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體悟世間無常 珍惜出家暇滿身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體悟世間無常 珍惜出家暇滿身

學誠

     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輕的同學,大家發心出家有種種的因緣,都是非常的難得。《佛說出家功德經》講述一位王子的出家因緣:毗捨離國有一位王子叫鞞羅羨那,貪著五欲享樂,佛對阿難說:“我知此人貪五欲樂者,不久命終,卻後七日,當捨如是眷屬快樂,決定當死。阿難,如此人若當不捨欲樂、不出家者,命終或能墮於地獄。”阿難就去告訴王子,王子說:“我當出家!且聽更六日受樂,第七日中,我辭家眷屬,定必出家。”到第七天,王子害怕死後墮落,去求佛出家,清淨持戒,一日一夜後果然就死了。阿難問佛,鞞羅羨那比丘死後生到哪裡?佛說:“此鞞羅羨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厭世出家……成辟支佛。”又說:“譬四天下,東弗婆提、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單越,滿中阿羅漢若稻麻叢林,若有一人,滿百歲中盡心供養此諸羅漢衣服飲食、病瘦醫藥、房捨臥具,乃至涅槃後若起塔廟,種種珍寶、花香璎珞、幡蓋伎樂、懸諸寶鈴、掃灑香水,以諸偈頌贊歎供養所得功德,若有人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緣,善男子當應出家修持淨戒。諸善男子諸須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應留難出家因緣,應勤方便勸作令成。”
  《大寶集經》也說:“捨利弗,菩薩成就一法,令願不退,嚴淨佛剎。何謂一法?是菩薩應當樂學不動如來為菩薩時,本所修行立弘誓願:我當所在生處初生之時,若不出家,則為欺诳十方諸佛。如是捨利弗,是諸菩薩應隨順學,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生處皆悉決定捨家出家。何以故?而諸菩薩最勝利益,所謂出家。 捨利弗,樂出家者,則能攝取十種功德。何等為十?一者不著諸欲;二者樂阿蘭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離凡夫行;五者不著妻子及以財產;六者離惡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損減;九者恆為諸天之所歎羨;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護。若菩薩常樂出家,獲得如是十種功德。是故捨利弗,菩薩志求菩提、欲度眾生,常當出家。是名菩薩成就一法。”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說:“諸法欲為根本。”譬如說我們內心裡想要一支好的鋼筆,一塊好的手表,一台好的電腦,就會想方設法去買,去借錢或讓別人寄錢過來等等,把電腦、手表買回來後,我們會很認真地收藏保管,生怕它丟掉。而我們在出家學佛的路上,在寺廟裡面,對於佛法是我非常需要的,善知識、同行道友 是我非常需要的這個概念,卻很不容易培養起來。師、法、友在自己心裡面可能還沒有一部筆記本電腦重要,沒有一部手機重要。久而久之,我們內心裡面就沒有佛法的影子,沒有善知識、同行善友的概念,心裡面有的只是無明、只是無知、只是黑暗,如果這樣的話,何必要到寺院裡來受苦,何必要穿這身衣服,又何必名為出家人!
