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濟群法師:菩提心的修行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菩提心的修行

——2007年講於西園寺菩提靜修營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二、菩提心的種類
     三、菩提心與皈依
     四、菩提心與七支供
     五、菩提心與出離心
     六、如何發起願菩提心
     七、受持願菩提心
     八、受菩薩戒
     九、行菩薩行
     十、菩薩行與空性見

濟 群

   在菩薩道的修行中,菩提心是貫穿始終的。
   發起菩提心,不僅是走上菩提道的開始,也是成為菩薩行者的標志。而整個大乘的修行,雖然法門眾多,宗派紛呈,但都是圍繞修學菩提心、實踐菩薩行兩大內容展開。其中,又以菩提心為重中之重。因為菩薩行也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是菩提心的具體落實,故佛典也稱之為“行菩提心”。
   在此,將圍繞菩提心的修行,分別從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種類、菩提心與皈依、菩提心與七支供、菩提心與出離心、如何發起願菩提心、受持願菩提心戒、受菩薩戒、行菩薩行、菩薩行與空性見十個方面進行介紹。
   在聽聞菩提心教法之前,首先要端正聞法態度,使自己成為合格的法器。什麼才是正確的聞法態度?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宗喀巴大師總結為“離三種過”和“依六種想”。
   所謂“離三種過”,即遠離三種有過失的聞法態度。《道次第》雲:“若器倒覆,或器雖仰而內不潔,或內雖潔而下有罅。縱天降雨,必不能受。或雖受得,為染所污,不堪飲用。或雖不染,漏而弗住。”這段論文中,分別以覆器、垢器和漏器,比喻學人聞法時不用心、帶有成見及聞後不思維三種情況。
   所謂覆器,即器口倒覆,即使天降甘霖也無法盛載其中。同樣,內心尚未對法開放時,法水也不能進入心田。哪怕聽得再多,心中依然空空如也,無所得益。所謂垢器,即器內已是五味雜陳,即使注入清水也會變得苦辣酸甜,不復本味。同樣,每個人在接受佛法前,也已形成自身的固有觀念。在聞法過程中,應將現有成見通通放下,以清淨無染之心接受佛法,就像我們喝水前會洗淨杯子那樣。如此,才能感受本然的法味,而不是被固有觀念改造過的、雜染變質的佛法。所謂漏器,即器皿開裂破損,即使不斷加水也會很快漏失。同樣,如果聞法後不再如理思維,依教奉行,也如漏器一般,不能使所聞法義長存心田。學法的過程,是將佛法正見轉變為自身觀念的過程。這就需要在聞法後進一步思維,通過反復不斷的思維來強化,來鞏固,使法義在我們的心相續中生根發芽。
   依六種想,則是聞法過程中應當具備的六種觀想。首先,是把自己視為病者。說到病者,我們比較容易想到身體疾病。其實,身病只是暫時的,更長久的還是心靈疾病。無始以來,我們始終在輪回中流轉,生死不息,煩惱不止,皆因種種心病所致。所以,人生最大的疾病不是其他,正是無明制造的迷惑和煩惱。我們要認識到這些疾病的過患,本著治病的態度聞法,把法師當做醫生想,把佛法當做藥物想,把修行當做治療想,把如來當做正士想,對正法生起久住想。倘能對法生起殷重心,生起難得想,才能使之成為改造生命的有效療法。否則,往往只是把佛法當做一種學理或玄談,學得再多,也不過是在生活中增加一些佛法的點綴,在言行上增加一些佛法的包裝,於安身立命全無干系。
   所以,希望大家本著正確的聞法心態學習菩提心教法。這樣才能納法於心,進而依法調整心行,完成生命品質的改善。

 

一、菩提心的重要性

   1.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回答這一問題,必須明了學佛的重點在哪裡。佛法是心地法門,整個學佛過程,正是從了解心行到改變心行的過程。
   我們的心好比土地,每個起心動念則是播下的種子。在生命延續過程中,我們有過許多想法,也做過許多事情,這些所思所行很快會成為過去,但內心留下的種子卻將在未來繼續作用,影響生命的發展軌跡。其中,有善的種子,也有惡的種子;有煩惱種子,也有解脫種子。當善的種子萌芽時,當我們生起愛心、慈悲心時,當下就是安樂的,周圍的人也能感受到這份安樂。反之,當惡的種子作用時,當我們生起貪心、嗔心、嫉妒心時,當下就是痛苦的。一旦將這些貪嗔之心表現出來,周圍的人也會受到傷害。
   正是這種心的相續,決定了生命的現狀及走向。為什麼我們內心充滿煩惱,充滿痛苦?就因為其中有太多不良種子。這些種子又會不斷制造心靈垃圾,使內心成為一個充滿污垢的垃圾場。如此,痛苦就在所難免,沉淪也在所難免。所以說,煩惱乃至輪回都不是外在的,而是來自我們內心,是心在操縱這一切,也是心在決定這一切。如果我們想要遠離痛苦,就要從因地予以斷除。
   學佛是耕耘心田的過程。當年,佛陀曾來到農莊托缽,有位正在耕種的婆羅門質問道:“我們努力耕種才有收獲,你們為何不去勞作?”佛陀回答說:“長者,我也是耕耘的農夫!” 婆羅門不解:“我從未見過沙門在田間勞作,何出此言?”佛陀向他解釋說:“信心為種子,苦行為時雨,智慧為時轭,慚愧心為轅,正念自守護,是則善御者。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雜阿含經》卷四)。”轭和轅,是駕馭牲口的配件。諸有,為眾生果報,有因有果故謂之有,包括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總稱諸有。如果我們能以對三寶的信心為種子,以修行進行灌溉,以智慧和慚愧駕馭心行,以正念作為守護,才是善巧的耕耘者。這樣的耕耘者,將不再招感輪回果報。
   以信心為種子,代表我們對信仰的選擇,也就是以三寶作為人生的究竟歸宿。然後,還須通過觀察修和安住修,使種子在內心扎根。否則,佛法對我們永遠只是一種學理,一種說法。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人雖然也自稱為佛教徒,也常常敬香禮佛,可佛法對他們的生活卻絲毫沒有影響,所作所為依然不會超出固有的觀念和習慣,這種學佛是不會產生效果的。就像農夫,如果不在田間播種,不去努力耕耘,即使天天到地裡走一圈,看一遍,甚至日以繼夜地守在那裡,可能有收獲嗎?菩提心的修行也是同樣。如果不發起菩提心,不在內心播灑菩提種子,未來怎麼會結出菩提之果?

  2.大乘人的標幟
   如果說皈依是成為佛弟子的標幟,那麼,發菩提心就是成為大乘人的標幟。《菩提道次第略論》(以下簡稱《道次第》)雲:
   是若念須入大乘,何為入大乘之門耶?此中佛說有波羅密多乘及密乘二種,除彼更無余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門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於身心何時生起,雖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
   在這段論文中,宗喀巴大師明確告訴我們:一旦發起菩提心,即使尚未具備其他功德,也已跻身大乘之列,堪為菩薩行者。接著,論中又進一步說明:
   若何時與菩提心捨離,則縱有能達空性等功德,亦是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此眾多大乘教之所說,理亦成也。是故大乘者,以菩提心之有無而作進退。如《入行論》中說:“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也。”
   正因為菩提心是大乘人的標識,所以,一旦捨離菩提心,即使已經通達空性,也將退為聲聞學人。可見,大乘的評判標准,是以菩提心的有無來決定。論中還引《入菩薩行論》為證:“此心生起,無間即成佛子。”此處所說的“佛子”,特指菩薩道行者。因為他們不像聲聞那樣以自了為足,而是行佛所行,像佛陀那樣自利利他,自覺覺他,是佛陀的真正繼承者。
   可見,菩提心不僅是步入大乘的門徑,也是簡別於二乘的不共標准。

  3.成佛的不共因
   成佛並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不是職稱,不是地位,不是榮譽,而是內在的生命品質。這一品質包括智慧和慈悲兩大內涵,由空性見成就智慧,成就解脫;由菩薩行成就慈悲,成就福德。其中,解脫是三乘共有的目標,無論聲聞、緣覺還是菩薩,都要具備解脫能力,而慈悲則是大乘菩薩特有的行門。當然,這不是說聲聞行者就不修慈悲。事實上,聲聞行者同樣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同樣隨緣弘法,利益大眾。但區別在於,他們並不以成就慈悲作為必修法門,作為究竟目標。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沒有菩提心為前提,這種慈悲修行也是缺乏力度,缺乏擔當的。
   關於這個問題,《道次第》以比喻作了說明:

   如以水、糞、暖及地等,若與谷種合者,則為谷苗之因。若與麥豆等種合者,則亦為彼苗之因。故水、糞、暖等是共同之因。青稞種者,隨與何種緣合,亦不能為谷等苗之因,是青稞苗之不共因。以彼所攝持之水等,亦當為青稞苗之因也。如是無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種子之不共因。通達空性之慧者,如水、糞等,是三種菩提之共因也。

   就像耕作需要種子、陽光、雨水、肥料和土地。其中,種子是作物生長的不共因,由麥種生長麥子,稻種生長稻子,其果實是由種子包含的特性所決定。而其他條件則是一切作物生長所必須,屬於共因。對修行來說,空性慧就像陽光、雨水、土地那樣,是三乘修行的共因。而菩提心的作用相當於種子,是成佛的不共因。所以,唯有發菩提心,修利他行,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圓滿的生命品質,此外別無他途。
   接著,《道次第》又引經論為證:

   《寶性論》雲:“勝解勝乘為種子,慧者為生佛法母。”此言於大乘起勝解者,如父之種子。通達無我慧者,則如母。譬之父為藏人,則不生漢胡等子。父為子姓,此因決定。於藏母身,則能生種種子,是乃共同因也。

   孩子雖然是由父母共同生育,但以父親為決定血統的不共因。對修行者來說,如果能對大乘具足勝解,其作用有如父親,而通達空性的作用則如母親。有空性慧之母,故能成就解脫;有大乘菩提心之父,方能成就佛果。
   以上兩個比喻,形象說明了菩提心和空性慧對於修行的不同作用。沒有菩提心作為種子,就不能算作大乘行者。沒有空性慧作為解脫共因,也不能結出無上菩提的殊勝果實。


 
 
二、菩提心的種類  

   關於菩提心的種類,各經論有不同歸納方式。
   在《入行論》和《道次第》中,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入菩薩行論·菩提心利益品》雲:
   略攝菩提心,當知有二種:願求菩提心,趣行菩提心。如人盡了知,欲行正行別,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別。
   在《顯揚聖教論》和《瑜伽師地論》中,分為世俗發心和證法性發心(勝義菩提心)。《顯揚聖教論》雲:
   此受發心復有二種:一、世俗發心。二、證法性發心。
   而《瑜伽師地論·攝抉擇分》則開為十種,其中,主要有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之分:
   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世俗受發心者,謂諸菩薩未入菩薩正性離生所有發心。得法性發心者,謂諸菩薩已入菩薩正性離生。
   綜合起來,大致可歸納為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

   1.願菩提心
   所謂願菩提心,是希望自己證得無上菩提,盡未來際利益一切眾生。正如《瑜伽師地論·發心品》所說: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如是發心,定自希求無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義利,是故發心以定希求為其行相。
   願菩提心的特點,是以希求為行相,以利益一切有情及無上菩提為所緣。就希求這一心行本身來說,我們並不陌生。事實上,希求伴隨著每個人的人生旅程,只是各自側重不同而已。我們希望自己學習優秀,工作出色;希望買套房子,買輛汽車;希望家庭和睦,兒女孝順,這些都屬於希求。其實,發菩提心也是這樣一種“我要達成什麼目標”的心行,區別只是在於希求內容,是由希望個人得益轉而希望利益大眾。這種不同的希求內容,決定了截然相反的兩個人生方向——一是解脫成佛,一是繼續輪回。
   諸佛菩薩在因地修行時,都是以希求作為菩提道的起點。他們的願力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圓滿生命品質,一是利益所有眾生。比如我們所熟悉的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曾發下四十八大願,最終成就西方淨土。此外,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力,也是廣大佛子耳熟能詳的。他在因地修行時,為救度因殺業深重而墮落地獄的母親,於十方諸佛前至誠發願: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等正覺。
   惡道眾生是無量無邊、難以窮盡的,但地藏菩薩卻毫無畏懼,勇於擔當,甘願將他們度盡之後方證菩提。這是何等令人震撼、令人感佩的願力。
   除佛菩薩在因地的不同發願外,我們平時所念的四弘誓願,可以說是菩薩行者的通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對於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們要發願救度;對於無始以來的煩惱,我們要決心斷除;對於諸佛開顯的法門,我們要精進修學;對於至高無上的佛果,我們要努力成就。所有這些願望,都屬於願菩提心。

