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演道俗業經講義
目錄:
佛說演道俗業經
佛說演道俗業經講義序
佛說演道俗業經講義
甲一講述五種玄義
乙一略說五種玄義之意
乙二解釋經題
丙一釋別題
丁一分別解釋
丁二總釋別題
丁三敘述七種立題之差別
丙二釋通題
乙三辨體
乙四明宗趣
乙五論力用
乙六判教
甲二講述譯經人
甲三講述序分
乙一通序
丙一講述經首之六種成就
丙二列與會聖眾
乙二發起序
丙一逐句講釋
丙二總釋
甲四講述正宗分
乙一講釋在家之三財
丙一贊歎提問
丙二講釋下財
丙三講釋中財
丙四講釋上財
乙二講釋出家三品之差別
丙一總敘三乘名目
丙二講釋聲聞乘
丁一畏苦知幻
丁二發心與禅修
戊一分別解釋文句
戊二總釋
丁三聲聞乘之缺點
戊一依文句解釋
戊二總釋
丁四偈頌復說
丙三講釋緣覺乘
丁一緣覺因地發心
戊一解釋文句
戊二總釋
丁二緣覺乘之缺點
丁三對治緣覺之缺點
戊一解釋文句
戊二總釋
丁四復說偈頌
丙四講釋菩薩乘
丁一講釋菩薩乘之大意
戊一菩薩道行者之發心
戊二菩薩道所行綱要
戊三所行度生之事業
戊四復說偈頌
丁二祥解六度
戊一布施
戊二持戒
己一持戒之重要性
己二持戒之功德
己三之四種發心差別
己四解釋持戒之四種差別
己五偈頌復說
戊三忍辱
己一忍辱之功德
己二依文講述忍辱行
己三講各種忍辱修法之差別
己四偈頌復說
戊四精進
己一精進之利益己二依文解釋
己三講釋各種精進的差別
己四偈頌復說
戊五禅定
己一修學禅波羅蜜之功德
己二依文釋成就禅修之四事
己三講釋各種禅修差別
己四復說偈頌
戊六智慧
己一修證智慧之功德
己二世出世間各種智慧差別
己三依文釋修證智慧之四事
己四偈頌復說
己五復說智慧之六事
丁三如何實修四無量心
戊一講說成就大慈之四事
戊二講釋成就大悲之四事
戊三講釋成就喜無量心之四事
戊四講釋捨無量心
戊五講釋護念眾生之四事
戊六偈頌復說
乙三講釋成佛之捷徑
丙一解空無學之四法
丙二二谛圓融
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
丙四化導眾生
乙四講釋度眾生之方法
丙一開化眾生之四事
丁一依文講釋外意
丁二講釋內意
丁三偈頌復說
丙二復說開化眾生七事
丁一依文直講
丁二講釋內意
丁三復說偈頌
乙五講釋上中下三根之差別
乙六講釋初學必行之法
甲五講述流通分分二
乙一請立經題
乙二歡喜奉行
甲六總結
佛說演道俗業經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菩薩無數。四輩之眾。天龍鬼神阿須倫會。時給孤獨氏與五百居士。出捨衛城行詣佛所。稽首足下卻坐一面。叉手問佛。居處治家財有幾輩。出家修道行異同乎。當奉何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復以何宜化眾生耶。佛言。善哉問也。開發童蒙將來學施。佛言。財有三輩。一曰下財。二曰中財。三曰上財。何謂下財。有人治產積聚錢財。不敢衣食不修經戒。不能孝順供養二親。不樂隨時給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饒飽賜。奴客徒使衣裁蔽形食系口腹。抱愚守惜如蜂愛蜜。不信先聖不奉高士沙門道人。不好布施種福為德。心自計常不慮對至。合者必散禍福自追。貪慕身地不覺惱恨。咄嗟沒過入泥黎門。其身緣食四大虺(hǔi)盛。神寄其中假號為名。羸(yíng)弱猶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榮。心懷萬憂謂亦長生。心存吾我不達悉空。三界尚虛況人物乎。汲汲迭惑貪YIN嫉妒。如斯行者。乃為下財。奉養父母安和至心。出辭還返不失顏色晨定暮省小心翼翼。念二親恩而無窮極。給足妻子應時衣食。恩情歸流與共同歡。妻子如是也終無私行。瞻視奴客眷屬徒使不令饑乏。不信死後當復更生。謂死滅盡歸於無形。供孝所生念乳養恩。給足妻子戀恩愛情。瞻視僕使欲得其力。不能奉敬沙門道人。不肯行善布恩施德。後當得福與眾殊特。是謂中財。佛於是頌曰:
常能念乳養 孝順供二親
給足其妻子 隨時不失節
奴客及徒使 慰勞不加惡
下侍皆順從 遣行不違教
不信後世生 聞之驚不喜
自計身有常 長存不終亡
三界如幻化 當識此辭章
己所為罪福 從本而受之
佛復告長者。上財業者。謂其人若有財寶能自衣食。孝順父母不失時節。恆瞻顏色不令懷戚。出不犯禁入不違禮。造行清白不使污染。恭敬尊長謙遜智者。啟受博聞等心不邪。下劣貧厄鹹蒙仗荷。給贍(shàn)妻子常令備豐。除諸邪念修以正治。消息奴使不令窮匮。不妄撾(zhuā)罵加之慈愍。奉敬先聖至學正士出家順法沙門賢明。夙夜行禮不失其意。布施所乏使成道德。恣講經典並化癡冥。以善方便不失其時。自安護彼一切眾生。猶如牸(zì)牛食刍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愍哀十方。多所慈念多所安隱。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最尊無上無比為無俦(chóu)匹為世大雄獨步無侶。佛於是頌曰:
若有眾財業 以自好衣食
供養孝父母 不失其顏色
出游不犯禁 還返不違禮
造行常清白 順法不荒迷
供敬奉尊長 謙遜明智者
啟受博聞士 等心不慕邪
隨時給妻子 各令得其所
慈賜奴僕使 衣食常豐足
奉沙門學士 布施授供養
從受深妙法 棄捐癡聾盲
愍傷十方人 不獨為身行
常自安其已 亦解一切厄
譬如酥醍醐 本從刍草出
既可用安身 身和無疾疹
普哀眾生類 其心常平一
以是四等行 速逮成至佛
佛告長者。出家修道學有三品。一曰聲聞。二曰緣覺。三曰大乘。何謂聲聞。畏苦厭身。思無央數生死之難周旋之患視身如怨。四大猶虺(hǔi)五陰處賊。坐禅數息安般守意。觀身惡露不淨之形。畏色欲本痛想行識。怖地獄苦。餓鬼之厄。畜生惱結。人中之難。天上別離。不可稱計。輪轉無休如獄中囚。欲斷生死勤勞之罪。求無為樂泥洹之安。但自為己不念眾生。常執小慈不興大哀。倚於音聲不解空慧。三界猶幻。趣自濟己不顧恩慈。是為聲聞學。佛於是頌曰:
畏無量生死 周旋之艱難
心已懷恐懼 唯欲求自安
坐禅而數息 專精志安般
觀身中惡露 不淨有若干
棄捐三界色 斷欲得自安
不能修大慈 唯志樂泥洹
佛告長者。緣覺者。本發大意。為菩薩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以用望想求為尊豪天上天下鹹令自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德重巍巍堂堂無能及者。不解如來色身所現。因世愚人不識大道。斷生死流不能反原。盡生死本故為現身。相好嚴容。文辭言教以化愚冥。顯示大明及著相好。謂審有色像。雖行四等四恩六度無極三十七品。觀十二緣欲拔其原。不解本無悕望大道。正使積德如虛空界不得至佛。所以者何。用不達故。何謂不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四等四恩有所悕望。念救一切五趣生死。解空無想不願諸法。曉一切法如幻化夢野馬影響芭蕉泡沫皆無所有。道慧無形等如虛空。無所增壞普度眾生。佛於是頌曰:
本發菩薩意 志慕大乘業
但欲著佛身 不了無適莫
布施戒忍辱 精進禅息智
四等恩六度 惟己樂無為
慕三十二相 八十好巍巍
天上天下尊 脫五陰六衰
但察其麤事 不能觀深微
雖欲度十方 心口自相違
不了如幻化 水沫泡野馬
芭蕉如夢影 妄想甚眾多
正使作功德 猶如江河沙
心懷無上真 不解除眾魔
佛告長者。其大乘學。發無上正真道意。行於大慈等如虛空。而修大悲無所適莫。不自憂身但念五趣。一切眾生普欲使安。奉四等心慈悲喜護。惠施仁愛益義等利救濟十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六度無極無所悕望。以施一切眾生之類。觀於三界往返周旋。勤苦艱難不可稱計。念之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而無異。為之雨淚。欲令度厄至於大道。佛於是頌曰:
發無上大意 行慈悲喜護
大哀如虛空 行等無適莫
立德不為己 唯為十方施
度脫諸群生 使至大道智
又有四事得至大乘。一曰布施給諸窮乏。二曰不擇豪劣行輕重心。三曰所可施與無所悕望不求還報。四曰以此功德施於眾生。佛於是頌曰:
布施攝貧窮 不行輕重心
志慧無悕望 不求還得報
愍念於群黎 往來周旋者
以此功德施 悉令至大道
佛告長者。奉戒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守口護身心不念非。二曰出入行步不失禮節。三曰不願生天轉輪聖王釋梵之位。四曰以是禁戒惠施眾生。佛於是頌曰:
常護身口意 心堅如太山
若出入行步 未曾失禮節
不願生天上 釋梵轉輪王
則以此正行 用惠一切人
佛告長者。忍辱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若罵詈者不計音聲。二曰若撾(zhuā)捶者計如無形。三曰若毀辱者謂如風吹。四曰有加害者常懷大哀。佛於是頌曰:
撾(zhuā)罵令默然 自計本無形
設有恨意起 心辄還自止
和心顏色悅 眾人鹹恭敬
用是得成佛 三十二相明
佛告長者。精進有四事。一曰夙夜奉法未曾懈廢。二曰寧失身命不違道教。三曰勤諷深典不以懈惓。四曰廣欲救濟諸危厄者。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夙夜奉大法 未曾有忽忘
寧自失身命 不敢違道教
誦習深經典 不以為懈惓
救濟眾危厄 不使心懷怨
佛告長者。禅思有四事。一曰樂習精修閒居獨處。二曰靜身口心令不愦亂。三曰雖在眾鬧常能定己。四曰其心曠然而無所著。佛於是頌曰:
恆好於精修 志閒居獨處
靜其身口意 未曾念愦鬧
數處眾亂中 心定無忽變
一心見十方 道慧起神足
佛告長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三曰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曉十二緣本無根原因對而對現。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悉解其身空 四大而合成
散滅無處所 從心而得生
五陰本無根 所著以為名
十二緣無端 了此至大安
佛告長者。智慧復有六事。一曰解色如聚沫。二曰了痛癢如水泡。三曰思想如野馬。四曰曉生死如芭蕉。五曰察識如幻。六曰心神如影響計本悉空皆無處所。佛於是頌曰:
解色如聚沫 痛癢如水泡
思想猶野馬 生死若芭蕉
了識假譬幻 三界無一好
分別悉空無 爾乃至大道
佛告長者。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極愍念之。四曰如身無異。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慈念於十方 如母育赤子
常懷極愍念 如身等無異
佛告長者。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為之雨淚。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濟之。喜有四事。一曰和顏。二曰善言。三曰說經。四曰解義。護有四事。一曰教去惡就善。二曰常訓誨歸命三寶。三曰使發道意。四曰開化眾生。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愍念為雨淚 身欲代其罪
捨命而濟之 不以為懷恨
和顏演善言 講法分別義
教去惡就善 誨歸命三寶
佛告長者。有四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學無所求。二曰無想無所悕望。三曰無願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業無去來今。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解空無所求 無想悕望報
不慕願所生 常等三世行
佛告長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淨。二曰而解萬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斷滅皆從緣對。四曰計其緣對本亦無形。佛於是頌曰:
一切悉本淨 解物如幻化
生死從緣對 計本亦無形
佛告長者。有六法疾成正覺。一曰身常行慈無怨無結。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義。三者心慈仁和調隱哀念十方。四曰護戒不造想求大乘之業。五曰正觀見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業以濟危厄。是為六。佛於是頌曰:
身常行慈心 未曾捶怨結
口恆修言愍 演深慧之誼
心和仁調隱 哀念諸十方
護戒不起想 正觀十方空
佛告長者。有四事疾成佛道。一曰奉精進業悉無所著。二曰教化眾生道心不斷。三曰游於生死不以患厭。四曰大慈大哀不捨權慧。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精進無所著 教化未曾斷
不患厭生死 不廢捨權慧
佛告長者。開化眾生有四事。一曰不信生死者則以現事禍福喻之。二曰不信三寶顯示大道。三曰迷惑邪徑指語三乘。佛道獨尊而無有侶。四曰三界所有悉如幻化無一真谛。是為四。佛於是頌曰:
不信生死禍福示 墮邪見者顯大道
佛道獨尊而無侶 三界悉空如幻化
佛告長者。開化復有七事。一曰悭貪者教令布施。二曰犯惡者誨令奉戒。三曰嗔恚者勸令忍辱。四曰懈怠者化令精進。五曰心亂者誨令定意。六曰愚冥者教令至學智度無極。七曰不知隨時顯權方便。是為七。佛於是頌曰:
悭者教布施 犯惡令奉戒
嗔恚勸忍辱 懈怠勸精進
亂者使定意 愚冥教令學
智慧度無極 隨時發善權
隨時菩薩問佛。何故學者有上中下。不悉普等至大乘乎。佛言。學者其心見有遠近解有深淺志有優劣故示三乘。計本無三假引為喻。譬如有人為國大臣聰明智慧。王之所重參誼國事。一以委托不懷疑慮。又斯大臣有三親友。一曰太子。二曰尊者。三曰凡人。大臣舉治國之政頗有漏失。眾人潛入白之於王。謂圖逆辟王聞懷疑問諸臣曰。當何罪之諸臣得便各重罪之。或言斫頭。或言截手斷足或言割耳及鼻。挑眼去舌。王察眾臣所議甚重。告曰不然。此人明達偶有小失。不宜乃爾當捉閉著獄。諸臣唯從不敢復言。告邊臣曰。速下文書令收敕臣閉在刑獄。時凡親友聞之悲念。欲使出獄力劣不任。唯以衣被飲食所乏日日供之。亦不能令不見考治。尊者又聞心用辛酸。往至其所解喻獄吏。不令搒(Þénɡ)笞(chī)痛苦休息不堪出獄。至太子聞以為罔然。是吾親親無有重罪。眾臣憎之讒之於王。不宜取爾。往詣王所具陳本末謂無逆肆。當用我故願赦其殃。王用愛子即赦使出獄。與王相見令業如故。其國王者謂如來。其太子者智慧度無極善權方便菩薩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權慧之宜。乃能得出於三界獄。得成為佛廣濟眾生。尊者親友謂行淨戒。免三惡趣不助三界。可受天上人間福不得至道。凡知友者。謂布施業。此適能脫餓鬼之界。不免地獄畜生之厄。所以者何。如其所種各得其類。發無上正真道意。奉於大慈無極大哀。開化一切故得至佛道。本典大道不達深法。不解進退中止自廢。故為緣覺畏生死難往返周旋。但欲自濟不念苦人故墮聲聞。各隨本行而獲致之。說是經時。給孤獨氏居士五百長者。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有數千人遠塵離垢諸法眼生。箜篌樂器不鼓自鳴。飛鳥走獸相和悲聲。當是之時。莫不歡喜自歸佛者。
居士復問。初學道者始以何志。佛言。先習五戒自歸於三。何謂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者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志明不亂。何謂三自歸。一曰歸佛無上正真。二曰歸法以自御心。三曰歸眾聖眾之中所受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復有四法。一曰道跡。二曰往還。三曰不還。四曰無著。緣覺至佛無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次行四等四恩四辯六度無極大慈大哀得成大道。前知無窮卻睹無極。教訓十方何智不逮。阿難問曰。此經何名。雲何奉行。佛言。名曰:解俗家業三品之財。出家修道無上正真。其要號曰演道俗業。佛說如是。賢者阿難。給孤獨居士。五百清信士。莫不歡喜。
佛說演道俗業經通解
序:
夫如來一代時教應化於世間,唯欲眾生開佛之知見,示佛之正道,悟佛之境界,入佛之知見道故。奈何眾生障深慧淺根基淺薄,不能依一乘之法悟入佛之性海。故我佛興大慈悲,於無言說之教中以音聲轉大*輪,樹大法幢,擊大法鼓,演說八萬四千方便法門。正所謂:“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
然教所立者,必有其綱,戒定慧三學乃教法之綱。行持道者必有次第,大乘聞、思、修三慧乃道之次第也。然今之行者心中諸邪熾盛,叛教離綱,錯亂次第修學,以至於終墮邪道,誤入邪罔矣!
今佛陀此經中備明修學次第,在家三財,出家三品,修學差異,證道之差別。此經實乃行者必讀之經典也,希望有緣見到此經者,當發心精勤學習此經也。
愚僧今講此經,乃是因葛居士病變之故為緣起,而發心報答累劫中六道父母養育之恩,故講此經也。
釋迦沙門 戒仁照光 藏名嘉揚彭措 愧撰
2004年1月26日星期一
今依天台五種玄義而分科,全經共分為六段來講述此經。甲一講述五種玄義。甲二講述譯經人。甲三講述序分。甲四講述正宗分。甲五講述流通分。甲六總結。
甲一講述五種玄義分六:乙一略說五種玄義之意。乙二解釋經題。乙三辨體。乙四明宗趣。乙五論力用。乙六判教。
乙一略說五種玄義之意
五種玄義乃是天台宗解釋經論的一種格式,依這種形式解釋佛經能令聞者很容易理解經義,故從隋唐時期一直沿用至今。
現在略述此五種玄義之大意:(一)釋題,即解釋一經之題目;(二)辨體,辨別一經所诠之體性,如法華經即以‘中道實相’為全經所诠之妙體;(三)明宗,闡明一經之宗趣;(四)論用,論說一經之功用;(五)判教,又稱作判教相,判立一經之教相,以定一經之評價。
就五重玄義的次第而說,亦有其深意。首先以世尊一代時教中,每部經典各有其名稱,故以釋名為第一。其名稱下必有所诠之法,以為經體,故辨體為第二。一經之所說,必有所主的修行,所主即是宗,故明宗為第三。有如此的修行,必有功力,功力即用,故論用為第四。而後區別何時所說、何教所收、攝屬偏圓大小何者,故判教為第五。如此順次聯關,以釋顯一經的深義。乙一略說五種玄義之意盡。
乙二解釋經題分二:丙一釋別題。丙二釋通題。
丙一釋別題分三:丁一分別解釋。丁二總釋別題。丁三敘述七種立題之差別。
丁一分別解釋
所謂[別題]者,乃是不同之意也,即此題不同於其它經題之意。此經之別題乃是由[佛說演道俗業]六字組成,此六字為本經之別題。經中佛陀所立之別題有二種,譯者擇後之‘演道俗業’再加上‘佛說’二字立為本經之別題。
[佛]乃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今略說佛之含義。佛乃是印度語之簡稱,全稱為佛陀耶。譯意為覺者、知者或覺等諸意。所謂‘覺’即覺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佛陀所證之覺有三種:(一)自覺,即自己覺悟宇宙人生之真理,不再為貪嗔癡三毒所惱害,不再流轉於生死輪回之中,故稱為自覺。此種自覺小乘阿羅漢亦具足,阿羅漢雖具足自覺但無有後二覺;(二)覺他,即自己已獲圓滿覺悟,亦不忘記如母之有情眾生,於輪回中現種種諸多方便度化眾生使之覺悟,故稱為覺他。此種覺悟菩薩也具足,但菩薩不具足覺行圓滿;(三)覺行圓滿三者,即自覺已圓,發起覺他之心行,所度之有緣眾生已經度盡,此稱為覺行圓滿。此種唯佛獨具,阿羅漢、菩薩皆不具足。具足此三種覺悟才是證得佛的境界。佛還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無量功德,由於佛證得究竟圓滿之果位,故稱為萬德莊嚴之佛。
本經之經題中的[佛]是指釋迦牟尼佛。釋迦乃是能仁之意,牟尼是沉默寂靜、仁慈之意。在佛教中亦是對聖人的特別稱呼。對於佛陀的成道弘化等事跡,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故此不再贅述。
[佛說]是說明本經乃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講,並非是其他人所講,故[佛說]二字乃是鑒別之意。有五種人可以講述佛經,即佛、天人、幻化人、仙人、佛弟子等。故此處[佛說]二字乃是為顯佛陀金口之法,以別於三乘、天、人之說,諸經卷首多置此二字,藉以證明佛所說法乃真實之教。
[演]乃開演,講述及敘說之意。此處專指佛陀為度眾生故開演無上妙法之意。亦說明佛陀將於此處開演無上妙法。
[道俗]有二意:(一)佛道與世俗之並稱,道則涅槃之意,亦表出世之法。俗則生死之意,乃代表世間法;(二)出家眾與在家眾之並稱;經題中此二意皆俱。此[道俗]二字,表明本經中佛陀乃以開演世出世法之差別,及僧俗二眾修行之次第與諸乘證果之差別相。又.道俗者,乃道俗二谛之意。
[業]者,此處乃指僧俗二眾修法與弘法之事業,[業]即是有所做與事業之意。丁一分別解釋盡。
丁二總釋別題
本經乃是佛陀親口宣說,世尊於此經中廣為僧俗二眾宣說世出世法,以及僧俗二眾所修三乘教法差別之相。如經中所說之在家三財,出家三品,菩薩六度等法要,及聲聞、緣覺、菩薩等因地發心與果地修證之差別。
此一題之中已經將經中全文之意概括,故古德亦說‘經題乃是全經大意之濃縮’,若欲通達經中法義者,當先通達經題,若解經題則全經法義必明矣。故行者當知經題十分重要,在未學經文前應當對經題進行仔細參究。丁二總釋別題盡。
丁三敘述七種立題之差別
佛教諸經皆有其立題之方式,本經乃是以‘人法’立題的。經題中[佛]乃指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佛者人也,[演道俗業]乃是指世出世法,故本經題乃是此二種組合而成,故為人法立題也。
一切經之題目有七種立題方式:(一)單人立題,即以人物名字為經之題目,如《佛說阿彌陀經》《維摩劫所說經》等。皆以人名為題目,故稱為單人立題;(二)單法立題,即以法為題,如《涅槃經》。涅槃乃是經中所說之法,單以法為經題,故稱為單法立題;(三)單喻立題,即以譬喻的方式立為經題,如《梵網經》。梵網乃是大梵天王宮殿上空所懸掛之珠寶網,以此譬喻戒法之殊勝,戒法乃是菩提道之莊嚴。故以梵網喻之,單一以譬喻為經題,故稱為單喻立題;以上三種稱為單三立題。(四)人法立題,如《文殊問般若經》。文殊為人,般若為法,故稱為人法立題;(五)法喻立題,如《妙法蓮華經》。妙法為法,蓮華為譬喻,故稱為法喻立題;(六)人喻立題,如《如來師子吼經》。如來為人,師子吼為譬喻,故為人喻立題;以上三種乃是復三立題。(七)具足立題,如《大方廣佛華嚴經》與《大佛頂如來密因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等。大方廣為法,佛為人,華嚴為譬喻,故為具足立題也。以上七種立題稱為,單三、復三、具足一。聞思經典者亦當明了此七種立題之差別也,若不能了知立題差別之相即不能掌握全經之大綱,故學習經文首先掌握立題的格式是很有必要的。丁三敘述七種立題之差別盡。丙一釋別題盡。
丙二釋通題
[經]字乃是經題中之通題。何謂‘通題’,即通用於諸經也。凡佛經題目最後一字皆以經字而收其尾,故為通用之經題。
[經]梵語修多羅,即契經之意,契機契理之教謂之為經。略說有三意:(一)貫穿,即為貫穿諸法歷經恆古而不絕之意。如有散花,若欲令其不散,當以線貫穿為環即可不散;(二)攝持,即此法能攝持所應說之義與所化之眾生;(三)恆常,即此經法乃佛陀性智之中流露故能流通三世而不變,又三世諸佛所說相同無異,故為恆常之意。
又如《雜阿毗昙心論》卷八,舉出修多羅五義:(一)出生,即出生諸多法義。(二)泉湧,即義味無盡;(三)顯示,即顯示諸義;(四)繩墨,即辨諸邪正;(五)結蔓,即貫穿諸法之意。丙二釋通題盡。乙二解釋經題盡。
乙三辨體
本經乃以中道實相為體。經中雖敘述在家與小乘聲聞辟支等行法,但終以歸入一乘無上佛之境界為主體。如經中言:“解色如聚沫,痛癢如水泡,思想猶野馬,生死若芭蕉。了識假譬幻,三界無一好,分別悉空無,爾乃至大道。”此中備明五蘊皆空之妙理,乃闡述真空之無為境界。又雲:“解空無所求,無想悕望報,不慕願所生,常等三世行。”行者了知諸法皆空之理後,當行無求無得之道,於無為中幻做一切佛事。經中又以 ‘一切悉本淨,解物如幻化,生死從緣對,計本亦無形’之句,闡明了現空雙運之中道妙義。故本經乃以中道實相為體。乙三辨體盡。
乙四明宗趣
本經之宗旨是以建立修學之次第,闡明三乘教法之綱要,攝歸一乘無上之境界為宗趣。
經中以在家之三財說明善、惡、修行人之果報差別,此三財可以代表世尊所說之因果與人天法之基礎。出家三品中詳盡地講述了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之因地發心和果地修證之差別相,以此闡述令行者知二乘小教不足之處,為行者列出菩薩乘之發心與行持之綱要,最後匯歸一乘無上之中道境界中。從善惡因果直至成佛之次第皎然明白,亦以竅訣方式將諸乘法要開顯出來,令行者對諸行法一目了然,故以上所講乃是本經之宗趣。乙四明宗趣。
乙五論用
本經以正修行次第綱目為力,顯示因果差別,諸乘優劣為用。乙五論用盡。
乙六判教
本經乃是藏通別圓四教具足,在此經之中三乘佛法齊備,故本經四教具足。雖說四教皆具,但最終歸於一乘圓教,亦屬於至圓至頓之教法所攝。乙六判教盡。甲一講述五種玄義盡。
甲二講述譯經人
[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乞伏秦]即譯經之年代時間,本經譯於東晉時代。
[沙門]乃是出家修道者之通稱。即指剃除須發,止息諸惡不善,調御身心,勤修諸善,以期證得涅槃境界者。沙門之意譯為勤勞、功勞、勤懇、靜志、息止、息心、息惡、勤息、修道、乏道、貧道等意。在古印度凡出家修道者皆稱為沙門,佛教之出家人稱為瞿檀沙門。在中國沙門專指佛教之出家人。沙門有多種,如《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記載,沙門可分類為下列四種:(一)勝道沙門,又稱作行道殊勝,如佛或獨覺等證出世道果之聖者。以能自覺之故;(二)示道沙門,又稱作說道沙門、善說道義,指說道無誤者,如捨利弗等。以能常隨佛轉大*輪之故;(三)命道沙門,也稱作活道沙門、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難等。以雖居‘學位’然同於‘無學’,多聞善持,具淨戒禁,傳法身慧命於世之故;(四)污道沙門,亦稱作壞道沙門、為道作穢,指污染聖道而偽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等。在此經中沙門只是表明譯經者是佛教的出家人,故是表身份之意。
[釋聖堅]乃譯經者之名,[釋]乃是一切佛門出家人之通姓,出家人本來無有姓氏,佛法傳入中國後,漢地之出家人皆以‘釋’字為姓,表明乃是佛之弟子與佛同姓之意。
