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所緣境與所知障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所緣境與所知障

一、自性兼具染淨業·正見去執納功德

1.心法相應自性智·攀援世法煩惱業

我們講說佛法、聽聞佛法,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佛法不容易聽得到,不容易聽得到,而我們今天能夠聽得到,就說明稀有難得。聽了之後為什麼會快樂呢?就說明我們內心同佛法相應。我們此時此刻所講的佛法,所聽的佛法,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以及所有的祖師大德們所覺悟到的佛法,體性是一樣的,這樣子能夠讓我們內心煩惱得到調伏,內心寂靜、內心清明。可惜的是,我們在更多的情況下,聽聞佛法未必能夠快樂,快樂不起來。快樂不起來,就說明,我們內心同佛法有距離,不相應,時間長了,不僅說歡喜心、希求心、快樂的心情沒有,帶來的是一種痛苦、無奈、彷徨的心情,這些都是毛病。

我們的心一方面能夠同佛法相應,內心具足種種的自性功德。也就是我們內心當中有去領納佛法的這種功能,我們能夠體味佛法的這一種心理的作用。就是起心動念,有辦法接觸到佛菩薩境界的這樣的一種心智、智慧。那如果我們內心不具有這樣子的智慧的話,那肯定佛法就聽不懂,聽了佛法理解上面有差距;也就是我們能夠聽得懂,就說明我們內心的智慧足夠,但是我們內心也有去攀緣外境的功能,那麼這種功能也是本性具足的,緣世間法這種的心態和力量更加的堅強。其原因就是無始劫以來一貫等流下來。其次,世間的都是雜染共業,內心有這樣子的染污的煩惱、業的等流,同時就能夠同外在的業去相應。當我們看到外在的一個動作、一個行為、一個小小的境界,就非常容易引發我們內心同它去相應,這就是我們內心的無明狀態。看到、聽到、覺察到外在的境界,也可能引發我們內心對它的遠離,這樣子也是一種無明狀態;也有可能引發我們內心對它的貪著,也是一種無明狀態,甚至引發我們對它的怨恨,對它的不理解,對它產生驕慢,對它產生種種的非議,諸如此類。就是我們內心同外在的、所緣的境界去相應了,就是我們同不好的境界去相應了。所以,我們內心既能夠同佛法的境界相應,也會去同不好的世間法相應。

2.無明執取障自心·依法行持納功德

但是為什麼我們容易同世間法相應,不容易同佛法相應?我們學佛法的時候,也不會那麼容易同佛法的行相相應。更有可能時間長了,學了佛法的時候,內心依然還是同世間法的行相去相應。這裡面就關系到自己的內心錯誤的執取,因為這樣子的原因擾亂了我們的整個的心智,把我們自己內心的自性光明障礙住,把自己內心當中所具有的智慧障礙住了,無法去體會佛的功德,去體會諸法的法性。假如自己能夠用佛法的智慧,用空性的道理,加上自己心裡所具有的功德,同時產生作用一起用來面對境界,用來作為自己行持的力量,這樣子自己就比較容易有辦法、有力量來體會三寶的功德。體會三寶的功德、感受三寶的功德,自己心就與三寶相應,自己的心就能夠領納這些功德。所以我們常常講三寶功德,不是說三寶功德已經很多很多了,我們也常常去講;同時,經論上面也會學了很多很多,不需要去說。我們去說、去聽的時候,其目的要讓我們的心同三寶相應,要讓三寶的功德變成自己的功德,並不是說,三寶有沒有功德,要靠我們去講,它不是這樣子的意思。三寶的功德是圓滿的、清淨的,主要的是我們能夠體會到幾分,我們就有幾分的功德,我們就會有幾分的相應。我們體會不到、感受不到這種功德,就說明我們內心三寶的力量和作用是非常微弱的、甚至沒有。