   2.行菩提心
   所謂行菩提心,是將誓願轉化為利他行為。當我們有了利益眾生的願望之後,需要將願望落實到行為上。為保證行為的穩定性和持續性,還應進一步受持菩薩戒。對自己做出的承諾制定相應規則,也就是說——我必須為利益眾生做些什麼,又該怎樣去做。否則的話,凡夫心會有種種懈怠的借口。尤其在利他和個人利益暫時出現沖突時,“我執”會本能地對利他產生抗拒,這就需要一些強制性的規則,使自己無法回避。
   菩薩戒,就是為發心修習大乘菩薩行的學人所制定的行為規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部分。不僅將止惡作為准則,也將行善以戒律的條文固定下來。菩薩戒在中國的弘揚,主要有三種。一是梵網菩薩戒,出自《梵網經·菩薩心地戒品》,戒相有十重四十八輕。二是瑜伽菩薩戒,出自《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戒相有十重四十三輕。以上兩種是通出家和在家的,此外還有出自《優婆塞戒經·受戒品》的在家菩薩戒,戒相有六重二十八輕。
   菩薩戒雖有種種不同的戒相和細則,但核心無非是六度四攝。所謂度,有兩層含義,一是擺脫煩惱,一是抵達彼岸。六度,就是通過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幫助我們擺脫凡夫心,由生死此岸抵達涅槃彼岸。所謂攝,就是攝受。如果六度比較偏向自利的圓滿,那麼四攝就更偏向利他的修行——以布施饒益有情,以愛語開導其心,以利行幫助他人,以同事感化眾生。相對自利來說,利他還特別需要注意與人交往的善巧,必須以對方樂於接受的方式給予幫助,否則就不能達到預期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使對方產生抵觸情緒。

   3.勝義菩提心
   雖然我們發願利益眾生並付諸行動,但對凡夫來說,這些願行仍是不究竟的。因為它們是建立在世俗心的基礎上,是有漏而有限的,也是充滿不平等的,故稱世俗菩提心。如何將這種有限的願心轉化為無限的慈悲?需要通過空性慧進行提純,進行拓展,將發心過程中摻入的各種雜質逐步剔除。唯有通達空性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體悟到自己和眾生本是一體,才能對眾生生起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勝義菩提心須證得空性後才能發起,換言之,是初地菩薩才能做到的。


三、菩提心與皈依

  皈依,代表著我們對三寶的信賴,也代表著我們選擇三寶作為人生的究竟歸宿。它是學佛的基礎,也是發起菩提心的基礎。

   1.大乘皈依的殊勝
   通常所說的皈依,主要指聲聞乘的皈依。我們這裡所說的,主要是大乘皈依。《大乘莊嚴經論·皈依品》中,特別介紹了大乘皈依的殊勝,論雲:

  一切皈依三寶中。應知大乘皈依最為第一。何以故?由四種大義自性勝故。何者四義?一者一切遍義,二者勇猛義,三者得果義,四者不及義……  大乘皈依者有四種一切遍。一者眾生一切遍,欲度一切眾生故。二者乘一切遍,善解三乘故。三者智一切遍,通達二無我故。四者寂滅一切遍,生死涅槃體是一味,過惡功德不分別故……
   大乘皈依有三種勝勇猛。一願勝勇猛,皈依佛時,求大菩提,多生歡喜,知勝功德故。二者行勝勇猛,起修行時,不退不屈,難行行故。三者果勝勇猛,至成佛時,與一切諸佛平等覺故……
   菩薩善生有四義。一者種子勝,以菩提心為種子故。二者生母勝,以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者胎藏勝,以福智二聚住持為胎藏故。四者乳母勝,以大悲長養為乳母故……
   大乘皈依者,所有善根由四因故,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一者大體,二者大義,三者無邊,四者無盡。問:“此雲何?”答:“大體者,謂世間善根已得,超過二乘故。大義者,謂出世善根,二乘出世但自利故。無邊者,謂成熟善根,能成熟無邊眾生故。無盡者,謂神通善根,至無余涅槃亦無盡故……
   皈依差別有六種,一自性、二因、三果、四業、五相應、六品類。悕望為自性,至心求佛體故。大悲為因,為一切眾生故。種智為果,得無上菩提故。不退為業,行利他難行行,不退不屈故。三出為相應,具足三乘出離行故。二得為品類,世俗得,法性得,粗細差別故。

   這段論文中,從各個不同角度,詳細介紹了大乘皈依勝於二乘的特殊之處。想要了解更多內容,可參看無著菩薩所造的《大乘莊嚴經論·皈依品》全文。在此,我先給大家簡單歸納幾點,這是大乘皈依區別於聲聞乘皈依的主要特征,也是我們需要掌握的關鍵所在。
   其一,皈依者必須具備大乘種性。關於此,我們可能會心存疑問:自己究竟有沒有具備大乘種性?要回答這個問題,只須審視一下,看看自己能否發起無偽的菩提心,發起真實的利他願望。
   其二,皈依對象是大乘三寶。其中,佛寶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為大乘經典,僧寶為觀音、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及現前的大乘僧團。
   其三,時間更為長久。聲聞乘皈依的有效期是盡形壽,而大乘皈依不僅局限於今生,而是盡未來際直至成佛,正如皈敬偈中所說的那樣:“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
   其四,發心更為廣大。聲聞乘皈依主要是為了斷除煩惱,解脫生死,而大乘皈依卻不以個人解脫為足,更以幫助一切眾生走向解脫為目標。
   只有認識到大乘皈依的殊勝,才能對大乘佛法生起真切皈依之心,這正是願菩提心的所依。

   2.由發心完成皈依修行
   皈依後,還需要不斷修習皈依,強化三寶在內心的分量,鞏固對菩提心教法的信心,使之落實於心行並產生作用。在印度和西藏的傳統中,都有關於皈依的修行,我也編寫過“皈依共修儀軌”,內容包括大乘的發心、忏悔、七支供、念誦皈依、發四無量心等。
   皈依不只是學佛的開始,事實上,它貫穿著整個成佛的修行。從究竟意義上看,皈依者和皈依對象在本質上是一體的。開始時,二者確實存在差別,而且是巨大的差別,但這種差別不是永遠存在。修習皈依的目的,乃至佛法一切修行的目的,是開發眾生本具的自性三寶,使自己和皈依對象融為一體,最終成就三寶所具足的一切功德。
   這一過程離不開皈依和菩提心的修行。沒有皈依作為前提,菩提心的修行就沒有依托基礎;沒有菩提心作為實踐,皈依將永遠停留於形式。唯有對三寶功德心向往之,並以佛菩薩的願力作為自身願力,以佛菩薩的所行作為自身行為,才能成就與佛菩薩無二無別的高尚品質。


 
 
四、菩提心與七支供

濟 群

   七支供是根據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而建立,具有積資淨障的作用,能為發起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十大願王的具體內容,分別是禮敬諸佛、稱贊如來、廣修供養、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普皆回向。這些修行似乎都很平常,為什麼會被尊為願王呢?原因就在於,這些願望的所緣對象是無限的,是遍及一切的。
   我們都有這樣那樣的願望,但常人的願望非常局限,想到的無非是個別人、個別事。而普賢菩薩的願力是以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為所緣對象,不斷強化這種願望,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心量。當心停留於眼前的人和事,是狹隘而有限的。唯有以無限的時空為所緣,才能進入心的無限層面。
   同時,《普賢行願品》還可以幫助我們在最快時間內積累成佛資糧。用現代的話來說,《普賢行願品》是積資淨障的第一生產力。所以,藏傳佛教也特別提倡《普賢行願品》,將之作為一切法門的重要前行。事實上,《普賢行願品》的意義不僅在於前行,其本身也是殊勝的正行。因為這一法門是建立在華嚴見地的基礎上,至頓至圓,我稱之為“菩提心的無上觀修,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依普賢大願進行觀修,就是對佛菩薩心行的模擬。使我們在模擬和比照中向佛菩薩逐漸靠攏,逐漸接近。
   七支供的內容,主要是將《普賢行願品》的十大願王歸納為七支。支為肢體,是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菩提心修法比做主干,七支供就是作為支撐的重點。在《入菩薩行論》中,“積資淨障”這部分內容也是通過七支供的修行來完成。
   修習菩提心,就要對一切眾生心生慈悲,視如己出。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前提就是把一切眾生裝到心裡。我們問問自己:內心到底能裝幾個人?如果只是裝著自己,或者只是裝著個別人,那是絕對無法和菩提心相應的。這就必須打開心量,這種打開不是簡單的量的增加,而是要把自我的界限完全撤除,像虛空容納萬物那樣,容納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眾生。如果還有一個眾生是我們排斥的,是我們不願利益的,就說明這種慈悲尚未圓滿。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七支供的修行。相關內容,我在《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一書中有較為詳細的解說,可以作為參考。

   1.禮敬支
   禮敬,即禮拜恭敬。佛法是從恭敬中得,如果對三寶缺乏敬意,法就不可能在我們身上產生作用。修習禮敬的方式很多,如拜佛、供燈、燃香、獻花等。那麼,應該以什麼方法禮佛,才能迅速與諸佛相應,成就無量福德呢?
   現代人非常講究效率,其實修行也不例外。或許有人會問:佛教不是強調不著相嗎?要知道,不著相不等於不講效率。正確的修行態度,是既講效率,又不著於講效率的相。如果以為不講效率就是不執著,稀裡糊塗就是不執著,不但成就無望,甚至可能會墮落惡道。因為輪回路險,不進則退。如果不抓緊現有的暇滿人身修行,誰也無法保證未來去向何方,何時還有機會繼續修行。所以,學佛同樣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方法到位,才能事半功倍,生生增上。
   禮敬支共四個偈頌,第一頌為三門總禮。三門,即身口意三業,對禮敬作總的闡述。偈頌為: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我們禮佛,通常會選擇一位佛菩薩來禮拜,或禮拜釋迦佛,或禮拜阿彌陀佛,或禮拜觀音菩薩。在《普賢行願品》中,卻不以一佛二佛為禮敬對象,而是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所緣,一一禮拜,無有遺余。更重要的是,以清淨身語意三業而行禮拜。這就需要憶念佛菩薩功德,激發見賢思齊的至誠之心,從而遠離散亂和妄想。從心裡想著拜佛,到合掌、禮拜、起身,整個過程始終保持明晰的觀想,全身心投入對佛菩薩的禮敬之中。當我們以這種所緣和方法禮佛時,每一拜,都是向一切諸佛奉獻的無上敬意,奉獻的清淨供養。

  其次是身禮。偈頌為: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身體是有限的,禮拜也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完成無限的禮敬?這就必須借助觀想完成。所謂觀想,就是運用想象力,這也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助緣。因為心是無限的,想象也是無限的,一旦開發內心無限的層面,才能使建立在這一心行之上的有限行為轉變為無限。在觀想時,一方面可以參考《普賢行願品》長行的內容,一方面還要祈求普賢菩薩的加持,通過對普賢願力的信解來完成觀修。
   首先觀想自己化現無量無邊的身體,觀想宇宙中有多如微塵的諸佛菩薩,然後每位佛菩薩前都有一個我在禮拜。佛菩薩的存在是無限的,我的存在也是無限的。再進一步,觀想每個我又在同時禮拜盡虛空、遍法界的無量諸佛。當我們這樣觀想時,每一拜都能成就無量功德,使我們迅速培福,廣積資糧。否則,以凡夫有限的修行,永遠不能成就佛菩薩那樣的無限功德。因為無限必須以無限而非有限為因。再多的有限加在一起,都是有限的,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有限而已。唯有在無限的心行層面,才能圓滿無量福德。
   第三為意禮。偈頌為: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首先觀想每一微塵中皆有無量諸佛,每位佛陀身邊還有菩薩海會圍繞。其次,觀想法界有無盡微塵,所以,宇宙的任何一個空間都有諸佛菩薩存在,重重無盡,數不勝數。
   生命存在的當下就是無限。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空性,沒有任何界限,也沒有自他之別,一切分別都是人為的設定。比如這是中國,那是外國;這是敵人,那是朋友;這是喜歡,那是討厭。所有這些概念都來自眾生的執著,是由執著形成的分別和對立。由此,又會導致各種沖突,如人與人之間的沖突,人與自然之間的沖突,人與動物之間的沖突。一旦將這些錯誤設定撤除,生命當下就是無限的,和一切眾生不分彼此,和諸佛菩薩心心相印。
   所以說,當我們觀想無限時,並不是另外開拓一個無限,只是通過觀想,將妄心建立的有限設定撤除,使心回復本然的狀態,回復本具的無限內涵。

   第四為語禮。偈頌為: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接著,通過觀想完成語言的贊頌。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無限的我,每個我都在齊聲贊歎十方諸佛的功德。我們還可以把自己觀想為宇宙播音員,當我們禮贊佛陀時,整個天地都能接收到這些音聲,整個宇宙都在回蕩著這些贊頌。我們還可將聽到的一切聲響都觀想為念佛、念法、念僧之音,觀想為贊歎三寶無盡功德的音聲,使身心融入其中,禮佛不盡,贊佛不絕。

   2.供養支
   供養代表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雖然恭敬主要發自內心,但也需要通過相應的行為來體現。供養,就是強化恭敬心的重要方式,應以上妙物品而行供養。其中,包括有上供養和無上供養兩種。所謂有上,即有限之意,尚未達到極致。所謂無上,即無與倫比,沒有任何其他方式能超乎其上。
   首先是有上供養。偈頌為: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有上供養,是以最好的花鬘、伎樂、塗香、傘蓋、衣服、末香、燒香、燈燭等種種供品供養十方如來,並且數量眾多,有如須彌。如何才能得到這麼多供品?這就需要通過觀想。一方面,觀想山河大地、宇宙萬有都轉化為供佛的奇珍妙品;一方面,觀想所供物品無量無邊,遍滿法界,以如此眾多而勝妙的物品供養如來。
   其次是無上供養,這是相對有上供養而言。偈頌為: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勝解,是深信不疑的信解。我們以廣大勝解之心,深信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存在,並以普賢菩薩的無限願力,將有限供品轉化為無限,以此供養諸佛。
   我們的心量有多大,供養就會有多大,福報也就會有多大。諸佛菩薩為什麼能成就無量福報?因為他們的心是以虛空和法界為平台,沒有任何界限,也沒有任何阻礙。這就使依托於此的每個行為,都像融入汪洋的水滴一樣,由一滴水成為大海水。