[聖堅]是東晉時期之譯經師,師乃是西域人,久居涼州(即今之甘肅首府蘭州市),他精通漢、藏、梵等文字及語言。他一生的事跡鮮為人知,故在《高僧傳》中只記載其名,無有一生事跡之祥述。師一生譯經有十四部二十一卷之多。甲二講述譯經人盡。
甲三講述序分:乙一通序。乙二發起序。
乙一通序
[聞如是。一時佛在捨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菩薩無數。四輩之眾。天龍鬼神阿須倫會。]
分二:丙一講述經首之六種成就。丙二列與會聖眾。
丙一講述經首之六種成就
[聞]此乃聞成就。[聞]即聽聞之意,說明以下法義乃是由佛陀諸大弟子親耳在佛陀座下聽聞,非是道聽途說,亦非是看書所得,乃是由耳親聞,故曰‘聞’。此處亦說明諸在會者耳根具足,故才有聽聞成就也。又佛陀出世以音聲教轉大*輪,一切法義皆從佛陀言說中而來,故當以耳聞之。
[如是]乃是信成就。即如下之法要乃是我(阿難)與諸在會者親耳聽聞,真實如是無有虛假之意。又[如]乃認可、相信、臣服之意,即在會之大眾對佛陀具足信心、恭敬心,並且認可佛陀所講之法是無上真理,因具足信心之故才來聽聞佛陀說法。若聞法者對佛陀無有信心則不能前來聽法,縱然在會亦不能領悟佛陀所講法義,也不會憶持而行。因此在平時聽聞佛法亦要具足信心,並且要把講法者觀為與佛無二,能如是想如是信者,才能在聞法中獲得殊勝之加持與無邊的功德。[是]乃信受、奉行之意,即我(阿難)等如是聽聞,亦能如實依法信受奉行。這也表明此經之法義可信可行也。
經首之[聞如是]又有表中道、異外道、遵佛囑、斷眾疑之四種意思。
(一)表中道:佛經以[聞如是]信受之句灌為經首,乃是表示中道之意。即不著空有,不落兩邊,以信為歸,以智為渡之意。又‘如是’二字乃是表緣起性空雙運、悲智雙運、顯空不二之中道意。亦即如如理,如如智之意。
(二)異外道:在古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皆各有其所依之經典。外道之經典首句皆以‘阿’或‘歐’為開頭。因九十六種外道之思想分為兩種,一種執著萬法實有或執著身外還有一個常我等,另一種則執著斷滅之‘頑空’見。‘阿’梵語為空無之意,執著斷空之外道的經典皆以‘阿’字為經首,以此來表明其教法之宗旨。‘歐’梵語為實有之意,執著萬法實有之外道的經典皆以此‘歐’字為經首,以表明其教法所崇之義。
佛陀為了不令佛經與外道諸經混淆,故於經首以信受而灌之,顯示佛經不同於外道空有之邪說,乃是不著兩邊之中道教義。故稱為異外道。
(三)遵佛囑:[聞如是]乃是佛陀在即將入滅之時,囑咐阿難尊者在佛入滅後結集經藏當以‘如是我聞’為經首,本經之‘聞如是’和‘如是我聞’是一樣的,這是翻譯者的語法差別,其意完全相同。
那是佛陀將要入滅之時,當時阿難尊者還未證無漏果位,聽聞佛陀要入涅槃,心中十分悲傷,禁不住泣不成聲。這時阿難之堂兄無貧尊者與優波離尊者到尊者前而告言之:“阿難,你是憶持佛陀教法之人,今當止住悲泣前往佛前請教法義。”阿難聞後即便問言:“我今心亂無主,不知如何向佛陀請問法義,請二尊者教我。”二尊者言:“當問四事,一者佛陀在世之時我等弟子皆以佛為師,佛陀滅後,我等當以誰為師?二者佛陀在世之時我等弟子依佛而住(即依佛陀之善巧方便調伏煩惱),而今佛陀滅後,我等當以何而住?三者佛陀滅後,我等將來結集經藏當以何文句而灌經首?四者佛陀在世之時善於調伏六群比丘(即惡性比丘,戒律威儀、品行不端正者),佛若滅後,我等當如何對治六群比丘?”阿難聞後隨即往佛前以此四事問佛,佛陀答言:“一者若我滅後汝等佛弟子當以戒為師。二者若我滅後汝等欲降伏煩惱,當依四念處而住。三者我滅度後汝等結集如來教法,當以‘如是我聞’而灌經首。四者若我滅後,汝等佛弟子當對六群比丘默擯之。”故經首之句乃是遵佛之遺囑而立。
(四)斷眾疑:佛陀入滅之後的第七天,大迦葉尊者率領五百大阿羅漢在摩揭陀國王捨城先底槃那波羅山邊禅室門邊結集三藏教法。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優波離尊者誦出律藏,迦葉與富樓那誦出論藏。這是三藏教法首次結集,在阿難尊者登獅子座說出佛語之時,蒙諸佛加持頓然間相好如佛。在會之諸大阿羅漢皆起三疑,(1)阿難於此之際已成無上佛果?(2)難道釋迦世尊從涅槃起?(3)難道他方之佛前來現身說法?但當阿難尊者口念‘如是我聞’之時,眾人之疑惑頓消,知阿難蒙佛之加持力而感得相好如佛。故說此句有斷眾疑之意。
又.經首立此句能令他人信服,知是從佛聽聞而非是自己杜撰。佛經結集之時非常嚴格,要經過五百大阿羅漢認可才能通過,若其中有一句不符合眾意則不能將其歸為佛說。
佛經雖是佛弟子在佛入滅之後結集,但無有任何差誤。結集經藏最主要的人物是阿難尊者,尊者從小就有憶持三昧的神通,凡是尊者聽過的法義都能一字不漏地記在心中,而且縱然經歷的時間再長也不會忘記。佛陀弘揚教法四十多年,尊者在佛身邊當了二十五年的侍者。阿難尊者剛當了佛陀侍者之時,曾經請佛陀為他重新講述了,他以前未曾聽聞的所有法要。因阿難是憶持三世諸佛教法之人,故佛陀破例滿了阿難尊者的願望。因此佛陀一代時教皆已流入阿難尊者之心田,故經藏由尊者誦出真實無誤也。
佛法的結集分大小乘之結集,小乘教法結集乃是在迦葉尊者的領導下,於摩揭陀國王捨城外的七葉窟中完成的。而大乘教法的結集,乃是由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邀請阿難尊者至鐵圍山中,還有無量無數諸大菩薩等參加結集,結集完成後,由文殊、彌勒等菩薩將大乘教法做了伏藏,分別藏在了忉利天、龍宮等地。在後來大乘教法因緣成熟後,又被迎請出來流通後世。
[一時]乃是時間之成就。世間一切法之形成皆有其時間,佛陀說法亦不例外。此處之‘時’乃是指師資相應之時,即佛陀心中愉悅欲說法要,諸弟子心中渴仰欣求聽聞妙法,佛陀說法之意樂與弟子聞法之意樂相合,當此之時即是師資相應之時,在佛經中稱為一時也,或簡稱為‘時’。另外[一時]亦是指佛陀說法、弟子聞法因緣成熟之時。
又.佛陀安住於自性一如之境界中無有過去現在未來等三時之差別,因此故稱為一時。佛經中皆以一時為佛陀說法之時,並不說某年某月某日某時,這是為了不令佛弟子分別佛陀說法之時間而起爭執,故為滅無端之爭執總說一時也。
[佛]乃是法會之主成就,即佛陀乃是法會主法之人。若想辦一個法會,必須要有一個主法之人,這個人就是法會的主成就。而主持本經法會之人,乃是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非是他方佛。
[在捨衛國]
此是說法之處所成就,即法會之場地處所圓滿。如果想辦法會但無有所處,縱然心中想辦亦是不能辦成,故佛陀說法亦需要處所也。佛陀說法之處必然是非常清淨之聖地,否則佛陀不會在彼處說法。此[捨衛國]乃是佛陀在世弘法時,五印度之中印度的一個大國。[捨衛國]乃是梵語漢意譯為聞物、聞者、無物不有、多有、豐德、好道等意。因此國國都名‘捨為城’,故經中以國都之名代表國名。又以此城多出名人,多產勝物,故稱聞物國。[捨衛]本為北憍薩羅國之都城名,為別於南憍薩羅國,故以都城代稱之。此國之中眾生善根深厚皆喜歡修行聞法,故佛陀於此處共住二十五年,較住於其他諸國長久,由於此國最妙、多珍奇,人民知義理;而祗洹精捨特有神驗,當眾僧講集之時,經常有猕猴數千前來,在左右觀聽,寂靜無聲,諸飛鳥亦普皆來集;以此國多仁慈,故異類影附。此國即位於今尼泊爾之奧都,北方約九十余公裡處,即拉布提河左岸之沙赫瑪赫地方。本經正是在此國所講。
[祗樹給孤獨園]
乃是佛陀居住之精捨,亦名祗園精捨。[祗]乃是捨衛國祗陀太子的名字之簡稱。[樹]樹木之意,因精捨中之樹乃是祗陀太子所布施,故稱為‘祗樹’。[給孤獨園]乃是以給孤獨長者之名而命名的,給孤獨長者本名叫‘須達多’,因其好善樂施救濟孤寡,因此而被尊稱為給孤獨長者。此祗園精捨乃是長者買祗陀太子之花園而為佛陀建立的住處,因此故將二人的名字合起來而命名。
須達多長者乃是捨衛國之首富,他家中非常富有,真可謂富可敵國。有一次長者到朋友家做客,到朋友家後,見到其友家中張燈結彩不知所為何事,便問其友,友答言:“欲請佛應供。”並為長者講述了佛陀的殊勝功德,長者聽後心中對佛陀生起了無比的仰慕之心。當晚月色明媚,長者難以入眠,正在此時長者看到一束光明從遠處而來,長者便尋光而起,隨著這束光明一直走了好遠。出了城後,須達多見到遠處的樹下有一人端坐,光明即從此人頭頂發出。長者來到此人面前,看到此人具足紫金色身,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不由得即右繞三匝頂禮胡跪合掌,問道:“您是誰?”此人答道:“我就是釋迦牟尼。”長者聞後激動的淚流滿面,再三地頂禮佛陀,請佛為他講述佛法以及傳受三皈,佛陀應長者之請,為其傳了相應的教法。
彼皈依佛陀後,欲覓一地為佛陀建築精捨,見祗陀太子之花園頗為清淨閒曠,乃欲購之,然為太子所拒。太子為令長者卻步,遂以黃金鋪滿花園為出售之條件,須達長者乃以象馱黃金鋪地,太子為其誠心所感,遂將園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故以二人名字命名為祗樹給孤獨園。以樹林為太子勝所有,故稱祗園為勝林。
[與]乃是同在之意。即佛陀講述此經之時並非唯有阿難在場,乃是還有以下諸大阿羅漢和菩薩、天人、鬼神等眾。
[大比丘眾]
此乃是眾成就也,即法會大眾具足之意。此中‘大’字乃是歎德之意。即是說明這些比丘皆具足廣大的功德,已是證得聖果之阿羅漢,非是凡夫比丘。[大]又有以下幾種意思:戒臘長,道行大,德大,果大等。[比丘]乃是出家受二百五十條具足戒的男子。稱為大比丘者,說明這些比丘乃是有修有證的比丘,非是普通比丘可比。
[比丘]有三意:(一)乞士,佛制比丘當以淨命自活,不得自辦飲食商賈耕種,當以乞食為生。上乞法於佛,增長慧命,下乞食於眾生,養活色身,做大福田,接引眾生;(二)破惡,比丘守持二百五十條淨戒,以持戒遮止一切過惡,能遠離煩惱,故稱為破惡;(三)怖魔,因出家為比丘將來必得入於涅槃,而令魔王及魔人民怖畏,故稱怖魔。《大智度論》卷三:‘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剃頭、著染衣、受戒,是時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比丘在登壇受戒之時,必須要發起出離心和菩提心才能得到戒體,因發心廣大堅固求出離世間故,魔王宮殿震動,因此而使魔王恐怖,故稱為怖魔。
[眾]乃人數眾多之意,亦為團體之意。
[千二百五十]
乃是比丘眾之數量,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為諸比丘之上首。此千二百五十人乃是佛陀之常隨眾,此諸比丘常隨佛陀左右,時刻不離而聞教法,故佛陀每次講法都有此千二百五十比丘在場。
此‘千二百五十比丘’乃是指耶捨長者子朋黨五十人、優樓頻螺迦葉師徒五百人、那提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葉師徒二百五十人、捨利弗師徒一百人、大目犍連師徒一百人,共一千二百五十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無所證,後承佛化導,即得證果,於是感佛之恩,遂於一一法會常隨不捨,稱為常隨眾,故諸經之首列眾皆稱千二百五十人。丁一解釋文字表面意義盡。丙一講述經首之六種成就盡。
丙二列與會聖眾
[菩薩無數]
在會之人除比丘眾之外還有菩薩眾,其數量難以稱記,故此處說無數。[菩薩]乃梵語菩提薩埵之略稱。意譯為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意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又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此處將比丘眾列於菩薩眾之前,乃是表尊重僧寶之意。因比丘者乃為僧眾,而菩薩眾中亦有在家眾,為尊重僧寶故,將菩薩眾列於比丘眾之後。又比丘乃是佛教內護,常隨佛之左右,故列於前。
[四輩之眾]
即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又指列座於佛陀說法會上聽法之四類大眾,即:(一)發起眾,指能鑒知時機發起集會,或發起瑞相、問答等,以安排佛陀說法者。如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捨利弗曾三次請佛說法;(二)當機眾,指宿緣純熟,適聞正教,而於會座上得度者。即聽聞經法立受證悟之益者;(三)影響眾,指從他方佛土來助佛陀教化之古往諸佛菩薩,隱其圓極之果而示現當機眾之形相,如影之隨形,如響之應聲,以匡輔法王,莊嚴法座;(四)結緣眾,指宿善福薄根機下劣者,雖未獲立即證悟之益,然以見佛聞法之故,已結下將來得度之因緣。
[天龍鬼神阿須倫會]
此乃在會非人道之眾生類,有天人、鬼神、阿修羅等同在此法會之中。於下分別解釋:
[天]乃是指天道眾生。天道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類,此處只說‘天’,而未說何天,說明此一[天]字乃是總指三界諸天人輩。天道共有二十八天,每一天中皆有天人無量,這些天人壽命千萬歲,而且一生中享受美妙的歡樂。若在人間修持五戒奉行十善,死後便可往生天道。佛陀出世成等正覺後,諸天天主率其眷屬皆皈依佛陀,成為了佛教的護法神。因此佛陀每次講法諸天天人皆來護持聽聞。
[龍]乃是八部眾之一。一般謂龍為住於水中之蛇形鬼類(或謂屬畜生趣),具有呼雲喚雨之神力,亦為守護佛法之異類。龍道眾生於因地中亦修善業,但因嗔心極重故墮入龍趣。佛陀成道後,八大龍王率領眷屬皈依了三寶,成為了佛教護法之一。
龍王亦攝屬於畜生趣,乃愚癡、嗔恚之人所受之果報,其住所稱為戲樂城。並分為法行龍王、非法行龍王二種。法行龍王有七頭,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羅等諸龍王,嗔恚之心薄,憶念福德,隨順法行,故不受熱沙之苦,以善心依時降雨,令世間五谷成熟。非法行龍王有波羅摩梯、毗謀林婆、迦羅等龍王,不順法行,行不善法,不敬沙門、婆羅門之故,常受熱沙之苦,以惡心起惡雲雨,令一切五谷皆悉弊惡。又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載,龍有卵、胎、濕、化生等之別,為卵、胎、濕、化生等四種金翅鳥所吞食。
[鬼神]乃是指具有恐怖威力,能夠變化自在之怪物。分為善惡二種,若守護世間,或護持佛法者,如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四天王、炎魔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等,盡為善鬼神;若羅剎等為惡鬼神。至於夜叉則通屬善惡兩方。然佛教一般所謂之鬼神,通常系指干達婆、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六部鬼神。
[阿須倫]亦稱為阿修羅,略稱修羅。為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十界之一。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阿修羅為印度最古諸神之一,系屬於戰斗一類之鬼神,經常被視為惡神,而與帝釋天(因陀羅神)爭斗不休。後來帝釋皈依了佛陀,諸阿修羅王聞後亦發心皈依了三寶,成為了佛教護法神之一類。男修羅相貌非常丑陋,女修羅則長得非常媚顏。
修羅在因地中亦是修行五戒十善之人,但因為十種原因而墮入修羅道。如《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列舉十種阿修羅之生因:(一)身行微惡,(二)口行微惡,(三)意行微惡,(四)起憍慢,(五)起我慢,(六)起增上慢,(七)起大慢,(八)起邪慢,(九)起慢慢,(十)回諸善根。此外,阿修羅所持有之琴,特稱為阿修羅琴。阿修羅欲聽聞何種曲調,則曲音自然彈出。此亦阿修羅所具有之福德。
以上從‘與大比丘眾’至‘天龍鬼神阿須倫會’其實皆屬於法會之眾成就,但通常講經皆以千二百五十比丘為眾成就,因其常隨故,其他菩薩、天人鬼神等眾不常隨故。丙二列與會聖眾盡。乙一通序盡。
乙二發起序分二:丙一逐句講釋。丙二總釋。
[時給孤獨氏與五百居士。出捨衛城行詣佛所。稽首足下卻坐一面。叉手問佛。居處治家財有幾輩。出家修道行異同乎。當奉何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復以何宜化眾生耶。]
此一段為本經之發起序。給孤獨長者與五百居士乃是本經之當機者,亦是請法者。
丙一逐句講釋
[時]即是指佛陀與諸大比丘、菩薩、天人、鬼神等眾皆已聚集之時。
[給孤獨氏]即是指長者須達多。
[與]即是偕同之意。
[五百居士]居士乃是指在家信奉佛法,修學佛法之人。居士有二種:男子稱為優婆塞,女子稱為優婆夷。
[出捨為城]即為長者須達多偕同五百居士從捨為城出來之意。因佛陀之祗園精捨是在捨為城南五裡之處,故須達多才偕同五百居士出城。
[行詣]行即是行走之意。詣乃是拜詣、觐見之意。
[佛所]即指佛陀當時所在之處的祗園精捨。
[稽首足下]為佛教禮法之一。即以頭著地之禮。我國周禮所載之九拜中,稽首為最恭敬之行禮法。佛教之稽首,彎背曲躬,頭面著地,以兩掌伸向被禮拜者之雙足,故又稱為接足禮(接著對方之足)。此種以頭額觸地之禮拜,為印度之最高禮節。所謂接足作禮、頭面禮足、五體投地等即指此而言。在佛教中,稽首與歸命同義,若區別之,則稽首屬身,歸命屬意。
[卻坐一面]即頂禮完後,很有威儀地端坐一邊。
[叉手]兩手交叉之意。印度致敬法之一種,即合掌交叉兩手之指頭。密宗以為,合掌十指相叉,稱為歸命合掌。以左、右二手表示生、佛二界,意指眾生(左手)歸命於諸佛(右手)。
[問佛]即須達多長者具足威儀和恭敬心向佛請教法義。[問]即是祈請咨問之意。
[居處治家財有幾輩]這是須達多長者向佛陀請問的第一個問題,在家之人居處於世間,治理家業,所行所作不知有幾種差別?
[出家修道行異同乎]這是第二個問題,出家人修道之所行不知與在家人為同為異?
[當奉何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這是第三個問題,欲成就佛道不知當奉行什麼修法而能令行者成就無上佛道呢?
[復以何宜化眾生耶]這是第五個問題,若欲度化眾生當行何事能令眾生圓滿得度呢?丙一逐句講釋盡。
丙二總釋
法會大眾皆已雲集一處之時,長者須達多與城中五百位居士(即修學佛法之在家人),出城向南行至五裡之外的祗園精捨,進入精捨頂禮佛之雙足,然後端坐一邊。須達多長者見請法因緣成熟了,即叉手合掌向佛請問法義。長者問曰:“俗人居家處世,治理家業,積聚福德共有幾種?出家修道之人修行是同是異有幾種差別?修行人當修何法而能快速成就無上佛道?又當以何方便度化眾生?”
本經之一切法要皆圍繞這五個問題而說。長者所問的這四個問題包含特別廣,世出世法皆以囊括其中。丙二總釋盡。乙二發起序盡。甲三講述序分盡。
甲四講述正宗分分五:乙一講釋在家之三財。乙二講釋出家三品之差別。乙三講釋成佛之捷徑。乙四講釋度眾生之方法。乙五講釋上中下三根之差別。乙六講釋初學必行之法。
乙一講釋在家之三財分四:丙一贊歎提問。丙二講釋下財。丙三講釋中財。丙四講釋上財。
丙一贊歎提問
[佛言。善哉問也。開發童蒙將來學施。]
佛陀聽聞長者如是提問,十分歡喜,故以善哉之語而做贊歎。
[善哉]為契合我意之稱歎語,也就是說長者所問正是世尊欲說之法,故深契世尊之意,因此而感得世尊贊歎。
[開發童蒙將來學施]即此諸所問,能利益未來初入道或未通教法之行者,能令其開發智慧,建立修學行持六度之次第。
能聽聞到佛法的人要感謝那些在佛陀時代請法之人,沒有他們的請法後世之人就不能聽聞到這麼多的微妙法義,故應感念請法人之恩德。另外修行者在平時也要學會如何在善知識面前請法,自己若能經常善巧地請問法義,即能令自己很快地成就一切修證,故行者當學會善巧地請法。丙一贊歎提問盡。
丙二講釋下財
[佛言。財有三輩。一曰下財。二曰中財。三曰上財。]
佛陀在贊歎完長者之後,既而答言,在家之人福德差別有上中下三種。此種所言之‘財’,乃是指所積福德之財,而非是錢財之財也。下財之人即指那些為富不仁,悭貪吝啬,不行孝道,撥無因果之人;中財是指那些雖能孝養父母,給足妻女奴僕,但不信因果,不奉沙門高人,不修道業之人;上財者即指那些既能孝養父母又能奉侍師長,給足妻女奴客,深信因果,修持佛法,行施六度利益眾生之在家行者。
[何謂下財。有人治產積聚錢財。不敢衣食不修經戒。不能孝順供養二親。不樂隨時給足妻子。欲其消息充饒飽賜。奴客徒使衣裁蔽形食系口腹。抱愚守惜如蜂愛蜜。]
此處世尊乃為長者詳細敘說在家人之三種類相。下財之人乃是指不積德行善之人。下面逐句解釋:
[有人治產積聚錢財。不敢衣食不修經戒。]
謂世間有人一生精勤謀治產業積累錢財,自己卻捨不得享受,也不敢穿好衣服,吃好吃的。這種人乃是世間之守財奴,一生悭貪吝啬,不信佛法,不修道業。這一類之人乃是下財之人。
[不能孝順供養二親。]
世間多有不孝子女,對自己親生父母不盡兒女孝道,不給足衣服飲食養老送終。此等之人乃為下財人之列也。
[不樂]即不樂意之意。乃指世間下財之人吝啬之狀態,養活自己最愛的妻子都不是打心眼兒裡樂意的。雖然還能勉強盡丈夫之責給足妻子衣食,但其心中並不是很願意,而是為了不使妻子因此鬧事,所以才給足妻子之所需。
[消息]即為平息、平靜、不鬧事之意。
[奴客]即奴婢、傭人,客人朋友之意。
[徒使]即徒弟、或為自己工作之人。下財之人對待奴客徒使更為吝啬,為了差遣使用他們不得已才勉強給這些人一些遮身飽腹之衣食。此種下財之人因愚癡之故,不明事理,一生中悭貪吝啬,貪圖財物如蜜蜂貪愛蜂蜜一樣,一刻不曾離貪財之念,乃是十足的守財奴。
[不信先聖不奉高士沙門道人。不好布施種福為德。心自計常不慮對至。合者必散禍福自追。貪慕身地不覺惱恨。咄嗟沒過入泥黎門。]
世間下財之人因愚癡無智,故不相信因果輪回,一生貪得無厭,不信聖賢之教,不敬有德高人,亦不親近僧眾及諸修習梵行之道人。常喜悭貪不好布施,不能積德行善修持福業。世間之人不知無常迅猛,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離死亡很遙遠,因此不會顧慮生死之恐怖,孰不知生死皆在剎那之間,《四十二章經》雲:“生死在一息之間。”世間亦雲:“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
應知吾等現前之肉身乃是諸多物質假合之體,此身即是假合而成必然就會離散,故應時時了知無常之理。世間一切諸法皆是無常之性,無有任何一法能常住於世間,故經中言[合者必散];人一生中為了外在的物質生活不停地造就著貪嗔癡等惡業,為了財、色、名、食、睡而盡其一生忙碌,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在臨命終時什麼都不會帶走,只能是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惡等業流轉於輪回之中。正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本經曰:“禍福自追。”即是此意;世間之人認為現前色身即是為‘我’,故而對其生起種種貪愛,圍繞此虛假色身妄生諸多貪嗔等業,窮其一生為此色身而忙碌,因此在短暫的一生中飽受諸苦。眾生愚癡不知此色身實乃是吾等受苦之器具,非是真正的自我,如《八大人覺經》雲:“心是惡源,形為罪薮,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有情眾生之色身乃是依業報所感之業障身,故此身乃是令自己覺受苦樂之器具。若我等此生為其而造種種惡業,來世必將受種種惡果。在《經律異相》中卷四十六載,昔有一人已死,一日魂還陽間,見己之屍身,便用皮鞭抽打。旁人問曰:‘是人已死,何以復鞭?’此亡靈報言:‘此是我之故身,生前令我作惡,見經戒而不贊,偷盜欺詐,犯人婦女,不孝父母兄弟,惜財不肯布施。今死,因生前為其所造之惡業令我墮惡道中,勤苦毒痛,不可復言,是故來鞭之耳!’世人若能了知此理,當以現前業報之身行諸善法,修持梵行,遠離貪染則諸過不生,必能感得來世之善報。若不曉如是之道理,愚癡顛倒妄造三毒惡業,則必定會依業而墮入地獄受苦,故本經雲:“貪慕身地不覺惱恨。咄嗟沒過入泥黎門。”
[其身緣食四大虺(hǔi)盛。神寄其中假號為名。羸(yíng)弱猶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榮。心懷萬憂謂亦長生。心存吾我不達悉空。三界尚虛況人物乎。汲汲迭惑貪YIN嫉妒。如斯行者。]
[其身緣食]即指有情眾生依四食而住。所謂四食即指可資長養有情生命的四種食物或精神作用:即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大小經論述及四食者頗多,然所立名稱有異,解釋亦不一。茲分釋如次:
(一)段食︰又作抟食、揣食、見取食、粗抟食。即指肉、菜等一般的食物,以香、味、觸為體。由於可用口鼻分段飲啖,以滋養有情之依身,故稱段食。《俱捨論》卷十雲:‘如是段食唯在欲界,離段食、貪生上界故,唯欲界系。香味觸三,一切皆為段食,自體可成段別而飲啖,故謂以口、鼻分分受之。’《成唯識論》卷四則雲:‘段食變壞為相,謂欲界系香味觸三於變壞時能為食事。由此,色處非段食攝,以變壞時色無用故。’
又,此段食可分粗、細二種,如飯、面、魚、肉等稱為粗抟食;酥油、香氣及各種飲料等是細食。《俱捨論》更說光、影、火、風等雖不能飲啖,但能長養生命,因此亦屬於細食。
(二)觸食:又作細觸食、細滑食、溫食、更樂食、樂食,即指感覺。亦即有雜染的根、境、識和合所生之諸觸,對其所取之境產生喜樂等覺受,而攝益心、心所。由之長養諸根大種,所以稱之為食。《集異門足論》卷八雲:‘雲何觸食?答:若有漏觸為緣,能令諸根長養,大種增益,又能滋潤隨滋潤,乃至持隨持,是名觸食。其事如何?答:如鵝、雁、孔雀、鹦鹉、鸲鹆、春鹦、離黃、命命鳥等,既生卵已,時時親附,時時覆育,時時溫暖,令生樂觸。’
《成唯識論》卷四雲:‘此觸雖與諸識相應,屬六識者食義偏勝。觸粗顯境,攝受喜樂及順益捨資養勝故。’
又,《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則說,衣裳、香華、熏火及香油等為更樂食(即觸食)。《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亦以衣服、洗浴為細滑食。
(三)思食:又作念食、意食、意思食、意念食、業食。指意業或意念。即此有漏的意業與欲望俱轉,而生希望之念,能招引當有之果,使有情滋長相續。《長阿含經》卷二十雲:‘有眾生因念食得存,諸根增長,壽命不絕。’
另外,《俱捨論》說思食也能安養現身,如商人遇海難,飲食俱失,遙見積沫,疑是海岸,意欲速至,生命因此延長,後知不是,望絕便死。亦如三國時期曹操以望梅止渴令軍士能繼續行軍,這亦是四食的一種。再者,《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諸意中所念、所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說,或以體觸,及諸所持之法,是謂名為念食。’
