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卷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一一頁,「庚五、攝持」。
第六三卷
我們這一大科講到佛陀法身的功德,這當中有「十門分別」,這個地方是第五科。佛陀的清淨法身,簡單的講,他的相貌就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也就是說,佛陀那一念明了的心性,攝持了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這種狀態我們叫做法身。佛陀內心的功德莊嚴,到底跟我們人天的眾生、二乘的功德,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從前面的學習,知道有二種的差別:第一個就是自在跟不自在的差別。我們凡夫跟二乘在修習波羅蜜善法的時候,心中都是有所得,也可以說是有所住的,我們修習善法都是有特定的對象,所以我們成就的功德是不能自在。比如說你現在的福報,要在某一個地方才能夠出現,你離開了這個地方、離開了某些人,你的福報就不能現前。就是我們的功德在因地的時候是有所住,所以這個果報就不自在了。佛陀在因地的時候,他內心修習善法,是以我空、法空的真如來安住的,也可以說以無住來安住自己,所以他成就功德的時候,是能夠隨時以任何的情況,作任何的變現。「佛為法王,於法自在」,這個是我們在了解佛陀功德的第一個,認識他是自在的。第二個,他是廣大的。佛陀在因地修習善法的時候,他跟我們不一樣的地方,他心中依止一個無窮盡的願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他這個無窮盡願力的攝持,他在成就果地的時候,他的功德就
特別的廣大,是無止盡的,受用無盡的。所以我們從前面四科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佛陀法身的功德莊嚴,他是自在的、廣大的,這二點是不共於我們人天跟二乘人的。好,接下來我們看第五段的「攝持」:
庚五、攝持(分三:辛一征;辛二釋;辛三結) 辛一、征
應知法身,由幾佛法之所攝持?
這個地方接下來問:佛陀的清淨「法身」,到底有多少「佛法」功德「之所攝持?」這「攝持」就是成就。就是說佛陀的功德莊嚴這麼多,他在因地是怎麼成就的呢?我們前面講的功德,是偏重在果地的受用;這一段主要講到他因地的修行過程。
辛二、釋(分二:壬一標數;壬二列釋) 壬一、標數
這個地方有「標數」跟「列釋」:
略由六種:
壬二、列釋(分六:癸一由清淨;癸二由異熟;癸三由安住; 癸四由自在;癸五由言說;癸六由拔濟) 癸一、由清淨
一、由清淨,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由六種的修行過程所成就的,這
以下就各自解釋。「一、由清淨」,這第一個就是說,我們希望能夠成就佛的功德,你要先成就一個「清淨」的功德。什麼叫清淨呢?「謂轉阿賴耶識,得法身故。」在我們內心當中要先「轉」變「阿賴耶識」,成為二空的真如法性。這個阿賴耶識我們前面也說過了,阿賴耶識它是一個藏識,它含藏無量無邊善惡的種子,生起種種的現行,這個藏識也可以說是一種我愛執藏現行識,我愛執藏。講到我愛執藏,就不能單獨談第八識,也就是說它跟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是有關系的。這個地方我們要說明一下。阿賴耶識是一個依他起性,它是一個因緣果報的顯現;但是在因緣果報的時候,第七意識就在我們產生的因果當中,捏造一個主宰的自我出來,這種情況在《唯識三十頌》上說是「隨所生所系」。比如說什麼叫自我意識?當你前生的生命體是一只螞蟻的時候,你現出螞蟻的色身、螞蟻的內心思想,這種情況叫依他起,它本來只是一個業力的顯現;但是第七意識就在那個時候,捏造一個以這樣的環境而成為一個自我。好,你在這個當中,一直在保護這只螞蟻的自我,等到這只螞蟻死掉以後,所謂螞蟻的自我消失了;你今生變成一個人,這個時候,就出現一個人的色身、人的想法,你就用你現在的環境,又捏造一個人的自我出現了,這叫做「隨所生所系」。禅宗有一個「順治皇帝贊僧詩」他說:「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這個地方等於提出二個問題:第一個講到前生,第二個講到今生。前生誰是我呢?前生的我跟前生的生命體是有關系的,我們說過,遍計執是要依止依他起才能生起。未曾生我誰是我?那你前生是一只螞蟻,你以螞蟻為自我;但是螞蟻生命結束的時候,那個依止螞蟻的自我也消失了。
