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宋智明居士:佛教淨土法要 第一卷 淨土白毫觀修法 第四章 《始終心要》淺講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始終心要  

[唐]荊溪大師湛然述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統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悲乎!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無自他之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渎職身德。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然茲三谛,性之自爾。迷茲三谛,轉成三惑。惑破籍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綱如此,網目可尋矣!

始終心要淺釋

這篇《始終心要》,是根據《法華經》《玄義》和《文句》的自行因果及解行修證的意義,以簡單扼要的二百八十多字,提綱性地論述了自始至終的修學過程。因為荊溪尊者恐怕初學台宗的人,對《玄義》、《文句》、以及《摩诃止觀》這三大部的博大精深義理,畏繁而不從事探討,那麼台宗解行修證的軌則便會從此隱沒不彰,所以尊者不得不攝取三大部中的自行因果等的意義,發明了《心要》這篇著作。這篇心要流行已經很久,但注解卻很少見,在宋代時有淨岳和從義著《科文》及《注》各一卷,民國有谛閒法師著《心要注解》,及弟子駱季和居士《略鈔》,又有靜修法師著《心要義疏》,倓虛法師著《心要義記》。於是,心要之義大闡,近代以來,為台宗學者所注重。
 
一   修行的始終
 
修行的始即是因地的開始階段,修行的終即是果地圓滿的境界,因此“始終”二字實際上包括了緣起門的信解行證。在台宗而言,即是六即佛義。谛閒法師說,“始終二字,赅六即義,通迷悟,合修證,收因果也,以迷悟言,理即為始,以修證言,名字即為始,以因果言,觀行即為始,皆以究竟即為終也”。可見這始終的過程是就緣起的事相方面而言,因為迷悟,修證,因果的差殊,完全是相對性的。如從圓融的理性而言,那麼,三惑、三因、三止、三觀、三智、三德、三身,皆即三谛,亦皆即實相,並無二體。因為“真如湛寂,絕思絕義,非因非果,無始無終”,所以迷悟本空,修證亦幻,體會到這一道理,才能深入全性起修,全修在性的妙義,才能掌握始終與事理的兩重關系。
 
 二    修行的心要
 
“心要”既指這篇著作是三大部的關鍵所在,又指我們修行的關鍵所在,因為心要是整個修行過程的中心和要點。
 
本宗的觀境是以第六意識的妄心作對象的,所以在五種心中,既非草木心,肉團心,又非集起心及真如心。但這現前的一念攀緣心,卻全妄即真:迷妄時,或幻起草木心、肉團心的依正現象;或由業力種子結集諸法。如果觀此心識,當體無生,離能所分別,則即是真如心。由此可知,這第六意識,日用現前,離我們最近,最親切,所以,能觀的智是這個心,所觀的境又是這個心,既是觀智,又是觀境,的確微妙不可思議。
 
所謂“要”者,即觀者現前一妄心,圓具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空即假,即中。空即是真谛,假即是俗谛,中即是中谛。三谛一心圓具,沒有次第與先後,舉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議,這就是一境三谛的妙理。依照妙理去觀照,便成圓融妙觀。一念虛妄之心,頓成三谛妙境。所謂一念相應即一念歸真,念念相應即念念歸真。這一境三谛的圓融觀法,是本宗的關鍵,所以從名字即佛的圓解。一直至究竟即佛的圓證,沒有不以此義而返妄歸真的,所以稱為心要。
 
三    三谛之理本自具足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統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舉一即三,非前非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
 
夫三谛者,是先提出“三谛”這個名詞,然後再進行說明論述。夫是語氣詞,三谛即真俗中。所以稱為谛,是因為這三者都是審實不虛的真理,是世出世法的准繩,是萬法的根源,是一切修行的歸趣,也是果德的理本。因此是至真至實,至重至要,諸佛悟此而成正覺,而荊溪尊者所以將此立為心要,也即悟此三谛的佛法關鍵所在,第二句,“天然之德性”,是說明三谛是我們性具的德本,所以叫作性德,這個性德,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染非染,在障非障,既不需修持,也不待證成,所以有佛無佛,性相常然。因為不待造作,本自具有,所以叫作天然。
 
“中谛者,統一切法”。不偏不倚叫作中,一切法即指宇宙人生的萬物,亦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統是統攝或總匯的意思。這中谛之理,既包括了本體界的真谛,又包括了現象界的俗谛。因此一切萬法,或者是真,或者是俗,二邊全是中道,即真即俗,即中,這就是自性的體大。
 
“真谛者,泯一切法”。真是指沒有幻妄偽蔽,也即空寂無染的意思,泯是亡的意思,又有融匯義。因為一切諸法,原無自性,當體即空,不過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滅即消失。所以站在真谛方面說,世界萬法,當處空寂,了不可得。不但俗谛法不可得,即中道谛亦不可得,即所謂無俗無中而不真,可見三谛都歸無相,這就是自性的相大。
 