3.莫著邪見趣法要·實修體證長道心

時間一長、不知不覺,自己所認識到的佛法是自己所認識到的那些,究竟那些佛法是不是佛法就很成問題。那麼如果我們自己覺得,這些佛法是自己認識到的、不同於過去的,這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行相。就是怎麼有可能我們自己認識到的佛法,跟佛菩薩的境界不一樣,跟祖師大德們不一樣?這叫作什麼佛法呢?怎麼有可能會有這種狀況呢?只是說我們能夠更加容易去體悟佛法,或者說我們所體悟的佛法會不會更加善巧地表達出來、敘述出來,僅此而已。善巧地表達出來,是不是符合佛法的原意呢?我們表達出來的時候,又如何來看到它的深跟淺的次第。所以學習佛法、聽聞佛法,不僅僅在於說,我們講出來的語言、文字符合不符合經論的原話。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曉得這句話是什麼境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們講給別人聽,或者我們聽別人講,我們看經,我們讀論,(那麼)內心裡頭依然沒有任何的改變、觸動,內心裡頭依然是一個謎團,內心裡頭僅僅是一個文字的符號。我們講苦集滅道。道谛,滅谛,我們沒有去用功,沒有去體會,什麼時候能夠懂得道谛、滅谛是什麼味道呢?不知道了,體會不出來。如果我們能夠體會得出來,道心、信心就比較容易增長,就是因為體會不出來,就是因為相應的度不夠,修行、用功、學法不會上路,反反復復,停滯不前;如果我們上了路,我們能夠用功,絕對是一件非常歡喜快樂的事。

二、心法相應師友證•光光相攝谛觀心

1.心行染淨難自知•依止師友得印證

那問題是,我們的心現在究竟是同佛法相應呢,還是同世間法相應?常常聽到說,“心雜染故,有情雜染;心清淨故,有情清淨”。我們心雜染的時候,會不會曉得現在我們的心是雜染的?我們的心清淨的時候,我們能不能知道說,現在我的心是清淨的?就是自己有沒有這種可能和能力來判斷,一天當中有多長的時間自己的心是雜染的,多少的時間自己的心是清淨的?我們沒有這樣子去下過功夫。我們更多的情況下只是說,從早到晚我們用了多少的時間,在做什麼事情,在說什麼話,有沒有在學習?有沒有在討論佛法?你在看經,你在拜佛,你在討論佛法,這僅僅也是一件事而已了。你看經的時候,未必就同佛法相應;禮拜的時候,未必就同佛法相應;研討的時候,未必就同佛法相應。看經、禮拜、研討,僅僅是我們在造作同佛法相應的業。那我們在造作的過程當中,是不是相應?這才是關鍵的問題。自己無法下結論說,我們是相應不相應,我們相應的程度,我們相應的深淺次第。這樣子也就是需要同行善友的幫助,需要善知識的引導和印證。如果缺乏的話,自己是不知道的。為什麼說善知識、同行善友能夠對我們印證?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的同行善友也是在學佛法,所以如果是同佛法的確相應,那我們周遭的人也能夠感受到你內心佛法的力量。大家就會說你好,說你有功夫、有境界;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周遭的人,感受不到你內心佛法的境界和力量。感受到的只是一種你的這種境界,你的這種力量和心態是同別人不一樣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這樣子的話,也有可能我們所做的這些佛法的事情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佛法,就會變成事情,不能說從事情的本身來體現佛法的境界。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師友常常同我們相處,所以我們知道對方的情況,對方的功夫,自己的造作就容易同別人相應:自己的造作,別人容易感受得到;我們也能夠比較容易去感受到別人的身語造作所表現出來的內心的那種境界。如果是對很疏遠的人、陌生的人,沒有熏習過佛法的人,當然就不容易理解。很陌生的人,疏遠的人,你做什麼事情,他不予理睬,他不會去感受。