好,你父母生出你以後,你就就著你這個生命體,又捏造一個自我,以人為自我;你這個人死掉了,你來生又得一個果報體,你又以那個果報體為自我。所以這個果報體的自我是變化的、是變化的。所以我們現在是愛著自我,我們愛著一個變化的東西,就是說當你死亡的時候,你今生的因緣結束了,你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完全結束了,你來生又是一個新的自我。所以我們常說一句話,情勢比人強,其實我們的自我意識,是受著你現有的因緣而產生的,而這樣的一種妄想是要消滅的。因為我們這樣的一個自我意識,就障礙我們趨向二空平等的法性,使令我們一直在三界裡面流轉的根源,就是我們一直保護愛著一個虛妄的東西。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要經常要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來消滅阿賴耶識的我愛執藏,慢慢慢慢的趨向於二空平等的法身,這個是轉依的一個關鍵點。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你說要生死無懼,無所畏懼,你跟我空觀、法空觀是有關系的。你一天到晚愛著自我意識,因為你這個自我意識臨終的時候會消失掉,因為你今生的自我,是因為你今生的色身、今生的受想行識而引生的,所以其實你色身要消失的時候,你今生所捏造的自我也會消失,所以你會害怕。如果你平常是住在自我,你就會感覺到一種很強烈的危機感。所以我們經常思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心安住在無我、無我所的清淨本性,你臨終的時候能夠無所畏懼,因為自我消失了,我平常就沒有依止自我而住的。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生命的轉變,第一個你要捨棄自我,依止真如,這個是我們成就法身要做的第一個工作。這個地方是偏重在生命本體上的轉變,後面五個是講作用,作用的轉變。
癸二、由異熟
二、由異熟,謂轉色根,得異熟智故。
前面是轉識,五蘊裡面的識;這個地方「轉色」,色法的色。這個色法是「異熟」,「異熟」就是因果的意思,就是說「轉色根,得異熟智故」。我們過去由於業力的熏習,就出現了這個眼耳鼻舌身六根的色身,成就一個所謂的果報體;這個果報體要把它轉成一個「異熟智」,這個果報體要以智慧來引導。就是佛陀的法身,他是以智慧來顯出種種莊嚴的色身,他這個色身不是由業力來引導,是由智慧來引導。我們常說一句話「普門示現」,應以何身得度,就現何身來為他說法,使令他解脫。這個就是一個色身的轉變。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一個菩薩的轉變,他的轉變是全面性的轉變,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轉變。這個轉變的過程,有一個很重要的道理,我們必須要知道,就是所有生命的轉變,從大乘的角度要二個條件:第一個是空觀的智慧,第二個是要發起清淨的願力。觀一切法空,這個時候在空當中,發起上求下化的願力,這樣生命才能轉變。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講生命有得有失,你一定要在生命當中安住在這個失,失捨,你的生命才能轉變。你看佛陀因地的時候,在《金光明經》講到一個公案說:佛陀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他曾經做一個薩埵王子。在這個經典上說:佛陀做薩埵王子的時候,那是種種的善業之所成就,身體健康、色身莊嚴,而且擁有很大的權勢;但是有一天他到森林的時候,看到一只母老虎帶著一群小老虎,饑餓,沒有東西吃,這一群老虎即將死亡。這個時候,薩埵王子思惟:如果我今天不能捨身喂這只母老虎,這一群小老虎全部死掉。這個時候,佛陀內心安住在失而不是安住在得,這時候應該要捨,用這個色身來喂這只老虎,然後發願:我今生用色身來供養你們,我來生用佛法來教導你們。