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修差別分第六
現在開始第三卷,第三卷講了彼修差別、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彼果斷、彼果智六個問題。彼修差別是第三卷開始,增上戒學從51頁開始,增上心學是從52頁開始,增上慧學是從55頁開始,彼果斷從59頁開始,彼果智從61頁開始。這彼修差別是講的十地。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雲何可見?由菩薩十地。
前面已經說到“彼入因果”,就是說六波羅密。六波羅蜜分兩階級,一個是因中六波羅蜜,一個是果上六波羅蜜。因中修六波羅蜜能悟入唯識性,悟入唯識性、得證無生法忍之後,又有殊勝的六波羅蜜的修行,這就到了十地的修六波羅蜜,但是在“彼入因果”那兒沒有一樣一樣詳細說。在這“彼修差別”處一地一地怎樣修六波羅蜜多的情況、差別相,一個一個說說。各地的修法都有不同。
何等為十?
菩薩十地都有什麼呢?
一、極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
這是十地的名字。“地”就是法無我的分位,也就是法無我的圓滿程度,根據其圓滿程度給分成了十個階段。剛開始有是極喜地,稍微多一點兒,就是離垢地……最後是法雲地。由淺而深按次第分出十種不同。當然,法無我智所通達的真如、法界,本身是沒有分位的,不能說有深淺的不同,只能說是通達真如之智有深淺。“地”有“能生”的意思,指能生功德。這一句話是先把名字給列出來。
如是諸地安立為十,雲何可見?
為什麼要分成十個層次?十一種行不行?五種行不行?既然是安立,你多安立點兒少安立點兒難道不可以?當然可以,但是佛是安立了十個層次,佛給安立十個層次的理由如下:
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為障故。所以者何?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
這就是安立十個層次、十地的理由。“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說是因為菩薩修行要消滅十種無明障礙,所以建立十地。十種無明就是所對治的障礙。“所以者何”?又是一問,為什麼是十種無明呢?“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住”,因為無分別智所證的法界有十種相貌,就是說,所知法界有十種相貌,在十種相貌這兒自然得有十種無明對應,所以一步步推,就得十地。
雲何十相所知法界?
這問題是一個一個套著的,你既然說無分別智所證悟的法界有十種相,是哪十種相呢?
謂初地中由遍行義;
說,初地中無分別智證悟的是遍行法界,或者說是遍行真如。要證得遍行法界,就得斷除異生性的無明障礙,也就是遠離異生性的無明。“異生”就是凡夫的我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我相。異生性的無明就是我們執著有我、執著有法。在《百法明門論》中就有一個“異生性”,異生就是凡夫,異生性就是說凡夫各人都有各人的思維,這都是因為我執的緣故。眾生的我執有俱生我執、分別我執,俱生我執就是與生俱來的我執,就是本能。而分別我執則是後天學習而來的。現在說的“異生性無明”是指這個分別我執的無明,不是俱生我執的無明。菩薩修四尋伺觀、四如實智,觀察名、義、自性、差別一切法唯識無義,這樣的修可以把異生性障滅掉了,滅掉異生性的無明障礙,就顯示出遍行法界。遍行法界的“遍”,是普遍的意思,“行”是一切有為法。說,離一切相的不生不滅的法界是普遍於一切有為法的,這是在初地的時候就證悟到了的。這一個得知道一下,在初地是遠離異生性無明而顯遍行法界。
第二地中由最勝義;
在二地中是遠離一切邪行障、邪行無明而顯最勝法界。初地是遠離異生性無明,異生性無明是分別我執,而二地是遠離邪行無明,邪行無明就是俱生我執、俱生無明了。後邊兒所遠離的也都是俱生無明。俱生無明是任運而起的,聖人也有這樣的無明。邪行障、邪行無明,就是他不自覺地還有身口意犯戒之類的事情。所謂邪行,就是非正行、染污。象犯戒這回事兒,粗重的犯戒,當然初地菩薩是不會的了,但還有微細的犯戒之事情,這就是邪行障。初地菩薩繼續努力修行,就可以斷除這邪行障,斷除了邪行障,就可以成就最勝法界。這最勝法界,是菩薩斷除邪行無明而證悟的。
第三地中由勝流義;
在三地中遠離遲鈍性無明,而證悟勝流法界。所謂“遲鈍”,是說菩薩聞思修的時候,有時候他還會忘記。在凡夫中有這樣的情況,本來一個事情是很熟的,可是到用的時候忽然間怎麼也想不起來。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也有類似於這樣的事情,他正在聞思修,可忽然間也有一下想不起來的情況,這就是遲鈍無明的緣故。到三地菩薩的時候,可以把這個遲鈍無明給斷除掉。把這個遲鈍無明給斷除了,就證悟勝流法界。
第四地中由無攝受義;