2.自性光明如實觀·莫攀莫比當自省

不學佛法的人,因為內心裡面智慧之門完全沒有打開,徹底都是黑暗的。我們自己有了一些佛法的常識,佛法的名相,你講給對方聽,講給不學佛法的人聽,也會產生作用,也會有意義,也能夠引起別人的興趣,只要有緣。這為什麼我們沒有這樣子的一個境界,但講給別人聽,也會產生作用呢?這是因為,體現佛法的這些文字、音聲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別人聽到我們講說,對方看到佛菩薩的聖像,只要有這種緣分,他法喜的心就能夠得到功德。但是,我們如果講給更高明的,佛法更有成就的法師、同行聽,就不容易了。這什麼原因呢?就是你內心的光明比不上別人,你雖然也有智慧,但你的這種智慧,所發出來的光明可能只有10瓦、15瓦的光明,而對方的光明是100瓦、1000瓦,你一比自然就黯淡無光,你就顯不出來了,是不是?這是肯定的。但是你15瓦、20瓦,它也會起作用的,只不過它的作用是比較微弱的作用。這樣子就是,我們在一個團體當中,常常會覺得自己會被忽視,別人不重視自己,別人不了解自己,這是因為我們這個光明不夠,而別人的這個光更厲害。就是別人的光把我們的光都給包括進去了,都給包容進去了。如果你自性光明更厲害,那麼就能把別人的光明一起含攝進去,就光光相攝嘛。佛法所講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功夫。大家在寺院裡面當義工,時間久了都有這方面的體會。時間久了,聽到別人講佛法,會有那麼多人喜歡聽,能夠引起那麼多人的興趣、好感、相應,有時候就覺得自己好像很可憐的樣子。自己會覺得,別人都不理睬我;自己會覺得,我怎麼不能同大家相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真的都是自己的一些問題。

三、破自性執空正見·證無自性比量界

1.心拒外境慧難開·自性執著依法破

佛法是光明,世間法、煩惱都是黑暗。即便說你內心當中是佛法,但是同人、事、物接觸的時候,光明不能發揮出來,不能普照,那麼還是有問題。光明,它是不揀擇境界的。就是我們燈一開,屋子裡面所有的東西,它都能夠讓它顯現。太陽光普照萬物,萬物是什麼,都是能夠讓它自然顯現,它是什麼花、什麼草、什麼鳥、什麼人、什麼牛、什麼馬,這個境界它就是顯現出來。我們學佛法也是一樣,內心自性光明具足,佛法具足,看到任何的人、事、物,它還是一樣的。而不是說,我們學了佛法的時候,外在所有的人、事、物,都不去管它,我也不想去知道,也不想去了解,我也不去分別,最後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外面存在了什麼事物,自己充耳不聞,就是這樣子的一種狀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更說明說我們內在的封閉,不是說明我們內在智慧的開啟,這就是我們需要去用心的地方。我們內在智慧之門被關閉起來,沒有真正很好地去調伏煩惱,就是在道谛、滅谛方面沒有實修,不知道如何用功。我們對苦谛、集谛、滅谛、道谛的理解,對慈悲心的培養,其目的就是為了要對治我們內在的,對諸法的一個自性執——執著,堅固的執著、堅強的執著。(去對治)堅固的執著、堅強的執著,不是說我用用功就能夠對治了,也不是說只要我對大家好就能夠對治了,也不是這麼一回事。真正要對治我們內在裡頭的自性的執著,只有真正通達正見、通達空性、具足正見,才有辦法。如果沒有真正具足正見、沒有具足空性,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會分別什麼;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會執著什麼。正見,就是普照大地、佛光普照、智慧現起,大圓滿的境界,大圓鏡智。具足正見、通達空性,我們內心當中才能夠了無掛礙,千羅萬象都能夠讓它自然現起。但是我們要獲得正見,要證到正見,就不是很簡單了。正見,空性嘛。我們要證到空性不容易,前提是必須對正見的道理、空性的道理,有一些了解。了解它是一個什麼道理,我們從這個道理當中去體會,從這個道理當中一步一步去努力。