結果他放棄了今生的色身,他生到忉利天得到更尊貴、更莊嚴的色身。這個地方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就是說我們喜歡擁有,不喜歡失捨,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一個人你經常安住在得,你的生命體就永遠停留在這個階段,你要突破是不可能。你一定要捨掉眼前的因緣,你才能夠得到更好的東西,你要捨掉現在,你才能夠得到未來,你老是停留在現在,你就失掉了未來,這個地方是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講轉依,轉依就是一個生命的轉變、或者說是生命的增上。菩薩道的生命增上只有一個情況,就是失捨,捨掉你現在的色身,你才能夠得到更好的色身。比如說你現在身體的色身,诶,你不是很滿意,很多病痛;但是我提醒大家:你一天到晚執著你的色身,你色身要改變很困難。那不完全只是業力,那個業力再加上我愛執的執著,那這個色身的相續力量就不得了了。如果你希望你的色身早點改變,我告訴你二個方法:第一個放下你的色身,第二個重新發願,你的色身馬上改變,很快很快改變;然後積集資糧,用這個資糧力,還有空正見、清淨願力的攝受,你的色身很快改變。我們的生命體是因緣所生法,你掌握了轉變的因緣,這個生命的轉變就會出現。所以這個地方講,我們在作用當中要轉色根,依止空正見跟大悲的願力,「轉」有漏的「色根」,而成為無漏「智」慧的色根。
癸三、由安住
三、由安住,謂轉欲行等住,得無量智住故。
這個地方是轉受,感受的受。這個受是一種安住的功德,就是說「轉欲行等住」,這個「欲」就是心中的貪欲,這個「行」就是一種現行,貪欲的現行活動,我們凡夫是以「欲」望為「住」,你的心就住在欲望當中,隨著欲望轉。這怎麼辦呢?你要「轉」變一下,「轉」成「無量智住」。這個「無量智」古德的解釋,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以慈、悲、喜、捨當做我們感受的安「住」。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受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領納的功能,這當中的感受有二種:一種是外在的感受,一種是內在的感受。外在的感受就是我們的心向外追求,這色、聲、香、味、觸、法,我們產生很多很多快樂的感受,這個感受是外來的,這種外在的感受是躁動不安的,是帶有過失的,帶動煩惱的。這個時候佛陀說:身為一個修行菩薩道的人,這個感受要改變一下,你不要追求外在的感受,你要追求你去佛堂拜佛、靜坐、或者誦經,你也會產生一種快樂的感受;但是這個感受,是從你的內心生起的,這個叫做內在的感受,這個是寂靜的,沒有過失的,這個是我們要追求的。也就是說,在感受上的一個提升,你要轉外在的感受,而追求內在這種法喜的感受。比如說:我們在思惟這個法義,這個法有很多的意趣、很多的味道──法味。你去讀小乘經論的法,跟大乘的法,味道是不一樣。比如說你讀小乘的經典,「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你那個明了的心,就住在這個法義上,深入的去品嘗這個法味,慢慢慢慢的,你外在的感受就消失了,就出現一片的寂靜;但是內在的感受也沒有生起,就是進入到一切法不受,小乘經典就是帶動我們這個感受,趨向於一切法不受。但是你要讀大乘經典的感受就不一樣,說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你在思惟大乘意趣的時候,你不斷在這樣的法義思惟,你外在的感受也會消失掉,但是內心會生起一個法喜的感受。所以大乘佛法它的受也是存在,但是它是轉,「轉」變外在的「欲行」感受,而成就內心這種法喜的感受,這是感受轉變的過程,就是「安住」。
癸四、由自在
四、由自在,謂轉種種攝受業自在,得一切世界無礙神通智自在故。
這個「自在」的功德就是「轉攝受業自在」,這個「攝受業」就是我們世間上所從事的種種職業──士、農、工、商,由這種職業來得到財富、得到種種的資具,使令我們生命能夠自由自在的生存。但是這個「業」要「轉」變,轉變成在世間上成就「無障礙」的五種「神通」的「智」慧,這是一個行,色、受、想、行,行就是一種造業,這個身口意的造業的力量,要轉變轉變,轉成「神通智」。