  所以,一開始出家就要把這些問題考慮清楚:我為什麼要來寺院?為什麼要讀佛學院?出家的目的何在?然後要怎樣出家、怎樣學習?有人也許會說我自己學,如果自己學的話,那你在家也可以學,能不能學得下去?這是很難很難的事情。我們學佛法干什麼?學佛法有什麼好處?學佛法對自己的生命有什麼幫助?我們學佛法不是為了要在現世生活當中過好日子,這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三世諸佛都是以苦為師,他真正體驗到人生是痛苦的,真正體驗到世間是無常的,因為無常所以看破。世間上面的一切都是痛苦的,痛苦本身是痛苦,快樂很快過去,也會變成痛苦,《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說:“死皮筋作樂,令眾有歡喜,無常急若輪,智者知非樂。……一切璎珞等,莊嚴身受重,作舞動形軀,皆是虛诳攝。歌詠作戲者,譬如號叫聲,此等皆無常,思之有何樂?……樹若欲倒時,枝葉不相濟;死時亦如是,受用不能救。”我們對這個世間的真相能真正地認識清楚,內心裡面就會覺得世間上的一切都不值得留戀,都是痛苦的,就不會去追逐世間上的五欲六塵。所以,我們常常談到要棄捨對現世種種快樂幸福的追逐。如果我們出家人,還是天天去追逐世間的利益和快樂,就跟學修佛法的目的,跟自己的初發心相違背。《大莊嚴論經》說:“禁制於惡馬,禁制名善乘,不制名放逸。居家名牢系,出家為解縛。汝既得解脫,返還求枷鎖,牢縛系閉處。……出家之標相,心與相相應,為不相應耶?”我們只有認識到世間是無常、痛苦的,才會真心信敬三寶,真切想到要去持戒修善。《法苑珠林》講述一個故事:“昔佛涅槃一百年後有阿育王,信敬三寶,常作般遮於瑟大會。王至會日香湯洗浴、著新淨衣,上高樓上四方頂禮,遙請眾僧,聖眾飛來凡二十萬,王之信心深遠難量,見諸沙門若長、若幼、若凡、若聖,皆迎問訊、恭敬禮拜。時有一臣,名曰夜奢,邪見熾盛,無信敬心,見王禮拜而作是言:王甚無智,自屈貴德,禮拜童幼。王聞是已,便敕諸臣,各遣推覓自死百獸,人仰一頭,唯使夜奢獨求人首,得已各敕詣市賣之。余頭悉售,夜奢人頭,見者惡賤,都無買者,數日欲臭,眾人見已,鹹共罵辱,而語之言:汝今非是旃陀羅人、夜叉羅剎,雲何乃捉死人頭賣?夜奢爾時被罵辱已,來詣王所而白王言:臣賣人頭反被罵辱,尚無欲見,況有買者。王復語言:若無買者,但當虛與。夜奢奉教,重赍入市,唱告眾人:無錢買者,今當虛與。市人聞已,重加罵辱,無肯取者。夜奢慚愧,還至王所,合掌白王:此頭難售,虛與不取,反被罵辱,況有買者!王問夜奢:何物最貴?夜奢答王:人最為貴。王言:若貴,何故不售?夜奢答王:人生雖貴,死則卑賤。王問夜奢:吾頭若死,同此賤不?夜奢惶懼,怖不敢對。王即語言:施汝無畏,汝當實答。夜奢惶怖,俯仰答王;王頭若死,亦同此賤。王語夜奢:吾頭若死,同此賤者,汝何怪我禮敬眾僧?卿若是吾真善知識,宜應勸我以危脆頭易堅固頭,如何今日止吾禮拜?夜奢爾時聞王此語,方自悔責,改邪從正,歸敬三寶。”
  《六度集經》也說:“壽命甚促,無生不死,寶非己有,數致災患,不如布施以濟貧乏。世榮雖樂,無久存者,不如棄家,捐穢濁、執清潔,被袈裟、作沙門。……人命至短,恍惚無常,當棄此身,就於後世。無生不死,焉得久長?是故當絕悭貪之心,布施貧乏,撿情攝欲,無犯諸惡。”
  人的生命很有限,很無常,甚至年紀輕輕就死去也是常有的事,誰也不知道死亡哪一天會到來,所以要“念死無常”。這個無常觀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掛在心裡,要時時想著可能我今天會死、晚上會死、過一個小時以後會死,這才叫作“念死無常”,不是說把這個“無常”讀一遍,而是你內心裡真正有死亡無常的感受和恐懼。《六度集經》說:“人命譬若織機經縷,稍就減盡,天(人)命日夜耗損若茲,憂多苦重,焉得久長?人命譬若牽牛市屠,牛一遷步,一近死地,人得一日猶牛一步,命之流去又促於此。人命譬若水從山下,晝夜進疾,無須臾止,人命過去有疾於此,晝夜趣死,進疾無住。”《佛說處處經》說:“佛語比丘:當念身無常。 有一比丘即報佛言:我念非常,人在世間極可五十歲。佛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三十歲。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十歲。佛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一歲。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一月。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一日。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一時。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呼吸間。佛言:是也。佛言: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
