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楊曾文教授:當代佛教的社會教化責任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世界佛教論壇論文:當代佛教的社會教化責任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楊曾文

  一、面向社會從事教化是佛教的基本責任
  從佛教創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從佛教傳入中國至今也有2000多年。在佛教傳播和發展過程中,一直將面向社會各階層民眾的教化作為自己的基本責任。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四谛”、“八正道”及“十二因緣”及“五戒”、“十善”、因果報應等教義;大乘佛教的“諸法性空”、“中道”、“唯識”及“六度”、大慈大悲的“菩薩道”等等教理,不僅是佛教教團用來指導出家僧眾修行的思想,也是適應情況向社會各界民眾宣傳、進行教化的思想。同樣,在佛教流傳各國各民族過程中形成的各種佛教宗派,也以自己的教法主張教化民眾。可以說,沒有這種教化,佛教不僅不能發展,也失去存在的價值。當然,在不同時代,面對不同的民眾,佛教從事教化的側重點和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那麼,在新的世紀,佛教的社會教化責任是什麼呢?應當采取什麼方法,側重哪些內容呢?
  二、新世紀佛教如何從事社會教化
  在新的世紀,佛教面臨新的形勢和機遇,對佛教教團和社會教化提出新的要求。佛教要發展,就必須適應這些要求,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與時代相協調的社會教化活動,從而促使佛教更富有生命力和時代氣息。
  在新世紀,雖然仍面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然而從總體來看,和平、發展、合作仍是當今世界的主要潮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雖然也對人類社會帶來若干負面的影響,然而畢竟為人類文明進步,發展社會財富,改善民生和克服來自社會的各種弊病、自然災害,提供新的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和科技手段。
  筆者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佛教的社會教化應從兩個方面著手:
  一是通過正面宣傳引導,即以講經、說法、發表文章、編印書刊等方式,發揮佛教經典中的相關教理,宣傳佛教中淨化人心,教人為善的思想,帶動信眾並引導普通民眾提高道德修養,積極參加發展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事業,關愛並援助各國貧困或遭遇災害的民眾,開展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的活動,並且通過各種渠道說服敵對國家或民族的領袖和民眾實現彼此和解,消弭仇恨,維護世界和平和社會安定。
  二是通過教團自身的示范和行動,直接為利益人群,福利社會,開展國際主義人道主義救災扶貧活動,做出貢獻。僧眾嚴於律己,遵守戒規,是僧尼道德品質的示范;寺院僧團上下和睦,修行與生活井然有序,進退坐臥皆有禮儀,使人感到“天下禮儀盡在此矣”[宋代理學家程颢過定林寺,看到僧眾在齋堂進退有禮的情形,乃歎曰:“三代禮樂盡在是矣。”見《大正藏》卷48所載《欽定百丈清規》後附《敕修百丈清規敘》。],是僧團精神和紀律儀規的示范;在民眾遭遇天災人禍時熱情地給予援助,開辦社會福利事業濟貧扶困,救濟傷殘,資助教育和文化事業,參與自然環保等等,是佛教四眾在行動上的示范。這種示范屬於“身教”,所給予社會各界的良好影響是很大的,與以“說教”方式進行的社會教化是互為補充的。
  佛教要在新世紀繼續存在並得以發展,必須積極進行社會教化。這種教化不僅具有佛教特色,而且必須與時代需求相適應,善於吸收並運用現代人文、自然科學的成果。在這個過程中,不用說必須將培養和造就佛教優秀人才的任務放到日程中的重要位置。
  三、佛教的社會教化:以佛教哲理、道德淨化人心
  佛教自成立以來在面對社會實施的各種教化中,最重視的是從思想上進行教化,也就是淨化人心,引導信眾自我淨心。那麼,佛教以什麼來淨化人心呢?自然是佛教的基本教理,主要是佛教哲理和倫理。這裡僅講述四點。
  (一)引導信眾少欲知足並進而斷除貪癡