在四地中,是遠離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無明,而證悟無攝受法界。所謂“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咱們知道身見就是我見,我們要是有我的話,自然還有我所,這是一種執著。現在說的是微細的煩惱現行。初地菩薩、二地菩薩、三地菩薩這些聖人,他們在沒入定的時候,第六意識的活動中還有微細的我、我所這樣的執著,到四地菩薩才能斷除這個我、我所的微細煩惱,斷除了這個煩惱,就證悟無攝受法界。“無攝受法界”的“攝受”,就是執著。你通達了一切法性是“無攝受”的,也就是斷除去了微細煩惱現行的俱生身見。
第五地中由相續無差別義;
五地是遠離下乘般涅槃無明,證悟相續無差別法界。下乘般涅槃就是二乘,聲聞乘、緣覺乘。說二乘聖者,他們厭離生死、急求涅槃。他們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身體猶如毒器,他們急著要入於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而得自在安隱。這個“下乘般涅槃無明”是說,聲聞、緣覺他們急求涅槃,他們不知道生死即是涅槃,所以他們厭惡生死,他們認為在生死之外有個涅槃。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薩還有類似於這樣的認識,他們傾向入於無為的境界是快樂的,對有為有厭離心,這也算是無明。我們凡夫學習佛法,我們厭離生死、欣樂涅槃,這是發道心,菩薩要是還這樣,那就成無明了。這兒就是說,有些事情,在我們是可以作的,但在菩薩就是不可以作的,有些事情在我們是不可以作的,但在菩薩就是可以作的,所以說,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境界了,方才真正的知道對還是不對。我們要追求涅槃,菩薩呢,他說生死就是涅槃,生死即涅槃是說,涅槃是存在於生死之中,不是滅了生死才能入涅槃的。這就是打破了二元對立。在金剛經上說一合相,在維摩經上說不二法門,都是要打破二元對立。打破了二元對立,知道了涅槃是存在於生死之中,這就證悟了“相續無差別”法界,“相續無差別法界”的“相續”,就是我們的生命體,我們生了又死,死了再生,就這樣相續,這“相續”就指生死。對我們來說,相續是有差別的,這一生與那一生有差別,生死與涅槃也是有差別的,但是,到了五地菩薩就真的體認到了生死與涅槃無差別。
笫六地中由無雜染清淨義;
第六地中是遠離粗相現行無明而證悟無雜染清淨法界。粗相現行無明是指十二因緣的還滅。在我們現在看來,我們在流轉生死,是無明緣行、行緣識……最後到老死,這樣正轉是流轉生死,要是倒轉的話,該是還滅,現在說倒轉也是無明。在六地菩薩看來,流轉也好、還滅也罷,這都是粗顯的,都是因為你還有執著,所以你要流轉、你要還滅,這還是無明。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都還有這無明,到六地的時候,把這種無明就斷了,斷了這種無明,就證悟無雜染清淨法界。
第七地中由種種法無差別義;
在七地中是斷除細相現行無明而證悟種種法無差別法界。細相現行無明是指佛法,你對大乘佛法的執著。說,佛雖然說了許多法,但這些教法實際上也是名言相,也是畢竟空的,你對這些法要是有愛,它就也成了障礙。在七地之前,這是都還會有,到七地了,才能把聖教障礙給斷了,這就證悟種種法無差別法界。
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相自在依止義,土自在依止義;
八地是遠離無相作行無明,才能夠證悟這個不增不減法界。在七地的時候,就應該是無相觀了,不過它是起心動念在想這個無相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就是把無相當成了一個相,這就是有功用行,這就與無明相應了,成了障礙,菩薩到八地時,就遠離了這個“無相作行無明”,證得不增不減法界。下邊兒說“相自在依止義,土自在依止義”,“相自在”是說菩薩證悟了不增不減法界,他隨心所欲地要變現什麼相就變現什麼相,就是說為了度眾生“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他為度眾生而現的相是隨心所欲的,該現什麼就現什麼,想現什麼就現什麼。這就是相自在。“土自在”的“土”就是佛土,他為了度眾生可以隨心地變現出佛土來,他可以變現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還可以變現彌勒佛的兜率土,他變現出了彌勒菩薩的兜率土,彌勒菩薩不會來打假的,因為他是為了度眾生而變現的。彌勒菩薩會很高興的。這個就叫作土自在。證悟了不增不減法界,不增不減法界就是相自在的依止,是土自在的依止。這是八地菩薩無功用道的情況。
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義;
九地菩薩是遠離饒益事不作行無明,證悟“智自在法界”。“饒益事不作行”是說饒益眾生的事情不做、不去度化眾生。說菩薩修行到八地的時候,耽著於無相寂滅,還不能無功用地利樂有情,這時候佛會來說他,說你當初在發心修行的時候,就是要度眾生的,於是八地菩薩就從甚深大定中出來,遍十方界普度眾生去。這就是把“饒益事不作行無明”給除掉了、遠離了,遠離了這個“饒益事不作行無明”就證悟“智自在法界”。“智自在法界”的“智”就是四無礙辯才: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智無礙,有了這四無礙辯才,菩薩才能好好地度眾生。