癸五、由言說
五、由言說,謂轉一切見聞覺知言說戲論,得令一切有情心喜辯說智自在故。
這個是轉想蘊。什麼叫做想呢?就是「見聞覺知言說戲論」,我們眾生的想法,都是前六識這種「見聞覺知」種種經驗的累積,從這種經驗的累積當中,就安立很多的「言說」相,當然這個言說相都是虛妄不實的,跟真實相是不隨順的,所以叫「戲論」;這種妄想要「轉」變,轉變成能夠成就「有情」歡「喜」的種種「辯」才,到沒有佛法的地方,能夠施設種種的教法,開導眾生,這是一個想法的轉變。在整個作用當中,這個五蘊的轉變,這個想法的轉變是很重要的。大乘佛法是不贊成什麼都不想,不是很贊成,因為你「無住而生心」,你有所放下有所追求,這種追求的動力,是來自於你的願望,大乘佛法一定要有願望,沒有願望,你大乘佛法走不下去的。你說我什麼都沒有願望,你一定要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資持,你才能夠走大乘佛法的。我必須提醒大家一件事:大乘佛法是先發願才修行,以願導行;不是說莫名其妙的走到這個地方,然後剛好發個願,不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你走到哪裡發願發到哪裡,不是的。大乘佛法是你把整個成佛之道先布局完了之後,才開始走的,先發願才修行。好,我問你一個問題:你這個願力是從哪裡而來的呢?願力是從你的想法而來。比如說我們講得跟失,你認為生命這個「得」是很重要,擁有很多東西,是安樂的根本,你有這樣「得」的觀念,你發的願就不同,你的行為也會有不同。如果你經過很多聖賢的教誨,你知道一個菩薩要安住在「失」,不能安住在得,你以失為安住點,你發的願又有所不同。所以這個地方很多觀念,你都要去參透。我們講得跟失好了,人跟人之間的互動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占便宜跟吃虧二件事情,有人會占便宜,有人會吃虧。我不知道諸位的想法是怎麼樣,我們一般是喜歡占便宜,我做了很多,我做了很多事情,但是這個功勞我沒有享受到,我吃虧了,我安住在「失」;有些人沒做什麼事情,他得到很多的榮耀,他得到「得」。我不知道諸位的想法,如果你可以選擇的話,你願意站在什麼位置?但是從因緣上來說:你住在得,對生命是虧損的、虧損的。就是說你沒有這個因緣,但是你得到這個因緣,那是你前生的因緣,你在虧損你前生的資糧;你今天站在失,诶,我吃虧了,其實你是在累積能量,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當然我們現在都很重視眼前,就是說,我希望我們在思惟因緣的時候,想想過去、想想未來,就是你這個生命的點,不要老是看在眼前的因緣,否則你的菩薩道是沒有辦法走下去的。就是說我現在安住在失,你應該感到歡喜,因為你在累積能量,一個人安住在失的人,他是有未來的;一個安住在得的人,他只有現在,他沒有未來。我不知道諸位是什麼想法,如果你可以選擇的話,你希望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就是說,想法影響到你生命的追求意樂願望,願望影響到你的行動。所以菩薩為什麼要廣學種種的聖賢之書?就是要培養一種正確的想法。所以這個地方,這個想法的轉變是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活在見聞覺知、老是活在過去的感覺,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那這個生命的突破就困難了。
癸六、由拔濟
六、由拔濟,謂轉拔濟一切災橫過失,得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智故。
前面的轉五蘊,比較偏重在自受用;這個地方講大悲,他受用。菩薩要成就「拔濟」的功德,什麼叫「拔濟」呢?就是我們在「拔濟一切災橫過失」的時候,我們以前都是根據慈悲,有時候帶一點沖動,「拔濟」眾生「災橫過失」的時候,是缺乏智慧的。現在怎麼辦呢?要成就「拔濟一切有情一切災橫過失」的「智」慧,這個是後得智。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智慧,你說放生,放生也要有智慧,什麼事情都有相應的智慧,這個都要去學習的。這個就是我們在行大悲的時候,要以智慧來引導,叫做「拔濟一切有情災橫過失智」。