  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時期,一切教理是圍繞苦、集、滅、道“四谛”[四谛,意為四種真理。苦指人生各種苦惱,集是苦的原因,滅是斷滅苦惱,即達到涅槃,道是滅苦的方法或途徑,有“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展開的。四谛的哲理根據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和“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雜阿含經》卷十)的因果緣起思想。既然人生苦惱源自於苦因(集),只有苦因滅,苦才能滅。什麼是苦因呢?是貪(貪求、貪取之心)、(憤怒、恚恨之心)、癡(也稱無明,不懂得緣起的道理)。因此,要從人生苦惱中解脫,必須滅除貪癡這三種苦因,其中是重要的是“癡”(無明),被認為是導致產生貪求、恚的根本原因。所以,佛教基本教理之一的“十二因緣”就將“無明”置於首位,認為只有通過體悟佛教的真理,消除“無明”,才可以從根本上擺脫生死輪回,真正達到解脫。這一過程是淨心的過程,要求人們做到少欲知足,最終目的是消除無明、貪、,達到解脫。《四分律》等律書中一再倡導的“少欲知足”;《法句經》中的“息心自省”、“知足知止”和“少欲好學,不惑於利”等,皆是遵照佛教義理淨心所要達到的境界。
  (二)教人止惡行善
  佛教不僅教導信眾要體悟緣起的道理,懂得一切事物有聚有散,生滅無常,努力克制貪欲,同時倡導修德行善,多做利益人群,造福於社會的事。《法句經》所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被認為是過去七佛的“通戒”。在止惡行善過程中淨心,在淨心過程中止惡行善,修身與淨心相輔相成。
  關於止惡行善,佛教有與社會公德相契合的五戒、十善,是對信奉佛教的廣大信徒的基本道德要求。五戒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發生不正當男女關系)、不妄語、不飲酒。所禁戒者是五惡,反過來,不做這五惡就是行善修德的基本要求。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惡口(不說粗話不罵人)、不绮語(不花言巧語)、不貪、不、不癡。是從身、語、意三個方面提出的道德要求,在內容上包括五戒,又包括克制貪、瞋、癡的淨心要求。
  對五戒、十善在維護社會公德和安定社會秩序中的作用,南北朝時宋朝何尚之在回應宋文帝所說佛教可以導致天下太平的話時,曾這樣說過:“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風訓以遍宇內,編戶(按:有戶籍的民眾)千萬,則仁人百萬矣。……能行一善,則去一惡;一惡既去,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萬刑息於國。四百之獄,何足難措(按:措,廢除不用)。雅頌(按:雅樂、贊美的頌詞)之興,理宜倍速。即陛下所謂坐致太平者也。”(《弘明集》卷十一載《何令尚之答宋文皇帝贊揚佛教事》)
  直至今日,佛教倡導的五戒、十善等倫理思想,對於淨化人心,構建和諧社會仍具有極為積極的意義。
  (三)教人慈善,愛護人乃至一切生靈
  佛教五戒中的不殺生,不僅包括不傷害人和殺人,也包括不殺害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不少佛教經典在解釋不殺生時,往往從反面補充仁慈的內容。例如《法句經》中有“不殺為仁,慎言守心”,“守以慈仁,見怒能忍”,“智者樂慈,晝夜念慈,心無克伐,不害眾生”,“履仁行慈,博愛濟眾”。《十善業道經》在解釋不殺生時,提出“常於眾生起大慈心”。隋代天台宗創立者智在《法界次第初門》中說,做到不殺生只是做到“止善”,還應進一步修德行善,應以慈心行“放生之善”。
  大乘佛教提倡的菩薩之道,是以“大慈大悲”為至高道德原則的,並通過《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等經典對觀世音菩薩及其他菩薩以各種化身為解救眾生苦難的事跡作生動說明。菩薩的神聖使命,就是在眾生之中實踐大慈大悲的精神,普救一切眾生。佛教在引導信眾修持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等佛法的同時,還努力從物質生活方面救濟眾生。在菩薩修持的“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中,就有這方面的內容。
  (四)宣傳“天地同根,物我一體”的思想,會通人與自然的關系
  佛教在中國長期流傳中深受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一些出身於儒者的高僧在诠釋佛教經典過程中將中國儒道的哲學思想、倫理觀念吸收到佛教的義理之中。