第十地中由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依止義。
十地菩薩是遠離“諸法中未得自在無明”,而證悟“業自在法界”。“業”就是身、口、意三業,十地菩薩可以在十方界廣度眾生,三業是自在的。長行中還有“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自在”,“陀羅尼”就是總持。“陀羅尼”有四種:法陀羅尼、義陀羅尼、咒陀羅尼、忍陀羅尼。法總持就是對佛陀的教法明記不忘;義總持是指對諸法的義理不忘失;咒總持是說菩薩依定而說咒,這咒可以除眾生的災患;忍總持是說菩薩持法之實相而不失。“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的這個“門”,咱們知道,你要想進屋,這個屋必須有門,沒門你就進不去,這就表示說,你要想通達陀羅尼、通達三摩地,也得有個門――下手處,或者說成方法,陀羅尼的文字就是陀羅尼的“門”,三摩地的解釋文字就是三摩地的“門”――下手處。要是沒有文字,道理就說不成。在金剛經中,須菩提問佛一個問題,佛先是默然,默然是最好的回答,但是須菩提不懂,佛就只得用語言文字來說。佛法的道理也是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所以說,文字就是一個“門”。“門”就是符號。“三摩地”是定,或者說成等持。陀羅尼門自在、三摩地門自在,就是說,十地菩薩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十地菩薩可以拿任何事物、東西作陀羅尼,還有無量無邊的“三摩地門”。十地就說完了,就是說,要對治十種無明、十種障礙,所以說建立十地就可以了。
此中有三頌:
下邊兒無著論師說了三個頌子,來把前邊兒的內容再說一遍,以便於我們記憶。
遍行,最勝義及與勝流義
如是無攝義相續無別義
無雜染淨義種種無別義
不增不減義四自在依義
先看一下這兩個頌子。這兩個頌子是把十法界相給說一下。“遍行”是初地遍行法界,“最勝”是二地最勝法界,“及與勝流”是三地勝流法界,“如是無攝義”是四地無攝受法界,“相續無別義”是五地相續無差別法界,“無雜染淨義”是六地無雜染清淨法界,“種種無別義”是七地種種法無差別法界,“不增不減義”是八地不增不減法界,“四自在依義”是說的九地、十地,九地是智自在法界,十地的業自在法界、陀羅尼門自在法界、三摩地門自在法界。
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
治此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這是第三個頌子。說,十相法界之中有十種染污、十種無明、十種障礙,“治此所治障”,十地菩薩要對治這十種障礙,所以要成立十地的不同。
復次,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
剛才說了,建立十地是為了對治十種無明、十種障礙,但實際上來說,這十種無明在小乘中是不當成無明的,只是在大乘中才說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就是說,在聲聞乘看來,那不是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對菩薩乘來說才是無明,因為菩薩要得證無上菩提,可不是自己入涅槃就夠了的。妙老法師說,這十種障礙是只障礙菩提而不障礙涅槃。印順法師說這十種無明是所知障而不是煩惱障。
復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由此最初得能成辨自他義利勝功能故。
下邊兒是解釋十地的名字的含義的。說為什麼初地叫極喜地呢?“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能故”,說,這是因為修行人剛剛進入聖道,剛剛能夠成辦自他的義利――剛剛成就了根本無分別智,斷了煩惱,他要繼續努力修行,就可以得證無上菩提。同時,他也成就了後得智,能教化眾生。因為他有這樣殊勝的功德,所以叫做極喜地。咱們用世俗情況來乇(tuo)的話,比如說有一個故事:某官員找裁縫作件衣服,裁縫問,你當官有多久了,然後裁縫給他說了一套道理,剛當官的人一般會趾高氣揚的,表露出來春風得意,衣服要前短後長;當官久了的話,知道要巴結上級了,就得前長後短。現在這位行者就是剛入聖位,表露出來了,因為他表露的很清楚,所以叫極喜地。
何故二地說名離垢?由極遠離犯戒垢故。
二地為什麼叫離垢地?說是因為初地菩薩有時候還犯微細戒,到了二地的時候,才能不犯輕微戒,所以說是“極遠離犯戒”――永遠不犯戒了,犯戒就是垢染,不犯戒了,就是離垢。這主要是戒清淨了。
何故三地說名發光?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