(四)識食:指六識。六識由段、觸、思三食之勢力而能起當有之果,執持身命而不壞,故稱為食。地獄眾生與無色界即以識為食。《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雲何為識食?所念識者,意之所知,梵天為首,乃至有想無想天,以識為食。’
諸有漏法皆有滋長諸有之義,但上述段等四種,其義最為殊勝,故特立為食。其中,段、觸二食以資益現身之所依及能依之義殊勝。所依即有根身,段食能攝養之;能依指心、心所,觸食能資益之。思、識二食以能引生後有之義殊勝,即於此生之中,思食能引,思食引已,依業所熏識的種子力而得生起後有。
四食之中,段食唯欲界有,余三食則通三界,但因四生五趣之區別而有異。如據《大毗婆沙論》卷一百三十所載,欲界具四食而以段食為主。色界具有三食而以觸食為主。無色界亦有三食。但下三無色以思食為主。非想非非想處以識食為主。又,地獄、鬼趣、卵生、胎生、濕生等皆具四食,然地獄以識食為主。鬼趣以思食為主。卵生以觸食為主。胎生以段食為主。濕生以觸食為主。
有情眾生之色身皆緣此四食而住,緣地水火風四大與五蘊組合而成,神識居住在此四大五蘊所生之身中假名為我,實則於此四大五蘊中根本無有獨立自我之存在,故本經雲:“其身緣食四大虺(hǔi)盛。神寄其中假號為名。”然眾生顛倒不識此意,於現前肉身和意識妄想惑為是我,以此而造善惡無記等業,枉趣生死流轉。眾生之身眾緣所生故名眾生,諸法之中何者為我?無一法能為我者,故一切皆是假名無有其實也。
依四大五蘊所生之身,諸緣積聚號名為生,諸緣離散是名為死,緣生緣滅盡在頃刻之間,生死憂容亦在須臾。在此世間生緣極少死緣極多,如人之色身成就,當在母胎十月之久方能成人,出生之後須各種營養而調養之方能住世,雖如是倍加呵護,但若稍有不慎即會四大不調而生病患,或者適逢天災人禍即會一命嗚呼。如《八大人覺經》雲:“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故吾等現前之身實是羸弱不堪,每時每刻都有壞掉的可能。但世間下財之人於此無常身中不悟無常虛幻之理,執著我為實有,或者執著自己能活多少年,因此只顧眼前享樂而不為後世打算。此等世人實乃是愚癡至極,行者當覺之。本經雲:“羸(yíng)弱猶化危脆不固。不解非常倚世之榮。”此中‘不解非常’即是說色身乃是無常變壞的。
[心懷萬憂謂亦長生。心存吾我不達悉空。三界尚虛況人物乎。汲汲迭惑貪YIN嫉妒。如斯行者。乃為下財。]
世間人道眾生之壽命平均七十左右,還不到百歲,雖然壽命如此之短暫,可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能活得更長一些,所以他們內心中對未來充滿了憂慮,不停地打算自己將來要如何生活,自己的將來是怎麼樣的。實際上你縱然想了那麼多,又有什麼用處呢,未來的事情誰都不會知道是怎麼樣的。正所謂:“人生不滿百,長懷千歲憂。”本經雲:“心懷萬憂謂亦長生。”
下財之人之所以悭貪吝啬,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諸法虛妄,諸法無我的道理。在世人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實在的我,所以他們圍繞著這個所謂的‘我’營造自己所謂的生活。因心中有我的執著才會生起貪嗔癡三毒來。實際上不僅色身的我是虛妄的,就是那些組成色身的四大五蘊亦是虛偽無主的,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即諸法無我是也。故本經雲:“心存吾我不達悉空。”
宇宙間一切現象皆是虛幻無主的,不僅是有情眾生所依的色身,就是我們所依的器世間亦復如是。地球也好,欲界、色界、無色界等諸天亦是無常變壞的,三界內所有一切諸法皆是無常相,生滅變異唯隨緣起,無有真實常住之法。故本經雲:“三界尚虛況人物乎。”
可世人不悟此理,迷惑顛倒於此無常之中生起常執,枉造殺盜YIN妄等諸多惡業,禍害今生殃及後世,從迷積迷流轉諸趣。故經雲:“汲汲迭惑貪YIN嫉妒。”
世間那些悭貪吝啬,不孝父母,不奉師長沙門道人,不信因果,隨貪嗔癡造諸惡業者,皆為世間下財之人,故經雲:“如斯行者。乃為下財。”丙二講釋下財盡。
丙三講釋中財
[奉養父母安和至心。出辭還返不失顏色晨定暮省小心翼翼。念二親恩而無窮極。]
世間中財之人,能行孝道奉養父母,照顧父母長輩使之無所匮乏,凡有所作無微不至。且能守持禮儀,於出門之時必向父母請辭告別,回家之後亦能先往瞻視父母,不令父母擔心生氣。如經雲:“出辭還返不失顏色。”亦能於晨早之時攝心斂念心不狂燥,在晚間時反省日之過失,侍奉父母小心翼翼無不順從。為何能對父母如此孝敬,因彼人能念及父母雙親養育之恩無與倫比,故乃能做如是之回報。
[給足妻子應時衣食。恩情歸流與共同歡。妻子如是也終無私行。瞻視奴客眷屬徒使不令饑乏。]
對父母如是能盡孝道,乃念父母之養育恩德,故能盡孝。為貪戀夫妻情愛魚水之歡故,亦能給足妻子種種所需,對妻子有情有義始終如一。若為人妻者,亦能盡己之責,相夫教子照顧家小,瞻視奴客親朋眷屬徒使等輩不令衣食有所匮乏,凡妻子應盡之責皆能盡之。
[不信死後當復更生。謂死滅盡歸於無形。]
此種之人雖能做以上如斯之事,但卻不信因果輪回,認為人死如燈滅,死後一切皆無歸於無形。
在世間上這樣的人很多,雖然能孝順父母,對妻子有情有義,對待親朋眷屬以及外人皆能以誠而待之,為人處世厚道誠實,但唯獨不信因果輪回,不管你如何為他解說,他都不會相信因果輪回之事。也就是說世間的好人未必能深信因果。
[供孝所生念乳養恩。給足妻子戀恩愛情。瞻視僕使欲得其力。]
其人不信因果輪回,那他為什麼對別人好呢?其實此等之人一切所行皆有目的,孝養父母乃是為報養育之恩,若非是父母即不能如斯而為。能給足妻子,對其有情有義,只是為了貪著情愛,若非彼之所貪亦不能如是對待。能和藹對待下人,乃是為了得其之力,令下人能為自己賣命而已。所以一切所作皆有目的和貪染之心,非是無有目的而為。
[不能奉敬沙門道人。不肯行善布恩施德。後當得福與眾殊特。是謂中財。]
如是之人不信因果亦不會奉侍恭敬沙門道人,也不肯行諸善業,對那些於己無利無有關系的人不能給予幫助和施捨。但因其能以誠待人,不悖良心,故後世亦當獲得很大之福報。有以上特點之世人乃為世間中財也。
[佛於是頌曰:]
佛陀為了聞法者能方便憶持法義,故欲將所說法義用偈頌方式再次宣說。
[常能念乳養,孝順供二親,給足其妻子,隨時不失節。奴客及徒使,慰勞不加惡,下侍皆順從,遣行不違教。不信後世生,聞之驚不喜,自計身有常,長存不終亡。三界如幻化,當識此辭章,己所為罪福,從本而受之。]
偈頌中之法義在上文已經講過,故今不再做解。在此講述一下學佛應從何處做起:
學習佛法之行者,若想做一個合格的佛弟子,先當做一個世間善人,以世間善人為基礎進而學習出世之佛法。先當從孝養父母做起,要常念父母養育之恩德,如經雲:“父母之恩德,子女盡恆河沙劫難以報答。”世間法亦雲:“百善孝為先。”亦應思維父母養育己身之艱難,從孩童時期一直到長大成人,須經歷多少辛苦才能將一個孩子養大成人。十月懷胎時,母親倍受艱辛,妊滿出生後,自己不覺屎尿,又是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地為自己清除這些污穢,母親以她體內營養之精華的乳水喂養自己,從無有任何怨言。幾個月時期的小孩子總會在夜間哭鬧,母親在熟睡中被哭聲吵醒,在困意朦胧中還得給孩子喂奶,在孩子出生到一歲之間,母親幾乎沒有睡過一次踏實覺。當自己呀呀學語時,母親總是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孩子說話,直至教會為止。一個母親會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於孩子身上,只要孩子能快樂自己過得再苦也甘心。不僅母親對自己有這樣大的恩德,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父親的養育和教導。父親雖然不能像母親那樣細微地疼愛子女,但一個小孩能否建立健康完美的人格和品行,責任全部都在父親身上。在管教子女來說,父親的責任要重於母親。不管怎樣父母對我們的恩德實在是大得很,故為人子女者當對父母親盡孝道也。古德雲:“欲學習做佛,當先學會做人。”若一個不孝父母的人,自然也不能做一個如法的修行者,故佛門弟子當對父母盡孝道也。
在家之行者上要對父母盡孝道,下要對子女盡為人父母之義務,養活子女,工作事業皆不能廢。對妻子亦應盡丈夫之責,給予關懷愛護使之所需不乏。對待外人奴僕等,亦要與之和睦相處不生煩惱。能行如斯之道乃為世間好人之標准,佛門之行者若不能具足以上條件,為人之資格尚且不夠,更何況欲成佛道呢?
世間中財之人,雖能供養父母給足妻子瞻視奴客,但不能深信因果修學佛法,將來只能得到人天福報而已,不能超出生死輪回。在家佛子當學其前而捨其後,深信因果,供養三寶,親近善知識,精進修持佛法,廣做利益眾生之事業。丙三講釋中財盡。
丙四講釋上財
[佛復告長者。上財業者。謂其人若有財寶能自衣食。孝順父母不失時節。恆瞻顏色不令懷戚。出不犯禁入不違禮。造行清白不使污染。]
佛陀為須達多長者講完世間下財和中財之後,再次告訴長者說,所謂世間上財之人,自有財富而不吝啬,孝順父母無微不至,每逢時節更能與父母同歡。不僅能在衣食上滿足父母所需,而且還能善於觀察父母之心事,亦不會令父母心中有稍許不悅。出門在外不犯國法,回到家中遵守禮節循規蹈矩,一切所做皆能遵從道德禮儀,身心清淨不染是非。此乃上財之人首具之德。
[恭敬尊長謙遜智者。啟受博聞等心不邪。下劣貧厄鹹蒙仗荷。]
上財之人還能恭敬尊長,於有智者前能生恭敬,謙下為懷,咨請法義不失時機,心無傲慢,心懷平等不染諸邪。對愚者施以教誨,貧者施於財物令其無乏,常能行慈救濟苦厄。此乃上財之第二德也。
[給贍(shàn)妻子常令備豐。除諸邪念修以正治。]
上財者亦能給足贍養妻子,令其所需無有缺乏。行者當知,今生能成為夫妻者,乃是多世因緣所致,故必須要善待對方,不可以隨意打罵,亦不可不盡其責。
今佛教界中有好多在家居士,自己學習佛法後便不再出去工作,完全靠妻兒養活,而且在家中也不做家務。對妻兒不盡贍養之義務,認為這樣做即是看破放下,孰不知,這種做法乃是一種極端消極的邪見。一個在家行者必須要負擔起自己該盡的責任,對父母當盡孝道,對妻兒當盡丈夫父親應盡之責。
上財之人所做之事業,皆能以正業為本,遠離一些邪業。
[消息奴使不令窮匮。不妄撾(zhuā)罵加之慈愍。]
上財者善能調伏奴僕不令滋生事端,給足其需,養活生命不令窮匮,慈心善待不加打罵,給予關懷令無憂戚。
[奉敬先聖至學正士出家順法沙門賢明。夙夜行禮不失其意。]
對於諸佛先聖之教無不恭敬信奉,發心堅固志學大乘之業,常能親近如法有修有證之出家行者,且能於晝夜六時在善知識座下行弟子事,以三門恭敬承侍,不從違背善知識之心意。
[布施所乏使成道德。恣講經典並化癡冥。以善方便不失其時。自安護彼一切眾生。猶如牸(zì)牛食刍出乳。乳出酪酪出酥酥出醍醐。醍醐最柔特妙。其自安身愍哀十方。多所慈念多所安隱。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最尊無上無比為無俦(chóu)匹為世大雄獨步無侶。]
上財之人能對那些缺乏衣食資財之眾生給予布施救濟,以救濟眾生離諸苦厄而為己任。因能盡捨一切毫不吝啬而做布施之故,所得功德廣大,於世人中倍受尊崇,福德資糧日漸圓滿,並能以此所得功德回向無上菩提,成菩提道之妙用。
上財之人亦能講經說法化導愚癡眾生,能以種種善巧不失時機而行方便度化之道,令眾生曉了出世真理,發心修學菩提道業。能以淨戒守持自身清淨不染諸過,且能教化護持彼一切眾生出離憂惱。猶如乳牛先以食嫩草而自滋養出生鮮美之乳(譬喻上財之人能以戒定慧而自滋養,如母牛所食嫩草。以聞思修而增智慧,如牛出乳。),從乳之中提煉乳酪(智慧漸增能出生道慧,如牛乳出酪。),乳酪之中再提煉出酥油(智慧漸圓生起諸多方便權慧善能利益無邊眾生,出生無量功德,如酪出酥。),酥油之中再次提煉,即可出最妙之醍醐(福慧資糧圓滿即能證得無上菩提,於此圓滿證境之中能現無邊不可思議微妙法門,能行無量方便與究竟之道度化眾生。如酥出醍醐之意。)。
其上財之人能自安身亦能愍哀十方一切眾生,以慈悲心令一切眾生至究竟安隱之處。諸天人民皆得蒙度,是人於此世間最尊無上,無人能比,無所俦匹乃為世之大雄智者,獨步三界無能與之相提並論者。具足如斯德行者,乃世間上財之人也。此處所述之上財德行,乃是在家佛子之典范,佛子當以此處所講立為自己修行之規則,依此行持必圓無上佛道之修證也。
[佛於是頌曰:若有眾財業,以自好衣食,供養孝父母,不失其顏色。]
佛陀以偈頌總結上述之意曰:若欲成為世間上財之人須行以下諸事。第一行持孝道,若自己有諸多財富之時莫忘父母養育之恩,當以最好之衣食物品供養父母,令父母衣食資具不乏,亦要事事不違父母心願,令父母心情愉悅。
[出游不犯禁,還返不違禮,造行常清白,順法不荒迷。]
第二不犯諸過,順世間法律,做愛國之公民。不違世間禮儀,做謙謙君子。明曉善惡因果,不悖因果,而行隨緣不變之道。
[供敬奉尊長,謙遜明智者,啟受博聞士,等心不慕邪。]
第三謙下為懷不生傲慢,知禮識節恭敬尊長。心中長存謙下不生傲慢,見有智者不生嫉妒。親近善識之人,聆聽教誨終不厭煩。
[隨時給妻子,各令得其所,慈賜奴僕使,衣食常豐足。]
第四善待眷屬,善待妻兒親朋眷屬,常以慈心恩賜奴僕下人飲食衣服,務必令此諸人皆各得其所,心無憂惱。
[奉沙門學士,布施授供養,從受深妙法,棄捐癡聾盲。]
第五常行供養聞受教義,信奉教法,供養三寶,行諸布施利濟眾生,聞受正法終不厭倦,遠離愚癡聾盲喑啞之因。
[愍傷十方人,不獨為身行,常自安其已,亦解一切厄。]
第六出離心和菩提心,觀諸無常生出離心,捐棄貪嗔諸欲,守持淨戒。己有成就不忘如母有情,生菩提心度化眾生,救渡苦厄引為己任。
[譬如酥醍醐,本從刍草出,既可用安身,身和無疾疹。]
第七欲利他者當先安身,欲度眾生先當修持自身,持戒清淨清除己身諸過,修持禅定淨除心之妄念,常學智慧破除癡冥。己身安和才能做利他之事業。
[普哀眾生類,其心常平一,以是四等行,速逮成至佛。]
第八行持四無量心,觀眾生之諸苦常行饒益,持平等心無怨親想,以四無量心而為利益眾生之總綱,若能如是行者即可急速成佛。如斯行者乃世間上財也。丙四講釋上財盡。乙一講釋在家之三財盡。
乙二講釋出家三品之差別分四:丙一總敘三乘名目。丙二講釋聲聞乘。丙三講釋緣覺乘。丙四講釋菩薩乘。
丙一講總敘三乘名目
[佛告長者。出家修道學有三品。一曰聲聞。二曰緣覺。三曰大乘。]
佛陀講述完在家三財緊接著就回答長者第二個問題。長者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出家修道行異同乎’。佛陀對須達多說,出家修道行有三種,一聲聞乘,二緣覺乘,三菩薩乘。聲聞乘行者因聞佛法音,修學四谛而得悟道,故名為聲聞,其所證乃是阿羅漢之果位;緣覺乘行者有兩種,一種生在有佛出世之時代中,聞佛法音證悟十二因緣之道理,名為緣覺。另一種則是生在無佛出世之時代中,自己觀察十二因緣之變化而悟道,證得道果,名為獨覺;菩薩乘行者不僅能自證出世之道果,亦能在因地中發廣大心度化有情眾生,智慧與發心廣大無比,故又成為大乘。丙一講總敘三乘名目盡。
丙二講釋聲聞乘分四:丁一畏苦知幻。丁二發心與禅修。丁三聲聞乘之缺點。丁四偈頌復說。
丁一畏苦知幻
[何謂聲聞。畏苦厭身。思無央數生死之難周旋之患視身如怨。四大猶虺五陰處賊。]
佛陀以反問之口吻說道,如何修學乃為聲聞呢?所謂聲聞乘行者,即怖畏世間諸苦,厭離現前皮囊之身,因其知身乃四大五陰因緣所生非為真實有我,故能對此皮囊生起厭離之心。常自思維無央數劫以至今生經歷無數生死之難,周而復始如車之輪旋轉不停,於生死流轉之中又飽償了四大假合與分離所生之一切苦惱過患。故能了知一切所受之苦難,皆因有此皮囊之身,故有諸多苦受,如經雲:“身為罪薮。”聲聞行者因了知此意,乃能視此現前之身如同怨敵。我等現前之身乃四大所生,此四大所生之身猶如蛇虺能令吾等感受諸多痛苦,四大若有不調即生諸多病苦,地水火風相互轉化遷變又能生起老病死苦等,故此四大對吾等之毒害,猶如蛇虺。不僅四大虛幻乃有情之苦本,色、受、想、行、識五陰亦復如是。一切眾生本具圓滿的如來性德,只是迷於四大五陰之中,妄興我執,處處顛倒不識自家珍寶,故五陰乃為劫奪家寶之怨賊。聲聞因了知了此諸道理,故能生起出離心,而遠離世間五欲盛事,尋求出離輪回之法。畏苦知幻乃聲聞乘行者首當具足之條件。丁一畏苦知幻盡。
丁二發心與禅修分二:戊一分別解釋文句。戊二總釋。
[坐禅數息安般守意。觀身惡露不淨之形。畏色欲本痛想行識。怖地獄苦。餓鬼之厄。畜生惱結。人中之難。天上別離。不可稱計。輪轉無休如獄中囚。欲斷生死勤勞之罪。求無為樂泥洹之安。]
戊一分別解釋文句
[坐禅]既是以打坐來修習禅定的方法。略稱‘坐禅’或者‘打坐’。禅,是梵語禅那之簡稱,意譯為靜慮。本來,行、住、坐、臥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為適宜,故多雲坐禅。在印度,無論是外道或佛教,都非常重視禅定的修習。例如佛教的修行綱要,是戒定慧三學。戒清淨,始得禅定寂靜;禅定功夫到達一定水准,始得智慧明朗。因此,欲行佛道,不能不修禅定。佛門中一切宗派都離不開禅修,如禅宗所修乃是內觀禅法,淨土宗所修乃是念佛禅法,天台則以三止三觀為修禅之法,密宗則有大手印禅和大圓滿禅等修法。佛經中,常可見佛陀及其弟子們重視修禅的記載,如《大般涅槃經》卷中雲:“爾時有一滿羅仙人之子……忽於中路,而見如來坐息樹下,合掌問訊,卻坐一面,而白佛言︰夫出家法,坐禅之業最為第一。”
關於坐禅的方法,在《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雲:“欲坐禅復有五事︰一者當隨時,二者當得安床,三者當得軟座,四者當得閒處,五者當得善知識。復有五事︰一者當得好善檀越,二者當有善意,三者當有善藥,四者當能服藥,五者當得善助。爾乃得猗。隨時者,謂四時(以黃昏(下午八時)、後夜(凌晨二時)、早晨(上午十時)、晡時(下午四時)之坐禅稱為四時坐禅。)。安床者,謂繩床(即禅修時,先當安置好禅坐之處)。軟座者,謂毛座(禅修所用之坐墊應當柔軟舒適一點,這樣會有助於禅修)。閒處者,謂山中樹下(凡能遠離愦鬧之處皆是堪能禅修之閒處)。亦謂私寺中不與人共。善知識者,謂同居(即能與自己同修者,而且能在修法上給予自己指導者)。善檀越者,謂令人無所求(若欲精進修學禅法者當先具足供養無缺之條件,於供養無有缺乏才能免去為飲食所起之憂慮)。善意者,謂能觀善。善藥者,謂能伏意(即行者了達禅修法要善能調伏妄念)。能服藥者,謂不念萬物。善助者,謂禅帶(坐禅時所使用之帶,纏於腰間,防腹部受涼。據《四分律》卷四十一載,於露地坐,有患背痛者,故作禅帶護之。)。”這是禅修必須要具備的一些條件,具足這些條件方能安心修學禅法。今於此略說禅修之法:
一、跏趺坐,有全跏和半跏二種。全跏者,即是左腳放在右腿上,然後右腳再放到左腿上,俗稱雙盤或大盤,亦稱為金剛坐。半跏者,即是左腿或右腿單放在另一腿上,俗稱單盤。此二種坐法有五種利益:(一)令下行氣易入中脈,(二)除嫉煩惱,(三)修忿怒母暖相易生,(四)不為諸障所損,(五)令地氣易入中脈。
二、等持印置臍下︰即是三昧耶印,也稱為彌陀印,二手掌心向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疊放於臍下一寸五處,二大拇指相抵。結此印有五種利益:(一)令平住氣易入中脈,(二)除嗔煩惱,(三)令火熾盛可解七萬二千脈結,(四)修忿怒母易得空樂,(五)令風氣或水氣易入中脈。
三、脊直,將臀部略微向後小腹前壓,如此即可令身端直。
四、肩張,自然端平不前不後不緊不松。若能做到脊直臂張即可獲得五種利益:(一)令遍行氣(行住坐臥一切動作)易入中脈,(二)除癡煩惱,(三)可除修氣之病,(四)不為四大風氣所損,(五)令地氣易入中脈。
五、颔壓喉結,將下巴略微往下壓,也就是向內收下巴,這樣可以使行者氣息暢通。如此可獲得五種利益:(一)令上行氣(出入氣息音聲歌唱)易入中脈,(二)除貪煩惱,(三)令兩頸動脈緩行心念易停,(四)心停則妄念息、無分別慧易生,(五)令火氣易入中脈。
六,舌抵上颚,即是將舌頭抵在上牙床之上。
七、適宜瞻視,將眼睛微微睜開,這樣即可除去昏沉。舌抵上颚和微睜雙眼有四種利益:(一)令命根氣易入中脈,(二)除慢煩惱,(三)觀想易明,(四)令風氣易入中脈。
這是禅修之前行必須要具足的,不管哪種禅法都需要具足前行的這七點,在禅修的正行中各個宗派都有不同的觀修方法,在此就不做贅述了。
禅修之法略說如是。另外,修禅者若在禅修中用功修不得當,亦會得禅病。故禅修者若不了知禅病之相,則禅法難以成就,故今在此略說禅病之相以及對治之道。行者安心修道,但本來四大有病,因今用心,觀息鼓擊,發動本病。或時不能善調適,身、息、心三事,內外有所違犯,故有病患。所謂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差!若用心失所,則動四百四病,是故若欲自行化他,則應當善識禅病之源,善知坐中調心竅訣,以及治禅病之方法!若不知治病方法,一旦發動病因,非唯行道修持生起違緣障難,亦令生命堪憂。
今略明治禅病之法,分為二段來說:一、明病發相。二、明治病方法。
一、明病發相者,引發禅病雖有很多因緣,但總的來說不過兩種:(一)四大增損病,人身乃是地水火風等四種元素組合形成的,既是物質組合而成,自然就會有增有減。法界內所有有為物質諸法之間皆有相吸性(相吸性,既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一種相互融合的性質,因有此相吸性質之故,物質與物質才會組合,才能形成另一種物質。)、相斥性(這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一種相互排斥的性質,雖然物質會因相吸性之力量強大,而進行新的組合,但是這種組合不是永恆的。由於物質本身具足相斥性,所以雖然在由相吸之下形成了新的組合,但是在組合形成的剎那開始,物質之間的相斥性就開始運作了,因此就產生了物質的生滅過程。)兩種共同性質,因具足這兩種性質,所以人會由四大的相吸和相斥而現生老病死。四大相調相合就會身體健康,四大之間相斥性增上就會產生病苦。所謂四大中病發者:若地大增時,身體則會腫結沉重,身體枯瘠,如是則因地大增勝而生一百多種病。若體內水大增者,則痰多脹滿,飲食不消,腹病下痢等,水大不調亦會生起一百多種病。若火大增者,則煎寒壯熱,肢節皆痛,口氣鼻塞,大小便皆不通等,由火大不調也會生一百多種病患。若體內風大增勝者,身體虛懸,戰掉、疼痛、肺悶、脹急、嘔吐、嘔逆氣急,如是等亦會生起一百多種病患。故經雲:“一大不調,百一病惱,四大不調,四百四病,一時俱動。”四大不調病發之因,各有其不同症狀,當於坐時,及夢中而仔細觀察之。
(二)從五髒生病者:從心生患者,身體多發寒熱,及頭痛口燥等症狀,因心主口故。從肺生病患者,身體多脹滿之病症,四肢煩疼,心悶鼻塞等,因肺主鼻故。從肝生患者,多無喜、愁憂不樂,悲思嗔恚,頭痛眼闇等症狀,因肝主眼故。從脾生病者,身體頭面之上,游風遍身,癢悶疼痛,飲食失味等症狀,此等皆由脾而生病患,因脾主舌故。從腎生患者,或咽喉噎塞,腹脹耳聾等,腎主耳故。五髒生患眾多,各有其相貌,行者當於坐時,及夢中察之,自可得知。
如是四大五髒病患,因起非一,病相眾多,在此不可具說。行者!若欲修習禅法,或有病患而生,應當善知病因由何而起!此二種病,通因內外發動,若外傷、寒冷、風熱、飲食不慎,而病從二處發者,當知因外發動。若由用心不調,觀行違僻,或因定法發時,不知取與,而致此二處患生,此因內發病相。
又有三種得病因緣不同,一者、四大五髒增損得病(具如前說)。二者、鬼神所作故得病。三者、業報故得病。如是等病,初患即治,甚易得差!若經久,則病成身羸,治之則難愈。
二、略明治病方法,既深知病源,因緣起發,當作方法治之。治病之法,乃有多途,舉要言之︰不出止觀二種方便。
那麼如何用‘止’來治病呢?若行者欲修止而治療病苦,但安自心止在病處,即能治病,所以者何?因心是一期果報之主,若能令心與病處安止不動,則四大之氣一時具調,故病患自除。譬如國王,有所至處,群賊迸散。古德運:臍下一寸,梵語名‘憂陀那’,此雲‘丹田’,若能止心丹田,守此不散,經久即能多有所治,諸病得除。或可常止心於足下,莫問行住坐臥,久之即能得治眾病!生病在身為何要止心呢?因心乃主體身乃附屬,身之病患皆由心之業緣所生,故當止心。人以四大不調,故多諸病患,此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若安心在下,四大即自然調適,眾病除矣。又行者若能了知諸法,空無所有,不著諸相,寂然止住,使心久處寂靜之處,則亦能多有所治!有情眾生之病患皆由心憶想,而鼓作四大,故有病生,若能息心和悅,則眾病即差。故《淨名經》雲:“何謂病本?所有攀緣,雲何斷攀緣?謂以無所得!”如是種種說,用止治病之相非一,故行人須知善修止法,能治眾患。
略明以‘觀’治病者: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等為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六呬。此六種息,一一皆於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轉側而作。若於坐中,寒時應吹,熱時應呼。若以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熱,嘻以去痛,及以治風,呵以去煩,又以下氣,噓以散痰,又以消滿,以補勞。若治五髒,呼吹二氣,可以治心,噓以治肝,呵以治肺,嘻以治脾,呬以治腎。
若能善用觀想,運作十二種息,能治眾患。(一)上息,(二)下息,三滿息,(四)燋息,(五)增長息,(六)滅壞息,(七)暖息,(八)冷息,(九)沖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補息。此十二息,皆從觀想心生。茲略明十二息對治之相: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燋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滅壞息治增盛,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結不通,持息治戰動,和息通治四大不和,補息資補四大衰微,善用此息,可以遍治眾患!用之失所,則更生眾患,推之可知。
善用假想觀,能治眾病,如人患冷,想身中有火氣起,即能治冷。此如《雜阿含》中,治禅病秘法七十二法中廣說。
但用止觀,檢析身中之四大,病不可得,心中病亦不可得,眾病不藥自差。如是等種種說,用觀治病應用不同,善得其意,皆能治病。當知!止觀二法,若人善得其意,即無病不治也。但今時人,根機淺鈍,作此觀想,多不成就,故世不流傳!若金石草木之藥,能與病相應,行者當服用之。
若是鬼病,當用強心,加咒以助治之!若是業報之病,必須加助修福忏悔,勤修諸忏悔之法,病患即可自滅。此二種治病之法,若行人善得其中之一意,則可自行亦兼利他,況復具足通達。若對此二法具不知曉,若則病生必無治也,非唯廢修正法,亦恐性命有慮!如此豈可自行教人?是故欲修止觀禅法之行者,必須善解內心治病之法。然而如此內心治病之方法眾多,能否通達此等之法,亦需具善根因緣,故若欲習知治禅病之法,當更尋訪諸修禅有證之人!