“俗谛者,立一切法” 俗即指世界萬法,立即建立,一切法,即是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在俗 谛方面說,自性不捨一法,事事無礙,相相宛然。因此,在俗谛而言,真谛,中谛,也隨緣而成俗法,所以三谛悉是建立,即所謂無真無中而不俗。因此,這三谛都成俗谛的緣生,這就是自性的用大。
 
以上三谛,包括了一切佛法,深奧難知,只有依三觀的妙觀,而入三谛的妙境,方能一念相應,頓悟實相。所以語言難入,唯證乃知。
 
“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因為法性無為,沒有語言文字及一切現象可得。所以,以上三谛,三不一定是三,在意義上不得不分三方面來論述。一不一定是一,在理體上不得不歸納為一,因此說三說一,都是隨眾生根性而言。中谛,真谛,俗谛,三者,不是縱橫並別,所以說非前後也。因為,既不是中谛,在前,二谛在後,也不是二谛在前,後有中谛,如果有前有後,即有縱橫並別,便成可思議法,因為三谛圓融不可思議,所以非前非後。
 
歸納起來說,中谛是統理而絕待的,真谛是泯合而絕待的,俗谛是建立而宛然的,舉一即三,全三即一,圓融無礙。
 
四     無明,塵沙,見思的覆蔽
 
悲乎!秘藏不顯,蓋三惑之所覆也。故無明翳乎法性,塵沙障乎化導,見思阻乎空寂。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
 
“悲乎”是感歎詞,因為三谛妙理,不從他得,是我們固有的真心,正如衣裡的明珠,不逢親友指示,其人不知。我們眾生,好像懷珠作丐之人,對本具的三谛妙理不知不聞,因此是十分可歎的。不知自心之妙,叫作秘,含於煩惱垢中,叫作藏;從來未悟,雖常現前,迷而不知,所以說不顯。三惑就是見思,塵沙、無明。蓋是因為義,即推尋源委的詞句。我們本有的靈妙真心,之所以不現前,,是因為不了真谛,起見思惑;不了俗谛,起塵沙惑,不了中谛,起無明惑。這三惑遮蔽了自性,所以三谛雖常現前而不知不覺。因此無明能翳法性,塵沙能障化導,見思能阻空寂。這裡的法性即指中谛,化導即指俗谛,空寂即指真谛。以上是總的說明覆蔽的道理,這裡是分別詳示所覆蔽的差別。無明即是無所明了,現前的森羅萬象,全是中道法性,但是人們卻不明了,由不明了即成無明,便於中道法性,不隔而自隔,所以說無明翳乎法性。塵沙二字是譬喻,因為化導眾生必須上識諸佛法藥,下知眾生惑業之病,又能應病與藥,令其服行,這就叫悲智雙運,不被塵沙般的現象所障礙。假使劣慧無知,上不能識法藥,下不能解眾惑,就被覆障。因為惑業之多,不可以算數,如塵如沙,所以用塵沙來譬喻。這塵沙是以劣慧為體的,如果塵沙惑不破,則化導不行,而俗谛之理非障成障,所以說塵沙障乎化導。從法塵起分別叫見,從五塵起貪愛叫思。在見道時斷的,叫見所斷惑,略稱見惑;在修道時斷的,叫修所斷惑,(或叫思所斷惑),簡稱思惑,也叫取相惑。因為對事事物物,都生分別貪愛,而取著不捨,而對真空寂滅之理,非礙成礙,所以說見思阻乎空寂。
 
但這三惑,都非真實,是三谛體上幻妄而成的。好象空裡的狂花,由目病而現,又如夢中幻境,全是夢心所現。因此三惑全是假名 ,求其實際了不可得,所以說:“然茲三惑,乃體上之虛妄也”。
 
五    世尊的感歎
 
於是大覺慈尊,喟然歎曰:真如界內絕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但以眾生妄想,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以前是荊溪尊者的歎息,這裡引用了佛的感歎。
 
無明大夢,雖是十地等覺諸大士,睡眼依然未全醒,唯佛一人,可稱大覺。這裡的大覺悟者,不是別人,正是娑婆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慈心無量,為三界中最為尊貴者,所以稱為慈尊。喟是象聲詞,是內心歎息時發出的聲音。佛雖然大覺大悟,但眾生仍在生死長夜之間,無明大夢之中,不知何時能背塵合覺,所以興大慈悲,喟然而歎。
 
無偽叫做真,不異叫做如。因為三谛至理,從來無偽,千古不異,橫無邊際,豎絕始終,包含法界而無余,沒有內外之分,所以界是無界之界,為了行文方便,假名為界內。真如無為,離名絕相,既然不是諸佛的洪名可以標示,更不能以九界眾生的稱號可稱,所以說絕生佛之假名。這裡是約理說明如,下句是約智說明慧,究其這二者的根源,理智本來一如,二而不二,在真如方面既無生佛的假名,在智上的高低階級,自他形相的差別也同樣不存在。所以說平等慧中,佛和眾生從來無差,沒有自他形相的相對,因為自相他相,都是妄相,所以經中說:“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論中也說:“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究竟平等,不可變異”。所以說“平等慧中,無自他之形相”。
 