三地為什麼叫發光地?“由無退轉等持”,在三地的時候,成就了等持,就不會失掉了。等持是三摩地。還有一個“等至所依止”,“等止”是色界定、無色界定。三地就是“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要是沒證到三地,你的定還是會退轉的,所以說,三地是無退轉等持、等止“所依止”――的靠山。“大法光明所依止故”,“大法”就是殊勝的法、殊勝的教法,“光明”是聞思修的智慧。三地之所以叫發光地,發光的就是“大法光明”,因為有大法光明,所以才有無退轉的等持、等至,所以妙老說,“大法光明”是能依止、不退轉的等持、等至是所依止。不退轉的等持、等至都是定,不過是不同的定,而“大法光明”是慧,依定能夠發慧,所以叫“依止”。修行有些情況是很特別的,我們是先有信佛按佛說的一步步修來的,而有的人不是,比如外道,他們可能是先修定的,已經得了四禅之類,到這時候遇到了佛法,才開始發菩提心、開始學佛法,這樣的人可以很快得初地、二地……他在初地的時候就有等持、等至了,但我們一般來說,是到三地才能成就等持、等至的。
何故四地說名焰慧?由諸菩提分法焚滅一切障故。
四地為什麼叫焰慧地?“焰”就是火,表示光明、智慧。“由諸菩提分法”,“菩提分”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內容。因為菩薩修行三十七道品了,看,我們把四谛、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之類說成小乘法,其實是基礎,是必須得學的。《地藏十輪經》中說,不習二乘法,何能修大乘?現在就是說,修行三十七道品而得智慧,這智慧就象火焰一樣,所以叫“焰”。這個火焰能夠“焚滅一切障故”,能燒掉一切的障礙,所以叫焰慧地。聖人也還是有無明的,要憑修行消滅。
何故五地名極難勝?由真谛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
五地為啥叫極難勝地?“由真谛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真谛智”是無分別的,說五地菩薩用真谛智觀察苦集滅道等,得知一切法本空,是離一切名相的、是無分別的。“世間智”是有分別的,五地菩薩要廣度眾生,因為眾生有種種名相、分別,所以菩薩就假借種種的名相、分別來開示眾生。所以,“世間智”表現出來的就是有分別、緣名相。這樣來看,“真谛智”與“世間智”是“更互相違”的――互相違反、不一致。“合此難合令相應故”,要是我們的話,把兩個互相矛盾的事物合在一起是不可能的,水火不容,但五地菩薩能夠把這兩種互相違反的事物合起來,“令相應”,所以叫極難勝地。
何故六地說名現前?由緣起智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
六地為什麼叫現前地?“由緣起智為所依止”,這個“緣起智”就是觀察十二緣起的智慧。“由緣起智為所依止”就是說,依止於十二緣起的智慧而修行。你來觀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然後再拐回來,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一直到生滅則老死滅。經過這樣的觀察,最後你就“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就是說能使般若智慧、無分別智現前。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一直到生滅則老死滅,這是轉凡成聖的還滅門,是清淨緣起的境界。你要是正著流轉的話,就是染污境界。清淨出現,染污就沒有了,但要是沒有染污的話,二元對立的清淨就也沒有了,這就清淨、染污都沒有了、都不可得,就成了無分別。無分別智現前,就叫現前地。
何故七地說名遠行?至功用行最後邊故。
七地為啥叫遠行地?長行中說是“至功用行最後邊故”,“功用”的“功”就是努力,努力修行,就是勇猛精進。“至功用行最後邊故”就是說,從開始修行就要努力精進,就是要刻意地努力,可是到七地的時候,這是到了刻意用功這個情況是最後邊兒了,過了這個邊以後就不用刻意用功了,成了不刻意用功自然用功,這叫遠行地。
何故八地說名不動?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
八地為什麼叫不動地呢?有兩個原因:一切相不能動、有功用行不能動。“一切相不能動”的“相”,就是指心裡所緣慮的境界,心裡有時緣慮世間相、有時緣慮出世間相,既然有相那就有分別。我們在開始修行的時候,我們說心不要為煩惱所動,不要為貪瞋癡所動,這就是清淨,但到八地的時候,我們說那實際上還不是清淨,要不為“一切相”所動才行,就是說我們也不能為清淨法所動。再看“有功用行不能動”,這是指沒有了要修行的念頭,因為他一直在修行、自然不修行。因為這二個不動,所以叫不動地。
何故九地說名善慧?由得最勝無礙智故。
為什麼九地叫善慧地呢、就是因為九地菩薩得了“最勝無礙智”,“最勝”就是最殊勝,“無礙”是無障礙,無障礙主要有法無障礙、義無障礙、詞無障礙、智無障礙。法無障礙是指佛法,九地菩薩通達無量無邊的佛法,“法”就是能诠顯道理的名相。義無障礙是指佛法名相所诠顯的道理九地菩薩都通達無礙,法華經他通達,華嚴經他也通達,大般若經他也通達,阿含經他也通達……所有的修多羅他都通達。詞無障礙的“詞”,就是語言文字,眾生有無量無邊,那麼眾生的語言就有無量無邊,人有人言、獸有獸語,人還有各地的方言等等,這些呢,對九地菩薩來說,都不是障礙。智無障礙是智慧廣大。