用心力來治療坐中所生之禅病,能一定有效嗎?也許諸位心中皆有如是之疑惑,行者若能具足一下十法,無不有益!所謂十法者:(一)信,即是信此法必能治自己之禅病。(二)用,即隨時常用此法之意。(三)勤,即修學對治禅病之法必須要精勤。(四)恆住緣中,既是專心於念念間安住在禅修所緣之境上,而不攀緣他境。(五)別病因起,即善能辨別生病之因。(六)方便,即行者當習吐納運心緣想,善巧成就,不失其宜。(七)久行,即行者若修學此治禅病之法,當發持久之心,切不可因短時之中未有見效,即刻放捨。因不計日月時間,而常習不廢。(八)知取捨,即善知修學境界中之好惡境界,有益者勤用之,對己無益者當立即捨棄,當微細轉心調治也。(九)善護,即行者當善識異緣觸犯。(十)識遮障,即行者自己修此治病之法若已得益,則不得向外人論說。若未得益,則不得生疑謗。若依此十法所治,必定有效不虛也。
[數息]乃是禅定的修持方法之一。指計算出息(呼氣)或入息(吸氣)之次數,令心攝於一境,以對治散亂的修持法。為五停心觀之一、八念之一、十念之一,與‘不淨觀’同為初心入道的修法。梵語音譯為:阿那般那觀、安那般那念、阿那波那、安般守意、安般念、安般;《俱捨論頌疏論本》卷二十二雲:‘經言阿那阿波那念。阿那者,此雲遣來,謂持息入,是引外風令入身義;阿波那者,此雲遣去,謂持息出,是引內風令出身義。’《雜阿含經》卷二十九雲:‘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者得身心止息、有覺有觀、寂滅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
[安般守意]與上之‘數息’是同一含義。
[觀身惡露不淨之形]此句乃是說明聲聞乘行者所修之不淨觀。修學不淨觀可令行者斷除YIN欲等想。關於不淨觀之修法有以下幾種差別:
(一)據《禅法要解》卷上說,若YIN欲多者,應修習二種不淨觀。即:(1)觀死屍臭爛不淨,取此不淨之相,至閒靜處以自觀不淨。(2)雖眼不見死屍,然從師受法而憶想分別,自觀身中充滿發、毛、涕、淚、汗、垢、痰、陰等三十六種不淨物。修習不淨觀能對治眾生對於色、形容、威儀、言聲、肌膚細滑、人相等六種欲望之執著,且將不淨分為惡厭之不淨與非惡厭之不淨二種。對於執著前五種欲望者,令觀惡厭之不淨;對於執著人相者,則令觀白骨人相。又觀死屍為不壞,能斷除威儀、言聲二種欲望,觀死屍為已壞,則悉斷六種欲望。
(二)據《大毗婆沙論》卷四十所舉,隨觀行者之意樂,而有樂略、樂廣、樂廣略三種之別。又於此三種觀法之過程中,各明示初習業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及其觀行之次第。舉樂略觀為例,即:(1)先往冢間觀察死屍之青瘀等相,復以勝解力移屬自身,即觀想自身青瘀乃至骨鎖,於骨鎖中,次第觀想足骨、苋骨、胫骨、膝骨、髀骨、臗骨、腰骨、脊骨、脅骨、髆骨、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項骨、颔骨、齒骨、髑髅等,凡此種種,一切皆稱初習業位。(2)於骨鎖中,先觀足骨、苋骨等,乃至後觀髑髅,復於其中除半觀半,復除一分,唯觀一分,凡此種種,一切皆稱已熟修位。(3)以勝解力觀察如此之不淨相,遂系念於眉間,湛然而住,復轉此念入身念住,輾轉乃至入法念住,凡此種種,一切皆稱超作意位。
(三)據《俱捨論》卷二十二說,修不淨觀可對治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等四種貪。即:(1)緣青瘀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對治顯色之貪。(2)緣死屍被鳥獸所食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對治形色之貪。(3)緣蟲蛆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對治妙觸之貪。(4)緣死屍不動等之相以修不淨觀,可治供奉之貪。此外,若緣骨鎖以修不淨觀,則因骨鎖中無四貪之境,故能對治上述之四貪。
(四)據《大乘義章》卷十二與卷十三中說,將不淨觀分為厭他身而觀他不淨與厭自身而觀自不淨二種。前者觀他身中有九相,即:(1)死相,(2)脹相,(3)青瘀相,(4)膿爛相,(5)壞相,(6)血塗相,(7)蟲啖相,(8)骨鎖相,(9)離壞相(分散相)。然而在《大智度論》中所說之九想卻缺了死相,而另加燒相。在後者觀自身不淨中說出了自身有五不淨,稱為五種不淨。即:種子不淨,肉體系由因緣而形成,故內(煩惱、業)、外(父母之精血)之種子不淨。住處不淨,於母胎中,十月不淨。自體不淨,此身由四大之不淨所成。外相不淨,此身之九孔常流不淨。究竟不淨,死後棄置冢間爛壞,亦永久不淨。
[畏色欲本痛想行識]聲聞乘行者由了知色欲乃是輪回與痛苦之根本,故而對色欲等法生起怖畏而求出離。而此一切皆由五蘊生起,故五蘊乃是輪回之根。此中之‘痛’乃是五陰中 ‘受蘊’之別稱。小乘多數派別由對五蘊之分析,得出‘人無我’之結論,主張‘人我’為五蘊之暫時和合,唯有假名,而無實體。小乘行者依此人無我之思想修學,從而證得聲聞等小乘果位。若就大乘學說而言,大乘佛法不僅否認五蘊和合體(人我)之真實性,亦否認五蘊本身之真實性,進而發展‘法無我’之理論。
在修學佛法中,行者必須要通達此五蘊之含義,今於下略釋五蘊之含義:
色蘊,即一切色法之類聚,凡一切色法皆為色蘊所攝。
受蘊,即指一切苦、樂、捨、眼觸等所生之諸受。
想蘊,由眼耳等六根對六塵所生之觸受而生起之諸想,即有情一切意識思維,稱為想蘊。
行蘊,除色、受、想、識外之一切有為法,亦即意志與心之作用。
識蘊,即眼識等諸識之各類聚。
五蘊系總一切有為法之大別,在俱捨等所立七十五法中,總類聚有為之七十二法為五蘊,唯識家則立百法,合有為之九十四法攝為五蘊,皆不包括無為法。
五蘊通有漏、無漏及善、不善、無記三性,故諸論中亦以各種名稱說明其種別,如《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五等,在五蘊之中,特以屬於有漏者名為五取蘊。《大乘義章》卷八更就有漏、無漏及三性,總立九種,即:(一)生得善陰,(二)方便善陰,(三)無漏善陰,(四)不善五陰,(五)穢污五陰,(六)報生五陰,(七)威儀五陰,(八)工巧五陰,(九)變化五陰。其中前三者為善,第四為不善,後五者為無記;又第三屬無漏,其余均屬有漏。
根據小乘俱捨家的說法,色蘊是指五根、五境、無表色的十一種色法,受蘊指領納境的受心所,想蘊指取境之像的想心所,行蘊指受想以外的四十四心所及十四心不相應法,識蘊指心王一法,即五蘊攝七十五法中之七十二有為法。唯識家則立百法,其中,初三蘊同於俱捨,而行蘊攝四十九種心所有法及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識蘊攝八種心法,即合九十四有為法攝於五蘊。
[怖地獄苦。餓鬼之厄。畜生惱結。人中之難。天上別離不可稱計。]
這一段是說明小乘行者由觀知地獄諸苦,餓鬼饑渴等災厄,畜生受人驅使之惱結,人中為難不順心之苦,天上壽盡別離等苦,而生起怖畏,發心出離輪回。然此諸苦於五趣之中說由不盡不可稱計。
[輪轉無休如獄中囚,欲斷生死勤勞之罪,求無為樂泥洹之安]
眾生在生死中無休止地輪轉,就如同監獄中之囚犯毫無自由。諸聲聞輩欲斷此生死勤勞之苦,故而發起精進勤修梵行,惟求無為法樂,涅槃之安。戊一依文字解釋盡。
戊二總釋
聲聞乘行者之實修乃以打坐參禅為主修,其初步禅修之法是以數息觀為禅修之入門,數息觀亦名為安般三昧,以數息而達到守意不散之靜止的定力。以四念處為所修之觀法,常觀己身九孔長流臭穢惡露不淨之形,而生厭離捨棄之心,彼身我身無有差別,故能斷除YIN欲之心。此為身念處之修法;應怖畏由五欲所生之樂,不起貪著。因世間一切色法所生之欲樂本是無邊苦痛之因,非為真正歡樂,乃是壞苦。一切苦痛等感受皆由受想行識而起,若能明了五陰皆空之理,觀一切所受皆是為苦,不起執著,即可滅去執著五欲歡樂之心,此為受念處之修法;應於一切諸法中仔細抉擇觀察何者為我,一切法皆是因緣合和而生,乃至微塵及鄰虛塵亦復如是,無有一法可獨立生起,因此應知無有一法有獨立的體性,諸法雖各有其名但卻無有其實,故佛說一切法虛幻無主,即是諸法無我之意。如此觀修即是諸法無我之念處;觀一切妄念起伏來去之相,無有一念常住,一切心念皆依對境所生,故心亦是無常生滅之法。吾等眾生將能思能想之妄心執著為自我,故由此而迷於五陰之中妄生諸多貪求,迷失真心,不悟真我,顛倒輪回流轉至今。欲識真心者當先識破對境所生之妄心,不隨其轉再反觀自心本體即可見到真心常寂之境。此為觀心無常的修法;
聲聞行者了知三界六道之中無有歡樂,故能生起堅固的出離心來。如地獄之諸多苦厄,阿羅漢想起往昔輪回之時在地獄所受之苦,全身都會冒出血汗來。故聲聞乘行者因怖畏地獄之苦,而不種地獄之苦因,不敢放縱妄心而令生嗔心,嗔心乃是地獄之因,若想將來自己不墮入地獄,當先滅除嗔心,嗔心若滅則地獄滅已。地獄眾生所受之苦,縱然以微塵劫的時間去說,亦是說不完的,地獄的種類數量亦是無數的,而且地獄眾生的壽命非常的長,如阿鼻地獄的一日就相當於人間一個阿僧祗劫。地獄眾生一日中萬死萬生,於無量劫中受盡種種諸苦而無間隙,只有地獄之業已經消盡才能轉生其它道。
六道中之餓鬼道雖然沒有地獄那麼苦,但是彼之眾生在無量劫中受盡饑餓之苦,而且亦會經常受血塗之苦。《正法念處經》卷十六雲:“餓鬼有二種,一住於人中,二住於閻浮提地下五百由旬之餓鬼世界。”餓鬼之種類大約有三種,如《順正理論》卷三十一舉出三種餓鬼:“(一)無財餓鬼,包括炬口餓鬼、針口餓鬼、臭口餓鬼等三種。全無食物,常陷於饑渴之苦惱,若偶爾獲食,於將食時,因貪心故食物又化作火焰,無法下咽。若欲飲水時,所見之水皆會化為膿血,無法飲用。(二)少財餓鬼,包括針毛餓鬼、臭毛餓鬼、瘿餓鬼等三種。專食膿、血等。(三)多財餓鬼,包括希祠餓鬼、希棄餓鬼、大勢餓鬼等三種。食人殘物或布施物;亦包括受富樂之天人。其中,少財、多財二種餓鬼,又作有財餓鬼。”
餓鬼居於閻魔王界,由閻魔王統治。亦有居於人間墳地、黑山洞等處。餓鬼之受生,如《雜阿毗昙心論》卷八雲:“彼等為化生,又為胎生。”據《法苑珠林》卷六載,其身長最大者為一由旬,最小如小兒僅長三寸;壽命,或謂最長八萬四千歲、最短則不定,或謂人間五千歲為餓鬼中一日一夜,如此壽命達一萬五千歲。行者若欲不生餓鬼道,必須要斷除餓鬼道之因,如《業報差別經》載,令眾生得餓鬼報之業有十種:(一)身行輕惡業,(二)口行輕惡業,(三)意行輕惡業,(四)起於多貪,(五)起於惡貪,(六)嫉妒,(七)邪見,(八)愛著資生即便命終,(九)因饑而亡,(十)枯渴而死。此外,世俗稱幼兒貪飲食為餓鬼,稱貪YIN欲之徒為色中餓鬼,稱富有而吝啬之守財奴為有財餓鬼。若能斷除如上十事,則不會生於餓鬼道。
餓鬼道之情形略舉上,聲聞乘行者因怖畏地獄、餓鬼所受之種種苦厄,而發心修學梵行求出三界。
三惡道中之畜生道相對而言所受之苦較前二者輕得多,雖說如此,但畜生道眾生要飽受刀塗之苦,或者互相食噉之苦,在多生多世中難以解脫。墮入畜生道之因在《業報差別經》中說:“由身、口、意行中惡業,由貪、嗔、癡三煩惱起諸惡業,毀罵眾生,惱害眾生,施不淨物,行於邪YIN等十業,當墮畜生道。”又如《辯意長者子經》雲:“一者犯戒私竊偷盜;二者負債,抵而不償;三者殺生以身償之;四者不喜聽受經法;五者常以因緣艱難齋戒施會,以俗為緣。”由於此世界苦多樂少,故生在其中的諸有情將受系縛殺害、驅馳鞭打、互相吞食、心恆不安等苦惱,不得自在。雖於人類生存在一起但因業力之故不能得聞佛法,一切煩惱結使(結使即是:煩惱之異稱。諸煩惱纏縛眾生,不使出離生死,故稱結;驅役而惱亂眾生,故稱使。結有九種,使有十種,稱為九結十使。)不能解脫。聲聞乘行者亦怖畏畜生道之苦,為不墮彼道之故而勤修出離之法。
雖生人天等三善道,亦有諸多煩惱不自在之事。生在人道中就有諸多難處,如《四十二章經》載,人間有二十種難事即:(一)貧窮布施難,指貧乏而能隨力辍己濟人為難。(二)豪貴學道難,指人處豪貴,而能厭樂求道為難事,通常有錢人很難放下眼前之五欲享受而去修道,故說豪貴修道難。(三)判命必死難,指決志判命,或為法捨身,或以死徇節為難。(四)得睹佛經難,指人或生邊地,不知出世之法,欲得見聞受持如來正教為難。(五)生值佛世難,指人不結勝因,不修善業,而欲值佛出世為難。(六)忍色離欲難,指人能制伏妄念,捨離欲心為難。(七)見好不求難,指人見彼富貴、榮華、名利及可意等物而不樂求為難。(八)有勢不臨難,指具足豪勢者,而能好禮忘勢與人相處,不欺凌於他人,為難行之事。(九)被辱不嗔難,指被他人凌辱,而能安忍不恨為難。(十)觸事無心難,指觸事遇緣,而心不染著為難。(十一)廣學博究難,指人根性遲鈍,而欲廣其學問,窮究義理為難。(十二)不輕末學難,指人自有學問,而於末學者不生輕慢為難。(十三)除滅我慢難,指人能不生驕傲輕他之心為難。(十四)會善知識難,指人得遇善知識,勸獎誘掖,令得開解為難。(十五)見性學道難,指人能返妄歸真,見性學道為難。(十六)對境不動難,指能持心寂靜,不為外物所轉為難。(十七)善解方便難,指人常懷慈愛,以種種方便饒益眾生,為難行之事。(十八)隨化度人難,指能隨機化導而度脫眾生為難。(十九)心行平等難,指能做到冤親平等,心無分別,是世間難行之事。(廿)不說是非難,指能愛護口業,不說他人長短為難。在人道中有如此之多的難處,故聲聞乘行者亦不敢貪著人道之生活,而發心修學梵行,以求出離此諸難之困擾。
天上之眾生雖能在很長的時間中享受五欲之樂和禅定所生之樂,但當大限到來之時,彼等眾生亦會經受五衰相現前之苦,明知自己的天福已盡,將要死亡下墮其它諸道,心中對曾經所擁有之歡樂放不下,又恐懼下界之苦,故飽受別離、恐懼之苦。六道中最殊勝之天道亦不能免離衰相現前之苦,何況其它諸趣呢?故我佛說:“三界猶如火宅,無有片刻安寧。”
聲聞乘行者觀知六道之苦無量無邊不可稱計,一切眾生在三界內妄種諸多業因,故而依業因之力輪轉於六道中無有休止。三界如監獄,眾生亦如監獄中之囚徒,受業牽引無有自在。故諸聲聞行者欲斷除生死勤勞之罪,而發心勤求出世間無為之樂,無上泥洹(即是涅槃之意)之安。
在上文中愚僧之所以詳細的解說六道之苦,是想讓諸位聞法者了知六道之苦而生起出離心來。若行者不能了知六道之苦厄,則亦不能生起究竟之出離心來,故修行者當先徹底了知六道諸苦,是為修行必備之首要條件。戊二總釋盡。丁二發心與禅修盡。
丁三聲聞乘之缺點分二:戊一依文句解釋。戊二總釋。
[但自為己不念眾生。常執小慈不興大哀。倚於音聲不解空慧。三界猶幻。趣自濟己不顧恩慈。是為聲聞學。]
戊一依文句解釋
[但自為己不念眾生。]此句說明聲聞乘行者發心狹小,一切所修皆為自己獲得解脫而行,不念眾生養育之恩,而不行救渡。
[常執小慈不興大哀。]諸聲聞輩執著小恩小慈,對那些和自己有極深緣份者才能發起利益之心,不能普發平等大慈悲心。
[倚於音聲不解空慧。]聲聞依佛音聲悟人我空之境界,但未有究竟了達無上般若空慧之境界。
[三界猶幻。]三界即欲、色、無色界。猶者,猶如之意。幻者,幻化之意。
[趣自濟己不顧恩慈。]聲聞輩惟趣自濟,不念眾生之恩慈(即,不念眾生於無始劫來養育之恩慈)。
[是為聲聞學。]如上發心修學解脫道者是為聲聞乘也。戊一依文句解釋盡。
戊二總釋
聲聞行者雖能勤修梵行,求證無為涅槃之樂,但彼等行者只能自利不能行利他之事。他們的修行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安樂,而不念及如母眾生所受之苦,故他們經常執著自己之修行,對於善業福德之行持非常的少,若有所做之時也是行持一些小慈小善,不能興起大慈悲心來,不能哀憫眾生所受之苦,故不行菩薩之道。
聲聞乃是依佛聲教證悟四谛之理,斷見思之惑,而入人我空之境界。此等修行者雖然證悟了出離三界之道果,但只破了我執而未破除法執。聲聞乘之行者倚於佛陀音聲言教方便所傳之法,於無為法中生起有法可修有涅槃可證之執著,而入於我空涅槃之境,不思進取無上菩提,入單空之境界經過兩萬大劫方能出定,於此兩萬大劫中無有任何進取。此等行者由於不了解佛陀最了義究竟之教義,故而對無為法生起了執著,孰不知有為法和無為法皆是名言假立乃對待而生,離有為並無有無為法可得,離無為亦無有為法可說,此二法皆無有實在可得之體性,故此二法皆是虛妄。所謂無為法,乃是世尊相對有為法而說,只是為了破除眾生對有為諸法假相之執著,故以音聲言教方便講述無為法義,立無為法之名相。行者應知,佛陀所說一切無為法義皆是針對有為法而立,因其本身乃對待而生故非有獨立之體性也,若其相對之有為法皆已破去,無為法自然也成虛妄,是故行者當知,法及非法非非法皆不可得,若生有得之想皆是虛妄,如《金剛經》雲:“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雲:“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有為無為諸法皆是假名無有實在可得之性,於大空本性中一切法如夢如幻,實不可得。彼等行者未斷法執故無有證悟顯空雙運之智慧,不知三界苦樂諸事猶如夢幻泡影,怖畏三界諸苦而趣入涅槃,自己得濟渡已,便安住於涅槃之中不顧眾生之生死,不念眾生於無量劫中養育之恩,不生慈濟眾生之心,故於無為法中立涅槃解,違遠圓通,背涅槃城,入於二乘種姓之中。此等行者所行之道是為聲聞學也。戊二總釋盡。丁三聲聞乘之缺點盡。
丁四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畏無量生死,周旋之艱難,心已懷恐懼,唯欲求自安。坐禅而數息,專精志安般,觀身中惡露,不淨有若干。棄捐三界色,斷欲得自安,不能修大慈,唯志樂泥洹。]
此偈頌乃是上文的總結,故於此不再贅述。丁四偈頌復說盡。丙二講釋聲聞乘盡。
丙三講釋緣覺乘分四:丁一緣覺因地發心。丁二緣覺乘之缺點。丁三對治緣覺之缺點。丁四復說偈頌。
丁一緣覺因地發心分二:戊一解釋文句。戊二總釋。
[佛告長者。緣覺者。本發大意。為菩薩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以用望想求為尊豪天上天下鹹令自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德重巍巍堂堂無能及者。]
戊一解釋文句
[本發大意]本者,指因地初發心時。大意者,即利益眾生之大心也。
[為菩薩業]即以菩薩之大業為己之所行。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此乃菩薩大業之六度總名也。
[以用望想求為尊豪天上天下鹹令自歸。]以,即以此之意。用,做為之意。望者,期望。想求,即想得到之意。尊豪,尊貴豪富之義。天上,即指天界諸天。天下,即人間、畜生、餓鬼、地獄等道。鹹,全部之意。自歸,即自己發心皈依之意。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十二相者,乃是佛陀所具之圓滿身相。八十種好者,即是佛陀所具之八十種隨形好。
[威神德重巍巍堂堂無能及者。]威神者,威勢勇猛,不可測度也。德重,即指諸德圓具,因圓具故稱為重。巍巍,形容詞。喻佛菩薩之威神猶如山王,無能及者。堂堂,喻佛菩薩之德業盛大無及。無能及者,即無人能比之意。戊一解釋文句盡。
戊二總釋
佛告訴長者須達多,緣覺乘之行者於因地修行中,本來也發起了利益眾生之大願,以利益眾生為己之意樂。為成就菩薩之大乘事業,而行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即禅定之意)、智慧六波羅蜜多。但緣覺乘行者以行持菩薩六波羅蜜多之功德,用來望求得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一切眾生鹹皆歸敬,色身轉為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威神德能於三界中無有能及者。彼等如是發心為求如來種種功德,種種莊嚴,種種福報豪貴等相,乃是屬於有求之發心,於大乘教法相違背。因於勝義谛中如來果位諸多功德亦是當體畢竟空,故不得於如來果位功德生起有求之心。彼等起初雖發起大乘心願而行六度之業,但因所發之心乃是有求之發心,故落於二乘凡小之列。
大乘行者行持六度波羅蜜多,應當以無求之心將一切功德回向法界有情,為令諸有情究竟解脫而發心行持六度,為究竟度化有情眾生故成佛道,不得如緣覺一樣發有求之心而行六度。正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戊二總釋盡。丁一緣覺因地發心盡。
丁二緣覺乘之缺點
[不解如來色身所現。因世愚人不識大道。斷生死流不能反原。盡生死本故為現身。相好嚴容。文辭言教以化愚冥。顯示大明及著相好。謂審有色像。]
諸緣覺行者行持六度希求望得如來功德福報以及色身之莊嚴,乃因彼等不知諸佛如來所現種種福德相、莊嚴相、威德相皆是為方便度化眾生而顯現,並非於如來境界中真有如是諸相可得。
諸佛之所以現如是等相,乃因世間眾生愚癡無智不識真正解脫之大道,隨塵逐境妄生貪愛諸想,迷失心性流轉三界不能自拔,以至於窮盡生死之流亦不能返本歸元。諸佛為令眾生窮盡生死返本歸元,故現如斯圓滿正覺之相,為眾生現成道聖者種種相好莊嚴之身,令其生起希求向往之心,發心求解脫之果。為令眾生得悟菩提大道之甚深法義,以文意詞句興言說之教開示化導眾生破除無明入無上解脫之勝境。故諸佛一切顯現皆是方便非為究竟,就勝義谛而言,於如來無為境界中實無一法可得,如來果位不可得,色身更不可得。諸緣覺輩不明此意,妄興執求。
[雖行四等四恩六度無極三十七品。觀十二緣欲拔其原。不解本無悕望大道。正使積德如虛空界不得至佛。所以者何。用不達故。何謂不達。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四等四恩有所悕望。]
先解釋此段中之名詞:
[四等]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一)慈無量心,能與眾生歡樂之發心也。慈無量心對治嗔恚之心。(二)悲無量心,能拔濟眾生苦厄之發心也。悲無量心對治恨惱之心。(三)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對治行者嫉妒之心。(四)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執著也。又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也。此捨無量心對治行者之貪心、私心、不平等心。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為無量心。又平等利一切眾生,故又稱名為四等心。
[四恩]即指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等四種恩︰
(一)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佛子應勤加修習,孝養父母,其福與供佛功德等同無異。
我佛釋尊為報佛母生產之恩,乃升忉利天宮三月,為母說法。令入正道,悟無生忍,常不退轉。又有佛之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見慈母在餓鬼中受苦。涕泣禀佛,佛告以施盂蘭盆供,乃令其母遂得脫苦,上生天宮。故凡是佛教弟子於修行中當首行孝道。今見有諸行者,雖修佛法但不孝父母,不行孝道,如此雖經無量劫修行亦不會成就。
(二)眾生恩:謂無始以來一切眾生輪轉六道。經百千劫,於多生中互為父母。以互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過去生中有大恩故,猶如現在父母之恩,等無差別,是故佛子當報眾生恩也。
(三)國王恩:國王福德最勝,雖生人間能得自在,盡國界山河大地悉屬其所有。王若以正法教化,能使眾生安樂。王若失正治,人民無所依。以其能行正化之故,八大恐怖不入其國,而能成就以智慧眼照世間、以大福智莊嚴國土、以大安樂與人民等十德。因能給予眾生如斯十德,故行者當報其恩也。
(四)三寶恩:即佛法僧寶之恩。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一者無上大功德田,二者無上有大恩德,三者無足二足以及多足眾生中尊,四者極難值遇如優昙華,五者獨一出現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具如是等六種功德,常能利樂一切眾生,是名佛寶不思議恩。
法寶中有四,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聲名句文名為教法,有為諸法名為理法,戒定慧行名為行法,無為果名為果法。如是四法引導眾生出生死海到於彼岸,是名法寶不思議恩。
僧寶有三: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此三者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但供養者獲福無量,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六度無極]即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般若六度,以菩薩六度之行法無窮無極之故,又稱為六度無極。
[三十七道品]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又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三十七道品可分為七科如下所列:
(一)四念處,又作四念住。(1)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2)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4)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斷。(1)已生惡令永斷。(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長。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2)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3)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笃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禅定解脫。(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3)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惡成善。此五力乃是由五根所生,若不具足五根則五力不生也。(1)信力,信根增長所生之作用,能破諸疑惑。(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所生之作用,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生起能破諸邪念之力用,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由定根增長,則生起能破諸亂想,而堪引發諸禅定之力用。(5)慧力,慧根增長生起能遮止三界見思惑之作用。
(六)七覺分,又稱作七覺支、七覺意。(1)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之真偽。(2)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3)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4)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5)捨覺分,能捨離所見念著之境。(6)定覺分,能覺了所發之禅定。(7)念覺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稱作八聖道、八道谛。(1)正見,能見真理。(2)正思惟,心無邪念。(3)正語,言無虛妄。(4)正業,住於清淨善業。(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7)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十二緣]即指十二因緣,乃是闡述有情事物輪轉所具之十二種因緣。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緣覺乘行者曉知此十二因緣之理,故逆行而上破除生死。即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菩薩道行者順此十二因緣行廣大利生之事業,由有大智而不墮輪回,具足大悲之心而不住涅槃之境。
此段全文之意為:緣覺乘行者雖然能行持四等四恩六度三十七道品等法,也了知十二因緣流轉之理,亦能發心求證出離生死。但彼等因不能究竟了知真空無為之勝義境界,謂實有道可證,而妄生希望,墮於狹小有求之證境。以如是有求之心而行菩薩六度萬行,雖能積福廣如虛空,但亦不能證得究竟之佛果。何以故,因彼以有求之心求證無為之果,其因果相謬,故不得究竟也。若以無求無想之心行持六度、四等、四恩菩薩等法,乃為正真之道,必然當得成佛。若發有所求心,即不得逮至佛果也。如《楞嚴經》雲:“因地不真,果遭迂曲,”是也!丁二緣覺乘之缺點盡。
丁三對治緣覺之缺點分二:戊一解釋文句。戊二總釋。
[念救一切五趣生死。解空無想不願諸法。曉一切法如幻化夢野馬影響芭蕉泡沫皆無所有。道慧無形等如虛空。無所增壞普度眾生。]
戊一解釋文句
[念救一切五趣生死]念救者,即念眾生恩,發起救濟之心。五趣者,乃是指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等五道,在此處是泛指三界內所有眾生。生死者,即指生死輪回之意。
[解空無想不願諸法]解空,即通達諸法虛幻,當體皆空之意。無想,由了知諸法皆空當無所著,故一切諸想頓然不生,於一切法無想無執不作掛念。不願,即無求之意。
[曉一切法]即通曉一切法之意。
[如幻化]譬喻一切法因緣所生無有實質本體,猶如幻師所做之幻術一樣不實。
[夢]譬喻一切法如夢一樣缥缈虛幻無有實質。
[野馬]此為梵語音譯,漢意即是海市蜃樓之意。譬喻一切法如海市蜃樓一樣具足不實之義。
[影響]影,喻一切法無有實體只有影像,如人之身影毫無實在。響,即是喻一切法如空谷回音,缥缈無根。
[芭蕉]喻一切法只是相似性的存在,而不是真實性的存在。
[泡沫]喻一切法之因緣合和所生之相,如水上泡沫一樣的無常。
[皆無所有]此是說明一切法皆無有實質性的本體可得。
[道慧無形等如虛空]道慧,即指自性之智慧。此句是說,性智無形無相,如虛空一樣廣博無垠遍一切處。
[無所增壞普度眾生]此圓滿性智一切眾生皆本擁有,從來不失,縱然成佛也無有增勝,雖淪為凡夫亦不曾減少損壞。言普度眾生者,即指行者應如是知如是見,了知一切眾生與己無二皆為一體,故應發起無求之心普度眾生。戊一解釋文句盡。
戊二總釋
行大乘道之行者當念三界眾生之苦,發心救拔一切五趣有情出離生死,一切修證發心皆為渡脫眾生而非為己。行者應當曉了有為無為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當體即空,無有任何實質可得,故當於己所修所行之法不起執著,亦不望求福報功德。因一切法如夢如幻不真實故,一切法雖有因緣俱生之相,但亦如野馬雖有相似之顯相,但毫無真實之性。如諸法由因緣聚集而生起,生起時雖有相在,但其無有獨立之自性,故雖有相在亦如海市蜃樓一樣的虛妄。亦如芭蕉(乃是譬喻之意,即雖有香蕉之外相,但無有香蕉之內質)泡沫皆無有實質,只是因緣暫生之假相,因此之故不應對一切法生起執著。不僅有為諸法如是虛妄,即使是諸佛所證自性圓滿之智慧亦無有任何形相可得,雖無形象但卻遍一切處的存在,正所謂‘道慧無形遍一切處’。譬如虛空無形無相,但虛空確實是存在的,自性之道智亦復如是。眾生本具之性德湛然圓滿不假修得,非為外來自心本有,雖經累劫行持六度萬行不曾有增,雖在輪回中顛倒墮落亦不曾有壞有減,如《般若心經》雲:“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以是故,行者當於無執無求、無修無證、如夢如幻中行普度眾生之廣大事業,一切所行不得有所求證也。如此行持方能悟入一乘無上之境界。丁三對治緣覺之缺點盡。
丁四復說偈頌
[佛於是頌曰:本發菩薩意,志慕大乘業,但欲著佛身,不了無適莫。布施戒忍辱,精進禅息智,四等恩六度,惟己樂無為。慕三十二相,八十好巍巍,天上天下尊,脫五陰六衰。但察其粗事,不能觀深微,雖欲度十方,心口自相違。不了如幻化,水沫泡野馬,芭蕉如夢影,妄想甚眾多。正使作功德,猶如江河沙,心懷無上真,不解除眾魔。]
偈頌中之法義已經在上文講述過了,今只略做補充。
修行大乘教法之行者,發心和行持必須要與法相應,千萬莫學諸緣覺輩口發大願而心有所求,雖行六度菩薩利生之業,但只為自己求證如來功德而行斯事,如是之發心和行持雖有菩薩之外相,但非是真菩薩、真佛子也。現今佛教界中為求功德自我解脫,而行菩薩道者比比皆是,此等行者雖身在大乘法中,行大乘法事,但非是大乘佛子。如斯行者之所以有如是之過,乃因不知自性真空之妙理,故行如是顛倒妄求之事。若真通達空性法義,必然會於無求無想如夢如幻中行持一切利生之事業,而不生絲毫執著之心。丁四復說偈頌盡。丙三講釋緣覺乘盡。
丙四講釋菩薩乘分三:丁一講釋菩薩乘之大意。丁二祥解六度。丁三如何實修四無量心。
丁一講釋菩薩乘之大意分四:戊一菩薩道行者之發心。戊二菩薩道所行綱要。戊三所行度生之事業。戊四復說偈頌。
戊一菩薩道行者之發心
[佛告長者。其大乘學。發無上正真道意。行於大慈等如虛空。而修大悲無所適莫。不自憂身但念五趣。一切眾生普欲使安。]
佛陀講完緣覺乘之後,緊接著就為須達多長者講述大乘行者所行之大乘學業。所謂大乘佛法是以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為基礎,繼而行於大慈,應眾生之所求給予相應之安樂,平等慈濟無邊眾生,以如是之發心行持慈濟眾生之大業,所積福德如虛空一樣廣大。菩薩行者亦應修學大悲哀憫眾生,平等救拔一切有情離諸苦惱,無所不適,終至究竟安穩之處。謂大乘行者發心修道不為自身得度,但念三界五趣眾生之苦,欲令一切有情普得安樂而行持六度萬行。如古德雲:“不為自己求安樂,只為眾生得離苦。”戊一菩薩道行者之發心盡。
戊二菩薩道所行綱要
[奉四等心慈悲喜護。惠施仁愛益義等利救濟十方。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六度無極無所悕望。以施一切眾生之類。]
以上一段是說明菩薩道行者之發心,此一段是講述菩薩道之綱要。菩薩道乃以四等、四攝、六度為綱要。
奉四等心者,即指菩薩奉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平等護念一切眾生。此句中之‘四等心’即是四無量心之別名。關於四無量心於後再做祥解。
第二句乃是指菩薩道應行之四攝。此句分四小節:(一)文中之[惠施]乃為布施攝,即以無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與施捨財物(財施)。謂若有眾生樂財,則布施財;若樂法,則布施法,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如是乃為布施攝;(二)文中之[仁愛]即指愛語攝,謂菩薩依眾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施於仁愛,令起親愛之心而依附菩薩受道修法;(三)文中之[益義]即指利行攝,謂菩薩行諸身口意善行,利益眾生,令眾生生起親愛之心而隨其受學道也;(四)文中[等利]即是指同事攝也,謂菩薩為度眾生而行方便,親近眾生同其苦樂,並以法眼見眾生根性而隨其所樂分形示現,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菩薩行持四攝救濟十方有情眾生,終無疲厭。
行持六度,然心中無有求有得之希望,惟以所得功德回向一切有情眾生,皆共成就無上佛道。戊二菩薩道所行綱要盡。
戊三所行度生之事業
[觀於三界往返周旋。勤苦艱難不可稱計。念之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而無異。為之雨淚。欲令度厄至於大道。]
菩薩觀知眾生於三界中生生死死往返周旋,於生死中飽受無量諸苦不可稱計,由是之故即對一切眾生生起大慈悲心,顧念眾生如己之父母、子女亦如自身無二,見眾生受諸苦惱為之雨淚,欲令眾生度諸苦厄出離生死成就無上大道,而行諸多饒益。若能具足如是大行者乃為修學菩薩之道。
戊四復說偈頌
[佛於是頌曰:發無上大意,行慈悲喜護,大哀如虛空,行等無適莫。立德不為己,唯為十方施,度脫諸群生,使至大道智。]
佛陀以偈頌對上文所說菩薩乘所行之法進行了總結。其大意為:行持菩薩道者當先發起廣大菩提心來,以菩提心之攝持,進而行持四無量心、四攝、六度等法利濟眾生,所行一切德業只為利生而不為己,惟以救濟眾生而為己任,發心度脫無量眾生,令其脫諸苦惱究竟成佛。
諸聲聞緣覺修行之基礎是堅固的出離心,而菩薩乘行者在出離心的基礎上還要具足菩提心。欲行大乘道業若不發起菩提心,則所行一切功德皆成為有漏福業。如今之諸多行者雖行大乘事業,但無菩提心攝持,為求福報或為己得安而行利生之事,一切所行皆有所求,如緣覺輩不入大乘之流。愚僧誠望諸位同修發起菩提心來,行持利益眾生之事業,莫興有求之心,求無為之果也!戊四復說偈頌盡。丁一講釋菩薩乘之大意盡。
丁二祥解六度分六:戊一布施。戊二持戒。戊三忍辱。戊四精進。戊五禅定。戊六智慧。
戊一布施
[又有四事得至大乘。一曰布施給諸窮乏。二曰不擇豪劣行輕重心。三曰所可施與無所悕望不求還報。四曰以此功德施於眾生。]
前面已經概括性地講述了菩薩乘修法之綱要,今此節以及下文是詳細地敘述菩薩所行之六度法要,今將六度每一法要分別解說。
佛陀告須達多長者曰,除以上所行之綱要外,還有四種當修持之布施法,可令行者得證大乘之果。四事如下:
一、行持布施度:布施之本義,原為以衣食等物施與大德及貧窮者。至大乘時代又加上法施、無畏施二者,而擴大布施的意義。並謂財施、法施、無畏施是行菩薩道者必修的布施行。布施之功德非常廣大,亦可以令行者通過修學布施而方便地斷除悭貪吝啬等習氣,如《菩提道次第攝頌》雲:“布施滿足眾願寶,斬斷堅吝殊勝劍,引發勇猛佛子行,譽遍十方之根基”。
(一)法施,在三種布施中法施之功德較財施、無畏施為大。法施有世間法施及出世法施二種:若為眾生演說不淨觀、持息念、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及五神通等法,勸人修持人天教法,稱為世間法施。為眾生演說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脫門等聖法,勸人修學成佛之教法,稱為出世法施。
(二)無畏施,即以無畏施於人,救濟眾生於危難之中,令其遠離怖畏,是無畏施也。行者守持淨戒無殺害之心,不令眾生恐懼,為守持殺戒無畏布施。守持盜戒,不行偷盜等事,使眾生不生損失財物之恐懼,是為持不盜之無畏施。不行邪YIN,守持不邪YIN戒,使眾生不生被侵犯之畏懼,是為不邪YIN無畏施也。不說妄語狂惑眾生,不令眾生生起被欺騙之恐懼心,是為不妄語無畏施。若為眾生開示妙法,令其出離生死不再恐懼生死之患,此乃大無畏施也。
(三)財施,以種種財物應眾生所之需給予施捨,或以身體為眾生做諸多幫助,乃為財施也。財施又有兩種差別相:供養施,即是以己之財物供養佛法僧三寶。救濟施,即是以財物施於貧乏者,令其脫離貧乏之苦。
布施乃是一切大乘行者必須行持之法,行持布施可破除行者悭貪等心,成就無邊功德。如《法界次第》卷下雲:“若內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財物,三事和合時,心生捨法,能破悭貪,是為檀。”
二、不輕心施:行持布施利益眾生不應選擇布施之對象,不應以貴賤豪劣之分別心而行不平等之布施,當生起大平等心對一切有情普做等捨布施。
現在很多行者不了知布施之究竟義,他們認為布施就是把東西給人而已,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如很多行者行供養施之時,就是以豪貴輕重之分別心而進行的,他們對於有名氣的寺院或是法師很願意進行供養,但對於那些偏僻沒有名氣的寺院,或者沒有名氣的法師、普通僧眾等卻是不屑一顧。行者應知,行持布施當施於那些急需救濟者,不應於富者而行布施,如《自我教言》雲:“不於富者施財物。”對那些大寺院行供養布施,倒不如將財物施於偏僻窮困的小寺院。那些有名氣而且較大的寺院都比較有錢,對其進行布施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若能對那些偏僻貧困較小的寺院行供養布施,則如雪中送炭一樣,其功德也非常廣大。對僧眾行供養布施時亦是一樣的,那些有名氣的高僧大德福報廣大不缺財物,倒不如供養那些默默無聞的苦修行者。例如,藏地有很多苦行者,他們生活非常地艱苦,甚至連衣食溫飽都保證不了,但彼等苦行者面對如此艱苦的生活依然能精進地修持佛法,此等苦修之精神在漢地很難見到,若我們能對這樣的行者進行供養必然會得到無邊的功德。相反而言,漢地之僧眾福報較大不乏財物,但真修者卻是很少。以是故,我們應該打破宗派民族的執著,對那些真正需要供養布施的苦行僧們進行供養。
三、不望報施,即是行持布施不望得到回報。布施乃是由布施者、所施物、受施者三種而形成,此三種雖有名相,惟隨因緣假立,無有實質當體即空,故行者行布施時當以無所著心而行之,如是之行名為三輪體空之施也。如此即《能斷金剛般若經論》所說的能施、受者、施物三輪。布施時體念此三者本質為空,而不存任何執著,此稱為三輪體空或三輪清淨。如本經雲:“所可施與無所悕望不求還報。”
四、清淨施,即是將一切修行所得之功德全部回向於法界眾生。此外,布施時不求世間的名聞利養等報,但為資助出世之善根及涅槃之因而以清淨心行布施者,此名淨施。以妄心求福報而行布施者,則名不淨施。《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六雲:“不淨施有怖畏施、求報恩施二種。淨施有敬重心施、慈悲心施二種。”
行者當知布施和布施波羅蜜之間還有差別,如《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稱,一切凡夫外道異見、聲聞緣覺,以及菩薩在初、二阿僧祗劫所行的布施,僅是單純的‘布施’,而非是‘布施波羅蜜’。菩薩在第三阿僧祗劫所行的布施,則是布施波羅蜜。以三輪體空之心所行之布施,乃為行持布施波羅蜜,若非是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行布施者,是為單純之布施,非是布施波羅蜜。
[佛於是頌曰:布施攝貧窮,不行輕重心,志慧無悕望,不求還得報。愍念於群黎,往來周旋者,以此功德施,悉令至大道。]
佛陀於是以偈頌對上面所述的法要進行了總結,行持布施可以斷除貧窮之因,若想今生後世不再貧窮就必須要行持布施。今生今世富有的人都是因為前世行布施的緣故,此生才會富有。相反而言,今生貧窮的人是因為前世悭貪吝啬的緣故,而導致貧窮的果報。若是求出世間解脫之法,欣慕無上佛道者,當行平等無求無望之布施。以慈悲心憫念一切眾生生死輪回之苦,所得施等諸功德悉皆回向於眾生,願一切眾生悉能得至究竟佛道。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是為行持大乘布施也。戊一布施盡。
戊二持戒分五:己一持戒之重要性。己二持戒之功德。己三之四種發心差別。己四解釋持戒之四種差別。己五偈頌復說。
己一持戒之重要性
此一段是講述持戒波羅蜜,持戒亦有四事可令行者速成佛道。在解釋正文前先講述持戒的重要性。
行者欲修學佛法成就道業,若不守持淨戒則無有是處,如《華嚴經》雲:“成佛做祖戒乃舟航,轉凡成聖戒乃根本。”現今能持淨戒之行者非常稀少,今之行人多是好高骛遠之輩,喜求玄妙輕視律儀,孰不知諸功德中持戒第一也,如《資持記》雲:“五分功德以戒為首,成就佛道戒乃根本,安有棄戒,別求聖道?智論雲,無船欲渡,無翅欲飛,安有棄戒,別求聖道?聖言深勉,誠可信乎!”行者若遠離持戒而別求聖道妙法,一切所行將毫無意義,實乃顛倒之行也。淨土宗之祖師藕益大師亦雲:“持戒如地,一切萬物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一切魔障籍此而遠離。”行者欲成就禅定之修證當持戒也,若不持戒則諸禅三昧皆不可得。戒乃是生禅定之根本,如《楞嚴經》卷六雲:“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凡是佛子皆當守持戒律,無論是哪個宗派的行者都必須要以戒為師,這是無等大師釋迦牟尼在入涅槃前對佛弟子的教誡,是故諸佛子當遵此遺教而嚴守淨戒也。持戒乃能令行者斷諸惡因惡習,持戒亦能令行者之心境逐漸趨向柔和,又持戒能出生諸禅三昧以及智慧,以是之故當守持戒律也!!!己一持戒之重要性盡。
己二持戒之功德
持戒可令行者方便積聚諸多功德資糧,如《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二雲:“持戒智慧人,常得三種樂:贊歎及財利,後生於天上、、、、、、。若人樂持戒,則得至涅槃。持戒人為貴,應親近持戒。”若人欲得人天善法之成就,當守持淨戒也。依持戒之功德即可獲得轉生天道之果報。若惟欲求證無上佛乘,嚴持淨戒亦可令行者急速成就佛道之修證。若欲得人中豪貴之報,守持淨戒則可獲得。《大智度論》卷十三雲:“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敬愛,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守持淨戒可以獲得長壽、富貴、名聞、涅槃等諸多功德,又如《比丘親愛經》雲:“清淨受戒人,形色極殊妙,安住戒律中,誠信諸學處,此人一日中,積福無限量,終將獲佛果”。《菩提道次第攝頌》則雲:“戒律如水洗罪垢,是解惑熱之月光,聳立人群如須彌,無有恐怖眾敬仰”。在《月燈三昧經》卷六中宣稱菩薩持戒有十種利益,今祥述如下:(一)滿足一切智,謂修菩薩行者,能持禁戒,則身心清淨,慧性明了,一切智行與誓願,皆得滿足。(二)如佛所學而學,謂佛初修道時,以戒為本,而得證果,菩薩修行,若能堅持淨戒,則亦如佛之所學。(三)智者不毀,謂修菩薩行者,戒行清淨,身口俱無過失,凡有智慧之人,皆喜樂贊歎而不加毀訾。(四)不退誓願,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淨戒,求證菩提,其誓願弘深,勇猛精進而不退轉。(五)安住於行,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身口意三業皆悉清淨,於正行安住而不捨。(六)棄捨生死,謂修菩薩行者,因受持淨戒,則無殺、盜、YIN、妄等業,而能出離生死,永脫輪回之苦。(七)慕樂涅槃,謂修菩薩行者,堅持戒律,斷絕妄想,故能厭惡生死之苦,而欣慕涅槃之樂。(八)得無纏心,謂修菩薩行者,其戒德圓明,心體光潔,解脫一切煩惱業緣,而無纏縛之患。(九)得勝三昧,謂修菩薩行者,持戒清淨,心不散亂,則得三昧成就,定性現前,而超於諸有漏學。(十)不乏信財,謂修菩薩行者,持守戒律,於諸佛具正信心,則能出生一切功德財法而無匮乏;守持戒律即能獲得如是諸多功德,我等佛子應當盡心守持也,萬勿輕視如來淨戒而輕易毀犯之,如《優婆塞五戒相經》雲:“佛告諸比丘。吾有二身。生身戒身。若善男子。為吾生身起七寶塔至於梵天。若人虧之其罪尚有可悔。虧吾戒身其罪無量。”己二持戒之功德竟。
己三之四種發心差別
守持戒律的行者其發心大概來說有四種差別,如《大智度論》卷十三分持戒之人有四種:(一)為得今世之樂、稱譽名聞、或為怖畏諸苦而發心持戒,此種乃是為下人持戒之發心。(二)為富貴、歡娛、適意,或期望得後世之福樂而發心持戒,是為中人持戒之發心。(三)為求解脫涅槃而持戒,是為上人持戒之發心。(四)為求佛道,憐憫眾生,了知諸法求實相,不畏惡道,不求福樂之持戒,是為上上人持戒之發心。前二種乃是發人天乘心而持戒,故非是修行佛法持戒之究竟發心。後二種則是修行佛法持戒的究竟發心,故行者當擇後二種發心而行之。己三之四種發心差別盡。
己四解釋持戒之四種差別
[佛告長者。奉戒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守口護身心不念非。二曰出入行步不失禮節。三曰不願生天轉輪聖王釋梵之位。四曰以是禁戒惠施眾生。]
一、持三門淨戒,三門即是指身口意三門。下面分別講述三門持戒之差別:
(一)口戒,經文中所說之[守口]即是指守持口戒。因口業有四種可令行者造下惡因,故當守持不犯。所謂口四業者,即是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若人造此四種口業,將來之果感在地獄,因是之故行者當守持也。妄語,即是不符合實際的語言。妄語中還有大妄語、小妄語和方便妄語的差別,大妄語即是未證言證,未悟言悟,為得禅定三昧言已得禅定三昧,未見佛菩薩、鬼神、天龍、非人等眾,而對他人說自己見過,如此是為大妄語。小妄語即是指一般性質的謊言。方便妄語即是那些善意的謊言,不傷害眾生利益的謊言,為方便妄語;惡口,即是污穢、詛咒、漫罵等語言。惡口中亦有大小的分別,大惡口即是指誹謗辱罵三寶、說僧過惡等。小惡口即是口出粗惡語毀訾他人的語言。凡是能傷害眾生的語言都屬於惡口;绮語,即是雜穢語、無義語,指一切YIN意不正之言詞,凡能令他人生起YIN欲之念與修行無關的言,都是绮語。如《瑜伽師地論》卷八說绮語有種種別名:“言不應時故名非時語;言不實故名非實語;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言粗犷故名非法語;言挾嗔恚故名非靜語;又於邪說法時,不正思審而宣說故,名不思量語;為勝聽者而宣說故名不靜語;非時而說,前後義趣不相屬故名雜亂語;不中理因而宣說故名非有教語;引不相應為譬況故名非有喻語;顯穢染故名非有法語。”此種所說皆歸绮語之種類。在《成實論》卷八則雲:“非實語、實語而不以時、實語以時而隨順衰惱、實語以時而言無本末義理無次等皆為绮語。”兩舌,即於兩者間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破壞彼此和合之言說;行者若不能守持這些口戒,縱然是修行非常精進也不能成就道業,將來必墮惡道。如《楞嚴經》卷六雲:“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YIN。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提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忏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殒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經中又雲:“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地藏菩薩雲:“南瞻部洲之眾生惟口業最終。”以口造業相對來說要比身體造業來得快,其果報也較重。若能守持口戒不犯能得音聲美妙之果報,如《月燈三昧經》雲:“若守持口戒,得佛六十四種清淨美妙無礙音聲。”諸佛如來具足廣長舌相,即是由於因地中守持不妄語戒而感得。