   3.忏悔支
   在無盡輪回中,我們始終流轉生死,飽受煩惱逼迫,正是由於往昔業力所致。這些業力就像我們編寫的生命程序,當它運行時,就會產生某種結果。有些是進入惡道的程序,有些是進入善道的程序。我們想要改變命運,就要改變程序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方式。忏悔的作用,正是摧毀業力依托的基礎。偈頌為: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我們要觀想盡虛空、遍法界的諸佛菩薩,對他們發起真誠忏悔之心,對以往所造種種罪業一一追悔,其中包括有意為之的惡行,也包括無意造作的業力。更重要的是,發誓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任何業力的形成都是有基礎的,通過忏悔,就能摧毀業力依托的土壤,使之無法成熟,無法繼續感果。因為所有業力都來自對某個行為的執著,而忏悔就意味著對這種執著的否定。如果這種執著已不存在,依附於此的業力自然也就無從生根,不復存在了,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就像法會前需要清掃場地那樣,我們迎接菩提心的到來,也要忏悔業力,清理內心塵垢,為菩提種子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

  4.隨喜支
   隨喜就是對他人所做善行表示真誠的歡喜,由衷的贊歎。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內心會隨之打開,善的種子也會隨之增長。偈頌為: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對於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聲聞、緣覺二乘,乃至諸佛菩薩的所有功德,我們都要生起隨喜之心,並加以保持。因為我們的時間、精力、能力都很有限,即使再努力,一輩子所做的善行也未必能有多少。而成佛需要無量福德為資糧,僅憑一己之力,顯然是無法完成的。那麼,我們就無法成佛了嗎?就無法完成這個遠大目標了嗎?顯然不是,所以就需要借助一些手段,而隨喜就是迅速積累資糧的特殊途徑。如果我們能以廣大無限的發心隨喜一切善行,所獲功德將與行善者同等,有時甚至會超過對方。因為善行所招感的果報並不完全取決於行為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不同的用心。當我們以無限之心隨喜一切善行時,就如分身億萬,時時處處地廣行善法,耕耘福田。
   此外,隨喜還能克服嫉妒、排他等不良習慣,與眾生結下善緣,這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助緣,也是修習平等心的大好時機。當我們隨喜平日漠不相關的眾生時,就是在化解對他們的冷漠與隔閡;當我們隨喜平日存在矛盾的眾生時,就是在化解對他們的嗔恨與嫌隙。只要隨喜心足夠真誠,足夠強大,就能逐步轉化原有的不良情緒,令心量隨之打開。

   5.請轉*輪支
   雖然法是法爾如是的,不論是否有佛出世說法,都不會因此而有增有減,隨之變化。但對眾生來說,並沒有能力認識這種真理,更無法依此修行,成就佛果。
   這就需要佛菩薩的引領,需要他們宣說法要,使眾生因聞法而破迷開悟,走向解脫。所以,祈請佛菩薩乃至善知識說法,不僅是我們自身修學的需要,也是利益大眾的需要。偈頌為: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

  世間燈,指諸佛菩薩,包括一切具足正見的善知識。眾生長處無明黑暗,唯有在佛菩薩的指導下,才能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迷惑走向覺悟。我們觀想宇宙中有無量佛陀,然後觀想自己化身無數,來到諸佛世尊面前。每一位佛陀面前,都有一個我在祈請。每一個我,又同時在祈請法界一切諸佛,祈請他們悲憫眾生,廣轉*輪,使佛法在世間不斷流傳,利益人天。在座下,則應時時祈請善知識為眾開示。同時,對那些宣說正法的善知識大力護持。護持的方式有很多,我們可以組織講座,邀請大德說法;可以助印經書,普及正知正見,這些都是請轉*輪的重要方式。因為弘法需要眾緣和合,成就相關助緣,在說法者和聞法者之間架設橋梁,也是在以實際行動請轉*輪。

   6.請佛住世支
   十方諸佛化緣將近,即將示現涅槃時,為令眾生獲得長久的利益安樂,我們要以至誠之心,請求諸佛長久住世,接引眾生。偈頌為: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佛陀看到化緣將盡,即將入般涅槃。此時,我們要真誠勸請,唯願佛菩薩長久住世。因為這樣,佛法才能在世間薪火相傳。關於請佛住世的修行,我們可以觀想宇宙中有無量諸佛顯現,然後觀想每個佛陀前都有一個我在祈願,懇請他們莫入涅槃。在座下,則以誦經、念佛、供燈、放生等種種方式,殷勤勸請一切善知識住世說法,度化眾生。

   7.回向支
   最後,我們要把以上所修的禮敬諸佛、供養如來、忏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輪、請佛住世六支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偈頌為: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回向亦如是。

   以上六支所修善根為證得菩提之因,我們將之回向眾生,並以猛利意樂為之祝福,願他們早日成就佛道。這份回向是永久性的,是盡未來際的,所謂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無盡。事實上,虛空是無法窮盡的,眾生和眾生的業力、煩惱也是無法窮盡的。為什麼說有盡?只是用來反襯這份願力的廣大無邊。即使無盡的虛空會有盡頭,無盡的業力會有盡頭,但我們所發起的願力和回向也是源源不斷,無窮無盡的。也就是說,這一願力比虛空更長久,比世界更長久,比無量無邊的眾生更長久,這正是普賢大願之所以被尊為願王的關鍵所在。因為這一願力的所緣對象是無限,時間跨度是永遠。
   七支供的內容又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積資,為禮敬、供養、隨喜、請轉*輪、請佛住世五支;二是淨障,即忏悔支;三是令功德增長廣大,永不退失,即回向支。心是功德增長的土壤,唯有在無限的心田,才能圓滿成佛所需要的無限資糧。如果心量狹隘,就像一塊狹小的田地,即使修得再勤奮,再努力,收獲的果實也極其有限。學習《行願品》,就是要把普賢菩薩的無限願力落實到自身心行,想普賢菩薩所想,行普賢菩薩所行,以此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那樣的話,我們當下就能和普賢菩薩相應,和十方諸佛相應。
   對於以上偈頌,我們應當了解其中內涵,如理思維,以至誠懇切之心緩緩念誦。

 

五、菩提心與出離心

  學佛因緣各異,所求各異,但正確發心唯有出離心和菩提心兩種。聲聞行者發出離心成就解脫,大乘行者發菩提心成就佛果,此外皆非正途。那麼,兩種發心是否具有內在聯系?或者說,大乘行者是否也需要發出離心?

   1.解脫為本,出離心為先
   在《道次第》中,宗喀巴大師將大乘佛法的綱領總結為三主要道,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明確指出:出離心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論雲:
   夫以惑業所制,流轉世間,為眾苦所逼者,自利猶且未能,況雲利他者哉。此乃一切衰損之門,菩薩較諸小乘尤應厭離而滅除之。
   如果自身不具備出離、解脫的能力,惑業未除,自利尚且不能,怎麼可能利益他人,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呢?所以菩薩同樣需要生起出離心,而且要比聲聞更強烈。沒有真切意識到輪回之苦,沒有迫切的出離願望,所謂的菩提心終究會流於口號,發得膚淺而不真切。如果我們自身尚且耽於現狀而無心出離,卻要發願帶領一切眾生走向解脫,難道不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話嗎?
   論中,宗大師接著告訴我們:

   若於生死,意求出離已,見諸有情是自親眷,為利彼等而發菩提心者。

   只有在希求個人解脫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希望帶領眾生共同出離。解脫是佛法的根本之道,可以說,學佛就是為了尋求解脫,修行就是為了實踐解脫。因而,出離心是一切修行的共同基礎。但對菩薩道行者來說,僅僅個人解脫還不夠,還要推己及人,看到眾生在輪回中飽受苦難,而將這份出離心延伸到一切眾生,幫助他們共同解脫。從這個意義上說,菩提心正是出離心的延伸和圓滿。換言之,兩條道路的起點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終點。
   怎樣才能帶領眾生走向解脫?顯然,僅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嚴格地說,必須具備解脫的經驗和能力。最起碼,也應了知解脫原理。否則,何以為眾生向導?如果自己尚且是不辨東西的盲人,卻要引領大眾走上一條布滿荊棘、岔路、障礙的陌生山道,不過是匹夫之勇,是於人於己皆無利益的愚癡行為,決非佛陀所提倡。所以,在修習菩提心之前,首先要發起出離心,修習解脫行。
   所謂出離,就是願離娑婆。它的心行標准,是對輪回的盛事不再有任何期盼,任何留戀。但在今天這個物質空前豐富的社會,人們已經制造太多麻醉身心的誘惑,使心耽於其中,難以自拔。所以,現代人雖然覺得很累,在壓力中不堪重負,但多半不會覺得太苦。因為隨時都有新的刺激來轉移痛苦,隨時都有物欲帶來短暫滿足淡化痛苦,使我們在貌似快樂的幻影中疲於奔命,在種種物欲的刺激下日漸麻木。其結果,就是逐步喪失對痛苦的感受能力。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們為什麼要去“自討苦吃”?為什麼要去感受那些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痛苦?須知,這種感受正是生命的保護機制。就像我們需要定時體檢,才能及早發現疾病,把握治療時機。同樣,唯有保持對痛苦的省察,才能找到痛苦之源,及時進行對治。否則,到病入膏肓時,一切都為時晚矣。
   怎樣才能使我們從麻木中蘇醒?這就需要時時念死無常,念輪回苦。因為死亡是生命無法回避的結局,而輪回則是凡夫無法脫離的軌道。正視這一現實,我們才會知道,什麼才是對生命真正有價值的,什麼才是人生的當務之急。

  【念死無常】
   人們往往下意識地回避死亡,不願想起,更不願提起,似乎這樣就能把死亡拋在腦後。事實上,我們逃得了嗎?那個與生俱來的死亡,究竟在哪裡等著我們?在《道次第》中,為我們提供了三個思考的角度。
   第一,思維死王必來,任何法不能解決。從古至今,不論國王還是乞丐,也不論強者還是弱者,誰能逃脫這一結局?不必說過去的人,就是眼前這些鮮活的生命,這些會說會動、似乎有著無限能量的生命,不需要百年,也會到其他世界報到。在此期間,壽量無增而日減。如果把出生比做人生的起點,從來到世界的剎那起,我們時刻都在走向死亡這個終點。每度過一天,每增加一歲,都是在向終點靠攏。換言之,剩余時間也在隨之減少,正如《法句經》所說的那樣:“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第二,思維死期無定。當我們健康活著的時候,總以為生命會很強健,很長久。其實,人命不過是在呼吸間,一口氣不來,轉息就是來生。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一次呼吸時,都有人停止了呼吸;我們每一次心跳時,都有人停止了心跳。其中有壽盡而終者,也有許多夭折和橫死者。所以,即使我們現在年輕健康,似乎有漫長的人生可以享受,但誰也無法保證明天會發生什麼,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實上,死神隨時都在我們身邊等候,隨時都可能不請自來。
   第三,思維死時除佛法外余皆無益。當死亡到來,我們現在所執著的家庭、地位、財富,哪一樣可以產生作用?我們可以因為家庭和睦就不死嗎?可以因為財力雄厚就不死嗎?可以因為身居高位就不死嗎?事實上,世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拿來與死神進行交易。不僅如此,這一切反而會使我們生起諸般不捨,帶來更多痛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擁有的越多,執著也就越多,而這種擁有和執著又將成為臨終前的障礙。一方面是對曾經擁有的留戀,一方面是對失去一切的恐懼,但死神不會因為我們留戀或恐懼就網開一面。更糟糕的是,在這樣的留戀和恐懼中,往往會使人失去提起正念的最後機會。結果,在萬般無奈中隨業流轉。
   時時從以上三個角度憶念死亡,就會認識到世間的無常虛幻,從而減少貪著,發心出離。所以說,念死是發起出離心的重要助緣。

  【念輪回苦】
   有情在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轉,頭出頭沒,無法自主,充滿種種苦痛。在佛典中,主要概括為八苦和六苦。倘能透徹輪回本質,我們就不會被它顯現的種種華麗假象所迷惑。所以,輪回苦也是需要反復思維的。
   八苦,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首先,是對生老病死無法自主。自從我們隨業力投生世間的那天開始,就日復一日地為這個身體忙碌著,餓了張羅吃,冷了張羅穿。不想老,卻老之將至;不想病,卻疾病纏身;不想死,卻不得不死。哪一樣不是事與願違?哪一樣是我們願意看到的結果?除了身體負擔外,相愛的人天各一方(愛別離),討厭的人冤家路窄(怨憎會),希求的一切無法得到(求不得),這些苦楚,都是我們曾經經歷、正在經歷和將要經歷的。即使我們與世隔絕,內心一樣可以制造煩惱,即五蘊熾盛苦。為什麼人們在滿足生存所需之外,仍在不停地忙著?其原因,就是因為內心的欲望太多,垃圾太多,情緒太多,使身心處在不由自主的躁動中。
   除了八苦以外,《親友書》還將輪回苦總結為六點。
   其一,為無有決定。在輪回中,我們時而生天享樂,時而墮落地獄,什麼業力成熟了,就隨什麼業力投生,無法選擇,而又無可奈何。
   其二,為不知滿足。眾生在無明慫恿下,不斷制造需求。尤其在今天,很多需求已被縱容得失去節制。為了滿足更多的需求,人們越發忙碌,也越發盲目,早已看不清這些需求的實質。為之付出最多精力的,往往不是生活所需,而是在社會唆使下產生的追求。換言之,我們消耗生命換來的,只是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仔細想想,這是多麼難以對等的交易啊。
   其三和其四,為數數捨身、數數受生。我們害怕死亡,卻不斷經受生離死別,不斷在死亡和受生中輾轉。不想死的時候,由不得自己;不想去的地方,同樣由不得自己。不必說投生,即使現前選擇的職業,接觸的環境,也往往是我們無力決定的。
   其五,為數數高下,即地位忽高忽低,變化不定。在這種動蕩和變化中,痛苦在所難免。
   其六,為無伴之過。人們都害怕孤獨,所以要成家,要尋求感情慰藉。但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從來都是一個人獨自上路。即使血脈相連的親人,也無法攜手同行。當然,如果彼此業緣深厚,未來還會繼續相遇。但在一定時期,必定是孑然一身,無人相伴的。