2.自性功德本具足·比量體證無自性

學佛法,我們也很想在這方面能夠有一些經驗,有一些心得,有一些成就,但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對佛法的正見不理解、產生懷疑。懷疑什麼呢?不理解什麼呢?就是我們內心是否有具足自性功德?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內涵。如果我們內心不具有自性功德,我們內心的這種自性執是破除不掉的。但是我們如何又來感受自己內心的這種自性上面的功德?是很多人自己沒有這種信心。在沒有產生疑惑之前,對自性功德,以及空的正見產生疑惑之前,或者在產生疑惑的時候,肯定先要了解什麼叫作自性。所謂自性,就是內心的本性。內心的本性、心性。心性又能夠同世間法相應,又能夠同佛法相應。我們同世間法相應的時候,產生了執著,就叫做自性執;我們同佛法相應的時候,就是智慧光明。我們同佛法相應的時候,這個念頭是很少的,非常微弱的,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是同世間法去相應,我們所有的見聞覺知都是自性執的。這樣子一種狀況常常會發生,見聞覺知就是我們六根的境界。但是,我們(要)認識到自性執的這樣子的一個問題。這是一個什麼問題(呢)?(自性執)就是我們內在的、無明煩惱的問題,我們內心容易同世間法相應的問題。這樣子的話,就需要我們學習無自性的道理,無自性的道理才能夠來破除我們內在自性執的堅固的執著,通過非常長的時間努力用功、修行,才會有一定的領悟。領悟無自性是怎麼一回事,是一個什麼境界,才能夠讓我們內心當中的那些疑惑、那些疑團一點點解開,一點點淡化,我們的問題一點點消除。發現原來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的問題,內心的迷茫,內心的困惑,內心的無明。我們所有的痛苦,我們內心當中所有錯誤的行相,就是因為自性執引起的。只有無自性才是正確的,只有正見才是正確的。如果我們這種力量升起來了,就常常講止觀嘛。這種觀,內觀升起來的時候,持續去用功、修行,讓它成強大的等流,這樣子的話,就慢慢能夠證到自心,諸法無自性,空正見,這樣子一個比量的境界了。現量的境界同比量的境界還是有區別。就是我們從這些道理方面慢慢慢慢一步一步地思考、觀察、領納、修觀,然後慢慢慢慢從比量方面,我們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境界。比量方面有這樣的一個境界,我們很多的問題,很多的頭緒,我們就非常清楚了。

四、解行相應持教法·好樂菩提願導行

1.修學三藏證三學·解行相應勿偏執

佛的教法,就是兩個,教證二法,教量、證量。教量,就是三藏;證量,就是三學——戒、定、慧三學。所以我們學修教法,就是學這些三藏,證法就是三學。那我們如何來持這個教法?一個就是要修學,一個是要修行。修學是什麼呢?就是學這個經論。聞思經論,然後來根據經論來行持,就變成戒定慧的功德。假如我們修行之前缺乏如理聽聞,缺乏廣大聞思,缺乏經教作為指導,靠我們個人的力量去修行,都常常是會在迷茫當中,也不知道怎麼叫作修行,也不知道修行的方法,更是無法去修行。當然,也有可能我們在經論方面學了很多、聽了很多,就是我們常常所談到的廣聞。廣聞,但是不用於修行,沒有去修行,也是個問題,如果廣聞不去修行的話,學習佛法就有可能成為煩惱的助伴。煩惱的助伴什麼意思呢?就是生起煩惱的助緣,這個伴就是一種緣。你天天思考這些佛法的名相,有時候人家不讓你思考,你就起煩惱;有時候自己思考不下去,也會起煩惱;有時候,自己想不通的時候也起煩惱。那都成為這種煩惱的助伴,學習了佛法反而產生了煩惱。心不能用來實現佛法的修行,來體現戒定慧三學的功德,就會變成“如天成魔”。所以在《廣論》的皈敬頌裡頭,就談到“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廣論》的造作,就是為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廣聞的問題,寡聞的問題。寡聞有什麼問題?廣聞有什麼問題?修行的人,寡聞;廣聞的人,不容易修行。我們今天依然是這樣的問題。什麼叫作相應呢?什麼叫作解行相應呢?所謂相應,就是要在廣聞跟寡聞方面去調適了。也就是,也有可能有時候我們在聞思經教的經驗不足方面產生了問題不能解決;也有可能說,因為我們學的、了解的東西太多了,沒有去做,甚至做不到,產生了問題。所以,我們學佛法,就是要懂了多少,就去做多少,做的所有的一切都要根據佛法的義理來檢驗、來指導。

