章體裁均不出十二分教的范圍。
  由此四種類別,便能明白教門的錯綜復雜,使得眾生開卷迷糊,而非開卷有益了。但正確的入門方法,應先研讀概論性的佛書,及介紹佛教歷史、思想衍化的書籍,先掌握整體觀念,再分門考察,最後一門深入,如此才不會被誤導或不知從何著手。
  “觀門,是由禅定中起正思惟,進而依法實踐,體證事物的真相。”
  依教門建立的思想體系,去實踐體證,即是觀門。在實踐的過程中,有方法與證道的迭相助成。
  一、方法—可分禅定與思惟二種。
  (一)禅定=欲體證佛法,必先止息妄念,使內心處於安定、清淨的狀態,此時覺性自然顯發,正思惟自然生起,自能起觀行的工夫,而止息妄念的方法,就是禅定,所以,禅定是一切修行的基礎。獲得禅定的方法很多,如打坐、念佛、誦經、持咒等,都可達到相當程度的定境,但如要獲得較深、較安隱的定境,仍以打坐為得定的通途。因為菩薩道與聲聞道的修學動機不同,造成修學方法有很大差別,唯在禅定一門,均以四禅為根本,只是禅定中的思惟內容互異而已。
  (二)思惟=散亂心中的思惟,能使修行人生出邪見,只有定心中的思惟,才是正思惟,才能獲得佛法正見。前述禅定不過以止止妄,猶如行至半途、稍作歇息,雖有清風徐來,遍地鳥語花香,卻非真正的如來寶所。但於此時,修行人的心中一片朗澈,像明鏡的澄淨無染,能映照一切萬物,自然而起觀行。這個過程並無時空相可說,但詳作分析,可成三相:制心、照心、觀心。制心相,偏於禅定,指心定止一處;照心相,即由定中起照了諸法的功能;觀心相,為照了諸法之時,產生鑒別、思惟、印證。鑒別,是對諸法相狀的透析狀況,由此透析而作意思惟,然後印證堵法實相。故知思惟不是依著經典的文字相或語言相,在想像一個道理或悟境,而是定境中的觀照,將本自具足的覺性表現出來而已。
  禅定與思惟的修習,起初應以禅定為主要,到了有入定經驗時,再修思惟。但如根性較利者,亦可兩種並行,如上根人,一聞即悟,當下遠離諸相、諸念,這是超越禅定與思惟的圓頓法門,非以凡情能夠揣度,更不可擅自模擬,以免墮入惡覺觀中。
  至於其他方法,如八正道的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均屬於助行,而正念攝於正定,正見攝於正思惟,這是觀門的共同科目。
  二、證果=由修行方法而達到證果的地步,復由所證的果位,開展出更上勝的修行方法,兩者迭相助成,互為因果,一切諸法的真相—實相,便愈來愈明確,愈來愈圓滿了。
  “教、觀二門就像車的兩輪、鳥的雙翼,必須相輔相成,同時並行,才不會有所偏失。”
  修學教門,能充實佛法學養;修學觀門,能增強慧照能力,兩者就像車子的左右兩輪,鳥的雙翼,如缺少其一,便會失去一切正常的作用。教觀綱宗說:
  “觀非教不正,教非觀不傳。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
  一切的觀門,皆依教法所施設,一切教門,也是修觀的成果記錄。如獨學教門,而不修觀門,即成了學問家,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獨修觀門而不學教門,容易走入外道行徑,不知修因,不辨修果。所以教觀同時並行,相輔相成,才不致邪倒偏失。
  “至於正確入門的方法,一定要經善知識指導,以免墮入邪見邪行的歧途。”
  因為每個人的根行不一樣,究竟是如何依教修觀,或依觀設教,必須要請益善知識,由其隨機指導,像古代的許多大修行人,常依止師父十年八載,甚至二、三十年,朝夕參學,並非如現代人雜修諸法門,或每天跑道場去訪明師,到最後竟弄不清楚自己修些什麼?有的只不過學得表相皮毛,說幾句口頭禅或佛學名詞,就自以為行家了。諸如此類,常墮入邪見邪行的歧途而猶渾然不覺,實在很可憐!