  思維死亡無常和輪回過患,不是為了讓我們陷入沮喪和痛苦中,而是為了提醒我們:現前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否則,就會處於習慣性的麻木中,以為可以這樣永遠過下去。一旦環境變化,痛苦就隨之而來。生活中時常可以看到,有些人事業做得熱火朝天,突然查出不治之症,於是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因為我們一生都在為眼前諸事忙碌,卻從來沒有為必然到來的死亡做過任何准備,沒有為生命的歸宿做過任何安排。我們要知道,現前擁有的人身,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如果不能發揮這一身份蘊涵的價值,不能將難得易失的人身用於修行,一旦死亡到來,就會繼續流轉,悔之晚矣。

   2.菩提心是出離心的延伸和圓滿
   作為菩薩行者,在生起出離心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發起菩提心,將希求解脫之心從個人擴大到一切眾生。所以說,不論我們發的是出離心還是菩提心,都是以成就解脫為目標,這是根本也是唯一的目標。並不是說,在解脫之外還有什麼更高、更究竟的解脫。
   兩者的區別,只是在於所緣對象。出離心是定位於個人解脫,而菩提心則定位於一切眾生,是發願和眾生共同解脫。佛教認為,在究竟層面上,“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也就是說,個人與眾生是一體的,只是因為我們的錯誤設定,才產生了自他的分別,造成了彼此的對立。一旦放下這種錯誤設定,利他就會成為自覺而非違心的選擇,成為主動而非被動的行為。
   從這個意義上說,菩提心就是出離心的延伸和圓滿。僅僅發起出離心,只能成就個人解脫。唯有與眾生共同出離,才能成就佛陀那樣悲智圓滿的品質。


 
 
六、如何發起願菩提心

   願菩提心,就是我要幫助一切眾生出離輪回的願望。對凡夫來說,這一願望並不容易生起。可以說,我們從來不曾有過這樣的願望。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從未幫助過他人。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利他行為,或主動,或被動,區別只是在於所緣對象的多少。但不論我們願意幫助的范圍有多廣,都無法遍及一切,因為凡夫的心行基礎就是有限的,是充滿不平等的。
   當我們面對眾生時,會有自他的分別,國家的分別,種族的分別,敵友的分別。我們會喜歡其中的一部分,也會討厭其中的另一部分,而對更大多數,則會視若無睹,沒有感覺。在這樣的心行基礎上,菩提心是難以生起的。就像播種需要良田一樣,我們也要營造與菩提種子相應的心靈環境,才能使之生根發芽,逐漸成熟。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對菩提心的發起提供了兩條思路,一是七因果,二是自他相換。

   1.七因果
   七因果的修法,出自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所謂七因果,即發起菩提心的七個環節,分別是知母、念恩、報恩、修慈、修悲、增上意樂、發菩提心。這些步驟具有層層遞進的因果關系,引導我們對眾生生起平等悅意之心。所謂悅意,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好感。發菩提心的最大阻礙是什麼?就是覺得這個眾生和我沒有關系。眾生是眾生,我是我,他的痛苦乃至死活都與我無關。而對那些沒有好感的人,我們不但沒有利他之心,甚至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在他們遭遇困難時幸災樂禍,拍手稱快,這是何等顛倒的行為啊。七因果的修行,就是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與眾生的關系。建立關系之後,才能逐步產生好感,進而對他們的痛苦感同身受。關於七因果的修習,主要可以從四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思維捨,對一切眾生生起平等之心。
   凡夫因為好惡取捨,總是處於不平等的狀態,即使心生慈悲,也是局部的,有選擇的。而菩提心是平等無別的,這就必須放下現有的好惡之心。因為這種好惡是來自內心的迷亂感覺,也是由種種業緣所決定。從輪回眼光來看,往昔的六親眷屬,早已成為陌路。現前的親人朋友,也不過是由因緣際會走到一起。一旦緣分散盡,還會各奔東西,沒有什麼固定不變的實質。此外,某些好惡會和心情有關,心情舒暢時看誰都順眼,心情郁悶時看誰都別扭。某些好惡又和利益有關,因為共同的利益,我們會對某些人產生好感,一旦關系改變,感覺也會隨之變化。
   認識到好惡之心的虛幻,我們就不應該執著於此,為之欺騙,為之左右。這種思維不僅要在座上修習,更要在座下運用。當我們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時,才能對治由好惡引起的貪嗔之心,進而長養佛菩薩那樣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第二步,思維一切有情如母,培養對眾生的好感。
   七因果的修行,首先要將眾生視為生身母親。其實儒家也有類似的思想,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但現代人受唯物論影響,不易接受這一觀念,覺得母親只是唯一的那個,不可更改,不可替代,怎麼可能會與千千萬萬的眾生有關呢?但從佛法觀點來看,人與人的關系不僅在於今生,更來自無盡的輪回。我覺得,六道就像一個巨大無比的攪拌機,而我們就像充斥其中的小小沙礫。在輪轉不休的顛簸中,忽而聚合,忽而分離。所以,這種關系決不是一條家譜式的直線,而是錯綜復雜的,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包括骨肉至親的可能性。如果能以這一心態看待眾生,見到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都不會因為與己無關而心生隔閡。
   形成這一觀念後,還需要不斷鞏固。一方面,每天有一定時間在座上觀想,使之形成定解;一方面,在生活中不斷運用,見到一切眾生時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在輪回中失散已久的親人,現在終於相逢,我要盡己所能地幫助他們,使他們離苦得樂。當然,以我們目前的心行,將眾生視為母親確實存在困難,可能會覺得很勉強,可能需要努力說服自己。但這不是問題,因為所有觀念都是逐步培養起來的。關鍵在於,認可這一觀念並反復強化。

  第三步,對如母有情生起念恩和報恩之心。
   認識到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母親,進而,還要思維母親的恩德。現代社會不重視孝道教育,這就使很多人不知念恩,從未想過母親究竟為我們付出多少。須知,沒有母親十月懷胎,辛勤哺育,我們就不可能來到這個世界,更不可能長大成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今天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母親,哪怕以全部作為回報,也難與母親的生養之恩相對等。
   此外,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想眾生恩德。因為我們不是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需要父母養育,需要老師教導,長大成人後,依然離不開社會大眾的給予。否則,我們就要自己種田,自己織布,自己制造生活所需。僅僅是每天的衣食住行,我們就得到了眾生多少幫助,多少付出啊。所以說,每個眾生都是對我們有恩的人,是需要我們用感恩心回報的。
   現代人比較注重“自我”的感受,而從佛法來看,這個“自我”無非是一場徹頭徹尾的超級騙局。在這種感受的誤導下,人們很容易將自己和世界對立起來,甚至將每個人視為潛在的敵人,導致孤獨、自閉乃至抑郁等心理疾病。如果換個角度,想著每個人都有恩於你,整個世界都在為你服務,那麼,看到任何人都不會覺得陌生。
   所以我們要經常提醒自己,讓心時時安住於感恩中。一旦這種感覺模糊,還要通過觀察修進行強化。也就是思維眾生對我們的恩情,思維到感恩心生起,並安住其中。在此過程中,觀察修和安住修要輪番進行。通過觀察修調動感恩心,然後以安住修將之固定下來。開始修習期間,這種感覺不可能長時間安住,它會逐漸模糊,逐漸邊緣化,逐漸被其他心行取而代之,這就需要再次調動。在反復不斷的調動和固定中,心行才會逐步穩定下來,達到任運自如的程度。
   當我們在座上生起感恩心之後,還要將這一心行延伸到座下,在實踐中不斷運用,使之得到鞏固和增長。從現象來看,我們是活在同一個世界。事實上,我們又是活在各自的世界,活在自己認識的世界。心態不同,觀察角度不同,所以我們眼中的世界也是各不相同的。倘能時時心懷感恩,就會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生活在喜悅的世界。

  第四步,思維如母有情於輪回受苦而心生慈悲。
   慈是予樂,悲是拔苦。慈悲心的生起,離不開平等、念恩和報恩的觀修。為什麼我們對眾生的痛苦漠不關心?多半都是因為覺得他們與己無關。如果是我們的父母至親在受苦時,還忍心視而不見嗎?還忍心不聞不問嗎?所以,這種關系的思考非常重要。我們需要思維如母有情正在輪回中受苦,其中有身體的痛苦,有心靈的痛苦,也有身心的雙重煎熬。在重重無盡的痛苦中,他們都在避苦求樂。事實上,這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也是人類文明的動力。但因為人們對自身的認識不足,所以這種解決往往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難以真正奏效。佛教所說的予樂和拔苦,不僅要給予眾生暫時的安樂,更要給予他們究竟的利益;不僅要解除眾生眼前的痛苦,更要解除造成這種痛苦的源頭。
   我們要在座上思維眾生的痛苦,還要到座下去觀察,去醫院,去孤兒院,去貧民窟,去農貿市場,去無數眾生受苦的地方,直到對眾生之苦有切身感受,並將悲心激發出來,發願以利益眾生為使命。當慈悲達到這個程度,才算進入菩提心。如果只是偶爾看到什麼現象同情一下,歎息一下,轉眼就丟到腦後,那離菩提心還有著很大的距離。因為菩提心是我要解救眾生、幫助眾生的高尚意願,並將這種意願作為今生不可推卸的責任。聲聞人也修慈悲喜捨,也在弘法度眾,為什麼他們發的還不是菩提心?原因就是缺乏這份擔當,這份捨我其誰的勇猛。
   其實,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悲憫心,但我們的悲心是狹隘的,有等級的,是隨關系親疏和個人好惡而有分別的。但在佛菩薩的境界中,沒有一個眾生是他們不願利益的,也沒有一個眾生不是他們慈悲的對象。宇宙有多大,法界有多大,佛菩薩的慈悲就有多大。這樣的慈悲是建立在空性基礎上,所以才能遍一切時,一切處。怎樣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就需要不斷打開心量,從心裡裝著自己,裝著個別人,到百十人,再到千萬人;從裝進喜歡的人,到沒關系的人,再到討厭的人;從裝進人類,再到所有動物,最終是一切有情。
   這種擴大,同時也在撤除我執的狹隘設定。世間所有界限都是人為的,正是這些設定,將可以包容太虛的心分割成有限的狹小空間。有了設定,還會進一步帶來對立,制造沖突乃至戰爭。世間所有的矛盾,都是這種自我設定的結果。修行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設定一一撤除,恢復心的本來,恢復心的無限。所以,歷代祖師都把《行願品》作為修習菩提心的前行,因為其中講述的觀修原理是以虛空為對象,以法界為所緣。由此,可以直接模擬佛菩薩的心行特征。
   慈悲和菩提心是相輔相成的,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的那樣:“諸佛菩薩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什麼是諸佛菩薩的體?什麼是諸佛菩薩的生命品質?正是無限的、遍及一切眾生的大悲。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進一步生起菩提心。而從另一方面來說,菩提心又能使悲憫心無限擴大,最終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圓滿大悲。

   2.自他相換
   自他相換的修法,出自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也就是將愛著自己的心轉向眾生,將捨棄眾生的心轉向自我。因為在發菩提心、修利他行的過程中,最大的阻礙不是其他,正是那個根深蒂固而又有著種種詭計的我執。自他相換,恰是直接對治我執的殊勝法門。
   我們有一點小小病痛時都覺得難以忍受,如臨大敵,但對眾生的死活卻置之度外。因為我們只在乎自己,只覺得自己重要。這種自我的重要感,就是我執。當這顆心被自我占據全部空間時,對眾生自然是關閉的,是無法相應的。那樣的話,怎麼可能體會他們的感受?怎麼可能與之同甘共苦?而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利益一切眾生,這就必須摧毀我執,將眾生納入心中,切身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真正需求。關於自他相換的修行,也可以從四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思維自他平等,化解彼此分別。
   這是修習七因果的前提。如果有強烈的自他對立之心,便無法修習平等的慈悲。所以,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所謂的自和他只是人為設定,是我們附加的標簽。在本質上,我們和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無分別的。具備這一心行基礎上,才有可能修習廣大的慈悲。