  因為無常隨時會來臨,我們有沒有做好面對無常來臨的准備?接下來怎麼去准備?就是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我們要體會暇滿人身的難得,如《龍樹菩薩勸誡王頌》說:“如是無常亦非久,無歸無救無家室,生死勝人須厭背,並若芭蕉體無實。海龜投木孔,一會甚難遭,棄畜成人體,惡行果還招。金寶盤除糞,斯為是大癡,若生人作罪,全成極憃兒。生中依善友,及發於正願,先身為福業,四大輪全獲。佛言近善友,全梵行是親,善士依佛故,眾多證圓寂。邪見生鬼畜,泥黎法不聞,邊地蔑戾車,生便癡啞性,或生長壽天,除八無暇過,閒暇既已得,爾可務當生。”
  我們有什麼樣的暇滿人身呢?《瑜伽師地論》說:“雲何自圓滿?謂善得人身、生於聖處、諸根無缺、勝處淨信、離諸業障。……雲何他圓滿?謂諸佛出世、說正法教、法教久住、法住隨轉、他所哀愍。”其中“勝處淨信”是指對佛法有淨信心,如《瑜伽師地論》說:“雲何名為勝處淨信?謂如有一於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得淨信心,如是名為勝處淨信。言勝處者,謂諸如來正覺所說法毗奈耶,能生一切世出世間白淨法故。此中所起前行增上諸清淨信,名勝處淨信,能除一切所有煩惱垢穢濁故。”很多人還沒有淨信,但既然出了家,對佛法至少有一定的信心,而且通過努力,在寺院中容易培養起淨信。除此以外,對“自圓滿”的其它四項,我們一般都是具足的。對“他圓滿”的前四項,我們不具足,但我們在僧團中,有善知識和善友,大家都經常學修佛法,這四項可以算作隨順具足;而第五項“他所哀愍”,《瑜伽師地論》說:“雲何名為他所哀愍?他謂施主。彼於行者起哀愍心,惠施隨順淨命資具,所謂如法衣服飲食、諸坐臥具、病緣醫藥。”這個我們是具足的。大家想想看,我們具備這樣的暇滿人身有什麼難得?就拿平常的情況來看,你能夠認識字就很了不起了,世間還有很多人字都不認識;能夠聽懂法師講的佛法 就非常了不起;你現在在寺裡面能夠有地方住、有飯吃、有衣服穿、有時間學習,這些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每天過堂的時候能夠吃到飯菜,早晚我們在大殿裡作功課,有人清掃衛生、點香、點燈,把供水、供花、供品都擺得好好的,我們在裡面拜佛念經,還有人為你巡邏等等,這需要很多人去護持才能夠達成。我們生活在世間,生活在寺廟裡,背後有許許多多的人為我們服務,我們每天要吃掉很多的菜,吃掉很多的米,如果沒有人供養錢財,或者市場上面沒有這些東西都不行,市場上能長期提供充足的食品,這要有人去工作,同時社會也要有一個安定的環境,如果社會不安定,經常鬧饑荒、鬧瘟疫,甚至發生戰爭,發生動亂,你還能不能住在廟裡面安心學習佛法?不要說那麼遠,若社會治安不好,寺廟經常被偷被盜,經常有恐嚇電話打到廟裡來,你就不敢住了。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在這裡安住,其實有很多人為我們付出,很多人對我們有幫助,對我們有恩。如果我們天天住在寺裡面無所事事,好像佛法學了沒有什麼味道,這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任,太不知道“暇滿人身”的意義了。

  平時常常有很多居士從很遠的地方坐車來到寺院研討佛法,討論完以後再坐車回去,他們本身也有工作,但他們對佛法都很渴求。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渴求?因為他們知道做人確實是很痛苦、很不容易,在家要交房租,要交水電費、取暖費、煤氣費,小孩子讀書、社會上應酬等等都需要錢,那就要去工作,工作也不好找,有 時報酬又低,只有拼命去工作!拼命工作不等於能夠有好日子過,更不要說若是得了病,還要到醫院去花錢診治。所以他就能夠真正體驗到什麼是人生的味道,什麼叫做無常,什麼叫做痛苦,什麼叫做佛法。我們在寺院裡住,一切都是現成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好像是理所當然的,很多人不知道所有這些都是佛菩薩的功德 加持,是希望我們安穩地學修佛法。《大智度論》說:“問曰:若世無菩薩,世間亦有五戒十善八齋、剎利等大姓?