何故十地說名法雲?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又於法身能圓滿故。
十地為什麼叫法雲地?三個理由,“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法雲地的“雲”,本是一個比喻,雲在空中飄,它含藏著水,現在拿雲來比喻“總緣一切法智”,就是說十地菩薩的無分別智把一切智(真谛智、世間智,或者說成惑、智二障)都含藏了。還能“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陀羅尼”是總持(總是保持、一直保持,即“念”心所――令心明記不忘)十地菩薩的念能總持一切佛法、總持無量無邊的修多羅。“三摩地”是禅定。十地菩薩的無分別智含藏有這麼多的東西,所以叫法雲地。第二個理由是“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這裡用了一個虛空的比喻。虛空是非常廣大的,雲彩是可以普遍於虛空裡。“雲”剛才說了,是比喻“總緣一切法智”。這個虛空則是比喻“廣大障”,障有煩惱障、所知障。現在這一句長行就是說,十地菩薩所成就的一切法智猶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覆”就是蓋、破壞。也就是說,十地菩薩的智能夠破壞廣大的、無量無邊的煩惱障、所知障,能把這些染污法都完全破壞掉。所以說叫法雲地。再看第三個理由。“又於法身能圓滿故”,“法身”就是真如。法身圓滿自然就是證悟真如。雲是比喻無分別法智,無分別法法智能夠證悟真如,所以叫法雲地。這樣就有三個理由: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這是成就的功德;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這是破除一切煩惱;及於法身能圓滿故――這是證悟法性之理。
得此諸地雲何可見?
我怎麼知道證悟了初地、二地,乃至十地?
由四種相:
有四種表現,根據這四種表現就知道了。
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
勝解就是深刻的理解、殊勝的見解。你對十地的情況有深刻的見解。“得諸地深信解故”,你說你登初地了,可你對初地沒有深刻的見解、殊勝的見解,你說你登五地了,可你對五地還沒有殊勝的見解,這可能嗎?你對十地沒有深深地信解而且通達,你說你登十地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是第一個條件。
二、得正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
這個正行,各地有各地的正行,“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一般說正行就比較籠統地說,這兒說是十地各有其相應的正行。印順法師、妙老都是用辨中邊論中的十種正行說的,是書寫、供養、施他、聽聞、披讀、受持、正開演、諷誦、思惟、修習。書寫就是抄經;供養是用燈呀、花呀之類的供養,就是說你要把抄寫的經恭恭敬敬地供養、尊重;施他是說你要多抄幾本經書送給別人;聽聞是指聽經,要聽別人講經;披讀是指要讀誦經。受持是要不斷地溫習,要一次一次地讀,不要忘了;正開演是要給別人講解;諷誦就是要會背,背的時候還要象唱歌一樣有韻味兒;思惟就是在閒靜時要思惟經的道理,不要想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修習就是修行了。這十種裡,前八種是聞慧,第九種是思惟、就是思慧,第十種是修慧,這都是正行。無性釋473頁也是這樣,“得於教法十種法行:謂於諸地相應教法,書寫、供養、轉施、聽聞、披讀、受持、開示、諷誦、思惟、修習。”
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故。
什麼是得通達?長行中說,你一登初地,就明白了十地法界的情況。我們現在一般有一句話,是常說的,叫“初地不知二地事”,看起來不象,因為論上說的很清楚,“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切地”,不過這一句可以這麼說,通達了初地法界,就知道了十地法界,這是因為法界是無差別的。
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
“得成滿”是智慧的圓滿成就,在第三相“得通達”時是一登初地就知道了二地、三地,乃至於十地法界的情況,現在的得成滿是說,你不但知道了,而且親自到了。長行說是“修諸地到究竟”,就是說圓滿成就了初地的功德、圓滿成就了二地的功德、圓滿成就了三地的功德,一直到圓滿成就了十地的功德。
在四相這裡,印順法師和妙老都說第一、第二相是地前,後二相才是地上。我覺得這是印順法師、妙老說錯了。無性釋、世親釋中都沒有說“第一、第二是地前,第三、第四是地上”的說法。初地有初地的勝解、正行、通達、圓滿,二地有二地的勝解、正行、通達、圓滿,乃至十地有十地的勝解、正行、通達、圓滿,各不相同。
修此諸地,雲何可見?