   第二步,思維我執的種種過患,從而對治串習。
   眾生時時都在關注自己,在乎自己,但這種感覺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們的心因為這種在乎寧靜了嗎?我們的生活因為這種在乎幸福了嗎?我們只在乎自己,同樣的,別人也只在乎他的感覺。如果每個人都執著於自我感覺,那麼,感覺和感覺就會出現沖突,造成對立。
   所以說,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因為我喜歡,所以要占有;因為我討厭,所以要抗拒,這就使我們總是徘徊在愛嗔和由此帶來的痛苦之中。同時,我執還會造就我慢等種種習氣,總覺得自己勝人一籌,擺出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姿態。這樣的人,人們肯定不願與之交往,不利於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此外,我執還會導致不擇手段的行為,為了維護個人利益,不惜損害他人,造作惡行。可以說,我執是世間一切不良行為乃至犯罪的根源。
   可能有人會說:如果我不愛自己,不在乎自己,怎麼過日子呢?事實上,沒有我執,並不影響你吃飯,不影響你走路,也不影響你和別人交往,一切仍可正常進行,但生活卻會因此變得簡單,變得健康。相反,一旦加上“自我”這個烙印,所有事情都會變得復雜而扭曲,讓我們患得患失,總怕這個“我”吃了虧,上了當。
   那麼,我們所愛的這個“自我”,這個讓我們處心積慮為之效力的“自我”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多數人並不了解。從佛法角度觀察,我們現有的生命體是由五蘊和合而成,包括物質部分的色蘊和精神部分的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其中,色身是由父母給予的遺傳基因加上飲食滋養而成。但從識去投胎的剎那開始,就把這些物質當做是“我”,然後執著不捨。我們現有的情緒和想法更非與生俱來,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積累的。所有這些原材料,哪一樣是屬於“我”,哪一樣具有固定不變的特質?
   生命就相當於一個系統。我們總以為,系統中所有的表現都代表著“我”。當我們生氣時,就覺得是“我”在生氣。既然是這個不容侵犯的“我”在生氣,大有必要讓這個氣生得更強烈些,更持久些,更引人矚目些。當我們想要得到什麼,也不考慮這種願望是否健康,是否有益,只要是“我”想得到,就應該得到。而得到之後,又想著進一步超過別人,卻不考慮這種要求是否現實,是否有益。我們的很多不良情緒,就像心靈腫瘤一樣。當身體出現腫瘤時,我們會想方設法地尋醫問藥,積極治療。但心靈產生腫瘤時,我們卻往往熟視無睹,似乎那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是合理而自然的存在。很多時候,我們還在為這個腫瘤提供養料,使之不斷發展,不斷壯大。
   佛法所說的無我,就是幫助我們擺脫對“我”的錯誤執著。如果能以般若智慧進行觀照,就會發現,五蘊不過是因緣和合的一個工具,可以用它來工作,也可以用它來修道,用它來服務眾生,用它來成就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為了更好地使用這個工具,就要及時排除系統出現的一切故障,包括身體的,也包括心理的,才能使之發揮最佳性能。但很多人卻因為使用不當,反而淪為工具的奴才,被“自我”的種種迷亂感覺所左右。修習無我,首先就要把這個系統當做客體看待。當念頭現起時,不是一頭扎入其中,而是將之作為觀察對象,就像你在看一本書,看一場電影,對起心動念都能了了分明,卻不陷入其中。那樣的人生,就會因放下而超然,因無住而自在。所以說,沒有我執一樣可以生活,而且可以過得更好。

   第三步,思維愛他的利益,生起愛他之心。
   或許有人會說:我憑什麼要愛別人?憑什麼要發菩提心?發心對我有什麼好處?這也是很多人不願利他的主要障礙。對於凡夫來說,利益是作出判斷和選擇的重要參照。帶來利益的事,不必提出要求,自然有人趨之若鹜;不能帶來利益的事,即使再三動員,也很難有人自覺完成。這就需要通過觀修來認識,愛護眾生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利益。一旦了解這些,愛他就會成為我們的主動選擇。就像那些投資者,為什麼會那麼心甘情願,甚至爭先恐後地付出?正是他們已經了解到,唯有暫時的付出,才能帶來更豐厚的回報。那麼,愛他究竟有哪些利益呢?
   如果我們愛護眾生,就不會造作殺生、偷盜等種種惡業,避免由此帶來的不良後果。如果我們愛護眾生,就會修習布施、忍辱等種種善行,從而招感未來的快樂果報。如果我們愛護眾生,也能得到眾生的回報和幫助,由此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果我們愛護眾生,對他人的成就由衷隨喜,而不是引發嫉妒、嗔恨等不良心態,就能時時歡喜,時時自在。如果我們真正把愛他和利他落實到心行,就能使慈悲與日俱增,最終成就佛菩薩那樣的品質,這是世間最大也最究竟的利益。
   認識到關愛眾生的意義之後,還要讓心長久安住其中,並將這種狀態帶入生活。因為利他不是口號,不是說一說、想一想就能完成的,必須落實到行動中,才能使眾生由此得益。同時,使我們通過利他善行來鞏固慈心,長養悲願。

   第四步,思維自他相換的利益,修習自他相換。
   所謂自他相換,就是將我們現在珍愛和捨棄的對象進行轉換。通常,人們總是以愛著、在乎對著自己,以冷漠、捨棄對著眾生。菩提心的修行,是要將這份愛著自己的心,轉而愛護一切眾生;將捨棄眾生的心,轉而捨棄自我的重要感。換言之,就是把心目中自己的地位和眾生進行交換,進行對調。
   當然,這種交換並不容易進行。因為我們都有保護自己的本能,一旦觸及這種保護機制,我執會制造無數阻礙,有直接的抗拒,有間接的推脫,甚至會有種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讓我們心安理得地繼續守衛“自我”的領土。怎樣才能進行對治?同樣需要從觀念進行調整,需要思考我執的過患,思考利他的好處。
   《道次第》告訴我們:“我執是一切衰損之門,利他是一切功德之本。”世間一切罪惡、痛苦和煩惱,都是源於自私,源於對自我的錯誤執著;而一切利益、功德和快樂,都是源於利他,源於對眾生的無私幫助。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越是在乎自己的人,越是活得不開心。因為他們永遠覺得自己在吃虧,覺得自己受了損失,覺得自己占的便宜還不夠多。在這樣的思維怪圈中,怎麼可能快樂起來?反之,佛菩薩為什麼能成就無量功德?正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自己,唯有眾生。有句話叫做“心底無私天地寬”,當我們放下“自我”的時候,並不會因此失去什麼,而是會擁有整個世界。
   認識到我執過患和利他功德之後,我們難道還想繼續煩惱嗎?難道不想成就佛菩薩那樣的無量功德嗎?這就必須對心進行調整。一方面,將在乎對象鎖定為一切眾生,而不是那個被寵愛已久的“自我”。因為那種在乎只會為煩惱提供更多滋養,使之更堅實,更頑固。另一方面,則是將對眾生的冷漠轉向自己。這不是說,我們不再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而是不再理會“自我”的種種詭計和要求,不讓它有可乘之機,不讓它有發展壯大的食糧。久而久之,這個得不到養分的“自我”就會逐漸萎縮,不再有興風作浪的能量。
   自他相換的修行,是從正反兩方面來摧毀我執。因為我執和利他是兩個此消彼長的對手。當我執強盛時,就很難提起利他之心。反之,當我們全身心地利他時,我執就沒有什麼出場機會了。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修行傳統中,都很重視自他相換的修行。除了座上觀修之外,我們更要在座下付諸實踐。把這個五蘊色身當做難得易失的利他工具,用來廣行六度,利益有情。


 
七、受持願菩提心

  當我們通過七因果和自他相換的思維發起願菩提心後,為了鞏固這一願心,必須對十方諸佛及六道一切眾生進行宣誓,也就是受菩提心戒。這不僅是一場儀式,更是對諸佛的莊嚴承諾,對眾生的莊嚴承諾。當我們作出這份承諾後,就沒有理由尋找借口了。否則,凡夫心最大特點就是善於尋找借口。只要不想干的事,只要和“自我”相違的事,總是能找到很多理由。宣誓的作用,一方面是對願心進行強化,一方面是杜絕退縮的後路。
   漢傳佛教是大乘,很多人都以受菩薩戒為榮。但我們問問自己:是不是已經發起菩提心?是不是正在修習慈悲?如果既未發心也不曾修習慈悲,這算什麼菩薩?連泥菩薩都算不上。所以在受菩薩戒時,戒師會問:“你是菩薩嗎?發菩提心了沒有?”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是沒資格受菩薩戒的。

  1.傳統依據
   菩薩的真正內涵,就是慈悲和智慧。所以在印度和西藏的傳統中,都有關於傳授菩提心戒的記載。通過受持願菩提心,把“我要利益一切眾生,我要幫助一切眾生解脫輪回”的願望確立為生命目標。
   《瑜伽師地論·發心品》雲:

   又諸菩薩起正願心求菩提時,發如是心,說如是言:“願我決定當證無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義利,畢竟安處究竟涅槃及以如來廣大智中。”


   菩薩要發菩提心時,必須這樣宣誓:希望將來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並長久安住於如來的廣大智慧,以此利益一切眾生。《顯揚聖教論》也告訴我們:

   世俗發心者,謂如有一隨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發誓願言:“長老憶念(或言聖者憶念,或言邬波拕耶),我如是名,從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已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世俗發心,即願菩提心。發心時,須請求一位具格菩薩作為證明,以至誠心發願:“我某某人,從今天開始,為利益眾生而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從此之後,凡是我所修習的六度等一切善行,都是為了成就無上佛果。”因為只有成就佛果之後,我們才有更大的能力來幫助眾生,利益有情,所謂“為利有情願成佛”。
   在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和宗喀巴大師的《道次第》中,都有傳授菩提心的內容。根據這些經典,我也編寫了《菩提心受持儀軌》,包括請師、唱贊、戒師開示、請聖、大乘皈依、七支供、正授菩提心等內容。在發心之前,首先要生起大乘的皈依之心,然後以七支供打開心量,為發起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氛圍。在正式宣誓後,還要發四弘誓願,這是菩薩道修行的總願。接著唱誦觀音贊偈,稱念觀音聖號。因為觀音菩薩就是慈悲的象征,所以,念觀音菩薩就是在念大悲心,這是生起菩提心的關鍵。所以說,這種稱念不僅是將觀音菩薩作為禮敬對象,更是將之作為學習榜樣,通過憶念而見賢思齊,於自身成就觀音菩薩那樣大慈大悲的高尚品質。最後,發心者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眾生而至誠回向。

   2.正授儀軌
   准備:於佛堂或大殿,打掃整潔,灑以旃檀等勝妙香水,供奉佛、菩薩聖像及《般若經》等聖典。陳設香花燈果等供品,盡其豐饒。善知識所坐之位,亦以香花莊嚴陳設,次請聖眾,弟子沐浴著鮮潔衣,恭敬合掌。於十方三寶前,至誠生信。

(一)請 師
   發心者至和尚前,為求願菩提心而長跪合掌曰:

  昔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入大地諸大菩薩,最初於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弟子某某,今亦如是,請阿遮黎耶證明,我今亦於無上正等菩提而發心。(三請)

(二)唱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诃薩(三稱)

(三)戒師開示
   開示菩提心教法及受持願菩提心的意義。

(四)請 聖(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至誠迎請十方三寶慈光攝受: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尊法。
   香花迎!香花請!弟子○○一心奉請: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賢聖僧。(三說三拜)

(五)大乘皈依(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憶念輪回苦,憶念三寶功德,生起至誠皈依之心。至心念誦:

  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三說三拜)

(六)修七支供 (和尚領發心者一起念)
   發心者修七支供,積資淨障,打開心量,為發菩提心營造良好的心靈環境。至誠念誦: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獅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余。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
   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
   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
   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
   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贊供養福,請佛住世轉*輪,
   隨喜忏悔諸善根,回向眾生及佛道。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
   如是四法廣無邊,願今回向亦如是。

(七)正授願菩提心 (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思維如母有情在六道輪回中受苦受難,生起極大慈悲之心,觀想於十方諸佛菩薩及阿遮黎前宣誓:

  惟願十方諸佛菩薩存念,阿遮黎耶存念:弟子某某!於此生及余生,施性、戒性、修性,所有善根,自作教作,見作隨喜,以彼善根,如昔諸如來應正等覺,及住大地諸大菩薩,於其無上正等菩提如何發心。弟子某某!亦從今時乃至菩提,於其中間,於無上正等廣大菩提而為發心。諸未度有情為令得度,諸未解脫為令解脫,諸未出苦為令出苦,諸未遍入涅槃為令遍入涅槃。(三說)

(八)發 願(和尚領發心者念)
   發心者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至誠發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三遍)

(九)唱觀音贊
   唱觀音贊偈,稱念觀音聖號,憶念觀音菩薩功德,即是憶念大悲心。

   菩薩號圓通,降生七寶林中。
   千手千眼妙真容,端坐普陀宮。
   楊柳枝頭甘露灑,普滋法界薰蒙。
   千層浪頭顯神通,光降道場中。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時常灑,手內楊柳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無普陀山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十)回 向
   發心者為速成佛道,利益一切眾生,至誠回向:

   發心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诃薩,摩诃般若波羅蜜。

   3.守護菩提心
   受持願菩提心後,如何守護這一發心,使之穩定增長?可以通過三個方面進行修習。一是憶念菩提心的殊勝,在思想上深化;二是將修習菩提心作為每日定課,在心行上加強;三是將這一願望落實在種種利他善行中,在行為上鞏固。
   首先,需要不斷憶念菩提心的殊勝。關於此,有兩品經文應該經常讀誦,一是《瑜伽師地論·發心品》,二是《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彌勒菩薩關於菩提心的贊歌。這些經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菩提心究竟有多大的利益和威德。通過口誦心念,隨文入觀,強化對發菩提心的意樂和希求。
   其次,每天晝夜三次修習菩提心儀軌。修習儀軌的意義就在於提醒自己:我的願望是什麼?生命的目標是什麼?因為凡夫心是動蕩而混亂的,如果不隨時提醒,剛剛發起的一念願心很快就會淡忘,就會模糊。所以,需要通過每天修習來滋養這一菩提幼苗,使之茁壯成長,成為內心的主導力量。只有這樣,人生才不會陷入迷亂,才不會被外界誘惑干擾。如因特殊情況無暇修習完整儀軌時,至少要念誦“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聞思修功德,為利有情願成佛”三遍作為替代。總之,這一修習應當持之以恆,才能達到改善心行的效果。
   此外,還要和座下的修行相結合。因為菩提心是以利益眾生為目標,這就需要通過六度四攝來貫徹,而不是作為口號那樣說一說,喊一喊。通過具體的利他善行,既可以使發心得到強化,也可以用來作為檢驗標准,看看我們究竟能不能言行一致,是不是將利他願望落到實處。