答曰:菩薩受身種種,或時受業因緣身,或受變化身,於世間教化,說諸善法及世界法、王法、世俗法、出家法、在家法、種類法、居家法,憐愍眾生,護持世界,雖無菩薩法,常行世法。以是因緣故皆從菩薩有。……世間諸富貴皆從二乘道有,二乘道從佛有,佛因菩薩有。若無菩薩說善法者,世間無有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但有苦受,常有地獄啼哭之聲。”又說:“釋迦文佛本誓:我出惡世,欲以道法度脫眾生,不為富貴世樂故出。”《華嚴經》說:“善男子,我普觀察閻浮提內貧窮眾生,為饒益故修種種行,隨其所願悉令滿足。先以世間珍寶飲食充足其意,復施法財令其歡喜、令修福行、令生智道、令增善根力、令發菩提心、令淨菩提願。”我們若對佛菩薩沒有真實的信心,不知道珍惜佛菩薩給我們的暇滿條件,自己的生命就會非常蒼白,就不會有什麼動力,因為不知道做什麼,方向目標都是非常不明確的。
  所以,我們出家了就要做好出家人應該做的事情,要向那些佛法學得比較好、修行比較用功、出家時間比較長的法師學習、看齊。《佛說阿含正行經》說:“佛言:諸比丘轉相承事,如弟事兄,中有癡者當問慧者,展轉相教;問慧者,如冥中有燈火,無得陰構作惡,無得诤訟。”眼睛要往上看,不要往下看,也不要總是看 別人的過失。要看別人的長處,看別人的優點,看別人的功德,自己內心裡邊慢慢就會積聚功德。反過來,你看別人的過失,就把別人所有的垃圾全都裝到自己心裡去了,自己就成了垃圾筒,這個是很要不得的。《占察善惡業報經》說:“心生故種種法生。”你是怎麼認知問題的,這個問題就會變成你的問題。對一個問題的認 知本身就有很多的角度,所以我們需要根據佛法去認知,根據業果去認知,你自然而然就會很好理解,不會怨天尤人,也不會埋怨自己。《發覺淨心經》說:“不求他過,於菩薩乘富伽羅所,有犯罪處而不發覺,於善友家及施主家,不生吝惜,捨離惡言。彌勒,是為行菩薩乘富伽羅等具足四法,於後未來五百歲時,不損不害,當得免脫。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莫於他邊見過失,勿說他人是與非,不著他家淨活命,諸所惡言當棄捨。”
  大家年紀輕輕就出了家,都是未來法門的龍象、佛教的棟梁!《阿育王傳》說:“諸經皆雲:沙彌雖小亦不可輕,王子雖小亦不可輕,龍子雖小亦不可輕。沙彌雖小能度人,王子雖小能殺人,龍子雖小能興雲致雨電雷霹雳,故其雖小而不可輕也。”如果受戒成為比丘,更是七眾之首,人天皈依。我們要有責任心,要有信心,要發大心,以後才能夠成為修學並進的法師。一開始如果沒有這個心願,沒有這樣的信心,希望自己要成為一個高僧大德,要成為法門龍象,以後怎麼能成呢? 因為你毫無准備,沒有內在的自我要求,當然就每天得過且過、悠悠晃晃過日子,一個月、一個月就這樣過去了。為什麼我們同時出家的人,過了二年、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有些人就不見蹤影了,有些人得過且過,而有些人卻精進用功,大有成就,這些都是有原因的。我們成就不成就,要根據佛法的標准去判斷:即內心當中對佛法的體悟,內心裡的一種成長、一種承擔。我們要有承擔心,只有護持常住事業,才能夠在這個境界當中,在這個過程當中,心靈得到成長。如果沒有承擔心就不可能成長,只有真正的承擔,才會有真正的成長。大家共住在常住,常住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要肯發心去做。當然諸位已經做了不少,但盡量能夠越做越多、越做越好,這才說明我們是一個越來越有用的人。常住需要我們去做事情,在家善男信女需要我們去做事情,社會需要我們去做事情,這說明我們有用,能夠給別人帶來利益、帶來快樂,因為你是一個對他人有用的人,所以人家才會來找你。反過來,你沒有那種心,人家自然不會去找你。你幫助不了別人,人家也不會去找你。你功夫不到,雖然想去幫助別人,不但幫不了人,可能還會害了別人,而且還會害了自己。這些都是佛法的內涵,我相信大家以後會體會到。
  所以,我們出家學佛學戒律,就要立志成為聖賢,成為高僧大德,要根據佛陀的教法如理如法去行持,這樣的話,自己的生命才會越來越如意,越來越有價值。你不要去看別人怎樣、整個佛教如何,每個人造的業,以後每個人自己會去承受。我們現在造什麼業,以後就感什麼果,我們現在不造業,以後就沒有果。所以,我 們要不斷去造作善業,造作無漏的善業,我們才會得到無漏解脫的圓滿果報!