菩薩也是得修止觀,你的止觀該怎麼修呢?初地怎麼修、二地怎麼修?
謂諸菩薩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毗缽捨那,由五相修。
菩薩在諸地修止觀,有五種修法。
何等為五?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
你說有五種修法,具體是哪五種修法呢?第一是“集總修”,所謂集總修,就是把所有的教法放在一起,觀察這教法的根本相通之處,發現一切法都有空性。這是用無分別智觀察真如。“集總”就是總括一切教法,一切修多羅、一切陀羅尼、一切止觀等,反正是一切的一切。這個集總修就是說,在修布施波羅蜜多的時候,同時我就修了其他的波羅密多,修這一個法的同時我就修了其他所有的法。第二是“無相修”,就是離一切相,修布施離布施相,修持戒離持戒相,反正是修什麼就離什麼相。第三是“無功用修”,就是不刻意地修而一直在修。也就是不動念而修一切功德。第四是“熾盛修”,就是勇猛精進地修行。第五是“無喜足修”,就是當有了成就的時候,不得少為足,還要繼續用功,最後達到無上菩提。菩薩修行,地地都要這麼修。
如是五修,令諸菩薩成辦五果:
這五修能夠使菩薩成就五果。
謂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
菩薩修奢摩他、毗缽捨那的時候,“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不管你是集總修,還是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你修行中的每一念都與真如相應,每一念都“銷融”一切“麤重依止”。“銷融”就是破壞,“麤重”就是煩惱種子,煩惱種子會產生種種的錯誤、種種的過失。這個“依止”就是煩惱種子的依止,當然就是阿賴耶。現在就是說,你修行了,在每地,念念都在破壞煩惱種子,煩惱種子怎麼才能破壞,當然得深入法性,不深入法性是不能夠破除煩惱種子的。這個咱們就知道了,外道行者,可以成就四禅八定,但煩惱種子不動,不管你有什麼樣的神通了等等,你仍然是凡夫,因為你煩惱沒動麼~~有一個禅宗公案,一個禅師與一個人一同走路,在一條河邊兒,那個人踏水而過,禅師過不去,禅師說,早知道這樣我就把你的腿打斷。你有了神通也仍然是凡夫。你有沒有修行就是看你的煩惱種子有沒有去掉,你念念都在去煩惱種子,這就是你修行了,不然就不是。
離種種相得法苑樂,
世親釋220頁和無性釋473頁中都是“離種種想得法苑樂”。我們現在按“種種相”說。這個是說,你在修行的時候,沒有分別,這是我、那是法、這是佛、那是魔等等的想法、分別都沒有,這也就是無分別之境界。到了無分別的境界,就“得法苑樂”,就是離一切的戲論分別,安住於無分別智,有種種法樂。“苑”就是花園,一個園子裡種了很多漂亮的花,你到這裡就心情愉悅,這是形容你得了法樂、真如三昧。
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
“能正了知”,“正”就是沒有錯誤,你的了知、認識沒有錯誤就叫“正了知”。“周遍無量”,“周遍”就是一切。“能正了知周遍無量”就是對一切都正確地了知了。“無分限相”是沒有分際、沒有界限、沒有隔礙,“相”就是表現出來的,這就是說沒有表現出界限、隔礙的情況、相貌。長行中的“大法光明”,“大法”就是指佛說的佛法。這第三果就是說,無量的佛法是圓融無礙的,菩薩通達了一切佛法。第一果是能念念消融一切煩惱,第二果是能得真如三昧樂,三果是能通達無量的佛法。
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
這是四果。“順清淨分”的“順”是隨順,“清淨”就是圓成實性、真如,“無所分別”,順於真如的智慧是無分別智。“無相現行”是說無分別智是離一切相的。這是根本智。前頭的“能正了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等,是有分別的,是後得智。
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
如果在修行的時候,只修奢摩他而不修毗缽捨那,這樣呢,你就想著怎樣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這樣的情況是有的。而有的是修毗缽捨那的,你要毗缽捨那的話,你的目的就是見真如,這樣呢,因為目的的不同,所以結果大不相同。從表面上看,他們都是在那兒靜坐。我們現在說的是修毗缽捨那的情況。如果你修毗缽捨那,那麼最開始的奢摩他,是幫助修毗缽捨那的手段,修毗缽捨那的目的是為了見法身、見真如。現在這個五果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毗缽捨那,目的是“為令法身圓滿成辦”,這是希望自己的修行能夠圓滿成辦。世親釋221頁說,“第十地法身說名圓滿,第十一佛地法身說名成辦。”無性釋475頁說,“第十地說名圓滿,若在佛地,說名成辦。”這是一致的,不過世親把佛地說成十一地倒是很好玩兒的。最後邊兒還有一句“能正攝受後後勝因”,這是總括起來說的。“攝受”就是成就,說菩薩由初地到十地,前前諸地的修行是成就後後諸地的勝因。“勝因”是殊勝的因,初地是二地的因,二地是三地的因……九地是十地的因,十地是佛地的因。這樣呢,前前成就後後,菩薩的一切功德就逐漸圓滿了。