 
 
八、受菩薩戒

   菩薩行,也稱行菩提心。對佛法修行來說,固然是以調心為重點,但也離不開相應的行為。一方面,發心是行為的指導;另一方面,行為也是對發心的落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而眾生直接能夠從中得益的,主要還是菩薩的利他行為。所以說,在發起菩提心之後,需要進一步行菩薩行,使發心得到鞏固,成為主導人生走向的力量。
   菩薩戒,正是將這種利他行為規范化、法律化的條文,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部分。其中,攝律儀戒相當於聲聞的別解脫戒,重點在於止惡。而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為菩薩戒獨有,重點在於行善。當善行以戒律形式出現時,對菩薩行者來說,就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選擇,而是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這就使菩薩行變得具體而有章可循。
   關於菩薩戒的內容,在漢傳佛教傳統中主要有三大體系。一是依《梵網經·菩薩心地品》建立,為梵網菩薩戒,流傳最廣;一是依《優婆塞戒經》建立,為在家菩薩戒;一是依《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建立,為瑜伽菩薩戒,也是我們要介紹的重點。
   《瑜伽師地論》是唯識宗的根本論典,由彌勒菩薩所造,共一百卷。論中廣說三乘修行的境行果義,《菩薩地》正是其中之一。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下一任佛陀,他根據這個世界眾生的根機,從佛陀教法中,將適合我們修學的菩薩行內容整理出來。而梵網菩薩戒則是盧捨那佛在千花台上為釋迦佛及諸大菩薩所說,是大菩薩的境界。相對而言,瑜伽菩薩戒可以說是為娑婆眾生量身定做的。當年,太虛大師曾大力提倡。我因為長期從事唯識教學,也感覺瑜伽菩薩戒開遮善巧,具有很強的可行性。
   那麼,求受菩薩戒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履行哪些儀式?

   1.受者條件
   求受菩薩戒的學人,應該具備三項條件。
   首先,要學習瑜伽菩薩戒,了解其中的開遮持犯,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實踐。如果覺得目前還做不到,也沒有想要去做的願望,就不必急於求戒。因為受持菩薩戒是為了完成菩薩道的修行,這是一種自覺行為,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更不是顯示自己多有修行。如果覺得受了菩薩戒就勝人一籌,只是為了取得炫耀的資格,就是顛倒而非正確的發心了。
   其次,具備別解脫戒的基礎。受菩提心戒,只要皈依三寶即可。但要求受瑜伽菩薩戒,至少需要具備五戒的基礎。對於菩薩來說,如果不殺、不盜、不YIN、不妄都做不到,算是什麼菩薩呢?怎麼可能利益眾生呢?
   第三,已經發起菩提心,做好相應的心理准備。授菩薩戒時,戒師會問戒子:“你是菩薩嗎?是否已發起菩提心?”這是納受菩薩戒戒體的關鍵。遺憾的是,現在的這番問答往往流於形式,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當我們回答“是”的時候,並沒有想過,這個回答包含著多少責任和擔當,也很少考慮,我們要為這個承諾做些什麼。如果回答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就不可能出現那麼多不知菩提心為何,也不知修習慈悲的“菩薩”。須知,菩薩最大的特征就是慈悲,而且是由修習菩提心所成就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菩提心才是進入大乘的門徑,是大乘人的標幟,是區別二乘的不共所在。
   具備這些條件,就有資格求受菩薩戒了。

   2.戒師選擇
   戒和尚是我們受戒的證人,也是菩薩戒體的傳承者。所以,戒和尚必須具備相應的德行和條件,才有資格為信眾傳授菩薩戒。關於戒和尚的選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告訴我們:

   又諸菩薩不從一切唯聰慧者求受菩薩所受淨戒。無淨信者,不應從受,謂於如是所受淨戒初無信解,不能趣入,不善思維。有悭貪者,悭貪弊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不應從受。毀淨戒者,於諸學處無恭敬者,於戒律儀有慢緩者,不應從受。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於他違犯不堪耐者,不應從受。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多分耽著,日夜睡樂,倚樂臥樂,好合徒侶樂喜談者,不應從受。心散亂者,下至不能構牛乳頃善心一緣住修習者,不應從受。有暗昧者,愚癡類者,極劣心者,誹謗菩薩素怛纜藏及菩薩藏摩怛履迦者,不應從受。

   這段經文主要為我們簡別了哪些人沒資格傳授菩薩戒,比如無淨信者、悭貪者、有大欲者、無喜足者、毀淨戒者、有忿恨者、多不忍者、有懶惰者、有懈怠者、心散亂者,等等。反過來,則是戒和尚應該具備的德行,如淨信、不悭貪、無貪欲、持淨戒、不忿恨等。
   因為師長是學人走上修行之路的向導和保障,如果不是一個合格的向導,就可能會把弟子引入歧途,或在途中棄之不顧。所以,聲聞戒非常重視對戒師的資格考查。如果戒師不具備相應條件,而戒子知道其中內情的話,就會影響得戒。菩薩戒也是同樣,必須選擇受過菩薩戒並能遵循相關規范的如法戒師。唯有合格的菩薩,才能使戒子得到十方三寶的加持,納受菩薩戒戒體。

   3.正授儀軌
   菩薩戒的傳授儀軌主要包括四部分。
   第一是請師。作為戒子,應當迫切希望成為菩薩,同時對戒師具足信心。只有這樣,才能如願獲得菩薩戒體。如果我們對受戒缺乏意樂,對戒師缺乏恭敬,即使受了菩薩戒,也不過是種點善根,未必會有什麼感覺,未必會在相續中形成力量。凡不是我們迫切想要得到的,就不會在內心扎根。聲聞戒也特別強調,受戒時必須有殷重心,方能得到無作戒體。所謂殷重心,即真切、虔誠之心。
   受戒是在完成生命最崇高的宣誓,由此可以獲得有作和無作兩種戒體。有作的戒體,是在受戒當下獲得的,由身口意三業造作而成。而當這個行為過去之後,會在內心形成 “此應作,此不應作”的力量,為無作戒體。無作戒體雖然沒有形相,不可見聞,卻有著強大且恆常相續的心理力量。就像曾經的海誓山盟,雖然已經過去,但它留下的記憶會深深镌刻在心中,繼續產生影響。包括發毒誓,也是一種受戒,佛教中稱為惡律儀。
   別解脫戒和菩薩戒都屬於善的律儀,能在內心形成防非止惡的力量。而這種力量的形成,來自虔誠乞戒的心,來自如法的戒師和羯磨,所謂具緣成受。更重要的是,戒子應當發廣大心,緣一切境界而受。因為受戒不是普通的誓言,不是針對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承諾,而是對法界一切眾生的宣誓,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宣誓。當我們受不殺生戒時,就是對十方三寶和法界眾生莊嚴承諾:從今以後,我將尊重一切生命,再也不傷害任何有情。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所緣來宣誓,不僅會在自身積累正面力量,還會和每個眾生產生良性互動,從每個眾生身上招感一份功德。也正因為如此,受戒才具有無量功德。因為它是在幫助我們確立止惡行善的人生道路,幫助我們改善與法界眾生和整個世界的關系。這種意義不僅來自儀式本身,更來自內心對戒的希求。所以,受戒時必須以虔誠心請師。
   第二是條件審查,就是前面所說的三個條件。
   第三是宣誓正授戒法。此時,戒師會問:“你是菩薩嗎?發菩提心了嗎?”求戒者應該回答:“我是菩薩,已經發起菩提心。”當然,僅僅這麼回答還不夠,關鍵是內心確實生起成為菩薩的意願,確實發心以自利利他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於說法,並沒有相應意樂,也是無法得戒的。然後就是正式宣誓,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通過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從今以後,我將以這些戒條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此不應作,當努力戒絕;此應作,當勵力而為。
   第四是戒師祈請十方三寶作證加持,證明我們已邁入菩薩行列。當我們真正發心成為菩薩時,心就會和十方諸佛相應。因為我們已是承擔如來家業的真正佛子,已經擔負和諸佛菩薩同樣的責任,同樣的使命。
   這是受菩薩戒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內容。

   4.三聚淨戒
   關於三聚淨戒的內容,《瑜伽師地論·戒品》雲:

   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應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攝善法戒者,謂諸菩薩受律儀戒後,所有一切為大菩提,由身語意積集諸善,總說名為攝善法戒。此復雲何?謂諸菩薩依戒住戒,於聞、於思、於修止觀、於樂獨處精勤修學。如是,時時於諸尊長精勤修習合掌、起迎、問訊、禮拜、恭敬之業,即於尊長勤修敬事。於疾病者,悲憫殷重,瞻侍供給。於諸妙說施以善哉,於有功德補特伽羅真誠贊美。於十方界一切有情一切福業,以勝意樂起淨信心,發言隨喜。於他所作一切違犯,思擇安忍。以身語意已作未作一切善根,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時時發起種種正願,以一切種上妙供具供佛法僧。於諸善品恆常勇猛,精進修習,於身語意住不放逸。於諸學處,正念正知。正行防守,密護根門。於食知量,初夜後夜常修覺悟。親近善士,依止善友。於自愆犯,審谛了知,深見過失。既審了知,深見過已,其未犯者,專意護持。其已犯者,於佛菩薩同法者所至心發露,如法悔除。如是等類,所有引攝、護持、增長諸善法戒,是名菩薩攝善法戒。
   雲何菩薩饒益有情戒?當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贍侍病等亦作助伴。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又諸菩薩於墮種種獅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又諸菩薩於有匮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御眾。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余事心皆隨轉。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言進學。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诃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希有心,勤修正行。

  任何一種戒都有相應的戒相,如五戒為不殺、不盜、不YIN、不妄、不飲酒五項。八戒則是在五戒基礎上增加三條:一是不著香華鬘,不香塗身,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二是不坐高廣大床;三是不非時食。此外,還有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菩薩戒的戒相,有梵網戒的十重四十八輕,瑜伽戒十重四十三輕,優婆塞戒的六重二十八輕。雖然具體戒相存在差別,但都是由三聚淨戒組成。
   第一是攝律儀戒,即七眾別解脫戒,包括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彌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其特點是偏向止惡,幫助我們止息一切不善行為,又稱止持,即以止為持。通過“此不應作”達到持戒目的,進而止息內心的不善相續。
   第二是攝善法戒,包括發菩提心到圓成佛果過程中所應修習的一切善行,主要內容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布施,即以自己的財物或能力與大眾分享,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或以財物救濟貧苦,或以正法導人向善,或為眾生驅除恐懼。持戒,即依佛陀制定的行為規范收攝身心,此為正順解脫之本,亦為無上菩提之本,能夠出生一切善法。忍辱,即忍受種種違緣而不起嗔恚,其特點為不忿怒、不報怨、不懷惡。精進,即勇猛修習善法,斷除惡法,心心相續,不自放逸。禅定, 包括思維修和安住修,思維所對之境,並定止一境而離散動。般若,是將眾生由生死此岸度往涅槃彼岸的無上智慧。唯有在般若智慧的指引下,前五度才能成為佛果資糧,否則,所修布施與人天善法並無本質區別。
   第三是饒益有情戒,即利益眾生的行為,是菩薩攝受眾生的方便法門,主要內容為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四攝同樣是以布施為首,因為這是與眾生廣結善緣的捷徑。當他人願意靠近你、接受你的時候,心才會向你打開,你才能進一步導之以正法。愛語,是隨眾生根性而善言以對,因為忠言往往是逆耳的,這就需要輔以善巧方便,使眾生樂於接受你所說的真實語、利他語。利行,是通過身體、語言、思想三方面的善行利益眾生,使人心生歡喜而親近佛法。同事,則是根據眾生的接受程度,以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為之示現,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佛法利益,這是“潤物細無聲”式的教化方式。
   我們想要成為菩薩行者,就要真正發起利益大眾的心,自覺遵循作為菩薩應有的行為規范。在止惡的基礎上,廣行六度,四攝化他。


 
 九、行菩薩行

   1.菩薩行的內容
   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麼,而是慈悲和智慧兩大品質。所以,宗喀巴大師在《道次第》中特別強調:

  方便與慧,隨學一分,不能成佛。故須轉入修成佛之方便,然彼亦須一不錯之方便。途徑若錯,任幾許努力,果仍不生,如欲取乳而制其角也。又雖認為不錯,若支分不全,亦費力無果。譬同種子水土等,若隨一不具,苗即不生。此《修次中編》所說也。
   若爾,何為全而不錯之因緣耶?《大日經》雲:“秘密主,彼一切種智者,是從大悲之根本生,是從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此中悲者,如前已說。菩提心者,世俗、勝義二菩提心。方便者,施等皆圓滿也。此蓮花戒所說。