但是,真如的理體與平等的智慧,雖然平等不二,可九界眾生仍在迷中,將全三谛的真如,覆成三惑的迷障,所以說眾生有了妄想。因為妄想的遷流,從迷積迷,沉淪長劫,所以說“不自證得,莫之能返也”。
 
六  立法治病
 
由是立乎三觀,破乎三惑,證乎三智,成乎三德。
 
“由是”是承接上文聯接下文之謂。立乎以下是說明佛祖用大乘法藥,對治眾生的心病。立觀是用藥,修觀是服藥,破惑是治病,證智成德是見效復原。本宗所立的三谛是依據《仁王般若經》,三觀則來自《璎珞經》,二經間有互相發明。三惑是依據《大品般若》和《大智度論》而開,三智依據《大品般若》的《三智品》中,三德則在《大涅槃經》中詳示。
 
七    觀相的次第
 
空觀者,破見思惑,證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觀者,破塵沙惑,證道種智,成解脫德。中觀者,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成法身德。
 
這是針對不得圓頓妙觀的人,作次第說明。其實圓頓行人,在名字位中,圓悟一境三谛的妙義;在觀行位中,圓伏五住煩惱;在相似位中,粗垢任運先落,脫四住煩惱;分證位中,分破無明,分證三德;究竟位中,破盡四十二品無明,窮源徹底,智斷圓滿。總之圓頓行人,悟三谛圓融,不可思議,故得圓伏五住,圓破三惑,圓證三智,圓成三德,即所謂一悟一切悟,一修一切修,一破一切破,一證一切證。文句雖有次第,但意思卻在一心。
 
了知諸法無性,而不起分別,於此相應,叫做空觀;了達諸法如幻,唯是假名,於此相應,叫做假觀;觀了諸法,非有非無,不一不異,若時若處,無不相應,叫做中道觀。
 
以空觀觀於真谛之境,境觀相應,則見思惑便會自然消殒,能觀的心便會自然轉成智慧,所以說證一切智,一切內法內名,便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也能知能解,即了知一切諸法,一相無相,本來空寂,所以叫做一切智。成般若德,是指徹照心源的智慧,在前所觀的真谛之境上,至此惑破理明,照了無遺,真谛之理體究竟而顯。又因為具足常樂我淨的涅槃四德,所以稱為德。
 
以假觀觀乎俗谛之境,分別藥病,應病與藥一一令其服行,化導無礙,則塵沙惑破,俗谛理明。這時能用諸佛一切道法,發起眾生一切善根,所以叫做道種智。又能於一切法,自在無礙,解脫一切眾生,所以稱為解脫德。同上也具有四德,所以稱德。
 
以中道觀觀乎中道第一義谛,境觀相應,障中的無明任運脫落,所以說破無明惑。這時因為能用一種智,知一切道、一切種,所以叫做一切種智,於中谛境,究竟窮盡,究竟無為又同時具足四德,所以叫做法身德。
 
八   顯示圓融義
 
然茲三惑、三觀、三智、三德,非各別也,非異時也,天然之理,具諸法故。
 
 這是對已得圓融妙理的人,作圓融具德的說明。這是台宗本旨,也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因為迷悟修證,破立同時,不離當念,所以不是各別的;同時現前剎那心中,故不是異時的。能破的是觀,所破的是惑,能證的是智,所成的是德,能所不二,修證一揆,因此性具三千諸法的妙義,是本宗不同於一切學說的關鍵所在,使本宗妙觀之義,更顯得圓融無礙。
 
九   總結修證的整個過程
 
然此三谛,性之自爾。迷茲三谛,轉成三惑,惑破籍乎三觀,觀成證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從因至果,非漸修也。說之次第,理非次第。
 
上文說“天然之理,具諸法故。”這裡又總結說,無論在迷在悟,三谛具足諸法,終竟不改。所以說,“性之自爾。”因為迷了這三谛,所以由性具之染而成三惑。三惑是依賴三觀而破,所以觀成便證成性具的三智和三德。
 
止觀是因,智德是果,因果本來一心,所以不屬漸修,始終不離當處,所以三谛之理不落次第。古德雲:“性德之行,異乎歷別,言不頓彰,故有前有後,理在剎那,奚落次第耶。”
 
十    一切佛法大綱
 
大綱如此,網目可尋矣。
 
大綱即指心要,網目即指教眼,教法無量,猶如彌天之網,即以谛觀為綱,性修諸法為目。因此,若能明了這篇心要的谛觀宏綱,即能了達諸佛設教的網目,所以說網目可尋。
 
然而這谛德,乃是諸佛究竟之所證得,經中說“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故我世尊,初成正覺時,即欲說此妙義,只是眾生無根機,不能領受。所以用漸次法,調熟機宜,到了靈山會上,才會權歸實,特暢本懷。天台智者大師,靈山親承,悟佛心傳,秉佛心而自行化他。此後宏台宗者,無不以此妙義為心宗。綱提目張,觀明道悟,深入佛慧,廣利有情。
 
 
 

上一篇: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九講
下一篇:楞嚴悲華法師:童蒙止觀 第十講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