(二)身戒,經中[護身]即是護持身戒之意。行者於身當守持三種戒律,即殺盜YIN三種。守持殺戒能斷除短命多病等果報,亦能增長行者之慈悲心。守持不殺生戒還可以獲得諸多功德,如《大智度論》雲:“諸罪業中,殺生為最,諸福德中,不殺第一。”殺生有無量無邊之過失,如《華嚴經》卷二十四謂:“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於人中,則得二種果報,一為短命,二為多病。” 《大智度論》雲:“佛言:殺生有十種過失:一、心常懷毒,世世不絕。二、眾生憎惡,眼不喜見。三、常懷惡念,思維惡念。四、眾生畏之,如見蛇虎。五、睡時心怖,寤亦不安。六、常有惡夢。七、命終之時,狂怖惡死。八、種短命業因緣。九、身壞命終,墮於地獄。十、若出入為人常當短命。”《大毗婆沙論》卷一雲:“殺生有三果,即墮地獄為異熟果,生人中多病短命為等流果,所感外物皆不堅住為增上果。”《賢愚經》中雲:“嬉笑殺他命,悲號入地獄,臭穢與烊銅,灌注連相續。奔刀赴火焰,劈裂碎楚毒,億載苦萬端,傷心不可錄。”《楞伽經》雲:“為利殺眾生,因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叫喚獄。”《楞嚴經》卷六則雲:“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守持不偷盜戒,即是不偷盜他人的物品,凡是未經過他人允許拿的財物,自己拿走皆屬於偷盜。在五戒中盜戒的罪相非常復雜,故在此就不一一講述了,若想了解盜戒的持犯,可以參閱愚僧著的《佛教基礎學》,在那裡愚已經做了詳細地講解。偷盜乃是貧窮之因,將來亦會感三惡道之果報,如《法苑珠林》卷七十載:“二種偷盜報即,第一貧窮,指因前世盜取他人財物,令彼空乏,故感得今生己亦貧窮。第二不得自在,指因前世劫奪他人財物,而令他人不得自在,故感今生雖有財物而屬於五家(水、火、盜賊、惡子、官家),不得自在受用。”《大智度論》卷十三則說偷盜有十罪:“一者物主常嗔、二者重疑、三者非行時不籌量、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七者財物沒入、八者種貧窮業因緣、九者死入地獄、十者若出為人勤苦求財,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火、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亦失”。《華嚴經》卷二十四〈十地品〉雲︰“劫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偷盜他人財物有如是諸過,能令行者墮於惡道受無量諸苦,故佛陀為弟子制定不偷盜戒而行遮止。在盜戒中也有三種差別,第一盜僧物罪,偷盜僧物者罪等五逆,在十方三寶名下一一結罪,果報在無間地獄。第二偷盜國家集體的財物罪過非常大,將來要在全國人民名下一一結罪。第三偷盜個人財物,只在一人名下結罪,將來只向一人償還即可。守持不邪YIN戒,YIN欲乃是生死輪回的根本,若行者不能斷除YIN欲,所做一切修行無有是處,如《楞嚴經》卷六雲:“YIN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禅定,多智現前,若不斷YIN,必落魔道。”修行者欲成就無上佛道必須要斷除YIN欲之心,雖然佛陀開許在家人可以有正YIN,但這只是一種方便而已,非是究竟之說。在家人起初修行能守持不邪YIN戒就可以了,也就是說不犯他人女,這是起初修行的一種方便,但若是想有更高的成就,就必須要完全斷YIN,否則不可能有所成就。若觸犯邪YIN罪將來之果報當在銅床鐵柱地獄,如《三摩地王經》雲:“染心凡夫眾,因執腐女身(此處所說的女身非是單一的指女人,而是對男說女,對女則說男,非是單一局限之意。),轉生為腐身,墮落於惡道。”人們之所以會觸犯邪YIN罪,是因為對異性生起了很大地執著,欲從彼而得YIN欲之樂,故而才會犯此邪YIN罪。《月燈三昧經》雲:“女人乃是無窮盡,具大恐怖之缰繩。是故諸佛不贊許,染心執取女人者。”又雲:“此道不能得菩提,是故不能近女人,猶如嗔恨之毒蛇,智者應當遠女身。”修行者若真具足智慧則當遠離對異性之貪染,否則即會很容易地觸犯邪YIN罪。若欲斷除YIN欲心,當以不淨觀對治之。
(三)守持意戒,經中所言[心不念非]即是指守持意戒,也就是心戒。意業有三種當守持,即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三種。不貪欲,即修行者不應貪著他人的財物、妻室(丈夫)、權位、名利等,亦不應起貪戀而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財等計劃,自己應當安分知足,離貪欲之心。世間一切財色名利皆是浮華不實且能令眾生生起無邊煩惱之物,眾生因有貪心之故,才有煩惱生起。若能從根本上了知一切虛妄不實之理,則貪心必不會起,貪心若無,煩惱亦不會生起。貪心重者乃是鬼道之因。不嗔恚,修學佛法亦當斷除嗔恚之心,嗔心乃是地獄之因,又嗔心能直接損壞菩提心是成佛的障礙,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經雲:“嗔心如雪雹霜,摧毀一切善根。”嗔心亦是五蓋之一,因其心態能蓋覆佛性,障蔽禅定,又嗔恨心如大猛火能焚毀無盡功德之林,故行者當斷除之。欲斷除嗔恚心,當修學慈心三昧與悲心三昧。不邪見,即是說修行者必須要具足正見捨離邪見。正見者即是深信因果,明達事理,不墮空有諸邊邪見能以佛法中道之義覺照一切諸法,如此是為正見,反之即為邪見。正見乃是成就佛道最根本之因,若人不具足正見,雖經無量阿僧祗劫修行亦不能成道。世尊曾經說過:“破戒能救,破見不可救。”就是說修行的人若破失了根本戒只要具足真實的忏悔心,即可以將破戒罪業忏悔清淨,但是若修行者墮入了邪見分別之中,破失了自己清淨正見,被邪見魔所執持,此人必然墮落惡道,很難救渡。要想具足正見遠離邪見,行者必須要依聞思修三慧如法修學,才能遠離邪見具足修持正法的正見。
行者當嚴謹守持身口意三業,勿使片刻放松有違佛陀淨戒。如本經雲:“守口護身心不念非。”
二、守持威儀戒,威儀乃是日常生活中細小的戒律,也就是說修行者不僅要守持根本的重戒,還要在舉手投足、行、住、坐、臥之間嚴守儀態禮節,不得有所失犯,如本經雲:“出入行步不失禮節。”若能嚴守威儀,則可遮止身口之過失,令行者儀態具足眾人恭敬。在《菩薩善戒經》卷五雲:“一者行,二者住,三者坐,四者臥。菩薩若行,若坐,晝夜常調惡業之心,忍行坐苦,非時不臥,非時不住。所住內外若床,若地,若草,若葉,於是四處常念供養佛法僧寶,贊歎經法,受持禁戒,持無上法廣為人說,正思惟義如法而住。”菩薩道行者當於晝夜六時如法守持四大威儀,如理思維法義調伏諸種惡業心念,精進修學正法,禅修勤坐不畏勤苦,行住坐臥皆依教法而行,不得絲毫放松。娴靜之時應當恆念供養三寶,言說之中當離世間無益雜語,而為眾生宣說佛法教義,以正思惟攝持心念如法而住。能如是行持者,堪令行者斷諸粗惡不犯小過快速成就佛道。
三、持戒之發心,大乘行者守持淨戒不為人天福報而守,不為自我安樂而守,當為成就佛道度化眾生而發心持諸戒律,如是乃為大乘持戒之正確發心。如本經雲:“不願生天轉輪聖王釋梵之位。”
四、回向戒德,本經雲:“以是禁戒惠施眾生。”行者應將自己守持淨戒之功德無所保留回向於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依此功德脫離諸苦獲得究竟解脫。己四解釋持戒之四種差別盡。
己五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常護身口意,心堅如太山,若出入行步,未曾失禮節。不願生天上,釋梵轉輪王,則以此正行,用惠一切人。]
佛陀於是又以偈頌再次為須達多長者宣說持戒之修法,欲成就佛道應當恆常守持三門不犯諸過,覺照自心不隨欲境而轉,日常中嚴守威儀不失禮節。發心持戒只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為人天福報而發心。持戒所獲功德不得為己回向,當回向法界有情,願諸有情脫離苦海獲得究竟安樂。己五偈頌復說盡。戊二持戒盡。
戊三忍辱分四:己一忍辱之功德。己二依文講述忍辱行。己三講述各種忍辱修法之差別。己四偈頌復說。
己一忍辱之功德
諸經論對於忍的功德利益的敘述頗多。如《大寶積經》卷七十八富樓那會·具善根品雲:“忍辱為十力之本,諸佛神通之原,無礙智大悲皆以忍為本,四谛、念、正勤、根、力、覺、道分皆以忍為本。”修行忍辱乃是獲得佛陀十力之根本,佛地神通之本元,以及所證之無礙智慧與大悲心皆以忍辱為根本,乃至於四谛、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皆以忍辱而為根本。如《大智度論》卷三十雲:“忍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諸惡,能於眾中現奇特事。忍能守護,令施戒不毀。忍為大铠,眾兵不加。忍為良藥,能除惡毒。忍為善勝,於生死險道安穩無患。忍為大藏,施貧苦人無極大寶。忍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忍辱亦能方便斷除諸多煩惱,就斷除煩惱而言,修學忍辱則更勝於苦行,如《菩提道次第攝頌》雲:“忍為力士妙莊嚴,除煩惱由勝苦行,如鵬降伏嗔蛇敵,遮擋惡語忍铠甲。”己一忍辱之功德盡。
己二依文講述忍辱行
[佛告長者。忍辱有四事疾成大乘。一曰若罵詈者不計音聲。二曰若撾(zhuā)捶者計如無形。三曰若毀辱者謂如風吹。四曰有加害者常懷大哀。]
佛陀告訴須達多長者,修學大乘者有四事當修忍辱,若能成就忍辱則必能快速成就佛道。忍辱,即心能安住而堪忍侮辱或惱害不起嗔恚。忍辱有世間之忍辱和出世間之忍辱的差別,如《優婆塞戒經》卷七羼提波羅蜜品:“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饑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嗔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施、難作,名出世忍。”世間之忍辱和聲聞緣覺所行之忍辱不能稱作忍辱波羅蜜,惟有大乘菩薩所行之忍辱才能稱為忍辱波羅蜜。忍辱四事如下:
一、忍罵詈,即是忍受他人之惡言漫罵,而心不生起煩惱。行者當觀言語乃是前後聲音相連才形成了章句,但此章句非由罵者而生,而是由聽者將彼罵者所發剎那生滅之聲音串連起來形成的,故所謂罵詈乃是自心妄念所生,若不計執生滅無常之音響,則罵詈必不會生,是故行者當觀聲音虛妄而不計執,如是雖然面對罵詈之聲心無所動,乃為忍辱也。如經雲:“若罵詈者不計音聲。”
二、忍毆打,即是忍受他人之毆打而心無所動不起煩惱。行者於此對境中應當觀察一切法無有自性,自身彼身亦復如是,受者覺者乃為虛妄心想,我既然虛妄無實,彼打人者亦為虛妄,由虛妄所生一切動作亦如無形,如是即當安住於空性之中,不起一切覺受之想,如本經雲:“二曰若撾捶者計如無形。”
三、忍毀辱,即能忍眾生毀譽欺辱所惱。行者若被人毀譽欺辱之時,當觀其一切所做所行皆如幻化不實,我尚無有何況更有欺我辱我者,一切計執乃是妄心所生故有煩惱,若能依諸法無我之理觀照,則其忍辱必能成就。又行者當知一切眾生在無始劫來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眷屬,對自己有無比深重的養育之恩,今彼等因業力之故忘卻了往事,對自己造作了種種傷害與毀辱,我等行者當念其恩德而不計其傷害,不行報復之事。世間一切事物都在剎那中生滅變化,無一例外皆是如此,沒有任何事物能有絲毫停留不變,故而行者應知一切毀辱傷害亦在剎那間成為了過去,過去的事情永遠不再會回來,如風吹過渺無蹤跡,行者不應於此不復存在之事情而生起計執,如經雲“若毀辱者謂如風吹。”
四、忍加害,即忍一切眾生之加害而不生煩惱,不起嗔恚,不行報復。菩薩行者雖遭眾生加害,當念彼恩德,或者安住空性而修忍辱。念彼無量劫中養育之恩,欲報恩故不生嗔恚,不行報復,生起慈悲之心而做饒益。知眾生與己同體無二,彼雖行諸多加害而不應計執,念同體故當起慈悲而救拔之,如經雲“有加害者常懷大哀。”己二依文講述忍辱行盡。
己三講述各種忍辱修法之差別
以上所說之四種忍辱乃是忍辱波羅蜜中‘生忍’的范疇,非是忍辱波羅蜜的全部。忍辱波羅蜜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種,即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一)生忍者,即眾生雖對自己做種種惡,而心不嗔恚;又或是給自己種種供養,心亦不歡喜;且觀眾生無初、中、後,不墮常、斷二邊,不生邪見。(二)法忍,即是能忍一切季節變化所生之苦,行者為修行故雖經歷諸多寒暑等苦亦不退道。又行者於一切法心中無所掛礙,而為法忍也。(三)無生法忍,又稱無生忍。指對無生之法理的認知。即徹底認知空、實相之真理而安住之。亦即對‘一切法不生不滅’之理,能夠確切地掌握之謂。此處之‘忍’,是‘確認’、‘確知’之意。如《大般若經》卷四四九轉不轉品雲:“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以自相空,觀一切法,已入菩薩正性離生,乃至不見少法可得。不可得故,無所造作。無所造作故,畢竟不生。畢竟不生故,名無生法忍。由得如是無生法忍故,名不退轉菩薩摩诃薩。”此謂菩薩觀諸法空,入見道初地,始見一切法畢竟不生之理,名無生法忍。
此外,在《解深密經》等經中,說忍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種。現在引經中之言講釋此三中忍辱,《攝大乘論釋》卷七釋雲:“耐怨害忍,能忍受他所作怨害,勤修饒益有情事時,由此忍力遭生死苦而不退轉。安受苦忍,能正忍受所遭眾苦,由此忍力於生死中雖受眾苦而不退轉。谛察法忍,堪能審谛觀察諸法,由此忍力建立次前所說二忍。”又,無性所著《攝大乘論釋》卷七亦說耐怨害忍是諸有情成熟的轉因,安受苦忍是成佛因,能忍受寒熱饑渴等種種苦事故,谛察法忍是前二忍所依止處。此中,前二忍意義相同與《大智度論》中所說之生忍。谛察法忍相當於《大智度論》中所言之法忍。
又,在《寶雲經》卷一中說菩薩有十忍,即內忍、外忍、法忍、隨佛教忍、無方所忍、修處處忍、非所為忍、不逼惱忍、非心忍、誓願忍等十種。而在《華嚴經》卷五十八〈離世間品〉亦謂菩薩有十種清淨忍,文雲:“所謂安受訾辱清淨忍護諸眾生故,安受刀杖清淨忍善護自他故,不生恚害清淨忍其心不動故,不責卑賤清淨忍為上能寬故,有歸鹹救清淨忍捨自身命故,遠離我慢清淨忍不輕末學故,殘毀不嗔清淨忍觀察如幻故,有犯無報清淨忍不見自他故,不隨煩惱清淨忍離諸境界故,隨順菩薩真實智知一切法無生清淨忍,不由他教入一切智境界。”己三講述各種忍辱修法之差別盡。
己四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撾罵令默然,自計本無形,設有恨意起,心辄還自止。和心顏色悅,眾人鹹恭敬,用是得成佛,三十二相明。]
佛於是對忍辱之法要略作總結:菩薩行者當對一切欺辱、漫罵、毆打、加害行持忍辱,以觀諸法虛幻自他無形,安住無生空性而行忍辱,假設有嗔恨生起即當滅之。在一切時處中與眾生和樂相處,不計其過,由是能得眾人恭敬、相好圓滿、證悟佛果等報。己四偈頌復說盡。戊三忍辱盡。
戊四精進分四:己一精進之利益。己二依文解釋。己三講釋各種精進的差別。己四偈頌復說。
己一精進之利益
修菩薩道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而精勤無怠,故有下列十種利益:(一)他不折伏,由精進聞思獲得正見,故不為一切邪論妄計所折伏。(二)得佛所攝,由精進如法奉行故能與佛相應,為諸佛所攝受而不捨棄。(三)為非人所護,非人,指鬼神之類。由精進行梵行故,一切鬼神鹹皆恭敬,故於一切時處,為鬼神之類所衛護。(四)聞法不忘,由聞法後精進思維故能於所聞之法,常能憶持而不忘失。(五)未聞能聞,謂修菩薩行者樂法之心無有厭足,往昔所未聞者,今皆得聞。(六)增長辯才,由精進博學故能精通於諸法教義,辯才增長,隨問隨答而無疑礙。(七)得三昧性,三昧,即正定。由禅修精進故得身心寂靜,定性現前,不為世相所變遷。(八)少病少惱,由精進護持身心而不念、不行是非故善能調適身心,常得輕安而少病少惱。(九)得食能消,由身精進修行故能於飲食方面,食已即消,而無停滯之患。(十)如優缽羅花,由精進修持清淨正法故,雖處於生死之境,然不為煩惱所染著,猶如優缽羅花(青蓮花)出淤泥而不染,使見者生仰慕之心。
又《大乘莊嚴經論》卷八舉出七種精進之利益,即:(一)得現法樂住,(二) 得世間法,(三)得出世間法,(四)得資財,(五)得動靜,(六)得解脫,(七)得菩提。
菩薩道行者若不具足精進波羅蜜而修學佛法,欲得解脫成就無有是處。修行人當遠離一切懈怠之因,念知無常迅猛,於二六時中精進修行,如是則能成就一切修法之修證。今見佛教界之行者雖已進入佛門,但整天不務修行之正業,在懶散懈怠中懵懂度日,使暇滿難得之人身白白空過,當無常對面之時,只有隨業而去。故今修行之人雖多但成道者少,其原因即在於此。古代之人一旦發起真心修學佛法,即能盡其一生不懈勤修,最終皆能獲得成就。精進乃成就一切世出世間事業之根本,若誰擁有精進,誰即能獲得世出世間事業之成就,如《菩提道次第攝頌》雲:“如披精進不退铠,教證德增如初月,一切行為變有義,所作之事如意成。”懈怠乃是墮落之因,精進乃是成就之因,故行者應當遠離懈怠,《自我教言》雲:“急需忘掉有三種,急需忘掉生貪友,急需忘掉生嗔敵,急需忘掉癡睡眠。”行者欲令自己生起精進心,當數數觀修無常,即可生起精進心來。己一精進之利益盡。
己二依文解釋
[佛告長者。精進有四事。一曰夙夜奉法未曾懈廢。二曰寧失身命不違道教。三曰勤諷深典不以懈惓。四曰廣欲救濟諸危厄者。是為四。]
佛陀對須達多長者言,修習精進共有四事:
一、修行精進,行者當於晝夜六時奉持佛法精進行持,無論身處何境皆當奉持教法不得懈廢,以戒定慧攝持身心成就清淨證境。
二、持戒精進,行者守持淨戒,當時時依戒法動作身口意三業,使三業恆時清淨,縱遇命難,寧捨生命不違戒法,守護淨戒如護己雙目,縱是小小輕戒亦不觸犯,若能如是行者是為持戒精進也。
三、聞法精進,行者欲成就菩提道業,當精勤聞思教法,以博聞廣學立定解知,覺起智慧安住精進行中。行者若不能精進聞思教義,則一切所行必無所依之正理,無有正理攝持之修行乃是忙修瞎練也。無論何宗何派皆當精進聞思教義,通過聞思方能正確了知修行之方法,才能覺起正行。菩提道之正行乃是以正見為前導的,而正見乃是由聞思為前導,故精進聞思佛法教義乃是學佛之必須。
四、利益眾生精進,大乘行者應發起廣大菩提心來,誓願於盡未來際之中救渡眾生,雖經歷諸苦而不退卻願心。亦當於一生中精進行持救濟眾生之事業,凡見有眾生落於苦難之中皆當精進盡心救渡,縱然捨棄生命亦無怨無悔。
以上乃為修學精進波羅蜜必行之四事。己二依文解釋盡。
己三講釋各種精進的差別
修持精進波羅蜜有很多種差別,據《成唯識論》卷六舉出五種精進,即:(一)被甲精進,謂菩薩行者於最初修行發起勇猛強烈之誓願心,如上陣殺賊當先著盔甲而後見賊,方能殺之。行者亦復如是,若發起勇猛強烈之誓願心即不會恐怖種種難行,而堪修諸勝行也。(二)加行精進,謂行者依生起堅固勇悍之誓願心為方便,而行諸集資忏障等加行以策勵其心,決定行持堅勇之聖行。(三)無下精進,謂菩薩行者了知本具圓滿性德,因本具故必能成佛而不生自我輕蔑之心,雖知修證菩提當經歷無量劫之艱難,亦不生畏懼退卻之心,而能更生勇勵無怯下之心。(四)無根精進,謂菩薩道行者修持佛法堪能忍受酷寒炎熱等苦,而精進行持道業。(五)無足精進,謂行者行菩薩道於下劣微小之善亦不捨棄皆盡做之,雖歷諸多繁瑣細行亦無疲厭,於己所積功德不生自滿自足之心,惟欣求最上乘之殊勝圓滿功德。
又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八舉出六種精進,即:增減、增上、捨障、入真、轉依、大利。《大智度論》卷十六將菩薩之精進分為身精進與心精進二種:“精進雖為心數法,然由身力而出,故稱身精進,如行布施、持戒是為身精進,而修忍辱、禅定、智慧是為心精進;勤修外事為身精進,如善行持戒等是。內自專精為心精進,如禅定止觀數息等是;粗之精進為身精進,細之精進為心精進;為福德之精進為身精進,為智慧之精進為心精進等。”
在《菩薩善戒經》卷五則立精進三種差別。即:(一)莊嚴精進,菩薩發心精勤修習一切梵行,莊嚴道果。復為化諸眾生,於三界中示現受生,乃至為慈悲故,入地獄中,代受其苦,心不休息。(二)攝善法精進,菩薩既修六度梵行,不為煩惱、惡業、邪見之所傾動,攝持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心不放逸。(三)利益眾生精進,菩薩於一切時,修習聖道,利益一切眾生,以種種法而化導之,鹹使斷滅惡因,成就善果,雖歷塵劫,心不疲倦。
以上諸多精進之差別皆統攝於精進波羅蜜中,是故菩薩道行者當一一如法行持也。己三講釋各種精進的差別盡。
己四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夙夜奉大法,未曾有忽忘,寧自失身命,不敢違道教。誦習深經典,不以為懈惓,救濟眾危厄,不使心懷怨。]
佛陀講說完精進四法之後,進而以偈頌總結其大意曰:菩薩行者當日夜精進奉持佛法,縱然於片刻中亦不得忘失修持正法,當於身口意三門精進持戒,縱遇命難而不敢違犯戒法,不背正道,勤學經法精進聞思,而不放逸。悲憫眾生發心救濟,終不厭煩,如是乃為菩薩修學精進波羅蜜多。己四偈頌復說盡。
戊五禅定分四:己一修學禅波羅蜜之功德。己二依文講釋成就禅修之四事。己三講釋各種禅修差別。己四復說偈頌。
己一修學禅波羅蜜之功德
修菩薩行者,若善能修習禅定,則萬緣俱息,定性現前,能獲以下十種利益:(一)安住儀式,菩薩習諸禅定必須整肅威儀,一遵法式而行,既久,則諸根寂靜,正定現前,自然安住而無所勉強。若不遵守禅修儀式以及威儀,則禅定不可成就也。(二)行慈境界,菩薩習諸禅定,常存慈愛之心,無傷殺之念,於諸眾生悉使安穩。(三)無煩惱,菩薩習諸禅定,諸根寂靜,則貪嗔癡等一切煩惱,自然不生。(四)守護諸根,菩薩習諸禅定,常當守護眼等諸根,不為色等諸塵所動。(五)無食喜樂,菩薩習諸禅定,既得禅悅之味以資道體,故雖無飲食之奉,亦自然欣悅。(六)遠離愛欲,菩薩修習禅定,寂默一心,不使散亂,則一切愛欲之境悉無染著。(七)修禅不空,菩薩習諸禅定,雖獲諸禅之功德,證真空之理,然不墮於斷滅之空。(八)解脫魔罥,菩薩習諸禅定,則能遠離生死,一切魔網悉皆不能纏縛。(九)安住佛境,菩薩習諸禅定,開發無量之智慧,通達甚深之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故心寂滅,住持不動。(十)解脫成熟,菩薩習諸禅定,一切惑業皆不能迷亂,行之既久,則無礙解脫,自然圓熟。行者若能精進修學禅定,則可得以上諸多功德。己一修學禅波羅蜜之功德盡。
己二依文講釋成就禅修之四事
[佛告長者。禅思有四事。一曰樂習精修閒居獨處。二曰靜身口心令不愦亂。三曰雖在眾鬧常能定己。四曰其心曠然而無所著。]
佛陀對長者須達多說言,欲成就禅定之修證當行四事:
一、具足精進常住寂靜之處,行者欲成就禅定之修證,當先依聞思通達修學禅定之要義,對禅修生起意樂來,一旦具足了禅修之定解,即可專一精進地修持禅法。然而修持禅法亦當謝絕世間一切瑣事,使得身心長處於閒靜之中,再擇一清淨場所,心無望悕,如是即具足了第一修習禅法之條件。
二、清淨身口遠離愦亂,欲令禅修成就,當以淨戒攝持身口意三門不染諸過,遠離一切愦鬧是非場所,而常行精進,乃為第二禅修需具足之條件。
三、鬧中取靜,欲成就禅修之修證,最重要的即是能於一切對境中提起觀照,令心不散於諸境之中,縱然在非常雜鬧之處,亦要心無染著安住清淨禅觀之中。
四、禅修之竅訣,成就禅修之竅訣即是,行者當於時時處處中使身心自然放松,不思善、不思惡、不念正法、不念邪法,於一切境中不起分別執著,自然而然安住於當下之心境,不著塵境心無染著,不滅諸法覺照明然,不落空有心境一如,不生一法不滅一法,空明覺照萬法歸一。
欲成就禅定之修證,必須要具足以上所說四點而行修持,若不能具足此四個條件,則禅定之修證必不能成,如《恆河大手印》雲:“身離作務安閒住,語離塵聲空谷者,意離思量比對法,如竹中空持此身。心合超絕言思境,無著心契大手印。” 此乃修學禅法之要訣,行者當銘記也。己二依文講釋成就禅修之四事盡。
己三講釋各種禅修差別
禅修總說共有三種,這三種禅修的修學皆有很大的差別,故菩薩道行者當一一了知也。今將三種禅修分別略作解釋如下:
一、世間禅,此有二種:(一)根本味禅,此有四禅,四無量,四空之三品。合為十二,稱為十二門禅。厭欲界之散亂者修四禅,欲得大福報者修四無量,厭色籠者修四空定。所謂根本味禅者,即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暗證而為觀慧,故名隱沒。於其禅定生愛味,故名有垢。所觀之境界不分明,故名無記(此中出世善,非於四禅四無量四空直生,乃以之為所依,更修谪觀而生)。(二)根本淨禅,亦有三品,即六妙門、十六特勝、通明禅也。慧性多之修行者應修六妙門,定性多者應修十六特勝,定慧均等者當修通明禅。此處‘根本’之義與前相同。‘淨’是不隱沒,無垢,有記,與上相反。然而前之根本味禅,為凡夫外道厭下地之苦,欣求上地歡樂者,以六行觀修得之。或佛弟子以八聖種修得之。因而發有漏智,因無生無漏智慧,故名為世間禅。後之根本淨禅,利根之外道凡夫,於佛出世前亦修之。因而發有漏智,故名為世間禅。但逢佛之出世,聞佛之說此法,則得依之而直發無漏智,故此與前之純有漏殊別,稱為淨禅。止觀九之一稱為亦有漏亦無漏。