2.希求好樂趣法藏·無願導行速不達

佛法裡面所有的經論都是告訴我們如何來培養、產生智慧、正見,如何讓我們的菩提心生起來,這是主要的!我們如果理解了經論所要告訴我們的本意,那麼自己參禅也好,念佛也好,無論修哪個法門,它的效果都會同自己不了解空性、不了解菩提心以前是大為不同了。也就是,如果我們知道了,佛法的本意就是為了要讓我們發菩提心、通達正見,那我們外在的身語去做佛法的什麼事情,都是不會遠離這樣子的一個主題,這樣子的一個本意的。然後,我們根據善知識的引導,一步一步去修學,從基礎開始:下士、中士、上士,逐步逐步培養對於空性、對於菩提心的一種好樂。這種好樂怎麼來體現呢?就是內心有一股強烈的好感,覺得“這個好,我一定要得到它”。這需要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我們心發不起來,我們佛法學得很膚淺,其原因就是我們的好樂心沒有真正產生。偶爾有這麼一個念頭,或者說極其短暫的時間。更多的情況下,我們沒有強烈的、真正的好樂心。那麼我們去培養這樣子的一個好樂心,並且自己內心當中還要有一種希望自己能夠比較快,或者說非常快成就的願望。那我們有了這個願心之後,慢慢修,就一步一步接近了,就能夠做到“快快到”這樣的一個目的了,達到這樣子的功德。如果我們內心沒有這樣子的願力說,自己要早點發菩提心,早點通達佛法,那你說,“等待因緣嘛,我們慢慢修,因緣到了,自然就好,”這是沒有願力啦。沒有願力,你行持怎麼會有動力呢?不可能的事情啦。所以我們只有對佛法,對於這種菩提心、正見好樂,然後要極其強大的一種願心,你的行持才能夠產生作用。如果沒有願心,就沒有力量。反過來說,如果對這個佛法的本意沒有強烈的願望,沒有真正的希求心和好樂心,那麼你去修,你修得越快,你到得越慢,這是肯定的。因為你沒有這個願的方面在主導,所有的動機,所有的行持都是世間法在指導,在主導。也就是以世間法,以世間的心態來主導佛法,這是極其錯誤的!也是我們問題的症結之所在。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希望說,很快能夠證到佛法,很快能夠體會佛的出世的本懷。所以,我們更需要很認真、很細致地去聞、思、修。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就會非常容易造成“欲速則不達”的情況。

五、次第修學心納法·信心堅固勿疲厭

1.暇滿無常次第修·納法成業心即法

也有人說,佛法的經論這麼多,就是一本《廣論》,已經都夠難了,我們可能也學不會,並且還不知道以後會學到一個什麼程度,都很難講。但是,只要我們真正能夠認識到暇滿的難得,真正能夠知道無常的道理,念死無常,對暇滿、對無常產生了感受,暇滿,時間就很寶貴嘛,很難得,這種寶貴和難得又很容易失去。為什麼?無常!前面是無常,無常在等著。對暇滿、無常產生了感受這樣子我們就不會懈怠,我們對於正見,對菩提心的培養就比較容易,就不會很在意客觀外境上面的那些境界,就很容易從自己內心去下手。那麼我們如果對這樣子的大問題——無常、暇滿的問題,都產生不起來感受,自己講說,要去通達空性,要去具足正見,要去發菩提心,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個非常嚴重的次第的倒置!顛倒了!這個你一下子跑到最後面去,你不要說跑到第十八層樓上面去,其實我們還在十八層樓最下頭,在地下室。這是不可能的。步步次第上去,這是肯定的!如果不照著這個次第,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只有照著這樣子的一個次第去用功,才能夠真正理解到經論上面的文字是講什麼,內心裡面才有這樣子的覺受。但是,即便說我們這麼去學,也僅僅是一個過程上的正確而已。那我們如何又能夠真正學得到手呢?融入到自己的心裡面去呢?確確實實能夠成為我們自己內心當中的佛法的功夫呢?不會變成說,經是經,論是論,自己的心是心,法是法,這就不叫作學佛法了。所謂學佛法,就是把佛菩薩的功德,佛菩薩所說的所有的經論裡邊的內涵,同自己的心融為一體,自己的心同經論的聞思是渾然一體、是一味的。