  【第五課 根本教義】
  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四聖谛--苦、集、滅、道。
  一、苦聖谛--觀察了知世間的現象充滿著無常苦迫,生死流轉不已,永遠沒有解脫的時候。
  二、集聖谛--觀察了知諸苦,都由煩惱所招感,煩惱因無明而生,其表現於身心的活動方式,就是見與愛。
  三、滅聖谛--觀察了知若能斷除見愛,息滅諸苦,就能入於安樂清淨的涅槃。
  四、道聖谛--觀察了知要入於涅槃,必須依著正確的方法--八正道去修行。
  苦、集二谛是世間的因果,滅、道二谛是出世間的因果,如對於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因果澈底理解,使具足了佛法正見,而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課文注釋》
  “佛教的根本教義,就是四聖谛--苦、集、滅、道。”
  根本教義有兩個涵義,一指原始佛教時代的教義,一指佛教自始至終的根本精神。
  原始佛教,一般的看法分成兩派,一派主張佛陀成道以後至入滅之前(即佛陀在世時,叫“根本佛教”(亦有主張應包括佛陀的聖弟子者);佛陀入滅至一百余年後部派分立之時,叫原始佛教。另一派主張從佛陀在世至部派分立,一律叫原始佛教。然由於前者的根本佛教缺乏確切的文獻,現今所能探究的,仍是以南傳或北傳阿含系統的經、律為主,從文獻中,尚無法判分根本佛教與原始佛教的區別,故只能通稱為“原始佛教”。
  從原始佛教的聖典考察,最能代表世尊獨創,且真正合乎埋性的教義,為四聖谛--苦、集、滅、道,如從佛教對世間的觀察與思考,及出世的修行方法與證道,則不論如何演變,也絕離不開四聖谛的范圍。意即,釋尊一代時教,其思想的原理是無我論與緣起論,而兩者所架構的教學體系,就是四聖谛。
  四聖谛,又作四谛。聖,指此四種真理為聖者所知見。谛,有兩個涵義:(1)審察覺知義、(2)真實不虛義,也就是“真理”的意思。從四聖谛的實踐次第來說,即為:
  (一)先見世間苦的現象--審察眾生於三界中生生死死,覺知是純大苦聚,無有樂處,的確真實不虛。
  (二)再觀察苦生起的原因--眾生因起貪、嗔、癡等煩惱,才會招感生死,覺知此苦為煩惱所集,所以集是生死的根源,真實不虛。
  (三)探究能止息苦的方法--依出世間的人正道去行,確是離苦得樂,成就涅槃解脫的方法,真實不虛。
  (四)最後令苦真正的止息--審察涅槃寂靜,才是永遠究竟的歸宿,真實不虛。
  了知四聖谛的真實,為了因應不同根機的眾生都能契入谛理,於是將它分作三個層次解說,叫做“三轉*輪”。如雜阿含經卷十五:
  “世尊於波羅捺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
  四聖谛每谛各有三轉--示、勸、證,各轉均具有眼--觀見、智--決斷、明--照了、覺--審察四義,合共十二行,所以又叫“三轉十二行*輪”。
  (一)示轉--對上根人直接開示四聖谛的真相。“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令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此上根人一聞法音,立即頓悟。