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
“增勝”就是指菩薩一直修呀修,所修的功德很多很多。“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本來呢,波羅蜜多是一攝一切的,但是各地還是各有側重點兒的不同。初地側重於修布施波羅蜜多,二地側重於修持戒波羅蜜多,三地側重於修忍辱波羅蜜多,四地側重於修精進波羅密多,五地側重於禅定波羅密多,六地側重於般若波羅密多,七地側重於方便善巧波羅密多,八地側重於願波羅密多,九地側重於力波羅密多,十地側重於智波羅密多。實際上從總相上來說呢,每一地都修六波羅蜜多、十波羅蜜多的,不過各有側重而已。
於前六地所修六種波羅蜜多,如先已說。
十波羅蜜多的前六種,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這是前六地各各側重的,這六波羅蜜多在前邊兒彼入因果處已經說過了,這兒就不說了。
後四地中所修四者:
這兒從七地側重的開始說。七地、八地、九地、十地這四地側重的四種是什麼呢?
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共諸有情回求無上正等菩提故。
七地側重的是“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什麼叫“方便善巧”?無性釋476頁說,“方便善巧者,謂不捨生死而求涅槃,是則說名方便善巧。”現在這兒的長行是說,把前六地所修的六波羅密多所積聚的善根、所成就的功德,回向給無量眾生,希求無量眾生都成就佛道、成就無上菩提。這個就是方便善巧。
二、願波羅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
這是八地菩薩所側重的。什麼是願波羅密多呢?發願實際上就是作計劃。“謂發種種微妙大願”,菩薩所發的願是種種微妙大願,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眾生,憑所發的願,可以“引攝當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菩薩憑他所發的願,可以成就波羅密多的種種殊勝因緣,就是說,憑這個願可以成就一方淨土,方便眾生修行成道。發願就是計劃,按這個計劃來創造淨土,有緣的眾生也來幫助你成就。這是八地菩薩所側重的。
三、力波羅蜜多,謂由思擇、修習二力,令前六波羅蜜多無間現行故。
這是九地菩薩所側重的。“力波羅蜜多”的“力”,長行中解釋說是“思擇、修習”,這個“力波羅密多”就是說,菩薩因為思擇、修習的力量,可以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波羅蜜“無間現行”。“思擇”就是思惟、簡擇、觀察。“修習”就是采取行動。聖人就是因為思擇、修習的力量,所以六波羅密多一直現行,而我們凡夫則一下就懈怠了。
四、智波羅蜜多,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熟有情故。
智波羅密多是說,因為菩薩一直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波羅蜜多,而使自己成就了智慧,由智慧再來推動六波羅蜜多的現行,再增長自己的智慧,這樣相互增上。“成立”就是成就,“妙智”就是不可思議的智慧。“受用法樂”,說因為菩薩有這樣的妙智,所以你可以聽懂佛法,聽懂了佛法,你就得大法樂。然後是“成熟有情”,因為你有六波羅蜜多所成就的不可思議妙智,你在十方世界觀察眾生的根性,然後去廣度眾生,用各種善巧的方法令眾生的善根得以成熟,以成就道果。這就是利益眾生。
又此四種波羅蜜多,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後得智攝。
方便善巧波羅密多、願波羅密多、力波羅密多、智波羅密多這四種,我們要知道它是“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後得智攝”,就是說,這四波羅密多實際上是六波羅密多中的般若波羅蜜多開出來的,是般若波羅密多無分別智(根本智)開出來的,就是說,般若波羅密多是根本智,因為有根本智,所以成就了這四波羅蜜多,這四波羅密多屬於後得智。我們在說六波羅密多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把這四波羅密多包括進去了,這四波羅密多被包括在般若波羅密多裡邊兒了,要是按十波羅蜜多來說的話,這時的般若波羅蜜多只是無分別的根本智,後四波羅蜜多則是屬於後得智。