  世間任何成就都離不開方法,成佛也是同樣,否則,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關於此,宗大師有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就像擠牛奶,應該在牛的不雅词不显示去擠,如果在牛角用力,無論費了多少功夫,花了多少時間,也是不可能有收獲的。佛法是心地法門,這就需要了解心行的運作規律,再輔以正確方法,才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否則,非但達不到預期目的,甚至有可能走火入魔,這種情況比比皆是。因為心是非常微妙的,就像充滿岔路和陷阱的迷宮,稍有不慎就會誤入歧途,把幻影當做境界,把迷妄當做究竟。
   所以,《道次第》特別告訴我們:修行有兩個關鍵,一是方法正確,二是內容完整。成佛究竟要成就什麼?一是成就解脫,獲得出離生死、解脫輪回的能力,這就需要以空性慧為因。二是成就慈悲,成就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品質,這就需要以菩提心為因。
   怎樣才能成就空性慧?有人開始修行就強調無分別,並以分別等同於顛倒執著,其實這是不對的。在學佛之初,首先就要學會分別,當然是正確而非錯誤的分別。否則的話,以什麼來調整心態,糾正偏差呢?作為凡夫來說,我們現前的心行狀態是建立於無明之上,是和空性不相應的。如果不以分別進行取捨,進行調整,是不可能在這種顛倒狀態下見道的。所以,學佛的常規途徑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由此而能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八正道也特別強調正思維的作用,在契入空性前,這種思維是貫穿始終的。直到心行接近空性時,才需要進入無分別。因為分別只是調整心行的方法,而無分別智才是契入空性、現證實相的力量。但這種無分別不是憑空而有的,必須以分別為前提,以正思維為前提。如果開始就想不分別,那就是古德所呵斥的籠統、颟顸,是盲修瞎煉。
   在修習解脫的同時,還要成就慈悲。因為佛陀是福智兩足尊,具備圓滿的福德和智慧。這種福德的成就,來自佛陀多生累劫的修行。本生故事記載,佛陀在因地時,以各種身份廣行利他事業,甚至數數捨身,最終圓滿福德資糧。“人天路上,修福為先”,沒有福報,在世間將寸步難行。修行同樣離不開福報,否則,即使有心學佛,也往往會有各種障礙。或者要為生存奔波,沒有時間;或者病魔纏身,沒有精力;或者天生愚癡,沒有能力,等等。除了自身條件以外,還要有緣聽聞正法,有緣得到善知識的引導,這些都需要福報。在那些邪教信徒中,有不少也是一心向道,力求解脫,但由於缺乏福德因緣,結果誤入歧途,斷送法身慧命。
   《道次第》中,宗大師特別批評了不重聞思和輕視修福兩種錯誤觀點,認為這是學佛誤區,不能將學人導向無上菩提。在成佛路上,方便與慧有如車之兩輪,必須齊頭並進方可,所謂“方便與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

   2.菩薩行的特征
   此處所說的菩薩行,主要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又稱六波羅蜜。波羅蜜為梵語音譯,意為到彼岸。也就是說,六度是幫助我們抵達成佛彼岸的六種行為。其實,這些內容在人天乘或聲聞乘也有涉及,但他們所修的布施、持戒只是人天善法,只能導向解脫,無法成為佛果資糧,故不可稱為波羅蜜。
   那麼,菩薩所修六度有什麼不共之處呢?《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告訴我們:

   雲何施波羅蜜多相?謂諸菩薩安住菩薩法性,菩提心為依止,以悲導心,捨一切時所有身語意業。如是由種性故、願故、意樂故、事故、自體故,顯施波羅蜜多相。種性者,謂菩薩法性。願者,謂菩提心。意樂者,謂悲導心。事者,謂捨諸所有。自體者,謂身語意業。

   也就是說,菩薩所修的六度,一一都要貫穿種性、願、意樂、事、自體等相。
   一是種性,即具備菩薩種性,有樂於助人的禀賦。菩薩之所以能廣行六度,利益大眾,正是建立在這一種性的基礎上。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人生來具有菩薩心腸,當別人遭遇困難時,就會主動扶貧濟困,施以援手,根本不需要多加考慮。反之,有些人雖然在學佛後覺得應該幫助他人,但真正要做的時候總是非常勉強,需要特別努力地說服自己。這就是由不同種性造成的,或者說,是由不同生命起點造成的。
   二是願,即以菩提心為依止。菩薩所修布施等六度,都是以菩提心為因,是本著“我要利益一切眾生,要幫助一切眾生解除痛苦”的願望來修習。如果為了獲取個人名聞利養而幫助他人,即使在客觀上能使對方得到利益,但並不屬於菩薩行。
   三是意樂,即以悲導心。菩薩修習六度,純粹是出於對眾生的悲憫之心。而世人的善行往往是有雜質的,比如布施,或是要顯示財富,或是要誇耀品行,或是干了壞事心懷歉疚等等,很少是純粹的悲心使然。所以,雖然世間也有很多人在布施,在利他,但離真正的菩薩行還是有距離的。
   四是事,即捨諸所有,為利他甘願捨棄一切,包括寶貴的生命。或許有人會心存疑惑:佛陀不是總告誡我們人身難得,當倍加珍惜嗎?為什麼又贊歎捨諸所有,甚至獻出生命呢?這麼說是有前提的,必須是為了利他而捨,為了成就菩薩行而捨,決非一時的魯莽或沖動,而是經過抉擇後的正確取捨。即使具備這個前提,也還要量力而行。對已證得生死自在的大菩薩來說,捨身固然是如棄敝履,毫不足惜。但對尚未達到這一境界的初發心菩薩來說,還需要利用這個色身精進修學,上求下化,不可輕易捨棄。
   五是自體,即身語意業,菩薩所修的利他善行包含身語意三業,或是以行動幫助他人,使對方從中獲益;或是以愛語稱贊他人,使對方心生歡喜。這樣的言行,都是要出自真誠的利他願望。
   具備以上所說的這些特征,所做的一切才屬於菩薩行。否則,即使修習施等六度,往往還是停留於人天善行,無法上升為佛果資糧。

   3.菩薩行的修習
   從廣義上說,一切從菩提心出發,並能給眾生帶來安樂、利益的行為都是菩薩行。但從修學角度來說,主要可以圍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進行。

  【布施的修習】
   布施有三。一是財布施,其中又有內財和外財之分。外財即物質財富,這也是社會大眾最為熟悉的布施方式。內財則是以自己的勞動,甚至色身所有來幫助眾生,如無償獻血、骨髓捐贈和器官捐贈等。
   二是法布施,即以佛法開導眾生,幫助他們了悟生命真相。眾生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明煩惱,就是生死輪回。所以,法布施才是對他們最究竟的幫助。《金剛經》中,反復以較量功德說明了這一原理。因為財富所能解決的問題是暫時的,而法施則能從根本上解決生命的核心問題,使眾生獲得自新、自救、自力更生的能力,其作用是長久的。作為佛弟子,能夠參與法布施,是迅速積累功德法財的捷徑。而從世間法來說,教導眾生獲得技術技能,具足謀生能力,也是屬於法布施的范疇。
   三是無畏施,即給予眾生安全感,為之消除恐懼。如佛法提倡的五戒,在規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就能起到無畏施的效果。如果我們不殺生,他人就不必擔心被你欺凌傷害;如果我們不偷盜,他人就不必擔心被你巧取豪奪;如果我們不邪YIN,他人就不必擔心家人和你一起時被騙失身;如果我們不妄語,他人就不必擔心被你的花言巧語所蒙蔽;如果我們不飲酒,他人就不必擔心你失去理智。一個嚴持五戒的佛子,大家和你在一起是很有安全感的。當然,無畏施不僅是指這些,還包括對眾生積極主動的救助。當眾生遇到恐懼或危難時,作為一個菩薩行者,決不能見死不救,而要盡力幫助他們從中解脫出來。這也是菩薩和聲聞的區別所在,聲聞戒的重點在於止惡,不要求必須行善,做了固然是好,不做也不會觸犯戒律。而菩薩戒則是止惡與行善並進,如果在眾生需要幫助時逃避責任,就是嚴重的犯戒行為,是需要加以對治的。
   對凡夫來說,布施的障礙主要在於我執。凡是我們得到的東西,總會貼上一個自我的標簽,進而產生執著,不願捨棄。所以,真正有布施習慣的人不是很多。但是,我們貪著的這些又給我們帶來什麼了呢?因為貪著,總是要嚴密守護,唯恐失去,整日提心吊膽。一旦有所損失,就悔惱萬分,追悔莫及。且不說財富隨時可能轉換主人,即便我們在有生之年能牢牢抓住,臨終之時,也得兩手空空而去。如何讓財富對生命具有長遠意義?布施就是最好的途徑。
   布施的利益主要表現為四點。
   第一,克服悭貪吝啬。財富變化之所以會給我們帶來傷害,根源就在於內心的貪著受到沖擊。否則,一切變化都不過是世間常態,是一些抽象的數字變化。所以說,在布施財物的同時,也會將執著和煩惱一同捨棄,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布施能使眼前利益轉為長遠利益。一個人即使擁有千萬乃至億萬的家財,可實際的生活所需能有多少?有再多房子,不過睡一張床;有再多汽車,不過占一個座。既然我們能享受的如此有限,為什麼不將這種眼前利益轉變為長遠利益?生活中,每個人的福報相差很大,這不是由於上天不公,而是來自往昔的不同積累。今生勤於播種,未來自然會繼續收獲,繼續得益。
   第三,布施能使福德資糧迅速增長。對成佛的修行來說,福德和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所謂“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修福不修慧,大象掛璎珞”。如果不積累福德,即使證得阿羅漢果,也會缺乏道糧。更何況,菩薩還要廣行利他事業,這都需要相應的福報來成就。
   第四,布施能成就慈悲的修行。我們本著悲心修習布施等六度,而在行善過程中,悲心又能得到增長,得到強化。這種行為和發心是互相增上的,如果說悲心是出生善行的種子,那麼,善行就是滋養悲心的甘露。
   反之,不願布施則會使貪著和由此帶來的煩惱繼續增長。我們對財富、情感的執著有多少,由此帶來的傷害就有多少。所以我們要不斷思維布施給人生帶來的利益,思維不修布施的過患,令心安住於布施的意樂中。同時,在座下隨力隨分地實踐,或以財富救濟貧困,或以技能教人謀生,或以微笑給人信心,或以語言予人慰藉。總之,只要我們有布施之心,不論經濟條件如何,都有機會幫助他人,都有能力做一個對社會大眾有用的人。

  【持戒的修習】
   菩薩戒的內容,主要包括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相關內容前面已有介紹,此處不再重復。對於持戒的修習來說,真正的重點,是認識到持戒的利益和毀戒的過患。具備這一認知,持戒才會成為我們主動的選擇,而不是視之為約束。在不少人心目中,持戒無非是以很多條條框框來限制自己,無異於自討苦吃,甚至於,認為這是對人性的扭曲,是和當今社會提倡的個性解放、民主自由背道而馳的。是不是這樣呢?
   我們知道,再民主的社會都需要法律作為保障。如果國家沒有法律,似乎大家都能充分享受自由。但那樣的話,人類的劣根性就沒有任何約束,誰都可以殺人,都可以偷盜,都可以搶劫,如果說那樣的社會是“自由”的,不如說是人人自危、處處恐怖的,相信沒人想要那樣的“自由”。所以說,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為了約束,而是通過對行為的規范來保障大眾安全。
   持戒的作用也是同樣。它能使我們止息惡行,止息生命的不良相續,從而淨化身心,擺脫煩惱。凡夫都處在貪嗔癡的狀態中,表面來看,似乎我想吃就吃,想花錢就花錢,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其實早已被欲望支配,被煩惱操縱,是不能自主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外界誘惑之所以會構成影響,正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某種力量與之相應。如果沒有這些力量在蠢蠢欲動,任何誘惑都是無法生效的。所以,真正的自由不是外在的。即使環境再寬松,只要我們內心還有煩惱,依然會被束縛,依然是不自由的。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需要自律。像儒家所提倡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也是為了幫助人們培養自制力。這種自制力是源於對自身的尊重和愛護,是希望自己向聖賢看齊。當我們受持戒律後,開始也很難完全做到。此時戒體的力量還很弱,需要通過不斷持戒來強化。久而久之,就會從開始的刻意自制轉變為修養,轉變為人格。此時,外在誘惑和內在煩惱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無須刻意持戒,也能如法如律。
   持戒不僅能幫助我們止息不良串習,更能長養慈悲。如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就是將六度四攝等善法通過法律條文固定下來,以此倡導善行,使慈悲種子得以增長。當我們真正認識到持戒的意義,認識到毀戒的過患,就會以歡喜心受持戒律。總之,戒律就是保障我們安全行進在菩提路上的心路規則,也是幫助我們獲得身心健康的行為矯正器。