  (二)勸轉--對中根人殷殷勸勉,令其信受。“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中根人初聞之,雖不能立即開悟,卻也能信受無疑,依教漸修,慢慢的由解知而證悟。
  (三)證轉--對於下根人,雖勸勉有加,仍舊無法因教得解,於是世尊引自己修行成道為證,廣演譬喻,藉事顯理。“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但使下根人經由反覆熏習,逐漸識解谛名,種植善根,最後契入正確的谛理。
  “一、苦聖谛--觀察了知世間的現象充滿著無常苦迫,生死流轉不已,永遠沒有解脫的時候。”
  世間,有五蘊和合的身心,有身心所依住的世界,此可分作欲界、色界、無色界的三界,這些都處在一種苦迫的狀況,永遠不得出離。法華經說:
  “三界無安,眾苦充滿。”
  苦,是佛教觀察理解世間的思考方式,此苦的涵義與遭逢苦難,生理或心理的痛苦並不相等,它包括了三種觀念:
  (一)苦苦--於有漏行法中,對不可意的境界,產生苦受。這是指心對境的覺受作用。
  (二)壞苦--於可意的境界起樂受,如毀壞變易之時,即產生苦受。這是指境界轉換,從好變壞,心中所起的覺受作用
  (三)行苦--因緣和合所生的法,生滅遷流,逼惱身心,產生苦受。這是心念的生、住、異、滅,相應於境界的成、住、壞、空,因無常變化所起的覺受作用。
  一切有漏、有為的法都是無常,由行苦所攝,所以三苦總括成為一苦--無常故苦。既然是無常,就會有毀壞變易的發生,亦即行苦的整個過程,無非是壞苦的現象。同時,一切眾生執取身心,不能忍受無常和毀壞的變化,處於身心不安,情緒紛亂、思惟不清的苦的情境之中,而成為苦苦了。
  這個苦苦是身心在世間表現出果報的情形,此應由兩方面來說:
  (一)身苦--屬於生理上的不可意受,如饑餓、寒冷、疼痛、疲勞等。
  (二)心苦--屬於精神心理上的不可意受,如憤怒、恐懼、悲傷、憂愁等。
  由於外界環境的好壞會影響身心,而身心的安定與否,也可促使眾生去創造新的環境。同樣的,身苦和心苦也會彼此互動,譬如當一個人饑餓過度時,其內心自然生出焦躁不安的情緒,如罹患癌症,即面臨死亡的恐懼,這是由身苦引起心苦:又如極端憤怒,使得身體因神經緊繃而導致暈眩或疲乏,即是由心苦引起身苦。
  此身心交替,苦惱不斷的作用,方可以“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來加以分析:
  (一)生苦--生命的存在,是為了承受種種的果報而生。如人道的生,從受胎開始,在母腹中窄隘不淨,出胎以後,有冷風、熱風刮身,有雷、電、雨、雪襲身,有貧富、貴賤,相貌全缺、美丑的分別。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環境的障隔、人事的干擾,種種七情六欲的煎迫,造成懊喪悔恨,纏綿身心。其次,對於生命的無知,使得生存的本身充滿著無奈、無能為力的苦痛。
  (二)老苦--老年的氣力逐漸羸,形色逐漸枯丑,動止失靈,精神不振,甚至飽受他人的嫌厭,視為生活中的絆腳石。孤獨、無助,苟延殘喘,心中的苦豈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所能體會?