 


  我們學習佛法需要很長的時間,按部就班,不能快。太快的話,容易會有反面的作用,欲速則不達。我們常常把佛法比喻成陽光、雨露、空氣,或者要喝的水、要吃的菜,因為這些東西能夠滋養我們的色身;而佛法則能滋養我們的法身,是我們精神方面最重要的食糧。這些東西我們每天都需要,不是哪一天需要哪一天不需 要,如果哪一天沒有了,就會有問題。《佛說阿含正行經》說:“常念師事佛,如人念父母。如獄中有死罪囚,有賢者往請囚,囚黠慧常念賢者恩。比丘以得道,常念佛如是,念經如人念飯食……佛告諸比丘:道不可不作,經不可不讀。”
  就像飲食讓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力量,佛法讓我們的心態能夠平靜,能夠安穩,能夠有很多體會,內心裡面有力量。內心有力量的話,就能夠去承擔很多很多的東西,如大地一樣,就有力量承載一切;如大海一樣,能夠包容一切。內心有力量,就能夠面對一切境界,在這些境界中不迷惑。因為不迷惑,我們就能夠對外在的事情認識得很清楚,這就是常常談到的善觀緣起,也就是對緣起法的通達。究竟通達緣起法,就是證悟空性。緣起法的通達,不僅僅是說我們能看到眼前這些事物的緣起,而是說知道這個因以後會導致什麼果,這是很重要的。我們想要來生比這一生好,希望脫離生死輪回,都需要有相應的因種。我們更長遠的目標,也就是佛果,就更需要種成佛的因。比如我們需要蘋果、梨、香蕉、茶葉,需要種相應的種子,才能得到這些果實。而且,這些因要種得越早越好,種得越多越好。種正因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分辨不清楚什麼是正因、什麼是邪因呢?那是因為我們對佛法的了解和認識還不夠,在內心當中不能夠很清晰地認識到:這種行為能夠集聚資糧,那種行為會有不好的果報。即使我們造了一些善業,如果沒有回向到無上正等菩提,那麼有可能它就變成了人天小果。人天小果也可能升天,也可能後世有福報,然而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和歸趣。
  但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沒有熏習這些概念,理解起來會有些困難。現在就要多多了解、熏習這些概念。佛種從緣起,接受了這些概念,不斷發心,不斷去種成佛的種子,這樣,我們面對種種境界,都是集聚成佛的資糧。如果沒有各種各樣境界的話,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都不能得到累積。
  當然,我們第一步學習的時候,肯定是學文字,從文字到理論,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到我們的成就、成果,也就是教理行果的次第。
  教理行果的第一步,就是要信教。“教”就是說,我對一部經,對一部論,覺得可信,學了之後,對自己有利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這樣才會去學。然後才能理解這裡面到底在講什麼、講些什麼道理。然後我們才會去行,行的時候,一點一滴去對照身心的實踐,最後就是成就佛果。
  教理行果說的是信解行證的次第,後面的這些成就、這些結果、這些心得,又要用前面的教理來印證,印證我們的心得、成就有沒有偏離佛法。教理行果是一個系統完整的次第。
  通常情況下,我們要麼處在第一個層次,要麼處在第二個層次,就是一般大家都會在“教”與“理”的層次上。文字就是“教”,理解文字就是“理”,這些還比較簡單,真正到“行、證”才比較難。而教理行果,最關鍵的都是在“行”這個部分。如果我們的“行”做不起來的話,我們前面的“信”跟“解”很難落實,“ 信、解”跟“行”配套,那是很不簡單的。
  拿“信”跟“解”來說,我們一天、幾天就可以讀很多經文,乃至看好幾遍。但是在“行”方面,我們可能用幾年、幾十年都不容易有很明顯的成效。要轉變一個人的習氣,乃至徹底對治,那是非常難的。反過來說,我們只要在一個煩惱上對治有功夫、有經驗、有心得,那麼在其它煩惱的對治上,也會有經驗、心得。同時 就是說,去幫助別人、去利益別人,也會有經驗。
  我們的內心有兩種狀態:明與無明,一個光明、一個黑暗。它既有光明面,也有黑暗面;它既有智慧,也有煩惱。學佛就是要讓智慧不斷得到啟發,只要智慧起來,無明黑暗自然而然就消失了,它們兩個剛好是相對的。
  在教理方面說,哪個宗派、哪部經、哪部論、哪個法門是什麼意思,這方面講起來是很復雜的,但是你真正去實踐,所有的法門都能夠統一,所有的法門最終都趨向於佛果,都是讓人成佛,都是讓人斷煩惱、證菩提,都是一樣的;內容都是戒定慧,都是三寶,都是對治三毒,都是聞思修,講來講去都能夠會通。《華嚴經》說:“如來自觀察,甚深微妙義,隨彼眾生根,普雨甘露法。為開諸法門,無量難思議,悉歸入寂滅,平等真實觀。……十方諸世界,一切群生類,善逝智慧海,皆悉能潤澤。各各勤方便,修習諸法門,一切修行者,疾得智慧光。”