  【忍辱的修習】
   忍辱,能滅盡忿怒怨仇,令自他安隱,包括耐冤害忍、安受苦忍和谛察法忍三種。耐冤害忍,是忍耐冤家仇敵的傷害。安受苦忍,是忍耐艱苦的環境,如飲食粗陋、環境惡劣及修行過程中的各種考驗。谛察法忍,是對無常、無我等與日常觀念相距甚遠的真理安然認可,信解真是,心無妄動。
   對世人來說,忍也是一大障礙。俗話所說的“士可殺不可辱”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之類,從佛法角度來看,都是完全錯誤的。所以不可辱,所以要報仇,無非是因為這個“我”受到了打擊,受到了傷害。如果認識到“我”不過是假名安立,是虛幻的,哪裡還有什麼侮辱需要忍耐,有什麼仇恨需要報復?當然,忍也要有智慧。如果一味硬忍,很容易會因此造成心理疾病。真正的忍,是“忍無可忍”。就像虛空包容一切,大地承載一切,它們不會覺得要排斥什麼,所以也不需要忍耐什麼。
   《瑜伽師地論》論及忍辱時,讓我們作五種觀想。
   一是宿生親善想。想著眾生曾和我們互為親人,既然是對於親人,我們還有必要計較嗎?
   二是隨順唯法想。生命只是五蘊的聚合體,是一大堆混亂情緒加上錯誤想法,其中並不存在什麼你我之分。在這樣的混亂中,人人都像煩惱波濤中的落水者,浪打向哪裡,就身不由己地沖向哪裡。所以,當他人對自己懷恨或加害時,我們要知道,這種嗔恨其實不能代表對方,只是煩惱的波濤在作怪,使雙方都成為這種情緒的受害者。這樣觀察的話,就能於對方心生同情,而不是因為自己受害而生氣,而委屈。當我們把其中的“你”、“我”抽掉,如實觀照一切時,就沒什麼非氣不可的理由了。
   三是無常想。生命是無常的,不論誰是誰非,終歸都要死亡。你計較也是無常,不計較也是無常,何必為此費心,何必為此苦惱呢?
   四是苦想。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都被種種痛苦所逼迫,包括環境帶來的痛苦,色身帶來的痛苦,煩惱交織的痛苦。正因為大家都在痛苦中,更應該互相體諒,互相扶持。一個狀態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是不會處處與人為難的。只有心懷怨恨,才會像隨時就要爆炸的火山那樣,一觸即發。如果我們和他計較,也將被巨大的憤怒燒灼,被蔓延的怒火點燃,結果只能是苦上加苦。
   五是攝受想。作為發起菩提心的菩薩道行者,已經發願將一切眾生作為救度對象。所以,除了那些對他們有利的事,別的都不應該再做。
   當我們面對逆境時,如果能從這幾方面進行思考,就會發現,並沒有什麼值得生氣的事了。佛教所說的忍辱,不是生氣後再去忍耐,而是當下就以智慧觀照它、超越它。當內在的憤怒被解除之後,外在的敵人也就隨之消失了。為什麼會有敵人?就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怨恨。只要解除怨恨,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敵人。那樣,不僅我們自己安然自在,周圍的人也會感受到這種祥和的氣息。否則,就會以怨報怨,使世界充滿仇恨和暴戾之氣,導致流血、沖突乃至戰爭。正像佛陀所說的那樣,唯有慈悲才能止息怨恨,化敵為友,而怨恨只能使矛盾不斷升級。
   此外,我們還要克服修行過程中的種種考驗。聞法會懈怠,禅修會昏沉,拜佛會勞累,念佛會疲倦,其中有身體的障礙,也有心理的障礙,不少人就因此退卻了。但我們要想到,世人為了生存尚且要起早摸黑,奔波勞碌,其間還難免造作惡業。我們現在為了追求真理,追求解脫,如果不付出一點代價,能有收獲嗎?尤其在初修階段,特別需要忍耐,需要和不良串習斗爭。但這些努力將使我們擁有全新的人生,是非常值得的。有了這些認識後,就會對忍辱生起意樂,以正確的觀照面對怨家,面對逆境,面對修行中的種種考驗。

   【精進的修習】
   精進,就是遠離懈怠等不善行,出生無量善法並令其增長,包括披甲精進、攝善法精進、饒益有情精進三種。披甲精進,就像勇士上陣要身披铠甲,才能深入敵陣,所向披靡。《四十二章經》說:修行如一人與萬人戰。我們想在內心樹立佛法正念,但卻需要面對無始以來的串習,面對重重無盡的誘惑,如果沒有精進,很難從這些串習和誘惑中脫身而出。攝善法精進,就是在修習六度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饒益有情精進,就是堅持不懈地去做利益眾生的善行。
   凡夫總是在惰性中。這種惰性不是說什麼都不做,而是墮入一種不良習性。比如有些人喜歡吃,會到處尋覓美食;有些人喜歡玩,會到處游山玩水;有些人喜歡賺錢,會想方設法地四處賺錢;有些人喜歡賭博,會不顧一切地流連賭場。雖然看起來很忙碌,甚至很辛苦,但都是屬於惰性,因為他們只是在不良習性的驅使下無法脫身。這種習性就像地球引力一樣,具有強大的力量。人為什麼難以進入太空?就是被地球引力牢牢抓住,否則就可以在十方世界自在遨游。人為什麼會被不良習性抓住?就是生命內在的惰性使然。我們要戰勝惰性,一方面是需要勇猛,另一方面,則需要相應的善巧。如果沒有善巧,我們想要爬到屋頂都很困難。但如果有善巧,有方法,甚至可以登上月球,漫步太空。
   學佛,正是幫助我們掌握擺脫惰性的方法。然後還需要不斷精進,使所學方法產生作用。精進所要做的,就是止惡和行善。一方面,對已經生起的不善行為立即制止,對尚未產生的不良串習刻意防范。另一方面,已經修習的善行需要繼續努力,尚未生起的善行則應積極啟動。這就是三十七道品所說的“四正勤”的內容: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起。由此可見,精進是有特定內涵的,不是所有努力都能稱為精進。唯有對止惡修善所做的努力,才是佛教所提倡的精進。
   進一步,我們還要認識到懈怠的過患。正是因為對改造生命的懈怠,才使我們流轉六道。如果不能改變這種現狀,生命將始終淪陷於此,如老象溺泥,不能自拔。而精進則是奮發向上的力量,能使我們擺脫惰性,走向解脫。認識到精進功德和懈怠過患,就要讓心安住在精進的意樂中,在座下努力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和般若。

  【禅定的修習】
   禅定的修行也有三品。一是關於現法樂住的禅定,通過修禅,獲得身心輕安。二是通過修禅引發自身的解脫能力。三是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益眾生,為饒益有情的靜慮。
   凡夫的心,總是在散亂和掉舉之間搖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躁動不安。在我們心靈舞台,各種情緒和想法在不停跳動,此起彼伏,這就使得我們根本無法看清自己的心。就像一潭渾濁的水,因為淤泥重重,根本不知道水底有些什麼。而當我們希望專心思考時,又會有各種不請自來的念頭在干擾,使心不能穩定,無法生起觀照。
   禅定的修行,是幫助我們把心安住在善所緣境,從而使其他妄念逐步平息。這樣的話,我們才有能力看清自己的心。否則,那顆永不安分的心就會向外攀緣,即使獨處一室,第六意識也會不斷將內心的各種種子翻騰起來,制造混亂。所以說,禅定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內心的觀照力,才能開顯無漏智慧。就像因為沉澱而變得清澈的水,可以映照萬物,纖毫畢現。
   禅定的修習,首先要了解到禅定的功德及散亂的過患,然後選擇善所緣作為禅修對境,通過不斷修習,獲得內心的專注力和穩定力,這是成就正念、開發空性智慧不可缺少的基礎。

  【般若的修習】
   般若,是徹見一切諸法實相的究竟智慧,也包括三種。一是通達空性的智慧,為無我慧。二是通達俗谛的智慧,掌握醫學、工藝等世間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三是利益眾生的智慧,也就是攝受眾生的方便。對於佛法修學來說,智慧是至關重要的。正是因為缺乏智慧,眾生才長時處於無明狀態,產生我執等迷亂感覺。
   而生命本身是具有覺醒能力的。佛是覺者之意,代表生命的覺醒。般若慧的作用,一方面是幫助我們破除無明,消除心靈垃圾。一方面是引導我們正確修習菩薩行。如果沒有智慧引導,我們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就會失去方向,只能成為普通的世間善行。唯有在般若智慧的引導下,五度才能得到升華,才能成為佛果資糧。
   般若的修習,同樣也是要了解到般若的功德及無明的過患,通過聞思經教樹立正見,然後將正見轉化成觀照般若的力量,最終成就實相般若。
   修習六度,可以不斷消除凡夫心的雜染力量,通過布施對治貪著,通過持戒對治放逸,通過忍辱對治嗔恨,通過精進對治懈怠,通過禅定對治散亂,通過智慧對治無明,使智慧和慈悲逐漸圓滿。


十、菩薩行與空性見

濟 群

   作為凡夫,我們所修的菩薩行仍是建立在無明和我執之上,是有限而有漏的。我們希望平等利益眾生,卻很難真正做到,因為現有的心行就充滿著愛憎,充滿著不平等。唯有到初地菩薩,證得平等無別的空性後,才能平等對待眾生。具備這一見地基礎,所發的菩提心才是勝義菩提心,所修的菩薩行才是無漏聖賢行。
   那麼,我們又該通過什麼樣的修行來證得空性?這裡主要給大家提供兩點,一是關於無我的認知,二是關於無自性的認知。

   1.無 我
   從佛法觀點來看,所謂的“我”,只是五蘊假合而成。無論現前這個色身,還是種種的觀念想法,並非天生存在,而是來自生命延續過程中的積累。我們的身體,是由父母的遺傳基因和後天飲食滋養而成;我們的觀念,則是在成長過程中,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影響和個人思考積累而成。其中,哪有什麼固定不變的“我”?只要看看我們的身體,從出生到現在,有哪一天不在變化中?又有哪個時刻不在新陳代謝中?再看看我們的想法,從少年到現在,又經歷了多少轉折,多少追尋和否定?即使能將兒時的理想堅持一生,也必然經過了充實,經過了調整。
   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想法和情緒都只是客體,是我們在特定時期使用的一項工具,而非我們所以為的自我。觀照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對這個客體進行檢修,這也是生命本身所具備的自檢能力。通常,我們總是習慣向外攀緣,總是在觀察外在世界,卻從不懂得將目光收回來,看看這個會說、會動、會高興、會痛苦的究竟是什麼?究竟和我們在乎的那個“自我”有什麼關系?如果能將色身和起心動念當做客體來觀察,就不會被所謂的“自我”干擾,陷入由此而來的種種問題。
   世間所有的痛苦,都是因為貼上“自我”這個標簽造成的。比如這張桌子,本來不會影響到我們的心。一旦貼上“我”的標簽,它的變化立刻就變得不同了。壞了,讓“我”覺得煩惱;丟了,讓“我”覺得可惜。重視程度越高,由此帶來的影響就越大。包括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的房子、我的事業、我的地位,世間的一切,凡是貼上“我”的標簽,立刻就變得舉足輕重,不同一般,立刻就會粘在我們的心頭,放不下,甩不掉。更要命的是,煩惱也隨之而生了。世間每天都有無數家庭破裂,但只有“我”的家庭破裂,才會讓人覺得撕心裂肺;世間每天都有很多企業倒閉,但只有“我”的企業解體,才會讓人覺得難以承受。問題是,這種煩惱能夠挽救家庭的破裂嗎?能夠阻止企業的倒閉嗎?如果不能,我們為什麼要自尋煩惱,使身心受到傷害呢?
   學佛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撤除“自我”的標簽。每個情緒生起時,只是客觀地看待它:此刻正感到開心,此刻正感到氣憤,此刻正在嫉妒,此刻正在憂愁,等等。只要不貼上“我”的標簽,這種情緒是不會有多少力量的。它們可以來來去去,但只是一些稍作停留的過客,不會構成多少干擾,更不會強行掌控局面。認識無我的作用就在於此,當內在的觀照力生起並產生作用之後,當下就是解脫,當下就是自在。

   2.無自性
   其次,無自性的智慧也很重要。每種煩惱和情緒都有相應的所緣境,或是因為家人引起,或是因為事業引起,或是因為某件事引起,或是因為某個人引起。為什麼這件事或這個人會讓你產生煩惱?關鍵就在於,我們執著於對某件事或某個人的設定。當這種設定和現實發生沖突,或是和我們的另一些妄想發生沖突時,煩惱自然就產生了。
   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這樣的抱怨:“為什麼他會如此對待我?”“為什麼我的努力沒有結果?”“為什麼不幸總是降臨到我身上?”雖然抱怨的內容各不相同,但接著會有一個共同的表達,那就是——“我真的想不通”。為什麼會想不通?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地尋找原因,尋找這個“為什麼”,而是建構了一個自己覺得“應該怎樣”的設定,然後埋頭扎入這一思維的死胡同中,碰壁也就在所難免了。
   如何解除煩惱?就是要改變原有的設定。《心經》和《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法無自性空,就是在幫助我們認識法的真相,幫助我們消除對世界的錯誤看法。當我們認識到一切都是因緣假相,是夢幻泡影,認識到過去的所有看法都是一廂情願,並非世界真實,煩惱自然就無從生起了。所以會有煩惱,原因就在於,我們覺得世界是實實在在的,覺得那些人和事是實實在在的,覺得我們所以為的正確和錯誤是實實在在的,覺得我們所設定的“應該怎樣”的結局是實實在在的。
   空性的修行,一方面是幫助我們解除我執,一方面是指導我們如實觀照世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但又生活在各自的世界,有的在喜悅中,有的在痛苦中。區別就在於我們如何看待世界,感受世界。所以,佛法修行特別強調正見的作用,而一切法無自性正是佛法最根本的正見。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擁有了看待世界的慧眼,打開了走出輪回的大門。

結  語

   以上,主要從三大部分介紹了菩提心的修行。一是關於菩提心修行的基本認知,講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菩提心的種類、菩提心與皈依、菩提心與七支供、菩提心與出離心五個問題;二是如何發起菩提心,包括如何發起願菩提心、受持願菩提心戒、受菩薩戒三個問題;三是菩提心的實踐和升華,包括行菩薩行、菩薩行與空性見兩個問題。
   對於發心修學大乘的佛子來說,菩提心是貫穿始終的。因為菩薩道的修行就是以發菩提心為起點,以圓滿菩提心為終點。關於這個核心,我們既要多聞熏習,如理思維,更要在座下不斷實踐,將菩提心的修行真正落到實處,成為表裡如一的菩薩行者。

 

 

上一篇:黃夏年教授:當前中國大陸佛學研究的難點與對策
下一篇:黃夏年教授:惟賢法師與七塔寺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