辛三、結
應知法身,由此所說六種佛法之所攝持。
我們講清淨的大功德「法身」,就是菩薩在「六」個內涵當中的轉變而成就的。我們現在的身叫業報身,有很多的煩惱、業力、果報的障礙;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清淨「法身」,這個轉變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你要放下眼前的因緣,修習空觀;第二個,你要發起清淨的願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是生命轉變的一個方法。
庚六、差別(分二:辛一釋佛法身;辛二例余二身) 辛一、釋佛法身(分二:壬一雙關征起;壬二望義別答) 壬一、雙關征起
諸佛法身,當言有異?當言無異?
這個地方提出一個問:三世「諸佛」所成就的清淨「法身」,到底是「有異」,到底是差別呢?還是沒有差別?你說阿彌陀佛的法身跟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有沒有差別?提出這個問題,我們看這個回「答」:
壬二、望義別答
依止意樂業無別故,當言無異; 無量依身現等覺故,當言有異。
有所相同,有所差別。我們先看三世諸佛相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有三個:第一個「依止」,三世諸佛的功德,都共同依止二空平等法性,這個是沒有差別的;「意樂」,諸佛的大悲心也沒有差別,三世諸佛想要度化眾生的心情,你不能說阿彌陀佛的大悲心比釋迦牟尼佛的大悲心大,不能這樣講,意樂是沒有差別的;「業」,他那種造業的功能、那種潛在的功能,這個能力,三世諸佛的能力,也是沒有差別的,這叫佛佛道同:「依止、意樂、業」是沒有差別。你這樣講的話,阿彌陀佛跟釋迦牟尼佛完全一樣了?也不能這樣講,因緣有差別,我們看「無量依身現等覺故」,三世諸佛在因地行菩薩道,他所依止的色身、他所發的願,在整個成佛之道,乃至於成就等覺菩薩的過程是有差別,成佛的過程,會影響到我們成佛以後度化眾生的一個差別。我們講「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方便是不同。譬如說我師公忏公師父,忏公師父他度化眾生,他喜歡度大專生;我師父照公上人,他喜歡辦兒童讀經班(哈哈),他度小學生。你說他們二個成佛以後有沒有一樣?他們二個人的名號會不同、國土也不同、所攝受的眷屬也會不同,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說,你成就一個佛的時候,你是有很多的過程,這個過程,在你成佛以後,哪些人會做你的弟子,這個地方會有不同,所以我們說是有所不同。我們這樣子講,就是說你自己這一部分,內心的功德是相同的;但是你跟眾生之間的互動,那就有所不同。這個地方講到法身。
辛二、例余二身(分二:壬一受用身;壬二變化身) 壬一、受用身(分二:癸一例同;癸二別簡) 癸一、例同
前面本來是問法身,但回答的時候三身都回答,我們看「受用身」:
如說佛法身,受用身亦爾。 意樂及業無差別故,當言無異。
癸二、別簡
不由依止無差別故,無量依止差別轉故。
這個就像「佛」的「法身」一樣,「受用身」功德的道理也是這樣,你看他的依止「意樂」跟「業」,也是「無差別」的,雖然所「依止」的真如是沒有「差別」,但是「無量依止差別轉故」,能「依止」的整個修行的過程,是有很多差別。過程是有差別的,結果是沒有差別。
壬二、變化身
應知變化身,如受用身說。
佛的法身,在《楞嚴經》講一個譬喻說:這個月亮是沒有差別,體是沒有差別;但是月亮映在不同的千江有水千江月,這個應化身在生起作用的時候,那就不同了。一談到度化眾生,你說你們二個是同學、你們二個都同時在義德寺出家,同時發菩提心、同時立定追求無上佛道,你們二個每天都拜一千拜,也都是念一千聲佛號,也同時求生淨土;但是成佛以後度化眾生的眷屬也不一樣的,沒有二尊佛成佛以後所度的化眾生是完全一樣的,不可能,過程不同。所以你的過程會影響到你整個成佛以後,你身相果報體的莊嚴、國土的莊嚴,還有你的名號、你的眷屬,這是有差異的。
庚七、功德(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應知法身幾德相應?