  (三)病苦--由業障臨身,四大不調,造成身心的不適,輾轉呻吟,忽冷忽熱,時病時昏,飲食難以下咽,大小二便失禁,人間地獄莫此為甚。
  (四)死苦--將死的人,便有無始劫來的業相現前,在那一剎時,令人生超大怖畏。死後,缥缥缈缈投生他處,轉驢胎、墮馬腹,或化作餓鬼,食入成火,或進入地獄,受無盡的刑戮。
  (五)愛別離苦--所喜愛的人、事、物,因消失、毀滅或離開,朝思暮戀,使得身心交瘁。
  (六)怨憎會苦--所慊怨的人、事、物,因接觸、相逢而憤懑不已,咬牙切齒,常思仇報。
  (七)求不得苦--愛樂某人、事、物,極力求之不可得,受失意喪志的苦。
  (八)五蘊熾盛苦--前四者為身苦,後三者為心苦,有身心五蘊的遷流所起,也有因人、我關系,或社會環境的影響而起,這一切,歸結起來成為苦的總內容,就是五蘊熾盛苦,表示苦的根源不離五蘊,五蘊熾然如火,苦感隨即而生,五蘊清淨,苦感也就滅了。
  諸苦的現象,為隨過去業因而受報,於六道中生生死死,流轉無止息,如不精進修行,絕無解脫超拔的一天。
  “二、集聖谛--觀察了知諸苦,都由煩惱所招感,煩惱因無明而生,其表現於身心的活動方式,就是見與愛。”
  集,是招集的意思。因為三界生死的流轉都由煩惱所招集而感得苦果,所以此谛名“集”,或名“苦集聖谛”。
  煩惱,又名惑,為一切眾生的心理活動,有煩惱的,就是眾生,解脫了煩惱,就是成佛。在理論上,煩惱必有一個使其如此的“因”,由這個因,將眾生的覺性蓋覆不顯,才會造出了眾生的相,此因即被稱做“無明”。其次,煩惱也有表現於身心內外,能予自他覺受、思考,並作好惡取捨的方式,那就是見與愛。
  (1)見--即薩迦耶見,意譯為身見,或稱做我見。此見由不明緣起諸法的無常、無我,執持五蘊和合的身心為固定的實體,以為是恆常不變的,於是將身心認作是“我”,身心的活動是“我”的--感覺、思考、愛取…,而身心所接觸的境界,即“我”所有、“我”所見。這種錯誤的知見,使得人生陷入了不安、混亂的狀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復由此身見,產生四凡:邊見、戒禁取見、見取見、邪見,合稱五利使。
  五利使為迷於理所起的惑體,又名見惑、見煩惱。在修行上屬見道時應斷,所以又叫“見所斷惑”。
  (2)愛--由執持“我”的自體為實存,使“我”產生一種情意上的反射作用,那就是愛。愛,包含著反面的憎,因愛而取,因憎而捨;如順己意的,就生起喜悅與滿足,違逆己意的,就嗔恚、厭惡,甚至予以隔離或毀壞。一般常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維護自我,極力排除一切影響我及我所有的障礙,這種力能,成為眾生天性的習氣,不只是欲界有愛,即使禅定工夫非常高的色界、無色界,仍逃脫不了愛的東縛,所以三界二十五有,無非“愛結所系,長夜輪迥”。此愛,依其體性可分五種:貪、嗔、癡、慢、疑,合稱五鈍使。
  五鈍使為迷於事所起的惑體,又名思惑、思煩惱。屬於修道時應斷,所以又叫“修所斷惑”。
  由見、愛表現出的十使,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由根本煩惱滋生種種煩惱,叫枝末煩惱。此煩惱迷惑,促使眾生去造種種業,因業感果,這是對於生命體的活動過程加以觀察分析所得的結果。
  “三、滅聖谛--觀察了知若能斷除見愛,息滅諸苦,就能入於安樂清淨的涅槃。”
  滅聖谛,又名苦滅聖谛。滅,即是寂滅,梵語涅槃,指一切的煩惱痛苦止息滅除,不復生起。此有三義:
  (一)解脫--解除煩惱的系縛,超脫迷苦的境地。
  (二)安樂--心中安隱,沒有任何的妄想雜染,得清淨自在的現法樂。
  (三)無生--從此不再輪回生死,即“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
  解脫,有一分解脫和究竟解脫的差別,所以安樂的程度也隨之差別,而無生必須到了究竟解脫的境界,才堪當其名。
  從寂滅的心理現象觀察,應於生時有現證涅槃--寂滅,遠離見愛煩惱所引生的諸苦,才能於今生果體報盡--肉身死亡之後,不再於三界中流轉受生,並非如一般外道者“生時受苦報,死後入涅槃”,不合理性思惟的謬說。釋尊教法的終極目標--積極改善現生的不如意,創造安樂圓滿世間的理念,並非等待死後去追求一個不可知的未來,由此滅聖谛中可以澈底的感受其悲心大願!