二、出世禅,此有觀、練、熏、修之四種差別。其中觀禅有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之四種。(一)觀者,為觀照之義,明觀照不淨等之境,故名為觀。(二)練禅者,即指九次第定(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三禅次第定、四禅次第定、無色界的四處虛空處次第定、識處次第定、無所有處次第定、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以及滅受想次第定。)。練為鍛練之義,前之觀禅,行用未調練,出入之中間,尚雜異念,此禅自淺至深,順次鍛練四禅滅盡定,不雜異念,故名為練。又以無漏鍛練有漏,故名為練。(三)熏禅者,獅子奮迅三昧也。熏,為熏熟自在之義,前之九次第定,但能得順次入,未得逆次出,今順逆自在如師子奮迅,進退自在。又能除異念之間雜,如師子奮迅而拂塵土,故名為師子奮迅三昧。(四)修禅者,乃是超越三昧也。修為修法之義,更修治前定使之精妙。前之熏禅,雖逆順隨意。但次第無間出入,未得超越自在出入。更修治前定,方得超越遠近(如自初地至三地為近超,乃至至滅盡定為遠超雲),出入自在,故名為超越。此觀、練、熏、修之四種禅,雖是緣有為法之事禅。而能離欲過,不礙觀谛理。以是能發無漏智,故總稱為出世間禅。但依小乘,則俱捨和成實皆是觀有為法之事禅。故是為有漏禅。
三、出世間上上禅,《地持經》五卷所說九種之大禅也:(一)自性禅,所修之禅,觀心之實相,於外不求。故名為自性。(二)一切禅,能得自行化他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一切。(三)難禅,為深妙難修之禅,故名為難。(四)一切門禅,一切之禅定,皆由此門出,故名為一切門。(五)善人禅,大善根之眾生所共修,故名為善人。(六)一切行禅,大乘一切之行法無不含攝,故名為一切行。(七)除惱禅,除滅眾生之苦惱,故名為除惱。(八)此世他世樂禅,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故名為此世他世樂。(九)清淨淨禅,惑業斷盡,得大菩提之淨報。故名為清淨。清淨之相,亦不可得,故重曰‘淨’。經中一一說其修相。
今於此處略說禅之差別相,是為了讓各位同修對各種禅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在今後的修行中即不會迷惑。己三講釋各種禅修差別盡。
己四復說偈頌
[佛於是頌曰:恆好於精修,志閒居獨處,靜其身口意,未曾念愦鬧。數處眾亂中,心定無忽變,一心見十方,道慧起神足。]
佛陀於是對禅修進行總結,菩薩道行者當恆時精進地修學禅法,不慕世榮惟樂閒居靜處,守持淨戒,身口不犯諸非,遠離愦鬧。即使雖身在亂處,亦能時時以禅觀攝心,心地清淨無有染著。行無上甚深禅法不求有漏之報,惟樂佛乘。行者若能如是行持禅法,必當成就道慧,而得任運自在圓滿之果位。己四復說偈頌盡。戊五禅定盡。
戊六智慧分五:己一修證智慧之功德。己二世出世間各種智慧之差別。己三依文講釋修證智慧之四事。己四偈頌復說。己五復說智慧之六事。
己一修證智慧之功德
有情眾生之所以流轉於輪回之中,皆因為迷惑顛倒無有智慧,故妄執諸法塵境,墮入空有常斷等邪見之中,發起種種分別執著,隨貪嗔癡行諸善、惡、無記等業,依業因果報遞相流轉生死,成無盡輪回也。有情所感一切苦樂皆由迷惑顛倒所致,故若證得智慧,則一切苦樂輪回盛事當下滅盡,亦能於一切境界中獲得大自在而不留礙,顯現種種神通任運之能力。智慧乃是斷除生死輪回之根本,若誰能證悟圓滿智慧,必然能獲得究竟解脫之安樂。如《菩提道次第攝頌》雲:“慧觀深性如眼睛,是拔三有根之道。”己一修證智慧之功德盡。
己二世出世間各種智慧之差別
智慧有兩種,一曰世間智慧,二曰出世間智慧。
一、世間智慧,此分二種,(一)俱生智,即是有情眾生生來俱有之智慧,如人天等道之有情皆有其各自依業因所感的智慧。此種與生俱來的智慧非是後天學習而來,例如,一些人因前世業因所感,一出生就比別人聰明,這種先天之聰明即是俱生智,亦為因果所感之智慧。(二)分別智,即是依分別念所得之智慧,如經過精勤學習而獲得的智慧,即是分別智,亦稱為世智辯聰。
二、出世間智慧,有四種差別,一曰聲聞智,二曰緣覺智,三曰菩薩智,四曰佛智。於下祥解:
(一)聲聞智,即是小乘聲聞修證所得之智慧。聲聞乘人由修學四聖谛,而證得人我空之境界,斷除見思煩惱獲得一切智。證一切智即能了達所有諸法,而不染諸欲,不為煩惱所動,超出三界六道不入生死之流。
(二)緣覺智,緣覺雖於聲聞並屬小乘之范疇,但其之證量超過聲聞,故所獲智慧亦較其深廣。緣覺依觀修十二因緣,逆流而上超越生死之流。因其於因地中本發菩薩大願,但因不解無上空性妙義,而於無為中發起有求之願,故雖有大心而不證大道,落於小乘之列。雖落於小乘,但其智慧與證境超越於聲聞,斷除了些許法執。
(三)菩薩智,菩薩具足一切智和道種智,因具足一切智故,善能了達一法之總相,而能斷除我執不入輪回。菩薩由於具足道種智之故,所以能遍知世間、出世間一切道門差別之相,此種智慧乃屬菩薩之‘不共智’。又稱一切道種智、道種慧、道智、道相智。菩薩於一切世出世法皆能無礙通達,證知世出世法皆幻化故,有為無為皆無自性,故能與無為法不生執著,而斷除法執。又菩薩為度眾生故,廣學無量法門,證得道種智。
(四)佛智,即是佛所具有的聖智。亦即指證悟法界真理的聖智。此聖智橫窮十方,豎盡三世,完全圓滿,為最勝無上之智見,相當於一切種智。諸佛即依此聖智發起無限的慈悲,以開啟攝化法界的大事業。
佛智是果智,不可思議,並非凡夫之智慧推測所能及。此因凡夫的智慧有限、不完全,而佛智是完全圓滿無限廣大之故。因此,《無量壽經》卷下雲:“如來智慧海,深廣無涯底,二乘非所測,唯佛獨明了。”《法華經》卷一亦雲:“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又,《無量壽經》中積極地贊歎佛智,並揭示佛智、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等五智。此五智之中,佛智是總稱,其他為佛智的別稱。
以上所舉之幾種智慧,惟佛智最為究竟,故菩薩道行者當發心勤求佛智也。己二世出世間各種智慧之差別盡。
己三依文講釋修證智慧之四事
[佛告長者。智慧有四事。一曰解於身空。四大合成散壞本無主名。二曰其生三界皆心所為。心如幻化倚立眾形。三曰了知五陰本無處所。隨其所著因有斯情。四曰曉十二緣本無根原因對而對現。是為四。]
佛告長者須達多,菩薩乘行者當知修學智慧應具足四事之修證:
一、解於身空,行者欲成就佛道當先成就身空智。我等有情眾生現前肉身,乃是地水火風四大五蘊假合而生,由眾因緣所生故名為眾生,眾生雖有名字但無實體,四大五蘊合則曰生,離則曰死,合離之中無有我之存在。然而凡夫於五蘊法強立主宰,執著現前假合之身稱為有我,此即是我執。若推求色、受、想、行、識等五法,皆是因緣合和而生,無有獨立存在的自性,故於五蘊中不見常一之我體,能如是了知即為我空智。如《大乘義章》卷一雲:“眾法成生,故曰眾生;生但假有,無其自性,是故名為眾生無我。眾生性相,一切皆無,說之為空;寄用名人,無我與空,義同前釋。性實名我,陰中無我,故曰我空。”故緣無我而起智,以顯現真如之理,稱為我空真如。行者若解於身空則能於自身不起執著,即能滅除見思煩惱。
二、萬法唯識,謂諸法皆緣起自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存在於各個有情,無始以來即相續不斷。此識攝藏一切法的原因(即種子),若具適當的生緣,則能現起色心萬差之諸法,如三界中之情器世間皆是心識變化所生,心識雖能變現萬法,但其本身卻無有實質本體,無形無相,無色無味,如幻如化,依立眾形而起作用。即使是前六識所緣六境之本質,及前七轉識本身均系此八識之緣起,故說一切萬法唯心所生,唯識所變也。行者若能了知萬法唯識所變,即不會隨其所現之相生起實有之執著,不會被諸法假相迷惑,於一切法不生迷惑,即能於法獲得自在也。
三、五蘊皆空,行者當了知色受想行識等五蘊本無處所,皆唯因緣所生,五蘊本體當下即空。然有情眾生將此五蘊合成之身執為有我,又依我執起諸分別執著,故隨其所執生起種種心色等法,實則此等諸法皆依執著而生,五蘊心識本體亦無處所,空無有主。能生起萬法之心識本體亦如幻化,故行者當於心識亦不起實有之執著,方能不迷於心色諸法境中,而出離生死輪回。
四、諸法相對而生,依十二因緣所生之法皆是相對而生,非是絕對單一地生起,故一切法本無根原皆因相對而生,如世間有善法即會有惡法,有生即會有死,有好即會有壞,乃至明暗、美丑、香臭、一異、長短、高矮、大小、是非、興衰、利弊等無一不是相對而生,相對而生之法其性必然無常。行者若能了知此理,即知世間諸事並無絕對的性質,能如是知者,即能於一切法一切事而得自在。
以上四法乃是修學菩薩道之行者必須要通達的,若不能通達如是四事,則不能得究竟無礙之智慧。然而欲想具足這些智慧,必當先從聞思修三慧著手修學。依聞思解知諸法空義,再依之發起實修即可證得空慧。己三依文講釋修證智慧之四事盡。
己四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悉解其身空,四大而合成,散滅無處所,從心而得生。五陰本無根,所著以為名,十二緣無端,了此至大安。]
佛於是總結道:須達多,若菩薩行者欲成就智慧度之修證,當先通達人無我之智慧,了知四大假合所生必滅,生滅無主,無我可得。五陰無根唯從妄生,因有計執而起假名。十二因緣皆乃相對,非由無端而生。行者若能通達此等諸義,則能斷除煩惱至究竟大安之涅槃。己四偈頌復說盡。
己五復說智慧之六事
[佛告長者。智慧復有六事。一曰解色如聚沫。二曰了痛癢如水泡。三曰思想如野馬。四曰曉生死如芭蕉。五曰察識如幻。六曰心神如影響計本悉空皆無處所。]
世尊再次對須達多長者說,修證智慧般若波羅蜜還有六事當修學之:
一、色塵無常,修行者若欲究竟證悟空性智慧,先要從諸法色相進行剖析,一切色相皆是諸多因素組合而成,眾因具足名曰為生,因緣離散名曰為壞。諸法色塵時時變化,其無常之性猶如聚沫(經中所言‘聚沫’乃是指水面上積聚很多的水泡)。水面上之聚沫的形成,乃是由諸多小水泡積聚而成,每個水泡存在的時間都非常短暫,故其所形成之聚沫亦是會在剎那間滅去,其性無常昭然若揭,色塵諸法亦復如是。
二、諸受無常,人身苦樂痛癢諸受皆是識心分別計度所生,苦樂痛癢亦是因緣暫時合和而生之感受,此諸感受猶如虛而不實之水泡,在剎那間即會消失,故所現苦樂痛癢諸受乃是無常性,諸行者當對諸受不生實有之執著。
三、心念無常,人之心念思想虛幻無主,唯對境生起,隨境之變化而生變化,故經中譬喻為如‘野馬’一樣虛幻。此處所說之野馬,並非是指在野外生存的野馬,而是原梵語的音譯。梵語野馬,漢語譯作陽焰、焰(炎)。全稱野馬泉。乃現於沙漠或曠野中之一種自然林泉幻象,即是我們所說之海市蜃樓的現象。即熱氣之游絲或塵埃現於遠方時,其幻影如真實之樹林、泉水,然趨近之,則又消滅;故知野馬為假相,並無實體。以此比喻諸法之無自性,如幻影之不能久住。在此處則譬喻心念思想如同海市蜃樓一樣虛幻不實,行者當對此義細觀察之,一旦了知其理如是,便能對現前虛妄心念不起實執。
四、生死無常,經文中以‘芭蕉’來比喻生死無常虛幻無主。一切眾生隨各自業因無主流轉,在生存期間,雖然有短暫存在之相,但無有真實存在之實際本體,猶如芭蕉雖外相很像香蕉,但並無香蕉之內質。生死顯現如芭蕉一樣無有任何真實意義。
五、心識如幻,有情眾生執著現前能思維觀察之心念為我,生起我及我所等執著來。其實能觀察思維的心念並非是真心本性,乃是由迷惑所生的妄識。此等妄識唯對境才生起,產生作用,不對境時即馬上滅去,故彼之性乃是虛幻,猶如幻師以種種技法變現象、馬、人物等,使人感覺就像如實見聞一樣,然此幻相幻事皆空而非實,故以之比喻心念思維之虛幻,猶如幻相般之無實
六、心神如影不實,眾生之所以墮落輪回,皆是因為對虛幻不實之心識生起實有之執著,妄稱為我,因此而為此假我營造諸多欲事,妄造種種業因。若仔細觀察之,則不難發現心神實乃因緣生滅變化所生之幻相,就如同鏡子裡種種影像,因緣積聚而顯現,因緣毀滅時又消失。心神之生滅起落皆是因妄執諸境之故,而有生滅起落之相生起,但若心不對境之時,心又歸於無形之中,是心之起滅本無處所。是故行者當對此理真實通達,方能斷諸妄執,顯現自性之智慧。
[佛於是頌曰:解色如聚沫,痛癢如水泡,思想猶野馬,生死若芭蕉。了識假譬幻,三界無一好,分別悉空無,爾乃至大道。]
佛陀於是將此修學智慧之六事以偈頌進行了總結:行者欲證得究竟之智慧,應當先了知諸法色塵之虛幻猶如聚沫。一切苦樂痛癢等受猶如水泡,暫止便去。心念思想猶如野馬虛幻不實。生死輪回猶如芭蕉雖有其貌並無實體。有情所依心識亦如幻師所現諸物,唯隨業力牽轉,而自無主。三界中一切諸法皆是如此,正所謂:“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行者若能由此所說諸義分別抉擇諸法現象,必能真實了知一切諸法虛幻無主當下空寂之理,獲得如是正見,依之而行,則必當證得究竟之道果。己五復說智慧之六事盡。丁二祥解六度盡。
丁三如何實修四無量心分六:戊一講說成就大慈之四事。戊二講釋成就大悲之四事。戊三講釋成就喜無量心之四事。戊四講釋捨無量心。戊五講釋護念眾生之四事。戊六偈頌復說。
戊一講說成就大慈之四事
[佛告長者。慈有四事。一曰慈念十方。二曰如母育子。三曰極愍念之。四曰如身無異。是為四。]
佛告長者,修學佛法者當先行大慈而利益眾生也。成就大慈之修證當行四事:
一、慈念十方,行者當先依緣起觀分別觀察有情眾生與自己在無始劫來的關系,若真實觀之,便會了知一切眾生在無始劫以來,皆曾做過自己的父母,在彼等做自己父母時,皆如現世之父母一樣對自己百般的慈愛。如是觀察後,行者當對十方一切眾生生起慈愛之心來,從根本上捨棄惱害眾生之心念。
二、如母育子,這是生起慈愛心的限量,也就是說,行者對眾生若能生起如慈母對子女般的愛心,則為慈念眾生之心真實地生起。若要想令慈無量心真實地生起,必須要依上面所說之觀察法,如實地觀修,才能令慈無量心如實現量地生起。
三、極愍念之,行者當時時觀一切眾生之極苦,而生起廣大悲愍心來。猶如現世之父母見子女在受諸多苦痛煎熬一樣,而生起極大愍念心來。此種發心是否能生起,就在於行者是否能真實地依緣起而觀察眾生與自己的關系了。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在六道中投生受生難以計量,在每一世中皆有父母,無量世中就有無量無數的父母,而每一世的父母都如同現世之父母一樣,對子女百般疼愛,若見子女受諸苦痛時,父母都恨不得自己能親身代受,父母對子女有如是廣大之恩德,故為子女者當報答之。行者念及至此,當觀眾生之苦而生起悲憫心來。
四、如身無異,行者亦當依勝義谛法要觀察眾生與自己的關系。佛在勝義谛中說,一切眾生雖各有其名其形,但其皆是同一本體,乃至三世諸佛與一切眾生亦是同一體性。因同體所生故,眾生與己本來不二,彼身己身無有差別,如人之雙手,無有親疏遠近之分別。若能如是觀察,則知眾生之身即如己身,眾生所受之苦即如己受,由是故能對眾生生起慈愛心來。
[佛於是頌曰:慈念於十方,如母育赤子,常懷極愍念,如身等無異。]
佛陀於是總結曰:菩薩行者當心懷慈念,哀憫十方一切眾生。應如慈母養育子女般地護念眾生,見眾生受諸苦厄之時猶如己受,從而生起廣大慈心而行饒益。
行者若能依此四事如實而行,則必能成就慈心之廣大功德也。戊一講說成就大慈之四事盡。
戊二講釋成就大悲之四事
[佛告長者。哀有四事。一曰愍之。二曰為之雨淚。三曰身欲代罪。四曰以命濟之。]
此段乃是講述成就大悲應修之四事,佛陀對長者言,行者欲成就大悲心之修證當修一下四事:
一、生起悲憫心,行者當依勝義、緣起二谛法觀眾生如母如子亦如己身,由如是觀知一切眾生在輪回中飽受諸苦折磨,受盡生死苦痛之難,故而對一切眾生生起極大悲憫之心。
二、體恤眾生之苦,菩薩見一切眾生所受斯苦,如同身受,又知一切眾生皆是自己無量劫中之父母,故菩薩見眾生受苦之時,心生悲憫為之雨淚,而施於種種方便以濟渡之。缺乏財物者,施於財物,欲離苦者,令其離苦,欲獲究竟解脫者。為其說法令悟無上法義成就解脫。如此之行是菩薩道行者必當行持之事。
三、發起代眾生受苦之心,菩薩見眾生受諸苦惱,為救濟彼等出離苦厄,而發心代其受諸業報而無怨無悔。這種發心乃是菩提心自他轉換的修法。菩薩曉了一切眾生與己同一本體,在無量劫中為父為母為諸六親眷屬,每見眾生受諸苦惱皆能發心代受。
大乘行者當知,修學菩提心自他轉換法乃是行菩薩道者必行之法。今略說自他轉換的修法,此修法有兩種:第一親身代受,即是見眾生在苦難中時自己以身代受。第二修法轉換,行者欲修此法先當端身正坐,以禅修之方式端坐,修皈依發心之後,將自己欲代其業之眾生觀在對面,一心緣於此眾生之境,開始調理呼吸,觀想從自己體內呼出清鮮之氣息,此氣息完全灌入對方眾生之體內,然後再觀想彼眾生體內排出諸多渾濁之氣息,自己將這些氣息完全吸入自身,如此不停地觀修,即可達到代彼眾生受業之目的。一旦此轉換法修學相應,自己就可以代彼眾生受其所受之苦,而彼眾生之苦即可滅去。
四、捨命相濟,菩薩行者行菩薩道時,若見眾生受諸苦惱,即當發心救濟之。若有眾生遭遇命難之苦,菩薩當以自生命而救渡之。此種捨命相濟之發心,乃是屬於菩薩所行十捨中之內捨,即能為眾生捨棄血肉生身。內捨之相對為外捨,即菩薩為利眾生能捨棄一切身外之物(即錢財名利地位等)。
行者行持此等四事,即可成就大悲心之修證。修學大悲心可以滅去嗔恚心。戊二講釋成就大悲之四事盡。
戊三講釋成就喜無量心之四事
[喜有四事。一曰和顏。二曰善言。三曰說經。四曰解義。]
所謂喜無量心者,即是見無量眾生獲得歡樂出離苦惱,而生起喜悅之心,修此喜心可斷除嫉妒之心。修喜心者當行以下四事:
一、和顏,即菩薩行者於眾生相處交往之時,當恆常以和顏而對待之,令其生起歡喜之心,亦即不對眾生現惱怒之相。
二、善言,菩薩行者當於一切時處,遠離惡語,以善言和語而於眾生相處,以和善之語言取悅眾生,令生歡喜,繼而行方便將其度化。
三、說經,菩薩行者與眾生和樂相處,以諸善巧令彼生起歡喜心來,而後為說經法,令其得悟佛法奧義,最終獲得究竟解脫之樂。
四、解說法義,菩薩行者當做不請之友,為諸眾生不辭辛勞講說法義。對上根者講述究竟了義之法,對中下根者以諸方便進行引導,令彼等三根眾生最終皆能得悟無上法義,獲得出世之安樂。
菩薩行者行此四事而令眾生獲得究竟解脫之樂,正所謂:“不為自己求安樂,只願眾生得離苦。”戊三講釋成就喜無量心之四事盡。
戊四捨無量心
菩薩行者修學捨無量心當行七事是為捨心圓滿。所謂七事者:
一、心性平等,菩薩行者觀知一切眾生與己本一心性,故能起平等心情無存著而對待之。
二、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等礙,菩薩行者當平等觀待一切眾生,捨離怨親等想,而行平等利益眾生之事。
三、捨一切貪嗔等過,菩薩行者曉了輪回諸苦皆由貪嗔所起,故能究竟捨離一切貪嗔等過,而行自他二利之事業。
四、見生得脫,不復憂念,菩薩行者見眾生已得度脫輪回,便不再憂慮掛念。
五、證空平等離相,菩薩行者證悟大空平等之性,即能捨離一切相之執著,斷除法執。
六、自捨己樂,施與他人,菩薩行者為利眾生而捨己之樂施與他人,心無怨悔。
七、益眾生無所希望,菩薩行者雖行諸多利益眾生之事,而不望回報,此為能捨回報之心。
以上所說成就捨無量心之七事,凡欲行菩薩道者皆當行持也。戊四捨無量心盡。
戊五講釋護念眾生之四事
[護有四事。一曰教去惡就善。二曰常訓誨歸命三寶。三曰使發道意。四曰開化眾生。是為四。]
菩薩行者應於一切時善護眾生也,善護眾生有四事:
一、教去惡就善,即菩薩行者當為眾生講述因果法則,令其明曉因果道理,不造諸惡,行持善法,感諸善報,今生後世不墮惡道,如是乃為斷惡增善護念眾生也。
二、教誡訓誨令皈三寶,菩薩不僅能為眾生明曉因果法則,而且還要時常教誡眾生行持善法,歸命三寶。眾生雖行諸善,但若不皈依三寶,只能獲得人天善報,不能究竟出離輪回,故菩薩當教誡訓誨眾生,令彼皈依三寶。如《菩提道次第攝頌》雲:“死後難不入惡趣,能解救者唯三寶,故應至誠去皈依,不要違犯其教誡。”如是可令眾生種下解脫之因,此等教誡訓誨乃為種解脫因善護眾生也。
三、教誨眾生令發修道之心,菩薩行者當行諸方便應機施教,令彼發心皈依三寶者進而發起道心修學佛法。如是名為勸發道心增上護念眾生之行也。
四、開示化導令悟究竟道義,菩薩行者應以善巧妙說為眾生開示佛法真意,化導彼等悟入一乘無上妙境,獲得解脫安樂和究竟之證悟。如是乃為獲證涅槃之究竟護念也。
菩薩行者以如是四事護念一切眾生,令眾生最終獲得涅槃安樂,如此乃為善護眾生之菩薩行也。戊四講釋護念眾生之四事盡。
戊六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愍念為雨淚,身欲代其罪,捨命而濟之,不以為懷恨。和顏演善言,講法分別義,教去惡就善,誨歸命三寶。]
佛陀於是以偈頌復說上文之義,菩薩行者應當時時刻刻生起憫念眾生之心,見眾生受苦而身欲代受,為濟眾生甘捨生命,終不生起憂惱懷恨之心。菩薩行者當於眾生和顏相處,常以善語取悅其心,觀因緣成熟而能為眾生講述佛法分別法義,教誡眾生去惡從善,歸命三寶,發起無上正真道義。行持如是諸事乃為菩薩善護眾生之事業也。戊六偈頌復說盡。丁三如何實修四無量心盡。丙四講釋菩薩乘盡。乙二講釋出家三品之差別盡。
乙三講釋成佛之捷徑分四:丙一解空無學之四法。丙二二谛圓融。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丙四化導眾生。
丙一解空無學之四法
[佛告長者。有四法疾成無上正真之道。一曰解空學無所求。二曰無想無所悕望。三曰無願不慕所生。四曰常等三乘之業無去來今。是為四。]
佛陀為長者須達多詳細講完了行持六度之法要,又為長者講述能急速成佛之十八法。今先說解空之四法:
佛言,須達多,有四法可令行者疾速成就無上正真之道。
一、解空無學,行者欲成佛道,當先依聞思修通達諸法實相之空性妙義,由空性觀知一切法皆於自性中自然解脫,空性中無一法可得,無一法可證。諸佛所證一切智慧功德於自性中自然具足圓滿,不假修證。行者應以不取涅槃果,不捨凡夫法之發心而行佛道。亦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二、發無求心,行者既然了知一切法於自性中自然圓滿,自然解脫,不假修證,即當以無求無想之心而修佛道。若興有求之心而修道業,則必當墮落聲聞緣覺之列。
三、不為後有,行者當知吾等行大乘道者,惟欲獲得無上解脫成就,不為後有善報而修佛道,故當發求究竟解脫之心,捨離世間有求之想。
四、遠離三心,行者當常行三乘之業,發堅固心,從始至終不復退卻。所謂三乘業者,即聲聞、緣覺、菩薩所行之法。聲聞以出離心為根本起堅固道心,於世間諸法不生貪著,精進禅修,唯求出離,如是一切所修即是聲聞之道業。緣覺行者觀十二因緣之遷流變化,了悟諸法無常虛幻之真理,隱於深山曠野之中,觀修十二因緣,逆流而上斷除見思煩惱,超越生死之流,如是所行乃是緣覺之道業。菩薩行者了悟十二因緣流轉之理,生起堅固出離之心,遠離諸欲愦鬧之處,勤修出世之道業,又因見一切眾生與己本為一體而生,故而發起大菩提心,為利眾生行諸六波羅蜜多。菩薩行者由究竟了知因緣流轉之相,故順流而至,入流亡所,所入即寂,寂滅現前,頓時超越世出世間一切修證,如斯之行乃為菩薩之道業也。行者欲成佛道當依此三乘道業如實行持,則必能疾速成佛也。
行者於一切法行持之中當發恆久之心,行事要有始有終,若能如是行則道業必成。又行者應斷去對過去、現在、未來的追憶、執著、冀望等心,如經雲:“三心俱不可得也。”過去的事情已經成為了過去,一去不復返,故不必追憶思量。現在的事情亦於剎那間成為了過去,念念間不得停留,故不應執著。未來的事情還沒有到來,誰也不會知道未來會如何,故不必冀望美好的未來。若行者能斷此三心,則道業必成。
[佛於是頌曰:解空無所求,無想悕望報,不慕願所生,常等三世行。]
佛陀總結曰:欲疾速成就佛道者,當先依聞思了達空慧,依空慧攝持發無求恆久之心而行三乘道業,如是可令行者疾成佛道。丙一解空無學之四法盡。
丙二二谛圓融
[佛告長者。有四事法疾成佛道。一曰一切皆悉本淨。二曰而解萬物普如幻化。三曰生死斷滅皆從緣對。四曰計其緣對本亦無形。]
佛又告長者,欲成佛道還當修學四法:
一、行者當通達佛法勝義谛之教義,依勝義觀知一切法之自性悉皆本淨,無有染著。行者當安住當下本淨之境界中,不執不取,無修任運,即可證悟無上道果。
二、行者於自性禅定未成就之前,當以中道空義觀一切法如夢如幻,皆乃因緣所生之生滅幻相,無一真實,故我等不執著彼也。以如是教義時時攝持自心,令心不染一切幻境,時久即可證悟自性也。
三、行者於一切境中當了知萬法皆是對待而生,所謂好壞、美丑、善惡、是非、常斷、生滅等等,無有一法有其定義,於每一法上皆有雙面性質,故行者不應於諸法中起決定之執著也。
四、行者當觀一切法皆是因緣聚集所生,因諸法聚集合和故無有一法有其獨立體性,一切法唯名字而已,於自性中無一法相,當下空寂,是故行者應以諸法空義觀待一切諸法。
[佛於是頌曰:一切悉本淨,解物如幻化,生死從緣對,計本亦無形。]
佛陀於是總結曰:一切法之本體當下清淨,無有染著,如《心經》雲:“不垢不淨。”諸法之相唯自性幻化所生,隨因緣流轉生滅無有真實本質,故一切生死皆從緣對,雖見諸法生滅遷變,但於其自性中無一可得之相,菩薩行者當奉持此義而行持之,如是必當成就佛道。
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
[佛告長者。有六法疾成正覺。一曰身常行慈無怨無結。二曰口常行慈演深慧義。三者心慈仁和調隱哀念十方。四曰護戒不造想求大乘之業。五曰正觀見十方空道俗不二。六曰供足乏食救身之業以濟危厄。是為六。]
佛告長者,有六法可令行者疾速成就正等覺:
一、身慈,菩薩行者當行身慈自護利益眾生,所謂身慈者,即守持淨戒奉持善法不惱眾生,常於眾生結諸善緣是也。
二、口慈,菩薩行者當行口慈自護利益眾生,守持口戒,遠離口之四業,善說和言隨順眾生,行持愛語,常為眾生解說法義。
三、心慈,菩薩行者當行心慈自護利益眾生,心慈者,謂蠲除貪嗔等意業,常以仁和調伏自心行利濟眾生之事,心常懷仁不惱眾生,心常生悲憫念眾生,而行救濟。
四、護戒,菩薩行者欲成就佛道當守持淨戒也,以戒攝持身心不犯諸過,不造諸惡,持戒功德回向無上道業。