清淨的「法身」有「幾」種功「德」跟他「相應」呢?我們前面講到的功德,是局部性的;這個地方的功德,是全面性的探討什麼叫大功德法之所莊嚴,這個大功德法到底是有哪些?這個地方是一個全盤性的說明,我們看解釋的地方:
辛二、釋(分二:壬一廣建立;壬二六義攝)
壬一、廣建立(分二:癸一長行標舉;癸二以頌贊禮) 癸一、長行標舉
謂最清淨四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诤、願智、四無礙解、六神通、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隨好、四一切相清淨、十力、四無畏、三不護、三念住、拔除習氣、無忘失法、大悲、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相妙智等功德相應。
這以下列出了十六種功德,這十六種功德,這個「謂最清淨」是通於以下的十六種功德。這個地方是一個總標,這以下用偈「頌」來「贊禮」,以偈頌來各別解釋。我們先看「四無量」心:
癸二、以頌贊禮(分十六:子一四無量;子二解脫勝處遍處 ;子三無诤;子四願智;子五四無礙解; 子六六神通;子七諸相隨好;子八四清淨; 子九十力;子十四無畏;子十一不護念住; 子十二拔除習氣;子十三無忘失法; 子十四大悲; 子十五十八不共佛法; 子十六一切相妙智) 子一、四無量
此中有多頌: 憐愍諸有情,起和合遠離, 常不捨利樂,四意樂歸禮。
佛陀的法身最為重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慈、悲、喜、捨,他隨時跟眾生感應道交。「憐愍諸有情」,這個地方先作出一個總說。整個慈悲喜捨心情的生起,都是佛陀「憐愍有情」眾生的感受,我們講感同身受。在整個大乘菩薩道當中的大悲心,就是你對眾生的感受,要有一種同理之心。當然你說,他痛苦我也會感到痛苦,這樣的意思就是你跟他要有互動的關系,比如我們講母子的關系、或者過去生你是我的恩人等等。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最可怕的想法,就是「我跟你沒有關系,你跟我也沒有關系」,這個在大乘佛法裡面是最可怕的想法。就是說你有什麼感受跟我沒有關系,我有什麼感受跟你也沒有關系,這樣子你這個大乘菩薩道就很難走下去了,因為大乘法身的慈悲喜捨「憐愍諸有情」。我們不是說一定要做到什麼事情,但是那種感同身受的心情要培養起來,這個地方是整個慈悲喜捨最根本的一個思想。我們是基於「憐憫有情」眾生的感受,來生「起和合」的心,這個「和合」就是慈心,眾生沒有這種種安樂的資具,佛陀願意把他的功德跟他來分享,我的功德跟你「和合」,功德跟你和合一下,我們就能夠受用佛的功德叫做慈,慈者與樂。第二個「遠離」,這個「遠離」就是悲,拔苦,對於這個身心世界有痛苦的眾生,佛陀以他的大功德為眾生拔除,就是「遠離」。第三個「常不捨」,這個是喜,佛陀對於已經得到安樂的眾生,希望他能夠相續下去不要捨離。第四個「利樂」,這個最重要了,佛陀希望以佛法開導眾生,使令眾生能夠生起種種利益安樂的事業,佛陀希望我們能夠真實的修習善法、斷除惡法,成就利益安樂的事業。「四意樂歸禮」,具足這四種慈悲喜捨「意樂」的法身,我至誠的「歸禮」,這個是講到佛陀慈悲喜捨的第一個功德。佛陀的大功德,我們這樣子讀下去,其實大部分都是為了利他而設計的,你往後看你就知道,為了利他。我們看第二段:
子二、解脫勝處遍處
這個地方講到八「解脫」、八「勝處」跟十「遍處」。
解脫一切障,牟尼勝世間, 智周遍所知,心解脫歸禮。
首先我們看八解脫,「解脫一切障」。這個八解脫,就是我們講的九次第定,這個九次第定,就是在四禅八定當中,扣掉三禅,這個三禅的離喜妙樂地太快樂了,所以二乘人沒有辦法解脫,所以在四禅八定當中要扣掉三禅,再加上這個滅盡定。三果聖人就是在這樣的八種禅定當中,修習四念處,以不淨、苦、無常、無我的智慧,來解脫對禅定法樂的貪著,這叫做八解脫,遠離八種禅定的貪愛障礙;這個地方是講佛的「解脫」,那是「一切障」,不是八解脫而已,解脫一切法的貪愛。「牟尼勝世間」,這個地方是講到佛陀超越二乘的八勝處。前面的八解脫是講禅定,這個地方講神通。二乘人就是在禅定當中,觀察地水火風、還有青黃赤白的光,說地有青黃赤白的光明,水也有青黃赤白的光明,觀察這個光明,就能夠成就廣大的神通。「牟尼」寂靜的心中,他也能夠生起超越一切「世間」的神通,「牟尼勝世間」,這個地方講超越八勝處的神通。「智周遍所知」,這個是講十遍處,這講智慧。這個十遍處,就是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再加上空,虛空的空,再加一個識,心識的識。二乘人就是在這十個法當中,觀察這十個法是遍滿虛空的,而成就我空的真如。佛陀的空觀,能觀察一切所知的我相、法相的境界,而證得空觀,所以這個空是「遍」於「所知」的境界,那是更廣大了。身為一個清淨的法身,成就禅定、神通、智慧,內「心」如此「解脫」自在的一個法身,我至誠的「歸禮」。這個地方,前面的四無量心講到佛陀利他的功德,這個地方講佛陀自身的解脫功德。
子三、無诤
能滅諸有情,一切惑無余, 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
這個講「無诤」三昧,這個「诤」就是煩惱。佛陀的「無诤三昧」是怎麼修呢?這當中有二個差別狀況:第一個,這個眾生對佛陀已經具足了清淨的信心,這個時候佛陀就能夠直接以佛法來開導他,來「滅」除「有情」眾生內心的煩惱,使令它沒有剩「余」,就是你對佛陀已經生起歸依的心情,這第一個,佛陀直接讓你成就「無诤」。第二個,「害煩惱有染,常哀愍歸禮」。有些眾生對佛陀生起「煩惱」,或者瞋心、或者愛著,佛陀也以「哀愍」心,使令他把心中的煩惱消滅,而成就「無诤」。像央掘摩羅,央掘摩羅是拿刀子要殺佛陀,佛陀能夠在這樣的一種將要被殺的情況下來開導他,使令他放下外在的刀子,使令他放下內心的瞋心,而成就聖道。佛陀的無诤三昧,就是這樣子。小乘的無诤,他只是被動的──我的身口意不讓你起煩惱;大乘的這個無诤三昧,是要以方便力,讓你心中的煩惱消滅,這個地方有所不同。好,我們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