  “四、道聖谛--觀察了知要入於涅槃,必須依著正確的方法--八正道去修行。”
  道聖谛,又名苦滅道聖谛,指滅除諸苦的方法。此有八支正確的中道行,叫做八正道:
  (一)正見--如實的知見,此有兩個層次:一為解知、一為證知。解如是起初的熏習,從聽聞佛法中不斷地分別、推求,抉擇出正確的見地;證知必須經由修行的體驗,尤其更著重於禅定中所起的觀照、思惟,若無相當的禅定工夫,絕無證道的可能。
  (二)正思惟--如理的思惟,這是內心清淨,沒有障礙的思考方式,假如妄念紛擾,煩惱尚未止息,就無法產生正思惟。
  (三)正語--正當的言語,遠離妄言、绮語、惡口、兩舌、冷漠、敵對、懷疑等不善的言語,而能真實語、正直語、柔軟語、和合語、慈悲語,使大家和樂共處。
  (四)正業--正當的行為,遠離惡殺、強盜、暴力、誣陷、販毒、走私、YIN逸、墮落等違害社會的行為,去做利生、布施、引人向善、促進和平安樂的事。
  (五)正命--正當的生活,遠離詐術、顯異、占卜吉凶、攀附權貴等邪命,而能如法自活。
  (六)正精進--依正確的修行方法,與正當的生活言行,努力不懈,永不退轉。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即是精進的意思。
  (七)正念--清淨的憶念,為對於正見的仰信正語、正業、正命積極實踐的堅定信心,使內心達到安穩、祥和的境界。
  (八)正定--正確的禅定,能控制此心於安定的狀態,使此心變得更靈敏,更能自在的思考。一般以坐禅為得定的入門,其他尚可依靠冥思、放松的方式入定。但基本方法只有一種,即是“制心一處”。
  沒有正定,必然五根散漫不收,妄念如瀑,不能起正思惟。不起正思惟,即無法正確的抉擇法義,獲得正見。沒有正見,猶如眼盲的人,就不能引導去做正語、正業、正命。
  從另一方面說,正念,是正語、正業、正命的心理態度,亦是正定的前驟。正精進,即是貫穿一切的決心與勇氣。知八正道的方法並非單獨成立,而是環環相扣,互為因果的。
  “苦、集二谛是世間的因果,滅、道二谛是出世間的因果,如對於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因果澈底理解,使具足了佛法正見,而能獲得真正的解脫。”
  緣起的法,有流轉與還滅二種,流轉緣起為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十二支,這是解說世間彼此相涉的因果關系,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相續不斷的流轉。無明與行是過去二支因,識、名色、六入、觸、受是現在五支果,愛、取、有是現在三支因,生及老死是未來二支果。流轉的因果,形成了三世兩重的前後相,實際上,這不過為了說明各支的作用所設的方便,而每一支中都蘊含著其他各支的力能,密不可分,因中有果,果中含因,苦聖谛與集聖谛也是從此分析因和果的假立,突顯世間的一切而已,說有流轉,實無流轉,緣起,畢竟是如幻如化!