  中國人習慣於從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關系(所謂“天人之分”、“天人之際”),世界萬物與個人的關系來觀察事物。儒家、道家的不少著作中有這方面的論述,中國的佛教學者也運用佛學的語言經常發揮與此類似的思想。大乘佛教的般若中觀思想、以真如法性為本體和本源的法界緣起思想、以佛性為覺悟基因的心性論等,為此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料。華嚴宗、禅宗說法中常提到的“色心不二”、“理事圓融”、“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此語原出自後秦僧肇《肇論·涅槃無名論》)等,就蘊含相當於傳統文化中天人關系、天人合一的思想。然而他們這樣講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宇宙萬有皆是真如佛性的顯現,人人具有與佛共同的本性,物我是同體的,佛與眾生是不二的,無需離開自性去尋求覺悟解脫之道,只要體悟自性就可達到解脫。
  從這種思想的實質內容來看,既蘊含宇宙萬物統一的思想,又含有人與自然界相互依存和彼此會通的思想。這種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十分可貴,對我們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也有寶貴的啟示意義。
  四、適應時代,在社會教化中對佛教義理作現代诠釋
  當代隨著科技、經濟的高度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取得空前改善,然而同時也出現種種精神危機,如人與人關系疏遠,道德失落,以及由恐怖主義、各種局部戰爭帶來的威脅和傷害,使得世界極端不寧,人心不安,另外因對自然界的過度索取所造成的環境破壞、生態失衡,也招致自然界以種種災害加以懲罰。
  佛教在當代開展社會教化,理應面對上述現實問題,運用為現代人容易接受的語言對佛教義理進行诠釋,引導信眾和廣大民眾從中汲取智慧、道理和教訓,以淨化心靈,提升道德品質,為“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做出貢獻。
  僅以上述四點為例,試加簡單說明:
  (一)以佛教緣起理論和“少欲知足”的思想,教導信徒和民眾在豐富消費品和財富面前克制貪欲,淡泊名利,一心為民眾和社會奉獻。這樣必將有益於個人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減少煩惱,使身心愉快,並且能夠在關愛和利益群生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受到周圍人們的尊敬。由一人影響全家,由一家影響鄰裡……,影響所及,推進和諧社會的共建;推而廣之,有利於營造世界和平的環境。
  (二)以佛教的教人止惡行善的思想進行教化,使信眾乃至一般民眾從身、語,意三方面提高道德修養,以慈愛、廉潔、寬厚、誠實、忍讓、和藹等道德規范要求自己,並且致力積德行善,以關懷人幫助人為樂,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支持佛教團體舉辦慈悲事業和社會福利機構,積極參加國內外的扶危濟困,赈災救難的活動。
  (三)以佛教的“不殺”和慈悲的思想,教導民眾愛護人乃至一切生靈,在人與人之間建立和睦協調的關系,為促進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宗教與宗教、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和諧共處,和解和合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並且積極參加保護動物,保持生態平衡的活動。
  (四)以中國佛教的“天地同根,物我一體”的思想和人與自然會通思想,引導民眾愛護自然,保護自然,改善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良性互動關系,以利於人類文明、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
  可見,當代佛教的社會教化責任是重大的,是可以為改善人類生活,提升人們的道德品質,構建和諧社會,維護環保和生態平衡,促進世界和平做出積極貢獻的。可以預見,佛教正是在適應時代進行的社會教化中,使自身建設不斷得以加強,不斷取得新的發展的。

 

 

上一篇:學誠法師:心對境的關系
下一篇:學誠法師:直心是道場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