2.忘失信心顛倒修·精進不懈長遠心

我們學《廣論》學久了,常常比較疲了,甚至厭倦了,這就是對佛法信心缺失的標志。因為我們沒有真正想要用道次第來指導我們的學修,我們只是安立說,同它結個善緣,甚至同學佛法的這些同行道友結個善緣而已。那麼結一個善緣,從不認識到認識,從認識到不能依法調心,所以時間一久就覺得,“哎呀,我不能再學下去了,再學下去的話,善緣會變成惡緣了,”所以他就不學了。觀過嘛,一直在觀過,這樣最好保持一定的距離,甚至要疏遠,還能夠保持這個緣份。如果經常在一起學的話,反而麻煩,反而會造業,是不是?他就是不理解這佛法什麼意思啦。都是很莫名其妙地去行持,都是學得顛倒!“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法華經》)學佛法,就是要有長遠心,要有耐心、信心,反反復復,一步一個腳印,去學習。經過長時間的熏修,大冶洪爐嘛,不能有這種疲軟的心,不能有這種厭倦的心。有厭倦的心,就說明我們內心的一種懶惰,內心當中的一種懈怠和堅固的執著,所以這個佛法就熏不進來。

六、所緣所知心即法·依教奉行穩步修

1.能知所知締觀心·信心好樂趣道要

一切都是無自性的,我們的心,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都是在變化的。在這個變化的過程當中,是不是讓我們能夠越來越懂得佛法?越來越對佛法有所覺悟?或者說,是不是自己越來越迷茫了?自己越來越不懂佛法?自己對這種佛法的經論越來越不能產生定解?我們越來越不能夠真正依法行持了?心,就是要談,能知、所知。能知的是心,所知的是外境,所知境。所知境什麼意思呢?就是要讓自己知道所知的境界是什麼。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所知的境界是什麼,那麼我們所知道的東西都會變成所知障。所知障怎麼起來的?就因為我們有煩惱。煩惱障、所知障,就這樣子一系列這麼起來。如果所知的這些境界不能成為我們自己內心學修佛法的境界,就會變成我們自己學修佛法的障礙。反過來說,我們內心如果是具足佛法的話,那我們所知境就會變成佛法。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有這樣子的一種堅強的信心、善法欲、好樂心。沒有善法欲,沒有好樂心,沒有歡喜心,沒有發願,沒有強烈的願望,即便把所有的經論背得滾瓜爛熟,說得頭頭是道,那麼都是說理,在說理而已啦。在理論上面的說明而已,理論上面的敘述而已,就是在談哲學啦。都屬於哲學的范疇。不是我們內心的所緣境,不是我們內心的所知境。我們學佛法,要把所有的佛法變成我們內心的所緣的境界,和內心的所知的世界,所了知的世界。因為所了知的是真正的佛法,因為是佛法,所以不成問題。因為我們內心裡邊有佛法,所以對千羅萬象的事物的認識也是非常清楚的。

2.如理辨析莫執相·不懈熏修依教行

所以,如果我們不是說,在這方面去努力用功,然後慢慢長時間地去熏修,你想我們學一遍《廣論》,所有佛法都通達,我們就能夠有一個怎麼樣子的功夫,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絕對不可能的事情!那麼有時候,我們學習《廣論》,覺得一定要這個傳承啊,灌頂啊什麼東西。但是,你如果真正有這樣子一套,那麼你怎麼知道說,這個善知識以及這個學法的人是不是合格?反過來說,你如果真正是合格的話,那麼你如果受不來,你受不成,你受不好,那麼你這個罪就更重;它這樣子是一種辯證的關系。你一方面要講說,自己非常快速成就,但是你自己沒有考慮到說,如果自己做不好的話,會有更快的墮落。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自己照著《廣論》去實踐,能夠一步一步去努力用功,反而更合適自己的根機了,更容易自利利他,我們只要以一顆平常的心,根據佛法去實踐,根據《廣論》的教授去實踐,一步一步在菩提道上用功著力,體會三寶的功德,就不會有很大的危險。甚至,我們所獲得的一點一滴功德都是非常實在的,一步一個腳印都是能夠驗證的。為什麼說善知識的重要性就在這裡。自己的條件具足,大善知識的條件具足,你有沒有那種緣份去修,我們不能把這些觀念混為一談。

 

 

上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九章 夢中差別 醒來長天
下一篇:宋智明居士:圓覺經直講 第十章 修行無二 方便多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