五、持中道見,行者當持正慧了知真如之理,遠離一切戲論邪說。文中[正觀]者,乃指依八不中道正見(即,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種概念,是就緣起諸法的假相立名,都和離一切妄見戲論不可得的中道實相不相應,而眾生把它執著作實在,墮於無因邪因斷常等諸見中。所以龍樹論師對於緣起諸法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否定這些實在論的見解。)而起之智慧,行者當依此智慧了知真如妙理,破一切邪說。依此中道妙理抉擇一切諸法之體性,則見十方三世一切諸法皆虛幻無主,當下空寂。然諸法雖虛幻無主,但其乃法界本體所生之相,雖為因緣幻相,卻未曾離開過自性本體,如水如浪,不可分割。[道俗不二]此中所言道者,乃是指佛道,即涅槃之道也。俗者,即指世俗之意,亦是指輪回也。所謂道俗不二者,即是說輪回與涅槃不二也。行者依中道理見十方一切諸法當體空寂,體雖空寂不礙相顯,相雖紛呈當體即是空寂本體,故性相不二。又說輪涅不二者,即是指輪回與涅槃雖各有其名,若依中觀八不正見觀之,即見輪回涅槃皆不可得,唯有名言假立而無實際本體,故輪涅之名皆相對而立,輪回不可得則涅槃亦不可得,如是入於究竟不可得之境,乃為輪涅無二實相般若畢竟空之境界也。
今為諸同修祥解八不中道正觀之理:
(一)不生亦不滅:世俗谛之生滅非實生亦非實滅,但由因緣生而假名為生,因緣滅而假名為滅。因緣生雖生而不起,因緣滅雖滅而不失,所以生滅宛然而不生不滅。這樣理會不生不滅,即是世谛之中道。其次,和世俗谛的假名生滅相待而有真谛的不生不滅,所以此不生滅非自不生滅。世俗谛生滅既是假名,真谛不生滅亦是假名。世谛假名生滅既非生滅,所對的真谛假名不生滅亦非不生滅。所以不生不滅宛然,而非不生非不滅,這是真谛中道。其次,不生滅而生滅為世谛,生滅而不生滅為真谛。不生滅而生滅即非生滅,生滅而不生滅即非不生滅。這樣構成非生滅非不生滅,即是二谛合岸道。如此從實生實滅看為單純的世谛(即是上句,不生滅而生滅為世谛。),從不生不滅看為單純的真谛(即是第二句,生滅而不生滅為真谛。),從假名生滅即不生不滅看為世俗谛之中道(即是第三句,不生滅而生滅即非生滅。),從假名不生不滅即非不生非不滅看為真谛之中道(即是第四句,生滅而不生滅即非不生滅。),最後超過了這些,由非生滅非不生滅兩方面結合了二谛來看為二谛合岸道(即是第五句,非生滅非不生滅。)。以上怛滅二句,余句例此。
(二)不斷亦不常:雖於上不生不滅,說世俗谛因果相生,是假相之生滅,非本性中實有生滅,猶未免因中有果無果等失。如僧佉等(數論學派)計自性是常,從自性而生諸大,從大生意(我慢)等,此即執於常義。衛世師(勝論派)則執因中無果說一切法因滅果生,此即執於斷義。佛法內道薩婆多(說一切有)部固世常有,亦是常義。大眾部執三世無,亦是斷義。今明因果依因緣而起,只是假名,不可說定有因緣和合先後等,亦不可說定無因緣和合先後等。即雖世谛假名說有常斷,而假常不可名常,假斷不可名斷,不常不斷,名為中道。
(三)不一亦不異:世俗谛雖離性實生滅及決定斷常,然而如僧佉說一切法為一,生常之計執。大眾部說因果一體如轉種子為芽等,生起斷執。衛世師說一切法異,亦墮入斷執之中。又上座部說因果異體如種子芽各一物等,都破壞世谛因果之中道義。今於此講釋《佛說演道俗業經》之際,略明眾因緣生法,因果不同,能所二義,所以非一;因是果的因,果是因的果,所以非異,不一不異名為中道之理。
(四)不來亦不出:雖聞以上六不,然而終究說決定有果,如塗炭外道等計眾生的苦樂、萬物的生滅,都從自在天來,這是外來之義。又尼健陀若提子(耆那教的開祖)等外道則計苦樂的果報都是我的自作、我的自受,這是內出義。又如毗昙(有部宗的論書)計木有火性,從於性火以成事火,是內出義。僧佉計自性是常,也和此執相同。成實(《成實論》)明木無火性,但假緣生,是外來義。衛世師計二微和合,也和此執相同。如此來出都破壞世俗谛之因果中道之理。以上諸內外道行者所說皆非正理,實則眾因緣所生法果之生起不偏在於因,所以不從內出;亦不偏在於緣,所以不從外來,一切法之生起乃為因緣共聚而生,非為單一,故說不來不出名為中道之義。
諸法實相的妙體,由‘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八不而顯。橫破生滅常斷一異來出八迷,豎窮生滅、不生不滅、亦生滅亦不生滅,非生滅非不生滅五句(因為求生滅不得,所以說不生不滅。生滅既去,不生不滅,亦生滅亦不生滅,非生滅非不生滅諸句自然瓦解。如就生滅,對一異等六迷亦如此),洗顛倒之病,令畢竟無遺,即是中道實相。如此就八不即是無依無得無所有中道正觀,亦即諸法實相,所以八不是二谛法門的極致。由此八不開顯正觀,了因緣性空而生二慧。二慧是實慧、方便慧,方便慧是鑒有不取,實慧是觀空不證。如《中觀論疏》說:“二慧由二谛而發,二谛因八不而正、、、、、、,以不悟八不即不識二谛,不識二谛即二慧不生。”又說:“八不者蓋是正觀之旨歸,方等之心骨。定佛法之偏正,示得失之根原。迷之即八萬法藏冥若夜游,悟之即十二部經如對白日。”又,《大乘玄論》說:“八不者蓋是諸佛之中心,眾聖之行處也。”後又雲:“豎貫眾經,橫通諸論也。”
六、行持布施,行者欲成就佛道之修證,當先行持布施也。於缺乏飲食之眾生供足飲食,於身在危厄之眾生給予救拔,令出危厄至安穩處。
[佛於是頌曰:身常行慈心,未曾捶怨結,口恆修言愍,演深慧之誼。心和仁調隱,哀念諸十方,護戒不起想,正觀十方空。]
佛陀講述完此六法即以偈頌總結曰:行者欲成就佛道當行此六法,一者身慈,行諸善業,離身諸過。二者口慈,行持和善語,常說深妙法,遠離口四業。三者心慈,心中起仁和,慈悲諸眾生,心等不藏私,普念十方眾。四者護戒,護戒不起諸邪想,身持別解脫,心持菩薩戒,縱遇生命難,不捨清淨行。五者中道正見,恆以二谛理,觀待一切法,正觀十方空,不起諸執受。六者行布施,於乏諸財物,衣服飲食等,相應而行施,若見身遭難,困陷危厄境,捨命行救濟。
此自他二利之六法乃是欲成佛道者必修之法,若不行此六法,則佛道不可成也。丙三行自他二利之六法盡。
丙四化導眾生
[佛告長者。有四事疾成佛道。一曰奉精進業悉無所著。二曰教化眾生道心不斷。三曰游於生死不以患厭。四曰大慈大哀不捨權慧。是為四。]
此處佛陀又為長者講述成佛需行之四事:
一、精進,行者當觀生命無常發起精進心,棄捨世間之貪著,奉持佛法無有懈怠。
二、利他,行菩薩道者當善觀眾生根基而施教化,普為眾生開示三乘教法,令諸眾生得悟究竟法義,方便提攜令其不退道心。
三、不厭生死,菩薩為利眾生雖經塵劫游歷生死而不厭倦。這是修行人必須要發的長遠心,這種發心非常重要,若沒有這種發心攝持,行者便會很容易退失菩薩道。
四、善行方便,菩薩行者當發起大慈悲之心,為利益眾生故,行諸方便行施權巧之智慧利益眾生。行度化眾生之事業當行究竟與方便雙運之道,不能單行一事,對上根者以究竟道而度之,對中下根者當以方便道而度之。
[佛於是頌曰:精進無所著,教化未曾斷,不患厭生死,不廢捨權慧。]
佛言,欲成佛道當於梵行奮起精進,對於三界輪回盛事毫無所著,而且亦當發起度化眾生之長遠心,縱經累劫生死亦不退卻度生之道心,以廣大善巧之智慧興究竟方便雙運之道普攝三根眾生。若行如是之道可令行者疾速證悟佛道。丙四化導眾生盡。乙三講釋成佛之捷徑盡。
乙四講釋度眾生之方法分二:丙一開化眾生之四事。丙二復說開化眾生七事。
丙一開化眾生之四事分三:丁一依文講釋外意。丁二講釋內意。丁三偈頌復說。
[佛告長者。開化眾生有四事。一曰不信生死者則以現事禍福喻之。二曰不信三寶顯示大道。三曰迷惑邪徑指語三乘。佛道獨尊而無有侶。四曰三界所有悉如幻化無一真谛。是為四。]
丁一依文講釋外意
佛告長者,菩薩行者度化眾生當行四事:一者,對世間那些不信生死輪回之人,當以世間現實之事作種種比量譬喻,而令彼等曉了生死輪回真實不虛。對那些貪著世間欲樂之眾生,應以現世諸多禍福之事為其引喻,令彼等曉了苦空無常之理;二者,於那些不信三寶之眾生,應以種種妙理為其開示無上大道,令彼發起歸投之心;三者,菩薩行者若見眾生迷惑於邪執之中,當以廣大無礙之辯才摧毀其所執之邪見,令彼等返邪路而歸投於內道三乘教法之中,於三乘教法中再為彼等眾生開示無上佛乘,令彼等曉了一切教法中唯佛乘獨勝獨尊;四者,菩薩行者如是引導眾生發起無上正等正覺之心之後,繼而當以般若空見開示彼等,令其了知三界之中所有諸法皆是因緣幻化,無有一法真實,當放捨一切執著,以無執自現之方式安住於空慧之中,一切無明妄執自然斷盡。
丁二講釋內意
佛陀於此處雖然是為菩薩行者開化眾生,而說應行之四事,但此中修學次第了然分明,亦是學習佛法者當行之道。
一、修學佛法者,應當先對生死輪回建立起堅固之定解,此定解乃是學習佛法之基礎,故在初入佛門之時,當依發生在世間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如,那些能記憶前世、借屍還魂、被鬼附體的人,還有通過催眠術回憶前世的事例。)做種種的比量,通過這種比量方式的思維令自己對生死輪回生起正確堅固的定解。若學習佛法者從來沒有通過這種思維方式確立生死輪回的信念,只是以盲從的方式信佛,那麼這種信念就是一種不堅固的信念,是經不起考驗的。如一些修行人,平時修行很是精進,在表面上看來修行很不錯,但是當遇到一些大的五欲誘惑時,便捨棄了佛法,而去執取五欲盛事。這種事情在當今的佛教界非常多,若仔細觀察他們為得五欲而捨棄修行的原因,我們就會很容易地發現,原來這些人有一大部分都是對生死輪回沒有正確堅固的定解,他們起初信佛都是以盲從或是以一種愛好的方式信佛,故而在大的五欲境界之前不能把持,從而捨棄修行。因此愚僧奉勸初信仰佛教之人,先從確立生死輪回的定解開始學起,按照以上佛陀所說之方法進行比量思維,建立起自己對生死輪回堅固不動的定解,如是方能在後來的修學中有所成就。
二、修行佛法之第一步就是要皈依三寶,皈依對每一個佛弟子來說都不陌生,可是皈依亦是諸位佛弟子最容易忽略的修法。現在的修行者都認為皈依只是一種宗教儀式,不必要認真地修學,正是這種不正確的知見導致了很多修行人,雖然經歷多年修行但一無所成。這種結果就是因為對三寶的信念不堅固而造成的。初學佛法的人在深信因果後,就應該皈依三寶,皈依三寶之後並不是萬事大吉了,還要進一步地實修三皈,一直修到令自己生起縱然遇到生命的威脅亦不捨棄三寶的信心生起時,方為修持三皈依完畢。這樣的皈依信念生起後,才能再進一步地修學其它法要。
三、行者在具足了以上所說之因果與皈依三寶之信念以後,當進而廣聞佛法,依聞思建立修學佛法之堅固不動之定解。只有徹底通達了究竟無上之法義,才能令自己不墮入邪知邪解之中。
四、所謂定解就是對空性法義生起堅固的見解,不會被他人輕易改變。三界中一切諸法隨因緣幻化而生,故一切法唯有生滅和名字之相,無有實在之本體。行者當依此空見,將一切法抉擇為如夢如幻,從而斷去一切妄想貪著。若修行人不能真實了知此空性法義,則必然不能究竟地斷除一切貪著。正如諸經論中所說:“只有具足了無上空性之智慧,才能究竟地斷除三有輪回之根本。”丁二講釋內意盡。
丁三偈頌復說
[佛於是頌曰:不信生死禍福示,墮邪見者顯大道,佛道獨尊而無侶,三界悉空如幻化。]
佛於是復說偈頌曰:菩薩行者教化眾生,若見不信生死輪回之人,當以世間禍福諸事而為喻之,令其了悟生死輪回之事實。進而再為開示三寶之殊勝功德,以及三乘教法之法義,令其發心求無上正真道義,最後再為開示無上空性法義,令其得悟三界如幻無一真實,令其歸入無上至真之境。如此是為菩薩度生應行之四事。丁三偈頌復說盡。丙一開化眾生之四事。
丙二復說開化眾生七事分三:丁一依文直講。丁二講釋內意。丁三復說偈頌。
丁一依文直講
[佛告長者。開化復有七事。一曰悭貪者教令布施。二曰犯惡者誨令奉戒。三曰嗔恚者勸令忍辱。四曰懈怠者化令精進。五曰心亂者誨令定意。六曰愚冥者教令至學智度無極。七曰不知隨時顯權方便。是為七。]
佛陀再次告訴長者,須達多,菩薩行者開示化導眾生還應該行持七事:
一、行者教化眾生時,若見那些悭貪吝啬者,當為彼開示布施波羅蜜之功德,教其捨貪行施,如是乃為對治眾生貪心而行布施之教化也。
二、行者於眾生行教化時,若見犯造惡業之人,當以因果業報而做開示,然後再為開示持戒功德,令彼人等曉了造惡過患與持戒功德,發心奉持淨戒,如是乃為菩薩行者於犯惡之眾生行持戒之對治也。
三、行者若見眾生多嗔恨心,應為彼等開示嗔心之過患和忍辱之功德,教令修學忍辱以捨嗔恚,如是乃為菩薩以忍辱教令眾生對治嗔恚之法也。
四、行者行教化時,若見那些容易懈怠之人,當以精進度而開示之,令彼人等曉了無常迅猛之理,精進之益,從而捨棄懈怠,如是則為菩薩教眾生以精進心對治懈怠之修法也。
五、行者行教化時,若見心易散亂之眾生,教以禅定降伏散亂,令彼人等心念歸於寂靜。
六、行者教化眾生之時,若見愚癡者,當令彼等依聞思修三慧修學智慧般若波羅蜜多,以智慧斷除愚癡,如是是為智度無極也。
七、行者行教化時,應不失時宜,善知眾生之根器,以權巧之智慧應機施教,行諸方便,如是則為菩薩度化眾生必行之七事也。丁一依文直講盡。
丁二講釋內意
菩薩道行者欲成就道業,當奉行六度對治悭貪、惡做、嗔恚、懈怠、散亂、愚癡,若欲度化眾生亦以如是之法而行度化,不廢權慧應機而教。丁二講釋內意盡。
丁三復說偈頌
[佛於是頌曰:悭者教布施,犯惡令奉戒,嗔恚勸忍辱,懈怠勸精進,亂者使定意,愚冥教令學,智慧度無極,隨時發善權。]
佛陀再次以偈頌復說上面法義,其用意是想讓我們這些佛子能更好地憶持講說過的法義,所以這也叫做重頌。菩薩行者若自悭貪或見他悭貪當行布施而對治之。若自犯惡或他犯惡,當以戒度而做對治。若自嗔恚或他嗔恚,當以忍辱而行對治。若自懈怠或見他懈怠,當觀無常而行精進為對治之。若自散亂或見他散亂,當勤修學禅定而行對治。若自少慧或見他愚癡,當以三慧修學增長智慧破諸愚癡。欲度化眾生者,當行諸善巧而做度化。丁三復說偈頌盡。丙二復說開化眾生七事盡。乙四講釋度眾生之方法盡。
乙五講釋上中下三根之差別
[隨時菩薩問佛。何故學者有上中下。不悉普等至大乘乎。]
佛陀講完菩薩行者度化眾生應行之法後,在法會中有一位菩薩名叫‘隨時’,便起立發問,為什麼諸修學佛法者會有上中下三等的差別,而不能普遍平等得至大乘境界呢?
[佛言。學者其心見有遠近解有深淺志有優劣故示三乘。計本無三假引為喻。]
佛陀聽聞隨時菩薩如是問言,即而答道:因學習佛法者,各自見地遠近不同,有者所悟深遠,有者所悟短淺,故而所發志願不同,因此才有三乘差別。若就佛法之本身而言,並無有上下優劣等分別,故說‘記本無三’,乃是一種譬喻而已。
[譬如有人為國大臣聰明智慧。王之所重參誼國事。]
佛陀在這裡以一個譬喻來說明三乘的差別。譬如有一國之大臣具足聰明智慧,因此深得國王器重,國王常令彼大臣參予國事,凡有大事皆令此大臣而行之。
[一以委托不懷疑慮。]
國王對此大臣及其信任,所托諸事亦不曾有絲毫懷疑。
[又斯大臣有三親友。一曰太子。二曰尊者。三曰凡人。]
此大臣有三個親友,一個是太子,一個是出家有修證之尊者,第三個是凡夫之人。
[大臣舉治國之政頗有漏失。眾人潛入白之於王。謂圖逆辟王聞懷疑問諸臣曰。當何罪之諸臣得便各重罪之。或言斫頭。或言截手斷足或言割耳及鼻。挑眼去舌。王察眾臣所議甚重。告曰不然。此人明達偶有小失。不宜乃爾當捉閉著獄。諸臣唯從不敢復言。告邊臣曰。速下文書令收敕臣閉在刑獄。]
此大臣因倍受國王器重,故得罪很多的同僚。又此大臣在治理國家時,有諸多過失,因而被那些對頭找到把柄,進宮起奏國王。眾臣奏曰:彼大臣有謀反篡位之心。國王聞, 諸臣所奏,即對此大臣生起了疑心。隨即問諸參奏之大臣,當如何制其罪?諸讒臣有言應當制斬首之罪,有的則說應當制於斷手、斷足、割耳、割鼻、挖眼、割舌等罪。國王聽眾臣所說甚重,便對諸讒臣言,不然,這個人很聰明,而且辦事還算可以,雖然偶有小的失誤,但罪不至此,不應該制如此重罪,應當將其打入大牢即可。諸讒臣聞國王如是說言,只得服從,不敢再做多言。隨後國王下令,將此大臣收押入牢。
[時凡親友聞之悲念。欲使出獄力劣不任。唯以衣被飲食所乏日日供之。亦不能令不見考治。]
大臣被收押入牢之後,他的凡人親友聽到消息後非常悲痛掛念,雖欲救其出獄,但因自己無權無勢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只能每日以衣被飲食,以及彼大臣所缺乏物而供養之。雖能如是供養,但不能令彼大臣免去牢中刑罰之苦。
[尊者又聞心用辛酸。往至其所解喻獄吏。不令搒笞(chī)痛苦休息不堪出獄。]
彼大臣之另一親友是一個修行有所成就之尊者,此尊者聞彼人入獄,心中十分難過,隨即入獄探望,後告訴牢頭,要好好照看此大臣,不得再給上刑受苦,以免日後不堪出獄。因此即免除了大臣刑罰之苦。這是凡夫親友不能做到的。
[至太子聞以為罔然。是吾親親無有重罪。眾臣憎之讒之於王。不宜取爾。往詣王所具陳本末謂無逆肆。當用我故願赦其殃。王用愛子即赦使出獄。與王相見令業如故。]
此大臣之最後一個親友即是當朝太子,太子聽聞到大臣受冤入獄,心中迷惑不已,不知此大臣身犯何罪。太子心想此人是我親友,平時沒有觸犯重罪,必定有人向國王進獻讒言陷害彼人,國王實不應信彼諸讒臣之語。想至此處太子即入宮拜詣國王,向國王陳述事情始末。太子言,父王,彼大臣並無有謀反之心,乃是諸讒臣借彼犯小過之際趁機陷害。父王,您當聽我之言赦免其罪。國王因愛子之故,即刻下令赦免大臣之罪,大臣出獄與國王相見,國王一如既往地重用彼人。太子出面即令此人獲得了自由,從新受到了國王的重用,這是尊者和凡夫親友不能做到的。
[其國王者謂如來。]
佛告隨時菩薩,國王者可比喻為諸佛如來。
[其太子者智慧度無極善權方便菩薩逮得無所從生法忍權慧之宜。乃能得出於三界獄。得成為佛廣濟眾生。]
彼中所說之太子,可比喻為具足廣大智慧之菩薩,因菩薩具足大智慧證得無生法忍,故能以權慧善做諸多方便,出離三界牢獄,最終得成佛道,而廣度眾生。
[尊者親友謂行淨戒。免三惡趣不助三界。可受天上人間福不得至道。]
其尊者可喻那些守持淨戒,行持善法斷除三惡趣之因,不發出離三界之心的人。此人因持戒修善可享受天上人間之福報,但不能獲得出離三界之成就。
[凡知友者。謂布施業。此適能脫餓鬼之界。不免地獄畜生之厄。]
凡人親友者,喻世間那些能修布施者,雖能脫離餓鬼道之因,但不免地獄和畜生道之厄。
[所以者何。如其所種各得其類。]
因每人見解發心不同之故,所以才有三乘差別,如其所種之因而生果報之差別。
[發無上正真道意。奉於大慈無極大哀。開化一切故得至佛道。]
行者因發起無上正真道意,能奉持大慈大悲之心,開化一切眾生故能得至佛道。
[本典大道不達深法。不解進退中止自廢。故為緣覺畏生死難往返周旋。但欲自濟不念苦人故墮聲聞。各隨本行而獲致之。]
行者雖能發心修持大乘之道,但因無有正真了達究竟法義,故而不解進退。修至中途稍得境界,便止而不前中途作廢。因此即墮入緣覺之流,怖畏生死往返周旋之艱難,唯欲利己而不念輪回中受苦之眾生,故墮入聲聞之列。
以上如是差別皆乃各隨行者因地之所行,而於果地之獲證產生差別也。
[說是經時。給孤獨氏居士五百長者。皆發無上正真道意。有數千人遠塵離垢諸法眼生。箜篌樂器不鼓自鳴。飛鳥走獸相和悲聲。當是之時。莫不歡喜自歸佛者。]
佛陀說是經時,須達多與在會之五百長者皆發起了無上正真道意之心。在會有數千人聞法後即證得了遠離塵垢(即不受諸塵境染著)法眼清淨(指徹見佛法正理之智慧眼。)之境界。乙五講釋上中下三根之差別盡。
乙六講釋初學必行之法
[居士復問。初學道者始以何志。]
佛陀回答完隨時菩薩之問題後,又有居士問佛,問曰:初學道者應如何次第修學?
[佛言。先習五戒自歸於三。何謂五戒。一曰慈心恩仁不殺。二曰清廉節用不盜。三者貞良鮮潔不染。四曰笃信性和不欺。五曰要達志明不亂。]
佛陀答言:初學佛法者,當先發心皈依三寶學習守持五戒。何謂五戒,一者慈心不殺,行者當念眾生於無始劫來養育之恩,而行仁慈之道,戒殺放生。二者清廉節用不盜,初學者當清心寡欲,廉潔自勉,少欲知足,不貪他人之物,當戒欺詐、偷盜、搶劫等事,而奉行布施等善事。三者貞良鮮潔不染邪YIN,行者當潔身自好奉守貞潔不染邪YIN。四者笃信性和不欺,行者當戒妄語,說誠實之語,不得欺詐诓惑眾生。五者要達志明不亂正念,行者當發起大志,求證無上智慧,遠離飲酒迷亂等事。
[何謂三自歸。一曰歸佛無上正真。二曰歸法以自御心。三曰歸眾聖眾之中所受廣大。猶如大海靡所不包。]
佛曰:什麼是三皈呢?第一皈依於佛無上正真覺道。皈依佛覺而不迷,不迷於三界輪回之欲事,不被貪嗔等煩惱迷惑,發志勤求無上覺道。第二皈依法正而不邪,以佛陀無上教法攝持自心,令自心趨向正道,不墮邪見之坑。第三皈依僧淨而不染,皈依於眾聖眾之中,行持清淨戒行不染諸欲濁事。此三歸之法乃是一切佛法之基,文雖簡略其義深廣,廣說之則可涵蓋一切佛法教義,猶如大海涵蓋江河諸流之水。
[復有四法。一曰道跡。二曰往還。三曰不還。四曰無著。緣覺至佛無上大道。得天人身皆由之生。]
行者受持三皈五戒之後復當行持四法:
一者道跡,道跡即是入流、預流之意,謂行者修持四禅八定斷三十六品見惑(即是身見、戒取見、邪見等見惑),入賢聖之流。若欲成就解脫之道,當先斷除此見惑,若見惑不除則不可見道,也就是說不見道之真谛,故證初果者亦稱為見道位。
二者往還,即是一還果,也稱為一來果,小乘二果羅漢之果位(見道以上的人,斷欲界九品修惑中前六品者得此果,因已斷前六品,但存後三品之惑,故雲薄貪嗔癡。雖雲薄,然仍存欲界之惑,人天各潤一生,故依其余力,如不一往來於欲界人天之間,不得證入涅槃。也就是如果在人中不得此果,則要一往六欲天,再回到人間而入涅槃;如在六欲天中得果,則要一往人間,再回到六欲天而入涅槃。此因在其間必定會斷除上界煩惱的緣故。此一往來之後不會再生,所以稱為一來果,這是從次第證而說的;若是從超越證而說,在見道前已斷欲界六、七、八品之惑者,其修道之初,也就是生起第十六心道類智時,立刻住此果。),行者斷三十六品見惑後,當繼續精進修學禅定,斷欲界六品思惑(欲界六品思惑即是,俱生煩惱、得、相、無記、有漏善、貪等六種思惑)。
三者不還,不還即是指不還果,小乘之三果羅漢之果位,欲獲得此果位當以禅修斷除欲界九品思惑(即俱生煩惱、得、相、無記、有漏善、貪、嗔、癡,慢等九品思惑。),斷此九品思惑即可不住於欲界,而住於色界天繼續修行證得四果。
四者無生,即是指小乘阿羅漢之果位,行者次第上進斷盡三界見思惑(一見惑分別曰見,謂意根對法塵,非理籌度,起諸邪見,如外道計斷計常乃至有無等見,是名見惑。二思惑貪愛曰思,謂眼耳鼻舌五根,對於色聲香味觸五塵,貪愛染著,迷而不覺,是名思惑。但以迷理迷事,而分見思二惑者,依於小乘俱捨之法相。若依於大乘唯識之法相,則以分別俱生之二起而分之。分別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為見惑,俱生起之煩惱所知二障為修惑。然稱為見者,有二義:一、為照見真理時所斷之惑,故雲見惑。二、見為推度之義,此惑以推度為性,故雲見惑。又,思有二義:一於一旦見真理斷見惑上,更思惟修習真理,以斷此惑,故雲見惑。二為思惟世間誣妄事物而起之惑,故雲思惑。然此二惑為正受三界生死之因,斷此二惑,始免三界之生死也。斷之有次第,先斷見惑,次斷思惑。見惑者其性猛利,故有見斷如破石之說。見谛理之時,一時盡斷之。思惑者,其性鈍昧,故有思斷如藕絲之說。數數思惟谛理而漸漸斷之也。斷見惑之位,謂之見道;斷思惑之位,謂之修道;斷了二惑之位,謂之無學道。天台結歸一切之妄惑為三種:一見思,二塵沙,三無明。見思為涅槃之障,塵沙為菩提之障,無明為中道實相之障。《四教儀》曰:‘集谛者即見思惑,又雲見修,又雲四住,又雲染污無知,又雲取相惑,又雲枝末無明,又雲通惑,又雲界內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同集注》上曰:‘見思煩惱,分別曰見,貪愛曰思。’),即可獲得此果。
[次行四等四恩四辯六度無極大慈大哀得成大道。前知無窮卻睹無極。教訓十方何智不逮。]
行者以如是之次第不住於小乘境界,繼而當行持四等(即,四無量心也。)四恩(即,父母恩、眾生恩、國王恩、三寶恩。)四辯(即指四種自由自在而無所滯礙之理解能力(即智解)及言語表達能力(即辯才)。均以智慧為本質,故又稱為四無礙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解;就言語表達能力言之,稱為四無礙辯。又此為化度眾生之法,故亦稱四化法。(一)法無礙解,又作法無礙辯。謂善能诠表,領悟法之名句、文章,並能決斷無礙。(二)義無礙解,又作義無礙辯。謂精通於法所诠表之義理,並能決斷無礙。(三)詞無礙解,又稱作詞無礙辯。謂精通各種地方方言而能無礙自在。(四)辯無礙解,又作辯無礙辯。謂隨順正理而宣揚無礙;或亦稱樂說,系為隨順對方之願求而樂於為之巧說,故稱樂說。)六度等法,以廣大慈悲心利濟眾生,如是則可獲證大乘菩薩之果,菩薩具足廣大無邊之智慧,可曉了一切眾生過去未來之事,通達諸法實相,故菩薩善能行諸方便度化教導眾生,以如是之行必獲無上佛果。
諸行者當知,至尊佛陀於此處為我等行人已經闡明修法之次第,吾等當謹記奉行。乙六講釋初學必行之法盡。甲四講述正宗分盡。
甲五講述流通分分二:乙一請立經題。乙二歡喜奉行。
乙一請立經題
[阿難問曰。此經何名。雲何奉行。佛言。名曰:解俗家業三品之財。出家修道無上正真。其要號曰演道俗業。佛說如是。]
阿難尊者見到世尊已經講完,就馬上請佛陀為此經建立題目。阿難尊者問道:此經當立何名,我等弟子以後當如何奉行。世尊說言:此經當名‘解俗家業三品之財,出家修道無上正真’,這是這部經的經題。佛陀繼而又為此經題做了精簡,世尊將此經題精簡為‘演道俗業’。翻譯此經之大德聖堅法師取後面較簡略之經題,加上‘佛說’二字灌於經前。乙一請立經題盡。
乙二歡喜奉行
[賢者阿難。給孤獨居士。五百清信士。莫不歡喜。]
世尊立完經題之際,賢者(因阿難尊者當時只證得初果羅漢之位,故稱為賢者。小乘四果一下之其余三果稱為賢,獲證四果以上之果位稱為聖。)阿難與須達多長者及五百具足清淨信心之居士非常歡喜,各自發起如實奉行之心,頂禮世尊雙足而去。在其它經典之最後都有‘做禮而去’之句,此經卻無,可能是譯經者將做禮句省去了。
甲六總結
這一部經典已經講完了,愚僧無有別的話說,只想勸各位同修,要想於今生在修學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須要依佛陀之教言如法行持,不得顛倒修學次第。這部經是修學佛法的大綱,也希望每個修學佛法的同修都來學習此經。
謹以講述此經功德回向給葛居士、張慶仁、姜海臣等一切眾生,願法界眾生皆獲得無上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