  相對於流轉緣起的,為還滅緣起,有說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一切的憂悲惱苦不復生起。此仍為方便說,真正的還滅,應是見到了緣起的無常性、無我性,如金剛經說: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緣起的有為法如夢如幻,空無一吻,不知者執為實有,便去覺受世間因果的存在,“如空中花,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知者,如其虛妄,“若去其病,空花即時不見”,因此不可謂有緣起法可流轉,亦不可謂有緣起法可還滅,見流轉是病,還滅,便是病愈而回復正常的知見。滅聖谛與道聖谛雖為出世間的因果,但其著眼點,即在於正見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因果均是妄執,如此,就能獲得真正的解脫。用四聖谛來說明佛法成立的原理,的確是釋尊的創舉,不論世間如何演變,何時何地、何因何緣,如何诠釋引申佛法,絕離不開四聖谛的規范,所以是佛教的根本教義。
  【第六課 因果】
  能引發一件事物生滅的根源,叫做因;促成它生滅的助力,叫做緣;因緣和合產生的現象,叫做果;由於此果而受種種苦樂,叫做報。
  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有世間和出世間的差別:
  一、世間因果─如行善積德為因,升天做人為果;造惡謗法為因,墮落三塗為果。修四禅因,得色界果;修四定因,得無色界果。這都是有為法的因,仍舊在六道裡輪回,不得解脫。
  二、出世間因果─如修聲聞、緣覺二乘,得二乘解脫果;修大乘菩薩因,得究竟佛果。這是出離三界,永脫輪回,屬於無為法的因果。
  真正的修行應修出間因果,不可貪愛人天小善的世間因果。
  【第七課 出家和在家】
  佛教的修行人,可分出家和在家兩種。
  出家稱做沙門,為割愛辭親,捨棄世間一切名聞利養,常住於道場中,一面精進修行,一面領眾辦道的修行人。
  在家稱做居士,為經營世務,畜有私產、家庭,又能護持三寶,聽聞佛法的修行人。
  出家沙門是佛教的核心,代表佛法的住世,所以應當上求下化,做一位人天師范;在家居士卻能深入社會各角落,以種種方便接引眾生,發揮弘法利生更大的效果。
  出家和在家都是佛教的命脈,不可任意分別,影響修行人的信心。
  【第八課 三乘】
  不論出家或在家,從修行發心及領悟能力的大小,可以分成三個等級,叫做三乘。
  一、聲聞乘─為小乘羊車,是聽聞佛法,藉由音聲文字趨入佛道的修行人。
  二、緣覺乘─為中乘鹿車,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是自觀因緣生滅流轉,體悟世間事物的無常,而能修行證道的人。
  三、菩薩乘─為大乘牛車,能看見眾生的苦難,意欲拔濟,於是發四弘誓願,修六度萬行,最後成就無上佛道的人。
  聲聞、緣覺沒有慈悲心,能自利而不能利他;菩薩的一切都是利他的深心大行,不斷創造圓滿安樂的淨土世界。
  菩薩乘,才是正確的修行。
  【第九課 三法印】
  為了解自己所學的佛法是否究竟,於是設立一個印證的原則,叫做三法印。
  (一)諸行無常─一切世間有為諸法,都是遷流變化,生滅無常,不可於無常中執有常。
  (二)諸法無我─一切有為、無為諸法,都是因緣假合,沒有“我”的自性存在,不可於無我法中,強立主宰,執持為“我”。
  (三)涅槃寂靜─能依無常、無我作如理思惟,便不會再起惑造業,流轉生死,而證得涅槃寂靜。
  三法印的本質為空性,即是諸法的本性─法性,而法性又名實相,所以三法印又叫一實相印。
  【第十課 信解行證】
  修行的整個過程,為信、解、行、證四科。
  信,為相信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解,就是研究探求它的涵義;依著所解去實踐為行;由力行而獲得道果,即是證。
  信、解、行、證是同時相互增上的,如有信無解,容易成為盲信;有解無信,容易成為邪見,因此信、解相應於心,不能分開。有解無行,只是知識的累積,不得佛法受用;有行無解,將會蒙昧因果,非道計道,未證言證,產生高慢的心態,所以必須解行並進,使知見不斷的深廣,信心逐漸的堅固,而證得境界也愈來愈提升。
 

上一篇:周貴華博士:再論“唯識”與“唯了別”
下一篇:周貴華博士:無為依唯識學在印度的發展簡述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