  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聽聞、思維教理,然後照著去修行、體會,讓問題越來越少。剛開始可能沒有問題,學一段時間以後,可能問題越來越多;然後呢,慢慢把這些問題去掉;再後,慢慢就會好起來,這個過程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不需要說,在幾年內就要了脫生死、要成佛,那是不可能的,關鍵是我們踏踏實實一天 一天地學,一天一天地進步。如《修行道地經》說:“菩薩學道……譬如有人少小仕進,始為困貧,轉得大富,求為丞尉,遂成令長,進二千石,稍到州牧,四征公卿大臣,轉至帝王、轉輪聖王、天帝梵尊。為菩薩道次第學者亦譬如是,稍稍發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縛制六情,除去三毒陰衰之蓋,向空、無想、無願之法,至不退轉、近成具事一生補處,猶如磨鏡,洗治平鐵,稍稍令細,遂復發明。”
  我們現在來到寺院出家,信仰佛教,學習佛法,成為人天師表,是可喜可賀的事,但還有很多世俗的觀念和習慣需要慢慢改過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家的時候,我們的生活都是在很多“習慣”中度過的。有很多生活的習慣是因為承襲傳統形成的,也就是過去人怎麼生活,現在人就怎麼生活。因為我們的父母、老師、朋 友、社會等等,都是這樣習慣性地延續下來,我們也跟著這樣做;甚至我們的思考方法、思維模式、語言表達的方式也是這樣的。這種習慣性的力量很大,在不知不覺當中,我們都是在這樣一種習慣中度過的。我們上學,希望考得好成績;畢業以後,希望找到好的工作,賺很多的錢,在社會上有比較高的地位,讓自己的生活比較富足等等,諸如此類的概念,不斷地灌輸給我們,久而久之人們也就接受了這樣的一些觀念。而我們自己的心力、思考的能力卻越來越差,思維也就越來越被外在的境界所左右了。
  我們每天都在思考思維,其目的是要得到什麼?世俗社會引導我們的是剛才談的那些內容。佛教的思考思維是要我們得到什麼呢?它是要讓我們積聚資糧,讓我們解脫,讓我們成佛。我們解脫什麼呢?解脫無明,解脫煩惱,解脫內在的問題,解脫內心的障礙,然後廣泛培植福德智慧的資糧,不斷種植成佛的因,慢慢就會成佛。這是佛法引導我們思考和思維的結果,跟世間中人思考思維的是兩個不同的結果。所以說,佛法和世間法告訴我們用心的方法和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認識了佛法,出了家,成為了僧團一員以後,下一步要怎麼走,應該都很清晰。關鍵的問題,是我們自己准備怎麼做、怎麼思考,因為只有經過你的認真思考抉擇以後,才會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才能改變習慣。我們的思想如果沒有經過認真地思考,沒有做過明確地判斷,所有的行為都是沒有意義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行為有意義,是因為我們的思考有意義。因為我們是通過自己的心思維到這樣做有功德、那樣做有過失,而去選擇做與不做,有過失的要防范,有功德的要去多做。
  當然,我們有沒有這種能力去思考、抉擇,也是需要考慮的。社會上不學佛的人,內心中沒有那種力量,不能判斷孰是孰非。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培養和不斷增長這種思維判斷事物正確與否的能力。這樣的話,我們就會越來越清楚,如何來認識自己生命的問題,如何來充分發揮生命的潛能,來創造更加幸福、快樂、美滿 的人生。
  我們怎麼來思考,怎麼來思維,才能得到這些佛法的結果?思考、思維、觀察等等,這些都是智慧的特點,智慧是以心來進行系統地、深入地思考與思維。我們內心要做到非常系統、深入、清淨、正確地思維佛法,需要專注的力量、禅定的力量。要獲得專注、禅定、一心不亂的功夫,必須要靠戒律,如《大智度論》說:“ 戒為撿粗,禅為攝細。復次,戒攝身口,禅止亂心。如人上屋,非梯不升,不得戒梯,禅亦不立。復次,破戒之人,結使風強,散亂其心,其心散亂則禅不可得。持戒之人,煩惱風軟,心不大散,禅定易得。如是等種種因緣,是為持戒生禅波羅蜜。”戒的前提,就必須要有信心,如《解脫道論》說:“雲何破波羅提木叉法?謂 無慚無愧,於如來離信。”《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說:“信能為諸善根本,無有善品離信而成。”我們在學佛法的過程中,只有培養對三寶的信心,學會不斷地放棄社會上種種不合理的觀念、片面的思想、錯誤的認識,善於接受佛法清淨的、正確的觀念,這樣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身心,提高自己的素質,才能正確地思考、抉擇,然後影響和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然的話,我們一定會在世俗社會的生活、工作、思維的習慣體系當中循環,無法出離,煩惱障與所知障也就會越來越重。