又於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如是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
這是說,雖然我們說初地修布施波羅密多,其實是十波羅密多都修的;我們說二地修持戒波羅密多,實際上其他九波羅密多他也是修的……十地都是這樣子。這十波羅密多法門,實際上是一切大乘佛法的總稱,一切大乘佛法都被包括在十波羅密多法門中了。
復次,凡經幾時修行諸地可得圓滿?
這是問修行得多長時間才能圓滿。
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
“五補特伽羅”就是五個位次,每一個修行人都要經過五個位次。“經三無數大劫”,就是咱們常說的三大阿僧祗劫。就是說,修行人要經過五個位次、三大阿僧祗劫,然後成佛。
謂勝解行補特伽羅,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五個位次的第一個是“勝解行”。菩薩從初發無上菩提心開始,這時候他還沒有證悟真如,還是凡夫,但他對佛法有深刻的信解(我們把這叫勝解行菩薩),“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這位菩薩要經一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圓滿。也就是說,在勝解行地要一阿僧祗劫的時間。這一個實際上就是《唯識三十頌》中說的資糧位、加行位。這勝解行地按四十二位的說法來說的話,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
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及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於前六地及第七地,經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清淨增上意樂行”是指菩薩登地了,已得無生法忍了,見道了,入聖位了,十地菩薩都是清淨增上意樂行。在十地菩薩裡面,前六地菩薩是“有相行”,第七地是“無相行”。“相”就是表現出來,就是內心有所分別。修行的時候內心有分別就叫有相行,修行的時候內心無分別就叫無相行。這是說,從初地到七地圓滿是一大阿僧祗劫。注意這個有分別,佛也是有分別的,佛的有分別是憑後得智分別的,佛的有分別但沒有染污,我們的有分別是染污的,這不一樣。
即此無功用行補特伽羅,從此已上至第十地,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在七地時的修行,還是有功用行,就是說心裡還要動念頭,從八地開始,成無功用行了。從八地經九地、十地到成佛,圓滿了,“經第三無數大劫”,這又得一大阿僧祗劫。五個位次是:勝解行補特伽羅、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有相行、無相行補特伽羅、無功用行補特伽羅。其中的“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可以包括有相行、無相行、無功用行三個補特伽羅。這五補特伽羅的說法並不通用,到後來世親在《唯識三十頌》中說五個位次是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
此中有頌:
把這些內容用個頌子說一下。
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升進
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這個頌裡說了清淨力、增上力、堅固心力、升進力。“清淨”就是清淨力,就是善根。菩薩五十二位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麼,把十信攝入十住,就成了四十二位。這個“清淨”就是指十信位菩薩栽培的善根達到清淨的程度了。這時的清淨可不是沒有煩惱,煩惱還是有的,但他們要是一提起正念,馬上就可以戰勝染污心,就指這清淨。現在說清淨力,就是正念戰勝煩惱了,它有這個力量。“增上力”是說的善知識的力量。善知識有幫助你的力量,所以叫增上力。“清淨力”是自己本身的力量,“增上力”是善知識的幫助力量。“堅固心”是指在遇到惡知識的時候,你的菩提心不動搖。“升進”就是說,由於自己的清淨力,善知識的增上力,加上堅固心,你就時時用功修行,這樣就一步步上升。“名菩薩初修”就是說,你要是有這四種力,你就是開始修行的菩薩了。“無數三大劫”,你就進入了三大阿僧祗劫的計算范圍之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