  所以,修學佛法首先是要培養我們的信仰,培養對佛法僧三寶的信心。何為三寶?佛是圓滿證悟宇宙真谛,並要救拔一切眾生的人;法就是佛陀所講的道理;僧是根據佛陀所講的法而成立的僧團。當然,在現代社會中,可能有些出家人行為不如法,但是“佛法僧”的本意是清淨的。
  那麼如何來培養自己的信仰?最關鍵的是兩個方面。
  首先要把自己原來對人生、對世界、對佛法、對佛教的認知全部放掉。什麼原因呢?世間所有的書籍、知識、經驗,告訴我們的都是有限的存在,具有染污性,可能還會成為生死輪回之因,甚至有些還是世間動亂紛爭之因。所以說我們在世間上所接觸到的、自己所擁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完全都是錯誤的。而佛法僧三寶的概念,本身是清淨的、無染的、盡虛空遍法界的,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淨法。反過來說,我們如果沒有把世間上這些雜亂的東西捨棄掉,正法的內涵就接受不進來。因為我們一直被這些有形相、有局限的東西障礙住,就很難去理解、去接觸清淨無為的佛法。如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 說:“流俗知見不可入道,我慢習氣不可求道,未會先會不可語道……自信己意不可問道……依文解義不可會道……隔小於大不可見道,執穢為淨不可知道。”
  我們常常講的“善”和“惡”,都是從世間法立場上來談的,而真正從無相無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質是超越善和惡的,是沒有善惡形相、沒有善惡概念的。也就是說,善和惡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谛范圍內、在世間法裡面有。
  那麼,什麼叫善、惡呢?一般人認為善和惡是對立的,可以從行為的動機來判斷,可以從行為的過程來判斷,可以從行為的結果來判斷,可以從行為所引發的其它行為的結果來判斷。但是佛法談到善的行為和起因,跟世間法是有所區別的。佛法裡面所談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惡,也就是說不能造惡業,不能去做這些有過失、有損於人、有害於世間的行為。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去造作這些惡業,善心、善緣、善行才能夠慢慢培養起來、積聚起來。通常人忽略了這一部分,他會說,我去做 一點好事,拜拜佛、念幾卷經,或者向廟裡捐幾個錢就行了,但實際上卻還默默無聞地在造惡業。惡業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麼有辦法入心呢?所以,佛教裡面特別注重忏悔法門,忏悔就是忏除前愆、不造新惡,不斷悔過,發心不二過。只有把造惡業的心停掉了,才有辦法行善。也就是說,要行善,就必須止惡。要止惡的話,必須首先要培養起對三寶、對佛法的真實信心,否則遏制不了無邊的惡業。在世間上,佛法認為是惡的,而不少人恰恰認為是善的。比如損人利己、弱肉強食、以強凌弱等等的很多行為,根據佛法來講都是不好的,在世間上面卻都被允許存在,被認為是合理的,佛法的觀點並不如此,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認識是很局限的。如《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講:“王白佛言:如佛所說十方賢聖明達眾生因緣果報者,我父先王奉事外道,隨持禁戒,絕於酒肉、五辛蔥蒜,供養梵天、日月水火,常行布施,求梵天福。年年常用千頭乳牛施婆羅門,計四十年四萬頭牛,諸婆羅門食其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味。如斯功德,生何天也? 願佛垂哀,分別教示,令諸行者普得聞知。佛告王曰:前王果報,今在地獄。所以者何?不值善時,不遇善友,無善方便,雖修功德,不得免罪。布施之功不亡失也,罪後畢時,方當受福。大王當知,夫人修福不與罪合,不共合故。要須方便,令得滅罪。何謂方便?謂善知識。何謂善友?謂正見人,是為善友,常以正教,調伏其心。……王白佛言:……如世尊說,禍福不同。我先帝大王,有何惡業,受苦報耶?佛告王曰:先帝大王有六種罪。何謂六種?一者傲慢妒弊,事無粗細便起鞭罰,不忍辱故;二者貪愛寶貨,斷事不平,致令天下懷怨恨故;三者游獵嬉戲,苦困人民,傷害眾生所愛命故;四者禁閉宮女,不得從意,受大苦故;五者耽著女色,得新厭舊,撫接不平,致怨恨故;六者畏婆羅門,偷食酒肉、五辛蔥蒜,恐被呵責,行詐偽故。是為六事罪業因緣,生地獄中。”
  第二,從我們的生命歷程來看,整個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過三萬六千五百天,何況還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說頂多活三萬天左右,可以看出我們整個生命的歷程非常有限。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這樣一個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義上,不然佛法就學不進去。也就是說眼前的境界、現前的利益和快樂,這些都是無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質,更不要說我們還常常停留在物質層面上的利益和快樂,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覺得只要把這兩個問題想通了,對佛法的信仰才能夠真正培養起來。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學佛都是不易得力的。
  我們信仰的理念建立以後,第二步才能談到學習佛法的義理。前面這些沒有建立的話,學義理是非常空洞的,學來學去不會有一個很強的真實感。
  義理要怎麼學呢?首先,學習佛法義理要著意跟自己的行為配套,就是“解”和“行”要相應。這是什麼原因呢?在社會上,一個企業、一個公司,要發展業務,肯定要研究理論。但理論是為公司企業發展服務的,如果太超前、太空、太大,反而對公司的發展沒有多大用處。治理國家、治理企業,要找出適合自己發展的途徑與方法。佛教的團體也是一樣,我們所學習的教理要適合於出家眾、在家居士用功修學,用佛法不二的義理來指導我們實踐、行持。
  其次,要依靠團體,在團體中學習、體會和實踐義理。我們常常覺得理論太高深,太玄妙,容易造成佛法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這是很劃不來的。所以大家在實踐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團體的力量,才能夠感受到佛法的和合,感受到幸福與快樂,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對別人的意義和作用。反過來說,自己也能夠分享到別人的心 得、經驗,知道如何叫做自利利他、自他不二。只有通過這種利他的過程,才能夠感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這樣,自己用功修行的路子也就一路暢通了。《大乘理趣 六波羅蜜多經》說:“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諸惡知識,世間不善及惡名聞由惡友生。諸善法利、名聞福德,皆因善友之所生起,以依善友、受持淨戒莊嚴法身。” 《瑜伽師地論》說:“毗缽捨那支最初必用善友為依,奢摩他支屍羅圓滿之所攝受。又依善友之所攝受,於所知境真實性中有覺了欲,依屍羅圓滿之所攝受,於增上屍羅毀犯淨戒現行非法壞軌范中,若諸有智同梵行者,由見聞疑或舉其罪,或令憶念,或令隨學,於爾所時堪忍譏論;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愛樂聽聞,依樂聞故便發請問,依請問故,聞昔未聞甚深法義;數數聽聞無間斷故,於彼法義轉得明淨,又能除遣先所生疑;如是覺慧轉明淨故,於諸世間所有盛事,能見過患,深心厭 離;如是厭心善作意故,於彼一切世間盛事不生願樂;彼由如是於諸世間增上生道無願心故,為欲斷除諸惡趣法,心生正願,又為修集能對治彼所有善法,修集一切煩惱對治所有善法;為欲證得彼對治果,亦為自心得清淨故,心生正願。如是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法,如先所說漸次能令解脫圓滿。”
    總之,我們已經出家,要多體會世間無常苦,珍惜出家暇滿身,但又不能著急亂來。要發起正精進,依循信解行證的次第穩步學修,逐步放棄世間概念,觀察體會三寶功德,培養對三寶的信心,依靠團體,努力學習、實踐佛法,內心必定越來越光明、越來越喜樂,也越來越能住持佛法,自利利他,不負為人出家一場。

來源:《法音》2007年第5期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十一章 法*二十五 善用在於人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十二章 除障顯理 了相非相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